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王
天狼王
关注数: 2
粉丝数: 876
发帖数: 39,293
关注贴吧数: 37
一张现代大战略3.0的太平洋图 这是用原版自带的一张图改的。不过改动非常大,根据实际情况大范围细化了海岸线,大范围调整了建筑分布,加入了国境线,并且基本将太平洋周边的全部地名加了上去,差不多可以当地图看了。原版地图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玩家扮演日本对外征战而设计的,改动后考虑到了平衡和各国实际情况,而且删掉了全部初始兵力,和一般图一样变成了一张竞技图。上面就是局部的截图。玩过原图的人都知道,这张图非常大,我没有对大小做修改,另外由于每一个地方做的都很精细,所以甚至单独的把一个区块拿出来都完全够做一个中小型的图了。所以如果觉得图太大玩不下来,那就用作图工具把某一个地方单独抠出来吧。
突然想到一件事 前几天有个哥们中了足彩大奖,好像数额挺大的,但迟了几天才去领,说是要平复一下心情,而他去领奖的时候,就是穿的一身德国队队服..........
大战略Perfect3.0武器拓展包V0.2 从上次武器包发布大家也能看出来了,为什么各方的力量趋于均衡了?其实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并不是美国做的,而是因为中国军力的快速崛起,原本在亚太地区的美国一超独霸为所欲为的局面因为中国的崛起而逐渐趋于平衡,所以现在美国所谓的军事再平衡,确实就是为了重新在亚太地区塑造自己绝对霸主的地位,也就是我可以随时来打你,但你却打不到我,这样子你就必须听我的。 而美国想要靠什么武器装备来重新实现自己的这种狼子野心呢?出于这种思考,我对上一个武器包进行了一定扩充和修改,也希望爱好军事的各位能认清局势,我们在进步,而人家也在努力试图维持领先优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朱姆沃尔特级,也就是DDX-1000号隐型驱逐舰,主要司职对地打击,不是用来替代现有坚舰艇的。另外还有提康德罗加级后期型号,换装了标准3和新的宙斯盾系统(前后四面盾)。新一代全电动力福特级航空母舰。以及载机量堪比中型航母的美国级空中突击舰。美国级没有坞舱,又不能装气垫船,因此除了飞机、直升机外剩下两个位置改成了能够用直升机搭载的轻车辆,将空中突击部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水下声纳机器人和专门搭载它的海狼级侦查潜艇。海狼级在造价不变的情况下侦查和打击水中力量的能力大幅提升了,但同时取消了战斧导弹,速度和海中回避力也稍微降低了一些,以此换取更强的运载能力和隐秘性。熟悉海战的你肯定能知道这种组合的厉害之处。另外海狼级的VTOL搭载位是为了搭载水下机器人才用的,为了真实,各位最好不要真的把飞机搭载上去,不过一架VTOL意义也不大。M1坦克的SEP与tusk组合体,并不真实存在,属于丧心病狂的产物,让你体验一下真正的路上霸主的感觉!当然了,它太重了,也太大了,所以隐蔽性降低,速度也慢了,而且无法用飞机运输。70吨的家伙啊!M1A2SEPv2才63吨......还有日本,虽然和美国比起来,日本的军事进步显得不那么棘手,不过仍需关注。 出云级,能搭载VTOL的空母,但其实就是日向级的放大拉长版(无误),和美国级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且日本暂时没有载机放在上面,只能先用直升机。还有爱宕级,改装备标准3导弹,以区别于金刚级。原本的补给物资也被取消,有直升机库的船都没法补给物资,凭什么只有你有?同时我们也有新装备。刚刚亮相的直-18海上预警直升机,虽然本来它的作用是替代Ka-31,不过游戏里“地平线”雷达和Ka-31的雷达,一个是搜地的,一个是搜空的,不矛盾,所以也就并存了。辽宁号上原本增加的一个4直升机位也改成两个2直升机位。 还有一个是039C潜艇,去年年底曝光的,最近又有新消息。实际应该就是039B的量产型号,性能稍微提升,与拉达级各有千秋,但仍比苍龙级稍逊。 除此之外也对一些原有的武器装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更贴近真实。
【遗产】未实行的“空天飞机空间站”计划 KSP这款游戏算是被我撂下了,但还有一个已经进展到最后阶段的计划却没有实行,它就是空天飞机空间站计划。 如今所需的所有飞机全部都已经定型,可以说只差最后起飞对接了,不过出于种种原因(一个是我没时间了,还有就是电脑配置不行,一个飞机就上百个零件,五六个拼在一起..........),还是被我放弃。 在最后,我就把这些只在大气层内飞过的东西连同概念介绍一下吧。
仿了个云霄塔 我在游戏里仿了一个,翼展和机身的比例甚至比它还有大不少,但飞行起来还是感觉不到机翼有明显的升力。飞行时的感觉还是主要靠发动机来爬升,机翼起的作用也就是能让它在常规跑道上起降罢了。而且云霄塔作为一款不需要做大机动的空天飞机,吸气模式下的推重比却接近1,看来它确实对发动机的依赖比对机翼的大。 游戏里我这个机身还是个很明确的升力体,机身上包着的机翼也是能产生一定升力的啊!但现实中的云霄塔,机身与其说是升力体,倒不如说只是个普通的流线型构造罢了,就像子弹一样,看不出它有明显的升力效果。 不过也可能是云霄塔那巨大的身形让我高估了它的重量,而低估了它的翼展面积,有说法它的翼展达到60多米,实际翼展面积比民航客机大几倍,但它的最大起飞质量却比一般的民航客机低,这样一比反倒是它的机翼升力效果更大了。 但游戏里这个还入不了轨,至少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主要是机翼升力太小了发动机推重比达到1也无济于事,现实中的云霄塔82米长,但因为大部分地方装的都是液氢,也是只有400多吨.........等等!不对啊!云霄塔才82米长,哪来的60多米的翼展啊?!我看它翼展也就20来米吧?!那也就是说....它真的只是插上翅膀的火箭啊?!太伤我的感情了吧?!
【FAR】板砖式小型超高音速客机 就在刚刚完成了速度极限测试和转向测试
【原版】两轮车~ 最近喜欢上纯原版捏橡皮泥了
有没有人能计算一下嫦娥二号目前的轨道呢? 目前嫦娥二号在太阳轨道之中。只知道其是距离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L2点出发脱离地球引力范围的,轨道为椭圆形,轨道距离地球最远点3亿公里,最近点700万公里,注意,不是距离地球轨道,而是距离地球。相对地球的回归周期为18年,可能是说它的轨道差不多18年会多走出一个地球轨道的长度,也可能是少走出。 有人能凭借这些数据大体算出嫦娥二号目前轨道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吗?
航天科技集团竭诚为您服务~ 月宫二号计划已经临近尾声,那么此时也就把那些在整个计划中至关重要,但又没有出现在镜头中的产品,为您做一个集中展示吧!
准备迎来0.24时代吧! 最主要的更新内容是任务系统的加入,也就是合约签订,而且貌似合约有随机生成系统,另外还有多人模式基础的架构。建造系统中,零件连接的模式似乎发生了大的变化。
【收官之作】最后的月球计划——月宫二号! 月宫二号应该是载人登月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我做的这个设想中国探月、登月的最后一步走,当然,它也会是我在KSP这个游戏里的最后一个作品。有始有终,用一个集大成的引以为豪的作品来对坎巴拉太空计划这个游戏说再见! 这次不会一次性发一大堆,而是慢慢发,做多少发多少。 不过首先还是把我之前做的所有探月、登月的作品连接发出来。 最早制作的第一个作品,嫦娥五号。任务,定点着陆并取样返回。 http://tieba.baidu.com/p/2792785792 第二个作品,嫦娥四号,携带铃仙二号月球车。任务,在月球北极寻找着陆场,先期探查着陆区情况,为第一批航天员登月做准备。 http://tieba.baidu.com/p/2814660851 第三个作品,月宫一号计划,计划包括月宫一号月面基地,宝船一号大型载人飞船和四人大型着陆舱。任务,没有后续补给的情况下在月球北极永昼区生活半年,而后采用阿波罗登月的模式返回。 http://tieba.baidu.com/p/2833999117 以上任务都只是用长征五号火箭完成。
玉兔号可能熬不过这第二个月夜了......... 在第二个月夜到来的时候,他的机构控制系统突然出现了故障,目前正在组织对故障进行排查,但确实有可能熬不过这第二个月夜了.............
【直播】月宫一号任务 铃仙二号已经等了很长时间了
为什么FAR环境下长三mod第二级一点火就大头朝下? 怎么解决?我以前没用过FAR,你们不要骗我!
话说你们在RKSP中入轨全过程损耗是多少? 我现在分成两摊了,一摊是RKSP,主要用来挑战去远星系,另一摊是原版,主要是捏各种探测器着陆器,没办法,RKSP中追求外观的探测器的DV上不去,而纯追求DV的探测器又不好看,最后放弃了 我目前入轨120公里需要8600到10300DV,想看看大家在轨道优化方面有没有好方法。
【仿制】载人登月前的最后一步,嫦娥四号 依然不是RKSP而是原版,请各位不要总说什么RKSP了好吗?你知不知道我捏出来的嫦娥登陆器大小和真实的嫦娥三号差不多,质量也和真实的嫦娥三号差不多,但只有1200DV!原版KSP登月还算够,但在RKSP中根本不够登月的!因为月球的环绕速度就有1300多!我的所有组件都是根据原版进行的优化,如果要放到RKSP中就需要对全部火箭的组件进行放大,还要修改CFG来适应RKSP中的环境,太麻烦了。有时候就是需要做出取舍,尤其是这次,就算是原版中都是极富挑战的一次任务,如果再放到RKSP中,难度就太大了! 作为KSP中的老玩家,我佩服你们这些在RKSP中依然是该怎么还怎么玩的人,反正我做不到。
RKSP中好像还没有温度的设定吧? 按理来说这个应该很好模拟啊,原版中就有温度的概念,即便只是轨道上的卫星,背对太阳和正对太阳的两面温差都非常大。而如果保温隔热措施做得不好,不要说载人飞船,就算是无人卫星也会报废。历史上被太阳辐射或热能整垮的卫星还真不少见,所以我们才要包金箔纸啊,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能源来进行保温。 但现在好像还没有这方面的插件吧?
【实物图】中国的火箭、飞船与卫星 超级深的深坑,主要为想要制作mod的人提供参考。但我自己可没有那么多干货,希望大家也能帮助补充。如果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发出来的东西,还是希望不要乱发啊,会弄乱这贴的。
【仿制】嫦娥五号 嫦娥五号,将作为嫦娥计划中第一个从月球取样返回的探测器。虽然前苏联和美国也都完成了从月面返回的探测任务,但相比他们40年前的计划,嫦娥五号为了能够验证更多技术,将会进行很多新的挑战。而我就在这里用游戏给大家呈现一下这次探测任务有何难点。
话说你们有没有看月球车玉兔的微博啊? 他们竟然真的弄了只兔子在模拟玉兔号的一举一动啊!这萌卖大了吧?! 貌似NASA还专门用卫星拍了张玉兔号着陆点的照片跑去和玉兔号比着卖萌。对这个到处都恶意卖萌的世界真是绝望啦!!!
最近两天的两大消息 第一个就是JL-2海中试射成功了,外媒披露的,而且他们还估计JL-2的实际射程不止6000公里,应该在8000公里以上,当时对外披露是6000公里,而且在披露之初还引来美俄的嘲笑,其实不过是为了不刺激别的国家罢了,毕竟是扩充核武器的举动。所以当时说的是“能够精确命中6000公里外的目标”,而没有说射程是6000公里。作为核导弹,需要很精确吗?如果把允许误差放大一些,比如放大到1000米,会不会能打上万公里? 第二个消息,这家伙试飞成功了。10吨级,涡轴10发动机,传说马力大于黑鹰的T700发动机。五桨叶的设计与中国现役的米171相同,而剪刀叉尾桨则与阿帕奇相同。和黑鹰相比气动外形有所变化,但相比曾经出现在航展上的模型更接近黑鹰。 说到中国的黑鹰,事实上中国所使用的黑鹰直升机的发动机不同于其他国家所使用的,只有中国的黑鹰发动机是专门按照高海拔极寒气候而设计的。一开始提供给中国的UH-60L所装备的发动机是T700-GE-701C,到了高原后频繁趴窝,无法使用,所以才找西科斯基公司定制了高原型发动机。而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需要,所以相信这架名为“直-20”的中国版黑鹰应该也是具有能够适应高原气候的发动机才对。
那些年,被我放弃的空间站..... 被这个天宫空间站激出兴趣的我开始了更多空间站建造的计划,可是最后还是全部选择了放弃........ 主要原因嘛....无非就是配置问题,卡,还有就是转轴mod不停地晃、不停地扭,就像两只缠绵在一起的海豚一样,几乎快把空间站弄断了,所以也只得放弃............
有没有勇士敢把大气上限调到300公里? 被RKSP折腾惨了吗?可我要是告诉你,RKSP中真实地球mod的地球大气层上限是104公里,而现实中近地轨道卫星为了保持轨道有效其高度必须超过300公里,你会怎么看? 没错,我们的大气层保守估计有800公里,宏观评估可能超过16000公里,即便是进入到了300公里近地轨道,实际也必须靠动力维持才能保持高度,而低于这个高度也就连维持长期在轨都很难做到了。 也就是说,这个300公里实际才应该是我们游戏中那个“大气上限”的概念才对。有没有想试试的啊? RealSolarSystem里各个星球的数据貌似是可以改的。
嫦娥五号的新消息 这回直接引用探月总师的原话就够了。 嫦娥五号计划采样2公斤 据介绍,嫦娥五号大约2017年前后择机发射,任务是采样返回。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月面采样,月面起飞和高速返回。 吴伟仁说,嫦娥五号计划采样2公斤,要钻进去2米获取原原本本的月壤,还必须封装好拿回来。此外,嫦娥五号有着陆器、返回器,要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难度比较大。再者,采样结束后月面起飞和高速返回也是需要攻克的难关。 这段中比较令人关注的是采样重量和探测器返回方式。 采样重量达到2000克,这将创造人类无人探测器采样的最大纪录,远超前苏联月球号系列创造的101克,并且也远超苏联0.3米的挖掘深度。 返回方式似乎采取着陆器整体飞升入轨与返回器对接的模式,而并不是抛弃着陆器,样本器单独入轨的方式,当然目前还并不清楚,恐怕只有等到2017年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 不过应该可以确认,嫦娥五号很可能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无人探测器,它将会使用长征五号发生升空。
【大家跟某吧又有的聊了】月宫一号地面实验区已经建成 文章很长,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封闭生物圈系统,为未来深空旅行中重要物资的自给自足,以及永久性外星基地建设做准备。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我国开展相关的实验已经有20年历史了,并且一开始就吸取了国外封闭生物圈构造的经验,没有完全采用藻类作为生物圈的核心,而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排放氧气相对较慢的植物作为循环的中心。还考虑到了人类饮食习惯而在生物圈内放置了多种蔬菜、水果和粮食类植物,以替代口感不佳营养单一的藻类食物。 但因为地面无法模拟微重力和高辐射的环境,所以此项技术还是需要更进一步的太空实验才能真正成熟,而试验平台,应该就是2018年开始建设的天宫空间站,也就是《地心引力》中我们看到天宫空间站中那个种满植物的实验舱。 值得一提,目前世界各国实验的生物圈系统中,宇航员都是必须吃素的,因为目前还无法给肉类食品提供可再生的空间,除非人吃人...... 就像当年的天宫一号一样,月宫一号将会在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大家公布。
看了《阿波罗18》和《地心引力》 感觉《地心引力》其实是一部偏重艺术色彩的洞穴脱逃的影片,其整体风格和那些洞穴题材的影片如出一辙,只不过把洞穴的密闭空间换成了太空这个同样无处可去的地方。 但缺憾也在与此。太空毕竟不是洞穴,很难体现出压抑的氛围,更多的应该是绝望与希望并重,毕竟是地球就在眼前,但却无法回去的困境,而不是不见天日的深渊。但导演似乎很擅长拍摄压抑风格的影片,导致一些情感处理上想要表现出压抑的感觉,结果却没用对地方,而对于希望到绝望转换的刻画也不太到位。这算是一个美中不足吧? 从故事本身来说,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更多的需要让自己带入人物来观看的影片,不适合B站那种弹幕式观看。尤其是电影中很多特效和场景刻画非常好,最好能在影院中观看3D效果,而不是坐在电脑前。 《阿波罗18号》整体看下来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对于太空迷来说。全片也不追求表现什么,只是想要营造一种压抑而又惊悚的氛围。如果看到最后你还在纠结于“这部片子到底想要讲什么?”而认为这是一部烂片的话,那你也就不适合看着类型的片子了,因为它就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罢了。虽然那故事中也有一些关于人性的表现,但那些却都不是重点,重点就是故事本身。至于观众看完故事后有什么想法,那就是观看者自己的事了。 用一句话来总结《阿波罗18号》:“这片子很好,但没有意义”
伊朗将一只活猴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 12月14日早,伊朗使用国产火箭将一个乘有一只猴子的太空船送入了120公里的亚轨道,飞行15分钟后安全返回,目前这只猴子没有生命危险。 伊朗方面计划稳步推进载人航天计划,于2020年左右送第一个航天员进入太空。其总统甚至也表示愿意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虽说这令西方国家感到不安,但确确实实引起了伊朗国内对于载人航天的热潮。
嫦娥五号任务项目和时间确定 国防科工局发言人已经确定,嫦娥五号将进行无人取样、样本封装、月面发射、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以及返回地球高速再入技术的实际验证。计划将于2017年前后发射。
我就做个一图流 有没有设计局接受挑战?
我发现我搞错了一件事 原来长征五是一级半火箭!第一级是跟着载荷一起入轨的!不入GTO的不需要第二级。我滴天,你这是要逆天啊....... 不过这对我之前关于五六七mod建议那贴没影响,第二级还是要用于向GTO送卫星的火箭的。只不过我仿制的五六七火箭看起来有错误.....
【仿制长征系列火箭】终于可以直接写上长征之名了 不过还是先放一个联盟号向老大哥致敬。
又弄了三种新火箭 联邦号入轨质量达到了24吨,原本只是让它打十吨的东西上天来着,结果头上那个菱形的部分竟然被完整的送到轨道上去了,看来它的GTO应该能达到10吨。不过估计运载能力远不止如此,我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应该能达到25吨(入轨质量30吨)。就是不够安全,四个大型液体燃料助推器,如果不进行加固,经常出现事故。 目前只是用它来仿一下苏联的联盟号而已,没打算真的用。
航天飞机型往返式火箭【射雕三号】 说实话,其实到最后也不能算真正成功,不过我只想说,如果再搞下去,我就要厌恶世界了,所以我决定不再碰这玩意了,直接把现在的成果发出来算了.......
其实我觉得KSP中科研点数的机制应该改一改 现有的机制是同一个地方同样的设备所获取的点数是固定的,而玩家可以选择是通过天线传输还是通过返回坎星来获得点数,天线传输获得的点数会相应的下降。 我觉得这个机制不太合理。 我想其实可以改成,同一个地方,所有设备的探测获得的科技点数都有一个统一的基数,不同设备的倍数不同,且和现在一样,同一个地方同样的设备探测次数越多,科技点的倍数就越少。 而更关键的是,通过天线传输不会造成科技点数的损耗,只不过根据所在天体与坎星距离的不同,以及使用天线的不同,传输的效率就不同,越远耗电量越大,可能在坎星轨道上只需要100电力就能传输完成的数据,在火星轨道上同样的天线却需要1000甚至更多电力才能完成。 作为不会通过数据传输造成科技点减少的代价就是,很多能够获取高科技点数的设备不能用天线来传输,必须送回坎星才能获得点数,比如土壤采样。 这样做之后,为了平衡,可以让一些能够通过天线传输的数据的科技点数减少,而不能通过天线传输的数据科技点增加。
未来KSP中很可能会加入一种新功能 那就是天体发现。 与现实中一样,靠近母星的这几颗比较显著的行星在一开始就是可以知晓的,但在进行观测前应该不会再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而一些行星则是在一开始无法在观测中心看到的,需要升级观测中心,或者向太空发射太空望远镜才能发现它们,而对于这些行星,一开始将会是完全空白的,没有任何数据给于提供,这些行星距离太阳也应该会比较远。最远的甚至有可能会在外太阳系。 另一种在一开始不会被发现的就是小天体,比如小行星,彗星,以及那些距离较远的行星的卫星,可能即便使用了太空望远镜,也不一定能发现它们,需要更多更高级的望远镜,或者向那个方向发射一颗探测卫星才能知道他们的存在。 最近一两个版本可能不会出现,但我相信这一功能肯定会出现的。
【紧急更新】自制KW、AIES、整流罩和MJ入生涯模式,外加教程。 之前发布的版本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没有查清原版科技树的名称,尤其是大小写问题,导致大部分加入的部件都没有实际加进去,不过这次我认真的把所有科技树的名称都统计出来了,并对原来的文件作出了修改。 理论上所有部件都成功加了进来,下图就是整流罩mod与KW的整流罩都挤在空气动力学一栏里。这回添加成功了。
我想试试把KW与AIES两个mod绑定到科技树里。 尝试而已,如果好可能尝试发出来。 KW就是必将常见的火箭mod,而AIES则是一个科学mod,但也有各种火箭,这两个是我比较常用的。Home.....再说吧。
【卖弄风骚】我的写实火箭展示 自从装了KW模组后,面对那真实的造型,我实在是不忍心再做过去那种堆油罐的火箭了,不过难道真实造型的火箭在KSP中就真的飞不起来入不了轨?长长的一大根就一定会抖得跟根面条似的?大质量入轨就必须靠堆橙罐的暴力模式?我还真不信这个邪。于是力求低成本与外观真实就成了下面这些我建造的火箭优先考虑的问题了。 好了不多说了,三大傻镇楼!
为什么任务包的基础任务里竟然有脱出太阳系?! 脱出地球引力下一个就是脱出太阳引力范围.....你有没有搞错啊?!这根本不是一个难度的好不好?!!!我算了算,进入轨道后少说要5000DV才能脱出太阳系啊!!不用核推的话你让我发射多大的飞船上天啊?!!
安装了任务包之后,我就已经无法直视核推了........ 钱钱钱,一切全都需要钱,虽然橙罐不再是那令人发指的12500了,但发动机却贵了很多,小号的普遍在1000上下,而大号的甚至能上万。不过真正让我无法直视,却是我们过去最常用的逆天发动机,核推!!!我没看错吧?!要知道我辛辛苦苦往月球上送一个探测器,盈余也不过五六万,你一台核推就要价39875?!我擦!!!这笔钱够我把三个橙罐连在一起再放一个最暴力的灰色发动机了!可是竟然仅仅够买一个推自己都费劲的货?!!这!这以后远航恐怕也不敢要你了啊!只有落到坎星上的才能回收,否则就是泼出去的水啊!! 等等,不经意间我的鼠标扫到了另一款发动机....................................... 好吧,我知道你可以重复利用,不会像核推那样一次性,但......我想听听那些往火箭上绑Jet助推的人的感想...........
其实ZUN是看了某著名人外娘XX本子想出的灵感吧? 人鱼、无头、狼人,不得不说看多了人外娘的本子让我对这些元素很熟悉....下面的BOSS会不会就是史莱姆娘、马人、蜘蛛精、蛇精之类的..... ZUN你也一把年纪了,就算为了做游戏,也要少看点本子,多注意身体啊......
请问目前北约主流的120口径滑膛炮和苏系125滑膛炮的威力如何? 最近玩大战略系列游戏,发现苏系的125口径滑膛炮一水的比北约系的120口径滑膛炮低很多,和北约105口径滑膛炮相当,甚至都直接把“但因为采用了滑膛炮所以火力不足”这种话都写到武器介绍里了。 虽然我知道德制120滑膛炮很有名,但实际威力穿透力真的差那么多吗?
话说为什么2012电影里非要造大船呢? 我个人认为造巨型高空热气球也能至少一时躲避开地震海啸,而且技术完善,成本低廉,可以救更多的人。还有在海底修建海底要塞,只要能够抵御住地震,就可以躲避后来的大海啸了啊,海啸对海底影响不大的,而且这是单纯的土木工程,不像造大船那么需要技术。 如果能有很多其他方法躲避开灾难,并且救更多的人,造大船不是显得很荒谬吗?赌上人类的生存,难道仅仅是为了捏他5000年前两河流域的一个关于大洪水的神话传说?
作为心理工作者,希望大家都留意一下。 如果你身边有中二少年(包括你自己),不用太在意,人生的路还长着呢,慢慢都会成熟起来的,而那些不可救药的不肯自己解脱的家伙也不用理他们,自作孽不可活。不过六花这样却是例外,她是因为特定原因才导致严重的中二病的。 有很多人都是无法从过去的巨大心理创伤中解脱出来,才导致不断的用中二的想法来麻痹自己、欺骗自己的,但这和手术时为了镇痛而打麻药一个道理,给了麻药虽然也无法治好他们的伤痛,不给麻药却可能会疼死。此时硬说什么“不能用这种东西欺骗自己”来企图让他们接受现实,根本就是蛮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被身边每一个人爱着的六花那样坚强的,有很多出现这样问题的中二根本就感受不到身边人的爱,内心的孤寂和“撤掉麻药”的苦痛往往会使得他们一蹶不振,甚至走极端。 应对这种情况,应该先去本,再去表,也就是先治疗内心的伤痛,再撤掉止痛的麻药。至少,不应该那么突然的让他们去面对自己一直以来逃避的现实。 六花的伤痛来自她父亲的去世,人生最大伤痛莫过于至亲的离去,何况是对于当初只有10岁的她呢?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缓慢的减少“麻药”的计量,一点一点让她习惯痛楚,让她渐渐明白幻想终归是幻想,现实毕竟是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要顺毛捋,先表示对他的接受和理解,并和她建立起信任,而后一点一点碰触她的内心,一点一点帮助她把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内心打开,让她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她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这一切,恰恰是因为她明白这些都是现实,只不过这份现实来得太突然,也太痛苦,自我保护意识自然会让她主动选择虚假的逃避,而不是接受真实。既然她本来就明白这一切都是真的,自然会在封闭的内心被打开后,主动接受这一切的。 听起来很理想化,你可能会质疑“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我不想说如果是我我一定能做到,也不想指责六花身边的人太不考虑六花的想法而蛮干,我只想让大家明白,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能不理解,但不要伤害他们,他们正是因为被伤害才逃避的,继续给予他们哪怕是无意的伤害,只会让他们的问题雪上加霜。至于大家信不信我们这些搞心理的,我不强求,我们是专业的,什么都不懂只懂人心,自然也能够理解那些误解我们的人的想法。 真心祝愿这部动画能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吧?我信任京都,他们能并明白这一切的。
有人玩沙漠超平坦吗..... 太让人有挫败感了,只有最底下三层是石头,其他全是沙子和砂石......默认世界下什么都不缺,突然变到这个世界,现在连泥土都变成了稀缺资源.... 话说有没有哪个服是玩超平坦的?我觉得比默认地形好玩多了,尤其现在超平坦种类丰富起来了,和各种超平坦比起来,默认地形简直就是养尊处优啊...
我第一次在下界发现下届要塞!!! 太TM大了!!!那压迫感,不愧是地狱啊。听说这玩意RP差的从来都没遇到过,我也是在走到一片无路可走的岩浆海时,用飞行包飞过去才发现的........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回去。目测墙至少有30格高,左右尚没有发现尽头。另外,我怎么进去呢?之间还有一道岩浆啊。
请问现在又对应1.3.2的工业mod吗? MCBBS发布区的那个用完直接黑屏了,我只装了支持用的基础插件和小地图插件,其他什么都没装。要玩工业mod是不是必须先回到1.2.5啊?
【男人戏才是主流】不知大家看过这个没有... 那啥....反正就是那啥们都喜闻乐见的那啥就对了。
本来还想分析来着,记过看到分析贴不少。 不过大家还是冲着卖萌来的,对于分析贴不是很热心的样子。那我干脆不写分析了,有愿意分析的或者是有疑问的,愿意给我个面子的,就来和我讨论讨论吧。
尼玛24集结束的时候我差点变成德国BOY!!!!! 尼玛这TM是人干的事吗?!??!?!我差点把遥控器砸断了!!
我之前说要写的那个短小说进入到恋爱环节了 虽然我自己都觉得故事的一些设定和AB有点像,比如说泪点,但进入到恋爱环节,尤其是从青涩到温馨再到悲鸣的过程,是不是在这方面K社三大催泪弹是不错的参考啊?
我仔细看年龄才发现一件事 三国末期的晋龙翔将军王浚,竟然是206年生人,晋灭吴的279年,他老人家都73岁了!而且上表伐吴也是他挑的头。后来率领水军,顺江南下,一路从白帝城打到石头城。最后还有心和小自己将近20岁的王浑争功,还让他真的挣个了二品镇军大将军,万户侯。 以前虽然知道王浚,但没想到这是位比黄忠更老当益壮,而且脾气火爆老爷子,再加上他建功比黄忠可是要大多了,恐怕他不出名,游戏里也没把他设定的很厉害,完全是因为三国后期历史就已经不是文学描写的重点,而且最出名的《三国演义》纯粹以蜀国作为重点进行描写,忽略的魏晋的人才啊。
今天这两集好不好笑单说,至少槽点满满是确实。 有点回到前两部轨道的意思了。
原来冰果你也是慢热? 文化祭卖了三集萌,这一集切入主线,整得也是有声有色的!如果按照正常的风格,主线情节每集都有,一点一点的抽丝剥茧,最后平淡的解开谜团,可能反而变得无聊了,每一集都**卖萌和推理,确实不现实,所以干脆分开了,卖萌不忘推进主线,但把主线在一两集内集中爆发,主线情节不再主打卖萌,这种手法确实出色。冰果一开始京阿尼不知是没做好还是没想到还是冰果故事局限性,确实做不到。不过现在看起来,已经不错了,还有⑨集,希望能越来越好看。
突然想问个很有质量的问题 NTR
想写点东西,给提提建议。 想用闲暇时间写个短小说之类的。 内容梗概大概就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遭受了十分残酷的打击的男主,颓废绝望到近乎崩溃的地步,而这个时候,天降软妹天使,用各种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他、帮助他走出绝望,重拾勇气去面对今后的人生,但这位软妹真的只是一位天使,而事实上男主每次和他的相见仅仅是在梦中,仅仅是因为男主遭遇到了太大的打击,精神近乎崩溃,生活也变成了梦境与现实的混沌的交汇。 有没有类似的故事给我参考一下?
积极点,笨蛋们! 这动画本来就是励志大过煽情,你不能真的把它只当作卖萌片哭一鼻子然后就回归自己那空虚的小世界黯然神伤、感叹人生啊。 哪怕是做个积极的笨蛋,也要去乐观的面对人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才能有机会去创造那些会在你将要向他们告别时会哭着笑出来、笑着哭出来的美好的记忆啊! 他们真挚的情感,并不只属于他们,也并不只属于那个平面上的虚构世界的。只有有一颗光明的心,你就会是那照亮黑暗的火种,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丽的事物就会无处不在。 唯不就是这样一个天然呆吗?
看完剧场版,我突然想把这个视频发一下了。 另外,如果有能力的话,请选择正版..........
今年团长是不是也没戏了? 冰果之后是那个叫什么厨二恋的动画,中文名叫什么?
研报称现在有望重现08年M头变W底,但我认为技术面来说站不住脚。 先不说08年那时是明显大幅放量,而且有明确的政策性刺激利好,甚至当时首次向上突破了下跌趋势线和60日均线都不提,就算把当时当作是构筑M头,可是M头的颈线位不是也没跌破吗?后续得到支撑而起,而且更进一步放量,这是明确的指示已经见底。再次放量而起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肯定是在构筑W底了,再保守的人也应该介入了。 而现在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同,没有明显放量,构筑头肩底失败,M头已经构筑完毕,颈线位告破,去年11月到今年6月实际是一个三角整理的过程,也已经选择了向下突破,均线系统全面空头排列,60日线从今年初的反弹开始,就没有对股指起到明显的支撑作用,反倒是体现出来的压制作用明显,说明空头趋势十分明确,暂时没有扭转的迹象。 2132不是100%肯定会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在这里筑底,但现在看来,破2132继续走弱的概率非常大。从中长期投资角度而言,目前肯定不是介入良机。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