eaglewanli eaglewanli
关注数: 676 粉丝数: 515 发帖数: 19,193 关注贴吧数: 187
【转载】经过详细考证:朱元璋内心其实深爱大元 民族英雄朱元璋居然会爱大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元璋到底革了谁的命?作为明粉的我,在查阅大量相关史料之后,竟然发现那个誓言要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大英雄实际是万般处心积虑地助我大元,其事迹可歌可泣足以与谍战大片相媲美,其忠心日月可鉴即使余则成亦不能及。下面本人通过列举详实史料,来介绍下历史上最大潜伏者的谍战生涯。 朱元璋在日后成为皇帝,对于自己当初起兵抗元十分痛心疾首追悔莫及,为此,他说自己加入起义军是【昔者朕被妖人(红巾军)逼起山野】,指谪抗元起义的农民军为妖人,对于自己当年为何一时糊涂,参加抗元队伍,他说【朕本淮右布衣,暴兵(红巾军)忽至,误入其中】(《明太祖实录》卷37),但是,耿耿忠心的朱元璋甚至觉得【误入其中】似乎还有自愿的意味,于是又改口说道【至正十二年,天下大乱,诸兄皆亡。淮兵大起,掠入行伍】,抗元实在是出于被迫,并非本愿,而是被暴民所误,强行抗元。他宁肯污辱自己,也不肯承认自己有意推翻大元。 朱元璋参加抗元感到深深的愧疚,按他的说法就是一场误会,也是一场并事与愿违的闹剧,那么他对抗元起义军自然没什么好感,在《皇陵碑》中,他说【元纲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这里他把起义领袖称之为豪杰,但称这些豪杰也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后来,他觉得既然这些早饭派不是什么好东西,哪配用得豪杰二字?于是乎,他在亲自执笔并颁布全国,要老百姓都学习的大诰中说道:【元政不纲,天将更其运祚,而愚民好作乱者兴焉。】又将起义者称作愚民,那么要如何对付这些愚民呢?八哥补充道:【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誓言要让这些早饭【愚民】畏威怀德,并且批评元朝对于这些愚民过于宽仁:【上手书问刘基曰,近西蜀平疆,宇内恢复,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对付愚民绝不手软,扬言要武力讨平,【盗贼奸起,群雄角逐,窃据州郡。朕不得已起兵】,在此郑重表明,当初起兵,非但不是要灭大元,而恰恰相反,眼看大元危在旦夕,实际是出于护元剿匪的考虑。 八哥不仅是嘴上这么说,纵观其抗元历程,发现他实际也是这么践行的。早在他在打入红巾军之初,那时还在郭子兴手下,势力不够大,还没能力【庶竭驽钝,攘除奸凶】,但在爱元的热情驱使下,八哥利用自己有限的实力和无限的忠诚,尽全力助元剿贼。据太祖实录记载当时元军围攻高邮,苦战数日久攻不下,正当师老粮缺之时,朱元璋假借增援友邻起义军的名义,神奇般的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高邮城进进出出,成功将元军引至自己地盘涂州,在当时起义军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居然准备杀牛宰羊犒劳王师,但是恐事情败露而自己力量过小,被其他起义军发觉后当叛徒就地处死,所以导演了一出大败元兵的喜剧,据实录载【上乃设伏涧侧令再成佯走诱之度涧伏发皆下马走城中鼓噪而出元兵大败获其马甚众】,在获得所谓【大胜】之后,八哥居然采取了这样奇特的行动【上谋款其师,乃具牛酒,敛所获马,遣父老送还,令告其帅曰,城主老病不任行,谨遣犒军,城中皆良民,所以结聚备他盗耳,将军以兵欲狝戮之民,固畏死非得已也,将军幸抚存之惟军需是供】,在【犒赏元军】、【惟军需是供】之后,重八哥还对攻打高邮已黔驴技穷的元军出谋划策【今高邮巨寇未灭,非并力不可奈何】,勉励元军加强攻击高邮起义军,争取一鼓拿下。
克里米亚入俄三周年俄罗斯的得与失 很多人都在刻意强调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后失去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会失去什么。 得到克里米亚,俄罗斯的代价的确不小。比如西方的经济制裁,比如周边国家对俄罗斯更深的恐惧和戒心。 但如果失去克里米亚呢? 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讲是真正的核心利益,不可触碰,根本不能以经济利益损失多少来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丢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就真的成了待宰羔羊,真正从世界大国变为地区国家。 丢了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岂不成了笑话。地中海,黑海都成了北约的内海,俄罗斯在叙利亚西部港口的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也可以不用再想了。什么俄罗斯复兴的大国梦,也只能做梦了。 西亚,东亚,南亚全在北约的控制下,只留一个北极冻港摩尔曼斯克给俄罗斯透口气,俄罗斯的欧洲核心部分和内陆国也没啥两样了。 太平洋的那个港口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俄罗斯欧洲核心区太过遥远。 波罗的海俄罗斯只有很短的海岸线,而且波罗的海本身是内海,要想向西进入大西洋,要经过一大堆北约国家的水域。 所以那些上来就拿经济损失长篇大论一番的,先看清大的战略形势再说。 保证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掌控之下,底线是至少不能是在北约控制下,这是俄罗斯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做到的,因为这事观俄罗斯的生死存亡。 说到底,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根本丢不得。 在乌克兰已经彻底倒向西方的情况下,俄罗斯要想保住黑海的出海口,保住黑海的控制权,必须把克里米亚牢牢掌握在手里。 早先沙俄为了夺取克里米亚,取得黑海出海口,和奥斯曼帝国干了几十年的仗,1783年才最终吞并克里米亚。 后来又是为了克里米亚,1853—1856年,沙俄和英法联军干过仗,这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军伤亡几十万,可见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说俄罗斯可以让克里米亚独立,然后做俄罗斯的保护国,俄罗斯驻军,但是,真当西方是傻的吗?到时候西方照样会经济制裁。西方削弱俄罗斯的目标是不变的,只是多找几个借口罢了。 所以,不如直接把克里米亚变成领土,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等时间长了,国际社会早晚会默认甚至公开承认这种实际控制的。 就像印度1975年吞并锡金,当初欧美就装聋作哑,中国当初一直不承认,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承认了,全世界都认可了印度对锡金的吞并,实际控制时间长了,造成既成事实了,早晚会被承认的。
克里米亚入俄三周年俄罗斯的得与失 很多人都在刻意强调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后失去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会失去什么。 得到克里米亚,俄罗斯的代价的确不小。比如西方的经济制裁,比如周边国家对俄罗斯更深的恐惧和戒心。 但如果失去克里米亚呢? 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讲是真正的核心利益,不可触碰,根本不能以经济利益损失多少来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丢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就真的成了待宰羔羊,真正从世界大国变为地区国家。 丢了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岂不成了笑话。地中海,黑海都成了北约的内海,俄罗斯在叙利亚西部港口的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也可以不用再想了。什么俄罗斯复兴的大国梦,也只能做梦了。 西亚,东亚,南亚全在北约的控制下,只留一个北极冻港摩尔曼斯克给俄罗斯透口气,俄罗斯的欧洲核心部分和内陆国也没啥两样了。 太平洋的那个港口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俄罗斯欧洲核心区太过遥远。 波罗的海俄罗斯只有很短的海岸线,而且波罗的海本身是内海,要想向西进入大西洋,要经过一大堆北约国家的水域。 所以那些上来就拿经济损失长篇大论一番的,先看清大的战略形势再说。 保证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掌控之下,底线是至少不能是在北约控制下,这是俄罗斯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做到的,因为这事观俄罗斯的生死存亡。 说到底,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根本丢不得。 在乌克兰已经彻底倒向西方的情况下,俄罗斯要想保住黑海的出海口,保住黑海的控制权,必须把克里米亚牢牢掌握在手里。 早先沙俄为了夺取克里米亚,取得黑海出海口,和奥斯曼帝国干了几十年的仗,1783年才最终吞并克里米亚。 后来又是为了克里米亚,1853—1856年,沙俄和英法联军干过仗,这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军伤亡几十万,可见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说俄罗斯可以让克里米亚独立,然后做俄罗斯的保护国,俄罗斯驻军,但是,真当西方是傻的吗?到时候西方照样会经济制裁。西方削弱俄罗斯的目标是不变的,只是多找几个借口罢了。 所以,不如直接把克里米亚变成领土,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等时间长了,国际社会早晚会默认甚至公开承认这种实际控制的。 就像印度1975年吞并锡金,当初欧美就装聋作哑,中国当初一直不承认,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承认了,全世界都认可了印度对锡金的吞并,实际控制时间长了,造成既成事实了,早晚会被承认的。
克里米亚入俄三周年俄罗斯的得与失 很多人都在刻意强调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后失去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会失去什么。 得到克里米亚,俄罗斯的代价的确不小。比如西方的经济制裁,比如周边国家对俄罗斯更深的恐惧和戒心。 但如果失去克里米亚呢? 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讲是真正的核心利益,不可触碰,根本不能以经济利益损失多少来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丢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就真的成了待宰羔羊,真正从世界大国变为地区国家。 丢了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岂不成了笑话。地中海,黑海都成了北约的内海,俄罗斯在叙利亚西部港口的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也可以不用再想了。什么俄罗斯复兴的大国梦,也只能做梦了。 西亚,东亚,南亚全在北约的控制下,只留一个北极冻港摩尔曼斯克给俄罗斯透口气,俄罗斯的欧洲核心部分和内陆国也没啥两样了。 太平洋的那个港口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俄罗斯欧洲核心区太过遥远。 波罗的海俄罗斯只有很短的海岸线,而且波罗的海本身是内海,要想向西进入大西洋,要经过一大堆北约国家的水域。 所以那些上来就拿经济损失长篇大论一番的,先看清大的战略形势再说。 保证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掌控之下,底线是至少不能是在北约控制下,这是俄罗斯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做到的,因为这事观俄罗斯的生死存亡。 说到底,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根本丢不得。 在乌克兰已经彻底倒向西方的情况下,俄罗斯要想保住黑海的出海口,保住黑海的控制权,必须把克里米亚牢牢掌握在手里。 早先沙俄为了夺取克里米亚,取得黑海出海口,和奥斯曼帝国干了几十年的仗,1783年才最终吞并克里米亚。 后来又是为了克里米亚,1853—1856年,沙俄和英法联军干过仗,这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军伤亡几十万,可见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说俄罗斯可以让克里米亚独立,然后做俄罗斯的保护国,俄罗斯驻军,但是,真当西方是傻的吗?到时候西方照样会经济制裁。西方削弱俄罗斯的目标是不变的,只是多找几个借口罢了。 所以,不如直接把克里米亚变成领土,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等时间长了,国际社会早晚会默认甚至公开承认这种实际控制的。 就像印度1975年吞并锡金,当初欧美就装聋作哑,中国当初一直不承认,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承认了,全世界都认可了印度对锡金的吞并,实际控制时间长了,造成既成事实了,早晚会被承认的。
克里米亚入俄三周年俄罗斯的得与失 很多人都在刻意强调俄罗斯得到克里米亚后失去了什么,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失去克里米亚,俄罗斯会失去什么。 得到克里米亚,俄罗斯的代价的确不小。比如西方的经济制裁,比如周边国家对俄罗斯更深的恐惧和戒心。 但如果失去克里米亚呢? 克里米亚对俄罗斯来讲是真正的核心利益,不可触碰,根本不能以经济利益损失多少来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丢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就真的成了待宰羔羊,真正从世界大国变为地区国家。 丢了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岂不成了笑话。地中海,黑海都成了北约的内海,俄罗斯在叙利亚西部港口的军事基地和势力范围也可以不用再想了。什么俄罗斯复兴的大国梦,也只能做梦了。 西亚,东亚,南亚全在北约的控制下,只留一个北极冻港摩尔曼斯克给俄罗斯透口气,俄罗斯的欧洲核心部分和内陆国也没啥两样了。 太平洋的那个港口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距离俄罗斯欧洲核心区太过遥远。 波罗的海俄罗斯只有很短的海岸线,而且波罗的海本身是内海,要想向西进入大西洋,要经过一大堆北约国家的水域。 所以那些上来就拿经济损失长篇大论一番的,先看清大的战略形势再说。 保证克里米亚在俄罗斯掌控之下,底线是至少不能是在北约控制下,这是俄罗斯必须不计一切代价去做到的,因为这事观俄罗斯的生死存亡。 说到底,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的核心利益,根本丢不得。 在乌克兰已经彻底倒向西方的情况下,俄罗斯要想保住黑海的出海口,保住黑海的控制权,必须把克里米亚牢牢掌握在手里。 早先沙俄为了夺取克里米亚,取得黑海出海口,和奥斯曼帝国干了几十年的仗,1783年才最终吞并克里米亚。 后来又是为了克里米亚,1853—1856年,沙俄和英法联军干过仗,这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俄军伤亡几十万,可见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到底有多重要。 有人说俄罗斯可以让克里米亚独立,然后做俄罗斯的保护国,俄罗斯驻军,但是,真当西方是傻的吗?到时候西方照样会经济制裁。西方削弱俄罗斯的目标是不变的,只是多找几个借口罢了。 所以,不如直接把克里米亚变成领土,俄罗斯可以在克里米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等时间长了,国际社会早晚会默认甚至公开承认这种实际控制的。 就像印度1975年吞并锡金,当初欧美就装聋作哑,中国当初一直不承认,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也承认了,全世界都认可了印度对锡金的吞并,实际控制时间长了,造成既成事实了,早晚会被承认的。
“苟且”宰相的远见——完泽怎样为大元朝纠错 本文作者赵炎,里面的几处【注:】是我自己添加的史料说明。 “苟且”宰相的远见 文/赵炎 载《北京晨报》5月3日A14版,责编:蔡辉 《三晋都市报》5月13日第10版“国学” 【导语】:一个不懂得纠错的政权,基本是没有未来的,垮台是迟早的事儿。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伯颜罢相,进入枢密院,右丞相一职由完泽充任,大元朝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强基固本。 【注:《元史·完泽传》记载:“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桑哥伏诛,世祖咨问廷臣,特拜中书右丞相。”】 蒙古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马上得天下,亦以为可以马上治天下,“灭宋大元帅”伯颜就是代表性人物,冲劲可嘉,但幼稚可笑。 【注:根据《元史·伯颜传》记载,伯颜并不是自以为可以马上治天下的人,作者观点值得商榷。】 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疆域那么大,大有大的难处,想不到、做不到、甚至做错了的事情多了去了,不知反省矫正,难免要摔大跟头。比如当时江南数省的情况就不容乐观,“如大病始愈,必有余疾,此才已而彼又见”,“新官莅任,数有重难之役,并缘侵渔豪横吞噬之徒,又乘间而出,短于支拄者,率身陨家毁”。这么搞下去,百姓没了活路,还不揭竿而起呀! 完泽就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忽必烈奏请免除了全国百姓历年的欠税。此举使人心归附,显而易见,主要功效还在于促进了经济发展。百姓没了债务负担,便不再怨天尤人、熬天度日,而是安居乐业,专事生产;此举亦颇显完泽的远见,到元成宗大德中叶,短短十余年,“京畿所储充足”,这对长期受到财用不足困扰的元朝政府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有趣的是,在蒙古诸亲王的眼中,完泽却是个“烂好人”。 如太子真金(忽必烈的长子)就公开评价完泽是少见的“善人”。由于真金死得早,忽必烈弥留之际寄希望于嫡长孙铁穆耳,他明知完泽与真金父子关系亲善,却不用其顾命,反而托孤于罢职闲居的伯颜,多少有点蹊跷,也许忽必烈也认为完泽是个烂好人不堪大用吧。 在官场中,烂好人不是个好词,说文雅点,叫圆融世故,说难听点,叫没有原则,反正就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那种人。后世有不少史家将完泽推入“苟且”的人堆里,殊不知时移世易,完泽的“苟且”是不得已,也是有远见的体现。 完泽首先是个政治家,作为中书省右丞相,他所要考虑的大局,即是政权的稳定与行政的顺畅。元朝初始,存在“两多一少”的状况,对外征伐多,边境叛乱多,而国家岁入少。谁都知道打仗是用花钱的,运作政权也是要花钱的。忽必烈为此曾经头大过一阵子,先后搞过“中统钞”与“至元钞”,仅相隔11年,中统钞就贬值五倍多。 后人常把元朝的通货膨胀归罪于元成宗的“滥增赏赐”,显然不公平,根子还是出在忽必烈身上,滥发货币开了个坏头。其后几代皇帝,只要没钱了,就开机印刷,导致了一百余年的“物重钞轻”。 【注:1260年元世祖首次发行纸币“中统钞”,到1368年元朝退回草原,纸币在元朝境内通行108年】 铁穆耳即位后,完泽即建议“罢征安南之师”;大德二年(1298年),又罢议对日本用兵;不但如此,他还一反蒙古贵族对外扩张的常态,将西北防线做了大幅度紧缩。总之,完泽“强基固本”的核心,是能不打仗最好不打仗,只要不打仗,就可以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就可以“世道清平,人获休息”。 这方面,《元史》对他的评价还是中肯的,说他“能处之以安静,不急于功利”。现在来看,完泽的“不思进取”其实是在“纠错”,纠忽必烈的错,纠桑哥(忽必烈初期国策制定者)的错,纠伯颜的错。 元朝统治者大多具有“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的特点,也就是缺乏远见卓识,平时不把任何人任何事当回事,一旦出了事,又多是惊慌失措,把事情夸大,“当年明月”的描写虽然有文学的夸张,倒也符合这个民族的性格。 一个不懂得纠错的政权,基本是没有未来的,垮台是迟早的事儿。完泽应该是这个政权的纠错第一人,元惠宗(元顺帝)时的脱脱是第二人,可惜脱脱生不逢时,这是后话,以后再说。 大德二年(1298年),完泽对成宗说,政府年收入计有“金一万九千两,银六万两,钞三百六十万锭”,但还是入不敷出,需要借用至元钞20万锭,也就是需要采取增发货币的方式来应对赤字。大德三年又奏明,政府财政支出浩大,而收入居然不足支出的一半,剩余不足部分只能依靠增发货币。 此举无疑亦是“苟且”的,因为没办法,但它的亮点在于“补不足”,而非滥印。赖史书所记,完泽在相位十余年,至元钞的发行量是呈下降趋势并保持稳定的,每年大体在50万左右。对比武宗时期的“至大银钞”,元惠宗(元顺帝)时“每日印造,不可数计”的“至正钞”,这段时期通货膨胀率大概是最低的。 在完泽以所谓“苟且”之策的治理下,元朝强基固本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史书称大德年间为“大治”,“天下享和平清静之乐余十五年”;明代大儒宋濂评价说:“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为首。……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大德之治,几于至元。”"可惜这种大好局面被后来的武宗、仁宗兄弟俩给挥霍一空,大元朝从此进入下坡道,直至灭亡,再没缓过气来。 【注:《元史·完泽传》里面也说:"元贞以来,朝廷恪守成宪,诏书屡下散财发粟,不惜巨万,以颁赐百姓,当时以贤相称之。大德四年,加太傅、录军国重事。位望益崇,成宗倚任之意益重,而能处之以安静,不急于功利,故吏民守职乐业,世称贤相云。“ 完泽于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去世,年五十八,追封兴元王,谥忠宪。】 完泽的“苟且”所蕴含的远见,也有现实意义。“苟且”体现了淡泊名利,不计得失,足以养性;“苟且”体现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堪出政绩;“苟且”体现了不怕挫败的勇气和以民为本的韧劲。唯有这种“苟且”,才能改善官场生态,撑起一方晴空。(赵炎)
谁知西域逢佳景,始信东君不世情——喀纳斯:碧水澄林秋先至 秋天的禾木村。   康 剑摄于9月4日美丽的天鹅湖。   康 剑摄于9月4日云间部落,图瓦人在烧制奶酒。   康 剑摄于9月4日 本报记者 韩立群《 人民日报 》( 2015年09月11日 13 版) 谁知西域逢佳景,   始信东君不世情。   圆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元朝的耶律楚材在诗中赞赏喀纳斯湖,世代传诵。喀纳斯,在蒙古语里是“神秘而美丽”的意思。喀纳斯湖,美不胜收。   进入9月,喀纳斯秋色已浓。白桦、红杉、翠柏与湖光山色,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喀纳斯湖太美了,它的美很丰富,怎么看也看不够。”9月5日,在喀纳斯湖畔的禾木村,湖南游客王艺面对美景,发出由衷赞叹。这已经是王艺第二次来喀纳斯。   禾木村,位于美丽的喀纳斯湖胖,是图瓦人的集中居住地。喀纳斯区域最美的秋色就在禾木,层林尽染,呈现出典型的原始自然生态风光。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部,是我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湖泊两侧崖岩林立、植被茂盛,是我国仅有的西西伯利亚泰加林生态系统的代表,为针阔混交林。森林与辽阔的山间草原连成一片,蓝天白云下,湖水的颜色变幻万千。   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有森林、草甸、草原、灌丛、高山植被、石生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等7种植被类型,并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自下而上划分为中山森林草甸带、亚高山草甸带、高山草甸带、高山冻原植被带、永久性雪山等5个带。   喀纳斯保护区内发现地衣类低等植物20科40属103种,高等植物119科398属921种,植被多样性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据统计,自然保护区内现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0种,其中包括雪豹、貂熊等15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版式设计:蔡华伟
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图) 截图 2014年03月19日 16:49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俄驻日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 3月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 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熊倚着桌子站着,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乐器和来复枪,根据表情来看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Livedoor新闻网3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7日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主权独立国家。18日,普京宣布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此举遭到欧美国家强烈反对,双方关系高度紧张。 而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上的一条状态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围观。 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身形硕大的灰熊倚着桌子站着,熊周围全部是俄罗斯特产:背后是核洲际导弹发射车,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巴拉莱卡琴和AK自动步枪,巴拉莱卡琴上还挂着一顶带五星的狗皮帽子,根据表情来看熊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画面上还有两扇沾满了血的门,上面写有伊拉克和叙利亚,而另一扇写着利比亚的门对面则点着了火。此外,还有一扇写有乌克兰的门放在一名美国人的面前,阻挡他的去路。 这幅图片在俄罗斯的社交网站上很有人气。但日本网站上质疑此图片的评论却占大多数。“是因为能做到所以要尝试的意思吗?”“啊……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等评论纷纷涌现。 日本某著名军事网站对图片发表评论称:“俄罗斯大使馆的公共主页上上传这种图片,其与欧美的对抗究竟会走向何方?”甚至有留言称,“熊后面的车上还装有核导弹”。 对此,日本媒体有评论认为:“这是不是称为所谓的‘官方表态’,而并非‘官方强势’或‘官方气势’呢。”不过也有评论称,从此幅图片中,可以感觉到俄罗斯的强硬态度。
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图) 截图 2014年03月19日 16:49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俄驻日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 3月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 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熊倚着桌子站着,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乐器和来复枪,根据表情来看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Livedoor新闻网3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7日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主权独立国家。18日,普京宣布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此举遭到欧美国家强烈反对,双方关系高度紧张。 而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上的一条状态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围观。 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身形硕大的灰熊倚着桌子站着,熊周围全部是俄罗斯特产:背后是核洲际导弹发射车,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巴拉莱卡琴和AK自动步枪,巴拉莱卡琴上还挂着一顶带五星的狗皮帽子,根据表情来看熊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画面上还有两扇沾满了血的门,上面写有伊拉克和叙利亚,而另一扇写着利比亚的门对面则点着了火。此外,还有一扇写有乌克兰的门放在一名美国人的面前,阻挡他的去路。 这幅图片在俄罗斯的社交网站上很有人气。但日本网站上质疑此图片的评论却占大多数。“是因为能做到所以要尝试的意思吗?”“啊……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等评论纷纷涌现。 日本某著名军事网站对图片发表评论称:“俄罗斯大使馆的公共主页上上传这种图片,其与欧美的对抗究竟会走向何方?”甚至有留言称,“熊后面的车上还装有核导弹”。 对此,日本媒体有评论认为:“这是不是称为所谓的‘官方表态’,而并非‘官方强势’或‘官方气势’呢。”不过也有评论称,从此幅图片中,可以感觉到俄罗斯的强硬态度。
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图) 截图 2014年03月19日 16:49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俄驻日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 3月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 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熊倚着桌子站着,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乐器和来复枪,根据表情来看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Livedoor新闻网3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7日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主权独立国家。18日,普京宣布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此举遭到欧美国家强烈反对,双方关系高度紧张。 而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上的一条状态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围观。 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身形硕大的灰熊倚着桌子站着,熊周围全部是俄罗斯特产:背后是核洲际导弹发射车,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巴拉莱卡琴和AK自动步枪,巴拉莱卡琴上还挂着一顶带五星的狗皮帽子,根据表情来看熊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画面上还有两扇沾满了血的门,上面写有伊拉克和叙利亚,而另一扇写着利比亚的门对面则点着了火。此外,还有一扇写有乌克兰的门放在一名美国人的面前,阻挡他的去路。 这幅图片在俄罗斯的社交网站上很有人气。但日本网站上质疑此图片的评论却占大多数。“是因为能做到所以要尝试的意思吗?”“啊……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等评论纷纷涌现。 日本某著名军事网站对图片发表评论称:“俄罗斯大使馆的公共主页上上传这种图片,其与欧美的对抗究竟会走向何方?”甚至有留言称,“熊后面的车上还装有核导弹”。 对此,日本媒体有评论认为:“这是不是称为所谓的‘官方表态’,而并非‘官方强势’或‘官方气势’呢。”不过也有评论称,从此幅图片中,可以感觉到俄罗斯的强硬态度。
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图) 截图 2014年03月19日 16:49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俄驻日使馆推特主页发熊照“等着你们来制裁” 3月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 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熊倚着桌子站着,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乐器和来复枪,根据表情来看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Livedoor新闻网3月19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17日签署总统令,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主权独立国家。18日,普京宣布将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了俄罗斯联邦。此举遭到欧美国家强烈反对,双方关系高度紧张。 而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驻日本大使馆“推特”主页上的一条状态迅速引发广大网友围观。 18日傍晚,俄罗斯大使馆所属账号在其“推特”主页上就克里米亚形势连续更新状态。在此之后有一条状态立即吸引网友关注。这是在俄罗斯社交网站上流行的照片,名为《我等着你们的制裁》。画面上一只身形硕大的灰熊倚着桌子站着,熊周围全部是俄罗斯特产:背后是核洲际导弹发射车,桌子上放着一瓶伏特加,桌旁立着巴拉莱卡琴和AK自动步枪,巴拉莱卡琴上还挂着一顶带五星的狗皮帽子,根据表情来看熊还在不停地喊:“喂!这就完了吗?” 画面上还有两扇沾满了血的门,上面写有伊拉克和叙利亚,而另一扇写着利比亚的门对面则点着了火。此外,还有一扇写有乌克兰的门放在一名美国人的面前,阻挡他的去路。 这幅图片在俄罗斯的社交网站上很有人气。但日本网站上质疑此图片的评论却占大多数。“是因为能做到所以要尝试的意思吗?”“啊……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等评论纷纷涌现。 日本某著名军事网站对图片发表评论称:“俄罗斯大使馆的公共主页上上传这种图片,其与欧美的对抗究竟会走向何方?”甚至有留言称,“熊后面的车上还装有核导弹”。 对此,日本媒体有评论认为:“这是不是称为所谓的‘官方表态’,而并非‘官方强势’或‘官方气势’呢。”不过也有评论称,从此幅图片中,可以感觉到俄罗斯的强硬态度。
华尔街日报刊文:面对中国,美国和加拿大应合并 12月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刊登Diane Francis专栏文章《面对中国,加拿大和美国应合并》。文章称,美国应考虑强化与加拿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两国“早该取消边界”,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北美联盟,或者“直接合并成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该文章称,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的中国,正以国有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夺取市场和资源。美国或加拿大若是僵化不动,可能会成为“明天的葡萄牙或希腊”。而如果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将成为一个“经济规模超过欧洲,国土面积超过南美”的超级大国,新联盟将“称霸世界”。 有美、加双重国籍的作者还称,1964年就有49%的加拿大人支持合并,“反对合并的人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现状正一天比一天难以为继”,美国和加拿大应该把合并作为“优先要务”。 以下是原文: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加拿大总理哈珀学者眼中的美国加拿大合并后的国家图景 美国人想到加拿大的时候不多,如果想到,他们一般会把我们想成性情和善、作息规律的邻居,从来不把音响调得太大的邻居。即便是夸夸其谈、吸食霹雳可卡因的多伦多市长罗布•福特(Rob Ford),也没有怎么玷污我们的纯洁形象。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只是多花点时间想想加拿大还是不够的。他们应该考虑如何强化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一个更加完美的北美联盟。美国和加拿大早就该取消它们之间的边界了,具体办法可以是建立一个关税与货币联盟,也可以做得更彻底,直接合并成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或欧盟那样的合伙关系。 这样的合并完全说得通。地球上没有哪两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融合程度赶得上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拥有共同的地理条件、价值观和漫长的边境线,两国人民一起学习、旅游、做生意,通婚现象也普遍。如果两国是企业(或欧洲国家),它们早就合并了。而且双方都拥有对方所需要的东西:美国有资金、人力、技术和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加拿大拥有庞大的未开发资源储备。 当然,即使是最温和的加拿大人,想到加拿大被美国吞并的可能性,也可能气得语无伦次;而美国人则有可能怀疑一下子吸纳这个庞大的邻国是否明智。但合并不一定非得那么激进。没有谁提议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 和很多现代企业一样,现代国家必须不断校正自己的经济和政治模式。一屋子里面最聪明的人会占据上风,但等更聪明的人进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如果胜者不适应新的环境,他们终将出局。在大自然中如此,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也是如此。今天的美国或加拿大有可能成为明天的葡萄牙或希腊。在21世纪竞争激烈而又彼此勾连的世界里,僵化不动的国家将落后于人。 我们这两个北美邻国越来越发现自己正面对着国家资本主义的炮口。奉行国家资本主义最积极的是中国,它的国有企业和主权财富基金步调一致地夺取市场和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数据库10月份预测,到2018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亚洲经济体的总规模将超过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和俄罗斯的总和。 如果加拿大和美国联合起来,形势就很有可能逆转。北美两邻国将成为一个更加强大的超级大国:经济规模超过欧盟,国土面积超过南美。新的联盟将在能源、矿产、水资源、耕地和技术方面称霸世界,而这一切都将受到美国军事力量的保护。规模很重要。 在过去,加拿大人一想到听任美国摆布的可能场景就怒发冲冠;但如果不加强跨境伙伴关系,我们就会面临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加拿大人口稀少且正在老龄化,经济规模又相对较小,因此缺少必要的资源来开发和保卫其辽阔的疆土。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收购行动和交易,中国已经瞄准了加拿大的资源和空旷地皮。2007年,俄罗斯的一艘小型潜艇在北极之下的海底象征性地插了一面国旗,强调俄对资源丰富的北极大片地区的权利,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也一直在推动联合国确认他对该地区的所有权主张。 美国自己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必须为其相对年轻的人口创造数百万的就业岗位;在其政治体系变得日益僵化之际,它又必须跟国家资本主义的激进践行者争夺市场、资源和北极地区的使用权。 实话实说吧,美国和加拿大的合并其实早就在进行。10个加拿大人当中就有一人永久或临时地居住在美国,总共超过300万人。居住在加拿大的美国人估计有100万。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数据,截至2010年,美国企业控制着加拿大10%左右的资产、17%的收入和13%的公司利润。加拿大人从美国人那里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比生活在欧盟内的3.4亿人从美国买的还多——欧盟的人口可是加拿大的10倍。 再进一步融合的话,则有可能形成强劲的经济增长。加拿大内陆地区虽然蕴藏着巨量的自然资源有待开采,但那些地区基本上没有基础设施,没有开发。加拿大魁北克、不列颠哥伦比亚、马尼托巴、纽芬兰、新斯科舍这些省份一些最有前景的水电站和潮汐发电站项目,也因政治上的纠纷而搁浅。 尽管美加合并有着充分的理由,障碍仍然令人望而生畏。两国都存在政治上的两极化和严重的区域分化。要执行一场如此大胆的行动,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才能,然而这是目前两个国家都缺乏的。 但别忘了,欧洲人取得了更戏剧性的成就,把没有共同语言、数百年来互相残杀的人口都统一了起来。近期其他加深融合的例子还有东加勒比经济与货币联盟(Eastern Caribbean 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它们加深融合的办法都是针对贸易和旅游开放边境——同时保持各自政府不变。 有关直接合并的民意调查很少,但早在1964年的时候,就有调查显示49%的加拿大人持支持态度。2007年,由数千社会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网络“世界价值观调查协会”(World Values Survey Association)发现,77%的美国人和41%的加拿大人说,如果组建政治联盟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那么他们就会选择组建政治联盟。2011年Harris/Decima的另一项调查显示,65%的加拿大人支持与美国加强融合,并支持一项通过整合美加海关、移民、安全和执法行动来清除边界的计划。 反对合并的人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1987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通过的时候,美国和加拿大(以及墨西哥)开启了一段互惠互利的融合进程,现在这种融合需要加强。不加管理的边境已经变得拥堵起来,损害了贸易和旅游。而且狼群已来到门口。就在今年,中国拿下加拿大一家大型石油企业和美国一家大型食品加工出口企业,但并没有向这两个国家承诺任何在华收购特权。 认真讨论合并事宜,应当成为美国和加拿大的优先要务。两个同属一个大洲的邻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对方,而现状正一天比一天难以为继。 (作者Diane Francis,加拿大、美国双重国籍,写有《世纪合并:为什么说加拿大和美国应该成为一个国家》)
13世纪和14世纪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眼中元朝的繁华,选自草原帝国 选自《草原帝国》,作者:[法国]勒内·格鲁塞 1291年,意大利商人彼得鲁斯(Petrgo)从伊儿汗国桃里寺出发,经印度洋到中国。他住在北京,他在北京的生意一定很兴隆,因为他于1305年把帝国宫殿附近的一块地送给方济各会修道士约翰·孟德科维诺。大约20年之后,热那亚人安德鲁(AndalodaSavignano)也到中国,他在此赢得了大汗的信任。他作为蒙古外使回到欧洲,后来于1338年再次来中国,可能是走塔那这条路。 在这些冒险商人的促进下,引来了传教士。教皇尼古拉四世正好从列班·扫马那儿知道蒙古帝国内有许多地区基督教教会,他于1289年派约翰·孟德科维诺带着给伊儿汗国的阿鲁浑汗和大汗忽必烈(元世祖)的信前往远东。孟德科维诺在桃里寺与阿鲁浑呆了一些时候,然后于1291年出发到印度。在印度,他陪伴商人彼得鲁斯在迈拉布尔停留了13个月。在这次留居之后,他乘船到中国,受到忽必烈之孙、继承者铁穆耳大汗(元成宗)的热烈欢迎。鄂多立克对此记道:“我们的一位至方济各派修道士在皇宫中任主教,每当皇帝骑马外出,他给他祝福,皇帝虔诚地吻十字架。” 孟德科维诺在北京建了两座教堂,一座是在与他一起从迈拉布尔(1305年)来的意大利商人彼得鲁斯的捐助下建成的。几年之内,他给“一万多鞑靼人”施洗礼,并开始把基督教圣经诗译成在他的教徒中通用的一种语言。明显皈依天主教的是汪古部王公阔里吉思,即乔治,他是在聂思托里安教徒家庭出生和长大的。他皈依天主教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在此之后,乔治王子有责任对天主教传教士们给予更有效的保护,作为铁穆耳大汗的女婿,他任命这些传教士在宫中担任最高官位。阔里吉思之幼子以术安·约翰之名接受洗礼,以表示对约翰·孟德科维诺的敬意。 1307年,教皇克力门五世任命孟德科维诺为汗八里城大主教。1313年三位辅助主教的副手抵达汗八里,他们是佩鲁贾的安德鲁、格拉德和帕莱格利努。在大约同时期,教皇还派佛罗伦萨的托马斯、捷罗姆和彼得兄弟们到蒙古人中。捷罗姆成了克里米亚(即可萨尼亚)的主教,并对钦察汗国有裁判权。格拉德成了刺桐(福建泉州)的主教,由一位亚美尼亚的富妇捐款,他在刺桐建了一座教堂。他死后,帕莱格利努继任刺桐主教。帕莱格利努于1322年(或1323年)去世,轮到安德鲁·佩鲁贾取代了他。1326年1月,安德鲁从刺桐写了一封信给佩鲁贾修道院神甫们,信中强调指出了在蒙古宫廷中的这些传教士们得到的优待。他在信中写道:大汗(当时是也孙铁木儿,元泰定帝)已经答应给他每年俸金一百金佛罗林。安德鲁还说,他在刺桐附近为22名僧侣建造了一座房子,他的时间分别是在教堂和山上的修道院中度过。
13世纪和14世纪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眼中元朝的繁华,选自草原帝国 选自《草原帝国》,作者:[法国]勒内·格鲁塞 1291年,意大利商人彼得鲁斯(Petrgo)从伊儿汗国桃里寺出发,经印度洋到中国。他住在北京,他在北京的生意一定很兴隆,因为他于1305年把帝国宫殿附近的一块地送给方济各会修道士约翰·孟德科维诺。大约20年之后,热那亚人安德鲁(AndalodaSavignano)也到中国,他在此赢得了大汗的信任。他作为蒙古外使回到欧洲,后来于1338年再次来中国,可能是走塔那这条路。 在这些冒险商人的促进下,引来了传教士。教皇尼古拉四世正好从列班·扫马那儿知道蒙古帝国内有许多地区基督教教会,他于1289年派约翰·孟德科维诺带着给伊儿汗国的阿鲁浑汗和大汗忽必烈(元世祖)的信前往远东。孟德科维诺在桃里寺与阿鲁浑呆了一些时候,然后于1291年出发到印度。在印度,他陪伴商人彼得鲁斯在迈拉布尔停留了13个月。在这次留居之后,他乘船到中国,受到忽必烈之孙、继承者铁穆耳大汗(元成宗)的热烈欢迎。鄂多立克对此记道:“我们的一位至方济各派修道士在皇宫中任主教,每当皇帝骑马外出,他给他祝福,皇帝虔诚地吻十字架。” 孟德科维诺在北京建了两座教堂,一座是在与他一起从迈拉布尔(1305年)来的意大利商人彼得鲁斯的捐助下建成的。几年之内,他给“一万多鞑靼人”施洗礼,并开始把基督教圣经诗译成在他的教徒中通用的一种语言。明显皈依天主教的是汪古部王公阔里吉思,即乔治,他是在聂思托里安教徒家庭出生和长大的。他皈依天主教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因为在此之后,乔治王子有责任对天主教传教士们给予更有效的保护,作为铁穆耳大汗的女婿,他任命这些传教士在宫中担任最高官位。阔里吉思之幼子以术安·约翰之名接受洗礼,以表示对约翰·孟德科维诺的敬意。 1307年,教皇克力门五世任命孟德科维诺为汗八里城大主教。1313年三位辅助主教的副手抵达汗八里,他们是佩鲁贾的安德鲁、格拉德和帕莱格利努。在大约同时期,教皇还派佛罗伦萨的托马斯、捷罗姆和彼得兄弟们到蒙古人中。捷罗姆成了克里米亚(即可萨尼亚)的主教,并对钦察汗国有裁判权。格拉德成了刺桐(福建泉州)的主教,由一位亚美尼亚的富妇捐款,他在刺桐建了一座教堂。他死后,帕莱格利努继任刺桐主教。帕莱格利努于1322年(或1323年)去世,轮到安德鲁·佩鲁贾取代了他。1326年1月,安德鲁从刺桐写了一封信给佩鲁贾修道院神甫们,信中强调指出了在蒙古宫廷中的这些传教士们得到的优待。他在信中写道:大汗(当时是也孙铁木儿,元泰定帝)已经答应给他每年俸金一百金佛罗林。安德鲁还说,他在刺桐附近为22名僧侣建造了一座房子,他的时间分别是在教堂和山上的修道院中度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