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水清兮
冰水清兮
关注数: 6
粉丝数: 43
发帖数: 1,524
关注贴吧数: 7
【心理咨询】【二级】119~127典型神经症和不典型神经症等 119典型神经症不典型神经症有哪些 120神经衰弱的症状 121焦虑神经症的特点 122急性焦虑发作的特点 123广泛性神经症 124恐惧神经症 125疑病神经症 126抑郁的主要表现,如何治疗抑郁 127区分内源性抑郁和抑郁神经症 119典型神经症不典型神经症有哪些 神经症有很多的分类方法。许又新教授把神经症分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恐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神经症五种典型的神经症,还有抑郁神经症、人格解体神经症、其他类型和无无法分型的神经症,4 种不典型的神经症。许教授不同意有些作者把癔症也归类于神经症。
【心理咨询】【二级】118心理冲突的常形和变形特点 心理冲突有常形与变形之分。 心理冲突的常形有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例如夫妻感情不和,病人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十分苦恼。 二是它有明显的道德性质。不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是不道德的。上述的例子便是如此。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相应的两个特点: 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为什么很容易解决的问题,病人却解决不了。例如某病人每天晚饭后就陷入于吃药还是不吃药的痛苦冲突之中。想吃药怕肝硬变和上瘾,不吃药怕睡不着。这在不懂精神病学的局外人看看来是不成问题的,想吃就吃,不想吃便拉倒,实在决定不了可以去问医生,医生叫你吃你就吃,医生叫你别吃就不吃。 二是它不带明显的道德色彩,如上例,你不能说吃药和不吃药,何者道德,何者不道德。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而心理冲突的常形则是大家都有的经验。
【心理咨询】【二级】114~117远期疗效评估包括什么评估等 114远期疗效评估包括什么评估? 115社会接纳程度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116自我接纳程度的内容和方法? 117回访方式。 一、社会接纳程度评估。 1、评估内容。 求助者的社会接纳程度,也可以看作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评估社会接纳程度时,主要评估求助者的行为表现与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生活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根据这些行为上的表现,可以综合的判断求助者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作为咨询效果的指标之一。 2、评估方法。 ①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 ②咨询师本身的审查。 二、自我接纳程度评估。 1、评估内容。 ①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最基本的考虑因素) ②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2、评估方法。 ①求助者口头报告。 ②量表评估。 三、随访调查。 1、追踪回访。 2、常用回访方式。 ①追踪卡。 ②通信。 ③面谈。 ④电话。
【心理知识】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指开始推动一件困难或复杂的事情时,需要付出极大的初始努力;但一旦突破临界点、让“飞轮”转动起来,后续维持运转的阻力会大幅减小,甚至会因惯性自发向前推进。 简单来说,就像推静止的 heavy 飞轮,最初几圈要拼尽全力,但转起来后,只需轻轻用力就能让它持续转动。比如刚开始坚持早起学习很难,前1-2周需要靠闹钟和意志力硬撑,但2-3周后会形成生物钟,早起反而变得轻松。 人在进入某一新的或陌生的领域的时候,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如果要让飞轮转起来不花太大力气,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坚持,这也意味着得用时间足够来保证。“飞轮效应”让我们看到胜利的曙光,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推动事业的飞轮,终有一天,它会自己飞快地旋转起来,而无需费多大力气。
【心理咨询】【二级】093~11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原理等 09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原理 094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目标,具体解释一下这 五条目标 095Cain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关系 096求助者中心疗法中的具体技术有哪些 097设身处地的理解的技术包括 098怎样表达关注(姿势、距离、声音特点、态度) 099什么是促进性的言语交流 100艾根提出的坦诚交流的技术包括哪些?各自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101艾根表达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五种态度、四种行为) 102佩特森-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咨询过程七阶段的特点和规律 103如何区分佩特森七阶段的各个过程 104求助者中心理论对人性的看法 105自我实现的倾向是什么? 106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什么? 107求助者中心疗法的自我理论包括哪些概念? 108经验的概念 109自我概念是什么 110什么是价值的条件化作用 111心理失调的实质,三种情况是什么? 112心理治疗的实质 113求助者中心疗法的注意事项
【心理咨询】【二级】087~092贝克理论和雷米理论的异同等 087贝克理论和雷米理论的异同 088雷米的中心边缘模型是什么 089雷米认为治疗的顺序是什么 090REBT 和 CBT 的异同。 091梅肯鲍姆的疗法中什么起关键作用 092梅肯鲍姆提出的行为变化过程的三阶段 087贝克理论和雷米理论的异同 雷米的理论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但如果说贝克理论所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那么雷米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088雷米的中心边缘模型是什么 对于上面的错误观念,雷米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他认为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有一些观念是主要的、基本的,它支配着那些较为次要的观念。在实际治疗中,有时求助者可能会会轻易的放弃某种错误观念。但如果那些基本的错误观念不能根除,就仍无法改变那些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089雷米认为治疗的顺序是什么 雷米提出,认知治疗的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090REBT 和 CBT 的异同 同 REBT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与贝克的认知疗法一样, CBM(认知行为矫正) 也假设痛苦的情绪通常来源于适应不良的想法。然而在他们之间也存在区别, REBT 在揭露和辩论不合理想法时,更直接和更具有对抗性。梅肯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则更多的注意帮助求助者察觉他的自我谈话。治疗过程包括交给求助者做自我陈述与训练他矫正给自己的指导,从而使他能更有效的应对所遇到的问题。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求助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来练习自我指导和期望的行为。重要的是要获得对一些问题情境具有实践意义的应对技能。其中的一些问题包括强迫和攻攻击行为、考试恐惧和演讲恐惧。 091梅肯鲍姆的疗法中什么起关键作用 在梅肯鲍姆的疗法中,认知重组起着关键的作用。梅肯鲍姆认为,认知结构是思维的组织方面,它似乎监督和指导指导着想法的选择。认知结构就像一个“执行处理者”,他掌握着思维的蓝图,决定什么时候继续。去中断或改变思维。 092梅肯鲍姆提出的行为变化过程的三阶段 梅肯鲍姆提出:“行为的改变是要经过一系列中介过程的,包括内部言语、认知结构与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随之而来的结果。“他区分了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这三个方面都相互交织在一起。他认为只关注一个方面将被证证明是不够的。 第一阶段:自我观察。 第二阶段:开始一种新的内部对话。 第三阶段:学习新的技能。
【心理咨询】【二级】083~086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等 083、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 084、这五种认知治疗技术的含义各自是什么 085、五种技术中核心技术是什么 086、认知疗法需要的时间长还是短 083、贝克提出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 084、这五种认知治疗技术的含义各自是什么 一、识别自动性思维。 由于这些思维已构成求助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求助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帮助求助者学会发掘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更为具体的技术包括提问、指导求助者自我演示或模仿等。 二、识别认知性错误。 所谓认知性错误及求助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典型的认知性错误有前面提到的几种,如任意的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的思维等。这些错误相对于自动化思维更难于识别。因此,咨询师应听取并记录求助者诉说的自动想法,以及不同的情境和问题,然后要求求助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其共性。 三、真实性验证。 将求助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一种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法让求助者认识到他原有的观念是不符合实际的,并能自觉加以改变,这是认知治疗的核心。 四、去中心化。 很多求助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他人的品评。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脆弱的。如果某个求助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每个人的注意和非难。那么咨询师可以让他不像以前那样去与人交往,即在行为举止上稍有变化,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 五、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 多数抑郁和焦虑求助者往往认为他们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会一直不变的持续下去,而实际上这些情绪常常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如果求助者能够对这一过程有所认识,那么他们就能比较容易的控控制自身的情绪。所以鼓励求助者对自己的忧郁或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就可以使他们认识到这些情绪的波动特点,从而增强治疗信心,这也是认知治疗常用的方法。 085、五种技术中核心技术是什么 真实性验证。 086、认知疗法需要的时间长还是短 认知疗法以当前为关注点,所以一般都是简短的。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帮助求助者解决他们最紧迫的问题,以及教给求助者防止复发的方法。近年来, CT 疗法中的无意识情感以及存在成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心理咨询】【二级】081~082贝克理论中的认知歪曲的种类 081贝克理论中的认知歪曲的种类是什么? 082解释一下每个认知歪曲的含义。 贝克坚信有情绪困难的人倾向于犯一种特有的“逻辑错误”,即将客观现实向自我贬低的方向歪曲。 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 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是认为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过度概括: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的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心理咨询】【二级】080贝克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含义 080贝克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是什么?分别是什么含义? 贝克是认知疗法的重要代表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有几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及规则。 共同感受:所谓共同感受,就是指人们用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它常以问题解决的形式出现,包括从外界获取信息、结合已有的经验、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加以验证等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如果人们不能正确使用这一工具,对外界信息不能做出适当的解释与评价,就会使上述过程产生局限,造成认知歪曲,从而导致错误观念,并最终引起不适应的行为。 自动化思维:但是人们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上述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是模糊的、跳跃的,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应。这就是贝克理论中自动化思维的含义。这样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本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这就需要咨询师运用细致的分析技术帮助求助者分辨并改正这种错误的习惯化的认知过程。 规则:贝克还认为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则。他们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他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他们来指导现在的行为。但是贝克进一步指出,如果个个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规则行事,也会使其行为不能与现实环境相协调,从而导致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 综上所述,贝克认为如果个体不能正确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是对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中某些错误观念不能加以内省,或是过分按规则行事,无论哪种情况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不良的情绪和不适应的行为问题。
【心理咨询】【二级】070~079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相关 070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原理等 071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具体程序 072压力接种训练是什么 073压力接种训练包括什么 074梅肯鲍姆设计的压力三阶段模型 075概念阶段要做什么 076技能的获得与复述阶段怎么做 077压力管理训练程序中行为干预的具体训练 078应用与完成阶段是什么 079应用与完成阶段的应用领域 070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原理等 有代表性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是应用技能学习程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学习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 071梅肯鲍姆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具体程序 具体程序如下: 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3、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072压力接种训练是什么 压力接种训练 SIT 是应用技能学习程序的具体应用,它是一系列技术过程的组合。 073压力接种训练包括什么 包括信息给予、苏格拉底式讨论、认知重组、问题解决、放松训练、行为复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和改变环境情境。它是为教授即可应用于当前问题也可应用于未来困难的应对技能而设计的。 074梅肯鲍姆设计的压力三阶段模型 一概念阶段 二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 三应用和完成阶段 075概念阶段要做什么 首要的关注点是与求助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帮助他们获得对压力本质的一个更好的理解,以及用社会交互作用观点来对它进行重新定义而做到的。在这一早期阶段,咨询师要得到求助者的合作。做,并且一起来重新思考求助者问题的实质。一开始,咨询师为求助者提供一个专门为他设计的简单概念框架,帮助理解他是如何对一系列压力情境做出反应的。让求助者认识到认知和情绪在造成与维持压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咨询师是通过教学呈现苏格拉底式询问和有引导的自我发现过程来完成的。 076技能的获得与复述阶段怎么做 关注点是教给求助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不同的压力情境。这一阶段包括一些直接行动。这一训练包括认知应对。通过学习,求助者认识到是适应性与适应不良的行为都是与他的内部对话相联系的,他需要获得和复述一种新的自我陈述。作为压力管理程序的一部分,求助者要接受各种不同的行为干预,其中包括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和自我指导训练。咨询师帮助他们改变生活方式。 077压力管理训练程序中行为干预的具体训练 包括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和自我指导训练。 078应用与完成阶段是什么 该阶段关注的是将治疗情境中发生的改变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将之维持下去。 079应用与完成阶段的应用领域 压力管理训练对于许多问题和求助者都存在着应用价值。它既可用于矫正,也可用于预防。它的应用领域包括愤怒控制、焦虑管理、自信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提高、抑郁治疗和对健康问题的处理。此外压力管理训练也被用来治疗肥胖者、多动儿童、社会孤立者、创伤后应激受害者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咨询】【二级】052~069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等 05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 053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 054如何建立咨询关系 055诊断者和教育者具体指什么 056怎样确定咨询目标 057提问是什么 058自我审查是什么 059自我审查时要注意什么 060什么是表层错误观念 061怎么建议 062怎么演示 063怎么模仿 064什么叫深层错误观念 06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的具体方法 066解释一下什么叫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 067怎样进行行为矫正技术 068认知复习怎么进行 069认知复习在什么时候进行 05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 一、建立咨询关系。 二、确定咨询目标。 三、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四、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五、纠正核新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七,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053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 该疗法强调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054如何建立咨询关系 引导求助者主动再学习。 055诊断者和教育者具体指什么 所谓诊断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有全面的认识,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诊断。而教育者的含义则不是简单机械的向求助者灌输某种理论,而是引导求助者对他的问题及其认知过程有一定的思考和认识,并安排特定的学习过程来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方式。 056怎样确定咨询目标 该疗法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因此,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上述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更为具体的咨询目标。对于所制定的各种目标,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应努力保持一致,达成共识。 057提问是什么 所谓提问,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师可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这样可以使问题突出,从而使求助者能够把他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定法。并能主动加以改变。 058自我审查是什么 所谓自我审查,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咨询师通过特定的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他忽略了的经验。由于这些经验就是求助者当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因此,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评价和体验和评价,就能使求助者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而一旦能认识到这一点,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059自我审查时要注意什么 咨询师在提问及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审查时,应特别注意使谈话的内容基于具体的、可见的事实,避免陷入空洞的理论探讨。 060什么是表层错误观念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061怎么建议 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062怎么演示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象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 063怎么模仿 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064什么叫深层错误观念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如我毫无价值等。它们并不对应具体的事件和行为,也难以通过具体的情境加以检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逻辑水平更高更抽象的技术进行纠正。 06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的具体方法 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 066解释一下什么叫灾变祛除、重新归因、认知重建 灾变祛除:通过严密的逻辑分析,使求助者认识到他对事物不良后果的可能性估计过高,过分夸大灾难性后果,从而祛除这种夸张性的认知。 重新归因:对求助者非现实的假设做严格的逻辑批判,使他看到自己思维的不现实性,从而做出对挫折和失败更为客观现实的归因。 认知重建:则可以使求助者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性的认认知 067怎样进行行为矫正技术 首先,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被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对求助者的认知观念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行为矫正的特定情境中,求助者不仅体验到什么是积极的情绪,什么是成功的行为。而且也学会了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这样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他也就能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成功的行为。
【心理咨询】【二级】05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 05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 053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 054如何建立咨询关系 055诊断者和教育者具体指什么 056怎样确定咨询目标 057提问是什么 058自我审查是什么 059自我审查时要注意什么 060什么是表层错误观念? 052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的步骤 一、建立咨询关系。 二、确定咨询目标。 三、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四、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和模仿。 五、纠正核新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六、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七,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 053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 054如何建立咨询关系 055诊断者和教育者具体指什么 056怎样确定咨询目标 057提问是什么 058自我审查是什么 059自我审查时要注意什么 060什么是表层错误观念?
【心理咨询】【二级】050~051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等 050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051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050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051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二,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三,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四,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所有认知行为疗法都建立在一种结构性的心理教育模型之上,强调家庭作业的作用,赋予求助者更多的责任,让他们在治疗之中和治疗之外外,都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同时都注意吸收各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
【心理咨询】【二级】041~049(生物反馈法)家庭训练怎么做 041家庭训练怎么做? 042家庭自我训练日记包括什么内容? 043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是谁? 044谁提出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045米勒致力于什么研究? 046最先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的是谁? 047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的分类。 048生物反馈法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049生物反馈法的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 041家庭训练怎么做? 042家庭自我训练日记包括什么内容? 为巩固在诊室训练所取得的疗效,将诊室所习得的体验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求助者在生物反馈治疗期间应主动配合进行家庭训练。开始取座位或仰卧位,环境要安静。训练前的准备同诊室训练要求求助者意念指导语重复在诊室训练中学到的放松体验,即在脱离反馈仪的条件下进行放松训练,并记录家庭自我训练日记,内容应包括症状的变化、情绪、睡眠状况、每日的训练次数、遇生活事件时的放松体验等。开始时每天 2 至 3 次,如晨起后、中午、晚睡前,每次 20 分钟。熟练后每日的练习次数增加而练习的时间缩短,最后能做到于数分钟内即可达到诊室训练后的目标状态。在诊室训练疗程结束后,求助者也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坚持家庭训练,久而久之,逐渐做到遇到引起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的生活事件或处境时,便能进行自我调节,使情绪反应较弱或使心情较快恢复平静。 043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是谁? 最早发现动物内脏条件反射的,应推巴甫洛夫。 044谁提出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后来他的学生贝科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皮层内脏相关学说。 045米勒致力于什么研究? 1960 年以后,美国的实验心理学家米勒致力于如何用主观意志控制植物神经的研究。 046最先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的是谁? 最先将生物反馈应用于临床的是夏皮诺。 047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的分类。 1、肌电生物反馈仪 2、皮肤电反馈仪 3、皮肤温度皮温生物反馈仪 4、脑电生物反馈 5、其他反馈仪 048生物反馈法可以治疗抑郁症吗? 可以。 049生物反馈法的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 💞第一,辨别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主要有: 一是各种睡眠障碍。 二是各类伴紧张、焦虑、恐惧的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 三是某些心身疾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经前期紧张症、紧张性头疼、书写痉挛等。 四是儿童多动症、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社会功能受损。 禁忌症主要有: 一是各类急性期精神病求助者。 二是有自伤自杀观念、冲动、悔悟、兴奋、不合作的求助者。 三是训练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血压升高、失眠、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求助者。 💞第二,并不是每一个接受反馈治疗的求助者都能从治疗中得到好处。必须让求助者懂得,生物反馈治疗有别于普通的医学治疗。普通的治疗,如打针、吃药、手术,只要被动接受就行,而生物反馈治疗却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生物反馈仪本身对求助者没有任何治疗作用,除了提供信息以外,它没有给求助者任何物理的、化学的干预。他必须明白,是他在支配那些反馈信号,而不是仪器在支配他。如果求助者不能理解各种声光反馈信号的意义,坐在反馈仪前不用心配合,他将一无所获。
【心理咨询】【二级】032~040生物反馈法的原理等 032生物反馈法的原理 033生物反馈法的操作步骤 034生物反馈法治疗前准备工作有哪些 035生物反馈法的诊室训练 036肌紧张性头疼、焦虑症电极放在哪?其他电极一般放在哪? 037反馈训练 038再次诊室训练之前需要做什么?每次训练要达到什么? 039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 040疗程安排 032生物反馈法的原理 生物反馈疗法是通过现代电子仪器,将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体内生理功能予以描记,并转换为数据、图形或声、光等反馈信号,让求助者根据反馈信号的变化,在咨询师的指指导下,有意识的通过呼吸、冥想等方法,了解并学习调节自己体内不随意的内脏机能及其他躯体机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033生物反馈法的操作步骤 一,治疗前准备。 二,诊室训练。 三,家庭训练。 034生物反馈法治疗前准备工作有哪些 第一,设立专门治疗室,要求环境整洁、安静、光线柔和,不应有噪声和其他外来干扰,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求助者感到轻松舒舒适。第二,咨询师熟练掌握反馈仪的使用方法。第三,向求助者讲解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和功效。求助者主动参与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035生物反馈法的诊室训练 第一,求助者在进餐后 30 分钟方可开始训练。训练前不应饮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第二,求助者取仰卧位,两手臂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枕头的高低应应利于颈部肌肉的放松,尽量保持头脑清净,不考虑任何问题,呼吸要求自然、缓慢、均匀。 第三,安放电极。 第四,测肌电水平的基线值。 第五,反馈训练。 第六,再次进行诊室治疗前,咨询师要和求助者交谈约 5 分钟,了解求助者进行诊室训练的体验,并查看求助者家庭训练的记录,肯定求助者的治疗治疗效果,增强求助者通过非药物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训练要求求助者肌肉松弛程度较前有所进步。 第七,待求助者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咨询师可让求助者变换体位,进行双向训练等,在不同背景下继续进行训练,以增强求助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八,疗程安排,每次训练 30 分钟,第一周一至两天一次,第二周起可每周两次,共 4 至 8 周,因个体差异疗程,以能掌握本治疗的技术为度。 036肌紧张性头疼、焦虑症电极放在哪?其他电极一般放在哪? 肌紧张性头痛、焦虑症,可将电极放在额部。其他疾患多将电极安放于前臂屈侧。 037反馈训练 经训练应使肌电水平逐渐下降,肌肉松弛,故每次训练开始时应预先设定阈值,当肌电水平在阈值周围上下变动时,声光反馈信号会发生改变。训练开始,在咨询师的语言诱导下,求助者尽量放松。求助者体验到身体放松的感觉时,要维持反馈信号向肌电水平下降、肌肉松弛的方向变化。当求助者肌电水平达到浴室的目标值时,主其继续放松。每次治疗结束时,记录当日能保持五至十分钟的目标值,共下次治疗参考。给求助者布置家庭训练作业,并让求助者做数次肢体屈伸活动,使其带着轻松愉悦的感觉离开治疗室。咨询师的指导语也可采用播放录音磁带的方式。 038再次诊室训练之前需要做什么?每次训练要达到什么? 再次进行诊室治疗前,咨询师要和求助者交谈约 5 分钟,了解求助者进行诊室训练的体验,并查看求助者的家庭训练记录,肯定求助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求助者通过非药物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心。每次训练要求求助者肌肉松弛程度较前有所进步。 039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 待求助者初步掌握放松技巧后,咨询师可让求助者变换体位,如座位或站立,进行双向训练,如闭目冥思、回想快乐往事或连续心算、回忆痛苦经历等,在不同背景下继续进行训练以增强求助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040疗程安排 疗程安排,每次训练 30 分钟。第一周 1 至 2 天一次,第二周起可每周两次,共 4 至 8 周。因个体差异,疗程以能掌握本治疗的技术为度。
【心理咨询】【二级】023~031模仿法的原理等 023模仿法的原理 024模仿法的操作步骤 025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治疗对象 026怎么了解求助者的模仿能力 027怎样设计示范行为 028模仿法的具体方式 029什么是生活示范、象征性的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030象征性示范的另一种形式是什么 031模仿法的注意事项 023模仿法的原理 模仿法又称示范法,是向求助者呈现某种行为榜样,让其观察示范者如何行为,以及通过这种行为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以引起他从事相似行为的治疗方法。 024模仿法的操作步骤 一,选择合适的治疗对象。 二,设计示范行为。 三,强化正确的模仿行为。 025什么样的人是合适的治疗对象 除了必须是适应症以外,还要评估求助者的模仿能力,才能决定是否为合适的治疗对象。 026怎么了解求助者的模仿能力 模仿能力可以通过求助者的经历和心理测量的结果得以反应。 027怎样设计示范行为 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或一组示范行为。示范的情景尽可能真实。如示范与鬣狗接触,最好是真正的鬣狗,而不是狗的录像、狗的模型。同时,示范事件的顺序应该是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028模仿法的具体方式 模仿法是建立在 A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之上的一种治疗,咨询治疗方法。该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方式,一,生活示范。二,象征性的示范。三,角色扮演。四,参与示范。五,内隐示范。 029什么是生活示范、象征性的示范、角色扮演、参与示范、内隐示范 一,生活示范。生活示范是指让求助者在生活中观察示范者演示适当的行为。一般示范要演示几次,在看过几次后,让求助者重复他所看到的行为。二,象征性的示范。象征性的示范是指生活中的示范但有时不方便得到,就需要使用象征性的示范。常用的象征性示范是记录适当行为的电影和录像带,还有图画书和游戏。象征性示范的另一种形式是自我示范。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的方法是由咨询师和求助者一起扮演一个确定的情境,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生活中遇到的人。这个方法常常有几个类似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情景部分组成,通过互动体验用来帮助求助者学习和别人交往的技巧。四,参与示范。参与示范是由咨询师为求助者示范行为,然后引导求助者使用这个行为。五,内隐示范。内隐示范是指有时示范的行为是不可观察的,可以通过咨询师的描述让求助者想象示范行为。 030象征性示范的另一种形式是什么 象征性示范的另一种形式是自我示范。 031模仿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影响模仿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年龄。通常认为学龄期是模仿能力最强的年龄段。一般来说,模仿法更适用于年轻的求助者。 第二,要强调示范者的作用。示范者的表现是治疗成败的关键。通常情况下,示范者的感染力越强,模仿者的动机也就越强,成绩越好。另外,示范者与模仿者的共同之处越多,模仿的信心越足,成绩越好。 第三,对正确模仿行为的强化应当适时和适当。
【心理咨询】【二级】017~022厌恶疗法的原理等 017厌恶疗法的原理 018厌恶疗法的操作步骤 019如果求助者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怎么办?020厌恶刺激都有什么?里面的其他刺激都有什么? 021如何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022厌恶疗法的注意事项 017厌恶疗法的原理 厌恶疗法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其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了避免厌恶体验,求助者不得不终止或放弃原有的不适行为。 018厌恶疗法的操作步骤 一、确定靶症状。 厌恶疗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而必须首先确定打算弃除的是什么行为,即确定靶症状。求助者或许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是只能选择一种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二、选用厌恶刺激。 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因为不适行为常常可以给求助者带来某种满足或和快意,如窥阴后的快感、饮酒后的惬意、吸毒后飘飘欲仙的体验。这些满足和快意不断的强化着这些不适行为。厌恶刺激必须强烈到一定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常用的厌恶刺激如下: 1、电刺激。 2、药物刺激。 3、想象刺激。 想象刺激有许多优点:安全,不会伤害求助者,而且不拘条件,随时随地可行。 4、其他刺激。 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只要这种刺激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例如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噪声以及针刺等可治疼痛的方式,也曾被用来作为厌恶刺激。。 三、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要想尽快的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019如果求助者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怎么办? 求助者或者有不止一种不良行为或习惯,但是只能选择一个最主要的,或是求助者迫切要求弃除的不良行为作为靶症状。 020厌恶刺激都有什么?里面的其他刺激都有什么? 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其他刺激。 其他刺激: 任何能带来不快情绪的刺激都可作为厌恶刺激,只要这种刺激不给身体带来较大的损害。例如憋气、羞辱,强烈的光线、尖锐的噪声以及针刺等可治疼痛的方式,也曾被用来作为厌恶刺激。 021如何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 要想尽快的形成条件反射,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022厌恶疗法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具备使用条件的咨询机构或个人不可采用厌恶疗法。厌恶刺激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但是作为一种医疗措施,它又必须是无害的,起码是安全的。所以厌恶疗法必须在严格控制下使用。 第二,如果采用厌恶疗法,求助者与咨询师一定要签订知情同意书。 第三,把症状要单一而且具体,动作单一而具体才便于于培养和建立条件反射。治疗时要注意把非靶症状的行为剔除。
【心理咨询】【二级】014~016如何实施冲击治疗等 014 如何实施冲击治疗? 015 系统脱敏和冲击疗法的区别? 016 冲击疗法的优点和缺点。 014 如何实施冲击治疗? 求助者接受治疗前应正常进食、饮水,最好排空大小便。穿戴以简单、宽松。有条件的可在治疗中同步进行血压和心电的监测。求助者随咨询师进入治疗室,在指定位置坐下,然后咨询师迅速猛烈的向求助者呈现刺激物,求助者受惊后可能惊叫、失态,咨询师不必顾及,应持续不断的呈现刺激物。如求助者有闭眼、塞耳或面壁等回避行为时,应进行劝说并予以制止。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求助者都可能出现气促、心悸、出汗、四肢震颤、头昏目眩等情况,应严密观察。除非情况严重,或血压和心电的监测指标显出异常情况,治疗应继续进行。如果求助者提出终止治疗,甚至由于激怒而出言不逊,咨询师应保持高度的理智与冷静,酌情处理。如果求助者的一般情况很好,病史较长,原来求治要求十分迫切,应激反应不是十分强烈的话,咨询师可以给予鼓励、规劝或者是漠视。特别是在求助者的应激反应高峰期之后,成功近在眼前,一定要说服,甚至使用适当的强制手段让求助者完完成治疗,因为此时退却将前功尽弃。每次治疗时间应根据求助者应激反应的情况而定。其情绪反应要求超过求助者以往任何一次焦虑紧张的程度,力求达到极限。其生理反应要求出现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所谓极限,以情绪的逆转为其标志。如见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已过高潮,逐渐减轻的话,则表明已基本达到这次治疗的要求,再呈现 5 至 10 分钟的刺激物,求助者将显得精疲力竭,对刺激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此时便可停止呈现刺激物,让求助者休息。通常一次治疗要持续 30 至 60 分钟。 在现场实施冲击疗法时,因客观条件不好控制,调度难度更大,更要求事先做好求助者的疏导工作,得到求助者的配合。现场治疗更具有真实性、自然性,这是它的独到之处。 冲击疗法一般实施 2 ~ 4 次,1日1次或间日1次。少数求助者只需治疗一次即可痊愈。如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未出现应激反应,由强到弱的逆转趋势。原因之一是刺激物的刺激强度不够,应设法增强刺激效果。另一个原因是该求助者不适和冲击疗法,应停止冲击治疗,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015 系统脱敏和冲击疗法的区别? 有人认为冲击疗法是系统脱敏疗法的简化形式,实际上两者有诸多不同。从治疗程序上来看,冲击疗法程序简洁,没有繁琐的刺激定量和焦虑等级设计,而且不需要全身松弛这一训练过程。从原理上来看,系统脱敏疗法是每次设法引起一点微弱的焦虑,然后用全身松弛的办法去拮抗它,即所谓交互抑制,因而总把危害最小的刺激物首先呈现。而冲击疗法则是尽可能迅猛的引起求助者极强烈的焦虑或者恐惧反应,并且对这种强烈而痛苦的情绪不给予任何强化,哪怕是同行的眼光也不给一点,任其自然,最后迫使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乃至消失,情绪反应自行减轻乃至消除,即所谓消退性抑制。所以冲击疗法总是把危害最大的刺激放在第一位。 016 冲击疗法的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是方法简单、疗程短、收效快。缺点是冲击疗法完全无视求助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求助者痛苦大、实施难,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咨询师认为此法不宜滥用,正如沃尔普所建议的。冲击疗法应该是在任何一种其他的办法都失败之后,才考虑采用的方法。
【心理咨询】【二级】008~013冲击疗法原理等 008 冲击疗法原理 009 冲击疗法的适应症 010 冲击疗法的步骤 011 冲击疗法如何筛选治疗对象 012 冲击疗法和谁签订治疗协议 013 冲击疗法的治疗疗前准备工作是什么? 008 冲击疗法原理 冲击疗法又称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暴露疗法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细心的控制环境,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些情境中。方法是让求助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焦虑的刺激情景中。正如所有暴露疗法所具有的特征一样,尽管求助者在暴露过程中会产生焦虑,但是造成创伤的恐惧结果并不会发生。 现实冲击疗法是指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焦虑的行为,让焦虑自行降低,是一种被动的放松过程。在冲击疗法中,不允许求助者采取不适应的行为去应对唤起焦虑的情境。 想象冲击疗法基于相似的原理,并遵循相同的程序。不同之处是暴露在想象的恐惧之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 009 冲击疗法的适应症 冲击疗法可以很有成效的治疗一些恐惧症,如广场恐惧症、飞行恐惧、乘地铁和坐火车恐惧、乘电动扶梯或电梯恐惧,以及对特定动物的恐惧反应。经常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010 冲击疗法的步骤 一,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二,签订治疗协议。 三,治疗前准备工作。 四,实施冲击治疗。 011 冲击疗法如何筛选治疗对象 冲击疗法是一种较为剧烈的治疗方法,应做详细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脑电图等。必须排除以下情况: 一是严重心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瓣膜病等。 二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瘤、癫痫、脑血管病等。 三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四是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疾病等。 五是老人、儿童、孕妇及各各种原因所致的身体虚弱者。 六是各种精神病性障碍。 012 冲击疗法和谁签订治疗协议 当求助者及其亲属经慎重考虑下定决心接受治疗后,可拟定如下协议,需求助者和家属签字。 013 冲击疗法的治疗疗前准备工作是什么? 首先确定刺激物,它应该是求助者最害怕和最忌讳的事物,因为这种事物是引发症状的根源。 有时刺激物不止一种,那就选择一种在求助者看来是最可怕的事物。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再决定治疗的场地, 如果刺激物是具体的、无害的,而且可以带到室内来的,最好在治疗室内进行。 治疗室不宜太大,应布置简单,一目了然。除了着意安排的刺激物外,别无其他。求助者处于任何一个方位都可以感觉到刺激物的存在,没有可以回避的栖身之地。房门原则上由咨询师把持,求助者无法随意的夺路而逃。 有时刺激物并非某种具体的物件,它可能是一种气氛,一个特定的环境。这时治疗应在一个特定的现场进行。如一位恐癌症求助者的治疗是安排在肿瘤医院的候诊室进行的。 为防止意外,应准备安定、心得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品若干。
【读书笔记】那一世,我遇见了你。 即便是蚂蚁,你若是惧怕它,它便是猛兽。恐惧不是事物给予你的,而是恐惧本身。我们必须要以肉身奋力抵抗,若是放弃,只能被冲走。 曲和多巴心想:佛爷,你是要尝遍这人世间的悲苦,才能普度众生啊。 年岁尚小,学识不满,何以归乡?路远雪深,你不识路,等到来春。学经之人,心如明镜,不该恋家。 漫长的等候,只为一面之缘。 有一种感情会长久的蛰伏在人的身体里,像蝉一样,经历十余载的岁月,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就开始为燃烧生命而歌唱,那便是爱情。 如果说诗歌是美丽的瑰宝,那么音乐就是光芒。只有在光芒的照射下,瑰宝才能绚丽夺目。音乐是引子,将诗歌中潜藏的万千感情从笔墨间徐徐导引出来,让听到的人沉醉其间不可可自拔。 阿旺嘉措站在贡巴寺的路口,晨曦读不出他的哀痛,唯有漂泊的风才懂。离别的伤是那样浓,直渗入骨髓。 他所想念的,他所珍惜的,此时此景,恍如隔世。 只要太阳在,阴影总有一天会退却的。 记忆仿佛设定了密码,一旦时间、情景都对上了,它便会如蚌壳一般张开,里面的各色记忆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 日光闪耀,如此的繁华不会懂得落寞之人。 风更大了,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云朵被彻底挤出了天空,只剩下一片醉人的蓝。风是看不见的,但即便你躲藏起来它也会告诉你它的存在,它会呜咽着从窗户挤进来,凄清的声音里仿佛写满了一个个遥远而深情的故事。 转眼荣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飞蓬, 饶君老去形骸在,变似南方竹节弓。 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深怜密爱誓终身,忽抱琵琶向别人,自理愁肠磨病骨,为卿憔悴欲成尘。 时间是一剂伪劣的麻醉药,它总是让某些疼痛后知后觉,而后发的痛又往往比先前的更为猛烈,让人痛彻心肺。 这本来就是深渊,只要跳下去了,必定万劫不复。 经书上说,死不是灭亡而是新的开始。 人们总希望美好的事物能够长盛不衰,就如同希望生命永恒,其实不过是贪恋美好难以舍弃罢了。仓央嘉措一生固然美丽,但万千美丽的事物都在,我们只需记他在心中,便也无憾了。
【心理咨询】【二级】001~007系统脱敏法的原理等 001系统脱敏法的原理 002系统脱敏法的适用范围 003系统脱敏法的步骤 004学习放松技巧的时候,重点强调什么? 005何构建焦虑等级? 006如何实施系统脱敏? 007系统脱敏的注意事项。 001系统脱敏法的原理 系统脱敏疗法的基本思想是,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002系统脱敏法的适用范围 系统脱敏法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 003系统脱敏法的步骤 一,学习放松技巧。 二,构建焦虑等级。 三,系统脱敏。 004学习放松技巧的时候,重点强调什么? 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 005如何构建焦虑等级? 构建焦虑等级表既是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在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其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少焦虑是 0,最大焦虑是 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 代表完全放松,100 代代表极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级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要求求助者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各种刺激画面,画面要具体、清晰,并且置身其中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当然,如果有实际的的刺激物就用不着闭目想象。 006如何实施系统脱敏? 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后,就可以开始脱敏训练。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让求助者想象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 25 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象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为止。此时算一级脱敏。接着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再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时为止。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 007系统脱敏的注意事项。 第一,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第二,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的次数多少依个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第三,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当一开始焦虑分数超过五十,仅靠重复放松就很难降低了,此时表明焦虑等级设计的不够合理,应当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第四,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
【心理咨询】面试问题目录汇总 如图
【心理咨询】【三级】108释义与解释的区别 内容反应技术也称释义技术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陈述的主要内容经过概括、综合与整理,用自己的话反馈给求助者,以达到加强理解、促进沟通的目的。咨询师选择求助者陈述的实质性内容,经过概概括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求助者最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内容反应技术的目的是加强理解、促进沟通。内容反应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使得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咨询师的内容反应技术还可以达到帮助求助者更清晰的做出决定的目的。 解释技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来描述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原因、实质等,或对某些抽象复杂的心理现象、过程等进行解释。应用解释技术,使求助者从一个新的、更全面的角度来重新面对困扰或周围环境及自己,并借助于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深了解自身的行为、思想和情感,产生领悟、提高认识、促进变化。 解释技术属于内容表达,解释侧重于对某一问题做理论上的分析,而内容表达则是指咨询师提供信息、建议、反馈等。
【心理咨询】【三级】107结束咨询关系的注意事项 当然,咨询关系的结束既包括每次咨询过程的结束,也包括整个咨询过程的结束。那么对于如何有效的结束咨询关系,咨询师必须分别对待。 第一,每次咨询的时间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为 50 至 60 分钟。这样,咨询师可用每次咨询的最后 5 至 10 分钟来对本次咨询所探讨的问题进行小结,以表示将结束本次咨询,并对下次咨询作出安排,或让求助者自己进行总结,从而有助于调整求助者结束咨询时的状态。提醒本次咨询即将结束的方法,可采用言语提示,也可以用一些非言语的暗示方式,如看表等。需注意的是,每次结束之前还要对下一次咨询做出必要的安排。 第二,由于咨询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所以咨询双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结束这种有意义的关系做好准备。因此应充分重视咨询关系的结束。一般而言,咨询双方在结束的最后阶段应该对准备结束咨询关系进行讨论,并一起选择适当的结束时机,这对求助者是有益的、有帮助的。有研究者认为,对经历 3 个月以上的咨询来说,在最后的 3 至 4 周咨询双方就应该对结束咨询关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有些学者认为应该用 1/6 的咨咨询时间来讨论结束咨询关系这一主题。 第三,针对如何有效的结束咨询关系,有研究者指出还有两种方法可发挥积极的作用。一种是逐渐消退法,即逐渐减少用非自然的、人为的方法去构造期望改变的目标,而多采用现实的方式去实现咨询的目标,以帮助求助者减少对咨询师的依赖和对咨询的依赖,使之可以独立的生活。另一种是发展求助者更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帮助求助者掌握更多的、更为有效的处理问题的技能,提高他们摆脱咨询依赖的可能性。这也是一个把咨询经验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过程。
【心理咨询】【三级】106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在结束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清晰地认识到求助者的需要和想法。 第二,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第三,对自己的离别体验以及由离别体验所引起的内部反应有明确的意识。由良好的咨询关系而产生的强烈情感,与生活中亲密的人际关系体验具有相似性。咨询师应对这种情感有足够的自我意识,避免反移情现象的发生。 第四,咨询师与求助者都会体验到因咨询关系结束而引发的情感。因此,咨询师此时应更加注意求助者的情感,而不是观念。如果想要使这种结束具有积极的意义,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尽可能的表达自己的体验。 第五,真诚地与求助者共同的体验自己对咨询经验的感受,尤其是向求助者描述自己作为一个咨询师是如何学习这些特殊的咨询经验的。 第六,对咨询经验中的主要事件加以总结,并与目前的现状相联系。 第七,对求助者已经取得的变化给予支持性鼓励。 第八,让求助者坚持记录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尽管咨询已经结束了,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并没有随着咨询关系的结束而终止。让求助者知道咨询师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依然关心。
【心理咨询】【三级】105结束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结束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与心理咨询中其他咨询过程一样,结束咨询关系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第一,可以激励咨询双方努力的实现咨询目标。 第二可以使求助者已经改变的情绪、行为和认知方式等得以有效的保持,并应用到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去。 第三,结束咨询关系也标志着求助者的成长。
【心理咨询】【三级】104咨询关系的结束程序 咨询关系的结束程序: 一,确定咨询结束的时间。 二,全面回顾和总结。 三,帮助求助者运用所学的方法和经验。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通过咨询提高求助者自知、自控、自我行动的能力。把咨询之中,把咨询中获得的知识、方法、体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举一反三。自己学会去如何有效的解决或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人生课题,逐渐走向成熟。 四,让求助者接受离别。
【心理咨询】【三级】103转介的注意事项 第一,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第二,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第三,在转介时时可向新的咨询师详细的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秘。 第四,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包括咨询情况,这属于职业的交流,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转接后不宜与求助者再进行交流,尤其不应该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评头论足,更不能指责,以免损害新咨询师的形象,影响新咨询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咨询效果。
【日语学习】日本语中级语法 目录 第一篇 助词 第一章 助词 第一节 格助词 一、を。二、に。三、で。四、にて。五、と。六、から。七、より。 第二节 提示助词 一、は 。二、も 。三、しか 。四、だけ 。五、のみ 。六、きり。七、ばかり 。八、くらい (ぐらい)。九、ほど 。十、こそ 。十一、でも 。十二、さえ/すら 。十三、まで 。十四、など/なんか/なぞ/なんぞ 。十五、なんて 。十六、という 。十七、って 。十八、とは 。十九、なら 。二十、たら/ったら。 第三节 并列助词 一、に 。二、とか 。三、やら 。四、だの 。五、なり/なりと/なりとも 。 第四节 接续助词 一、もので/もんで。二、ものだから 。三、こととて。四、ゆえ 。五、が。六、ながら。七、つつ 。八、ものの。九、ものを 。十、くせに/くせして 。十一、ところを 。十二、ところが 。十三、なり。十四、や/やいなや 。十五、ものなら 。十六、ては。十七、ても。十八、たって 。十九、ところで 。二十、と/とも。二十一、どころか 。 第五节 语气助词 一、かしら。二、っけ 。三、わ 。四、さ 。五、ぞ。六、や。七、もの/もん 。八、ものか/もんか。九、 こと。十、 とも。十一、たまえ 。十二、に 。 第二篇 助动词 第二章 助动词 第一节 过去、完了助动词「た 」 第二节 否定助动词「ぬ (ん)、ず」 第三节 样态助动词「そうだ」 第四节 意志助动词「う/よう」 第五节 比况助动词「ようだ」 第六节 被动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第七节 可能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第八节 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 第九节 推量、意志助动词「まい」 第十节 推量助动词「べし」 第十一节 比况助动词「ふうだ」 第十二节 比况助动词「ごとし」 第三篇 常用表达方式 第三章 形式名词 一、の。二、こと 。三、もの 。四、ところ 。五、わけ。六、はず。七、つもり 。八、うえ。九、うち 。十、もと 。十一、かぎり 。十二、かわり 。十三、しだい。 第四章 原因、理由 一、~から。二、~のは~からだ 。三、~ のだから。四、せっかく~のだから 。五、どうせ~(のだ)から。六、~からこそ 、~のだ。七、~からといって/から って 。八、~からには/からは。九、~ことから 。十、~ことだから 。十一、~ところから 。十二、~ものだから 。十三、~ので。十四、~ というので/といったので。十五、~ おかげで。十六、~せいで。十七、~もとで。十八、~もので/もんで 。十九、~なくて 。二十、こととて~。二十一、~こともあって。二十二、~とあって。二十三、~ために。二十四、~に/のに。二十五、~につき。二十六、~によって。二十七、~あまりに/あんまりに。二十八、~だけに。二十九、~ばかりに。三十,~ゆえに。三十一、~のか/のだ。三十二、~のだろう/んだろう。三十三、~もの/もん。三十四、~ではあるまいし。三十五、~以上。三十六、~うえは。三十七、~たてまえ。三十八、~ばこそ 、~のだ。 第五章 假定、确定条件 一、~としたら/とすれば/とすると。二、~ものなら/もんなら 。三、~ようなら/ようでは/ようだったら/ようだと 。四、~とあれば 。五、~とあっては。六、~ないことには。七、~ぬきには/ぬきでは;~をぬきにしては/は ぬきにしては 。八、~なくしては/ことなく しては。九、~なしに (は) /なしで (は);~ことなしに(は)/こと なし で (は)。 第六章 转折条件 一、~といっても。二、 ~といえども。三、~とはいえ 。四、~とは言いながら/とは思いながら 。五、~とは言うものの/とは思うものの。六、~というのに。七、たとえ (たとい) ~ても。八、~としても。九、~にしても 。十、~にしても 、~にしても 。十一、~ にしろ/にせよ。十二、~ にしろ 、~にしろ/~にせよ、~にせよ。十三、~にもかかわらず。十四、~ う/ようにも~できない。十五、~ にしては。十六、~わりに(は)。十七、~と思いきや。十八、~ ないまでも。 第七章 结尾词 第一节 人物、称呼 一、~人 (にん/じん)。二、 ~者。三、~ 員。四、~士 。五、~師。六、~家。七、~氏 。八、~屋。 第二节 使用人、使用目的 一、~向き。二、 ~向け。三、~用 。 第三节 金钱、费用 一、~金。二、 ~費。三、~料 。四、~ 賃。五、~代。 第四节 性质、状态 一、~的。二、 ~性。三、~化 。 第五节 方式、样式 一、~式。二、 ~風。三、~流 。四、~ 様。 第六节 倾向、样子,样态 一、~ぶり。二、 ~げた。三、~ がち。四、~ぎみ 。五、~っぽい。六、~めく。七、~ずくめ 。八、~だらけ。九、~まみれ 。十、~ っぱなし。
【心理咨询】【三级】102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 一旦咨询师意识到咨询关系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咨询师应该主动加以处理。例如可以进行主动调整,如存在冲突时,不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态度或生活方式强加给求助者,主动化解冲突。当无法实现匹配时,也可以进行转介。 转介是指当咨询中出现某些不适宜的咨询的情况时,咨询师将求助者转借给其他咨询师,由其他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转介是一种职业的做法是符合职业理念和要求的。 一,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 求助者的特征刚好符合咨询师的需要,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情况。但咨询实践中可能不一定经常遇到这种匹配的情况,因此咨询师在工作中要学会调试,使两者尽可能达到比较匹配。调试的基本思路是咨询师去适应求助者,而不是相反。 对于上述第一种咨询师欠缺的情况可以进行转介,当不能顺利转介给其他合适的咨询师时,咨询师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咨询经验去尝试着理解并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咨询内容,不要急于发表意见,而而要先多听听求助者的叙述,明确问题的实质。在第一次咨询结束后,可以尽快查阅相关资料,或询问有关专家,同时更多的进行深入思考。事实上,许多从事心理咨询的专家都是在这种由不会到会、由知之甚少到了了解更多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重要的是善于学学习,以科学的态度去大胆实践。 对于第二种咨询师忌讳的情况,咨询师应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不批评指责求助者,并主动调整自己对求助者问题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情绪。 在第三种咨询师冲突的情况下,咨询师不应以自己的好物、是非观念为评价标准,善于接纳不同类型的求助者,避免与求助者在个性和观点上发生冲突。 咨询师如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与求助者较好的匹配,有可能影响到咨询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明智的办法就是转介。 二,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 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求助者有明显不相适宜之处,或发现自己确实不不善处理时,就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尽快将求助者转借给其他更合适的咨询师,或及时中止咨询,推荐其去寻找更有效的帮助。
【心理咨询】【三级】101求助者对咨询师不适宜的情况有哪些? 求助者对咨询师不适宜的情况有哪些? 有些人不属于,或一般情况下不属于心理咨询的对象。比如发作期的精神病人、躯体疾病为主的求助者、弱智儿童等。遇到这种情况,应介绍他们去更适合治疗的地方。就某位特定的咨询师来说,并非所有适合咨询的求助者都适宜于自己。不相适宜的情况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欠缺型。 由于咨询师受训的重点和擅长的内容有所不同,因而对某些类型的咨询内容很可能不懂、不擅长。比如一位学校咨询师在婚姻咨询上可能并不十分擅长,不能说完全不懂,但却远不及擅长婚姻问题的咨询师那样得心应手。而一位擅长婚姻问题的咨询师,很可能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束手无策,这就需要学校咨询师的帮助。 有些咨询,有些求助者的问题涉及精神疾病范畴,咨询师有可能具备一定的精神医学知识,但并不具备这方面的咨询能力,需要及时介绍病人到更适合的部门去,以免因耽误时机而产生不良后果。 不仅如此,人员的搭配也很重要。一位年轻咨询师去咨询老年夫妻间的矛盾,或许不如一位有阅历的中老年咨询师更可靠靠。有些咨询师不善于对儿童咨询,有些不善于对年轻女性咨询。所以人尽其才是提高咨询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二,忌讳型。 忌讳型是指有些咨询师在价值观念、情感方式上,很可能对某些求助者、某些咨询内容持有一定程度的敏感、偏见和忌讳。这种情况很容易影响咨询效果。例如,一位刚与丈夫离婚的女咨询师很可能在面对类似问题咨询时,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掺杂进去,从而影响客观性。一位对性问题持十分谨慎态度的咨询师,在接待对性生活持开放态度并大肆夸耀的求助者时,很可能掩饰不住自己蔑视、厌恶的情绪,以致无法继续倾听和交流。 事实上,咨询师本人也应经常接受督导,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以便能更宽容的接受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三,冲突型。 咨询师与求助者可能在个性等方面存在着某种不协调,甚至存在明显的冲突。例如,有的咨询师对那些盛气凌人、咄咄逼人、爱指手画脚的求助者感到不适应,有些则对那些过于内向谈吐畏缩的求助者很不习惯,有些对求助者的移情感到害怕。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求助者对咨询师信奉的某种理论方法持不信任态度,那么就不能使用该方法咨询。比如有些求助者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印象不好,故不愿接受释梦、自由联想等方法,如同迷信中医的人可能不愿接受西医治疗一样。
【心理咨询】【三级】100适宜的求助者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适宜的求助者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以下八个方面的条件: 一,动机正确。 对咨询动机的正确含义,可理解为,求助者希望通过咨询来改变自己,而不只是来满足咨询的欲望。有无咨询动机直接影响咨询效果,咨询动机越强烈,就越容易达到咨询双方的紧密配合,就越容容易取得效果。那些没有咨询动机,或经咨询师反复做工作后仍缺乏改变自身状态动机的人,一般不适宜进行咨询。 除了动机强度,动机的方向性也很重要。也就是说,来咨询的目的确实是为了调整自己的某种状况,而不是为了别的目的,才可能会有满意的效果。 因此,咨询师在咨询前应判明求助者的真实动机,否则很可能无法实现咨询目标。若发现求助者动机不端正,应首先设法调整其动机,或者中止咨询。 二,人格正常。 求助者的人格大致正常,无明显的人格障碍。 三,信任度高。 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咨询师以及咨询师所持理论和方法,应抱有较高的信任度。 四,行动自觉。 心理咨询是一个双方共同投入的过程,求助者不仅要有求治的动机,而且要有与咨询师合作的诚意,愿意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按照咨询师的意见采取切实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五,匹配性好。 匹配性是指求助者与咨询师的相互接受程度。求助者的一般情况可能多种多样,但只要与咨询师的专长相吻合,就可以算作适宜的求助者。 六,智力正常。 已有的研究表明,智力与是否出现心理问题或障碍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即求助者的智力水平高低与容易或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或障碍之间没有一定的联系。但心理咨询要求求助者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只有如此,求助者才能够叙述自己的问题和情况,并能理解咨询师的表达,进行自我探索和改变等。一般来说,智力水平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越适合咨询。 七,年龄适宜。 一般来说,青年人比其他年龄段的求助者更适合进行心理咨询。当然,不是别的年龄段就不适宜咨询,每个年龄段就适宜性而长,都有长处和和短处,有些问题更是只为某个年龄段所特有。 八,内容合适。 并不是所有与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属于心理咨询范围,有些内容特别适合心理咨询,有些则不太适合。在此需要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结合在一块考虑。 处于发作期的精神病患者由于与外界接触不良,缺乏自知能力,难以建立人际关系。因此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但恢复期和康复后的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从心理咨询中获益。 一般来说心因性疾病、神经症、行为障碍心身疾病等都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尤其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心理教育与发展等内容更适宜心理咨询。
【英语学习】与形容词搭配的介词词组 新概念第二册L70 一、for eager for渴望的;enough for足够的;famous for以……闻名;fit for合适的;grateful for(or to)因……而感激;qualified for(or in)能胜任的;ready for(or to)准备好的;responsible for对……负责;sorry for对……感到遗憾;sufficient for充足的;thankful for(or to)感谢的;valid for:有效期为…… 二、with angry(with someone;at something)(因某人某事)生气的;busy with(or at)忙于……;consistent with 与……一致;content with 对……满足;familiar with(or to)与……熟悉;patient with 有耐心的;popular with为……所喜爱。 三、of afraid of 害怕的;ahead of 在……前面;aware of 知道的;capable of 有能力的;careful of(or with)小心的;certain of 确信的;conscious of 意识到的;envious of妒忌的;fond of 爱好的;guilty of有……罪的;ignorant of 不了解的;independent of 独立的;jealous of 妒忌的;kind of (or to)对……和蔼;north/south/east/west of 在……的北/南/东/西面;short of 缺乏的;shy of 顾虑的;sure of 肯定的;worthy of 值得的。 四、to close to 接近的;contrary to 与……相反;cruel to对……残忍;dear to 对……很重要;equal to 与……相等;faithful to 忠于;fatal to 对……致命;harmful to 对……有害;identical to 与……相同;indifferent to 对……不关心;inferior to 劣于;liable to 对……有义务;new to 对……没有经验;obedient to对……服从;obvious to 对……清楚;polite to 对……有礼貌;previous to 先于;rude to 对……粗暴无礼;similar to 与……相似;useful to 对……有用 五、at bad at 不善于……;clever at 擅长的;efficient at 能胜任的;expert at(or in)能熟练做;good at 善于…;indignant at 对……感到愤慨;quick at 很快的;sad at (about)因……感到悲伤;slow at 对……迟钝;skillful at(or in)熟练的。 六、from away from 距……远;different from 与……不同;far from 远离的;safe from 无危险的。 七、in deficient in 缺少的;fortunate in 在……很幸运;honest in 对……很诚实;weak in 在……很薄弱 八、on dependent on 依赖于……;intent on 专心于……;keen on 热心于…… 九、about curious about 对……好奇;doubtful about (of)对……有疑问;enthusiastic about 对……热心;reluctant about (or to)勉强的;right about(or in)在……正确;uneasy about 对……感到不安。
【英语学习】与动词搭配的介词词组(二) 新概念第二册L46 5、to accustom(ed)to 习惯于;amount to 达到;appeal to 呼吁;apply to(or for)适用于;attach(ed)to 附属于;attend to 参加;belong to 属于;challenge to 向……提出挑战;compare to(or with)比较;condemn(ed) to 判刑;confess to 承认;confine to 限制;consent to 同意;convert to 改信(某宗教);entitle(d)to 享有权利;listen to 听;mention to 提到;object to 反对;occur to 想到;prefer to 更喜欢;react to(or against) 对……反应;reply to 回答;respond to 响应;see to 注意;submit to 服从于;surrender to 向……投降;turn to 转向;yield to 屈服。 6、at amuse(d)at(or by) 对……感到有趣;arrive at(or in)到达;astonish(ed)at(or by)感到惊愕;exclaim at 惊叫;glance at 对……看一眼;guess at 猜测;knock at 敲;look at 看;point at(or to)指向;shock(ed)at (or by)感到震惊;stare at 盯……看;surprise(d)at (or by)感到惊讶;wonder at (or about)感到惊异;work at(or on)钻研。 7、for account for 说明(原因);ask for(or of)请求;act for (or on)代表;apologize for 因……而道歉;blame for 责备;beg for 乞求;call for 需要;charge for 收费;exchange for 交换;hope for 希望;look for 寻找;mistake for 误认为;mourn for 哀悼;pay for 为……付款;prepare for 准备;provide for 提供;search for 寻求;thank for 感谢;vote for(or on)投票支持;wait for(or on)等候。 8、with agree with 同意;begin with 以……开始;communicate with 与……联络;compare with(or to)与……比较;compete with(or against)同……竞争;comply with 同意;confuse with 误作;contrast with(or to)形成对照;cope with 对付;correspond with 与……一致;disgust(ed) with 使……讨厌;finish with 完成;help with(or in)帮助;interfere with (or in)干扰;mix with 混合;occupy(ied) with 从事于;part with 放弃;please(d) with 对……满意;quarrel with(or about)争论;reason with 规劝;satisfy(fied)with(or by)感到满足;threaten(ed)with 威胁。
【英语学习】与动词搭配的介词词组(一) 新概念第二册L22 1、of accuse of 控告;approve of 赞成;assure of 让……放心;beware of 谨防;boast of(or about)夸耀;complain of (or about)埋怨;consist of 由……组成;convince of(or about)使信服;cure of 治愈;despair of 丧失……希望;dream of(about)幻想;expect of(from)期望;hear of (or from)听到……消息;be/get rid of摆脱;smell of闻到;suspect of 对……猜疑;think of(about)思考;tire(d)of 对……感到厌烦;warn of(against)警告……有危险。 二、from borrow from 从……借;defend from (or against)保护……使免于;demand from(or of)向……要求;differ from 有别于;dismiss from 解雇;draw from 从……得出;emerge from 从……出现;escape from 从……逃出;excuse from(or for)允许不……;hinder from 阻止;prevent from 妨碍;prohibit from 不准许;protect from(or against)保护……使免于;receive from 接到;separate from 把……分开;suffer from 受难。 3、in believe in 信仰;delight in 喜欢;employ(ed) in 从事;encourage in 鼓励;engage(d)in 正做;experience(d)in 在……方面有经验;fail in 没有做到;help in(or with)帮助;include in 包括;indulge in 沉醉;instruct in 教导;interest(ed)in 对……感兴趣;invest in 投资;involve(d)in 卷入;persist in 坚持;share in 分享 4、on act on 遵守;base(d)on 在……基础上;call on 拜访;comment on 评论;concentrate on 集中于;congratulate on 祝贺;consult on(or about)商量;count on 依赖;decide on 决定;depend on 依靠;economize on 节约;embark on 从事;experiment on 尝试;insist on 坚持;lean on(or against)倚靠于……;live on 靠……为生;operate on 起作用;perform on (or in)扮演;pride (oneself)on 为……感到自豪;rely on 依靠;vote (on a motion;for someone)对……表决(投……的票);write on(or about)写……的事。
【心理咨询】【三级】099评估咨询效果的蜜月反应是什么? 评估咨询效果的蜜月反应是什么? 通常来说,有些求助者在咨询刚开始时,就明显的表现出一时的明显改善,犹如“蜜月”反应似的,显著的减轻不安、烦恼、忧郁等情绪上的症状。这样的情形可能有几种原因。首先是由于跟咨询师接触,觉得可以依靠咨询师解决问题,因而感到放心和轻松。有的是想讨好咨询师,马上描述症状的改善或问题的解除,让咨询师觉得咨询有效而高兴,以换取咨询师对自己进一步的关注。无论如何,这种初期的改善是一时性的,只表现在症状方面的减轻,但不是常长久的变化。蜜月反应过后,就又恢复到原有问题状态。然后随着咨询的进行而重新开始缓慢的出现效果。首先呈现的是症状的减轻,接着可以观察到行为方面的改进,同时也可以逐渐发觉求助者对事情的看法与价值观的修正等。这样的改善可以呈现起伏的过程,一时好一时坏,然后逐步的向复愈的方向进行。到了末期,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开始发觉性格上的轻度改变,表现出明显的咨询效果。这种性格上的改变只有年轻人才能容易发觉。而且有时是咨询过程停止后,在数年的追踪调查时才有可能发觉,才可以发觉。总之,在咨询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求助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不同性质的改变。
【心理咨询】【三级】098各种心理咨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 基于国外学者关于有效性因素的分析,结合国内的研究和实践,可把各种心理咨询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 第二,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 第三,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第四,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第五,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一切咨询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启发求助者的主宰意识和激发应变能力。大多数学派都承认这是一个基本要领。虽然各种学派方法在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立足于自己的某一点。然而实践中所有产生良好效果的方法,从广义上讲都是注重行为,以求助者为中心,有心理分析,又合乎人性,并把求助者视为一个整体。这一点越来越成为现代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基础。
【心理咨询】【三级】097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和内容 咨询效果的评估时间和内容 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点: 心理咨询效果评估不是一定要到咨询结束时才进行,在咨询过程中就应该不断的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但结束前的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效果的评价,就显得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以在咨询的任何时间内进行。 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 咨询效果的评估内容应围绕咨询目标展开,只有实现咨询目标,才是咨询效果的直接体现。例如,求助者因社交恐惧前来求助,最初商定的咨询目标是第一,将焦虑减到原来的 50% 左右。第二,增加人际交往为 60 分钟/天。经过数次咨询后,求助者自信心增强,但仍然存在社交恐惧,焦虑减轻到原来体验的百 70% 左右,人际交往只增加到 40 分钟/天左右。说明咨询对求助者产生了积极影响,有一定的咨询效果,但没有达到预期的咨询目标。 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或指标: 咨询效果评估可以采用以下六个维度进行: 第一,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自评)。 第二,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第三,求助者周围人士特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 第四,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第五,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 第六,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图片】【图片】
【心理咨询】【三级】096如何处理阻抗现象 阻抗是抵抗咨询的力量。咨询师遇到阻抗时,如果不能识别或缺乏突破阻抗的方法技巧,就会使咨询失败。学会识别、突破阻抗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处理阻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通过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解除求助者的戒备心理。 咨询师还应注意,当求助者表示不愿接受某些建议或方法时,不能认为这些一定是某种阻抗。求助者可能会抵触改变自身的过程,也可能会抵制有可能对其造成伤害的任何事物。因此,咨询师对求助者首先要做到共情、关注与理解,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咨询气氛,解除对方的顾虑,使其能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对阻抗的处理。 二,正确的进行心理诊断和分析。 正确诊断及分析有助于减少阻抗的产生。求助者最初所谈可能仅仅是表层的问题,咨询师若能及早把握其深层问题,将有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 三,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求助者正确的对待阻抗。 咨询师进行信息反馈时,实际上要做这样几件事。首先是告诉对方某处可能存在阻抗,其次是争取得到对方对此的一致看法,确认阻抗的存在,进而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解释阻抗。 四,使用咨询技巧突破阻抗。 应对阻抗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释阻抗,了解阻抗产生的原因,以便最终突破阻抗,使咨询取得进展。
【心理咨询】【三级】092~095阻抗产生的原因等 092阻抗产生的原因 093成长中的痛苦有哪些? 094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指什么?举例说明。 095对抗心理咨询的动机有哪些? 092阻抗产生的原因 卡瓦纳认为来自求助者的阻抗主要原因有如下三个。一是因为成长必然带来某种痛苦。二是因为行为失调是机能性的。三是求助者可能带有某种反抗心理咨询的动机。 093成长中的痛苦有哪些? 一、开始建立新行为、新观念、新思维的问题。 1、求助者可能需要转变成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2、求助者可能需要承认自己在欺骗自己。 二,结束或消除旧行为的问题。 1、求助者可能需要不再装假。有些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把自己的行为与情感过分夸大,以博得他人的好感或同情。 2、求助者可能需要面对一种痛苦的抉择。在有些情况下,求助者与他人关系的发展出现了异常不利的情况。可能这种关系对求助者来说很重要,但不结束这种关系,发展下去却会更糟。 094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指什么?举例说明。 功能性的行为失调是指失调的行为最初是偶然发生的,因其使某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行为发生的次数增加,以致固定下来。求助者一方面为失调的行为感到焦虑,另一方面,求助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这种情况对咨询的阻碍极大,除非咨询师能使求助者相信,改变失调的行为可以使焦虑降低,同时设法在求助者以这种形式寻求满足的方面也有所改进,才可帮助求助者克服阻抗。 一,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满足了某些心理需求,即求助者从中获益。 二,阻抗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对由功能性行为失调所引起的咨询阻抗,咨询师应有足够的认识。在消除旧有的不适行为时,一定要帮助求助者以新的行为取而代之。同时,对由于阻抗所暴露出的深层心理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 095对抗心理咨询的动机有哪些? 一,阻抗来自于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或反对意见的动机。 二,阻抗来自于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 三,阻抗来自于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的求治动机。
【心理咨询】【三级】090~091阻抗是什么?阻抗的本质是什么 090阻抗是什么?阻抗的本质是什么? 091阻抗的表现形式,各个表现形式中的类型? 090阻抗是什么?阻抗的本质是什么? 阻抗是指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否定咨询师的分析、拖延、对抗咨询师的要求,从而影响咨询的进展,甚至使咨询难以顺利进行的一种现象。阻抗可以理解为在咨询过程中来自于求助者的某种抵抗咨询的力量。 阻抗在本质上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过程中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精神防御与抵抗。它可表现为对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是对某种痛苦经经历的否认等。 091阻抗的表现形式,各个表现形式中的类型? 总的来说,阻抗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四类: 一,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求助者的阻抗可以表现在讲话程度上,其形式为沉默、寡语和赘言。其中,尤以沉默最为突出。 二、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咨询中,求助者还经常通过其对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咨询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抗。其常见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这种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心理活动体现的。它的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四,咨询关系上的阻抗。这种阻抗是指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 以上简述了阻抗的四类表现形式。它们可以表现为求助者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也可以表现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求助者的自我保护,及对其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进展起着潜在的深刻影响。及时发现阻抗,并积极有效的加以认识,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
【心理咨询】【三级】086~089移情指什么等 086移情指什么 087移情的类型和形式 088如何区别移情和依赖 089如何处理移情现象 086移情指什么 移情是指求助者把对父母或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并相应的对咨询师做出反应的过程。发生移情时,咨询师成了求助者某种情绪体验的替代对象。 087移情的类型和形式 A移情的类型: a.负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情绪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负性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等。 b.正移情:求助者把咨询师当做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的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出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情爱的成分,对咨咨询师十分依依恋、顺从。虽然求助的问题逐渐解决,但前来咨询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特别是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咨询师出主意,表现出无限信任,甚至关心咨询师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生活等。 B移情的形式: 移情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前者是直截了当地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体验,后者则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对此,咨询师要学会识别是否存在移情。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非都是移情,只有当求助者把自己以前的情感反应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把后者作为过去情感对象的替代,对咨询师抱有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 088如何区别移情和依赖 (这里的移情多指正移情)依赖主要是一种信任,而移情更是一种好感。依赖是寻求现实的帮助,而移情是弥补过去的感情。依赖者多在遇到困难时来寻求帮助,而移情者则时刻想见到咨询师。依赖者寻求心理依靠,而移情者寻求感情依靠。依赖者的对象是现实的目标,而移情者是寻找替代品。相比之下,依赖者对咨询师的感情色彩淡,而移情者浓。咨询师要学会辨别两者,以便区别对待。 089如何处理移情现象 出现移情是心理咨询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透过移情,咨询师可以更深入、准确的认识求助者,并运用移情帮助求助者宣泄情绪,引导其领悟。如果求助者对异性咨询师产生正移情,咨询师不必害怕,应当婉转的向对方说明,这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但这不是现实中正常的、健康的感情。咨询师要有策略的、果断的、及早的进行处理。将其引向正常的咨询关系上来。如果咨询师觉得自己难以处理移情现象,可以转介给其他的咨询师。
【心理咨询】【三级】084~085依赖指什么等 084依赖指什么 085如何处理依赖 -------- 084依赖指什么 依赖是指当咨询师引导、帮助求助者探索、解决自身问题时,求助者却依赖咨询师,企图由咨询师代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依赖。 085如何处理依赖 第一,咨询师务必向求助者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发生效果的机制,使求助者对心理咨询有正确的认识,对咨询效果有理性的期待。 第二,咨询师对求助者的依赖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一旦出现依赖,咨询师应鼓励求助者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努力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三,咨询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咨询理念,以促进求助者的心理成长为咨询的总目标,以促进求助者心理能力提高,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己任。咨询中应做好耐心的启发、引导工作,不主动替求助者解决问题,不替求助者选择,不给求助者出谋划策,不帮助求助者“拿主意”,不对求助者有求必应,避免使求助者产生依赖。
【心理知识】兔子效应 兔子效应是指心理社会因素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直接影响生理健康的现象。 该效应源于1978年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将两组新西兰白兔置于相同的高脂肪饮食条件下,其中一组兔子得到了研究人员温柔的抚摸和轻声的交谈,而另一组则仅仅接受机械投喂。实验结果显示,接受关爱的兔子动脉脂肪沉积减少了60%,寿命几乎延长了一倍。 后续研究证实,兔子效应在人类生活中同样存在,例如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实验显示,每天接受拥抱的人,其感冒概率降低了32%,压力激素水平显著下降。
【心理咨询】【三级】083沉默有哪些类型 有时,沉默的感觉来自于咨询师。 当然,大部分的沉默是由求助者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怀疑型、茫然型、情绪型、思考型、内向型、反抗型。 沉默的处理: 如果求助者是怀疑性沉默,咨询师应重视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同时注意提高面谈的技巧。如果是茫然型沉默,咨询师应进行很好的倾听,通过内容反应和表达技术,促进求助者的充分表达,帮助求助者深化认识,明确自己的问题原因、表现所在。如果是情绪型沉默,咨询师应多使用情感反应和表达技术,通过共情缓解情绪。如果求助者的沉默是思考型,由于思考问题所引起,咨询师可以等待,同时以微笑、目光、微微点头等表示自己的关注、理解和鼓励。如果是内向型沉默,因个性原因导致沉默,咨询师应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加以引导,多用倾听技巧,多做鼓励性反应,鼓励求助者表达,并善于领会他已说的和想说的。如果是反抗型沉默。求助者本人不愿咨询引起沉默,咨询师的处理就更应注意方式方法。 当然,沉默也可能是移情的作用。 沉默也可能来自于咨询师,若咨询师缺乏面谈技巧,有时也会引起求助者沉默。这在第二、第三、第五种类型中都会出现。为此,咨询师应通过观察、练习和思考来改进,熟能生巧。
【心理咨询】【三级】079~082多话是什么等 079多话是什么 080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原因 081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七种类型 082对多话的处理方法 ----------------- 079多话是什么 咨询中会遇到一些多话健谈的求助者,他们讲话滔滔不绝,陈述的内容与咨询完全无关,既浪费时间,也干扰咨询的正常进行。多话还使缺乏经验的咨询师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是打断好,还是应该进行倾听,也不知道如何引导。一般而言,判断多话应考虑是否大量及是否与咨询有直接密切的联系。 080与咨询师有关的多话原因 多话也可能来源于咨询师,咨询师没有正确的咨询理念,或不按咨询的职业要求进行,则可能多话。第一,咨询师有感而发的宣泄。第二,咨询师的评价。第三,咨询师的逻辑能力欠缺,或解释过多等。 081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七种类型 一,宣泄型。二,倾吐型。三,癔症型。四,表现型。五,表白型。六,掩饰型。七,外向型。 082对多话的处理方法 *咨询师遇到健谈多话的求助者时,应看到他的两重性。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咨询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认识求助者的一个机会。对此,咨询师应根据咨询目标、咨询安排以及多话的类类型做相应的调整。 *比如对宣泄型、倾吐型的求助者,应充分尊重他们的需要,耐心的倾听,给他们以安全感、理解和爱护。必要时给予指导,不可粗暴的打断,显得不耐烦或不屑一顾。 *寻求注意型的健谈者可能有癔症的性格,他们的言谈举止富有戏剧性。他们求助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注意,那么咨询师只要给予注意就能满足他的要求。对好表现型的求助者也可采用相似的对策。 *表白型的求助者没意识到自己的过错,他们往往缺乏自知。对此,咨询师一方面一定要认真倾听,不能对其指责或评论。另一方面要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要善于运用他们的话,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其之矛攻其之盾,摆事实,讲道理。从,多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引导,语言上要缓和。 *掩饰型的健谈一般不会出现在开场,而是在将要涉及或已涉及某一敏感问题时出现。出现掩饰型的健谈时,往往是发现某些重要问题的时候,咨询师应善于抓住时机。 *与外向型的求助者面谈比较容易有气氛,但若不善引导则形同聊天。为此,咨询师要善于及时把会谈引入正题。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多话,均可利用内容反应技术加提出新问题的方式处理。妥当的处理方式是在求助者讲话的间隙进行内容反应,并提出新问题,以此控制谈话的方向和内容。
【心理知识】空椅子技术 空椅子技术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完形疗法技术,通过模拟对话场景,帮助当事人处理未完成的情感、内心冲突或人际关系困扰。 其核心操作是: - 准备一把空椅子,让当事人想象某个重要人物(如亲人、朋友、敌人,甚至是自己的某部分特质)坐在椅子上。 - 当事人先对着“空椅子”说出平时没机会表达的话,比如委屈、愤怒、思念等。 - 之后切换到空椅子的位置,模仿对方的语气回应,通过角色互换,体验不同立场的感受和想法。 这种技术的作用在于: - 释放压抑的情绪,让未被表达的情感得到宣泄。 - 帮助当事人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他人或自己内心的矛盾,促进自我觉察和整合。 - 常用于处理失恋、丧亲、人际冲突等带来的心理困扰。
【心理咨询】【三级】078阻抗有哪些形式 总的来说,阻抗的表现形式有如下四类: 一,讲话程度上的阻抗。 求助者的阻抗可以表现在讲话程度上,其形式为沉默、寡语和赘言,其中有以沉默最为突出。 1、沉默可表现为求助者拒绝回答咨询师提出的问题,或有长时间的停顿。 2、少言寡语也是求助者对心理咨询的抵抗。 3、赘言的表现为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与咨询无关的话。 二,讲话内容上的阻抗。 咨询中,求助者还经常通过其对会谈内容的某种直接、间接的控制,来表现他对心理咨询及其个人行为变化的阻抗。其常见形式有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等。 1、理论交谈,指求助者竭力用心理学或医学上的术语与咨询师交谈。 2、情绪发泄,指求助者对于某些咨询内容的强烈情绪反应。 3、谈论小事,指求助者对会谈中无关紧要的小是谈论不止,目的在于回避谈论,解决核心问题,并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 4、假提问题,指求助者通过向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但实际上毫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 三,讲话方式上的阻抗。 讲这种阻抗是通过求助者言语交流中不同的心理活动体现的。它的形式多样,因人而异。其中常见的有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1、心理外归因,指求助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 2、健忘,指求助者在谈论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议题时所表现出的疑遗忘现象。 3、顺从,指求助者对咨询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表示绝对赞同和服从,使后者无法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 4、控制话题,指求助者在会谈中一味要求咨询师讲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而回避自己不愿谈论的话题。 5、最终暴露,指求助者故意在咨询会谈的最后时刻才讲出某些重要事件,使咨询师感到措手不及,从而借以表达他对心理咨询的某种抵抗。 四,咨询关系上的阻抗。 这种阻抗是指求助者通过故意破坏心理咨询的一般安排与规定,来实现其自我防御的目的。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 1、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包括不按时间前来咨询,或借故迟到、早退,不认真完成咨询师布置的作业,不付或延付咨询费等。这些行为均对咨询的顺利进展带来阻碍。 2、诱惑咨询师指求助者通过引起咨询师注意其言行、装扮等来影响心理咨询的进程,并加强自己在心理咨询中的地位。 3、在一定程度上,请客送礼也可以表示是求助者的某种自我防御需要,以及控制心理咨询关系的欲望。 以上简述了阻抗的四类表现形式。它们可以表现为求助者对某种行为变化的抵触,也可以表现为求助者对咨询师的某种敌对态度。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对求助者的自我保护及对其痛苦经历的精神防御。因此他们对心理咨询的进展起着潜在的深刻影响。及时发现阻抗并积极有效的加以认识,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强化求助者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关键。
【箴言】陶矜语录整理(一) 当你讨厌的人骂了你,那你一定要高兴,因为你一定是做对了什么把他惹着了,不然他怎么那么生气。 若知前世因,但看今所受。若知后世果,但看今所作。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你生气是因为你选择了生气。如果你想一想,你生气,生呗。谁咋的了?没咋的呀,气的是你,伤的是你,浪费时间的还是你。选择生气,你是别人的帮凶。选择放下,你是自己的朋友。别人打压你,你就要给自己打气。别人看低你,你更要高看你自己。别人不爱你,你要更加的爱你自己。环境冰冷,你要更加懂得温暖你自己。这个世界,任何人对你的伤害都不奇怪,最奇怪的是你为什么也跟着伤害你自己?去做别人的帮凶,而不是自己的朋友。最可怕的不是万人阻挡。而是你自己缴械投降。所以想明白了这种赔本的买卖,咱可不干。宽容别人是一种胸怀,放过自己是一种智慧。记住,大事化小,万事了了。能收能放,扶摇直上。时光总是有限的,不要浪费在别人身上。不要去盲从信条,从而使自己活在别人的思考结果之下。要勇敢的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不要被外界的噪音而掩盖,要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他一切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内耗的人啊,说穿了就是心里的戏太多。言未出,结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动,心中已过万重山。行未果,假想愁眉苦不展。事已毕,过往还在脑中演。 令你痛苦者必是令你强大者。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没有一朵花生来就是花,也没有一朵花永远都是花。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这个世界除了热爱,没有什么比这更高明的经营。 你努力和不努力都苦,但不同的是,不努力叫受苦,努力叫吃苦。受苦的人会一直受,而吃苦的人有机会把苦消化成甜。20 岁偷过的懒会变成 30 岁困住你的墙,30 岁继续沉沦只会变成 40 岁埋葬你的坟墓。你今天所努力的一切不会清零。人的努力程度是相抵的。你早年不努力,你的中年就需要加倍努力。你早年不努力,中年不努力,你的老年必然会晚景凄凉。你早年努力,那中年你就可以松口气,你的老年也不会活得太差。你早年努力,中年更努力。你老年一定会活得非常体面和潇洒。你不要觉得你今天的努力是白费的,我告诉你,人生一切过往皆为序篇。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这一生啊,短短几十载。错了就错了,不必回头,也不必后悔。得到未必胜利,失去未必失败。上天收走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如果上天没空理你,你就好好的先把自己经营好。来者不拒,去者不留。有则享之,无则坦然,一路所行,过往皆风景。世间的一切由缘而起,也因缘尽灭。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没必要解释,解释是人生最耗成本的事。你在疯狗面前解释你的善良,它会止步吗?你在小人面前解释你的高尚,他会停手吗?啊,有些人他没资格,有些事他没必要。解释啥呀? 人生逆袭的几个关键的原因。第一,你要学会翻篇。第二,你要学会翻脸。第三,你才能够全面的翻身。你又不肯翻篇,你又不肯翻脸,磨磨唧唧搁里边,往前走不行,往后走不行,打个圈还不行,我就送你一句话,死里头吧。再有啥可纠结的。 记住,事过无悔,既往不咎。买了不要比价格,吃了不要去懊悔,爱了不要去猜疑,嫁了就不要去后悔,散了更不要去理论,伤了也没必要去诋毁。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所谓情出自愿,事过无悔,不谈亏欠,也不负遇见。记住,举起千斤重,放下二两轻。人生最最重要的事就是放下过往,往前走。 告诉你一个秘密。高兴的事情不要和别人说,因为别人不会为你高兴,只会嫉妒你。难过的事也不要和别人说,别人不会同情你,只会嘲笑你。永远要记住,人性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尤其是当初不如自己的人。要学会闷声发大财。低调的人总有一天会毁了自己。沉住气,千万不要炫耀你的财富与成就。看似人人吹捧,实则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嫉妒和怨气。真正有智慧的人,早就把自己调成了静音模式。烧香的不一定是善人,乞讨的也不一定是穷人,顺着你的不一定是好人,穿着衣服的也不一定是人。做事不要只看外表,家财万贯也买不了太阳下山,身无分文也不代表日后没有江山。水不试不知深浅,人不交不知好坏。人人都有好皮囊,却未必都有好心肠。 谁的命运谁背负,不要进入到任何人命运的漩涡。 他有他的道,你有你的路。让路成路,让道成道,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你成你,让他成他。没事别管闲事,四个字永远刻到自己的心里。与你何干?与我何干?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若无执念挂心头,人生何处不清欢? 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清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长日尽处,我站到你的面前,你将看到我的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 你心若是晴的,外面雨也是晴。你心若是雨的,外面晴也是雨。
【心理咨询】【三级】077合理情绪疗法和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异同 合理情绪疗法对咨询师的主动与指导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它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区别上。求助者中心疗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形成的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来使求助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对咨询师而言,这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并不过分强调双方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认为那是咨询所必备的条条件。他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
【心理咨询】【三级】076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的角色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以及与求助者非理性信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心理咨询】【三级】075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完美目标和不完美 075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完美目标和不完美目标指什么? 简而言之,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少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咨询结束后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们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的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一方面的含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这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的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减少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这称为完美目标。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心理咨询】【三级】074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人达到那些目标 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这八个方面正好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Ellis&Blenn,1967)
【文苑】寻找生命的因果 我来这个世界,不是为了繁衍后代,而是来看花怎么开,水怎么流,太阳怎么升起,夕阳何时落下。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场偶然,我在其中寻找因果 。 ---王小波
【心理咨询】【三级】073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 073解释一下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至极的具体含义 绝对化要求:指个体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好像是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 糟糕至极:是一种把事物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
【心理咨询】【三级】072怎样区分合理信念和不合理 合理的信念: 1、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 2、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 3、能使人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4、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 5、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 不合理的信念: 1、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2、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3、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4、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5、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心理咨询】【三级】071近年来最受欢迎的三个咨询理论和方法有 071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咨询方法有什么? 在心理咨询领域中,埃利斯所创立的合理情绪疗法,与罗杰斯的求助者中心疗法以及皮尔斯的完形疗法已成为近年来颇受欢迎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
【心理咨询】【三级】070合理情绪疗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与其他心理咨询方法一样,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因此,对于那些有严重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的求助者,合理情绪疗法认为这些人虽有可能解决情绪困扰,减少他们自我困扰的倾向性,但不会达到不再有不合理信念的程度。 其次,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领悟力较强的求助者更有效果。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对那些在咨询中拒绝做出改变自己信念努力的,或过分偏执以及领悟困难的求助者,可能难以奏效。此外,合理情绪疗法对于自闭症、急性精神分裂症等病症的人所能提供的帮助也是有限的。 最后,利用合理情绪疗法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有时候会阻碍咨询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也要不断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心理咨询】【三级】069再教育阶段要做什么?具体的训练类型 069再教育阶段要做什么?包括哪些具体的训练类型? 咨询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前几个阶段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使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在这一阶段,咨询师可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与前几个阶段的相同,如继续使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合理情绪想象的方法以及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家庭作业。除此之外,咨询师还可应用技能训练,使求助者学会更多的技能,提高他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这也有助于改变他们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强化新的、合理的信念。这类训练具体包括自信训练、放松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社交技能训练。前两种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求助者应对焦虑性情绪反应的能力;后两种则主要帮助求助者提高寻求问题解决的最“优”方法的能力以及社会交往的能力。 此阶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重建,即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以后生活中出现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
【心理咨询】【三级】068其他方法都有什么 合理情绪疗法虽然是一种高度认知取向的治疗方法,但是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的整合。因此在合理情绪疗法中也会经常见到一些情绪与行为方面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前面提到的合理情绪想象技术就是一种情绪控制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情绪方面经常使用的方法还包括对求助者完全的接受和容忍。这表现为不论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多么荒谬和不合理,咨询师也要理解和接受他们,承认并尊重他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厌恶或排斥他们。咨询师还要鼓励求助者自我接受,即在接受自己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接受自己不好的方面。当然,这种接受并不是指咨询师可以宽容或姑息求助者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它只表明求助者作为可能犯错误的人类一员的尊重。合理情绪疗法虽然同求助者中心疗法有很大区别,但在对求助者无条件接受方面,两者的观点是一致的。 除情绪的方法之外,合理情绪疗法也接受了许多社会学理论的观点,并在治疗中应用一些行为技术,但这些技术并不仅仅是针对求助者表面症状,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根除不合理信念,建立以合理信念和情绪稳定性为主的行为。自我管理程序是常用方法之一,这是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要求求助者运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另一种方法被称为“停留于此”,即鼓励求助者待在某个不希望的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糟糕至极的想法。这些方法可以用家庭作业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求助者有机会冒险做新的尝试,并根据行为学原理来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从而彻底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此外,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行为技术还包括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