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宗 我是高宗
关注数: 15 粉丝数: 60 发帖数: 1,000 关注贴吧数: 30
一季度四川GDP名义增速7.5 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李龙俊 董世梅 吴璟)一季度全省经济增速实现符合预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良好开局,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4月19日上午十点,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经国家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03.7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0.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3478.7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2634.3亿元,增长8.6%。   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省41个行业大类中有37个行业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6%。   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4.2亿元,增长6.6%,由负转正。   服务业发展加快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増加值增长12.5%,房地产业増长9.2%。   投资增长较快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29.7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084.7亿元,增长12.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68.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0.5个百分点。商品房施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增长。
浙江2015年GDP增速8% 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浙江2015年度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不减反增。“稳增长与调结构结合,推动经济发展高开稳走向好,全省生产总值42886亿元,增长8%。”1月24日上午,浙江省省长李强在向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澎湃新闻(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hepaper.cn&urlrefer=e2791fa5e5039714f07f6bbf80fb1bc6)注意到,2012~2014年,浙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8.0%、8.2%、7.6%。2015年初,该省制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7.5%左右。 据统计,2015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665亿元,增长13.2%;外贸出口总额17174亿元,增长2.3%,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5亿元,增长10.9%,网络零售额增长49.9%。 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称,2015年,浙江统筹推进有效投资、外贸出口、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和服务业发展,深入推进“四换三名”(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培育名企名家名品),大力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七大产业,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研究制定“浙江制造”标准,信息经济、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本次人代会将审议《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此前,《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经省委全会审议通过,浙江当期的发展目标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县县全面建成小康。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一目标,浙江地区生产总值在“十三五”需年均增长7%以上。(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日本2015年前三季度GDP30598,三季度跌破1万亿美元 notheal查看网页版> 2015年前三季度日本GDP初次速报值3701477亿日元,同比增长0.4% 2015-11-16 08:14 2015年前三季度日本GDP初次速报值3701477亿日元,同比名义增长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0.4%。其中,三季度当季名义增长3.1%,实际增长1.0%。 经季节调整后,三季度名义环比增长0.0%,折年率增长0.1%;实际环比下降0.2%,折年率下降0.8%。 按季度累计平均汇率计算,2015年前三季度,日本名义GDP折合30598.3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5009.82亿美元减少4411.43亿美元,同比下降12.6%,相当于中国同期GDP的38.7%。其中:三季度名义GDP折合9991.69亿美元,自2002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单季GDP跌破10000亿美元,减少1425.9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相当于中国当季GDP的36.0%。 网易考拉海购 韩国 杭州保税仓发货包邮 LG ON THE BODY开司米甜蜜爱情香水身体乳 400毫升 智秀代言的,没想到这么便宜的身体乳会这么好用,含有蚕丝精华哦,用用蛮省的,2个硬币大小就可以擦到全身,很好推,很好吸收,走到哪里都自带香水,香味持续时间也蛮久的,每次擦都是愉悦的享受,滑滑的超滋润! ¥59.00国内参考价¥65 英国 杭州保税仓发货包邮 英国碧缇丝 免水洗发喷雾 樱花香型 天后王菲同款!只需一喷,去油去味,蓬松头发,和油腻扁塌的头发说再见,最适合忙碌的上班族、不适合洗头人士! ¥48.00国内参考价¥66
广东前三季度名义GDP增速9.1 前三季度广东GDP同比增长7.9% 【深圳商报讯】(驻穗记者 张莹)昨日下午,省政府在广州召开2015年全省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GDP达5.2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提高0.7和0.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7.0%、10.1%和0.9%,经济运行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 省长朱小丹指出,今年二季度以来,广东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进一步显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市场活力有效释放,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但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较大、PMI等部分先行指标有所回落、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和行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部分大宗商品市场消费动力不足、粤北地区发展速度放缓等突出问题。 朱小丹要求,做好四季度经济工作,政府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力为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同时,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没有开工的千方百计抓紧开工,在建项目尽力加快推进;广东将尽快启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抓紧制定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示范区10年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制定示范区空间调整方案等;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建立健全技改信息平台和项目库,加快推进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力保外贸出口正增长。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外贸出口上来,千方百计保持今年以来出口正增长势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因地制宜落实“一市一策”。鼓励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深挖市场消费潜力,精心谋划岁末年初的系列促销活动,突出抓好汽车消费,深挖信息消费潜力;全力确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落实电厂改造、脱硫脱硝、淘汰小锅炉、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推行机动车国五标准等一系列措施,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海南GDP增速7.6 人民网海南视窗海口7月20日电 7月20日,记者从海南省政府获悉,上半年,海南地区生产总值1808.57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9.2%,较一季度快4.5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9%、6.4%、9.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产占比达54%,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0.3亿元,增长7.9%,增速排全国第10位。经济运行呈现“稳中趋快、稳中趋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逐月向好, 二季度好于一季度。 上半年,海南农业完成增加值441.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1%。上半年,海南全部工业增加值219.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3.7%。 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加速 自4月份起固定资产投资止跌回升,并呈逐月加速态势:4月比3月增长3.2%,5月比4月增长21. 3%, 6月比5月增长28. 8%,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11.9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51.45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屯昌、临高、 儋州、定安、三亚、澄迈、乐东等7个市县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内涵效益型投资快速增长,改建和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2.4%。民间投资比重达56.4%,增长7.5%,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全年任务完成过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30.35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2%。上半年同比增长7.9%,快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5.3个百分点,表明海南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向好。其中三沙、洋浦、陵水、万宁、三亚、儋州、文昌、琼中、澄迈、乐东、定安等11个市县财政收入任务完成过半,三沙、陵水、三亚、儋州、琼中、海口、乐东、澄迈等8个市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农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收入,也快于同期GDP增速,其中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两项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近八成。 物价低位运行,消费持续活跃 CPI同比上涨1.4%,与一季度基本持平,控制在年初预期4%的涨幅内。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49.35亿元,增长8.3%。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2490.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 1%,旅游总收入246. 34亿元,同比增长13.7%。免税商品销售零售额大幅增长42.1%,成为海南消费市场的最大亮点。
一季度长三角16市GDP达到2.38万亿 新华网南京5月11日电(记者刘巍巍)无锡市统计局近日发布《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突破2万亿元,达到2.38万亿元,增速均值为8.3%,较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较上年底回落0.7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继续运行在经济增长合理区间。   从增长速度看,16个城市中仅2个城市增速达到两位数,表明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速也在调整换挡。   报告指出,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工业生产增速延续回落,工业生产态势进一步趋缓。16城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达到4.5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较上年底回落1.9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看,3个城市增幅达到两位数,几乎全部城市增速与上年同期、上年底相比均出现回落。   此外,2015年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万亿元,达到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较上年底回落3.2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增长基本稳定,一季度长三角核心区16城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848亿美元,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较上年底回落2.5个百分点。
新疆建设兵团GDP增长14.6% 中国证券网讯 初步核算,一季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 下简称新疆兵团)实现生产总值245.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算,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5个百分点。这 是记者从20日新疆兵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分产业看,新疆兵团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76亿元, 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7.92亿元,增长21.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75亿元,增长8.7%。 一季度,新疆兵团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一季度,兵团农 林牧渔业总产值45.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0%。一季度,新疆兵团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疆兵团规模 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4.89亿元,同比增长18.7%。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新疆兵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 缓。一季度,新疆兵团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60亿元, 同比增长24.9%,较上年同期回落10.4个百分点新疆兵团统 计局局长王新农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换档期,下行压力 较大,经济增速放缓,项目储备不足;同时,新疆经济步入 调整朝,钢铁 、煤化工等高耗能 行业 被国家列为限制类,招 商引资难度加大,投资增长动力不足。 王新农表示,下一阶段,新疆兵团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 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狠抓 改革攻坚,切实提质增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9省下调GDP预期山西去年成绩最差今年目标降3% 人民网2015-02-0917:04 省份2014GDP增长预期2014实际GDP增幅低于预期百分比2015GDP增长预期调幅 1 山西 9%左右 4.9%4.1%左右6%左右 下调3%左右 2 辽宁 9%左右 5.8% 3.2%左右 6%左右 下调3%左右 3 云南 11%以上 8.1% 2.9%以上 8.5%左右 下调2.5%左右 4 黑龙江 8.5%左右 5.6% 2.9%左右 6%左右 下调2.5%左右 5 甘肃 11%左右 8.9% 2.1%左右 8%左右 下调3%左右 6 宁夏 10%左右 8% 2%左右 8% 下调2%左右 7 贵州 12.5% 10.8% 1.7% 10% 下调2.5% 8 广西 10% 8.5% 1.5% 8% 下调2% 9 河北 8%左右 6.5%左右 1.5%左右 7%左右 下调1%左右 10 吉林 8%左右 6.5% 1.5%左右 6.5%左右 下调1.5%左右 11 海南 10%左右 8.5% 1.5%左右 8%左右 下调2%左右 12 青海 10.5%左右 9.2% 1.3%左右 8% 下调2.5%左右 13 陕西 11%左右 9.7% 1.3%左右 10%左右 下调1%左右 14 内蒙古 9%左右 7.8% 1.2%左右 8%左右 下调1%左右 15 天津 11% 10% 1% 9%左右 下调2%左右 16 新疆 11% 10% 1% 9%左右 下调2%左右 17 广东 8.5% 7.8% 0.7% 7.5%左右 下调1%左右 18 福建 10.5%左右 9.9% 0.6%左右 10% 下调0.5%左右 19 上海 7.5%左右 7% 0.5%左右未设目标—— 20 四川 9%左右 8.5% 0.5%左右 7.5%左右 下调1.5%左右 21 湖南 10%左右 9.5% 0.5%左右 8.5% 下调1.5%左右 22 浙江 8%左右 7.6% 0.4%左右 7.5%左右 下调0.5%左右 23 安徽 9.5% 9.2% 0.3% 8.5%左右 下调1%左右 24 湖北 10% 9.7% 0.3% 9%以上 下调1%左右 25 江西 10%左右 9.7% 0.3%左右 9%左右 下调1%左右 26 江苏 9%左右 8.7% 0.3%左右 8%左右 下调1%左右 27 山东 9%左右 8.7% 0.3%左右 8.5%左右 下调0.5%左右 28 北京 7.5%左右 7.3% 0.2%左右 7%左右 下调0.5%左右 29 河南 9%以上 8.9% 0.1%以上 8% 下调1%以上 30 重庆 11%左右 10.9% 0.1%左右 10%左右 下调1%左右 31 西藏 12% 12%达到预期12%左右基本持平 注:调幅数据为2015年GDP目标值与2014年目标值相比较。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2月9日,广东、吉林、海南三地省级两会开幕。至此,全国31省份已全部召开地方两会并公布2014年GDP增长值和2015年经济目标。梳理发现,2014年,仅有西藏GDP增幅达到预期目标,其余20多个省份的GDP实际增幅均与预期有一定差距。其中,山西2014年GDP实际增幅与预期相差最大。而对于2015年GDP增长目标的设定,除西藏和上海两地外,其余29省均明确下调预期。   2014年,山西将GDP增长目标设定为9%左右。山西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山西去年GDP的实际增幅仅为4.9%,低于预期目标4.1%左右。4.9%的增速,也是目前公布数据的省份中的最低值,其次是黑龙江省的5.6%和辽宁省的5.8%。除山西外,2014年GDP实际增速与设定的目标差距较大地方的还有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辽宁2014年GDP增长5.8%,低于预期目标3.2%左右。黑龙江和云南分别增长5.6%和8.1%,均比预期低了约2.9%。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的GDP同比增长7.4%,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2014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对于2015年GDP增长目标的设计,除西藏和上海外,今年有29个省份确认下调经济增长目标,分别下调0.5%-3%不等,其中,去年GDP实际增长与目标差距最大的山西省今年将经济目标下调了3%,预期达6%左右。   西藏今年设定的目标最高,为12%左右,与去年持平。上海则是取消了GDP的增长目标具体数字。上海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建议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经济平稳增长,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27省份政府报告:新疆21次提"法治"多地单独成篇阐述
江苏GDP真的是6.51万亿 中新网 南京1月27日电 (记者 朱晓颖)江苏省省长李学勇 27日上午在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表 示,2014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1万亿元,总量折合超 过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万 元。   27日上午,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 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江苏省省长李学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据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江苏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7233.14亿元,税收占比达83%;全社会研发投入1630亿 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 8.7%和10.6%;城镇新增就业138.34万人;居民消费价格 涨幅2.2%;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在地区生产总值的组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12.4%,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 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服务业投 资占比突破50%,民间投资比重达到67.6%;进出口总额增 长2.3%,其中出口增长4%,对外贸易实现稳定增长。   当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回顾了2014年曾发生的极少数 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指出,深刻汲取昆山中荣公 司“8·2”特大爆炸事故沉痛教训,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 措施,坚决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李学勇表示,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 问题,改革攻坚力度还需要加大,一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还 不够快,市场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经济结构性问题和 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增长动力机制还没有真正实现转 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矛盾并存,部分企业 生产经营困难;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与 人民群众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民生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 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不够均衡;安 全生产措施需要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 题;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有待增 强,转变作风长效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任务依然 艰巨。对这些问题,李学勇说,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 加以解决。   李学勇表示,2015年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 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 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社会研发投 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2%,节能减排确保完成国家 下达的目标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完)
2015年襄阳GDP增长目标11% 壮大襄阳发展气场 2015-01-22 08:10放到桌面 来源:荆楚网-楚天快报 评论 0 昨日,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国民经济和预算审查委员会会议,审查并通过了《关于襄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报告》中指出,2014年,襄阳市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跨越5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跨越25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越1000亿元的“四个历史性跨越”。 2015年,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可望好于2014年。 从发展机遇看,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惠及襄阳,为襄阳发展提供诸多有利条件;国家一系列推进产业升级的政策措施出台、定向发力,将有利于襄阳加快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整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把中西部作为新兴城镇化的主战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襄阳是中西结合部的重要节点城市,必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同时,汉十高铁、郑万高铁、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承接沿海城市及京津冀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将进一步壮大襄阳的发展气场,确保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报告》中建议,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与GDP增长同步
辽宁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发布我省摸清二三产业“家底   历时两年多,凝聚4万多名工作人员心血和汗水 的《辽宁省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于1月20 日发布,通过这份公报,我省摸清了二三产业“家 底”。   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从 这次普查主要数据看,2008年开始第二次经济普查 以来,我省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总量不断扩大、结 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多元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 效益稳步提高。   单位是经济活动的细胞,细胞不断裂变推动着 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2013年末,全省从事第二产 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单位达48万个,比2008年末增 长28.7%,个体经营户215.4万个,增长12.9%;相 应的从业人员合计1778.4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 214.8万人。   诸多事实也表明了我省经济结构处于持续优化 中,仅从产业结构上就可见端倪,公报显示:我省 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末,全省第三产业活 动单位占全部产业活动单位的76.5%,比2008年末 提高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产业活动单位 从业人员的44.3%。   与此相对应,我省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 末,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 计15.7万亿元,比2008年末增加8.5万亿元,增长 1.2倍。   此次经济普查是继2004年、2008年之后,我省 开展的第三次重大省情省力调查。普查的行业范围 包括了除农业以外的19个国民经济门类、90个行业 大类、378个行业中类和875个行业小类。   一个新的变化是,服务业、小微企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首次列入普查重点。   省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普查取得的重要成果,将为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 新常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 效,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宝贵的基础 信息。
合肥比南京和杭州差多少:GDP有差距 人口也不够 2014-12-5 09:11 摘要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分为不同的经济板块。其中,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板块最为知名,其次是以杭甬绍为代表的环杭州湾经济圈,此外还有由宁镇扬组成的江苏沿江板块、由通盐连组成的江苏沿海板块和台温金组成的浙中南板块等。这些城市间的合纵连横形成合力,代表了区域板块的竞争力。 【今日看点】合肥比南京和杭州到底差多少?(点击进入) “长三角副中心”,给了合肥太多遐想。《指导意见》中20多次提到合肥,内容涉及综合交通枢纽、创新能力提升、新型城镇化等,可谓对合肥寄予厚望。那么,合肥怎样才能让“长三角副中心”实至名归?在自身实力的提升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对接方面,合肥如何能找到一条完美之路? 提升首位度 作为安徽省会,合肥在全省经济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都不够给力。提升首位度,应该是合肥迈向长三角副中心的第一步。 一直以来,周边省会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都对合肥造成“挤压”。从东西向看,南京、武汉是距离安徽较近的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其中南京都市圈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纳为成员市;从南北向看,郑州虽距离安徽较远,但将阜阳、亳州等市纳入中原经济区;杭州则对皖南地区的宣城、黄山等市有较强辐射作用。 201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域面积从7000多平方公里扩至11433平方公里,从滨湖时代迈向环湖时代。而巢湖之于合肥的意义,还亟待发掘。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城乡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孔令刚说,从先天条件上来说,巢湖的基础并不比西湖差,而且更具优势。未来的大合肥,要依托巢湖,实现湖、城、产业三位一体,打造世界上知名的环湖大都市,这也符合国家对合肥“都市区”的定位和期望。 一个强大城市背后,往往离不开城市群的支撑。多年来,合肥与周边城市协作发展,打造合肥经济圈。最开始是合肥、六安、原巢湖市的“1+2”结构;2007年,淮南提出“合淮同城化”,桐城也主动提出加入,于是形成“1+4”格局。不过,与南京都市圈相比,合肥经济圈还较为松散,发展不如预期。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专家徐振宇说,城市群的发展,与城市间的空间距离、产业的联结程度有很大关系。未来,合肥经济圈可以尝试走慢慢辐射的路子。在合肥城市周边再造若干个点,作为辐射的支点,把合肥的辐射带动作用体现到对所属县市、卫星城市的带动上来。 【今日看点】合肥比南京和杭州到底差多少?(点击进入) 合芜马联动 在区域经济大背景下,城市间的较量已不限于单打独斗。发展合肥,要跳出合肥做文章。 孔令刚认为,我省应坚持组团联动,将芜马、铜池、安庆培育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或城市组团。在长江经济带中,皖江城市带要成为新兴板块,其中合肥与芜马应作为“两极”完美对接。这将形成安徽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合力。对合肥来说,要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应在合芜马发展轴上有大作为。 长三角城市群,目前已分为不同的经济板块。其中,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板块最为知名,其次是以杭甬绍为代表的环杭州湾经济圈,此外还有由宁镇扬组成的江苏沿江板块、由通盐连组成的江苏沿海板块和台温金组成的浙中南板块等。这些城市间的合纵连横形成合力,代表了区域板块的竞争力。 对安徽来说,合芜马将是安徽一个真正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板块,能增强安徽全省的对外竞争力。目前,芜马同城化已较为成熟。新获批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年)》也将芜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一起,作为远期的“两圈”来着力打造。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到2015年,合芜马板块的经济体量将占到安徽全省的50%以上,突破1.2万亿元。在合芜马发展轴上,将呈现合肥、芜湖“双峰并立”的局面,会极大地改变安徽缺乏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被分割化的现状。届时,合芜马经济板块就会改变安徽省乃至长三角的经济格局。合肥在长江经济带中也将更有底气。 【今日看点】合肥比南京和杭州到底差多少?(点击进入) “东张西望” 在《指导意见》的表述中,“中四角”的说法已然成为历史。但多位专家仍表示,合肥与中部地区的联结,却依然要继续。 “相比于南京、杭州,国家的此番定位,对合肥提升最多。这也给了合肥无限空间。”孔令刚说。在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中,合肥的角色将更加突出。合肥既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与长三角无缝对接的齿轮与传送带。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崛起需要安徽,特别是需要合肥积极参与,抱团进位。 上海自贸区建立,将使长三角的中心上海成为世界新中心和全球城市,也为长三角进一步扩大起到推动作用。预计到2020年,长三角将基本形成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区。长三角的西扩也将推动安徽经济加速。在承东启西中,合肥乃至安徽的经济发展也将取得双重的外部推动力。 东向对接,合肥更应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合肥可以依托当前的基础,密切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交通等多方面联系,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提升合宁主轴带功能。孔令刚建议,我省可建设一批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加快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推进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试点。依托“信用长三角”建设,实现信用信息互认。同时,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印度通缩比天朝还严重  印度央行(RBI)周四(1月15日)意外将其关键回购利 率下调25个基点至7.75%,为2013年3月以来首次。此举旨在刺 激印度经济的增长,并进一步佐证了该国通胀已经放缓。   印度央行原定于2月3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   周三印度政府公布数据显示,主要是受到原油价格暴 跌和食品价格稳定的影响,该国12月通胀水平年率上升0.11%, 远低于经济学家此前0.6%的预期。   印度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远低于预期的通胀水 平、大幅走低的原油价格和疲软的需求,再加上政府坚持财政赤 字的目标不变,这些都为央行今天的举动提供了一定空间。”   星展银行经济学家Radhika Rao告诉外媒称:“印度 央行今天降息令市场十分意外。虽然此前央行有暗示将会有降 息的举动,但是市场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Rrao进一步指出,鉴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行态 势,印度央行此举说明他们对通胀前景充满信心。同时,央行也 支持政府坚持财政目标的做法。   市场观察人士正在研究进入新财政年度后央行进一 步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性。Rao表示,央行此次降息很可能 是为2015/2016财政年度再次下调50个基点铺平道路,为印度实 现财政整固提供良好的先期环境。   她还提出,央行需要密切关注国内产出缺口的缩小和 美国加息预期的变化。   巴克莱银行亚太地区外汇策略主管Mitul Kotecha 表示,央行此举说明印度通货紧缩的速度远快于早前预期,降息 能够帮助通胀向正确方向发展。   那么印度央行此次降息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摩根大通 亚洲新兴市场经济研究主管Jahangir Aziz对此表示,尽管央行 此举可能会为股市提供新的动力,但其对企业投资可能无甚影 响。   在Aziz看来企业的投资与否和降息25个基点或是 100个基点无关。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在实施企业扩张计 划之前,政府针对土地征收、环境立法等政策的确定
四川省统计局召开会议研究三经普GDP 为充分利用三经普的成果,做好GDP核算衔接工作,推动全省核算体制改革,1月6日上午,省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三经普GDP核算工作。省统计局局长范秋美出席会议,副局长黄国芹、胡品生,机关党委书记李兴怀,总经济师熊建中及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核算处就三经普四川GDP核算工作,从工作开展情况、2013年国家GDP修订情况、2013年全省GDP数据的修订方案、2013年市(州)GDP数据的修订建议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汇报。随后各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局领导发表意见,并就有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范秋美局长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在新常态下如何做好统计工作的起步之年,也是推进统计核算改革的重要一年,各有关处室一定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充分利用三经普的成果,统筹协调做好GDP核算工作。 针对下一步工作,范秋美局长要求,一是要着眼于未来的趋势,加强与国家统计局的沟通衔接,充分利用三经普的成果,推动核算体制改革;二是要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后续工作,积极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启动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开发;三是继续着力完善主要统计数据评估办法,透明、公正地进行数据评估,提高数据的匹配性、科学性。
2016年我国GDP实施国家统一核算   北京商报讯(记者王晔君)备受关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一核算将迈出实质性一步,市统计局局长王文杰昨日在北京市三经普总结会暨2015年政府统计改革工作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GDP核算采取的是分级核算,即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国家GDP,而地方统计局核算地方GDP,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后发布,这种核算造成地区GDP总量和速度明显高于国家。按照国家统计局部署,这次统计改革后,国家将统一核算全国及各地的GDP,这项改革今年要启动,今年双轨运行,2016年正式实施。   "双轨制是GDP统一核算的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程中,国家也核算地方GDP,地方也核算各地GDP,两者之间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但可能只发布一个。考虑到2016年要实施GDP统一核算,双轨运行也有基数因素的考虑,毕竟统一核算在口径、范围上可能有所不同。"首都经贸大学统计学院院长纪宏说。   据了解,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高于全国GDP总量的局面始终没能改变,而且有递增的趋势。例如,2009年各省份GDP之和超出全国2.68万亿元;2010年超出全国3万亿元;2011年超出全国总量4.6万亿元;2012年超出全国总量5.76万亿元;2013年超出全国总量6.1万亿元。   统计学专家、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统计分析研究室副主任刘仕国表示,地方和中央数据差别与重复计算有关,全国作为一个大市场,产品的跨地区流动使得一地的最终产品成为其他地区的中间产品,这中间可能存在重复计算。   但更多专家也认为,地方对数据"注水"的可能性同样很大。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除重复计算外,也与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有关,地方政绩考核中GDP增长是最主要的方面,地方为追求政绩,虚报经济数据,甚至行政干预统计调查。纪宏指出,未来推行的国家统计局统一核实地区GDP的核算方案,可能采用国际通行的"下算一级"的核算办法。各省不再核算GDP数据,由国家统计部门统一核算后分解到各地区。
西藏GDP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华网拉萨12月31日电(记者王军、赵玉和)201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25亿元、同比增长12%。这是自1994年以来,西藏经济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记者31日从正在召开的西藏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据统计,预计今年西藏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4亿元、336亿元和495亿元,分别增长4%、13.5%和1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0亿元,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3.6亿元、增长12.9%。   与此同时,2014年西藏经济增长的质量也得到提高,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提升。预计税收完成17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20亿元。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吉隆口岸开通运行,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西藏旅游(12.18,0.00,0.00%)文化国际博览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4亿元、项目540个。   西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环境也继续保持良好。全年造林绿化突破100万亩,落实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30多个;全区水环境、大气环境基本没有受到污染,江河湖泊及地下水质均为一、二类水质,城镇空气质量优良率全天候达标,拉萨市被评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特色优势产业也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牦牛乳业、甘露藏药、5100矿泉水等“西藏产”商品继续产销两旺。全年规模以上饮用水产量增长51.2%;旅游人次达1500万左右、增长20%以上。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西藏更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更多的财力投放到民生建设领域,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使西藏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4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026万元、增长8%;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71元、增长14%。   此外,截至目前,西藏基本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46.03万户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新增城镇就业4.3万多人,实现13万人稳定脱贫。拉萨城市供暖试点工程完工,10.52万户居民过上“暖冬”。
甘肃11月GDP6003.8亿 中新网兰州12月23日电 (南如卓玛)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3日在兰州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调整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主要指标的议案》,对甘肃2014年主要经济指标适当调整,其中生产总值增幅由11%左右调整为8.5%。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25%左右调整为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由14%调整为12.5%,进出口总额由113亿美元调整为85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由11%左右、13%左右分别调整为10%左右、12%左右。 “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但甘肃经济增长实现缓中企稳。”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笑虎在会上作议案说明时表示,1至11月,全省实现总产总值6003.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23.56亿元,分别增长8.4%、21%。新增就业43万人。 罗笑虎说,2014年甘肃经济体制重点改革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全面落实工商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深入开展财税体制改革,有序展开新型城镇化试点。 此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向西开放步伐加快。其中,新兴展业中的光电并网装机容量达500万千瓦,保持全国首位。 罗笑虎介绍,2014年甘肃农业基础持续发展,扶贫攻坚扎实推进,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丰”,总产量预计达到1158.7万吨,比上年增加19.8万吨。预计全年可实现140万人脱贫目标。三项基本医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甘肃省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大背景下,面临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更直接。”罗笑虎表示,省政府经过深入研判、反复测算,对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部分主要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罗笑虎说,这种调整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主动适应国家将经济增长速度调低作为今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积极调整,也是甘肃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腾出更多精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统筹经济运动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举措。(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