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入江波 陈入江波
关注数: 25 粉丝数: 543 发帖数: 3,293 关注贴吧数: 336
美国公共图书馆面面观-季思聪 回国探亲时去看朋友,前脚告辞,后脚朋友的爸爸就问:“她在美国干什么呢?”朋友答:“在图书馆工作。”老人愤然:“中国就没有图书馆了吗?!”朋友当笑话讲给我听,我被老人的逻辑绊住,一时语塞。等我把时差倒完,就反应过来——我其实有话回答那位老爸:虽然不能说“中国没有图书馆”,但中国的图书馆,与美国的图书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刚到美国时,并没想在公共图书馆扎根,以为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跳槽。未料,两三年后,我已死心踏地要为美国的公共图书馆鞠躬尽瘁了。 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估计,全美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大大小小共有9220多个。我供职的这一个,是新泽西州南布镇公共图书馆,最草根的那一类。 不止是“图书之馆” 美国图书馆对于民众而言具有四项功能: 首先是信息功能。 相对于“图书之馆”的概念,近十余年来,公共图书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编目、检索到出纳的全部电脑化、网络化,图书馆内所藏的,已经远远不止是图书,更大范围的信息来源还包括联网的资料库。以往的图书馆里满目书架,因为图书怕晒,屋里黑洞洞的;现在的图书馆则变得房间亮堂堂、设备亮闪闪了。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和各种参考书越来越少,电脑越来越多,而且每一台都通过网络与其他很多图书馆的查询系统和专业资料库连通——所以美国没人开网吧,到图书馆上网,全是免费的。 我们图书馆的藏书量保持在十几万册左右,新书的上架和旧书的下架是不断的流程。和大学图书馆不同,我们购进的书刊大多比较通俗、实用、畅销,学术书籍极少。 常见的实用型书籍有电脑教材、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法律常识、语言教材、家居的美化和装修、各国食谱、健康与保健、世界各地旅游手册,甚至电话簿,全国各州各城市的地图册,乃至汽车价格大全。 居民有任何信息方面的需求,都先奔图书馆。每一个专业图书馆员必须熟知查询各种信息的各种渠道,人们可以一进门就把问题甩给我们,不找到答案,我们不能算完事。本馆没有的资料,我们便通过网络到他馆借调,调来以后马上电话通知读者来取,三天不来取,就流向下一家。 图书馆也担负很重要的教育功能。 在国内概念里,图书馆与学校是井水不犯河水。而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与当地公立中小学校却是井水通着河水。学校的老师们会特地把学生撒到图书馆,学习如何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作某项“研究”;图书馆里也有专门辅导青少年阅读的馆员,哪所学校布置了哪项作业他们都门儿清,等于是学生们的校外老师。 美国中小学生下午三点就可以离校,少男少女便三三两两来到图书馆,查资料做作业、看课外书。记得女儿刚到美国的时候,老师要她对全班同学讲讲中国小学与美国小学的异同。她一听傻了眼:初来乍到我没资料啊?老师也有点惊讶:当然要去图书馆查呀!于是女儿下了课就去了图书馆,攀上爬下查个不亦乐乎。她体会到了乐趣,从此爱上了图书馆。 暑假更有三个月之长,也是图书馆的旺季:学校的“夏季读书计划”,全靠图书馆来实施。学校出具阅读书目,让孩子们阅读马克·吐温、菲茨杰拉德、狄更斯、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莎士比亚、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等等传世作家的经典著作;图书馆则照单买书,还要设计各类“读书有奖活动”、提供场地、筹办奖品。 前年,负责组织“读书有奖活动”的同事芭芭拉向大家求助,希望捐献一些与读书有关的奖品。我想起家里藏有一套袖珍文房四宝,论分量尚不足以放在书桌上,收在壁柜里好几年了。想到他们美国人很难得到这样的物件儿,一咬牙我就把它捐献了上去。芭芭拉一见,惊喜莫名:“一等奖的奖品有啦!”我赶紧按住:“悄言悄言,快收起来藏好,我再没有第二份啦。” 居民的娱乐需求也有部分可以在图书馆得到满足。 公立图书馆的图书,通常分为非虚构和虚构两大部类。虚构类,就是以娱乐为主要目的小说。图书馆每星期贴出本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供读者在借阅时参考。很多读者是冲着自己喜欢作家的名字、不管内容去追着阅读的。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各种畅销榜、按照本地读者的脉搏,不停地给读者购买这些小说。在满足大众通过阅读而娱乐的意义上,图书馆和电视台、电影院无异,除了书刊外,图书馆还提供大量的 DVD影碟和音乐 CD等娱乐产品。 喜欢看外国电影的居民,守着公共图书馆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图书馆里每年都会举办“国际电影节”——连续几个月,每星期放映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外国优秀影片。我就是在这些电影节里,看到了国产片《十七岁的单车》《一个都不能少》等,坐在观众当中我不免有些得意:“你们谁能不看字幕就听懂电影里说的是什么?” 第四是公益功能。 作为市政府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也是重要的社会公益机构,代表社会对弱势群体传递关注。这种关注,不只体现为对乞丐和无家可归者敞开大门,更体现为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来提醒社会:应该对病患、智障、犯罪受害人、新移民等弱势群体的处境加深了解。 新泽西州自闭症患者的比例很高,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自闭症患者提供服务,也是本州公益事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图书馆就组织过多次面向自闭症患儿家庭的讲座,我自己关于自闭症患儿的知识,就得益于某次讲座中播放的影片。 定期接待智障人士,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机会接触常人社会的运作,也是我们图书馆的任务。有时候,给这些人安排简单活计,比我们自己干还要麻烦,可我的同事们永远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语文课本里的美食-谭云   我就是一个嘴特别馋的人。你问我到底有多馋,嘿嘿,读语文课本我都能读得流口水,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里面的“美食”念念不忘,闰土家的西瓜、荔枝蜜、《傻二哥》里的药糖、《孔乙己》的茴香豆……一说起来就两眼放光!到底语文课本里藏了多少好吃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下! 荠菜 张洁的《挖荠菜》里的许多句子,我甚至至今都能背诵:“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而每次看到张洁描写她的孩子带着“懒洋洋的微笑漫不经心”地挑起几根她“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的时候,我都很愤怒:你不爱吃,给我吃啊! 遗憾的是,至今我都没有见到过嫩生生的荠菜到底是什么样子。只是我在超市的冷冻柜台里看到“荠菜猪肉馅”这几个字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扑过去,抢一袋在手里,同时脑海里浮现出“鲜美”两个字,便开始流口水了。 榆钱饭 敲下“榆钱饭”这三个字的时候,虽然我刚吃过午餐,但还是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看看课本里怎么写的:“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榆钱什么样子没见过,但黄的玉米面,碧绿白嫩的青葱,颜色首先就很悦目,而且是绿色无污染食品,也符合现在提倡的“多吃粗粮才健康”。 阳春面 这个应该很多人都有印象吧!日本的栗良平写的《一碗阳春面》感动了好多人,不过这也没耽误我馋,首先“阳春面”这个名字就很诱人。后来我上大学后真吃过了才知道,阳春面,就是清水煮面,里面除了面条啥也没有,是最便宜的一种面,囧……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原因,吃起来觉得很香。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里,我总是很想吃“热腾腾香喷喷”的阳春面。 烤松鸡 这篇课文叫做《大森林的主人》,作者我忘记了,内容大概就是描写作者和一个猎人在大森林里迷路了,又被大雨淋湿了衣服,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猎人用子弹生起了火,烤了刚打的松鸡来吃。“我把松鸡拔了毛,掏了内脏。猎人又找来几片大树叶,把松鸡裹好,放进洞里,盖上薄薄的一层土,然后在上面又烧起一堆火。等我们把衣服烘干,松鸡也烤好了,扒开洞,就闻到一股香味。”真是看得我口水流个不停!顺便说一句,武侠小说里行走江湖的大侠们也爱烤鸡吃,电视里常常有一堆篝火上方,挂着一只烤得直流油的鸡。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想冲到楼下的卤味摊买一只回来,边啃边看。 油饼 这可不是普通的油饼,这是峻青的《党员登记表》里,黄淑英为地下党员烙的油饼。暴风雪中,黄淑英的篮子里装着新鲜滚烫、焦黄喷香的油饼,再配上两个红心鸭蛋,不论味觉还是视觉都可算上品。更让人着急的是,最后油饼和鸭蛋谁也没吃着,被淑英藏在雪窝里了,每每想起,那叫一个心疼。但我刚去查了原文,发现并没有黄淑英烙饼过程的描绘,只是简单地写她“央求妈妈出去借了一瓢白面,烙了两张油饼,煮了两个咸鸭蛋,趁着黄昏,去送给老赵”,不知道我怎么能想象出那么丰富具体的油饼,甚至都能闻到香气。 炒米 许多人都对鲁迅《社戏》里那碗香喷喷的煮毛豆垂涎不已,当然我也是,但是,这篇课文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却是鲁迅母亲家的炒米。炒米甚至都没有描写,就是鲁迅看社戏回来晚了,母亲站在桥上等他,有点生气,但“接着就笑了,招呼大家去吃炒米”。就这么简单的一句,却让我印象深刻。 语文课本里的美食很多,但炒米是我惟一亲自动手实践的。家乡没有炒米,加上我读到这篇课文的时候尚在小学三年级(读的是我爸备课用的教材),所以实践起来颇有难度。我自作聪明地以字面解释,认为炒米就是把米拿来炒,于是挑了个大人不在家的日子,往铁锅里倒上菜油,没等油热就倒了一碗米进去。结果可想而知了,我得到了一碗油腻腻黑乎乎的“炒米”。 杨梅 《我爱故乡的杨梅》好像是小学课本里的课文了,但我至今还记得。“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记得课本里还配了插图,看着那满山遍野的杨梅,我真是嫉妒不已。另外,杨梅把牙齿都“酸倒了”、连豆腐都咬不动,这段描写也是记忆深刻。可惜,我能吃到的杨梅,都是水果摊上的,总感觉不太新鲜。   牡蛎   相信读到《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大部分人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课文里写的牡蛎是什么。但是,我对里面描写的吃牡蛎的方式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用一阵优 雅的姿态吃起来,一面用一块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蛎,一面又向前伸着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迹。随后她们用一个很迅速的小动作喝了牡蛎的汁子,就把壳子扔到 了海面去。 ”就因为“喝汁子”这个动作,我一度以为牡蛎是一种天然的饮料,就像椰子那样的。天啊,原谅我的无知吧! 羊腿炖蘑菇 准确地说,我是对碧野这篇《天山景物记》里描写的所有东西都很着迷,包括景色。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羊腿炖蘑菇”。“天山蘑菇又嫩又肥厚,又大又鲜甜。这个时候你只要在草原上瞭望,便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翠绿的圆点子,那就是蘑菇圈。”接下来碧野写了做法:“你把鲜蘑菇在溪水里洗净,不要油,不要盐,光是白煮来吃就有一种特别鲜甜的滋味,如果你再加上一条野羊腿,那就又鲜甜又浓香。”不知道现在去天山,还能吃到这“又鲜甜又浓香”的“羊腿炖蘑菇”吗?(来源:半月谈系列刊物《品读》)
焚书指南-马伯庸 在《后天》那部电影里,有一个特别值得玩味的桥段:一群人为了躲避严寒,钻进了纽约的市立图书馆。他们为了取暖,不得不把书拿出来烧掉,但对于先烧什么书而争执不下,最后所有人一致同意,先烧税法! 在这个寒冷的早春北京,我重看了一遍《后天》,然后想,假如——仅仅只是假如——北京也遭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严寒,一些北京市民被迫涌入首都图书馆,也同样需要烧书取暖时,他们会如何抉择? 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心理测试题。有点像“如果你流落到荒岛,会带什么书”之类的问题。但这个题目,比荒岛带书要更有内涵,测试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你喜欢的书,可能只有一两本;讨厌的书,却有一大堆。先烧什么书?后烧什么书?该如何排序。更何况,你还要清楚地知道,讨厌的书,并不等于没有价值。你现在处于大灾变期间,如果幸存下来,必须要肩负起延续人类文明的责任。有些书你也许会极端讨厌,但对文明存续非常重要——比如线性代数课本和元素周期表。秦始皇当年焚书,都特意把农书、历书什么的留下呢。 如果是我的话,第一批被投入火堆中的书,毫无疑问是成功学和励志书。我一向有一个偏见,成功学这种东西,只会让人尽可能地远离成功而不自知,它的效果不会超过小时候在作文本上抄录名人名言,还费纸。再者说,大灾变后,人类社会已经有了极大改变,传统成功学规律已经不适用,烧了丝毫不可惜。这些书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成功学这两年出得太多了,拿来当燃料,可以烧很久。 第二批要投入火堆的书,是各种生活保健书。一个朋友的母亲,身体不太好,但是笃信各路神仙的保健养生学,今天生吞泥鳅,明天喝绿豆汤;这个月茹素,下个月要排毒。身体没见好转,冰箱中奇形怪状的东西和吃饭规矩却是越来越多了。我那朋友抱怨说,每本保健看起来都言之成理,连在一起看,却只会搞得整个身体系统无所适从。反正以后都已经是冰河期了,资源贫瘠,有得吃就不错了,不能挑拣,所以这些养生书还是烧了吧。这不是一个养生的时代,是一个逃生的时代。 等到养生保健类的书烧完以后,第三批需要投入火中的,是各路明星们出的自传、感悟和经历。这类书装帧一般都很好,还会配上许多与世界政要合影的彩色照片,应该会很耐烧——唯一的问题是,这类书中水分太多,会不会影响燃烧效率,还有待科学家研究考察。 图书还有一个大类,讲星象占卜。我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这些书于我用处不大。而且我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方法:翻开书,按照每一个占卜系统来估算自己的命运以及本周运势——别忘了,我们现在是假设身处大灾变时代,所以如果这本书没算出来是大凶之兆,那肯定不准,直接烧了就是。如果侥幸被它说中了,那也烧,反正大部分算命的人,都不喜欢听不吉利的话。 后来一次吃饭的时候,我把这道测试题跟好几个朋友说了,并且说了自己烧书的次序。他们都很有兴趣,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先烧青春小说再烧旅游指南,有的烧了历史普及类的犹嫌不过瘾,还要去拿高中教辅与公务员题库出气。 最后还是一位杂志的主编给出了最好的办法。他听完我们的烧书次序,淡然地弹了弹烟灰:“哪儿用得着那么麻烦,不用分类,直接按年份烧,最近几年就没出过能看的书!”
阵地战能力决定冠军归属 足球发展到现在,在战术的安排上已经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整体,球星的作用被弱化。从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强队走起了防守反击的路线,包括巴西,德国,荷兰等等,传统意义的全攻全守球队越来越少,许多弱队也选择了这条比较保险的战术。 昨天的比赛可以看出,德国,荷兰这些实际上打防反的球队,一旦遇到对手也打“防反”(密集防守,伺机偷袭),阵地战的能力就很有限了,如果你的传接球,整体配合不够变态,那么阵地战时你就很吃亏,而对手不攻(或者不主打进攻,进攻时只是小规模骚扰),你的反击就无从谈起。 昨天的葡萄牙本来可以和德国周旋完90分钟的,可65分钟左右开始,他们或者是教练错误的判断了形势,将重心转移到了进攻上面,以为可以拿下德国,而德国全场都无法打起的反击终于得到了机会,这一点应该说很佩服德国的战术素养,场上球员对战术的执行力非常严格坚决,这才是德国足球的精神所在。葡萄牙被进一个之后,比赛其实就结束了,因为德国可以进入自己拿手的防反模式,而葡萄牙面对德国,想通过阵地战进一个实在太难,放眼世界,即使西班牙阵地战对德国也一样很头疼。 荷兰对丹麦也是同样的例子,丹麦全场退防,并且尽量放慢自己的出球速度,使得荷兰的快攻完全发挥不出来,荷兰的快攻很多时候也是依赖对手进攻失误然后打反击的,如果对手不攻上来你怎么办呢?通过昨天的比赛我们看到荷兰破铁桶阵的办法远远不如西班牙。 现在的16强,真正踢全攻全守的球队几乎不见(捷克例外,死的也很惨),真正在比赛上和对手对攻的则更是没有,所有球队都很谨慎,立足于防守先不失误。所以我觉得最后的冠军一定是阵地进攻做得最好的球队,破密集防守最强的球队。
【转帖】录音磁带的文艺复兴 文/于青 <<新周刊>>第352期 这个世界并非只有数码才是最好的,曾经被宣告死亡的磁带如今从棺材里爬出来,掀起了一股音乐的新潮流。 在四年前,录音磁带就已经办过自己的葬礼了。 2007年,当英国一个主要的电器零售商宣告停止销售磁带后,《太阳报》就自作主张宣告了磁带的死亡。2009年,网络杂志Pop Matters认为磁带已经可以圆满退场了:“一些媒介就是注定要灭亡且永无复兴之日,磁带注定就是这种命运。” 现在看来,这些念讣告的都失算了。2010年秋,美国国内公共电台报道了磁带的“重生”:在美国的25个音乐厂牌开始重新制作磁带,著名的音乐网站Pitchfork也早就进行了磁带重生的尝试。并且这些磁带都并非老专辑的翻录:它们都是新发行的专辑。 磁带正在慢慢复活 当年Beck用一张Mellow Gold横扫全美另类音乐圈的时候,那些跟着Beck一起唱“宝贝儿我就是个loser你干吗不杀了我得了”的青年们,最喜欢的就是专辑中Beck故意用家庭录音磁带的边角料做素材拼凑起来的那些搞怪歌。 而现在,曾制造出世界上最美妙噪音的音速青年乐队在2011年1月发行了一盒自制磁带专辑——Sonic Youth Mixtape Vol. 8。这其中收录了Daydream Nation-era 的Demo版本,以及在《绯闻女孩》中大热的歌曲Star Power的不插电版本。 一些独立乐队比如 Animal Collective,Deerhoof,the Mountain Goats也都在今年出了磁带专辑。“到现在为止,2011年的磁带销售量已经超过了2010年。”联邦音像公司的老板Steven Stepp说。Stepp家族在1969年成立联邦音像公司,最早的业务就是为广播公司提供磁带。现在,联邦音像在线售卖空白磁带、CD、DVD和标签。在联邦音像公司的总销售额中,磁带订购占了1/3。从2008年至今,磁带的销量已经上涨了30%多。 音像店是音乐的晴雨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位于巴尔的摩的True Vine和Sound Garden音像店已经在货架上重新开辟出一个磁带区,本地的乐队和音乐厂牌也开始重新制作发行新的磁带专辑和合辑。 巴尔的摩的本地乐队Animal Collective就在三月发行了一张限量版磁带,搭着乐队设计的运动鞋一起卖。而本地厂牌Friends Records与Lost Ghosts都开始重新制作本地乐队专辑的磁带版本。“当我刚开始重新售卖磁带的时候,只有14个朋友手上还有磁带播放机,”Lost Ghosts厂牌的运营者Chris Day说,他同时也在 Sound Garden唱片店工作,“现在,每个人手里都能有个磁带播放机了。”这些磁带比黑胶版本要便宜,每张专辑的磁带发行量一般有几百盒,每盒售价5美元。 Joyful Noise音像公司为近年大热的旧金山乐队Deerhoof制作了他们的第10张专辑Deerhoof vs. Evil的磁带版,共发行500盒,每一盒8美元——这其中还包含下载数字音乐版本。“盗版与数字化越普及,磁带这样的音乐实体版回归就越发必然。尽管这看起来很古怪。”Joyful Noise音像公司的老板Karl Hofstetter说。 “磁带正在慢慢复活,”音像店Sound Garden的老板Alex Ashkenes说,“因为它们变得稀少,反而成了有价值的藏品。” Merge唱片公司的老板Spott Philpott曾这样说:“在我们看来,Demo是最好的反数字化手段——让磁带们都站出来,站在世界的对立面。” 所以他非常热衷于为Mountain Goats乐队发行磁带版新专辑:“最早的那些磁带甚至是全手工装饰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那是一种很完美的触感。” 2004年成立的音乐厂牌Sockets Records最初是为华盛顿本地的乐队们出数字唱片,但是老板Sean Peoples现在的兴趣已经转向了磁带。“我停止发行CD,是因为觉得那是一种浪费。”在Peoples看来,“磁带在手是一件浪漫的事。这年头你买个磁带,或是收集它们,都是能让你出风头的事情。” 纽约唱片厂牌Dovecote则在用磁带策划一些有趣的事情。Dovecote旗下的乐队Hooray for Earth和乐手Wise Blood都参加了South by Southwest音乐节,但他们的主要任务却不是演出,而是派发自制磁带。
【转帖】老磁带收藏:回放的不是歌是岁月 磁带,这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民用录音制品如今已经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陆续开发的压缩音频格式。当MP3、iPod 之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承载优质音乐来袭时,有一些热爱怀旧的人却悄然鼓动着几乎“销声匿迹”的A/B面磁带搞起了复辟。这些盒式录音磁带,让许多家有磁带的藏友看到存货的意义。相信一定还有很多朋友有着各种各样的磁带收藏,各种各样的故事。 曾经有一种介质,它能以1/2厘米的身段刻录无形音乐,用两孔齿轮转动似水心情。磁质的、铬粉的,抑或是金属粉,它们记录的音乐可以消磁,而伴随它们的记忆却历久弥新———它的名字叫磁带。 1979年1月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诞生,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录制立体声音乐磁带的单位。在这一年,内地诞生了第一盘磁带,它让“随时随地的音乐”第一次成为可能,并在长达30年时间里,占据着乐迷房间里最重要的位置。 如今,替代磁带的CD也正在被高速发展的数字科技所替代,音乐变得更加容易,但你是否已经忘记,当年小心翼翼拆开塑封,把新磁带塞进Walkman那一刻的心跳?你是否已经忘记,总有一盘空白TDK,让你可以随时翻录下你想拥有的那些声音?偶尔翻出这些尘封的小小物品,那些藏在心底的回忆也同时慢慢浮现。 从A面到B面 周平是陪伴着音乐磁带的时代成长起来的,他还记得当年1984年买了三盒卡带,童安格的《想你》、齐秦的《狼》、卢大伟《冷冷的夜》。周平说,以他这多年收集磁带的半专家的角度看,磁带和CD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有AB两面,所以在歌曲排序的时候,磁带必须很讲究。一是时间不能差,那时候极限不能差30秒,比如A面 45分钟,B面是46分钟,差了整整一分钟,也就是说A面听完歌之后要等一分钟它才会跳到B面,那是很悲惨的,会是很空白的一分钟。那时候把A、 B两面的时间差排得刚刚好,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周平只见过一个例外,就是李宗盛的《生命中的精灵》那一张磁带,A、B面甚至差了一分半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宗盛在A面最后录了“睡醒了,该翻面了”这样一句话。 磁带的经典之处,也是周平最感兴趣的一点在于,它要保证大家想翻到B面,必须要给人继续听下去的欲望。周平一直认为,磁带中传出的歌声比较温暖,而数字化的时代录出来的东西就比较冰冷了,更不用说现在的MP3时代,录音全部都是用电脑,声音不但冰冷而且干、细、扁。比较起来,他还是最喜欢磁带录制的歌曲,人声比较饱满,有很温柔的音质。 其实,技术的更新、进步是必需的,可是在这个过程中,正如周平所讲,我们丧失掉一些东西,比如对音乐的追求。现在很多歌手唱片制作商就追求一首主打歌,其实那对音乐来说真的失去了非常多的东西。 被擦掉的靡靡之音 墨墨还在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拿出一个她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东西对她说,“这是花了我们家好多好多钱买回来的给你学英语的录音机,这个红色键千万不能碰,会把里面有用的东西都消掉。” 那是一台三洋单喇叭录音机,也是墨墨对录音机的第一次记忆,而那个红色的键对她有一种莫名的魔力。后来内地打击靡靡之音,邓丽君的歌被禁,但墨墨家里已经有好多邓丽君的磁带,她外婆就把所有的磁带一盘盘放进去,然后按下红色的键,那些歌就都被消除了。那时候,墨墨一下子感觉失去了很多东西。 当时墨墨的爸爸会用这台录音机去录电台节目,由于没有收音功能,要把录音机对着电台喇叭,而且还会让全家人都保持安静,否则就会把一些环境声音也录进去。所以,每次爸爸要录节目的时候,墨墨全家人都大气不敢出。 上学以后,为了收一盘进口的磁带,墨墨通常要省好几个月的饭钱。那时候一盘进口磁带不到20块,但那是墨墨三个星期的饭钱。加上内地引进速度慢,比如知道林忆莲出了一盘新的卡带,她就会每天跑去家附近的音像店等,虽然明知道可能要等上半年左右内地才会引进,但还是每天都会去等。对歌迷来说,那虽然是一种煎熬,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转帖】旧磁带收藏市场悄然升温 旧磁带收藏市场悄然升温 —— 一盘20年前张学友磁带开价千元 本报讯(记者程思思)随着数码产品的兴起,磁带和收录机在市场上逐渐难觅踪迹,成为音乐市场上的“过去式”。不过,老旧磁带正成为部分发烧友的收藏对象,不少人家里闲置的磁带,有可能价值不菲。 家住江岸二七的陈先生,有一批张学友、陈慧娴、王菲、刘德华的老旧磁带。日前,他在网上标售这批磁带,其中20盘张学友原版磁带,开价一万元。“最早的磁带,是张学友20年前的专辑,价格1000元,没有还价的可能。”昨日,陈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的开价很公道,据他了解,有些同期名气不大的歌手,一盘旧磁带的开价甚至超过4000元。 记者了解到,像张学友、王菲这样,至今还活跃在歌坛上的歌手,老旧磁带的收藏价格不算太高。而像小虎队这样,偶尔露峥嵘的歌手或乐队组合,当年的发烧友如今颇具经济实力,收藏价格也水涨船高。 在淘宝网上,记者发现,小虎队昔日歌曲磁带或者碟片,价格从80元到4000元不等,而部分成套的专辑,因为品相好,价格更是高达万元。 家住汉阳钟家村的磁带发烧友阿伟,是黄家驹、张国荣的超级粉丝,藏有两位歌手的磁带、唱片近百盘。不过,他说,这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会出售。 “旧磁带收藏,其实和艺术品收藏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现在价值还未有体现出来。”阿伟告诉记者,因为现在磁带退市时间还不长,随着以后慢慢淡出记忆,那时候稀缺性就体现出来。 磁带收藏者李铭启表示,磁带时间长了以后,信号会衰减,保留价值并不是很大。 收藏磁带主要是记录年代的文化和自己的回忆。因为收藏者人数比较少,流通范围也较窄,若希望通过磁带买卖获取大量收益,可能性不大。 《长江日报》2011 年 11 月 12 日
端宏斌:援欧援美 何不给贫困的农村援一辆校车? 甘肃正宁县一家私立幼儿园校车与一辆运煤车相撞,截至目前已造成19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校车司机超速且逆向行驶,而校车又严重超载,装9人的车足足装了64人。   司机超速且逆向行驶的原因是:就这么一辆车,每天还要接送这么多人上学放学,大家又不住在一起,时间也紧,一旦有谁耽误了几分钟,那就只能靠开快车来弥补了。但凡有两三辆车的话,以上这些就都不会发生了。   这场悲剧的发生,除了怪罪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野蛮驾驶、学校为了牟利严重超载之外,其背后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中国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大城市里,由于有比较发达的公共交通,学生可以搭乘地铁、公交上学,但在农村一没有公交、二大家都住得比较远,这就给黑校车提供了生存空间。   中国发生的诸多奇怪事情,如果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没钱所导致的。因为没钱,一辆校车要负责接送所有人。因为没钱,假冒伪劣产品才有了巨大市场,这些产品横行的主要就是贫穷的农村。因为没钱,所以大家都把钱当做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正所谓笑贫不笑娼。   要说中国人没钱,似乎又不对,君不见被主权债务问题压迫的欧洲和美国,都纷纷跑来中国要求中国人购买他们的国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拿那么多钱出来援助西方的,也就只有傻瓜中国人了。截至目前,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已经超过了1.1万亿美元,温总去欧洲访问,动不动就几百亿几百亿的给,似乎中国人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上发生的这些奇怪事,可以用一则小故事来讲清楚。   话说村子里的土财主家道开始败落,原本可以没事就吃吃鲍鱼海参燕窝,现在穷了,只能吃点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而那家原先的贫农,通过勤劳努力,终于可以从萝卜咸菜,进化到吃点五花肉了。土财主家的子孙们不干了,他们要求恢复海参燕窝的日子,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应该如此。于是他们找到了那家贫农,因为他们知道贫农最近几年积攒了不少钱。   土财主问贫农借钱的时候,从来就没想过要还钱,他脑子里想的是,原先的生活能多延续一天是一天,有白吃白喝的机会就绝不会放过。而贫农被吹捧得有点飘飘然了,他还真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去援助土财主了。事实的真相是,贫农家里原本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贫农的当家人太傻X,只知道存钱,不知道给自家孩子提高生活水平,说白了就是穷怕了,手里攥着钱就似乎有点安全感。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贫农的当家人思维不改变,他们家的钱早晚要被土财主骗掉。   甘肃正宁县一家私立幼儿园校车与一辆运煤车相撞,截至目前已造成19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校车司机超速且逆向行驶,而校车又严重超载,装9人的车足足装了64人。   司机超速且逆向行驶的原因是:就这么一辆车,每天还要接送这么多人上学放学,大家又不住在一起,时间也紧,一旦有谁耽误了几分钟,那就只能靠开快车来弥补了。但凡有两三辆车的话,以上这些就都不会发生了。   这场悲剧的发生,除了怪罪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野蛮驾驶、学校为了牟利严重超载之外,其背后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中国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大城市里,由于有比较发达的公共交通,学生可以搭乘地铁、公交上学,但在农村一没有公交、二大家都住得比较远,这就给黑校车提供了生存空间。   中国发生的诸多奇怪事情,如果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没钱所导致的。因为没钱,一辆校车要负责接送所有人。因为没钱,假冒伪劣产品才有了巨大市场,这些产品横行的主要就是贫穷的农村。因为没钱,所以大家都把钱当做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正所谓笑贫不笑娼。   要说中国人没钱,似乎又不对,君不见被主权债务问题压迫的欧洲和美国,都纷纷跑来中国要求中国人购买他们的国债,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能够拿那么多钱出来援助西方的,也就只有傻瓜中国人了。截至目前,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已经超过了1.1万亿美元,温总去欧洲访问,动不动就几百亿几百亿的给,似乎中国人的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上发生的这些奇怪事,可以用一则小故事来讲清楚。   话说村子里的土财主家道开始败落,原本可以没事就吃吃鲍鱼海参燕窝,现在穷了,只能吃点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而那家原先的贫农,通过勤劳努力,终于可以从萝卜咸菜,进化到吃点五花肉了。土财主家的子孙们不干了,他们要求恢复海参燕窝的日子,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就应该如此。于是他们找到了那家贫农,因为他们知道贫农最近几年积攒了不少钱。   土财主问贫农借钱的时候,从来就没想过要还钱,他脑子里想的是,原先的生活能多延续一天是一天,有白吃白喝的机会就绝不会放过。而贫农被吹捧得有点飘飘然了,他还真以为自己有那么大的能力,可以去援助土财主了。事实的真相是,贫农家里原本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贫农的当家人太傻X,只知道存钱,不知道给自家孩子提高生活水平,说白了就是穷怕了,手里攥着钱就似乎有点安全感。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贫农的当家人思维不改变,他们家的钱早晚要被土财主骗掉。   故事讲完了,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非常之简单,只要中国的当家人愿意将更多的钱投入到老百姓头上,而不是想着去援助西方发达国家,那么中国人的生活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中国购买的1.1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足足可以购买几百万辆优质的校车,但是我们没去做。我们不禁要问:援欧援美,何不给贫困的中国农村援一辆校车呢?
【声音】尽早让农村的孩子们也坐上幸福校车 16日上午,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翻斗运煤货车与一辆榆林子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迎面相撞,死亡20人,其中18人为幼儿,另有危重2人,重伤10人,轻伤32人,正在医院接受救治。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11月16日新华网) 看着这触目惊心的惨剧,我们的心在滴血,不禁想问,农村的孩子们距离安全、舒适的幸福校车还有多远? 在县城、在乡村,因为公共交通发展落后,跑在路上的校车,多是简陋的小面包车,有的是三轮车,里面塞满了上下学的孩子们,安全隐患触目惊心。虽然有关部门针对校车安全三令五申,校车超载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群死群伤的事件却屡次发生。探究根源,还在于教育部门没有把承载孩子们上学的校车安全当做自己的教育事业来抓,把孩子们接受教育仅仅看做是家庭个人的事。 孩子们既寄托着家长的希望、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我国现已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更有一些重视教育的地方实现了十五年义务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孩子从学前到高中的义务教育将会在全国普及。但是,现在的义务教育还只是狭义的,广义的义务教育还应该包括孩子们的上学放学,校车服务也应该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上学放学途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让家长们十分担心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只有孩子和老人留守家中;由于学校的撤并,农村的孩子需要到较远的学校就读,解决农村孩子们的往返学校难题就更显的迫切。家长们的担心、孩子们的安危应该足以引起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得到的不仅仅是家长们的拥护,还有孩子们心中的温暖,必将增强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在家里,如果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危险,作家长的肯定会给予忘我的呵护;而千千万万个读书受教育的孩子不仅是每个家庭的孩子,也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孩子,他们的安危、他们的需求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也应该像家长一样用心尽力、培育照顾这些寄托了希望和期待的孩子们。 保证校车的安全的确存在很多困难,面对困难,我们不能一味的将责任和义务推向孩子的家长们,也不应该仅仅靠一纸公文、一次排查行动,依靠处罚的办法来求得问题的真正解决,如何真心与家长们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让学生坐上安全舒适的幸福校车,真正解决孩子们上下学途中安全的问题,才是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的关键。 我们不能有钱养公车,没钱让孩子们坐校车。今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将超过10万亿,我们也应该完全有能力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助办法,为我们的学生们乘坐校车提供补助,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的扶持。同时,完善修改校车标准和要求,明确学校、家长的安全责任,并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搞好校车的运营;细化校车安全问责机制,**、教育部门齐抓共管,规范校车业务的运作,满足学生上下学的乘车需求,彻底消灭黑校车的生存空间,尽早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坐上幸福校车。 先进国家的校车管理已经有例可循,有好多做法值得借鉴。只要教育部门对校车安全足够重视,学校对校车安全管理真正用心,学生的校车安全问题就能彻底解决,就能给学生和家长带去实实在在的关怀和体贴,我们的教育事业和社会文明程度就能前进一大步。王国红
校车栽水渠村民救起18名幼儿 涉案幼儿园被关闭 15日上午,发生在(江西)宜春一辆满载18名幼儿的校车因司机的粗心大意,导致校车栽进水流湍急的渠道。危急关头因村民的挺身而出,被困校车内的18名幼儿全部获救。 本报报道此事后,袁州区下浦街道党工委书记黄蓉说,辖区幼儿园如果再敢忽视幼儿的生命安全,就等着关门歇业。 甘肃校车事故是面镜子 因辖区“小天鹅幼儿园”司机的粗心麻痹,导致满载18名幼儿的校车栽进水渠。这件事情,触动了袁州区下浦街道党工委书记黄蓉的敏感神经,这两天,她带领工商、卫生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对辖区内7所幼儿园进行了检查整治,除了整治校车安全,还收缴了部分劣质大米。与此同时,带上现金和营养品到坑上村慰问了当时参与救援的群众。 英雄称做好事不求回报 在这起校车栽渠事件中,村民施根林第一个下水救人。面对群众的赞许,施根林认为做这件事理所当然,在下浦当地,不可能出现见死不救的现象。 今年41岁的施根林身材矮小,妻子两年前离家后,他依靠种田,独自抚养3岁半的女儿。因家中经济比较拮据,他迟迟没有满足女儿上幼儿园的心愿。施根林勇救落水幼儿的事件传开后,有幼儿园表示愿意免费接收他的女儿上学,施根林没有答应。他说,做人一码归一码,下水救人是谁见了都会去做的事,但事后不能索取回报。(江南都市报 文/图 记者金其会)
【最新消息】小博士幼儿园铁将军把门 周边群众对幼儿园褒贬不一 小博士幼儿园距离事故现场仅2公里,记者到达幼儿园时,大门紧缩,幼儿园内一个大概5岁左右的小女孩不时探头看着记者,小孩的身后竖立着两个儿童滑滑梯。 “幼儿园里真快乐”和“专业化教育正式化管理”的大幅标语在大门两侧的墙上格外显眼。记者从紧锁的大门向园内张望,一辆和出事校车同样的面包车安静地停放着。据了解,小博士幼儿园有四辆校车,但记者未看到其他两辆。 “这个幼儿园办学时间长了,教学质量各方面都还不错,这次发生这个事,我们也感觉很痛心,难以接受。”幼儿园对面一商户老板对记者说,“附近几个村子就这么一个幼儿园,我们平时也知道幼儿园校车超载,但我们的孩子要上学。” “幼儿园校车超载的事早就有了,反应了,没用,镇子上只有一个幼儿园,我们也没办法,不然孩子就上不了幼儿园了。”幼儿园附近一杨姓村民说,“我家离得近,孩子就自己接送了,看着他们的校车就害怕。” 据记者了解,当地农民多以外出打工为生,孩子就留在爷爷奶奶跟前,因为镇子上只有一个幼儿园,小博士是唯一的选择。因相关原因,记者并未能采访到小博士幼儿园负责人和其他教师。 17日下午,庆阳市就正宁县幼儿园车祸召开新闻发布会,庆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左江华也坦承幼儿园数量较少,村民送孩子上幼儿园可选择性小的事实。 记者截稿时,正宁县城又飘起了雾气,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医院里等候的父母,还在焦急的期盼着....
【最新消息】遇难女教师丈夫呼吁全国学校坚决杜绝校车超载超速现象 “那简直太惨了,直接不能看,我得知消息后,开了一辆车去救人,看见那些孩子直接躺在柏油路面上。我的车去医院的时候一共拉了11个人,最后只有两个幸存者,其他9个都‘没有’了。”说到这,张红早已涕不成声。 张红是昨天遇难小博士幼儿园老师王春娟的丈夫,同时也是小博士幼儿园的一名校车司机。昨天,他失去了妻子和两岁半的女儿。 见到张红,是在正宁县人民医院, 11:30分,他是这次事件中最纠结和难过的人。 “幼儿园办园至今七八年了,我是今年8月才来的,每个月工资是800块钱,幼儿园和我们也没签合同,妻子工资是500元多点。接送孩子最远的是15公里左右,出事车辆是当天最后一辆接送孩子的车,本来应该9:30半到学校的。”张红说。 据张红介绍,校车是金杯面包,总共有四辆,荷载11座。但平时接小孩都是30、40个,有时候更多些,具体没固定数额。 “幼儿园招聘校车司机要求司机能开这个校车,B2驾照以上。出事司机杨海军40岁左右,给幼儿园开了三四年车了,平时就喜欢开快车。他最近买了辆比亚迪,把孩子们接送完,就跑自己的车去了。他在小路上跑得都快,家长意见也比较大,但只限于邻里之间的讨论。”张红向记者介绍幼儿园校车使用情况时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媒体呼吁让全中国的儿童的校车不要超载,必须按规定行驶,也希望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张红最后哭着说。
【最新消息】交通法专家称校车应由政府提供 不可市场化 11月16日上午9时40分许,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煤货车与一辆榆林子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迎面相撞。截至发稿时,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其中2名成人。据新华社报道,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但实载却达到64人。 校车超载屡见不鲜,处罚手段只能是罚款扣分 回顾近期媒体曝光的多起校车超载事件,超载问题似乎在校车运营中普遍存在。 今年9月上旬,河北省迁安市**拦截了一部严重超载的幼儿园接送校车,这辆只有8座的面包车里密密麻麻塞下了64名小孩,加上司机和老师共66人; 今年9月1日,贵州省贵阳市**查获一辆严重超载面包车。核载9人的车里塞了37人,其中34个孩子、3个大人; …… 对于频频出现的校车超载问题,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系主任张柱庭在接受本报见习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车辆众多,加之乘客是在车里面,一般超载问题很难被发现,毕竟**没有精力去挨个查看哪一辆车存在超载问题。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接受本报见习记者采访时说,**部门对这个问题也感到非常头痛。“发现超载后,我们将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司机进行罚款扣分的处罚。按目前的法律规定,‘严重超载’尚构不成拘留的条件,只能对司机进行罚款扣分处理。” 发现超载后,如何安置超载乘客是个难题 对此,张柱庭直言“处罚太轻”,“目前对于超载的处罚主要是罚款,只有当出现严重事故以后,才会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对司机或者经营校车的企业来说,那一点罚款可能他们不会看在眼里。” 另一个让**部门头痛的问题是即使**查获了超载,乘客安置也是问题。“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发现超载以后,除了罚款,还要消除违法状态,也就是让超载的乘客下车,但是这些下车的乘客怎么安置,如果乘客出现意外,**部门会受到追责。这也使得**部门在查超载时,有时积极性并不高。”中国人民**大学交通法专家丁立民表示。 校车本应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服务,不可市场化 正宁县校车事故的发生,再次将校车的安全管理问题暴露在公众面前。 在公众眼中,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校车是理所应当的,“但现实是学校不想管校车,教育部门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双方都在互相推诿。”丁立民说,在一些发达国家,校车往往由该国的教育部门直接管理,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由专门的类似汽车租赁公司提供校车,司机也必须经过教育部门的专门培训。 另一个备受公众诟病的问题是校车的市场化经营,“校车本来应该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益服务,是不可以市场化的,但遗憾的是很多地方却已经把它市场化了。既然市场化,肯定要追求经济利益,安全问题就会退而求其次。”丁立民表示。 针对校车问题,教育部今年8月24日启动关于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的会议,敲定浙江省德清县等6个试点县市。 作为试点县市的德清县政府投资2000万元为小学购买了14辆仿美式校车,解决了德清全县12岁以下走读小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问题在于,德清的做法并不具有普遍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对于一些比较贫穷的地方来说,这笔校车的购买费和后续的养车费用,谁来出?”张柱庭说。“目前政府需要迫切解决的是校车的定性问题,到底是把校车当成公益服务还是交给市场进行市场化运营?”他最后表示。
甘肃教育厅工作组赶赴正宁参加校车事故救援 2011-11-16 22:10 来源: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0) 中新网兰州11月16日电 甘肃省教育厅16日表示,正宁县一幼儿园校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截至记者发稿,遇难人数达20人,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白继忠召开紧急会议,商议事故处理方案,会议决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以基教处、民办教育管理处为成员的工作组,由副厅长旦智塔带队立即赶赴正宁县参加救援与善后工作。 白继忠于当日会议上表示,庆阳教育部门负责人要积极参与事故救援与善后工作,慰问遇难学生家属,查清事故责任,并举一反三,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甘肃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立即全面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大检查,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监督本地中小学、幼儿园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客车作为校车,严禁租用及使用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已到报废期限的客车用作校车。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使用校车时要做到认真检查车辆技术状况、与校车驾驶人逐车逐人签订安全行车责任状,督促驾驶员规范行驶。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会同**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集中开展一次辖区内校车驾驶人资格审查。校车驾驶人必须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安全驾驶经历、最近3年内任一计分周期没有记满12分纪录、无致人伤亡的交通责任事故。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驾驶人驾驶校车的,要依法追究车主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学校要定期组织对校车驾驶人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协调**、交通等部门,认真排查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切实做好校园及周边道路的交通整治和交通秩序管理工作;强化早、中、晚三个上下学重点时段的管控工作,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门前及周边道路加大巡逻力度,对超员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行驶、无牌无证机动车上路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治理,确保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人身安全。 《通知》说,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协调**、交通等部门加大对不符合校车安全标准的非法营运的学生接送车辆的打击力度;严禁学生接送车辆的超载、超速驾驶行为,加强对正规校车的监督管理。 《通知》还要求,各地教育行政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和交通安全教育进学校宣传活动,通过交通安全教育课、设置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对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幼儿园领导、教师和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学校、家长、校车经营单位、驾驶人和中小学生及时了解、遵守相关规定,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抵制六大危险驾驶行为”,自觉抵制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的“三无”接送学生车、报废车、载货车、拖拉机,确保交通安全。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