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讲钓鱼 彼岸花开醉人72
一个爱上钓鱼的90后,爱钓鱼,爱生活,爱分享!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34,808 发帖数: 1,758 关注贴吧数: 8
受资源限制,现在喜欢玩黑坑的钓友是越来越多,技术不太好的钓友又舍不得花钱正钓,所以往往选择偷驴。 从某种程度上讲,黑坑偷驴,对钓技钓法、战术的要求以及作钓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黑坑正钓和野外垂钓(不知大家是否认可这一观点)。因此,作钓过程中要重点做到:一“逗”二“换”三“追”四“变”。 “逗”——即大家常说的逗漂。表面看是在逗漂,其实,是在抖动水下的饵料,使饵料由静态变为动态、变为有“灵性”的活饵,以激发鱼儿的视觉、嗅觉,吸引鱼儿的注意力,刺激鱼儿的食欲,引诱其主动向饵料靠近、吸食。注意,为确保饵料不脱落,逗漂时幅度、力度要适中,应做到可小不可大。这种逗漂法可贯穿于作钓过程中的始终。 “换”——即更换钓点。在原始钓点,如长时间没有鱼口,应在原钓点的前后左右适时更换钓点尝试,往往会有意想不到惊喜。向左、右、后方变换钓点很容易操作。向前变换钓点可采取小跑铅、更换加长浮漂、延长线组等方法,最大限度地使钓点前移。如黑坑限杆允许,也可更换加长钓竿。 “追”——即“追星”钓。偷驴,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相对充裕、垂钓人员较少、可利用的游钓空间较大。如原钓点及四周长时间无鱼可钓,切勿守株待兔、死看死守。应适时“游钓江湖”“追星”钓。围塘“追星”一圈的钓获很可能要比原钓位的总量还多(相信经常偷驴的钓友多有这种经历)。应注意,“追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满满的信心。因所追钓点的鱼已习惯于之前的饵料味型,对新鲜味型的到来,会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只要有鱼星,一定要耐住性子,多逗几次,多抛几杆。同时,根据情况随时转到下一窝点。如在夜间偷驴,看不见鱼星,也可逐个钓位进行摸排式追钓。 “变”——即适时变换饵料味型和状态。因偷驴作钓时间较长,随着气温、气压、水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垂钓的中后期,鱼情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上述三种方法已不奏效,就要在饵料的味型和状态上做文章了。这时,需要我们根据当时鱼情进行临场发挥。可把搓饵变小增强适口性、可将饵料以香、甜为主改为香、腥或腥、香为主。也可尝试添加适量小药、也可再次增加饵料的软黏性…… 钓鱼就是这样,虽说钓无定法,但也都是有规可循。只不过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罢了!最后愿所有钓友都能懂钓鱼,会钓鱼,把鱼钓得明明白白,大鲫大鲤,渔获满满……
大师讲钓鱼,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那肯定就是“应变”。不同天气,不同气压,不同水域,不同鱼种,不同位置等等,影响钓鱼的因素数不胜数,虽说不至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有一方面考虑不到都可能造成配饵上的误差,饵料腥了淡了,软了硬了,粘了散了,大了小了等等都会造成鱼口的变化。 所以,所谓的没配方,应该是没有普适的配方。 而相对应的,有配方,那就是有针对性的配方。 同一片水域,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用饵的方向应该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方向,就是我们的配方。不同的水域,在温度相同鱼种相同的情况下,用饵香型应该是相同的,这个味型,也是我们的配方。同一个黑坑某一种饵料搭配合适容易钓到鱼;垂钓大体型鱼要用颗粒较粗的窝料打窝,垂钓小个体鱼种饵料就要相对细腻,这种变化,也是配方。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新手能不能明白。总结起来就是,学钓鱼不要把眼光刻意放在用的什么饵料上,而应该着重放在如何搭配饵料以适应相应的鱼情。粗细,腥香,软黏。 还有就是与其去问大师什么饵料好用,那你还不如给坐在你旁边钓得好的老大爷发一支烟,问一下他的饵料搭配。但是如果你不想那么麻烦,或者有点自己的小傲骨,不妨在掌握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多试一试饵料搭配的效果。不反对配方论,那会使你的钓鱼更简单。但更不提倡唯配方论,毕竟,钓鱼不只要钓好鱼,还要钓会鱼。
首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