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一下◆
北魏后明
关注数: 0
粉丝数: 234
发帖数: 12,062
关注贴吧数: 1
好近的新格伦
印度首枚商业可重复火箭计划明年一季度发射 Agnikul公司的Angibaan火箭,700公里LEO运力500公斤,明年首发载荷不超过100公斤。【图片】【图片】
土星1B、土星五号、SLS每年花费对比
大火箭
无人关注的大头火箭(11.14) 11:04发射,宇宙神V551,GTO,ViaSat-3通信星第二颗, 1 Tbps容量
好家伙!卡角两发射台明天同时发射的吗?(11.15) SLC-40与LC-39A发射台相距不到6公里
这下苏俄美中都有一次计划外换飞船了
十年轮回,来自友商的肯定
执行阿尔忒弥斯V登月任务的SLS还能飞吗? 将用于阿尔忒弥斯V登月火箭的RS-25发动机正在接受验收试车。 阿尔忒弥斯V原计划于2030年执行,首次使用升级版SLS Block 1B火箭和蓝色起源的蓝月亮着陆器进行载人登月。 但目前阿尔忒弥斯IV和V都已经转入规划重构,SLS处于可能被商业登月火箭取代的尴尬境地了。
受FAA禁令影响,台遥感卫星延后发射 福卫八号,台岛自研遥感星,计划从2025~2030年发射6颗,400公斤,561公里SSO,分辨率1m
药丸!美禁止在高峰时段进行商业航天发射与再入 受美关门影响,FAA宣布—— 命令自2025年11月10日东部标准时间上午6:00起,至本命令废止前: 商业航天发射与再入仅允许于当地时间晚上10:00至次日上午6:00期间进行。
2030后每年用长十进行几次登月发射? 按2030-2035年目标:建成基本型国际月球科研站,支持长期无人运行+短期有人驻留(10-30天) 每年一次载人和一次货运,需要发射3次长十,五年就需要15次发射 每年一次载人和两次货运,需要发射4次长十,五年就需要20次发射 每年两次载人和两次货运,需要发射6次长十,五年就需要30次发射
韩国商业火箭11月首发 innospace的HANBIT-Nano火箭,二级混合动力,500公里SSO运力90公斤 计划本月从巴西阿尔坎塔拉航天中心发射,这是全球最接近赤道的发射场(距赤道2.3°),多用于亚轨道发射,轨道发射从未成功。
贾里德·艾萨克曼将回到他忠诚的NASA
中国首次载人登月大概需要多少天?23天? 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大约需要23天。 11月24日04:30(00 天 00 00),五号升空 11月28日20:58(04 天 16:28),进入环月轨道 11月30日04:40(06 天 00:10),着上组合体与轨返组合体分离 12月01日23:11(07 天 18:41),着陆器软着陆 12月03日23:10(09 天 18:40),上升器从月面起飞 12月06日05:42(12 天 01:12),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12月13日09:51(19 天 05:21),轨返组合体进入月地转移轨道 12月17日01:13(22 天 20:43),轨返分离 12月17日01:35(22 天 21:05),返回器再入 12月17日01:59(22 天 21:29),返回器着陆
智神星一级静态点火
现代不能用的隔热罩与拼命时代能用的隔热罩 现代不能用的隔热罩:拼命时代能用的隔热罩:
国际空间站25年任务数据、照片、声音、视频及相关论文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issinrealtime.org%2F&urlrefer=da3692fc70e257091de36f081c1e7089】 网站包含: 9064天任务数据 456万次通信 693万张照片 926小时视频 1万多篇论文 PS:该网站是“阿波罗实时”(apolloinrealtime.org)的新姐妹网站
新格伦第二发载荷 计划11月9日发射,将双星载荷送入地日L2暂存轨道,2026年底,双胞胎火星探测器将飞向火星
俄联盟飞船测试中损坏 预计于11月27日执行MS-28国际空间站轮班任务的联盟飞船近日在测试中损坏。 目前用以前预备进行商业旅游的联盟飞船替换。
天问二号X波段信号与目前位置(10.31)
星际荣耀回收船
FY100全流量甲烷机管路分析
点点点,智神星一号
巨大的N1火箭 最大直径16.875米
全球历年轨道发射次数(1957~2025)
朱雀三号基本型和改进型的运力推估 【@理智π】
商发两型火箭海上回收船和测控船开建 回收船:包括自航式与非自航式两型,其中自航式回收船采用单体钢质船型,直通甲板设计;非自航式回收船为全钢焊接混合骨架结构,双层甲板设计,可由指挥测控船拖航。 指挥测控船:火箭海上回收的指挥调度、远程遥控、远距离拖航、船间人员摆渡。 预计2026年底交付。
NASA这是药丸啊 达菲是美交通部头头,也是现在NASA的代理头头。 刚刚说改变登月计划的也是他,使用多个蓝源Mk1着陆器或30个月造个类似阿波罗的登月舱来抢先登月。 据说他未来想当总统。。。
长征火箭系列发射情况(600次发射总结) 【@木子的田心】
Haven Demo任务控制中心模拟训练 这是明年中发射的Haven-1空间站的前置验证任务。 卫星将在近地轨道测试关键部件,包括耐辐射计算机、太阳能、软件、传感器、反应控制和推进系统、无线电、地面站、制导和控制以及任务操作。这些在轨数据将通过模拟真实的太空条件,降低 Haven-1 任务的整体风险。 预计年底发射。
俄航天这是药丸啊 极地轨道空间站和新载人飞船可能都无了。。。
科工火箭被转让卖掉了 科工火箭拥有火箭:快舟一号甲和快舟十一号 科工火箭2024年营收约6380万,亏损1.8亿,2025年前8个月,仍亏损1个亿。 据北交所预披露文件,转让完成后,科工火箭不得使用国家字号,不再是国家队了。
东方空间:今年还有1发,明年4发 遥一已将单位公斤发射成本从行业传统的10万元至15万元降至4万元以内。 遥三及后续型号的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降低10%至15%。 若该型号仅定位为运载能力1吨至2吨的固体火箭,其单位公斤发射成本难以降至6万元以下。 遥三火箭已处于总装厂房待发射状态,预计2025年年底以满载状态执行发射。 已完成2026年计划发射任务对应的4枚火箭全流程排查,未来将按“每季度一发”的频率执行任务。 “引力二号”液氧煤油火箭已完成方案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动力系统试车,由此基本具备首飞条件。 【经济观察报《这家民营企业凭什么能频频发射火箭?》】
蓝月亮MK1首发任务控制中心登月模拟训练 蓝月亮无人登月首次验证任务,由新格伦搭载发射。 验证关键系统,包括BE-7发动机、低温推进系统、电子设备、通信以及百米精度着陆。 MK1是蓝月亮货运登月型号,可将3吨货物运往月球,MK2是更大的载人登月型号。 如果不鸽的话,首发时间会是明年1月。
PWSA星座第一批运输层第二发(10.16) 距离首发1个月,1箭21星,预计发射时间10月16日7:03
引力一号海射导流槽雅座
久违的引力一号第二发(10.11) 距离首发21个月,预计10月11日10:25发射
新格伦第二发一级出炉 慢就是慢 预计11月9日发射
太空看卫星 由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
以色列EROS-C商业遥感星 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 分辨率30厘米 370公斤 2022年发射 轨道538×527km,倾角139.34° 设计寿命10年
NASA关门大吉(10.1) 员工:约83%的NASA员工将被无薪休假,这包括行政、研究和支持人员。只有约17%的员工(约1.1万人)将继续工作,但他们也可能延迟领取薪水。休假员工无法访问工作场所或使用政府设备。 运营:NASA将进行有序关门,大部分非紧急活动暂停,包括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准备和教育项目。游客中心将关闭,公共活动和展览暂停。 关键任务:少数高优先级操作不受影响,例如国际空间站的管理和载人任务安全保障。这些任务由例外授权的员工维持。 未来:关门可能加剧NASA的长期不确定性。2026财年预算提案建议将NASA整体资金削减近25%(约250亿美元),这将影响阿尔忒弥斯登月计划、火星探测和气候监测项目。如果关门延长,可能导致合同延误和供应商支付问题。
试车台就是XX台:萤火虫火箭烟花 近日,萤火虫航天第7发阿尔法火箭一级在试车台验收测试时变成烟花,现场无人伤亡。 目前阿尔法火箭6次发射2次成功,最近发射为2025年4月,发射失利。
黑星不黑,PWSA星座传输层第二次发射卫星展示 第二次发射卫星由洛马研制(首发星由约克研制),预计10月发射 洛马小卫星加工与交付中心有6条产线,年产180星,支持各种客户和具有不同安全要求的任务。
大头宇宙神又来了(9.25) 发射时间9月25日20:09 亚马逊柯伊伯星座今年第5次发射,宇宙神V第3发。
国际太空态势感知和预警平台
全球火箭发射与载荷数量、质量情况(2025二季度)
全球首个商业空间站Haven-1完成焊接 目前发射时间表还是2026年5月
药丸?!新版天鹅座货运飞船主发动机出现问题 9月15日发射,首飞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天鹅座XL货运飞船(NG-23),主发动机在两次轨道提升点火过程中提前终止。 NASA正在规划其它对接时间。 由于6月发射的天鹅座飞船在地面运输途中损坏,导致空间站物资额外消耗,本次发射将搭载更多食物等消耗品,以确保空间站有足够物资储备。 下一次货运飞船发射会在10月下旬。
新版天鹅座即将首发(9.15) 预计9月15日6:11发射 天鹅座货运飞船XL货运量提升33%至5吨 原定6月发射的旧版天鹅座(NG-22)因在运输途中损坏,而取消任务。
中国商业卫星在轨拍摄美卫星
神舟飞船任务态势图与发射场标准工作流程
阿尔忒弥斯二号地面模拟训练
美分布式高速通信、高超导弹跟踪星座开始正式部署(9.10) 扩散型作战空间架构(PWSA),传输层B,第一批次,21星,极轨,预计22:12发射 该星座由大量可迭代扩展的低轨卫星组成,主要有传输层(通信、中继)、跟踪层(导弹预警、跟踪) 第0批次——测试星(27颗),包括传输层(19)、跟踪层(8),已于2023~24年发射。 第1批次——154颗,6次发射,预计2年完成,建立初始作战能力,初步形成抗毁性和弹性架构,包括传输层(126颗,星间激光通信,动态组网,为战区部队各平台低延时军用通信链路)、跟踪层(28颗,搭载中红外传感器,用于探测、持续跟踪高超音速滑翔体和弹道导弹) 第2批次——超过300颗,预计2年完成,星座扩展,加入导航增强与数据处理节点,更高带宽、更低延迟,更强覆盖和更多冗余,支持全域作战
土卫六直升机“蜻蜓”成本爆炸,延迟2年 NASA“蜻蜓”旋翼无人机 将在土卫六软着陆,并在着陆后进行飞行探索 推进舱与无人机都使用钚-238核电池动力 NASA自2020年3次推迟“蜻蜓”的发射时间并进一步增加成本,发射时间从2026年4月一直推迟到2028年7月(2034年到达土卫六),成本也从最初的16.4亿美元增加到32.5亿美元。 “蜻蜓”在NASA行星科学预算里的比重从0.3%(2019财年)增加到14.7%(2025财年),随着科学预算削减,2026财年项目开支占比将增至26.1%。
预计2026着陆月背的“蓝幽灵2”大概长这样
ULA又来嘲讽友商了。。。 四张照片里的火箭载荷分别是: 好奇号火星车(2011)、洞察号火星着陆器(2018) 凤凰号火星着陆器(2007)、毅力号火星车(2020)
千帆星座入轨情况(9.4) 千帆星座目前 5 批一共 90 颗卫星的轨道。 其中的 70 颗已经到达大约 1069 km 高度的轨道,17 颗轨道高度没有达到 1000 km。 没有爬升到 1069 km 的 20 颗卫星都已经长时间没有变轨,这其中的大部分来自第 2 次发射的批次(橙色)。 【@SegerYU】
柯伊伯星座企业用户端速度测试1200Mbps
前NASA头头坦言美国可能输掉新一轮登月竞赛 【《Former NASA chief says United States likely to lose second lunar space race》】 摘要: 。。。 NASA可能输掉"登月竞赛" 五年前监督制定"Artemis计划"的布里登斯廷说得最直白:"除非出现转机,否则美国极不可能赶在中国之前实现登月。" 布里登斯廷和其他与会者批评SpaceX以星舰为基础的月球着陆器的复杂性。NASA在2021年4月选择该着陆器作为宇航员登月和返回地球的工具。该方案需要多艘星舰飞船加油船进入近地轨道为星舰飞船补充燃料。 布里登斯廷表示:"在现有模式下,该架构面临严峻挑战。坦率地说,该架构极其复杂,非常不合理。"那么该如何应对呢?克鲁兹和其他参议员大肆宣扬美国赶在中国之前重返月球的重要性,一些人像布里登斯廷一样,抱怨SpaceX的架构过于复杂。但民选官员并未在任何一个公共论坛上提出一个现实可行的替代方案。 NASA应该选择一个新目标吗? 布里登斯廷主动提出了这个问题,并给出了答案。他说:"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我认为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们不会像1969年至1972年那样只是插旗留印。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继续前进,重返月球。" 听证会接近尾声时,大多数参议员已经离开了房间,但布里登斯廷的发言仍然引人注目。作为阿尔忒弥斯计划最初的架构师,布里登斯廷曾表示,美国航天局将在2024年前将首位女性和有色人种送上月球,但如今他却表示NASA不再有机会赶在中国之前登月。相反,他建议,既然美国航天局现在可能会输掉这场比赛,美国应该将"门户"月球空间站作为终极高地,并宣称在2020年代末建立这个前哨站就是胜利。 也许这有道理?至少从那里,美国航天局将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宇航员探索环形山的水冰,并在月球南极建立一个前哨站。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