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COOº hamscoo
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关注数: 191 粉丝数: 795 发帖数: 34,276 关注贴吧数: 131
俄罗斯威胁报复美国贸易战:禁售航天发动机! “俄罗斯可以考虑限制向美国提供他们离不开的火箭发动机,来反制美国对俄钢铁提高关税。”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3日报道称,俄罗斯战略调查研究所专家称,针对美国对俄罗斯钢铁提高关税,俄罗斯应像中国一样采取回击措施。俄方除了可以限制向美国出口航空业所需的钛合金外,还可以限制向美国提供俄罗斯火箭发动机。俄专家认为,此举将对美航天业造成重大打击。 俄罗斯《议会报》报道称,1997年,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与美国签订合作协议,要求2018年底之前共向美国交付101台RD-180火箭发动机,用作美国“宇宙神-5”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宇宙神-5”火箭承担着美国重要卫星发射任务,是美国主力运载火箭之一。2014年,美国私人公司——轨道科学公司与俄罗斯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再次签署了10亿美元的合同,计划向俄购买60台RD-181火箭发动机。 对于美国依赖俄罗斯火箭发动机的程度,今年1月,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表示,俄罗斯一直向美国出售RD-180火箭发动机,订单有效期到2020年。而美国自己制造的火箭发动机价格比俄罗斯的产品要高1倍,且其可靠性还需要验证。去年12月份,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恢复月球计划后,俄议员普什科夫质疑美国人如何登陆月球。他在推特上称:“重返月球?好极了。但美国人没有火箭发动机怎么飞到那里?要知道他们没有我们的发动机连国际空间站也无法抵达。”俄罗斯《航天新闻》杂志专家阿法纳什耶夫称,放弃RD-180火箭发动机将对美国航空业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美国军用卫星发射。几年内美国还无法找到代替RD-180的发动机。 实际上,美国一直希望摆脱对俄制火箭发动机的依赖。《华尔街日报》曾报道称,由于美国自身研制和应用国产发动机需要的时间超出预期,在2028年前可能一直需要从俄罗斯购买火箭发动机。据报道,目前,美国研发BE-4新型火箭发动机面临着非常大的困难。尽管耗费巨资,但研发工作并不顺利。
中国36所双一流大学进入2017自然指数全球TOP500 自然出版集团更新了2017年全年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tieba.baidu.com/p/5608883742?pid=118772482819&cid=0#118772482819)自然指数,即科研论文指数是依托于全球68本顶级期刊,统计各国家、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研究型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的数据库。自然指数依据的是各国或各科研机构每年发表的约六万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既计算论文总数,又计算不同国家和机构在每篇论文上的相对贡献。 国内 高校 国际 序 加权 排名 名称 排名 号 总分 1 北京大学 12 (1) 308.52 2 清华大学 13 (2) 289.08 3 南京大学 18 (3) 272.50 4 中科大学 21 (4) 255.46 5 国科大学 34 (5) 204.80 6 浙江大学 38 (6) 181.07 7 复旦大学 53 (7) 155.30 8 上海交大 62 (8) 137.32 9 南开大学 66 (9) 131.57 10 厦门大学 68 (10) 129.69 11 武汉大学 75 (11) 122.79 13 中山大学 79 (12) 118.70 14 四川大学 95 (13) 106.09 15 兰州大学 102 (14) 99.82 16 吉林大学 118 (15) 88.43 17 华中科大 121 (16) 86.55 19 华东师范 147 (17) 74.84 20 山东大学 151 (18) 74.20 21 西安交大 152 (19) 73.73 22 湖南大学 161 (20) 71.45 23 北京师范 163 (21) 71.20 24 华南理工 164 (22) 71.04 25 东南大学 176 (23) 66.60 26 天津大学 180 (24) 65.31 29 哈工大学 227 (25) 54.44 31 大连理工 254 (26) 46.69 33 北京理工 275 (27) 42.89 34 同济大学 276 (28) 42.47 39 北航大学 315 (29) 36.70 40 中南大学 317 (30) 36.62 45 重庆大学 362 (31) 31.24 51 中国海洋 406 (32) 26.18 56 郑州大学 430 (33) 22.98 57 中国农大 451 (34) 21.12 59 电子科大 464 (35) 20.34 62 西北工大 478 (36) 19.34 69 中国人大 xxx (37) 16.31 81 国防科大 xxx (38) 12.88 92 西北农大 xxx (39) 10.42 108 东北大学 xxx (40) 6.58 120 云南大学 xxx (41) 5.41 xxx 新疆大学 xxx (42) xxx
《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亮点办学许可有效期4年! 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立西湖大学的函》(浙政函〔2017〕9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西湖大学考察意见建议研究情况的函》(浙政函〔2018〕16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设立西湖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3014626。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西湖大学系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为非营利法人,由你省统筹管理和指导。 二、学校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公益办学导向。 三、学校定位于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四、学校从举办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五、学校要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学科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我部将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根据评估检查结果研究其开展本科生教育问题。 望你省切实落实责任,加大对西湖大学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督促其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办学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1.西湖大学办学许可证信息 2.西湖大学章程 教育部 2018年2月14日
剑桥大学-南京科教创新中心签约!英国驻华大使+剑桥大学校长出席 3月27日上午,在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的见证下,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与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史蒂芬.托普签署了项目正式合作协议,标志着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正式落户南京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 根据协议,双方将依托新设立的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开展国际化高端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学术交流等,推动全球最新技术及应用成果在中国落地,在江北新区打造中国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中心。在运营过程中,该中心将致力于整合剑桥大学高端的研究体系和专家团队,与中国本地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合作,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把国际创新资源和南京市及江北新区需求有效对接,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和转化效率,协助江北新区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水平。 据介绍,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通过大学在新区设立的统领在中国科技创新研发的总公司,与国际健康城公司开展深度合作,负责该中心运营,辅以科学规范的项目研究管理机制、公平公正利益分享机制提升管理效力。该中心还将建立全新的创新转化机制,依托剑桥大学丰富的创新经验和深厚的创新基础及领先的创新转化能力,以江北新区“4+2”主导产业体系为基础,结合新区产业发展和本地企业的需求,不预设模式广泛开展多领域、多专业、多方向创新合作,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引导落地更多创新型科技企业。未来,中心还将通过与区域内名校、研究院以及产业伙伴建立深度合作,驱动名校名所与地方的双向融通,形成顶尖资源的集聚创新的燎原之势。 据了解,该中心是剑桥大学创办800年来在中国唯一以大学冠名的科技创新中心。该中心进驻江北新区,不仅是新区落实“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的重要成果,也是贯彻市委“121”战略,打造对外开放合作重要窗口,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重要示范,通过建立市场导向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未来在此逐步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助推江北新区及国际健康城加快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高端科研创新及转化集聚区,成为江苏省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级。
南京大学原书记洪银兴: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生产力 南京大学是所有南大人的大学,所有南大人都从心底里关心学校的发展。我在南京大学担 任党委书记十多年,离开学校领导岗位也快四年了。对于南京大学未来发展,尤其是“双 一流”建设,我既有做学校领导的体会,也有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一些想法。 南京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15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获得国家的肯 定,是全体南大师生员工多年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个结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它,更 要发展它。 首先,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学校关于“双一流”建设工作的大讨论,我 认为重点要放在“创新”和“发展”上。南京大学能发展到今天,就是靠创新,靠解放思 想。当年,南大在曲钦岳校长的领导下,创新评价机制,率先与国际接轨,抓SCI评价标准 ,出了奇兵,一下子就提高了南京大学的知名度。这就说明,不管我们处于何种逆境之中 ,只要坚持创新和发展,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现在南京大学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 方面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发展。我认为,学校的领导和师生 员工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生产力标准”的理念。当年邓小 平同志提出“生产力标准”问题,今天看来,对南大来讲非常重要。学校抓了很多方面的 工作,一旦学科评估的结果不理想,实际上就在校友、老师、同学那里把我们所有的工作 都否定了,因为学科发展水准就是南大的“生产力标准”。所以,如果学科建设不能一抓 到底,不能够集中精力抓学校的发展,最后,都会在“生产力标准”上反映出来。现在我 们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生产力标准”就是要求改革,按照双一流大学建设的要 求,改革不符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中央一直在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认为,我们要真正解 决发展问题,还是要推动改革,在体制上需要创新,调动师生员工、各级领导的积极性。 比如说,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国家项目,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去争 取。据我了解,现在在科研经费管理上条条框框太多,资金使用受限较多,教师申请项目 的积极性较低。如果拿的经费使用限制太多,谁还愿意去申请。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一 定要有创新发展的思想。在不违反国家制度、原则、规定的前提下,改革管理方式,给我 们的教师放开手脚,使他们有更高的积极性去争取更多的项目,参与社会的发展。同时, 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学校各级领导的积极性。我对学校的教师和各级干部的政治思想作风 可以说是绝对信任。我认为应该要在信任的氛围下,让各级领导干部放手抓发展。只有让 大家都放手抓发展,我们学校才能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克服各种矛盾。不发展,所有矛 盾都会产生;发展了,所有矛盾都能克服。这次学科评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是要求 我们坚持生产力标准。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学校建设。从这次学科评估的情况来看,我的体会是,当年我们历届抓 的几个问题要坚持,一是“学科建设为龙头”,二是“队伍建设是关键”,三是“人才培 养是根本”。从南大的发展来讲,就是下功夫抓好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这次学科评估的结果向我们证明,南京大学发展的生命线就是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要以 优化升级为导向。我们过去可能也有不足的地方,我们过去一直讲南大没有和其他大学合 并,我们只能走“小而精”的道路,但是我们的学科建设却走了一个“大而全”的道路。 当时,我们立足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希望在学科建设上更全面。实际证明,学科建设需要 一定周期,要有历史,有沉淀,有人才,不是今天设立,明天就建设起来了。我认为,在 “双一流”建设中间,我们应该将一流学科作为龙头来抓,将部分学科做一些调整,充实 到相关的需要发展的学科中去,握紧拳头,抓住重点,这对于南大的长期发展有益。当然 也需要培育一些对未来发展有战略意义的新兴学科。 学科建设是龙头,关键在于队伍建设,两者紧密相关。我认为队伍建设应以激励为导向。 要在严格进人标准的前提下适当放宽编制。现在大家说南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合并其他 高校,实事求是来讲,从我与蒋校长搭班子到现在,每一任都为合并其他大学作努力,但 是事与愿违,由于环境与各个方面的原因,都没有成功,这并不是南大一方可以做成功的 ,这要能够获得上级批准,对方也要愿意。未来南大和其他大学合并的机会我们不能放过 ,但我在这一方面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与其他大学合并,可不可以把它们 的优势学科吸引过来,这个工作我们能做,但是并不容易。可行的路径是,队伍扩容。现 在我们各个学科都是同其他专科大学竞争,人家是全校搞一个专业。比如我们的大气科学 过去一直都排第一位,无论是院士数量还是头衔教授的数量与兄弟高校相比始终排名第一 ,但由于人员总数有限,在与专科大学竞争中处于劣势。我认为我们要适当放宽优势学科 的人员编制。我们过去强调内涵式发展,不等于说我们不要增加队伍,不要扩大编制。现 在南京大学处于前列的学科编制都太紧,我认为队伍建设上首要就是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 ,适当放宽优势学科编制,适当增加人数,吸引更多人才。 在增加编制、招揽人才的同时,要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我们过去的吸引力不够,现在情况 有了改进,头衔教授的待遇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学校也应建立机制,创造条件,将好苗 子、青年骨干吸引来、留下来。如建立类似“登峰计划”之类的人才激励计划,在没有头 衔的年轻教师中设立中青年骨干,使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队伍建设上,还要思考怎样增强南大人的影响力、话语权,把我们有影响力的人才“推一 把”。过去我们一直谈怎么增加南大人在各级评估机构中的数量,南大人不仅要更多参与 政协、人大,还要让各种学科评估委员会里有更多的南大声音。学校党委、校长要做好这 方面的工作,将南大人才推到有发言权的工作岗位上,让学校有分量的专家学者能在学科 评估机构中间发声。无论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是社会科学的评审委员会,各类评审机 构都要有更多的南大人、更多的南大声音。学校要有专门的机构研究、做好相关工作,采 取各种政策服务好人才的发展。 总的来说,我们每一届领导做的工作,都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觉得每一个领导 干部都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为南京大学的历史留下些什么?这是我们的使命,不 要因为怕出事情而在做事时缩手缩脚。学校要为做事的人建立容错机制,使各级领导敢于 做事,敢于承担,为南京大学的未来多想些办法,多做些事情,多一些历史的担当。这也 是我离开学校领导岗位之后的肺腑之言,希望我们南大的未来越来越好。 (作者为南京大 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原党委书记、著名经济学家洪银兴)
《雄辩症》——王蒙(原中国文化部部长 1986~1989年) 话说某公在患厚皮逻辑症之后,经过手术削皮,看上去皮薄了些,然而这只是“锯箭法”,治标没治本,不久皮又长厚了。更让人不解的是,此公在服了《逻辑学》之后,出现新的症状。   一日,此公又来到医院。正好这天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寥若辰星。   医生说:“请坐!”   此公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不坐的权利吗?”   医生无可奈何,知道此公曾有过的事情,于是倒了一杯水给他,说:“请喝水吧。”   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此公说:“谁说你放了毒药?难道我诬陷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的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更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说:“今天天气不错。”   此公说:“纯粹是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吗?即使是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的天气不错,比如北极就在刮寒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医生说:“我说的今天天气不错,一般是指本地,不是全球嘛。大家也都是这么理解的嘛!”   此公说:“大家都理解的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大家认为对的就一定是对的吗?如果公众的价值观出现问题,那真是可悲的事情,比如文革就是这样。要知道真理有时就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医生已经有厌烦了,忍不住和他辩起来:“难道真理就掌握在你手里?”   此公说:“你的理解,我看是很平凡的,你们这些医生都给人看病,唯有我是被看病的,我虽属少数人,但我也没说真理就在我手里呀?”   医生说:“我们医生都是平凡的人,你是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也会得病,也要我平凡的人来治病。”   此公说:“我不平凡的人即使得病,也是得不平凡的病。”   医生说:“对!你得的是不平凡的病。”   此公说:“你才得病了呢,我说过我得了病吗?”   医生说:“你没病来医院干嘛?”   此公说:“我没病不可以来医院吗?医院是公众场所,我无权来吗?”   医生说:“你可以来,现在你可以回去了。”   此公说:“你无权命令我走,你是医生,职业道德不允许你赶我走。”   医生说:“医生的职业道德是对病人而言。闲杂人等都跑到医院来,医院不成了椒公园么?”   此公说:“你没有调查研究,怎么就知道我没病吗?难道我就不是病人吗?”   医生说:“你不是说你没有病吗?”   此公说:“难道我说的话就一定正确吗,难道我说过我没病吗?”   医生说:“我不用调查研究也知道你有病了。”   此公说:“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因此,你这是在骂人!”   医生摇了摇头说:“你的病我治不了,你去找其他的医生给你看吧。”   此公说:“你们医生都是穿一条裤子,木秀于林,风必吹之,那位医生都会说我有病的。”   医生无可奈何:“既然大家都说你有病,那你肯定是有病的,你大概不知道,还有木‘朽’于林,风不吹也自烂一说呢。”   此公说:“你们都说我有病,难道就我一个人有病,你们就没有病?”   医生苦笑着说:“你、我、还有其他医生都有病,好么!不要再说了!”   此公说:“你难道要剥夺我的话语权吗?”   医生说:“好!好!你有说话的权利。”   此公说:“不对!我还有不说的权利!”   医生说:“那你就坐下继续说吧,说累了,就喝点水。”   此公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嘛。你放心!”   刚说完,医生心想,又转回去了,看来今天无穷无尽。于是苦笑着说:“今天真倒霉……”   此公说:“你还是医生吗?你知道医生的职业道德吗?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医生说:“那你就少废话,让我给你瞧病吧?”   此公说:“谁说我有病?你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医生心头一惊,进入狗咬尾巴的逻辑怪圈了,因此就闭口不语。   此公说:“你为什么不说话?”   医生说:“我为什么要说?你难道要剥夺我不说话的权利吗?”   此公说:“那你就喝点水吧。”   医生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谬的。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假如你在水中搀入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忽然感觉到,这话原是从此公嘴里吐出来的,自己怎么传染到了呢,就差点没晕倒在地上……   第二天,医生找到院长,说:“本人虽是主治大夫,但因某些特殊患者的病症——雄辩症的出现,本人深深感觉到知识的贫乏,无法给病人治病,想脱产去进修哲学、逻辑学。”   院长说:“就为一个特殊的病人?”   医生说:“特殊病人就不是病人吗?你可以剥夺特殊病人治病的权利吗?难道医院只是为了大多数人开设的吗?如此歧视特殊病人是没有道理的!假如你是特殊病人,你需要治疗吗?”   院长一听,一屁股瘫在沙发上,怔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慢慢地说出一句话:“我看你已经有雄辩的能力了,不用再去进修,否则我这老院长也得去进修。”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