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琴江泮守候 思琴江泮守候
落叶终留不住风的挽留,缓缓投入大地的怀抱。
关注数: 23 粉丝数: 117 发帖数: 6,291 关注贴吧数: 3
陈国桥到清塘镇调研指导工作 近日,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国桥到清塘镇调研指导“两会”期间安保维稳工作。清塘镇党委、派出所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中,陈国桥深入辖区农户刘某家中,向群众宣传了钟山公安历年来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并诚恳征求群众对钟山平安建设和推动钟山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人人都能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来,为建设平安宜居富裕幸福新钟山作贡献。 随后,在清塘镇政府召开座谈会,陈国桥听取了清塘镇党委书记对今年以来辖区治安维稳、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及存在的困难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听取汇报后,陈国桥充分肯定了清塘镇在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取得的成绩。 最后,陈国桥指出,9月12日至15日在南宁召开第十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为确保辖区稳定,对下一步开展维稳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做好社会面治安管控工作,加强夜间巡逻密度,提高见警率,确保“两会”期间社会治安持续平安稳定。二是要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提高认识,调动一切力量,明确涉稳涉军重点人员管控,特别是做好辖区精神病人管控工作。三是加强值班备勤,“两会”安保维稳期间,各派出所负责人要亲自带班备勤。特别是在夜间和周末要在派出所预留足够警力,确保突发情况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英家红色六 五起义活动安排。 6月5日是广西省工委转移英家75年,英家6.5起义7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文化、培育新的时代精神。特在6月5日,在钟山清塘镇英家村举办庆祝活动。 一 各村寨狮队、龙队6月5日上午9点到省工委历史博物馆集中,布置庆祝活动的行程路线。 二 文艺演出于6月5日下午2点举行第一场,晚8点举行第二场。 三 6月3日把庆祝横幅宣传标语按指定点挂好,4日把宣传汪标语贴好,营造喜庆气氛。 四 注意安全,在庆祝期间,按指定地点燃放鞭炮,群众必须听从现场安保指挥,保持良好秩序、遵纪守法、争当文明观众。 五 保持庆祝活动场地整洁,爱护公共财物,保护一草一木。做文明人,讲文明话,做文明事,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革命老区喜庆氛围。 据叙,  1942年,桂林“7·9”事件后,中共广西省工委在书记钱兴的率领下秘密转移到钟山英家,继续组织领导和指挥广西地下党斗争,恢复和新建各地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组织抗日斗争、为广西各地培养和输送优秀党员干部等。在英家地下党组织掩护下,广西省工委安全度过了5年最艰苦的革命斗争时期。1947年6月5日,根据广西省工委部署,英家地下党组织发动了英家起义,取得了袭击乡公所和夺取粮仓的胜利,打响了中共广西横县会议后广西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各地武装起义的序幕,为迎接广西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后,广西省工委曾经战斗过的英家粤东会馆被建成广西省工委革命历史陈列馆,并被自治区、贺州市和钟山县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革命文化教育基地。
钟山县易地扶贫搬迁宣传资料 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一)属于2015年底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签订了旧房拆除协议,在搬迁入住新房1年内拆除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登记房屋面积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二、住房建设标准 以户为单位人均安置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安装了水、电、门、窗等生活设施,质量合格,具备搬迁入住条件。 三、住房补助标准 易地扶贫搬迁户按人均2.1、2.27、2.45、2.65万元四个档次的标准补助。新一轮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分数46—64分人均补助2.1万元;41—45分人均补助2.27万元;31—40分人均补助2.45万元;30分以下人均补助2.65万元。易地扶贫搬迁补助资金由各项目县按已确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标准额度进行补助,但获得的补助金额不能超过总的建房成本额度 。 四、搬迁户自筹资金 纳入建档立卡搬迁贫困户自筹建房资金,要严格执行国家各自治区规定的标准,我县为自治区定扶贫县,每人自筹资金不超过0.3万元。 五、关于重复享受政策扶持问题 正确处理已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重复享受政策扶持的问题。 注意解决整村(屯)搬迁、所有自然村屯为20户以下、不能就地脱贫的并列入当地政府统一要求的贫困人口搬迁问题。 对这部分贫困人口可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但应足额扣除先前享受到的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资金,按原渠道退回县级住建部门,用于其他享受农村危房改造户,不得再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六、旧房拆除政策 防止一户两宅,做好搬迁户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工作; 1、凡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必须与当地政府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在入住搬迁新房后一年内拆除旧房,拆除旧房每户给予2万元补助。 2、已搬迁入住但未签订旧房 拆除协议的建档立卡搬迁户,要尽快签订,并在规定时限内拆除旧房实施宅基地复垦,不愿 签订拆除旧房拆除协议的,从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对象中剔除。 未搬迁、不同意拆除旧房的不能安排搬迁计划。
清塘古镇 文章转之 古小强 钟山县清塘镇,在清代乾隆年间便是钟山较有名气的古镇之一,如今老街仍然保留着浓郁的古镇风韵:鹅卵石铺就的街道,一间连着一间的木板楼铺面。   古镇古风,进入清镇老街第一步就踏上那整齐的鹅卵石路,大小相差不离的鹅卵石;精镶巧叠,平整别致,美如图案。老街有三条街,分别叫东街、西街、中央街,路面几乎全用鹅卵石铺成。老人们的木板鞋,青年人的硬底皮鞋,走在街上均“铎、铎”有声,清脆而有节奏,这独具韵味的声音,伴随着清塘古镇走过了几个世纪的岁月。   街道丈余宽,中央街稍宽些,因为这里是主要商业街,两边房屋多为旧式木制板房,有骑楼;也有青砖到顶、石柱包角的老式深宅。木楼距离很近,人们从楼窗伸出头来,或隔街对谈,或相约伴奏,一家人似的。   在清末民国以前,当时钟山没有公路,运输主要靠富江和思勤江的水运,因此,思勤江曾是这方圆百里的主要交通运输要道,清塘古镇便成了思勤江沿江仅次于英家古镇的繁荣圩市,人们乘船顺流而下可经昭平,下梧州,通广州,到香港,逆水行舟可上当时桂东的重镇英家。清塘古镇自然成为货物的集散地,招来远近商贾,四方百姓。据老人说,最繁荣时清塘有百多间铺面,圩日吸引着昭平、平乐等邻近地区的百姓来赶圩,离老街几百米远的思勤江码头一片繁忙,生盐、酱油、布匹、大米、土产、山货从这里大进大出。   据史书记载,清塘古镇还没设置过县治。唐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分富川之龙平县置思勤县,县治就设在清塘陶唐村,直到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思勤县,划归龙平县隶昭州。陶唐村位于清塘的东北部,距清塘街仅几百米,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已看不到古县城留下的痕迹。当年来古镇经商的大多是广东、湖南、江西等地的人,姓氏也比较复杂,梁、张、韦、潘……等等,当时就达30多个。不同的地域文化互相吸收补充,文化氛围比较浓厚。清朝末年,钟山境内有四家以桂剧清唱为主的“玩字馆”,清塘街的“清乐社”就是其中之一。另三家分别是石龙的“清醒馆”、羊头的“合家欢”、钟山街的“锦添花”调子班,这些“玩字馆”对繁荣钟山当时的戏剧艺术和发展业余文化团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在清塘还流传着一种称为马灯戏的壮族民间表演形式。   过去,多少个日日夜夜,大小船只挤满了清塘老街不远的江边码头,那些外地的老板们,那些皮肤黧黑的裤腰打结的船夫们,踏着朦胧的夜色,点着火把,纷纷来到街上,于是店铺繁杂,算盘乱响;小摊挑卖,灯如流茧。街头的米粉,街中的汤圆,街尾“清乐社”的桂剧演唱……把广东腔、湖南话、桂柳话、客家话、本地音的叫卖声和吆喝声都搅在一堆,构成一幅清末民初的清塘夜市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公路从清塘旁穿过,昔日交通要道的思勤江,由于上游花山、牛庙矿区在上个世纪初开采矿沙,河道已被泥沙淤积,河床早已失去航运生命。不过,从老街那铺着鹅卵石的街道和那些保留着骑楼的木楼,倒是能看出清塘老街昔日的辉煌。
昭平荣登“2015最美中国榜” 8月19日,“2015最美中国榜”在“第三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中国·延边)论坛”上正式发布,昭平县入榜。,是贺州市唯一上榜县。 昭平县从众多参评对象中脱颖而出 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发布仪式,围绕“区位环境、特色文化、智慧旅游、休闲风尚、自然风情、绿色环保、管理创新、配套服务、品牌引领、责任凝聚、人才管理”11个方面,通过综合测评考核、专家意见分值、网络公示票数、媒体负面监测等四项测评,最终评选出100家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景区。昭平县从众多参评对象中脱颖而出,成功上榜,荣膺最美中国“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目的地城市。 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 发展定位 近年来,昭平县依托田园、茶园、森林、桂江、古镇等良好的生态人文资源,按照“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的发展定位,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驱动,提出了“三区两带”旅游发展布局,全力打造“古镇寻梦、田园观光、民宿体验、茶海度假、山水养生、温泉休闲”六大产品体系;构建“生态健康旅游、生态健康休闲、生态健康养生、生态健康晚年”产业集群,突出发展生态健康产业新业态。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OTU2MjEzNzA4.html%3Fx%26sharefrom%3Dandroid&urlrefer=a19d106a76c851a9a4e8435b9271e401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