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哥世锦总冠军 光膀子夺冠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73 粉丝数: 213 发帖数: 11,914 关注贴吧数: 37
小布再一次战胜林诗栋! 真心肝小布这届赛会战胜三名中国队球员,杀进决赛,表现确实神勇!整场球看下来,感觉林诗栋作为队内二号主力,看着还不如陈垣宇陈俊松会打小布。 这场比赛,林诗栋一开始打的过于复杂,总是寻求控制但又控不住,很快丢掉一局。第二局开始果断从小布的中间偏正手和正正手位突破,比赛效果非常好,连赢两局。从第四局开始,小布加强了正手位的保护。措施是站位向正手位挪了小半步,中间偏正手位更多的用反手来照顾,正正手位的起板更加坚决,不惧怕和林诗栋拼正手。第四局是这种调整的磨合,结果磕磕绊绊真啃下来了扳平了比分。第五局第六局小布坚决的执行战术拿下了比赛。 整场比赛看,小布在加强正手位保护后林诗栋明显打的信心不足,感觉他的心理是这样的: 反手不占便宜,正手好像也打不穿了,打控制又控不住自己还被动,那我还能怎么打?于是表现的线路凌乱,战术执行不坚决,无谓失误增多。其实继续坚定的冲击正手应该是可以拿下比赛的,因为本身小布的站位就是正手空档很大,注意力正反手来回移动势必降低回球质量,而且他的抓板也注定正手力量不会太大。林诗栋只要不寻求一两板拉穿,耐心的进行正手周旋未必没有机会。 林诗栋的退台周旋我感觉应该加强前压意识。第一板被动了,通过退台来寻求空间换时间可以,但第二板以后要板板前压把阵地夺回来。退台太远,力量再大的回球到了对手半台势能也衰减没了。而小布虽然也退台,但抗一两板后果断前压回中近台。这样攻守异势,显得林诗栋正手也拉不穿小布了。再有林诗栋的反手能力其实不错,但为什么跟小布的反手对抗占不到便宜呢?可能是小布上升期压的狠,下降期通过手腕“卷”起来的球旋转比较诡异,导致节奏上林诗栋对不上点。
搓摆算是让摩托玩明白了 回看了钦本佳人的对决,发现摩托对付头子哥,跟一个月前小布对付头子哥的手段,有相似之处。 我不是摩托的球迷,他的比赛看的不算多。以前他打阿姨,打台林如果用这么多搓摆,肯定又被球迷骂化了,因为他跟这俩人搓摆总点炮,线路给的实在不行。但这次跟头子哥,他的搓摆,不论是自己接发还是发球后的搓摆,最终目标都是直指头子哥的反手底线长。可能直接给到反手底线长,可能是先给到头子哥正手短再立刻回底线长,可能是反手小三角区域再给到底线长。当时小布也是针对头子哥的反手底线长做足了文章,只不过调动时是正反手都给到头子哥的底线长。可以看到全场只要张本的球长度稍微没控到位,头子哥抢他的半出台还是一板过的。在控制线路上,个人认为印象里小布做的比摩托好。输球主要原因是直接吃发球太多了。在接发上,摩托比小布做的好,几乎没有直接吃发球。 为什么要都抓着头子哥的反手底线长呢?因为头子哥站位离台近,把球送到那个位置会顶着他降低他的反手发动质量,侧身用正手,那个位置也比较别扭,从而给自己留出防守反击的空间。因为头子发动质量低了,所以显得张本不仅反手,正手都显得猛了。通过先调动正手位再回反手位,头子哥的重心始终不稳,会进一步降低他出手的质量。 全场这个痛点被摩托捏着,其实头子哥只要后退小半步就可以解决。就像伊藤被抓着反手底线长,后退小半步立马迎刃而解,你再发我这个位置我侧身拍死你。这就说明,头子哥的步法可能还是没什么章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头子经常宠黑粉,给黑粉上演暴扣地胶,暴扣空气,暴扣球网。看似是手上的问题其实下盘的问题,他是用上半身找球,其实正手还是要用下半身找球。 而摩托的活动范围就大多了。尤其吃球后立刻后退留出防守反击的空间,相持住后再慢慢前压,而主动退台也给他做动作带来了空间。接发球后主动后撤,坤坤,告辞已经给出了实战案例。退台后和鸽鸽进行大开大合的对拉,小布表示我的作业你拿去抄吧,别把名字抄错就行。 所以这场球表面看是摩托抓住了鸽鸽的反手位底线痛点,不如说是抓住了鸽鸽步法上的不足。
感觉我们对伊藤的菜谱有点陈旧了 石洵瑶开了一整场反手底线长,这个发球伊藤已经免疫了。不管是我们,还是本女内部,都拿这招打她。伊藤现在的小碎步又上了一个台阶,她接发时会主动后撤一点让开空间抢拉,或者靠她高质量反手搓限制对手。她的搓球变化很多,可以看到她在搓摆时手腕有明显的假动作来给出线路变化,或者靠不同的板型搓不同的效果。有时只靠搓球就能得不少分,尤其进攻哑火时,搓摆是她主要得分点。 第二就是她的小碎步。我感觉她是现役球员里小碎步调整最到位的。别看她矮,但她整个人像弹簧一样,横向都能获得不错的侧身护台,纵向能拿到侧身机会。大藤跟她一样,而且四肢比例比伊藤还好,但感觉护台总是捉襟见肘,尤其面对小曼这种打法能充分利用球台宽度的球员,就是她纵向移动和大范围移动不错,但小碎步快速横向移动不行。 第三就是进攻。伊藤的无弧线,无旋转,无保险三无进攻,极依赖手感。我们有时看到她打着打着就突然开球网1500附身,就是她在调试手感,这点跟雨果很像,她甚至可以花一整局一局半去适应对手的球路调手感。等她调试回来了呼呼上台,再去限制就不好打了。今天这局球,看似有一两局石洵瑶赢的挺轻松,其实不是我们打的好,是伊藤自己失误太多。仔细看会发现石洵瑶的回球都在她的预判里,只不过虽然等到了,但收割时失误。 小石这局主要是依靠底线长发球和加足旋转来限制伊藤,线路限制用的不多。其实正手位牵制和线路牵制朱芊曦做的不错。这场球,小石完全靠自己硬实力扛下来了,窃以为线路上做的更好的话,本来不必那么艰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