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初1 1古初1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000 发帖数: 12,222 关注贴吧数: 7
阜德医院、县医院——竞争要保持正气!!! 我县两家医院——县人民医院与阜德医院——的“口水官司”越打越热闹,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让我们的网友们好象雾里看花,真假难辨。一位清醒的、赋有正义感的人士,为两家医院间出现的这种不正常现象焦虑。他说:眼下县医院与阜德医院,竞争激烈、烽烟四起,但竞争中出现了不和谐音符——恶意造谣、诽谤等卑劣手段。愚以为两家医院在竞争与营销中,都应保持正气——宣传自身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与服务),用真心去赢得市场、赢得患者,不要去用不正当的手段去竞争、宣传!! 医院为老百姓真正看好病、服好务,最终会得到社会、百姓的拥护与认可! http://post.baidu.com/f?kz=114616304不坏借这位人士的主题做这个专辑,一来是将散落在吧里的各种(准确与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归纳,以便于关心、关注此事的人士查阅,二来,也通过大家的讨论,提醒医疗卫生业的行政主管单位及两家医院的负责人:坚持正确的管理理念,坚持“救死扶伤,防疾治病,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为一方百姓造福。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对于医院这种特殊性质的单位来说,如果存在不正当的竞争,最终受害的都只能是患者,同时,这种行为也会损害医院自身的形象,影响长远的发展。但是,即使道理再清楚,做为身处其中的当事人,如果没有必要的提醒和监督,恐怕也难跳出现实社会中的那些怪圈子。本主题将置顶十天,大家可以展开讨论,但如果涉及不实信息,不文明发言,及攻击、谩骂等言论,将从严删除。也欢迎广大网友积极举报,凡发现此类信息,您可以给不坏或江月发消息,我们会及时处理。阜德医院、县医院——竞争要保持正气!!!http://post.baidu.com/f?kz=114616304盐山县医院曾经获得的荣誉http://post.baidu.com/f?kz=70462924盐山县卫生局向全县人民发出公开信(2002年)http://post.baidu.com/f?kz=70462027早产三胞胎,一个夭折,二个伤残 盐山县人民医院责任有多大?http://post.baidu.com/f?kz=91007796这就是盐山县医院的专家?http://post.baidu.com/f?kz=91507114从一件小事看县医院服务人性化的缺失http://post.baidu.com/f?kz=104666896盐山县医院检查科室检查费用全面优惠50%,造福于老百姓http://post.baidu.com/f?kz=105495884盐山县医院突发重大事件http://post.baidu.com/f?kz=111906246到哪个医院生孩子好,给个建议http://post.baidu.com/f?kz=106811295阜德医院与县医院 哪个更有发展前途?http://post.baidu.com/f?kz=21966942关于阜德医院 与 县医院 哪个更有发展前途 的回复http://post.baidu.com/f?kz=23644186有了私立医院,咱老百姓有盼头了!http://post.baidu.com/f?kz=44523009畅所欲言说阜德(阜德医院)http://post.baidu.com/f?kz=76950356县医院的毁灭者——刘忠义http://post.baidu.com/f?kz=69621455阜德医院开业后最受益的是谁?最吃亏的是谁? http://post.baidu.com/f?kz=88997733阜 德 医 院 简 介http://post.baidu.com/f?kz=90007667阜德医院 德 http://post.baidu.com/f?kz=97807752【赞扬】阜德医院 http://post.baidu.com/f?kz=99596729烦!阜德医院开业广告竟做到了手机里http://post.baidu.com/f?kz=103322361欢迎来阜德作客http://post.baidu.com/f?kz=103650877讨论一下 阜德医院http://post.baidu.com/f?kz=105027960阜德医院领导班子从新阻隔(重新组阁),孟村的李建忠终于下了台http://post.baidu.com/f?kz=109642861大家看一看县医院和阜德医院哪个收费更低,服务更好. http://post.baidu.com/f?kz=109399476阜德医院没有医生证的占多数,出了医疗事故是不是为法?要向什么单 http://post.baidu.com/f?kz=110127626阜德医院医疗纠纷不断,内部有亲戚的自己问问!http://post.baidu.com/f?kz=110504954阜德医院又有新对策,出租车司机拉一个病号给好处费5元 http://post.baidu.com/f?kz=111447525为什么总是抨击阜德医院?~为此不平-----盐山老百姓http://post.baidu.com/f?kz=111656705阜德医院,县医院,李胜利,盐山百姓. http://post.baidu.com/f?kz=111768545阜德医院,希望你一路走好http://post.baidu.com/f?kz=112618186阜德医院12日在电视上说开业至今妇产科收治生孩子的300人,均母子平安http://post.baidu.com/f?kz=114136086阜德医院和交警队相勾结,涉嫌不正当竞争http://post.baidu.com/f?kz=114007696县医院和阜德为什么不能公平竞争而要用不正当的手段??? http://post.baidu.com/f?kz=114005359
前总理的三句话与走向渤海湾的沧州   无意中想起了前总理朱镕基的三句话:肮脏的城市,野蛮的市民,无能的市长。  我所知道的版本是这样的(未必准确):朱总来沧州视察时,参观过东塑,对东塑的周边环境深感失望,对东塑的污染也很不满,由此,沧州给朱总留下了一个肮脏的印象。而去港口视察的路上,由于雪天路滑,先行的开道车出了事故,并与当地村民发生了激烈争执——具体地点就不必说了,免得又要引起无谓的口舌之争——而这一幕,又恰被随后路过的朱总看在眼里,呵呵,武术之乡啊,沧州人真的够尚武呢!而所谓的无能的市长,则是一个误会,其时,市领导对于如何向朱总汇报沧州的情况是有过讨论的,当时设计过两种基调,一是讲成绩,报喜不报忧;二是讲困难,利用这个机会,尽可能为沧州争取些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最后市领导决定采取后一种方案。但结果却事与愿违,朱总的态度是,你们这也不行,那也困难,你们这些市长不是无能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吗?  沧州,被这样一种评价所概括之后,俨然就是一个没法要的城市。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如果大家有兴趣,咱们远扯近拉地聊聊。  先从远了说吧。沧州有几个古地,如南皮、河间、盐山等,这里有必要说一说的是盐山。  盐山很古老,这种古老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时期,在有一种版本的“三皇五帝”说中,五帝之一的少昊金天氏就出生在凤凰栖息地的盐山,因此,盐山也自古就有“凤凰城”之说。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2300年前的古饶安、2200年前的千童城、2000年前的古高成(成同城),都是盐山在历史上的沿革。及至1500年前(公元517年)设置沧州时,时称饶安的盐山已经至少有了800年的“行政建制”,盐山比沧州都年长800岁。  历史上的徐福确实不止一次入海求仙,但可以确信的是,最后一次成功地东渡,是公元前218年从饶安启航的。十六年后,汉朝在饶安置千童县。但这个名字仅仅叫了77年,就随着千童候刘阴的封号被“国除”了。遥想当年,盐山可谓物华尽收、人才济济,千帆竞渡、帅哥美女云集啊!秦台之上,终日礼乐缭绕;卯(音GUAN)兮城内,海船、兵器、航海用品的制造,带来了满城的繁荣与兴盛……始皇帝走了,徐福也走了,带走的还有三千盐山少年,北魏年间千童城有开化寺,寺内竖千童碑、建千童殿和徐福祠。每年在农历三月二十八举行隆重祭祀。每逢甲子年,还要举行大典,以召唤死在异域的魂灵还乡,这就是盐山千童的“信子节”。盐山因此被称为历史第一侨乡。  盐山曾经很大,今日沧州运河东部地区的多数县市,历史上都曾经全部或部分属盐山,海兴、孟村就不必说了,黄骅、山东无棣、庆云、乐陵的部分也曾部分属于盐山,盐山之名就得之于碣石——马谷山(即今山东无棣县大山)。可能是受了曹丞相那气势磅礴的《观沧海》的影响,盐山人也爱写诗,诗人们一边在县境南边的枣林里感慨“春分已过又秋分,打枣声喧隔陇闻。三两人家十万树,田头屋脊晒红云”,一边守在海岸上吟诵“春风争唱枣芽黄,秋雨潮来雁过霜。听说海船昨日到,鱼虾转贩羊二庄”……那时的盐山有海、有山、有枣、有盐。  沧州城最早是建在今天的旧州的。现在的旧州镇,还有清晰的古城墙遗址。而今天的沧州城,是明朝建的。那时,燕王朱棣已经定都北京了,明王朝的政治中心于是从南京移到了北京。处于对江南物资的需求,以及货物交换的需要,明王朝重新疏浚了开凿于隋代、传说被隋炀帝用于观花的大运河,于是“漕运时代”就开始了。随着漕运的兴起,在南通州(江苏南通)与北通州(北京通县)之间,形成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走廊。那时,沿着这条经济走廊,我们沧州境内亮起了一连串的明珠般的城市:连镇、泊头、沧州、兴济。沧州的取点是位于泊头与兴济之间的,这是一种有意的选择,也可以说是神仙的安排。只是,帮着沧州迁城的神仙是个马大哈,将沧州城的东门与北门丢在了原地,这形成了现在的旧州镇,旧州镇只有东关和北关,没有南关与西关,而后来的新沧州城,却少了东门与北门。
吧主原创:给中国足球支招——保证2010年世界杯夺冠   昨天看了一场球,深圳健力宝对西班牙巴塞罗那,是边喝着小酒边看,说实话,真的很惬意,球也很好看,一共进了九个球,个个精彩,只是,我是把主客队颠倒过来看的。   就想到一个问题:中国人很聪明,人也多,十几亿人,愣是找不出十一个球踢的好的?要说中国人踢球的身体条件不行,那是说总体,这么多的人口,找几个条件好的不难。再说,韩国人的身体条件还不是和我们差不多?人家怎么就能行,虽然算不上大牌,但起码不象我们这样。   于是就想给中国球员支支招,想了一夜,想起这样几个点子,送给足球界了,免费。   首先,看了昨天的比赛,感觉现在的球员,球感、意识还不及十几年前那班人。在场上,用有些球迷的话讲,就象在梦游。所以,咱就从球感和意识说起。   这两样东西,绝对是赛场上取胜的关键,其它如技术、速度、对抗能力等,凡是可以用指标和数字判断的,意义都不大。能用数字标明的,都是固化了的东西,而赛场上起决定作用的,却多是非固化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说,谁谁谁的综合实力强,谁谁谁的综合实力差。综合实力是什么?不就是这些指数吗?但综合实力可以决定一切吗?不能!否则,球赛就没必要踢了,双方队员上场,测测各项数据,找个中学生拿个计算器就解决胜负了。而我建议,中国的教训和队员,每天早上起床后的都要想一想中国古代那个田忌赛马的故事,孙膑怎样用综合实力弱的马打赢综合实力强的马的。这也是“道可道,无常道”的道理。   那么,怎样训练球员的意识和球感呢?我出的招术是,让球员把眼睛蒙起来训练。   用五笔打字的朋友可能有个体会,要想提高打字速度,就必须要练盲打,盲打是什么?其实就是最后不用看不用想,碰到一个字,手指下意识地就冲着键盘上特定的区域去了。出手出脚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与生俱来的潜能,但这种潜能如果不开发,就会慢慢消失。为什么小孩子们玩电脑比大人掌握得快,就是小孩子的潜能容易开发的道理。我们的球员,好多小时候非常优秀的球员,球感和意识都非常好,有些教练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感觉和意识,于是增加了很多机械的练习,三千米五千米腰腹肌折返跑等等。孰不知,所以球员的灵性就是在这种机械性的训练中,慢慢失去了。现在没办法了,许多球员已经大了,不得不用蒙眼睛的办法来重新培养球员的这种感觉和意识了。   而这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培养球员的空间位置感、整体方位感、相互间的默契感、对组织意图的领悟感等等感觉,还可以训练对足球的触感,也就是球感,而且也要求球员必须用脑子踢球,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到场上去梦游。   当然,这只是个概念,技术上还需要探索一套科学的办法,比如,技术性训练时怎么蒙?对抗性训练时怎么蒙?全蒙还是半蒙?蒙谁不蒙谁?蒙多少人?场上队长和中场队员怎么蒙?怎样通过蒙眼来训练他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在有针对性的训练时,怎样由半蒙眼一方模仿对手,让“对方”“看”自己的组织意图,而己方怎样“猜”对方的组织意图等等。   以上是第一招,我还有第二招:让教练和球员读兵书战策。这些兵书战策,包括古代人常用的排兵布阵的方法。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十面埋伏阵;什么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间戊已土等等,为什么要学习这些东西呢?因为球场如战场,踢球如打仗,道理是一样的,都是遏制与反遏制。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在兵员数量与个体素质不变的情况下,却可以遏制对方,有利已方。有人说,这是教练的任务,队员不必学。错了,教练是统帅,前场是前线,中场是总参,后场是总后,而每一个队员,几乎都是一支作战部队,这种情况下,统帅制定战略思想,前、中、后场都在打各自的大战役,每个人其实都是战场,战场讲战术,战术要讲进退,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需要进还是退要随机应变见机行事,还要对大战略有利。如果指战员没有战略眼光和战术思想,光知道机械地执行上级指令,这战争没有打胜的可能。
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组图)——用生命演绎完美谢幕!(ZT) 新华网南宁7月27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杨越) 2005年6月10日,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学进行:会场是特别设置的,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高度也特意调低。会场外,一辆救护车正在默默守候。 上午10时,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女孩被人推进来。她开始宣读自己的论文。 除了她细弱的声音,会场上一片寂静。 读了十来分钟,女孩猛地咳嗽起来,呼吸困难,现场医护人员紧急输氧。但她咳得实在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她在一旁补充。伤感向每一个人袭来,有的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一个多小时,对于这个面对死亡的女孩来说,是如此漫长。答辩结束了,评委一致认为,论文设计合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优秀。 掌声持久、热烈。女孩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1个月零4天后,她安静地离开人世,微笑着以“优秀”完美谢幕。 她叫何国英,广西大学研究生。 她告诉人们什么叫“坚强” 何国英,一个28岁的女研究生,一个几年间经历了两次大手术、数十次化疗的癌症病人,一个身高一米六、体重不到70斤的女孩。 1997年,来自广西横县一个贫困山村的何国英考上了广西大学。读大二时,她被诊断出直肠癌,但她从未放弃。2002年,大学毕业一年的何国英以优异成绩考上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然而,厄运之箭再次射向这个姑娘。当年11月底,她肺部出现癌广泛转移。短短两年多,四次化疗、一次大手术,每次化疗疗程2至3个月。疼痛,呕吐,头发脱落,身体极度虚弱——何国英承受着难以想象的折磨。 然而,何国英对指导老师说:“我是一个学生,学业上不需要特殊对待。”身体稍有好转,她就捧起课本补习功课,戴上耳机听英语,住院期间还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她不但和其他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还和导师共同完成了两篇高质量的论文。 今年5月底,病情恶化的何国英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而6月10日对她是个重要的日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在这天举行。 考虑到实际情况,学校表示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把答辩会场搬到病房。然而,对何国英来说,在严肃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才是完整的。她含泪央求医生和导师满足她的愿望。 10日,何国英早早起床,精心梳了头,还别上了自己心爱而许久没佩戴的发卡。几个师妹师弟和老师专程到医院接她,医院派出3名医护人员,带上急救药品和氧气,用救护车把她送到学校。 “在第一关校外专家盲评阶段,她的论文就是优秀。无论从学术上、应用上都很有价值,在这个领域有突破,优秀当之无愧。”导师夏中生说,自己从教20年,从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学生。   “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 何国英不长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命已经结束,我可以离开了,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 何国英家在农村,村子人多地少,家里只有两亩多水田。靠着父亲外出打工、东挪西借,她和弟弟才读完了大学。农村的贫困,从小就深深烙在她的心底。 研究生论文,何国英选择了一个很“土”的课题:“非常规饲料——构树叶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她对导师说:“我家在农村,我喜欢这个‘土’课题,构树叶在广西农村到处都是,如果能做成饲料,让农民用很低的成本养猪养鸡,不就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了吗?”看着眼前这个身患绝症的学生,导师无言,嘱咐了一句:这个研究很辛苦,多注意身体。 2004年7月,何国英开始了她的硕士论文研究。而此时,她正受着癌细胞的袭击,整夜睡不着,只能坐着。 “癌痛像刀割一样,不是一下,而是持续性的。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疼痛中,一般人是熬不下去的。”何国英的主治医生、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胡晓桦说。 在这种刀割般的疼痛折磨中,何国英开始了异常艰辛的科学研究。
盐山吧主原创:也说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   也说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   人们对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感兴趣,媒体也多有评说。大多认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了“学历”与“水平、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有人提出,“不要误读了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认为,“那些只有小学文化就能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只是个案。”“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个案就否认了接受更高级学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有必要抠抠字眼,什么是高等教育?什么是高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不必多说,就是正规院校、正式文凭。而广义上的高等教育,指的是高等专业知识教育。例如,时下有许多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均不算学历教育,但这种意义上的教育,似乎不能不算高等教育。再进一步说,即使什么“班”都没上,通过自学和在实践中摸索,从而掌握了“高等专业知识”,这算不算是一种“自我教育”呢?   因此,高等教育的概念,是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和渠道,也不管是通过社会教育还是自我教育,只要是学习了高等专业知识,掌握了高等专业技术,都可以看作是“高等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历教育”,只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而有些人却偏要强调“高等学历教育”,似乎高等教育必须和学历捆绑在一起,其实,如果这不是误解,便是别有用心——“学历”才产生多少年?而教育却是源远流长的。   应该说,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至今总体也只有百分之十几,有着太多有潜质的人因为非能力原因或偶然因素被拒之于高校门外。按说,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我们的体制才更应该灵活一些,不拘一格选拔、任用通过各种途径成才的人才。然而,我们不幸地看到,我们正在唯学历、唯文凭的路上越走越远!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很少见到倪志福、郝建秀、张秉贵、孟泰、王进喜、王崇伦们了——许振超大概是个很难得的例外。在这些没有学历却创造了行业奇迹的人面前,我们真能不屑地说“无他,唯手熟耳”?学历,这这些人面前还有何意义?   是的,系统的院校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它不应该成为整个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唯一途径。而且,到了高等教育这个层面后,教育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填充和储备了,它更应该注重研究的方向、学习的方法、工作(学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技巧等方面的培养,甚至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传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那么,既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如此丰富,那本“学历证书”又能涵盖多少?证明多少?二十多岁时的学习经历,就一定能够证明此后几十年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而那些具有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水平和能力的人,如果仅仅因为缺少一纸学历证书而被埋没,那么,我们的人才机制是科学、先进了?还是褊狭、教条了?所以,正是在这种时候,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才被理性的人们“叫好”。   陈云同志说自己“永远都是小学生”,这话即不是炫耀,也不含自卑,而是谦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理念。再高的学历也是过去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是千姿百态的,教育是生动鲜活的。所以,人们呼唤灵活的人才机制,不能以“规范、严谨”之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那不是科学的理念,更不是先进的理念。   真的是时候再重温一次陈云同志的话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吧主原创:也说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 也说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   人们对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感兴趣,媒体也多有评说。大多认为,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证明了“学历”与“水平、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有人提出,“不要误读了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认为,“那些只有小学文化就能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只是个案。”“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这些个案就否认了接受更高级学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首先,我们有必要抠抠字眼,什么是高等教育?什么是高等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不必多说,就是正规院校、正式文凭。而广义上的高等教育,指的是高等专业知识教育。例如,时下有许多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均不算学历教育,但这种意义上的教育,似乎不能不算高等教育。再进一步说,即使什么“班”都没上,通过自学和在实践中摸索,从而掌握了“高等专业知识”,这算不算是一种“自我教育”呢?   因此,高等教育的概念,是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和渠道,也不管是通过社会教育还是自我教育,只要是学习了高等专业知识,掌握了高等专业技术,都可以看作是“高等专业人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历教育”,只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而有些人却偏要强调“高等学历教育”,似乎高等教育必须和学历捆绑在一起,其实,如果这不是误解,便是别有用心——“学历”才产生多少年?而教育却是源远流长的。   应该说,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普及率还很低,至今总体也只有百分之十几,有着太多有潜质的人因为非能力原因或偶然因素被拒之于高校门外。按说,正是基于这种状况,我们的体制才更应该灵活一些,不拘一格选拔、任用通过各种途径成才的人才。然而,我们不幸地看到,我们正在唯学历、唯文凭的路上越走越远!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现在很少见到倪志福、郝建秀、张秉贵、孟泰、王进喜、王崇伦们了——许振超大概是个很难得的例外。在这些没有学历却创造了行业奇迹的人面前,我们真能不屑地说“无他,唯手熟耳”?学历,这这些人面前还有何意义?   是的,系统的院校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它不应该成为整个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唯一途径。而且,到了高等教育这个层面后,教育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填充和储备了,它更应该注重研究的方向、学习的方法、工作(学习)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技巧等方面的培养,甚至还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传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那么,既然高等教育的内涵如此丰富,那本“学历证书”又能涵盖多少?证明多少?二十多岁时的学习经历,就一定能够证明此后几十年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而那些具有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并经过实践证明有水平和能力的人,如果仅仅因为缺少一纸学历证书而被埋没,那么,我们的人才机制是科学、先进了?还是褊狭、教条了?所以,正是在这种时候,陈云同志的“小学学历”才被理性的人们“叫好”。   陈云同志说自己“永远都是小学生”,这话即不是炫耀,也不含自卑,而是谦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理念。再高的学历也是过去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是千姿百态的,教育是生动鲜活的。所以,人们呼唤灵活的人才机制,不能以“规范、严谨”之名因循守旧、抱残守缺,那不是科学的理念,更不是先进的理念。   真的是时候再重温一次陈云同志的话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本文首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深入讨论区:  http://www.qglt.com/bbs/ReadFile?whichfile=1015677&typeid=17
吧主原创:三农问题上几个扎眼的误区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涉及八亿多农民。中国,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永远谈不上真正强大。相反,如果城乡差距过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后果很严重。   笔者农村出生、长大,一直关心三农问题,认为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因为非专业,所以有些引述与数据未必准确,仅供有关人士、部门参考。   首先,认识三农问题,要注意区分经济济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三农问题。基础和条件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误区一,农村的城市(镇)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带来城市管理问题。   这个问题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说,城市化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现代文明的观念,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与生活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但是,有些人士就当前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城市管理的问题。   的确,在有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与土地资源的保护没有跟上,农业用地被占用,甚至出现严重的违法用地。但这不是城市化的必然代价,如果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代价的付出是会减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现象是这一进程中的必要过程,而不是必然结果。因为,如果从整体上看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必然大过农村人口密度。目前在局部地方出现的土地资源问题,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从而在整体上逐渐得到解决。   至于城市管理中的交通拥堵、治安恶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则是城市管理手段的问题,与城市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无关。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办工厂、修马路、盖楼房、建商场,不能单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它必须与城市的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和合理的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联系起来,使城市更具人性化,使信息、交通、能源供应、生活服务等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高效。   这一点,单靠地方政府的“超前意识”是不行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如建设部)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积极协调,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甚至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和措施,并组织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对城市做具体的规划指导。   误区二,发展农村经济,就是发展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   这个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比较突出。   以前万里同志有句话: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话的大道理是没错的。但是,有些地方为了快速致富、搞活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使出浑身解数招商引资,建工厂办企业,并以此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以凸显其政绩。   然而,尽管这种方式为集体经济的壮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负面作用同样不能低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吸引外来资金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有限(能源、交通、信息等),企业真正投向农村的,只能是技术简单,工艺落后,甚至已经过时,利润空间狭小,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或者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所以,作为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只能是工业链的最底端,生产些低端产品,弄不好还有严重的能耗或环境污染问题。这就象发达国家把第三世界国家作为技术与产品的垃圾场一样。在我们国内,农村也正在成为城市工业、技术的垃圾场。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似乎是支持了农村,但长远看,严重恶化了农村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不仅使农村变得千疮百孔,说严重些,还会从此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      这,大概也是十几年前我们就感慨改革开放意外地收获了乡镇企业的惊喜,但许多年过去了,除了极少数特例外,我们却罕见乡镇企业的真正崛起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条宽广的“后路”可以选择,也使得很多大企业失去了科研创新、提高技术的迫切感和源动力,从而造成整体衰退。
吧主原创——《三农问题上的几个扎眼误区》—关心三农问题的朋友请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大问题,涉及八亿多农民。中国,没有三农的现代化,就永远谈不上真正强大。相反,如果城乡差距过大,矛盾有可能进一步激化,后果很严重。   笔者农村出生、长大,一直关心三农问题,认为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因为非专业,所以有些引述与数据未必准确,仅供有关人士、部门参考。   首先,认识三农问题,要注意区分经济济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和经济落后地区的三农问题。基础和条件不一样,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误区一,农村的城市(镇)化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带来城市管理问题。   这个问题存在于经济发达地区。   应该说,城市化的目的是让人们接受现代文明的观念,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与生活方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但是,有些人士就当前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城市管理的问题。   的确,在有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与土地资源的保护没有跟上,农业用地被占用,甚至出现严重的违法用地。但这不是城市化的必然代价,如果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些代价的付出是会减少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有些现象是这一进程中的必要过程,而不是必然结果。因为,如果从整体上看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必然大过农村人口密度。目前在局部地方出现的土地资源问题,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从而在整体上逐渐得到解决。   至于城市管理中的交通拥堵、治安恶化、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则是城市管理手段的问题,与城市化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无关。   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办工厂、修马路、盖楼房、建商场,不能单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它必须与城市的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和合理的人口密度等因素密切联系起来,使城市更具人性化,使信息、交通、能源供应、生活服务等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和高效。   这一点,单靠地方政府的“超前意识”是不行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如建设部)对城市化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积极协调,提出指导性的意见,甚至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和措施,并组织力量成立专门机构对城市做具体的规划指导。   误区二,发展农村经济,就是发展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   这个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比较突出。   以前万里同志有句话: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话的大道理是没错的。但是,有些地方为了快速致富、搞活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使出浑身解数招商引资,建工厂办企业,并以此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以凸显其政绩。   然而,尽管这种方式为集体经济的壮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负面作用同样不能低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村廉价的劳动力和地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是吸引外来资金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有限(能源、交通、信息等),企业真正投向农村的,只能是技术简单,工艺落后,甚至已经过时,利润空间狭小,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或者是高污染、高耗能产业。所以,作为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只能是工业链的最底端,生产些低端产品,弄不好还有严重的能耗或环境污染问题。这就象发达国家把第三世界国家作为技术与产品的垃圾场一样。在我们国内,农村也正在成为城市工业、技术的垃圾场。这种现象在短期内似乎是支持了农村,但长远看,严重恶化了农村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不仅使农村变得千疮百孔,说严重些,还会从此背上沉重的历史包袱。      这,大概也是十几年前我们就感慨改革开放意外地收获了乡镇企业的惊喜,但许多年过去了,除了极少数特例外,我们却罕见乡镇企业的真正崛起的原因所在。同时,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条宽广的“后路”可以选择,也使得很多大企业失去了科研创新、提高技术的迫切感和源动力,从而造成整体衰退。
吧主原创——放下书本就业与拿起鞭子放羊   放下书本就业与拿起鞭子放羊   早就有关于高考的争论,也有不少大学生就业的话题。时下又值高考,于是,纷纷纭纭,话题重开。   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子在观念上,干嘛非要去东部、去沿海,去西部不行么?为什么非要去好单位、好部门,自己创业不行么?   还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出在扩招上,高校盲目扩招,导致大学生质量下降,就业自然成问题。或者说,中国的就业市场没有这么大容量,你一下培养了这么多大学生当然就业难了。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说,今年大学生就业要达到百分之七十三的比例,话音甫落,招来板砖无数,想来,教育部也觉得自己很无辜。   笔者听了一路,看了半天,感慨大家的一片苦心的同时,却只能说一句,大多没说到点子上!诚然,无论是教育部也好,国家其它有关部门也好,在就业市场上当然应该有所作为,如果协调得好,也一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毕竟劳动就业率是个社会问题,不要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就是西方一些发达的中小国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应该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本人不敢在这方面说三道四,但可以在几个问题上谈谈自己的浅见。   第一,就业观念问题。为什么大学生不愿意去西部,我认为是因为西部环境不好。在一个相对缺少市场、缺少资金、缺少技术、缺少政策扶持的地方,让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去适应和闯荡,即使他热情再高,但能有多大实力与勇气呢?我倒是认为大家不愿去西部,甚至从西部出来的学生都不愿回到西部去,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西部环境问题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东部的机会多于西部,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还一直采用各种优惠政策为本地吸引人才,有给钱的,有给房的,还有创业基金,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户籍资源可供利用等等。而西部呢,在各个方面都是捉襟见肘,所以能提供的创业、就业机会也就有限。因此,大学生毕业后留在东部城市即使境遇并不理想,也不愿意去西部!为什么会这样?这事国家应该想一想。从政策倾斜、财政扶持、用人体制、人才环境、基础建设等等方面好好想一想。   第二,扩招问题。中国的高校扩招非议颇多,被很多人骂得不轻。大家骂的理由是,师资跟不上,学生太多,就成了赶鸭子,教学质量没保证。是不是这样呢?不尽然。虽然笔者不掌握权威的准确数字,但手头有组数字媒体报道的数字,或许可以参考:从师生比来看,我国是很低的。资料表明:世界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平均水平是1∶16.7,可是在我国的所有大学里,把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函授生等等都算上,仅仅达到1∶10。这说明:我国的大学办学效率是世界上比较低的 (《中国青年报》2003年8月25日)。人家一个教师要教16.7个学生,而我们的大学教师只教10个,还保证不了“质量”,这简直就是该挨板子的事,还说学生多得像赶鸭子!当然,这并不排除有某些地方太过“效率优先”了,从而给人造成了某种赶鸭子的假象。比如“2004年广东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师生比为1:29.35,加上成教学生,师生比高达1:43.92”(《南方都市报》2004-12-28),这同样也是该挨板子的事。   但总体情况是,我们高校的办学效率还是较低的。笔者认为,以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与人口现状,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对劳动者数量与素质的要求,我们的高教育理应超负荷一点点,也就是说,师生比应该在一比二十左右相对比较合理。而事实上我们在整体上并没有达到这个比例(个别地方、个别高校的极端现象并不能说明整体状况)。换句话说,除了个别情况外,整体来说,扩招的力度不是大了,而是不足。确实有些院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再加上教育体制、办学水平等原因,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扩招,也不是造成学生素质下降的原因,而是办学效率和水平。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市场容量有限,大学生“淤”了。这实际上是个很荒唐的说法,而且无比荒唐。原本,教育的根本作用只是提高人的素质,即使是专业教育,也只是为未来的社会需求提供保障,谁也不能硬生生将高等教育与就业简单地划等号。但鉴于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即上大学就意味着有工作,上好大学就意味着有好工作,所以,人们谁都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可是,这窗户纸捅不捅都得破:尽管就业的机会有限,但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却都有。单纯为了满足高就业率,从而削减教育投入力度,只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比如说,如果我们把现在的招生规模砍掉一半,肯定能100%就业,但那样的100%值得欢呼吗?非大学生就没有就业率问题了吗?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又该怎么算?所以,这完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只在于二十年前出生的那代人数量,跟劳动人口的数量有关,跟适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无关。最多体现出的是隐形的失业和显形失业的关系。   最理性的考虑是:我们究竟是要一个低教育水平上的“大学生‘高’就业率”,还是要一个高教育水平上的“大学生‘低’就业率”?就好比一家人,生了10个孩子,能上大学的,就“就业”,考不上的,就放羊,那么,在不考虑经济条件的前提下,您究竟愿意孩子们都上大学,从而就业难一点?还是愿意为了避免就业难,从而让多数孩子都放羊去?   我想,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理智,会选择前者。   偶尔喝多不算坏   2005.6.9本文6月11日——13日被推荐到人民网首页:http://www.people.com.cn吧主的个人博客:http://yueguang0908.blogchina.com
不坏的高考作文(福建卷):一个圆圈(看图作文)   首先让我给出题的老师纠个错:老师,我知道您出的是语文题,但您也别这么弱智,明明是两个圆圈,怎么说成是一个圆圈呢?难道,一和二有什么不同您都不知道?(注:老师,我不是真的骂您,是为下面的内容打掩护,否则人家会说我们串题,嘿嘿)   下面我说说关于圆的话题。   谁都知道,老师出这个题,肯定不是让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来求证周长与面积的关系,而是从人和事的角度来论证标准圆形和带棱角圆形各自的特点与特征。   如果我不是老师肚子里的蛔虫,那么我肯定不知道老师想的是什么,但很不幸,我是。   老师是想告诉我们,标准圆形呢,面积大,稳定,不容易和外界发生剐碰;而带棱角的就不行了,不是妨着上面的方,就是碍着下面的矩,不是磕着左边的梯,就是碰着右边的菱。自己的面积呢,还受到影响。其实老师啊,您根本用不着绕这么大弯子,您也太小看我们了,要是这点悟性都没有,还敢往这考场坐吗?您不如直接告诉我们:做人要圆滑,要学会上下通融、左右逢源,要懂得不显山露水的妙处,要理解处事为人的精义,我们只有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看人下菜碟,才能保证上下左右方方面面都满意,不伤大家和气,不伤领导脸面,不伤下级自尊,至于什么独立思想,什么独到见解,什么真理、信念、立场,统统见鬼去吧!不把自己弄圆,你就不能保证自己的面积最大,面积是啥,嘿嘿,实惠呗!   老师,我知道我这么理解您满意啦!您都笑了,特欣慰吧?   不过,还有一点您不会想到,那就是我是您肚子里的蛔虫,您还有一点心思没说出来,也不在判卷时要求,但我知道。   学语文时我们学过,圆是啥?是“元”嘛,硬通货呀!现在的人民币上不是还用“圆”这个字呢吗?而带棱角的圆是啥?哈哈,带大单位后面带了个小零头!几圆几角。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零头是很碍事的,很不受欢迎,被鄙视,一般情况下要拿掉才行。   比如我们吃饭去,付款时,一千零五十元,这个五十就是类似“角”的零头,会被我们毫不客气地拿掉。再比如开发票时,这个五十也是个零头,一般我们会抹平它,开成一千一百圆整。   再有就是啊,一般买个科局长之类的官衔,约需五到十万吧,虽然具体数字学生不详,但断没有几万几千几百几十几圆几角几分的道理。为啥呢?那些零头太讨厌了,都是些比“角”还碍事的东东。   所以,这就是圆和角的特征与特性,“圆”放在哪儿都比较踏实,而“角”则被鄙视,不但累赘,还容易暴露。   嘿嘿,老师,本文虽短,但言简意赅,字数够了,您大可放心,学生将来不会给您丢脸的。   交卷。   考生:偶尔喝多不算坏
找到一条盐山的消息,可是——很汗 :( 地条钢死灰复燃隐患多 探访河北盐山私炼地条钢 来源: ��经济半小时   在国内最近一段时间的钢铁投资热中,记者发现地条钢又开始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这种东西是用废旧钢铁炼制出来的劣质钢材,不仅冶炼的时候污染大,用到建筑上,还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几年前,国家就明令禁止生产这种钢材。但在河北省盐山县一个叫南杨庄的村子里,记者一次就看到了六、七家这种偷偷炼制地条钢的小钢厂。  记者以购买钢坯的身份,来到了河北省盐山县南杨庄村,一连探访到五家小炼钢厂,见到的只是紧锁着的大门,和戒备重重的老板。当地小炼钢厂的老板都不承认他们在生产地条钢。  当地人告诉记者,前两天环保局来过之后,这些小炼钢厂就暂时不生产了。难道小钢炉的火真的就这样熄灭了吗?记者决定晚上再进行暗访。晚上九点多钟,记者来到了白天到过的一家小炼钢厂,谁知却见到了完全不同于白天的景象,钢水发出的红光照亮了半个天空,工人们正在往炉子里填加废钢铁,整个厂子完全笼罩在浓浓烟雾之中。记者以买钢材为由,暗访到了小炼钢厂的工人工人:“这开着呢,这都是,你明天来拉钢材,白天他不敢干,他晚上开,开到(天)亮就关了。”  小炼钢厂工人告诉记者,由于5天前,当地报纸对这里的地条钢生产进行了报道,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来到盐山,对这些小炼钢厂进行了处罚,他们只好转换了生产时间,而更多的地条钢厂还在观望。小炼钢厂工人说:“现在这两天不能干了,也就是顶多再有五天六天的,差不多避避风头,差不多到月底就都开了。”  所谓地条钢,就是将废钢铁经过电炉的简单熔化生产出的钢材。地条钢的成分无法控制,里面布满气泡和“砂眼”,没有韧性,极易折断,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产品。用地条钢加工的钢材一旦进入建筑工地,将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在盐山县一个大的钢材市场,记者发现这里就有用地条钢加工的圆钢,这些圆钢布满了裂纹和砂眼,参差不齐。钢材经销户告诉记者,这些圆钢都是处理货,一拔就断。  南杨庄村的第一家小炼钢企业,是2003年的下半年才建设开工的,短短的几个月时间,相继又有5家小炼钢厂在这里落地开花。那么为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会有这么多的人建设小炼钢厂呢?一个当地村民说出了其中的秘密:“一个月干好了,一盘炉子赚十来万,一个炉子一个月干好了,就十来万。”  一个小炼钢厂的老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扣除电费、铁料损耗、工人工资等各项开支,每吨地条钢可以挣到二、三百元。即便是只有晚上生产,一天也有10多吨的产量,一天就能赚几千块钱。一个电闸、两个电熔炉、一个冷水池、两排槽子,是生产地条钢所需要的设备,两三个月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投资少、见效又快,这成了小炼钢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的直接原因。  盐山县的老百姓告诉我们,当地的生产地条钢的小钢厂是从去年开始多起来的。最近几年,全国查获的地条钢累计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吨,取缔的生产点有上千个,可为什么受到严查的地条钢,在盐山县却是如此兴旺呢?  记者在盐山县环保局对一家地条钢生产企业的处罚通知书上,奇怪地发现这家企业是一家电梯配重公司。当地村民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这是县里引过来的,盐山不是开放嘛,弄过来的。”  盐山县副县长刘国恩告诉记者,去年的7月下旬,盐山县召开了一个全县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动员大会。要求各个部门和单位广泛引进资金、项目,并制定了奖惩措施。每个部门都有任务,完不成任务,还会有一定的制约措施。  正是在县里这样的政策指导下,一批小炼钢厂纷纷改头换脸,以电梯配重铁厂、铸造厂、金属改制厂的名字在这里安家落户。河北省盐山县副县长刘国恩还这样告诉记者:“因为这些企业来的时候,刚一开始谈,有的就说我是搞铸造的,按他这情况来看,小炼钢搞制造还有一步之遥,他炼出来以后他要搞铸造,他要用摸具,但是他没有这样做。”  既然盐山县相关部门,也发现了这些打着各种名号混进来的小炼钢厂,为什么地条钢还在这些小炼钢厂里红红火火地炼呢?质量技术监督局分管执法工作的高忠树告诉记者,他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一直在打击小炼钢厂。半年多了,越查处小炼钢厂越多。高忠树说:“咱这几个人不可能一天把它查处完了,咱慢慢陆续在搞,市局正配合咱搞着呢。”  在盐山县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的实施方案中,记者也看到,对这些地条钢生产企业,要做到五个彻底,即彻底断电、彻底捣毁生产设备、彻底清理厂房、彻底没收原材料、彻底没收不合格产品。然而南杨庄的这些小炼钢企业,除了被罚款和没收产品外,这些企业的电没有断、设备没有拆除、原材料也没有被没收。  招商引资把生产地条钢的小钢厂引了过来,同时在这样的一层关系下,盐山县查起地条钢来也是困难重重。所以在这里,我们有个提醒,不要单纯的为了经济数字的一时增加,去拿环境和生命做代价。环境保护和生产安全才是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  记者 康敬峰,樊建恩,顾平
轻松一刻——世界上最强的英文   1.we two who and who?   咱俩谁跟谁阿  2.how are you ? how old are you?   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  3.you don't bird me,I don't bird you  你不鸟我,我也不鸟你  4.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 ! together up !   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兄弟们,一起上!  5.hello everybody!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say,then  say!if you have nothing to say,go home!!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6.you me you me   彼此彼此  7.You Give Me Stop!!   你给我站住!  8.know is know noknow is noknow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9.WATCH SISTER   表妹  10.dragon born dragon,chicken born chicken,mouse''son  can make hole!!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大地洞  11.American  Chinese not enough  美中不足  12.one car come one car go ,two car pengpeng,people die   车祸现场描述  13.heart flower angry open  心花怒放  14.go past no mistake past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15.小明:I am sorry!   老外:I am sorry too!  小明:I am sorry three!   老外:What are you sorry for?  小明:I am sorry five!  16.If you want money,I have no;  if you want life,I have one!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17.I call Li old big. toyear 25.  我叫李老大,今年25。  18.you have two down son。  你有两下子。  19.as far as you go to die  有多远,死多远!!!!  20.I give you face you don''t wanna face,you lose you  face ,I turn my face   给你脸你不要脸,你丢脸,我翻脸
盐山老乡——刘真人(刘德仁)的原籍新考 刘 德 仁 的 原 籍 新 考 李 刚 刘 德 仁 , 道 号 无 忧 子 。 道 教 著 名 流 派 - - 真 大 道 教 的 开 山 真 人 , 他 生 活 于 宋 金 隆 替 之 际 , 金 皇 统 二 年 ( 公 元 1 1 4 2 年 ) 创 立 真 大 道 教 , 一 生 弘 道 三 十 八 年 , 在 中 国 道 教 史 上 是 一 位 举 足 轻 重 、 承 前 启 后 的 大 德 高 士 。 真 大 道 教 立 清 规 戒 律 九 条 , 将 佛 教 思 想 特 色 融 摄 教 理 之 中 , " 其 教 以 苦 节 危 行 为 要 , 而 不 妄 取 于 人 , 不 苟 侈 于 己 者 " 1 。 有 金 一 代 , 道 教 的 发 展 出 现 重 大 变 革 , 王 重 阳 创 建 的 全 真 教 是 道 教 中 兴 的 转 折 , 金 代 朝 廷 尊 崇 道 教 , " 金 国 崇 重 道 教 与 释 教 同 , 自 奄 有 中 州 之 后 , 燕 南 燕 北 皆 有 之 。 所 设 道 职 , 于 师 府 置 司 , 正 曰 道 录 , 副 曰 道 正 , 择 其 法  精 专 者 授 之 , 以 三 年 为 任 , 任 满 则 别 择 其 人 。 其 后 , 熙 宗 又 置 道 阶 , 凡 六 等 , 有 侍 宸 、 授 经 之 类 " 2 。 世 宗 大 定 年 间 , 皇 诏 刘 德 仁 进 京 入 居 天 长 观 , 旋 赐 号 " 东 岳 真 人 " , 礼 遇 颇 重 。 元 代 至 元 年 间 " 其 教 益 盛 " 3 , 是 时 为 真 大 道 教 发 展 的 顶 峰 时 期 , 信 奉 者 遍 布 黄 河 流 域 , 声 势 宏 浩 , 与 正 一 、 全 真 两 大 派 齐 名 于 天 下 。 未 几 , 因 内 部 发 生 歧 异 , 遂 自 行 瓦 解 , 一 部 分 信 奉 者 溶 入 全 真 教 。长 期 以 来 , 关 于 刘 德 仁 的 原 籍 , 不 悉 何 故 , 众 说 纷 纭 , 且 古 今 地 名 混 淆 使 用 , 一 曰 山 东 乐 ( 音 : l à o ) 陵 人 ; 或 曰 沧 州 乐 陵 人 ; 甚 曰 : 山 东 盐 山 人 , 可 谓 扑 朔 迷 离 , 例 如 : 《 道 教 文 化 辞 典 》 ( 2 2 2 页 ) , 《 中 国 人 名 大 辞 典 》 ( 1 4 8 1 页 ) 、 《 中 国 道 教 》 1 9 9 0 年 4 期 ( 6 0 页 ) 、 《 中 国 道 教 》 1 9 9 2 年 3 期 ( 3 7 页 ) 。 笔 者 以 为 将 刘 德 仁 原 籍 考 定 为 山 东 乐 陵 、 沧 州 乐 陵 , 其 出 处 大 率 皆 援 引 《 金 史 》 、 《 元 史 》 两 处 , 《 金 史 · 地 理 志 》 载 称 : " 沧 州 上 , 县 五 , 镇 十 一 , 清 池 、 南 皮 、 乐 陵 、 无 棣 、 盐 山 " 4 。 《 元 史 · 地 理 志 》 载 称 : " 沧 州 中 , 领 县 五 , 清 池 、 南 皮 、 乐 陵 、 无 棣 、 盐 山 " 5 。盐 山 县 位 于 河 北 省 东 南 隅 , 乐 陵 县 位 于 山 东 省 偏 东 北 部 , 虽 不 隶 属 同 一 省 级 政 区 , 缘 始 置 两 县 后 便 毗 邻 相 依 , 连 壤 部 分 犬 牙 交 错 6 , 尤 如 唇 齿 般 , 所 以 文 化 渊 源 极 深 。 史 载 , 盐 山 、 乐 陵 皆 为 西 汉 置 县 , 西 汉 时 期 同 隶 于 渤 海 郡 。 北 魏 熙 平 二 年 ( 公 元 5 1 7 年 ) , 设 沧 州 , 两 县 亦 同 隶 该 州 。 唐 代 同 隶 于 河 北 道 沧 州 。 宋 代 、 金 代 同 隶 于 河 北 东 路 沧 州 。 元 代 又 同 隶 于 中 书 省 河 间 路 沧 州 。 明 代 , 朝 廷 调 整 行 政 建 制 , 设 全 国 为 十 三 布 政 使 司 ( 即 十 三 省 ) , 加 上 京 师 ( 北 直 隶 ) 、 南 京 ( 南 直 隶 ) , 实 为 十 五 省 , 与 今 现 行 政 区 已 基 本 接 近 。 至 此 , 两 县 自 西 汉 开 始 同 隶 属 一 州 ( 郡 ) 的 行 政 关 系 发 生 变 化 , 盐 山 县 隶 属 京 师 ( 北 直 隶 ) ; 乐 陵 县 改 隶 山 东 省 7 , 之 后 , 代 代 因 革 , 迄 今 未 变 。 所 曰 刘 德 仁 为 山 东 盐 山 人 、 山 东 乐 陵 人 , 翻 检 史 籍 , 用 " 山 东 " 一 词 做 为 行 政 建 制 的 称 谓 虽 始 于 金 代 , 分 为 山 东 东 路 、 山 东 西 路 两 路 , 是 时 , 盐 山 、 乐 陵 两 县 与 此 两 路 无 任 何 隶 属 干 系 。 明 代 之 后 , 盐 山 从 未 隶 属 过 以 山 东 定 名 的 行 政 建 制 。 称 刘 德 仁 为 沧 州 乐 陵 人 , 倘 若 是 不 谙 金 、 元 之 史 者 , 单 纯 按 现 代 隶 属 关 系 印 证 , 往 往 认 为 与 现 实 有 所 出 入 , 过 于 牵 强 附 会 , 沧 州 、 乐 陵 两 者 之 间 是 不 存 在 任 何 行 政 隶 属 关 系 的 。 这 样 , 上 述 各 说 皆 需 厘 清 , 对 于 刘 德 仁 的 原 籍 要 有 一 个 共 识 。
首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