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闲话abc 上海闲话abc
关注数: 1 粉丝数: 920 发帖数: 19,326 关注贴吧数: 16
答喜马拉雅可否配纯白异长 首先强调一下,计划生猫也是很重要的,不支持两年超过三胎的做法。 种猫必须有PKD(多囊肾)跟猫爱滋的化验报告,若有问题当然不能用来繁育。用有这些问题的猫繁育肯定会被谴责的。 总猫品相不好的话,小猫品相不好的机率大,到时候可能会卖不掉或卖不出价,得不偿失。只要繁育户对小猫负责,愿意承担风险,别人也不好说什麼。 以下答猫友问的: 请教您个问题哈,纯白异长,铜眼的,能和海豹色或火焰色的喜马拉雅交配吗?后代会出什么颜色,他们的眼睛会有什么变化? 答: 喜马拉雅猫被除TICA以外的猫协一致认定为重点色波斯猫。 异国长毛猫被除CFA以外所有猫协一致认定为波斯猫。CFA承认异长外观上同波斯猫。 无论怎么归类,所有猫协都接受喜马拉雅猫(重点色波斯猫)跟白色异国长毛猫(白色波斯猫)婚配的,也接受它们同各色系的异国短毛猫婚配。 重点色是隐性基因。除非白猫也携带有重点色基因,小猫不会有重点色。 相反,白色是最强大的显性基因。纯合子白猫,子代全是白猫,杂合子白猫子代半数几率是白猫。我说的是几率。就像生男生女机率对半,但就有些人家只有男孩或女孩。 猫协都不鼓励白猫配白猫,因为会增加聋猫几率。所以有证白猫通常应该是杂合子。 这样一对生出小猫都是重点色基因携带者,将来配重点色猫会有半数几率生重点色猫。 半数小猫是白色。另外一半取决白猫跟喜马拉雅猫所携带的其它基因。要分析血统证。 重点色猫都是蓝眼睛,而且不耳聋。 白猫基因也会导致蓝眼睛、鸳鸯眼,而且蓝眼睛一侧会有高风险耳聋。 小猫估计还是金眼几率大。绿眼睛是不可能的。绿眼是阴性的,除金吉拉色系的扁脸猫,一般扁脸猫都是金眼的。蓝眼睛只是掩盖了金眼或绿眼基因。蓝眼是色素脱失造成的。
“闲话”还是“言话”上海方言中 “闲话”还是“言话” 上海方言中称“话语、语言、说话”为“rerau”,一般写作“闲话”。查钱乃荣教授《上海语言发展史》中50页,87页,两次提到本字是“言话”。钱老师说150年“炎、言、谚”和“闲”音。 查1892上海出版的《ASyllabaryoftheSoochowdialect》P4“闲言盐闲限”列为同音字(不考虑声调),标为’an(就是/拐头h+ae+鼻化/”),证实钱老师的说法。 “言话”一词也见于古籍。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天锡见其风神清令,言话如流。”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仆自停裴家余日,因与裴儆从长史言话。”宋·苏轼《归去来集字》诗之三:“言话审无倦,心怀良独安。”这些文献中“言话”和今日上海话中“言话(闲话)”的用法是一致的。 “言”属于三等字,【广韵】语轩切,山开三平元疑。钱老师给出个也属于三等字的例子:“炎”,【广韵】于廉切,咸开三平盐云。至今上海宝山奉贤等地还有读<Re>的。见系列三四等不读细音或不腭化的其它方言口语中也有。 郑张尚芳的《汉语方言异常音读的分层》里列举了不少。如北京口语里的“脖颈”的“颈geng3”、“倾人”写作“坑人”和“给gei3”。 至于为什么“疑ng”声母脱落了,可能钱老师觉得是不需要解释的白纸级问题。古“疑”母字确实有ng和R两读,许多读r声母的是北方话影响产生的文读。 而吴语本身也有“疑”母和“匣”“影”母相混的现象。如“匣”母的“衔”有个读音“衔头ngedoe”。此外,《吴语概说》98页,举了许多例子。如:高淳“哀、矮、安、欧、按、暗、鸭、押”读ng声母,而“俄、蛾、原、源、语、愚”读零声母。如:浙北桐乡、嘉兴:“芽ra(音鞋)、岳roq(音学)、碍re(音害)、额req(音合)、咬o(音袄)”。这些都不像是普通话影响产生的文读。 我也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据一海宁网友反映,当地人有讲ng声母的“眼”和“呆”读成R(浊h声母)。这情况和《吴语概说》对得上。其实我自己的口音里,“和尚”有时会读成nguzan。某上海网友反映:“互”有时被读成ngu。这些都是零星现象。 为什么“言话”的读音不符合“规则”。查阅《上海市区方言志》和《苏州方言志》可以看到有关章节列举大量现在方言对照《广韵》属于不规则变化的情况。其中,主要是外来强势方言影响下产生的文读,白读层也是有的,比如滞古层等等。我们一般说的文读、白读是比较笼统的,具体地说就是层次的问题。郑张尚芳先生《汉语方言异常音读的分层及滞古层分析》一文有较全面的分析。篇幅有限,这种白纸级问题这里就不详细探讨了。 回到正题,方言正字的考证还是要以“义为重,音为轻”。拿读音作为唯一标准的话,《广韵》中“户闲切”的字有一串,为什么不是“娴”,为什么不是“痫”,为什么不是“鹇”。 至于“语言”是否“言话”可以进一步探讨;而“闲话”的“闲”是毫无疑问的同音代用字,除非能认定“闲话”属于百越遗留层次,本来就没有汉字。如果根据读音演变规则在《广韵》、《集韵》等古籍中找不到合适的字,无法证实是所有古籍都疏漏了,这也是“闲话”(“言话”)一词不属于规则音变的证据,同时也是有利于“言话”一说的证据。 在具体使用上,方言中本字未考的可以用方言同音字替代,时间长了广为接受也是可以的。比如“闲话”算不上错。
吴语拼音的技术 谈谈吴语拼音的技术 (上海闲话abc) 导论: 这些年,网上常可见到个别所谓的吴语保护积极分子贴我的大字报,甚至牵扯我的祖上五代、妻儿和长期支持我的人。宣布我是什麽“吴语公敌”、反方言分子,利用网络方言保护运动发起人的名义“抢班夺权”。我亮自己的身份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就像面对红卫兵的淫威,许多老**亮出自己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留下的枪伤去反驳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一样;不是那些红卫兵说的想做所谓的“一把手”。方言保护运动是各行各业群策群力的全民运动,并非一两个人可以领导的。难道让个只会背广韵的书踱头去领导周立波这样的文艺界人士。 作为网络吴语保护运动的发起人,变成那些所谓的吴语“运动”分子眼中钉的直接导火索是拼音方案的分歧。本人自2001年起通过网络推广一套吴语拼音方案--上海吴语拉丁式注音法,许多网友效仿设计拼音方案,其中又有不少将吴语拉丁式方案小修小改成了无数套仿案。人人称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造成分歧的直接原因是如何来评价拼音方案好坏。评价拼音方案好坏并非没有客观标准,很简单:根据拼音方案用途来评定。比如说,从拼音最日常的功能拼音输入法来说,毫无疑问吴语拉丁式(法吴)明显优于其他方案。那些认为wtzdj改制的吴语协会拼音仿案比吴语拉丁式(法吴)好的人,显然不是从这项拼音最日常的功能出发的。吴语拉丁式的优势不限於这点。下详。 wtzdj在他的所谓“吴语协会拼音”出台后的2007年,在一张大字报裏说:闲话把拼音的用途当做独门秘笈,秘而不宣。不存在“秘笈”和“不宣”的问题。倒是搞不清楚拼音是干什麽用的,选择拼音方案就只能凭主观好恶乱投机,使用当中不断遇到问题也是难免的,脱不了拆烂污嫌疑。 wtzdj等人又到处贴我大字报裏说:闲话用拼音给自己树碑立传。这本来是个别人双相障碍出来的,现在已经三人成虎,也严重损害了我的形象。如果拼音主要功能是为设计者“树碑立传”,那就难怪人人都说自己的方案好,也难怪其他“搞”拼音的恨我入骨,作出势不两立的姿态来。 拼音的用途谈不上“独门秘笈”,更不是我“秘而不宣”。而有些人利用其掌握的资源对我进行网络封杀,我一谈拼音技术就有红卫兵骂我祥林嫂。类似的高帽子我还有好几顶。wtzdj的这张大字报虽然是他的偏见,同时也说明我是为数不多的掌握拼音钥匙的人。既然如此,在拼音问题上为什麽不聼聼我的意见呢。有些红卫兵说保护方言要讲技术,拼音方案却成了绝对不能讲技术的领域。立场上非常双“向”障碍。
金吉拉的颜色和品种 为了回答有些猫友关于有无蓝色金吉拉的问题,也同时介绍一下。 1,没有金吉拉这个品种,金吉拉是色系。就像虎斑猫是色系,分属不同品种。 一般说的金吉拉是金吉拉波斯猫,属于扁脸猫。因为第一只金吉拉色猫是一对波斯猫生的波斯猫。之后金吉拉基因也被引进到了其它品种,尤其英国短毛猫。 2,金吉拉色是猫毛的大部分颜色脱失为白色或象牙黄色,称为底色,而毛尖保留本色,称为着色的猫。 着色tipping占毛尖1/8左右的是chinchilla,占1/4~1/3左右的是shaded,这种划分是相对的。shaded和chinchilla的基因基础是一致的。 着色超过1/2,1/3左右的是烟色smoke。烟色不属于金吉拉范畴,因为缺少A、Wb两条基因。 底色就白色的银类silver和象牙黄的金类golden两种。 着色就是猫的各种基本色。理论上着色至少有六种。黑色着色是最常见的。巧克力、紫罗兰、肉桂、鹿色,目前市场上是罕见或没有的。蓝色、红色、黄色cream是存在的。 blue golden shaded/chinchilla底色是金色的(象牙黄),着色是蓝色的蓝金金吉拉或渐层,有个外号叫“景泰蓝”(谐音:金带蓝,金的套层蓝)。 red/cream silver shaded/chinchilla底色是银色的,着色是红色或黄色的叫作Cameo加美澳,意思是沾果酱的冰淇淋球。 3,猫的脚掌肉垫是本色,就是着色的体现。如果是黑银black silver或黑金black golden,确实是黑爪垫,黑眼圈。要是着色是蓝的blue silver, blue golden,爪垫应该是灰蓝色的。要是Cameo,red/cream silver/golden爪垫是橘黄色的。 4,金吉拉色系的猫不一定是绿眼睛。比如Cameo(着色红、黄),就是金色眼睛的更受欢迎。其它着色的金吉拉,确实是绿眼更受欢迎,金眼的也存在,叫做pewter不算失格。有很多冠军就是pewter。土猫是绿眼睛多,绿眼金吉拉配土猫可以保留绿眼睛。而其它色系的扁脸猫和英短之类金眼多。金吉拉色系配其它色系同品种猫,会失去绿眼睛。
玳瑁和三花 英语、法语里的Calico,又称tricolor,汉语好像大家都习惯叫“三花猫”,或三色猫。 三花Calico就是玳瑁加白tortoiseshell & white。 玳瑁色又有写作tortie,、patch补丁 、 écaille de torture,此外还有直接称“蓝乳”、“紫乳”等等。 三花猫或三色就是三种颜色猫。同时有色素脱失、黑色素、红色素三种情况。 第一类是黑色素的造成的颜色:黑、巧克力、肉桂cinnamon,或对应的淡化色:蓝、lilac紫罗兰(丁香色、薰衣草色),fawn鹿色。黑色的斑纹色就是褐斑纹(褐虎斑),黑色的重点色就是海豹重点色。这几种颜色是黑色素不同分布型的结果,是xo基因的表现。 淡化的颜色,蓝、紫、鹿色搭配黄色cream。深色,黑(褐、海豹)、巧克力色、肉桂搭配红色。 第二类是红色素的red红色(橘红色)或cream黄色(乳色)。后者是前者的淡化。是红色素的颜色,是XO基因的表现。 理论上,因为色素排列方式不同,搭配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的三种橘红色red是不一样的;搭配蓝色、紫罗兰色、鹿色的三种奶黄色cream也是不一样的。但因为肉眼很难辨别他们的不同,于是就不区分了。 第三个是色素脱失的白色。 毛色中白色占>80%的是梵Van,50~80%的是高白 Harlequin/Arlequin,20~50%的叫作双色bicolor/三色tricolor,<20%的叫作tuxedo礼服式(外套式),就是手脚和胸口白色,有色部分好像一件礼服。还有光胸口一片白的叫作“奖牌式”,还有只有四爪白色的白手套。在欧洲,许多猫协认为扁脸猫白斑少于20%的算失格。而CFA没有这种规定。外套式tuxedo在欧洲普遍算失格,而在美国却很受欢迎。 最有分歧的应该是玳瑁重点色算不算三花calico。玳瑁重点色也拥有色素脱失造成的白色。 目前根据各猫协的规则,扁脸猫重点色加白斑为失格。不知道是否以后会接受这种情况。 最后要补充的是,存在一类半淡化的颜色。就是介于黑色和蓝色之间有个深蓝色indigo,介于巧克力和紫罗兰色之间有个鼹鼠色taupe,介于肉桂色和鹿黄色直接的淡鼹鼠色,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有个杏色apricot。对于这组罕见颜色,各猫协处理方式不一。法国猫协LOOF是暂时不承认的。据说澳大利亚猫协ACF是承认的。算是这组颜色,三花和玳瑁都要再各加上三种。
中国不承认香港曾经是殖民地,并于1972推动联合国大会表决 香港不是殖民地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NHUANET.com&urlrefer=708e9bdcd2c24182647f1f374828154c  来源: 新华网 【字体:大中小】【背景色】 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英国在香港实行的是典型的殖民式统治,但这并不等于香港就是殖民地。因为,通常意义上的殖民地主要是指因外国统治、管辖而丧失了主权的国家,是要使其获得独立的问题。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国要对被占领的领土恢复行使主权的问题。所以,殖民地概念不适用于香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后不久,当时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于1972年3月8日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明确宣布:“香港、澳门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的‘殖民地’范畴。因此,不应列入反殖宣言中适用的殖民地地区的名单之内。”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于同年6月15日通过决议,向联大建议从上述的殖民地名单中删去香港和澳门。中国政府在港澳问题上的立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支持。同年11月8日,联合国大会以99票对5票,通过了有关将香港、澳门从殖民地名单上除去的决议。
“科学”保护方言,一“科学”就是不保护 “科学”保护方言,一“科学”就是不保护。 强烈要求“科学”推广普通话。 2014年05月08日 09: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保护方言是否要靠行政力量?   新闻背景:   据报载,为了保护和传承上海话,上海市教委决定先行在部分幼儿园进行上海话体验教育,上海市教委今年首度选择20所幼儿园作为上海话教学试点,具体做法是将上海话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三个板块—游戏、生活、运动,提倡并鼓励用上海话交流。上海教委明确表示: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是大力推广普通话,科学保护上海话,规范使用外国话。   中国人有很浓的乡土情结,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热爱生养的土地,眷恋生活的故乡,喜欢本土的语言,这是人之常情。中国古代有大量的诗文是来写游子绵绵的乡思,浓浓的乡愁,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风尘碌碌,家乡是永远的寄托;海天茫茫,故土是永久的慰藉。异地相逢,他乡邂逅,一句乡音,就足以唤起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回忆,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让我们倾情诉说和交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外闯荡漂泊了那么久,两鬓斑白仍乡音不改,这正是对故土、对亲人难舍难分、不离不弃的情感体现。从上海里弄荡漾出来的吴侬软语,映照出以往多少上海人生动的生活画面,承载着多少老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担心失传或交流阻隔,本着让孩子们会说能听懂的愿望是不错的。“科学保护上海话”,所谓“科学”,即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开放理性,“保护”也不是要求所有上海人所有场合都得说上海话。   也看到有些报道说,上海在中小学开设沪语课,而且沪语教学将纳入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虽强调自愿,那么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科目并进行检测呢?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呢?对教师进行沪语培训更是大可不必。中国地域之广,方言之多,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韵,为保护自己的方言,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还要培训说本地话的教师,不管主观愿望多么科学合理,客观上对推广普通话都是极其不利的。各地必须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尤其是学校,必须把推广普通话作为语言文字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2000年我在上海进修期间,住在建平中学学生公寓,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普通话说得流利地道,但一下课,他们之间则完全用上海话交流,感觉非常自然,没有谁去议论或评价这种做法的对错。语言是交流工具,能有效交流,普通话或上海话说的蹩脚一点也没关系。我不了解上海话目前是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但作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还应继续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所说的“科学保护上海话”,一定要在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上、前提下,本着自觉自愿、自主自由、自然而然的原则,且有兴趣、有选择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做方言交流。作为学校的语言兴趣活动或当地以方言表现的艺术形式,采用方言学习和交流是可以的。对上海话(或某地区方言)有兴趣爱好者,即使不是上海人,也可以深入研究,或交流传播,或著书立说,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作为一个教育行政机构采用行政规定是不妥的。   我们知道,上海引进人才的有利政策还会使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幼儿园里外来工作人员的孩子大部分没有说上海话的环境,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只要他们会说普通话,不一定要学会上海话,在幼儿园里使用上海话,是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不尊重呢?再说,作为全国各地或者人口近亿的大省是不是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庞晓丽 【编辑:上官云】
“科学”保护上海话,一“科学”就是不保护 2014年05月08日 09: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保护方言是否要靠行政力量?   新闻背景:   据报载,为了保护和传承上海话,上海市教委决定先行在部分幼儿园进行上海话体验教育,上海市教委今年首度选择20所幼儿园作为上海话教学试点,具体做法是将上海话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三个板块—游戏、生活、运动,提倡并鼓励用上海话交流。上海教委明确表示:上海语言文字工作的三大任务是大力推广普通话,科学保护上海话,规范使用外国话。   中国人有很浓的乡土情结,有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归属,热爱生养的土地,眷恋生活的故乡,喜欢本土的语言,这是人之常情。中国古代有大量的诗文是来写游子绵绵的乡思,浓浓的乡愁,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风尘碌碌,家乡是永远的寄托;海天茫茫,故土是永久的慰藉。异地相逢,他乡邂逅,一句乡音,就足以唤起我们内心最柔软、最温暖的回忆,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让我们倾情诉说和交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在外闯荡漂泊了那么久,两鬓斑白仍乡音不改,这正是对故土、对亲人难舍难分、不离不弃的情感体现。从上海里弄荡漾出来的吴侬软语,映照出以往多少上海人生动的生活画面,承载着多少老上海人的记忆和情感,担心失传或交流阻隔,本着让孩子们会说能听懂的愿望是不错的。“科学保护上海话”,所谓“科学”,即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开放理性,“保护”也不是要求所有上海人所有场合都得说上海话。   也看到有些报道说,上海在中小学开设沪语课,而且沪语教学将纳入幼儿教师职后培训。虽强调自愿,那么发展下去会不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科目并进行检测呢?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呢?对教师进行沪语培训更是大可不必。中国地域之广,方言之多,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韵,为保护自己的方言,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还要培训说本地话的教师,不管主观愿望多么科学合理,客观上对推广普通话都是极其不利的。各地必须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尤其是学校,必须把推广普通话作为语言文字教育常抓不懈的工作。2000年我在上海进修期间,住在建平中学学生公寓,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普通话说得流利地道,但一下课,他们之间则完全用上海话交流,感觉非常自然,没有谁去议论或评价这种做法的对错。语言是交流工具,能有效交流,普通话或上海话说的蹩脚一点也没关系。我不了解上海话目前是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但作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大都市,还应继续加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所说的“科学保护上海话”,一定要在学好普通话的基础上、前提下,本着自觉自愿、自主自由、自然而然的原则,且有兴趣、有选择地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做方言交流。作为学校的语言兴趣活动或当地以方言表现的艺术形式,采用方言学习和交流是可以的。对上海话(或某地区方言)有兴趣爱好者,即使不是上海人,也可以深入研究,或交流传播,或著书立说,作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只要不影响工作生活,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作为一个教育行政机构采用行政规定是不妥的。   我们知道,上海引进人才的有利政策还会使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幼儿园里外来工作人员的孩子大部分没有说上海话的环境,让他们融入这座城市,只要他们会说普通话,不一定要学会上海话,在幼儿园里使用上海话,是不是对他们的不公平,不尊重呢?再说,作为全国各地或者人口近亿的大省是不是也可以效仿这种做法呢?这值得我们去思考。庞晓丽 【编辑:上官云】
上海话作文:豁胖 作文《豁胖·俄美中通讯技术考古》 Ngu-Mheh-Tzonthonxindjihzeqkhohku 俄美中通讯技术考古 Ngulusykhohku-yaqcialahRonzandjiuq-dihiqpaq-mih,faqyikenxih-donsy. 俄罗斯考古学家垃红场掘地一百米,发现根细铜丝。 Tzeuhroeteqtseqciqlen:Ngulusy-minzoqiqchi-gnijidoejioeionyoedihrau. 最后得出结论:俄罗斯民族一千年前头就拥有电话。 Mhehkueqkhohku-yaqcialahSymoe-tzonxinfihchiudjiuq-dihlianpaq-mih,faqyikenpulisy. 美国考古学家垃世贸中心废墟哴掘地两百米,发现根玻璃丝。 Tzeuhroeteqtseqciqlen:Mhehlici-minzoqlianchi-gnijidoejioeionyoeWuliman. 最后得出结论:美利坚民族两千年前头就拥有互联网。 Tzonkhueqkhohku-yaqcialahTonfan-mintzytan-dihcireqzenkuan,uaq-tohdihraungpaq-mih,sareq-meqzyrameqjinzaq; 中国考古学家垃东方明珠打地基个辰光,挖到地下五百米,啥个物事也没寻着; tzyroelahCinmoe-dasatan-dihcireqzenkuan,rauaq-tohdihraungpaq-mih,rasareq-meqzymeq-jinzaq; 之后又垃金贸大厦打地基个辰光也挖到地下五百米,也啥个物事没寻着; araulelahGuedjioe-cinyon-tzonxintan-dihcireqzenkuan,rauaq-tohdihraungpaq-mih,rasareq-meqzymeq-jinzaq. 挨下来又垃环球金融中心打地基个辰光也挖到地下五百米,也啥个物事没寻着。 Tzeuhroeteqtseqciqlen:chiaqzoq-tzehnciupiohminTzonrau-minzoqngchi-gnijidoejioeionyoeVuxi-manloqdjihzeq. 最后得出结论:确凿证据表明,中华民族五千年前头就拥有无线网络技术。
【上海闲话】年底辰光送挂历 文/凌耀芳 上世纪80年代,公历11月份刚刚过脱一半横里,老爷叔就发了调头,吩咐儿子、囡儿去买挂历,两个小囡听闲话,老爷个指示,积极响应。勿过几日天,每到下班辰光,两个小家伙手里捧个,肩胛窝挟个,一捆捆挂历,跟运甘蔗、甜芦粟差勿多,“滋溜”穿过楼下灶披间,也勿顾灶披间胖阿婆眼热个目光,一径冲上木楼梯,送到住大前楼个老爷叔屋里向。 老爷叔戴上老花眼镜,眯眯笑个打开一本本挂历,伊有一份名单,平常介日欠人家眼情、麻烦过人家个、老同事、老朋友、亲眷道里个名字统统辣海搿份名单浪。老爷叔一面用热气腾腾个脚爪黄豆汤招待两个小囡,一面要求伊拉再接再厉,多找几本暂时缺货个挂历。 公历12月中旬快到了,老爷叔写字台上头个挂历像柴爿一样堆得山一样高,老婶婶揩台子都呒没办法揩,伊日日夜夜催老爷叔拿搿堆物事送出去。老爷叔讲:“覅急,压台戏侪辣后头,再等两天,等伊拉拿一批新个来。” 讲是搿能讲,老爷叔自家也悄悄行动起来了。新年挂历,一到公历十二月底就差勿多像过了中秋个月饼成大饼了,再讲,早一天送出去,对方兴许有辰光转送送做一份人情。 最最赞,烫金个风景照挂历,送拨拉某某医院个某某医生,人家拨老爷叔开过勿少中药方子,老爷叔几十年吃下来,身体还蛮好。要过新年了,勿好忘记脱人家。伊个辰光,医生清廉,勿行收红包,过年送本挂历已经蛮开心了。剩下来个风景照,几个老护士、小护士分分,人家每天辣拉一片白个医院里向做,看看绿颜色个山山水水,多写意啊!想到搿搭,老爷叔个面孔浪向光头十足。老爷叔七十多,风度、噱头侪老好。 手头搿本比基尼、穿吊带衫模特挂历,巧笑顾盼个影星云集,送拨拉王师傅!王师傅是老爷叔个老朋友了,修半导体一只鼎。一年前,王师傅个太太呒没了,王师傅嘴巴里向虽然勿讲,老爷叔懂经,阿里会得勿懂伊个心思呢? 还有弄堂口个小皮匠,上个号头老爷叔个布底鞋子脱针脚了,叫伊缝,伊硬劲勿肯收钞票,搿份人情,老爷叔用一本大红花挂历还脱了。 临近年底,写字台浪向空落落起来,大前楼个门常开辣海,闻得到灶披间里冒上来个煮笋干个香味道,间或胖阿婆还会叫一声“前楼阿嫂水开了”。 邻居道里,照顾得着,也勿好怠慢。老爷叔横挑竖拣,拿仔一本小囡辣海石榴树下头白相个挂历走下楼去,送拨了伊,祝伊新年快乐,多子多福。
【上海闲话】上海话走向辉煌 文/钱乃荣 170年前1843年11月17日,上海对外开埠,辣辣租界搭原县城、南市、闸北、虹口咾啥地方,繁华个城区老快就形成了,城区个上海话随辣上海个都市化而发生了邪气快个变化。首先是在语汇上个变化。 上海成为一个开放之都,大量外籍、外地人口陆续迁进上海,各地个闲话尤其是江浙吴语个生活词汇,撞击了以松江话为基础个上海话当中个生活基础用语。上海话勿拘一格个大量吸收各地有用个词语,词语兼用搭仔借用比较常见,像常用词“一共”集中了“一共、一总、总共、共总、统共、拢共、一共拢总、一齐拉起、一道辣海、一塌刮子、亨八冷打、搁落三姆”交关同义词近义词,搿个会使讲上海话有了多样化个选择,后面三个词就比较生动。“一点点”勿同于“一微微【mhi,极小】、一屑屑【如粉状】、一滴滴【tiq,如水珠】、一沰沰【toq,较大糊状】,同中有异,表现生活更为细腻。 分散搭仔集中,语言是会自动调节得正好个。语言本来就是使用者约定俗成个,约定俗成本身就是优胜劣汰,葛咾近代世界形成个大都市像伦敦、巴黎、纽约、上海,侪是世界浪优化语词个集散地。占上海人口80%以上个全国各地移民陆陆续续来到上海,使得上海话取得了杂交优势。其中一种最常见个演变方式,是使各地方言个公约数词语较快辣上海话当中取胜,举例像上海话个“东半爿【tonpeube】、东面”、苏州话的“东首、东面”、宁波话的“东半边、东面”,以“东面”取胜;又比方原来上海话个同义词“净、汏”、“安、摆”、“担、拿”、“坍蠢【thetson】、难为情”侪以后者取胜,搿个就使上海话最早个摆脱了窄地域性个土语,也使上海话辣辣吴语方言中成为更加有代表性个方言。以后,上海周边城市也慢慢个跟随上海话发生类似个变化。 世界浪国际性大都市个语言,侪会吸收各种语言、方言当中个精华,上海话主要从英语当中吸收了大量词语,也从来到上海个移民当中吸取有特色个词语,像苏州话个“标致、淴浴、吃家生、啥叫啥、跌跟跺、一只顶”,宁波话个“阿拉、高头、窗门、碗盏”,杭州话个“莫老老、扒儿手”,苏北话个“小把戏、乖乖弄底冬”咾啥。 从晚清起上海人衣食住行发生了大变化,从西方传来了大量个新事物、新观念。老上海人搭移民一道,主要是以宽阔个胸怀,看见一样新鲜物事,就造一个新词。辣上海都市化进程当中,像“马路、洋房、自来水、自来火、电灯泡、电线、书局、报馆、编辑部、影戏院、公司、商会、会馆、同乡会、救火会、孤儿院、自鸣钟、夜光表、寒暑表、牙刷、橡皮筋、粉笔、铅笔、笔记簿、画报、口琴、明星、操场、篮球、高尔夫球、照相、软片、雪花膏、花露水、水果糖”,新名词辣上海话里向澎湃涌出,遍地开花。
【上海闲话】看毛病、看医生、打医生  文图/阿仁   生了病,去医院看病。北方人讲生病。上海闲话讲生毛病。北方人讲看病,上海人更多个是讲看医生:“一直头疼头昏,要去看医生了。”“看侬个面色勿大好,去看过医生?”拿看病讲成看医生,足见上海人是把医生当成亲眷朋友个。好个医生勿但为侬看毛病、为侬开药方、关照侬吃药个辰光、吃药个程序,还会和气悦色个安抚侬一番,让侬放心。因此上海人看毛病欢喜到熟个医院里去熟个医生。医生拿病人当朋友,病人拿医生当亲人。用现在个讲法即是和谐个医患关系。   搭医生太热络了也勿好。我40岁个辰光,经老朋友介绍认得一个牙医生,请伊为我治我个一颗蛀牙。我从小最最怕个就是牙医生。一坐到牙医生前头个可起可伏个椅子上,就感觉自家坐上了老虎凳。牙医生个一套看牙齿个五金家生也吓煞人。尤其是用一部电钻头来磨钻侬个蛀牙,叽叽咕咕,叫我神经崩溃。搿位认得个牙医生特别道地,想尽办法要医好保牢我个搿颗蛀牙。钻了又钻,神经烂了又烂。补了又补,磨了又磨。有好几年我变成了牙防所个熟客。老虎凳坐了又坐,电刑上了又上。反正我的搿颗大牙几乎变成了文物,牙医生变成了古董修复师。但牙痛个毛病就一直勿好,蛮稀奇个。我提出拔脱,医生就回头我:“保得牢个,要耐性、要坚持。相信我……”最后我牙齿一咬,冲进一家一点勿认得个牙防所,爬上老虎凳,嘴巴一张:“右边下面最后一只大牙,拔脱!”勿认得个医生瞎爽气,打了麻药,一钳子就拔出了我个文物蛀牙。我把搿颗牙齿托在掌心仔细端看,伊已经被修磨得像一只空个小罐头了。阿弥陀佛,我总算解脱哉。从此我再也呒没牙痛过。勿好意思,我有点骄傲了。当然,我就此再也呒没去看过伊位认得个手艺一级个牙医生了。谢谢伊。   除了看牙齿,我几乎呒没看医生个任何经验与心得。难得重感冒一次,我到单位个医务室里去配点药,与医生攀谈攀谈。兴致高个辰光,茄茄山胡。医生是热心人。关心别人是伊拉个职业病。所以我弄勿懂为啥会发生病人、病人家属要打医生、护士个事件。勿是所有个毛病医生都能够看得好个。医院也勿是起死回生个地方。有新闻讲,有医院今后要训练医务人员会一点防身之道;我看搿也是防范过当。如此,医院要变成少林寺。门诊间里要耍拳术,急诊间里要弄棍棒,太平间里要勿太平。病人要尊重医生。医生要体谅病人。搿个才是医患之间个正道。有本事个勿是去打医生,有本事个是练好、养好身体——勿去看医生!
【上海闲话】小辰光吃黄浦江大闸蟹 文/朱少伟   媒体报道,经过有关部门搭仔科研机构个联合攻关,松江个青背、白脐、金爪、黄毛个黄浦江大闸蟹,又“重出江湖”。听到迭个好消息,我回想起自家几十年前吃黄浦江大闸蟹个有趣事体。   垃读小学个辰光,礼拜六下半天学放得早,我就会到南码头去白相。因为埃搭块有一家老大个木材加工厂,车间背后个黄浦江边一直漂着交关木排,沿牢木排可以跑到老外头,欣赏水里向游个鱼。有一趟,我迎着秋风踏上木排,看到熟悉个刘老伯立垃前头,伊是我个邻舍,主要靠用“扳罾”垃黄浦江捉鱼捉蟹维持生活。“扳罾”迭种古老渔具邪气简单:靠扎成“十”字状个两根竹片撑开尼龙网个四只角,当中用线荡一眼诱饵,再连牢一根用来操纵个长竹头。刘老伯捏着长竹头,眼睛瞄着水里向,每隔一歇就拿尼龙网拉上来,收脱里向个物事。   我跑到刘老伯身边一看:“喔哟,刘伯伯已经捉牢勿少大闸蟹了嘛!”刘伯伯回答:“搿呒啥稀奇。我年轻辰光经常去松江,埃搭块捉来个黄浦江大闸蟹特别好吃,因为上游个水质更加好。”刘老伯晓得我有兴趣,就拿长竹头递过来:“尼龙网里向有物事了,侬来试一试!”我搓了搓手,立稳双脚,捏紧长竹头拼命一拉,尼龙网露出水面,有两只黄浦江大闸蟹垃里向爬,像煞要对自家落网提出“强烈抗议”。我开心得穷拍手。接下来,我搭仔刘老伯轮流操纵“扳罾”,到黄昏已经捉牢廿多只黄浦江大闸蟹,还有鱼搭仔虾咾啥。   刘老伯拖我到伊屋里去做客。刘婆婆马上拿蟹汏清爽,放到锅子里向煠。等蟹煠得红彤彤,刘婆婆拣出几只顶大个叫我吃。我剥开一只蟹盖,里向蟹黄交关。刘老伯平常欢喜读地方掌故,就咪着绍兴酒介绍起老早上海人个一种“发明”:“清朝秦荣光个《上海县竹枝词》注释里向提着,‘螯内有片壳,白而透明,雄者较大。两片相合,粘贴墙上,俗呼蟹蝴蝶’。”刘老伯还用一只蟹来做示范:掰开两只大螯剔光肉,拿出一对白色透明个片壳,伊拉是对称个,摆垃桌面浪蛮像一只漂亮个蝴蝶。我开心煞了,拿搿只“蟹蝴蝶”夹到课本里向。隔歇,我个阿奶寻得来了,刘婆婆硬劲请伊坐下来一道品尝黄浦江大闸蟹,于是客堂间里向勿断传出笑声……
【上海闲话】想起老早陆稿荐 文/金嘉炳   伊日辣超市货架浪,发现陈列着一种盒装酱排骨。酱排骨就是无锡肉骨头个今名,自然是无锡特产了!出产个厂家却是陆稿荐。只晓得无锡三凤桥个酱排骨名气邪气响、酱汁浓郁、口味纯正。勿由得想起上海老早仔个陆稿荐。   以陆稿荐为店名个为数勿少,要讲个搿爿开辣延安东路浪,靠近棋盘街,拳头产品就是酱汁肉!   搿家个酱汁肉实在地道:鲜艳个红色,肉皮油光锃亮,好像涂了一层腊克。拿筷子搛上去,方形个肉块会轻轻抖动。从加工到出售,需要小心翼翼,像服侍一个娇滴滴个小毛头一般,轻悠悠个拨伊从锅中一一搛出,装辣侬自带个家生里向。因为熟食不仅要吃口好,还要讲一个卖相。   酱汁肉呈三精三肥,肥个部份就像豆腐花般个嫩,而精个部位肉质丰腴而不嵌牙,恰到好处,难怪近悦远来,早早就有顾客来排队等开市。另外再买眼百页结,本色个百页结是放辣白汁肉汤里煮好,最灵个是上面浇一勺浓郁个酱汁,搿味道是打耳光也勿肯放个!   据传闻,搿家百年老店有锅老汤,是常年煮沸。想一想,搿锅内积聚了几几化化个肉质精华,故而是越来越赞!至于配方,两个字:秘制!   伊个辰光,黄浦区商肆林立,熟食店远不止一家,近段就有杜五房、杜六房、平五房、马泳斋等等,侪有自家个特色。   吃遍沪上酱汁肉,首推搿家陆稿荐。后来勿晓得搬到啥地方去了,从五十年代到今朝,我仍旧深深个牵记伊!
【上海闲话】捉蟹、买蟹、烧蟹、吃蟹 文图/阿仁   菊黄蟹肥。秋风一起,又到了吃蟹个辰光。上海人欢喜吃蟹。上海人最最欢喜个是河蟹,大家叫伊为大闸蟹。最好个大闸蟹出自江苏阳澄湖。上海郊区也出蟹,个头要比大闸蟹小脱一圈。崇明岛辣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围垦之前,可谓遍地是蟹,崇明蟹。我到崇明农场去种田个几年里,当地个老农民就教阿拉知青去捉蟹。捉蟹,拦、钩、钓。拦,辣水闸前张开一张渔网,网个一半入水沉进河底,一半露出水面棚紧。夜半时分,水闸放水,河里个大蟹、小蟹迎水流而上,纷纷爬上渔网。大家就见一只、捉一只,可谓愿者上钩。辣渔网上点起汽油灯照明,效果更好。一夜下来,捉个几铅桶崇明蟹,一点勿吃力。钩,是用竹棍、芦秆甚至脚踏车轮盘上个钢丝伸到蟹洞里去钩出蟹来。成功个要点是侬必须寻得到、辨得清河浜边上个蟹洞。蟹洞圆而扁,河泥上还可以依稀看出蟹脚爬过个痕迹。勿然,从泥洞里钩出一条水蛇来,要吓得侬半死。钓。以蔑竹编个小篮,浅浅个,当中固定是一块蛙肉、半根蛙腿,用钓杆垂进河底。钓绳一动,就可以从水里拉出竹篮。河蟹老笨老笨个,伊一水就死死咬牢蛙肉,打煞伊也勿会松口。钓蟹就如同钓鱼,比个是耐性。一个下半天也可以钓上来一锅子蟹来。伊个辰光每当深秋,崇明岛小蟹吃撑吃撑。   买蟹是考验侬拣蟹个本事。尽管上海大小马路上开了交交关关个阳澄湖大闸蟹个店面,但正宗个却数勿出有几爿。阳澄湖个蟹,青背、白肚、金毛。雌蟹三四两一只,雄蟹半斤左右一只。千万勿要以为套上了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标识个牌子就是真品了。“伪军”多得勿得了。就是侬奔到巴城去吃蟹,辣蟹舫里端上来个阳澄湖大闸蟹也难保勿是“汏浴蟹”。其实现在上市个太湖蟹味道也勿错。将就一点,苏北蟹也可以尝尝。价钿毕竟要低得多了。挑蟹要拣“蟹门”开了个蟹。“蟹门”位于河蟹搿蟹背与蟹肚之间。此地撑开了,搿只蟹一定壮,蟹黄蟹膏一定暴出来。馋煞侬。   老早吃蟹,上海人推崇蒸蟹。蒸蟹个缺点是火候难以掌握,生熟难保。现在流行煮蟹。把蟹放入锅里,生水浸没。大火烧。随后依据蟹个大小,或滚四五分钟,或滚六七分钟。之后撇去大半锅子个开水,只辣锅底留下半寸个热水。再盖上锅盖,蒸伊个一两分钟收收水。可也。当然,煮蟹之初还可以放点姜片、浇点老酒。上海大饭店里烧蟹已经都用搿个办法了。保熟、保鲜,蟹肉不至于被蒸得太干、太烂。吃蟹程序就是每人爱好了。从蟹脚吃起还是从蟹兜吃起,就随侬高兴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