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狼王 天狼王
关注数: 2 粉丝数: 876 发帖数: 39,293 关注贴吧数: 37
大战略Perfect3.0武器拓展包V0.2 从上次武器包发布大家也能看出来了,为什么各方的力量趋于均衡了?其实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并不是美国做的,而是因为中国军力的快速崛起,原本在亚太地区的美国一超独霸为所欲为的局面因为中国的崛起而逐渐趋于平衡,所以现在美国所谓的军事再平衡,确实就是为了重新在亚太地区塑造自己绝对霸主的地位,也就是我可以随时来打你,但你却打不到我,这样子你就必须听我的。 而美国想要靠什么武器装备来重新实现自己的这种狼子野心呢?出于这种思考,我对上一个武器包进行了一定扩充和修改,也希望爱好军事的各位能认清局势,我们在进步,而人家也在努力试图维持领先优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朱姆沃尔特级,也就是DDX-1000号隐型驱逐舰,主要司职对地打击,不是用来替代现有坚舰艇的。另外还有提康德罗加级后期型号,换装了标准3和新的宙斯盾系统(前后四面盾)。新一代全电动力福特级航空母舰。以及载机量堪比中型航母的美国级空中突击舰。美国级没有坞舱,又不能装气垫船,因此除了飞机、直升机外剩下两个位置改成了能够用直升机搭载的轻车辆,将空中突击部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水下声纳机器人和专门搭载它的海狼级侦查潜艇。海狼级在造价不变的情况下侦查和打击水中力量的能力大幅提升了,但同时取消了战斧导弹,速度和海中回避力也稍微降低了一些,以此换取更强的运载能力和隐秘性。熟悉海战的你肯定能知道这种组合的厉害之处。另外海狼级的VTOL搭载位是为了搭载水下机器人才用的,为了真实,各位最好不要真的把飞机搭载上去,不过一架VTOL意义也不大。M1坦克的SEP与tusk组合体,并不真实存在,属于丧心病狂的产物,让你体验一下真正的路上霸主的感觉!当然了,它太重了,也太大了,所以隐蔽性降低,速度也慢了,而且无法用飞机运输。70吨的家伙啊!M1A2SEPv2才63吨......还有日本,虽然和美国比起来,日本的军事进步显得不那么棘手,不过仍需关注。 出云级,能搭载VTOL的空母,但其实就是日向级的放大拉长版(无误),和美国级差距不是一星半点,而且日本暂时没有载机放在上面,只能先用直升机。还有爱宕级,改装备标准3导弹,以区别于金刚级。原本的补给物资也被取消,有直升机库的船都没法补给物资,凭什么只有你有?同时我们也有新装备。刚刚亮相的直-18海上预警直升机,虽然本来它的作用是替代Ka-31,不过游戏里“地平线”雷达和Ka-31的雷达,一个是搜地的,一个是搜空的,不矛盾,所以也就并存了。辽宁号上原本增加的一个4直升机位也改成两个2直升机位。 还有一个是039C潜艇,去年年底曝光的,最近又有新消息。实际应该就是039B的量产型号,性能稍微提升,与拉达级各有千秋,但仍比苍龙级稍逊。 除此之外也对一些原有的武器装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更贴近真实。
仿了个云霄塔 我在游戏里仿了一个,翼展和机身的比例甚至比它还有大不少,但飞行起来还是感觉不到机翼有明显的升力。飞行时的感觉还是主要靠发动机来爬升,机翼起的作用也就是能让它在常规跑道上起降罢了。而且云霄塔作为一款不需要做大机动的空天飞机,吸气模式下的推重比却接近1,看来它确实对发动机的依赖比对机翼的大。 游戏里我这个机身还是个很明确的升力体,机身上包着的机翼也是能产生一定升力的啊!但现实中的云霄塔,机身与其说是升力体,倒不如说只是个普通的流线型构造罢了,就像子弹一样,看不出它有明显的升力效果。 不过也可能是云霄塔那巨大的身形让我高估了它的重量,而低估了它的翼展面积,有说法它的翼展达到60多米,实际翼展面积比民航客机大几倍,但它的最大起飞质量却比一般的民航客机低,这样一比反倒是它的机翼升力效果更大了。 但游戏里这个还入不了轨,至少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主要是机翼升力太小了发动机推重比达到1也无济于事,现实中的云霄塔82米长,但因为大部分地方装的都是液氢,也是只有400多吨.........等等!不对啊!云霄塔才82米长,哪来的60多米的翼展啊?!我看它翼展也就20来米吧?!那也就是说....它真的只是插上翅膀的火箭啊?!太伤我的感情了吧?!
看了《阿波罗18》和《地心引力》 感觉《地心引力》其实是一部偏重艺术色彩的洞穴脱逃的影片,其整体风格和那些洞穴题材的影片如出一辙,只不过把洞穴的密闭空间换成了太空这个同样无处可去的地方。 但缺憾也在与此。太空毕竟不是洞穴,很难体现出压抑的氛围,更多的应该是绝望与希望并重,毕竟是地球就在眼前,但却无法回去的困境,而不是不见天日的深渊。但导演似乎很擅长拍摄压抑风格的影片,导致一些情感处理上想要表现出压抑的感觉,结果却没用对地方,而对于希望到绝望转换的刻画也不太到位。这算是一个美中不足吧? 从故事本身来说,是一部需要静下心来,更多的需要让自己带入人物来观看的影片,不适合B站那种弹幕式观看。尤其是电影中很多特效和场景刻画非常好,最好能在影院中观看3D效果,而不是坐在电脑前。 《阿波罗18号》整体看下来其实还是挺不错的,尤其是对于太空迷来说。全片也不追求表现什么,只是想要营造一种压抑而又惊悚的氛围。如果看到最后你还在纠结于“这部片子到底想要讲什么?”而认为这是一部烂片的话,那你也就不适合看着类型的片子了,因为它就是为了讲一个故事罢了。虽然那故事中也有一些关于人性的表现,但那些却都不是重点,重点就是故事本身。至于观众看完故事后有什么想法,那就是观看者自己的事了。 用一句话来总结《阿波罗18号》:“这片子很好,但没有意义”
作为心理工作者,希望大家都留意一下。 如果你身边有中二少年(包括你自己),不用太在意,人生的路还长着呢,慢慢都会成熟起来的,而那些不可救药的不肯自己解脱的家伙也不用理他们,自作孽不可活。不过六花这样却是例外,她是因为特定原因才导致严重的中二病的。 有很多人都是无法从过去的巨大心理创伤中解脱出来,才导致不断的用中二的想法来麻痹自己、欺骗自己的,但这和手术时为了镇痛而打麻药一个道理,给了麻药虽然也无法治好他们的伤痛,不给麻药却可能会疼死。此时硬说什么“不能用这种东西欺骗自己”来企图让他们接受现实,根本就是蛮干,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被身边每一个人爱着的六花那样坚强的,有很多出现这样问题的中二根本就感受不到身边人的爱,内心的孤寂和“撤掉麻药”的苦痛往往会使得他们一蹶不振,甚至走极端。 应对这种情况,应该先去本,再去表,也就是先治疗内心的伤痛,再撤掉止痛的麻药。至少,不应该那么突然的让他们去面对自己一直以来逃避的现实。 六花的伤痛来自她父亲的去世,人生最大伤痛莫过于至亲的离去,何况是对于当初只有10岁的她呢?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处理方法通常是缓慢的减少“麻药”的计量,一点一点让她习惯痛楚,让她渐渐明白幻想终归是幻想,现实毕竟是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要顺毛捋,先表示对他的接受和理解,并和她建立起信任,而后一点一点碰触她的内心,一点一点帮助她把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内心打开,让她自己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她之所以不愿意接受这一切,恰恰是因为她明白这些都是现实,只不过这份现实来得太突然,也太痛苦,自我保护意识自然会让她主动选择虚假的逃避,而不是接受真实。既然她本来就明白这一切都是真的,自然会在封闭的内心被打开后,主动接受这一切的。 听起来很理想化,你可能会质疑“哪有你说的这么容易?!”,我不想说如果是我我一定能做到,也不想指责六花身边的人太不考虑六花的想法而蛮干,我只想让大家明白,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可能不理解,但不要伤害他们,他们正是因为被伤害才逃避的,继续给予他们哪怕是无意的伤害,只会让他们的问题雪上加霜。至于大家信不信我们这些搞心理的,我不强求,我们是专业的,什么都不懂只懂人心,自然也能够理解那些误解我们的人的想法。 真心祝愿这部动画能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吧?我信任京都,他们能并明白这一切的。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