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el 15
eaglewanli
楼主
【作者简介】李治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元史研究会会长。(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09年1期第24~50页
【英文标题】Mongol Influence on Ethnic Han Chinese in the Yuan Dynasty
【内容提要】 元代多元文化体系内的交流影响,并不局限于文化的单向变动,而是蒙、汉、色目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在部分蒙古人和西域人陆续汉化的同时,也有汉人不同程度地接受蒙古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名字、婚姻、服饰等方面。少数汉人蒙古化程度较深,部分汉人半蒙古化,大多数汉人所受影响较浅。北方汉人与蒙古人接触较多,所受蒙古文化影响颇深,“南人”所受影响则淡薄得多。忽必烈等既吸收汉法又坚持扩散蒙古本位文化的复合政策,构成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的上层政治诱因。汉族儒士对正统华夷观的变通,对八思巴蒙古字的认同和赞赏,也为汉人接受蒙古文化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关 键 词】元代/ 汉人/ 蒙古文化
2014年01月26日 16点01分
1
【原文出处】《历史研究》(京)2009年1期第24~50页
【英文标题】Mongol Influence on Ethnic Han Chinese in the Yuan Dynasty
【内容提要】 元代多元文化体系内的交流影响,并不局限于文化的单向变动,而是蒙、汉、色目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涵化”。在部分蒙古人和西域人陆续汉化的同时,也有汉人不同程度地接受蒙古文化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名字、婚姻、服饰等方面。少数汉人蒙古化程度较深,部分汉人半蒙古化,大多数汉人所受影响较浅。北方汉人与蒙古人接触较多,所受蒙古文化影响颇深,“南人”所受影响则淡薄得多。忽必烈等既吸收汉法又坚持扩散蒙古本位文化的复合政策,构成汉人受蒙古文化影响的上层政治诱因。汉族儒士对正统华夷观的变通,对八思巴蒙古字的认同和赞赏,也为汉人接受蒙古文化营造了宽松的环境。
【关 键 词】元代/ 汉人/ 蒙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