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多情义 今生多情义
关注数: 0 粉丝数: 317 发帖数: 12,742 关注贴吧数: 9
我给《秦时明月》提几个意见,希望玄机的朋友接纳 :      意见一:天明变丑了。      对此我实在想不明白,天明在第一二部里的造型是很俊朗的,为什么第三部就变得尖嘴猴腮了呢?简直是越看越难看,越看越倒胃口。换造型的原因是什么?不过是为了更好看,越换越难看有什么意思?     而且我主张,主角形象已经定型了,就不要大变了,即便是想把一二部天明的形象改造得更好看一些,也得微调,让观众慢慢适应接受。想想啊!哪有把主角大变样、而且变难看的道理呢?我觉得出主意那个人实在是水平太臭,不应该让他再参与制作了。     意见二:把阴阳家抬得太高了。     墨家巨子居然被阴阳家里的一个小人物干掉,这实在不合适。要知道,墨家巨子可是击败了卫庄!如此一个绝世高手,居然被大司命随便施点法术就弄死,这对观众产生一个很大的夸张,即:卫庄打败盖聂,巨子打败卫庄,大司命打败巨子,月神强过大司命,阴阳家掌门强过月神。我表示得形象一点吧:      天下第一剑=盖聂<卫庄<巨子<大司命<月神<阴阳家老大     在这个逻辑圈中,天下第一剑盖聂只是个垫底人物,而阴阳家已经被夸得比天大了,如果接下来的故事讲述阴阳家与人交手失败,那必然会导致观众脑中的逻辑混乱,衍生不真实感。     以上是我的意见,虽然话不好听,但我觉得真实,无论玄机的大师们接受也罢,不接受也罢,我的意见是不会改变了。
【原创自转】生与灭(首发中游论坛) 生与灭        如果现在你让我闭上眼睛幻想一个场景,我会想到一间空荡荡的屋子,木窗,纸联,瓦顶。窗外微风吹进来,凉爽,清新。         若再让我想具体些,我会想到屋里有张木桌,桌上有支蜡烛,烛焰和着风颤巍巍晃动着,像是随时准备跳离烛芯。         我就坐在屋子里凝视烛光。烛影打在我脸上,使得我的面孔有些模糊,阴晴不定。 在你眼里的我像是在笑?不,那是烛火猛然在我脸上明朗了一下;你又感到我在落泪了?不,那是烛火骤然在我脸上黯淡了下去。其实我既没在哭,也没在笑。我的喜忧似乎全随着火光的一明一灭而变化。而我本身哪来的情绪?我的喜忧全是烛火强加的,你爱怎么看都行,我只是有些微冷。         窗外星星点点,树影浓浓。月亮抛却了身上的赘肉,眼见有些清瘦,弯弯的脸,淡淡的心,斜挂天际,显得很精神。你若认为月亮在笑,一定是因为丝缕轻风钻入了你的鼻子,你心里感到惬意;你若认为她在哭,一定是看到了乌云遮住了她的半阙身子,你看着难过。其实她既没在哭,也没在笑。她的喜忧全随你的心思,而她本身没有情绪,依然沉寂。你把她看成什么样都没关系,她纵然孤高,但依然是她。         你若认为月亮没哭没笑,那月亮就变成了我,我也变成了月亮,我与她融为一体了,我和她都很沉寂。         看来我还更青睐道家思想,庄生梦蝶,何等消闲?庄子乘着蝴蝶的羽翅遨游,我则更希望与月亮亲近,好皎洁的月亮啊!纯纯的没有半点杂质,当我溶入她时,她用洁白把我洗得干干净净;当她溶入我时,轻伸素手,把我的心中的不平之气化解得无影无踪。         我感动,我落泪。我如何能象庄生一般潇洒?毕竟只是个凡人罢了,回想一路上的风景,慢慢的淡化成影子,模糊不见。唯有月亮这纯纯的白在我眼里,显得那么真实、具体,不染纤尘,气质清雅,淡如轻歌。         屋里的烛光跳动得令你心慌,你不停地责怪我,为什么把你带到这沉沉的夜里,你唠叨着,说你渴望阳光、碧水;渴望蓝天白云、鸟儿鸣啭。现在倒好,万一烛火熄灭,你我跌落黑暗中,那种无助的感觉一定会令你疯狂,你焦躁着跳来跳去,烛火却越来越微弱,在风中发出“呼呼”的声响,快速变化成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渐渐地越来越小,越来越小,象一粒豆子,红色的火焰不见了,只剩下蓝茵茵的一点点光亮。         你惊惧,用双手合成一个半圆形放在烛火面前,挡住了风,也挡住了烛火的最后一丝喘息,烛火象个垂危的老人吞下最后一口空气, “扑”的冒出一缕青烟,哑然熄灭了。         青烟袅袅向空中扩散,如月光般洁白、单纯,如绸缎般细腻。你僵硬的凝视这月亮下的蜡烛,落下那最后一丝红泪,呆呆出神。         你说你很累,仿佛一切都随着蜡烛熄灭而虚空了。月纱尊贵的抖落在你眼前,你视而不见;月光朦胧的笼罩着你,你没有感觉。灭了的烛光带走了你最后一丝希望,你眼睛里的恐惧之意也熄灭了。你宁愿面对恐惧,也不愿这般死气沉沉,你求我送你到阳光里回去。         可你刚去不久,怎么又回来了呢?你满身尘土,一脸沧桑,疲惫得不像是你。         为什么阳光中的你,眼里的神采还会熄灭?为什么回到月光中来,你的眼睛又骤然亮了起来?         你说外边的阳光太烈,你现在更需要月光的洗练,你既喜欢阳光下的躁动,也喜欢月光下的沉思,缺了谁都不行。你说你灭了以后还会新生,生存了一段时间还会灭,生生灭灭本是天道。         你说得太对了,你被外面的阳光暴晒之后,需要在月光下养养伤,而我——已经在月光下沉寂太久了,现在需要到阳光下去走走了。         要么我回月光下找你,要么你到阳光里找我,我们总会相见的。将来你我每一次相见,就是一次生与灭的轮回。
【即兴原创】谭咏麟——真正的艺术大师(首发中国球迷论坛)     有好久没听到谭咏麟的歌了?在越来越忙碌的生活节奏里,我的生活像是少了些色彩。狂乱中,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我怎么了?我究竟是怎么了”?     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我越来越投入地融入生活,生活冲淡了我年少时的喜怒哀乐,欢喜悲愁,我的暗恋、初恋,我的青春色彩,我的谭咏麟。     今夜,我喝了些酒,打开土豆网搜索了一曲“梦幻的笑容”。     热泪盈眶,热泪盈眶。那曾经是我无数热望聚盼的焦点,偷偷躲在角落里看着一个女孩,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动,都在我眼里,在我心中,那是最幸福最酸楚的一刻。带着灰溜溜的心情回家,打开录音机跟着他唱起《梦幻的笑容》,梦境既美好又清晰得几近残忍。     点击《片刻的无题》,“仍彻底的爱慕你竟不醉倒。”歌词带着我的记忆回到18岁,带我到另一女孩身边。我极尽沧桑的表白,她不置可否,不皱眉,不微笑,不说欢喜,不觉得我讨厌,只淡淡的丢下一句话:“我对你感觉一般”。     太多太多事情,我逐渐淡忘了,平淡的生活将我的《火美人》化成冷冰;将我的《爱情陷阱》填平,将我的《讲不出再见》抹煞,将我的《午夜皇后》变成怨妇。多久没听谭咏麟的歌了?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那是我多年以前最美的梦境,我曾怀抱着他的歌入眠,就连入睡也不肯丢下,睡梦中唱着:“浮沉浪似人潮,哪会没有思念”?     青春的懵懂幻化成无数凄绝哀怨的故事,那些故事都是自己编织的,我无法忘记,也许到我临死前的一天,我心里还是会唱着:“别让生命似风飘去,抛开你那冷冷的心中化妆”。这些,都是曾经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都是我曾经的心酸、迷惘的故事,我怎能忘怀?     谭咏麟,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用他的生命诠释了歌唱艺术的内涵,他的投入,他的疯狂,他的深情,他的一切令我和所有喜欢他的人如此陶醉,以至于时隔多年,他的歌还铭刻在我们记忆深处,一辈子无法忘怀。     如醇香美酒,封存时间越长,越是味道醇厚,蓦地拍开封泥,一股清香钻入心底,涌入灵魂;他那不属于舞蹈范畴舞动,才是真正美的灵魂,发掘了我们心底的感情,犹如洪水倾斜,一发不可收拾;他在舞台上疯狂的跑动,将他自己心底愤懑的欲望,用疯狂叙述出来,充满了不经雕琢的艺术性,不知所云的鼓动性,鼓动得如此激烈,令我们为之疯狂。     多年以后,我心里的狂热减退了许多,看他在舞台上的表演,听他动情的歌声,我感动了,落泪了。看他,多年以前是一种心情,多年以后又是另一种心情,多年以前是疯狂,多年以后是感伤。他,还是那么的令人感动,陶醉。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以平静的心态回忆当时的狂热,我醉了。在这寂静的夜晚,我又一次点开《俗世洪流》,谭咏麟清越的歌声在我耳边回荡:“尘俗世洪流,什么都冲走,无论我多么地想捉紧你手……”     我看着窗外月亮,犹如尘世喧嚣后的寂寞,感伤的想:“谭咏麟,你为什么就老了呢?希望你永远25岁,永远……永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