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乐233 沈嘉乐233
与其双否定不如双肯定
关注数: 74 粉丝数: 25 发帖数: 4,349 关注贴吧数: 34
芝诺的文字游戏 a和b比赛,a比b速度快十倍,b在a前头,因为a想要超过b,就必须抵达b此刻所在位置,可b趁着这段时间已经行走一段距离,于是b继续领先,a继续追赶,b继续领先...所以a永远不可能赢过b。 阿巴阿巴,“因为a想要超过b,就必须抵达b此刻所在位置”这一句,隐藏的设定将比赛分成了两个阶段:a与b平行前,a与b平行后。 后续a追赶b的循环便是要达到a与b平行这一结果,然后开始超越。 在这一阶段,假设a此刻位于x0,时间处于t1,b位于x1。 当时间来到t2,a追赶到b所在位置,b已经到达了x2。 因为:va>vb 所以:x2-x1=(t2-t1)*vb<(t2-t1)*va=x1-x0; 也就是说,在比赛这一阶段(a与b平行前),经过任意时间段后,a与b的距离会不断缩小。 设a与b平行点为xm,设tn,tn时,b位于xn,a位于x(n-1),且xm-xn<xn-x(n-1)。 设t(n+1)时,a抵达xn。 在t(n+1)-tn的时间段内, 设t(n+2)为下一次观察时间点,且阶段仍然位于ab平行前,且此时a位于y(n+2),b位于x(n+2)。 可得:xm>x(n+2)>y(n+2); if:t(n+2)-t(n+1)=t(n+1)-tn; 则:y(n+2)>xm,不成立。 所以:t(n+2)-t(n+1)<t(n+1)-tn。 也就是说,经过tn之后,每次观察间隔的时间必须越来越短,才能符合阶段一的规则。 得出结论:要么比赛一直处于阶段一且观察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要么a永远不可能超过b是个谬论。 由于规则叙述中没有关于观察时间间隔的设定,所以阿巴阿巴
对于询问人生意义为何的目前回答。 意义依托目的而生,追寻快乐是一种目的,快乐是一种感受,在此算是结果吧。 只要有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哪怕是为了赚钱而重复周一到周日,那赚钱的行为对于赚钱有帮助,那边是有意义的。 但是,达成目的并不意味着绝对会获得快乐。 老早之前就出现过这样的话“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达成坐在宝马车里的目的,但却并没有那么快乐。 再比如,有些人有时候心心念念着放假,可真一放假反而觉得无聊。 为什么追寻人生意义答案的人会想要追寻这个答案呢? 倘若是为求知,那么我想说,意义是目的的伴生品,哪怕是追寻答案这个目的导致的提出问题这个行为,它也有意义。 我想也有可能是因为人生数十年太长而迷茫,不知道未来该如何安排,究竟要以什么作为生命的最终目标。 这种情况的话,大概就是劝人活在当下? 还有可能是把意义与快乐混淆,看似在询问人生意义,实则觉得过得一点也不快乐,日子无聊。 建议是尝试发现快乐,比如发觉做兴趣爱好时,例如听歌,唱歌,看小说,玩游戏时,你是快乐的;或者与朋友亲人聊天时是快乐的...你要发觉,生活并不是只有无聊与痛苦,至少确实有快乐存在。 如果,真的发现不了快乐,或者觉得快乐不够多,考虑清楚后果,觉得可以接受的话就换一种生活方式吧,换换作息规律,换换工作,换换居住地点,换换人设... 如果后果无法接受...想想有没有能接受后果还可能接受的生活。 实在没有的话,抱歉,咱也想不出办法,或许提高能力之后,或许时来运转,或有改变,姑且以此望梅止渴吧。 j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