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云 念云
关注数: 85 粉丝数: 617 发帖数: 29,663 关注贴吧数: 12
沉香弑舅是恋母情结? 摘自百度百科:恋母症 许多人否认恋母情结的存在,因为他们没有发现自己有恋母情结。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压抑的结果,没有发现不能作为不存在的依据。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这个结论是他在深入调查了原始人的生活以后得出的。他发现,在某些母系部落中,儿子从来不会与父亲发生矛盾,他们永远是好朋友,“杀父”的念头决不会发生。同时,他还发现,男孩对舅舅却是既敬又恨。显然,马林诺夫斯基误解了恋母情结。恋母情结中的父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而是心理上的父母。如果一个小孩一出生就被人领养了,他的恋母情结不可能指向亲生父母,只能指向养父母。在母系社会里,父亲是族外人,在家里没有任何地位,倒是舅舅在母亲的家里行使男主任的权力。家中的男主人就是心理上的父亲。男孩恋母仿舅、亲母疏舅或杀舅娶母,正是母系社会的恋母情结的表现。中国作为文明古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一定是非常早的。但是,母系社会的残余影响迄今为止仍然存在。例如,虽然舅舅是外姓人,但舅甥关系一般都比较密切,兄弟分家都要请舅舅来主持公道。中国人的恋母情结完全有可能表现为“恋母仿舅”。在“沉香救母”的神话中,沉香“抗舅救母”其实就是“杀舅娶母”的一种变形。由此可见,恋母情结是一种普遍现象。 ——大家怎么看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aike.baidu.com%2Fview%2F613659.htm&urlrefer=19a93bbb4667077b8bfcf4a0a387a16d
以大美葬诸恶——从《宝莲灯》到《人生长恨水长东》 我最近的体会:人生是由无数次偶然组成的。我就是因为偶然的感冒偶然的发烧又因为偶然的发烧是在登黄山之后,就偶然的去了医院在医生偶然的一句多话下查了心肌酶,然后被关进了医院。但是结局很纠结,在所有的治疗手段实施之后,我的血液指标仍然是那么高昂。好吧,郁闷的是医生了,开始怀疑我的身体里有某种干扰素干扰了检测试剂。好吧,我不是凡人,我被异类了。 因为这个被异类的病难免使我的心开始向往神仙,不对吗?于是我偶然的看到了曾经在央视热播并创下收视率之冠至今无人打破的神话剧《宝莲灯》。一直看到前30集我都挺失望的,这是个好幼稚的儿童剧呀,算是少年英雄沉香的成长史吧,可是这个沉香又笨又浑身毛病,那么多人帮他那么多师傅教都教不出来,也不晓得为什么老是差点要死却总不会死。其他神仙,要么是只会讲大道理的,比如嫦娥,要么是脑子总缺一窍的,比如孙悟空猪八戒,要么是只有匹夫之勇的,比如牛魔王八太子之流,总之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吧(虽然这句话是杨戬骂他们的,但的确说得很形象)。我只当一场消遣的闹剧在看,倒也没觉得不可忍受,反正只是一条单纯的主线——孩子想救自己的母亲。对导演产生的疑惑就两点:一是孙悟空也算个单打独斗起家的英雄,居然会参加对杨戬的群殴,很折损形象啊,二是杨戬太帅了,帅得晃眼,但他总是机关算尽结果坑了自己,那只狗还老傻乎乎地问他值不值。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