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初1 1古初1
关注数: 34 粉丝数: 1,000 发帖数: 12,222 关注贴吧数: 7
谈谈理想,神清气爽 理想不是个尿(Sui)泡,一口咬下去才发现,上当了。 理想是一座青山,你立足破岩,咬定它,就可以潇洒地“任尔东西南北风”。 理想,是一种人格,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基调,是人生路上的一系列目标。 理想,是一套价值体系,是自己的信仰追求。 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资,天资是会被浪费的。 不要羡慕别人的人脉,人脉也可能转化成祸害。 用辩证的方法,你将更客观地看待困顿与挫折。 貌似没有出路时,你可以杀出一条血路。当年,要不是走投无路,红军不会二万五千里长征。 而办法多多时,你却有可能乱花迷眼,往往把握不住最佳选择。蒋委员长,手握数百万军队时,他本来有无数个选择,却在二十多年里让这个打一顿,又让那个打一顿,最终丢了江山。而只剩下去台一条路后,他偏偏又生存了下来。 谈恋爱也是。条件好的,一锤定音,再没了选择的余地。而条件差的,却可以沙里淘金,从从容容地于茫茫人海觅知已,一旦得遇定是百般呵护与珍惜。 所以,困顿与受挫是好事,这是把机会留给下一次。 人生是一条路,理想就是方向。 人生如走夜路,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终点在哪里。但人生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理想。在人生的路上,不同的阶段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这目标就像一盏盏路灯,走过一个,走向下一个。影子忽而长,忽而短;前方时而亮,时而暗。但是,不管饥乏不管劳累,不管风雨不管霜雪,只要你沿着自己的方向坚定地走,终有一刻会天光大白。 那时再回首,你会感慨:哇的噻,理想这玩意,还真不是说着玩的! 拉磨的驴常笑话拉车的牛:慢死了。但牛回首时,看到自己坚实的足迹一直延伸到天际,而驴下班后,看到的是一圈杂沓的蹄印。
转:《我的父亲仉鸿印》 前    言 我的父亲仉鸿印戎马一生,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他毕生的精力。他是乡亲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在家乡流传着许多关于父亲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抗击日寇和消灭反动派的动人故事。 1970年,爸爸去世之后,我和兄弟姐妹们的共同心愿,是把爸爸的革命事迹,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发扬光大。于是我下决心搜集关于爸爸的革命史料。那时我还在上班,工作甚忙,不能全力以赴,只能尽最大努力去做。 我就兰州出差之便,曾拜访过兰州军区肖华司令员。肖华同志曾参加过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9月,年仅23岁的肖华同志担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部队挺进冀鲁边区,领导边区人民开展抗日斗争。 原南京军区副政委周贯五同志写的革命回忆录“艰苦奋战的冀鲁边”于1983年出版了。书中多次提到我父亲的战斗事迹,生动而真实。周贯五同志曾任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政委兼冀鲁边区政委。从根据地的建立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他在冀鲁边区工作时间最长,所以对我父亲非常熟悉。 在北京,我和我丈夫赵凤林曾多次拜访过原海军副司令员傅继泽同志。他曾担任渤海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和我爸爸并肩战斗过多年。 我们还拜访或写信联系过父亲的其他战友,如李广文等同志搜集了不少资料。 我们还委托当时在山东济南省文联工作的老同学任孚先,在济南搜集我父亲的事迹资料。他采访过原冀鲁边区老干部,爸爸参加革命的引荐人杜步舟同志。时值杜老在济南家里休养。杜老回忆起战争年代的故事,像是关不住的闸门,桩桩件件涌上心头。他慢慢讲述,老同学认真记录,最后整理编写成仉鸿印抗击日寇的战斗故事。 我叔父仉翰(原名仉鸿瀚)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革命,长期从事后勤工作,也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在此,对革命老前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仰。对帮助过我们的任孚先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特别感谢中共沧州市委和人民政府以及盐山县委和人民政府。党史资料部门搜集和编写的包括父亲在内的党史资料是对年轻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 我内心还特别感谢我的丈夫赵凤林,我对爸爸所做的一切,始终得到他的大力支持。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帮助查找资料,串连材料,比较核对,修改补充,默默无闻地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1995年8月15日,值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盐山县人民政府在盐山县仉小庄建立了“仉鸿印同志纪念碑”,以表彰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功绩,以及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贡献,特别是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盐山农民收藏飞机办起民间航空博物馆 30年里,他以一个农民的执着与“狂热”收藏了数十架飞机及50余万件航空器件,12间屋子只留下3间住人;他用两种战斗机的名字给孩子起名;他办起我国第一家民间航空博物馆,成为当地国防教育基地……11月30日,58岁的盐山县孟店乡张仁庄村村民张长生在他设在县城里的博物馆里指着满满一屋子航空器件对记者说:“这些只是我‘藏品’的九牛一毛。”                          一个年轻的农民迷上了天空     对于一个农家孩子来说,“飞机”无疑充满了神秘色彩。可正是这层神秘让张长生迷上了飞机。除了叠飞机、用泥捏飞机,他还自己制作简单的“飞行器”。那片无垠的天空迷上了他。     初中还没毕业,张长生就外出打工。也许是巧合吧,他的工作恰恰跟飞机有关:拆解退役的军用飞机。能够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原先在梦里都没见过的飞机,而且还能亲手去摸,去体验,去研究,这让张长生的工作充满了快乐。     也就是在那时起,文化程度不高的张长生开始捧起了书本,如饥似渴地学习起航空知识来。那片神奇的天空上发生的神奇的故事吸引着他,那些神奇的飞机带给他的激动振奋着他。到现在,他不仅对各种飞机的型号、性能如数家珍,更由“发烧友”向“专业级”进发,甚至还有院校邀请他参与相关研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张长生开始了他长达30年的航空收藏之路。这个用两种战斗机的名字来给后辈起小名,给自己的孙子孙女名字中都带上一个“航”字的“飞机迷”,以一个农民的执着与“狂热”创造了奇迹。
《不完作业被停课 要想上课家长须陪读》(转:燕赵都市报)     本报沧州电(燕赵都市报记者 代晴)盐山某中学初一学生兵兵(化名)因不完成作业,被老师停课一周,兵兵的母亲多次向老师求情,得到的答复却是“要想孩子回来上课,家长必须到校陪读。”学生不完成作业被停课一周     盐山县杨女士说,一周前她刚上初一的儿子兵兵,突然不去上学了。一问才知道,因为没完成作业,兵兵被老师停了课。“我当时想孩子犯了错,老师惩罚教育得对,等老师气消了,就让孩子回去了,”杨女士说。     说起刚上初一的儿子,杨女士也有些无奈,因为贪玩,兵兵没少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杨女士说,前不久,因为上课爱做小动作,老师把兵兵的座位调到了最后一排,即使这样他也偷偷地玩。这次,兵兵又不完成作业,被老师停了课。但不管怎样,杨女士觉得这不是什么大错,过一两天兵兵就能回去上课,但一连等了7天也没结果,这可把她急坏了。 “要想孩子上课,家长必须陪读”     停课期间,杨女士多次与老师沟通,表示兵兵已经知道错了,希望能让他回去上学,但老师给出的答复却是“要想孩子回来上课,家长必须到校陪读。”     这个要求一下难住了杨女士,她说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刚两个月需要照顾,她实在没有能力去学校陪读。“再说,我作为家长,坐在教室里听课,影响其他孩子怎么办?”杨女士说。但老师始终不肯改变决定,坚决不让兵兵回去上课,还认为杨女士“态度不好”、“放弃了兵兵”。     杨女士感到很委屈,她说因为兵兵贪玩,她没少教育孩子,知道兵兵学习不好,从三年级开始她就给孩子请家教,每月光辅导费就要几百元。“哪位做家长的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也许我的方法不够科学,但我一直在努力地管教他。”     见兵兵返校无望,杨女士试着让兵兵留级,但附近的小学不知从哪儿听说兵兵捣蛋,就是不肯接收。“兵兵才12岁,不去上学能干什么?学校里到处说他是个坏学生,长期下去孩子的心理怎么承受得了?”杨女士担心,老师停课的做法和学校里流传的负面评价,会让原本就性格内向的兵兵更加“自暴自弃”。 记者介入调查后学生返校上课     记者对此事介入调查后,兵兵的母亲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同意孩子返校上课。10月23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兵兵就读的中学。该校办公室赵老师表示,经过家长和校长的沟通,该生已于早上回到原来班级上课。对于兵兵被停课一周,家长也被要求陪读一事,赵老师表示“这都是为了学生好”。赵老师告诉记者,兵兵这个学生调皮捣蛋出了名,老师这么做实在是被逼无奈,“班里60多个学生班容量本来就大,老师不能批评不能体罚更不能打,你说老师该怎么办?”赵老师坦言,不干教育不知这行的难处,很多家长以为花钱请家教就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教育孩子全是老师的事,一旦发生什么情况就把责任推给学校。     得知兵兵可以返校上课后,杨女士不再愿意接受采访,“这事已经过去,孩子还要上学,做家长的不得不考虑以后的师生关系。”
《盐山一农民遭法院人员围殴》追踪:盐山县成立联合调查组 《盐山一农民遭法院人员围殴》追踪:盐山县成立联合调查组 (2009-04-23 03:33:26) 本报沧州电(记者刘树鹏、代晴)昨日,本报报道了盐山农民刘忠亮因与法官发生口角,遭到法院人员围殴的消息。此事刊发后,盐山县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全县政法系统也迅速开展了警风警纪教育活动。 3月31日21时,盐山刘红庙村村民刘忠亮,因对涉及自己的一起土地纠纷案的判决结果不太理解,来到家住本村的盐山法院法官贾强家中进行咨询,在当晚的谈话中,两人发生了口角。贾强随即给法院领导打去电话,盐山县法院副院长谢明举带领10余名法官法警驾驶3辆警车迅速赶到,对已离开贾家的刘忠亮进行围殴。随后,刘忠亮又被谢明举等人铐上背铐带至法院法警室,继续殴打。4月21日,经法医鉴定,刘忠亮左耳外伤性鼓膜穿孔,身上多处受伤,已构成轻伤。 消息刊发后,盐山县委对此事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由县委政法委、县委纪检委、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要求迅速查明事实真相,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目前,当地检察、公安、纪检部门已按照各自职能展开调查,政法部门还针对此事举一反三,迅速在全县政法系统开展警风警纪教育活动。另据了解,沧州市检察院也已就此事介入调查。
泊头、盐山小庄乡李窑村抢婴案告破 泊头抢婴案成功告破 两名婴儿被解救 (2009-04-17 03:00:18) 本报沧州电(通讯员闫兰青、曹风月记者代晴)2008年12月29日凌晨0时30分,4名男子蒙面闯入泊头市齐桥镇高屯村赵某家中,持刀抢劫150元现金后,将其两个月大的外孙女抢走。本报1月6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昨日凌晨5时,沧县警方经过不懈追踪,终于将这名被抢后几经转卖的女婴成功解救,同时获救的还有另一名男婴。 目前,两名被抢婴儿已重新回到父母怀抱。 ■沧县警方解救被抢婴儿 2008年12月29日凌晨0时30分许,4名男子蒙面闯入泊头市齐桥镇高屯村赵某家中,用刀威胁着要钱。因为家境困难,赵某只拿出150元,歹徒见状冲着老人就是几拳。随后,歹徒把赵某夫妇及女儿轰出房间,嘴里嚷着再搜搜,等歹徒撤走后,赵家人才发现炕上两个月大的女婴不见了。家人冲出去追,但歹徒驾驶的红色面包车已经走远。事后,女婴的舅舅报了警。 2009年1月6日,本报以《4蒙面男子入室抢走两月女婴》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此案引起公安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公安部2009年第2起督办案件。然而,就在此案进一步侦查时,歹徒再次顶风作案。3月19日凌晨1时许,几名男子蒙面闯入盐山县小庄乡李窑村的何某家中,持刀抢劫手机一部,并将其刚满一岁的儿子抢走。 4月14日凌晨,沧县公安局抓获了涉嫌抢劫婴儿的犯罪嫌疑人庞某、张某、葛某、蔡某等犯罪嫌疑人。当晚22时许,沧县警方在犯罪嫌疑人庞某家中将被抢男婴成功解救,15日凌晨5时20分,被抢女婴被转卖到山东后又到天津后被警方解救。 ■“我们以为再也见不到孩子了” 被抢男婴的父亲何先生说,孩子被抢的这20多天,他不知道是怎么和妻子挨过来的,“每天都在想孩子现在在哪儿,有没有吃的,会不会生病,绝望的时候真以为再也见不到孩子了。”当警察告诉何先生孩子找到了,他激动地不知该说什么,见到孩子的那一刻,他和爱人都哭了。“孩子还认识我们,伸手让我们抱,”何先生高兴地说,“特别感谢民警,是他们让我们全家又团聚在一起。” 昨日下午2时,被抢3个多月并几经倒手转卖到山东的泊头女婴,终于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
盐山:村庄主色调由黄变红(转帖) 村庄主色调由黄变红作者: 河北省盐山县小营乡北芦村 付金良 发布日期:( 2008-12-16 )稿件来源: 三农在线-农民日报  土坯房、砖包皮房(土房外墙包一层砖)、砖房、别墅,这是我们河北省盐山县30年来农村住房的四大变化。30年前,盖新房,说媳妇,这几乎是我们这里每户农民都要面临的两大任务,耗费几乎多半辈子的积蓄。  我今年70岁,一生住过两个档次的房子,一处是住了60多年的土坯房,这是祖上留下的宅子,一处是砖瓦房,这是2006年儿子新盖的。我这一辈子,没有给自己盖一处新房。谈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我有些惭愧。  但,我年轻时又有多少乡亲盖得起新房子呢?哪怕是一处新土坯房。30多年前,人们还在为吃发愁,盖一处土坯房要一二千元,一般农户没有这么大数额的积蓄。我与老人、孩子一家6口人住在低矮破旧的土坯房里,这是父辈留下来的。盖新房子对我来说是一种天大的奢望。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耕地开始包产到户,农民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手里有了富裕钱,开始盖新房子,这时候的土坯房占了三分之一、砖包皮的房子占了将近三分之二,砖房少之又少,只有办企业做大生意的农户才能盖得起。  那时,谁家要是盖了砖包皮的房子,参观者一拨儿又一拨儿,门口像是赶集,甭说,给这家小子提亲的媒人也是一个接一个。  其实,那时即使能盖起新房,也全是靠没黑没白地种地、做小生意、省吃俭用换来的,到盖完了房子手里又空了。  时光回到10多年前,这时的农民生活殷实了许多,吃不愁花不愁,农家值钱的家伙什也多了,机动三轮车、拖拉机、小型货车……盖房子也讲究了起来,起脊挂瓦全部是纯砖瓦的,为了美观,农民还想着法地装饰自己的房子,房基要坐石头、房檐要出厦、房山要抹彩石……过去,土坯房的土黄色是村里的主色调,这时,村里的主色调变成了红色。  2006年时,我儿子花6万元盖起了一处五间起脊挂瓦的新房子。时代真不同了,小小年轻人,没几年就能挣回一处砖瓦房。  让我惊讶的是,有的村庄都盖起二三层小楼了,一处楼房少说也要十几万元的造价。这楼房的一个门钱就差不多能盖当年一处土坯房。注:本吧转帖该文,旨在为网友交流、探讨提供更多资讯,不代表本吧立场。作者及稿源单位如有异意,请同不坏、江月联系。
盐山出现百家规模化家庭农牧场 盐山出现百家规模化家庭农牧场作者: 高文彪;张景龙 发布日期:( 2008-11-21 )   日前,在河北省盐山县边务乡窦武庄子村民马文博承包5000亩荒碱地建起的以种植棉花、高粱、玉米为主的家庭农牧场里,他高兴地估计,今年棉花总产量肯定要超80万斤。  在盐山,像马文博这样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土地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小型家庭农牧场有102个,共开发利用闲散土地两万余亩,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千人。盐山县经过充分论证,制定出台了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为家庭农牧场必需的土地流转提供了可靠依据。  目前,盐山县小型家庭农牧场的土地来源主要有转包互换和承包荒地两种形式。据小营乡何之海介绍,他的45亩苹果园,有30亩土地是转包其他农户的,与其他农户互换土地15亩。这种形式的家庭农牧场有56个,占了总数的54%。而韩将军村的韩广庆则一次性买断乡机窑废弃地400亩30年的经营权,通过改造,建成了种养结合型的农场。  在这些小型家庭农牧场中,有87个为自筹资金,9个联合投资,5个引入了外资。经营中,他们引入了企业管理,建立了“基地+市场”的模式。该县成立了农牧技术服务站,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有关部门还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搞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目前,全县发展各类农牧服务机构8个,实现了家庭农牧场与京、津、石等地市场的有效对接。  据统计,这些家庭农牧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年均纯收入3万元以上。转自三农在线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