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框知天下 一框知天下
关注数: 660 粉丝数: 1,679 发帖数: 53,830 关注贴吧数: 219
王宝侠:‘塞外红’红遍塞外——鸡心果 锦绣海棠源自这里   内蒙古地区经济林研究和发展学科带头人、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寒地苹果试验站站长、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东北寒地综合试验站蒙东示范县负责人……作为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林业正高级工程师,王宝侠身上挂满了跟果树相关的头衔。今年55岁的王宝侠把多半生年华献给了苹果育种和新技术推广事业,解决了寒地苹果育种“卡脖子”问题,将小苹果换上了“内蒙造”;她培育和推广的‘塞外红’小苹果10年间在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发展面积近50万亩、丰产期可实现产值30多亿元的大产业;她深入林果生产第一线,扎根基层,孕育出‘塞外红’苹果种植推广的“通辽模式”,蹚出了果农富、果业强、果乡美的新路子。王宝侠和她选育的‘塞外红’苹果 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供图   一定要选育出我们内蒙古自己的品种   内蒙古地区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光照充足,冬季寒冷漫长,属中温带半干旱落叶果树带,历史上只能栽培‘黄太平’‘金红(123)’等抗寒小苹果品种,不仅品种单一,品质差,耐贮性欠佳,经济效益也不理想。王宝侠暗下决心,“一定要选育出我们内蒙古自己的品种。”按照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指引,她和科研团队从零开始做起了寒地苹果育种工作,广泛引进、搜集寒地苹果资源,并开展适栽品种选育及杂交育种工作。20世纪90年代末在通辽境内发现一株系,虽品质优良但栽培中表现不佳,她率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近20年的选育研究,解决了该品种幼树抽条严重、常规管理结果晚、丰产期产量不均衡、腐烂病严重等技术问题,于2012年12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良种认定,定名为‘塞外红’苹果,填补了内蒙古地区苹果品种自主研发领域的空白。   ‘塞外红’苹果2018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并被纳入国家优质特色小苹果种质资源库;2019年获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优质果品大赛铜奖,2020年荣获中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银奖,2021年获颁中国森林认证证书,2022年获得国际森林认证认可计划PEFC标识,拿到了销往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入场券”,王宝侠团队研发的这颗小苹果走出了“国际范儿”。  良种要有良法与其配套   “良种要有良法与其配套,这样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育种人,还要掌握和精通果树的栽培,要全面发展。”王宝侠常对团队的年轻人这么说。继‘塞外红’选育成功之后,王宝侠看到了我国北方寒凉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她又带领科研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以‘塞外红’苹果为亲本的寒地苹果育种工作,希望为我国北方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打好基础,现已育成寒地苹果优良品系20余个,繁育苹果**实生苗6万余株,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是我国苹果抗寒育种之最。经过她与团队成员长期攻坚克难,探索与创建了‘塞外红’苹果科学种植技术体系,主持制定了《果树建园技术规程》《‘塞外红’苹果栽培技术规程》等8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良种良法有力地推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林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创新提出的‘塞外红’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打破了寒地传统整形修剪方式,开创了寒地苹果科学整形之先河,实现了‘塞外红’苹果栽后3年见果、5年丰产的技术新突破,解决了‘塞外红’苹果栽培中长期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她主持完成的“优质小苹果——‘塞外红’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塞外红苹果高光效整形修剪技术研究与示范”两项成果分别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想果农之所想,急果农之所急,为果农谋良策   “咱们做研究的,要多把时间放在地里,一定要俯下身、静下心,想果农之所想,急果农之所急,为果农谋良策。”王宝侠十分重视把新品种、新技术成果尽快应用到生产中,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为了普及‘塞外红’苹果科学种植管理新技术,王宝侠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种植合作社和示范户中,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一张木桌子,一块简易的黑板,周围聚集着果农们,这就是她的田间课堂;春寒料峭,她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果园里带领果农修剪;夏季顶着酷暑指导果农疏花疏果、夏剪、病虫害防治;秋季当主播宣传‘塞外红’苹果,四处联系收果客商,充当义务销售员。正是她义无反顾地付出,才使这些示范户果园成为通辽及周边地区标准化示范园,强力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位于科尔沁区大林镇西归力村的王连和夫妇有6亩林地,2014年以前种过葡萄、栽过杨树,损失达3万余元,2014年开始种植‘塞外红’苹果,经过科学管理,提早进入丰产期,且年年丰产,每亩年平均收益都在万元以上,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老两口逢人便讲,“我们这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这都要感谢王所长的指导和帮助……” #水果#
鸡心果不是苹果吗?别受误导,鸡心果是苹果的一种 鸡心果,一种小巧玲珑的袖珍水果,因为它的外形像鸡心,所以被赐此名。鸡心果国审名叫塞外红,属于苹果的一种,发现于内蒙古通辽市,被通辽市林业与草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王宝侠团队深入研究几十年,并且一直持续进行此水果的技术研究。被称为“塞外红之母”的塞外红苹果发现、选育专家王宝侠。 现在,这个被叫做鸡心果、锦绣海棠的高颜值水果,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陕西、山西、新疆等地区。鸡心果的果实成熟后呈深红色,表面光滑,肉质细嫩多汁,甜中带有一丝酸味,十分可口。鸡心果的特点是香脆甜,不仅味道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特别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钾、钙等矿物质,以及多种氨基酸和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有人说,“虽然鸡心果与苹果在外观上相似,但它们确实是不同的水果。苹果是一种普遍且广泛消费的水果,而鸡心果则相对较为罕见。因此,如果你看到一种外观像苹果但内部有坚硬中心的水果,别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它很可能是鸡心果。”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鸡心果是因为塞外红苹果果形似鸡心而被大家习惯性的称呼,这个苹果界里最袖珍的品种在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名称就是塞外红,它就是苹果,有林木良种证为证。鸡心果原名塞外红,发现选育自内蒙古通辽,所以,网上有个别“原产于南美洲”的说法是立不住的。鸡心果并不是苹果,鸡心果来源于南美洲的说法全不对,现在,这个塞外红苹果已经被起了十几个外号,对此,你怎么看?
森林认证中国森林认证国际森林认证为什么开展,专家这样说 我国林地多,森林资源丰富,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草高质量发展,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能力。2022年9月5日,在北京召开的森林认证创新论坛上,来自林草业、环保、低碳等领域的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分别就开展森林认证实现绿色发展、开展森林认证助力乡村振兴、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森林认证与碳中和实践等热点话题,以及创新探索之路等典型案例,展开探讨交流。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守攻介绍说,森林认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在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服务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和引领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产品市场准入的有效机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自2001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国家统一推行的森林认证制度,构建了与国际接轨的国家森林认证体系。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永海表示,国家林草局科技发展中心是森林认证的行业主管部门,多年来,中国林科院积极支持和参与森林认证基础研究、体系构建、应用测试、宣传推广等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于构建完整的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实现国际互认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了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认证创新联盟于当天在京成立,其将坚持开放、创新、共建、共享的原则,搭建协同发展服务平台,运用森林认证的协同创新模式和制度优势,构建林产品精准溯源体系,探索和践行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碳汇能力,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草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双碳”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 森林认证创新联盟理事长肖文发研究员介绍说,森林认证不仅是促进林草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还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模式,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途径。 森林认证正在悄然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消费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引领绿色消费的主要方式。#水果#
内蒙古发现鸡心状小苹果塞外红,跟新西兰火箭果可以比一下 #水果#大约上个世纪70年代,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北兴村的农民在自家果园里发现了十几株比较特殊的苹果树。 内蒙古通辽市地处松辽平原西端,地理位置位于北纬42°15′—45°59′,在苹果种植栽培上,属于“寒地苹果种植区域”。像普通的红富士苹果、红元帅苹果等大苹果不适合内蒙古通辽市栽培。当地多年来栽培的苹果品种多为寒地小苹果品种。我国的小苹果品种多是与海棠、花红等苹果属果树杂交后选育出的。以前,我国苹果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小苹果品种有123小苹果、大秋果、K9小苹果以及苹果属水果的沙果(黄太平)。如今,我国苹果市场上价格最高的小苹果是新西兰火箭果。 在新西兰火箭果还没有进入我国市场的时候,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都早已经开始种植小苹果了。内蒙古当时种植的小苹果也多是123小苹果。这是我国吉林市果树研究所用金冠苹果和红太平苹果杂交后选育出来的小苹果品种,也是 一个非常适合寒地栽培的小苹果品种。 但是呢?123小苹果有一个缺点,就是这个小苹果品种的上色不是非常好。“上色”指的是苹果外皮的着色程度。一般来讲,如果外皮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全变红,那么就是上色比较好。如果不能全部变红,那么就是上色比较差。 123小苹果上色就不是太好。 而内蒙古通辽市鲁县北兴村的农民发现的这十几株苹果树,结出来的苹果上色就非常好,果皮能全红,而且这十几株果树的上果实形状也比较特别,呈鸡心状。当时,一些果农看到了这些奇怪的小苹果,就对它进行了留种。在当地的村子里,不少人都引种栽培了这十几株苹果的“后代”。可是,这个由农民发现的品种并没有在当时就大火起来。原因在于,这个品种上色虽然非常容易了,但缺陷也非常明显。它结果非常晚,要五六年才能挂果,而抗病性不是太好。在当时,很多农民种了这个鸡心状的小苹果,也仅仅是在家里种了当“观赏”果树的。 说白了,这个鸡心状的小苹果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是靠颜值吃饭的。在那个年代,大众的消费观念和现在是不一样的。现在大众买水果,可能很多人都更注重“颜值”,外观漂亮的水果能多卖钱。 当时,水果都不够吃,很多人买水果都仅仅是为了“吃”。挂果快,丰产性好,产量高的苹果品种是市场上的主流。这个鸡心状的小苹果在当时就没有受到重视。到了1990年的时候,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在鲁县北兴村里见到了这个鸡心状的小苹果,认为这个品种是有开发价值的。 后来,经过专业育种人员的进一步选育,优化品种的性状,逐渐把这个品种给推广开来了。可以从资料中查到良木审定名为塞外红苹果。 不过,“塞外红苹果”这个名字在消费市场上也没有叫起来。后来,有人叫它“锦绣海棠”。 由于这个小苹果的形状酷似鸡心,所以又有很多人都叫它“鸡心果”。鸡心果是继123小苹果后,我国自主选育成功的又一个小苹果品种。鸡心果的最大特点是外观好看,非常适合作为当下的一个中高档的小苹果品种来进行营销。 但是,塞外红也好,鸡心果也好,选育和栽培了那么多年,依旧没有大火过,是众多冷门苹果中的一个冷门品种。这些年,从新西兰进口来的火箭果,同样是一个小苹果品种,却在市场上卖得大火。一筒新西兰火箭果能卖到89元,平均一个新西兰火箭果也要在9元/个以上。而鸡心果的价格呢? 鸡心果的价格也就在3-5元/斤,2斤鸡心果卖得钱才能买回来一个新西兰火箭果。2023年,鸡心果在网上才卖到了10块线一斤。同为小苹果品种,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呢? 在风味上,鸡心果和火箭果各有千秋。消费者那么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鸡心果的销量也那么大,说明喜欢吃这个小苹果品种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就是卖不上去价格。 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鸡心果的定位没有新西兰火箭果那么精准。新西兰火箭果从包装到品牌设计,都倾向于对儿童进行销售,独特的筒装样式能很快地吸引住消费者的目光。在我国,成年消费者可能不舍得自己买一筒80多块钱的小苹果吃,但给孩子买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乐意买这个苹果的。这也是新西兰火箭果营销上的毒辣之处。我国塞外红(鸡心果)大规模栽培也已经有30多年了,始终没有任何品牌上的规划,也有任何营销上的策略。国内果农各自为战,国外都是一家公司在运营某个品种,所以导致了目前好的品种选育出来也卖不上钱,种植利润堪忧。 鸡心果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上,可能不比新西兰火箭果差多少了。但要想从价格上与新西兰火箭果一较高下的话,还差着十万八千里,难以跨越。 一个好的品种,要充分发挥品种特性来进行包装和营销,不然再好的品种也有可能滞销。(本文转载,略有少量文字修改,原文转发来源于发布者农物星球。分享目的是供大家研究,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吉林大米”等带“吉林”文字的地理标志商标怎么注册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 中国商标网上查询,“吉林大米”商标注册申请最早于2014年11月13日,由吉林市瑞池实业有限公司提交了商标注册,被商标局驳回。 2016年02月26日,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向提交了吉林大米商标注册申请,但也被商标局驳回。 随后,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先后于2021年05月26日、2021年05月27日、2021年09月27日、2022年03月18日多次提交吉林大米的商标注册申请,但均被驳回。 吉林省优粮易购家庭厨房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也于2020年03月02日向提交了吉林大米商标注册申请,也被驳回。 直到今日,“吉林大米”商标始终无人注册成功,至于是不是取得了当地政府部门关注申请注册“吉林大米”地理标志商标的批文,还是涉及地理范围划分不明确,还是其他什么条件不足,就不得而知了。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还于2022年03月18日提交了吉林鲜食玉米的商标,也被驳回。 吉林市蜂业协会于2016年04月20日 提交了“吉林白蜜”的商标注册申请,系统显示,直到2022年02月23日,一直处于复审、驳回的流程中。做为行业协会提交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想必不会不清楚地理标志商标的申请条件,但至于什么原因没有申请成功,你说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带有“吉林”字样的商标也有申请成功的案例,“吉林大学”的商标是成功申请注册了的,申请的是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9;2012;2013;2014类,“家具; 存储和运输用非金属容器; 木或塑料梯; 镜子(玻璃镜); 竹编制品(不包括帽、席、垫); 木、蜡、石膏或塑料制小雕像; 家养宠物窝; 家具用非金属附件; 软垫; 室内窗用百叶帘(家具)”还有一个以“吉林”文字设计的图形商标,也是成功注册的。 关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你有什么见解呢?请写在评论区吧。
中国好苹果大赛(2023)河南赛区总决赛在洛宁举行 10月29日,中国好苹果大赛(2023)河南赛区总决赛暨瑞香红苹果品鉴观摩会在洛宁县东宋镇木美土里果园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校长孙武学,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站长郑乃福,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雷雪琴,洛宁县委书记王淑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瑞出席观摩会。为确保比赛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大赛邀请苹果专家、果商代表、大众评审通过观看着色面积、果面光洁度,品尝口感香味、汁液脆度4个指标进行了打分。最终评出洛宁上戈云顶御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金奖、灵宝市永辉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银奖。李青治、赵娟芳、张根祥、夏玉东、三门峡鑫生源绿色果业有限公司等为优胜奖,与会领导为获奖单位和果农颁发了证书。王瑞在致辞中指出,洛宁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水果种植,近年来始终坚持富民导向,优布局、扩规模、调结构、延链条、提品质、增效益,推动了全县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洛宁县也先后被评为“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引进推广米奇拉、锦绣红等苹果优质品种50余个,引进瑞香红、瑞雪苹果1万亩,苹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全县苹果种植面积28.5万亩、年产43万吨。希望以此次大赛为媒,积极吸取其他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推进洛宁苹果提质增效,加快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嘉宾还深入果园进行实地察看和品鉴。 洛宁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汪旭霞,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卫杰、县政协副主席雷晓锋,木美土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镇,洛阳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校友会以及果商代表参加观摩会。
第六届中国(千阳)好苹果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国好苹果大赛组委会为各参赛苹果打分 本次大赛为2023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千阳苹果丰收节主题活动之一,大赛共有来自全国苹果主产区8省14市25县71名果农,精选玉华早富、红将军、蜜脆、鸡心果和其他品类5个品系同台竞技,经过中国好苹果大赛组委会品质检测和现场嘉宾品尝打分,最终评选出优胜奖18名、银奖11名、金奖5名并在当天晚上举办的2023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千阳苹果丰收节颁奖典礼上现场为大赛的获奖者进行颁奖。2023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千阳苹果丰收节颁奖典礼上现场 大赛期间,还举办了千阳特色产业营销推介会,展览陈列了千阳红苹果、核桃等五类三十余种千阳特色产品,充分展示千阳农业特色产品优势,提升农副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2023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千阳苹果丰收节颁奖典礼上现场 千阳县作为陕西苹果种植的基地县和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建成现代矮砧苹果13万亩、育苗繁育基地3万亩,设立千阳苹果“田间大学”,培育职业果农6000多人,成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示范基地。引进陕西海升、华圣、大地丰泰等12家果业龙头企业,建成标准化示范园26个、万亩大镇4个,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组织79个,扶持发展苹果产业种植大户265户,注册苹果家庭农场42个,全县建成果品冷(气调)库7万吨、智能化分选线4条、中国苹果期货交割库1处,“清谷田园”果汁、果胶、果冻畅销国内外,千湖林海露营基地开园迎宾,南寨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宝鸡市首家跻身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形成了集苗木组培、果园示范、智能分拣、冷链物流、果汁加工、果肥生产、果旅融合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据悉,中国好苹果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好苹果大赛早已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重要的是一次全行业信息、技术、理念的交流和融合。 每年的大赛上,全国知名的苹果产业体系专家、知名果商、优秀果农和种植基地的代表以及各个区域优秀的技术服务商都会齐聚一堂。通过竞赛促进技术交流,生产优质好苹果,强力宣传推介,打通农商沟通渠道,多途径帮助果农"卖好价"。(千宣)
塞外红的背后是无数人防风固沙的奋斗 塞外红苹果树耐寒抗旱、防风固沙,生态效益好,苹果市场价格高,在沙土地、杨树退化林地上种植,被农牧民称为“致富树”。果实又脆又甜,稍微带点酸头,赢得了消费者青睐,虽然个子小,但并没影响它迅速成为苹果家族的佼佼者。塞外红不愧为塞外红,颜值非常高,个子小也成了它的优势,可以轻松的吃上一两个、两三个,不像吃大苹果,有时候一个吃不完。刚培育的果苗。苹果树开花也很漂亮的。苹果树前三年虽然开花,但是并不能结果。一棵苹果树,往往要培育三、四年,才能开始有收入,但这个三、四年也是科研人员用了很多年才改良实现的,一开始需要七、八年才能够结果。通辽种植苹果树,树间隙往往都是绿草、花草,这些花草干枯之后成为有机肥,提到有机肥,通辽非常的有优势,大家都知道,通辽肉牛和羊产业丰富,牛羊粪发酵后是最好的有机肥料。为了保证塞外红苹果品质不断提升,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专家们几十年如一日,不断的研究推广种植、管理新技术。内蒙古种植塞外红,防风固沙,经济效益双丰收。 有人把塞外红叫做鸡心果、锦绣海棠,其实这两个外号都不如塞外红。 塞外红红的不仅是苹果,塞外红的所有科研人员,所有的种植户心都是红的,红红的果,红红的心,建起了祖国北疆的绿色生态屏障,给他们点赞。👍👍👍 你吃过塞外红苹果吗,没吃过的给我留言吧🍎
通辽塞外红苹果亮相央视新闻直播节目 金秋时节,内蒙古通辽市塞外红苹果迎来了大丰收,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们的眼角眉梢。 近日,《央视新闻直播》节目将镜头聚焦在通辽市惠民产业—塞外红苹果,对塞外红苹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现场直播,向全国网友分享了塞外红苹果丰收的场景和广大果农喜获丰收的美好心情。央视新闻记者走进了通辽市科尔沁区木里图镇太平庄村孟师傅家的果园。该果园2018年建成,面积100亩,是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建设的标准化示范园。果园今年进入了丰产期,预计亩产3000斤以上。记者与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果农、果品采购商、林业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塞外红苹果发展历程、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致富情况、销售和市场行情等,对通辽市塞外红苹果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采访。直播节目中,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王宝侠副所长接受了采访并介绍了塞外红苹果产业现阶段发展情况,介绍了科研团队在果园提质增效方面开展的技术攻关和科技示范,以及为产业下游发展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坚守。采访中,王宝侠表示将以提高农牧民科技水平、推动塞外红苹果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服务全市绿色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己任,进一步提升全市果园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大示范指导以及果农技能培训力度,让塞外红苹果不仅有颜值,更要有品质。同时,还要延长产业链条,带动精深加工增值,加快电商物流发展,增强果农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为塞外红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位来自辽宁省丹东的果品采购商李先傲说,通辽出产的塞外红苹果色泽鲜亮,酸甜适口,深受东南亚等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他到通辽收购果品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每年都在增加收购量,今年预计收购1500吨,而且今年收购价比往年还要高出1元/斤,果品全部销往东南亚地区。李先傲对通辽塞外红苹果的色泽和质地赞不绝口,更是信心满满,表示一定多宣传通辽塞外红苹果,力争明年把果品销往欧盟国家。塞外红苹果有如此好的“钱”景,果树种植是如何发挥生态效益的呢?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李向峰副局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李向峰介绍说,塞外红苹果给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所以果农舍得投入,采取精细化经营管理,通过果园生草、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提升,把原来的沙土地改良成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较高、地力增加的土壤,持续改善了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有了,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目前通辽全市塞外红苹果种植面积已突破了30余万亩,计划到2030年种植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年产鲜果量达75万吨,预计年产值利润达75亿元。在介绍塞外红苹果产业下一步发展计划时说,目前果品以鲜食为主,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等国家,后续将积极引进苹果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发加工新品种,增加附加值,提高产业竞争力。目前,通辽市引进的塞外红苹果白兰地加工中试车间已在内蒙古百年酒业有限责任公司落成,正在试验阶段。如果试验成功,将逐渐走向白酒市场,全市果农将在销售鲜果的基础上增加10%以上的收入。小果子闯出了致富的新路子。如今,通辽市正借助塞外红苹果等产业走出了特色致富、乡村振兴发展的康庄大道。
王宝侠:塞外红苹果建园技术要点 王宝侠,女,蒙古族,1967年12月出生,1991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分配到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始终奋斗在林业科研生产第一线,以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刻苦专研的精神,在北方寒地果树良种培育、丰产配套技术研究、文冠果优良品种选育、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现已成为内蒙古地区经济林研究和发展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多年来带领科研团队,深入林业生产第一线,攻克技术难关,解决生产瓶颈问题,培训基层农牧民,出色地发挥了林业科技的支撑作用,为通辽地区果树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社会及同行的广泛赞誉,先后荣获通辽市行业“领军人才”,通辽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绿化奖章”,通辽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科研成果先后获得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等奖励。现任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通辽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塞外红苹果建园技术要点 塞外红苹果,又名锦绣海棠、鸡心果,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果品优质,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适合寒地沙区种植。本文总结了该品种建园的适宜立地条件、园地规划设计、栽植密度与方式、栽植方法、提高栽植成活率的技术措施等要点,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规范。 1.园址选择 塞外红苹果生长旺盛,根系发达,产量高,负载大,适宜土质相对肥沃,有灌溉条件,立地条件好,投入相对较高的地区栽种。重黏土、低洼地、重盐碱地、灌溉不便的地方不宜栽植。 乔砧栽培要求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管理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矮砧栽培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管理水平较高的壤土地区栽培。 环境条件选择在没有污染源或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建园,园地环境的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要符合无公害果品生产的要求。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