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讲钓鱼 彼岸花开醉人72
一个爱上钓鱼的90后,爱钓鱼,爱生活,爱分享!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34,791 发帖数: 1,758 关注贴吧数: 8
新手聊钓鱼——理论与实际操作 之前因为无聊,写了一下自己总结的两个问题,一个是配方的讨论,一个是调钓。 初衷是给还不是特别熟悉钓鱼的新手一点参考,也是在无聊的时候自己在总结的时候找一下还有没有漏洞,或者自己没注意到的问题,还有就是抛砖引玉,让大家在不能钓鱼没法上班的时候一起讨论提高一下。 帖子写出来后,收到不少赞许,也看到一些不以为然的评论,比如,“老生常谈”,又比如“讲的太复杂没有实际价值”等等。 今天正好没事无聊,再跟大家讨论一下,这个理论到底应该学到什么程度,理论究到细处有没有作用,理想条件下的理论有没有意义,到底理论重要还是实际操作更重要。 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重在讨论,不是为了争论。 以下是我的一点思考,重在讨论,不是为了争论。 1、理论和实际操作哪个更重要。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相比于调钓,是一个更广泛的“老生常谈”的问题吧。从改革开放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以看出,实践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的,没有实践,就没法判断理论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只有实践了,才能真正掌握技术,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那,理论就不重要了么?是不是我学会一门技术了,我就没有必要去深究原理?从一方面来讲,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或者脱胎于实践的思考;另一方面,实践又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从而指导更多实践的正确道路。或者,也可以说,理论脱胎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是实践在逻辑上的一种延伸。 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有机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我们若不知理论,就算你把“钓无定律,适者为佳”这句话记得再熟,又如何指导你真正的找到“适者”? 2、研究理想条件下的理论,到底有没有必要。 比萨斜塔,这个名字可能在很多人印象里都有模糊或熟悉的记忆。小学课文里我们就学过一片课文,讲究的是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两个大小不一的铁球落地的时间是一样的,不会因为重量而产生下落时间上的差异。在科学上,它验证了重力加速度的问题,但在日常生活中,重力加速度它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不在于让我们只知道两个铁球速度变化没有任何差异,而在于更多利用或者克服重力加速度的技术来改变生活。 钓鱼理论的学习也一样。如果只知道怎样调五目钓三目而不知道为何要这样,那对于调钓的调整可能也不会拿捏的很准确。如果知道用红虫要调低目而不懂得为什么要这样,那对于不同比重鱼饵的调钓一般情况下也只能是瞎碰。 然而,毕竟影响钓鱼的因素很多,组合更是数不胜数,如果每一种因素,每一种组合都考虑进去,估计爱因斯坦的脑袋也没有这么大的容量吧? 所以,考虑主要条件下的理想状态,然后在实践中对比,掌握变化的方向,从而更便捷的找到应对方法,这才是理论的意义所在。 3、怎样把理论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 事实上,理论虽枯燥抽象,但是只要掌握了方向,不必过分苛求细节。因为在实际作钓中细节在竞技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比如,野钓或者黑坑,坑底几乎不可能是平的;鱼体大小不可能均匀;线号相差零点几结果不会相差太大等等。 面对理论,我们做的只是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和怎样去这样做足矣。知道饵料大小的变化对于调钓的影响,不必非得要每竿做出一样大的饵团;通过调四钓二认识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和变化趋势,而不必要非得做到调四钓二,一钩悬浮一钩触底;知道春钓滩,也要知道不只是滩还要有阳光和温度以及安静环境的配合,等等。 最后,用“劝学”段落结束此篇。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钓鱼,就要钓明白鱼。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理论,并不是为了让你成为钓鱼大师,竞钓大师,明明白白钓鱼,开开心心生活,不必事事求人罢了!#钓鱼#
我在百度贴吧的300多个日日夜夜,感恩有您的一路陪伴! 时光荏苒 日月更迁 不知不觉 已在百度贴吧300多个日日夜夜 回想期间 记不清走过的路 算不尽爬过的山 多少栉风沐雨 多少露宿风餐 还有那印记心中的灯火阑珊……是百度贴吧陪伴了我每一天 这一切的一切 历历在目 仿佛就在眼前 曾几何时 自我许愿 不上大物 绝不收竿 每次的垂钓 总指望爆护上岸 一切完美圆满 冷静回头看 云云钓事多不从愿 三成辛酸七分感叹 十有九次除了嘘唏就是遗憾 每次的回家路 行走的是那么缓慢 本是轻装上阵 总感觉是那么的沉甸甸 但是我不怕路途遥远 因为有百度贴吧贴心的陪伴 每当断竿切线 每当空军焦躁不安 每当垂钓遇到迷团……我想到了百度直播间 咨询请教大师 茅塞顿开眼前光明一片 多年的垂钓有失败的教训 有成功的经验 有不尽的辛酸 也有无数的喜悦甘甜 每当工余暇闲 钝辞话钓事 拙笔书情感 与钓友共享请大师指点 漫长的300多天 我却感觉是那么的短暂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相恋 百度贴吧已成为我家庭的一员 是我钓鱼路上加油助力的驿站 欢乐温馨的港湾 在百度贴吧的300多天 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 我的收获满满 收获了钓友的点赞收获了贴吧无私的奉献 收获了身心康健快乐永远——2020已过 2021来到 祝所有贴吧钓友大神们新年快乐 新的一年365天365个祝福 天天好运连连 工作顺顺利利步步高升 走向人生巅峰……家庭和和睦睦 恩恩爱爱 幸福美满 爱情事业双丰收 外出钓鱼一竿抛出 双尾来上 次次大鲫大鲤 连竿不断 渔获满满 惊喜连连 也祝百度贴吧新年新气象 人气旺旺 越做越好 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更多惊喜…… 感恩有你——百度贴吧
冬季传统钓七星漂这样搭配,灵敏度可比台钓高的多,鱼口一抓一个准 这几天传统钓的摸索,有人问我冬季长竿短线,七星漂配朝天钩怎么样才算灵敏? 我认为首先就是线组,冬季主钓鲫鱼,我们使用朝天钩都是单钩通线,所以线组可以放的细一些,根据鲫鱼个体大小,选择0.6~1.0之间即可!我都是用子线来绑线组,这样更加柔软!第二点就是星漂和朝天钩搭配,我认为朝天钩选择4号就行(我用的4号伊豆)2两到1斤的鲫鱼都没有问题。也无需太小,如果你当地鲫鱼很小也可以选择小一号的!铅头钩最好能够把七星漂完全压入水中,让后上星漂水面露出三个即可,这样铅头钩会完全躺底,但是线组也是完全绷直的,三点一线,也就不显得钝了,我感觉比立漂要灵敏! 第三点就是使用蚯蚓的挂法,挂蚯蚓一定要保持蚯蚓的活性,可以直接穿钩挂,前方保留两厘米左右,让其自由蠕动,加上你的逗引手法,这样容易吸引的注意力,增大吃钩率。鱼儿吃口也都是吸食,并非直接咬钩,所以鱼儿也是把蚯蚓样嘴里吸食,顺势把钩子带到嘴里,前方就两厘米也方便鱼儿吸食,而且基本不吐钩,七星漂漂像往往都是以送漂为主,基本一抓一个准! 这就是我这几天对七星漂的一点理解,说的不对粉地方,还请老钓友多多指教和交流!#传统钓##钓鱼#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