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鸠摩智
低调的丽水
关注数: 158
粉丝数: 869
发帖数: 86,803
关注贴吧数: 6
福建官媒高调宣传泉州社销全国地级第二
浙江1980-2020年三孩率分布 感觉青田和玉环被土温带坏了 青田附近的丽水其他县颜色完全不一样 玉环附近的台州去他县颜色也不一样
小浙贷款务农,涉农贷款额全国第一 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西瓜贷 草莓贷 香菇贷
1973-2019各省平均年降雨量排名 种粮食不是光有平原就可以的,还要“风调雨顺”
知名商业大佬小时候为什么普遍贫寒? 安徽人王传福 浙江人郭广昌 江苏人刘强东 福建人曹德旺 江西人段永平 …… 哪怕是富了前年之地出来的俞敏洪谈小时候 也说很穷,去了北京都自卑 原因无非两点: 1、以前全国都穷 2、大佬成名后愿意分享甚至要强调自己出身不好凸显自己能力超群
八十年代浙江各县粮食产量排名,颠覆大家认知 第一县是平阳 前十五个在浙江南部 嘉兴没有一个县产量高于义乌
当下地方zf宣传学习另外一个地方我觉得并不妥 虽然显得自己很“谦虚务实” 好像在“深刻反思” 但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交通又那么便捷 你宣传别人会不会导致人才大量流失? 现在各地都在抢人,房子也缺人接盘 你给另外一个城市宣传其营商环境是不是把人才引过去?如果只是单纯的反思学习,你内部学就可以了,关老百姓什么事
一个假的不能再假的“城市营销费用排名”表 感觉我国老百姓反诈意识真的很薄弱啊
春节现象:很多人都是看着很有钱的穷人 有钱:农村bba遍地都是,回家至少有一台车 穷:趁着高速免费没结束返程,明知道会很堵(时间成本也是钱),还是纷纷上路,有些还因为堵车错过免费时间内出高速路口
清北25年保送人数,广东籍全国第二 清北保送不限于五大学科竞赛 广东虽然五大学科竞赛排名不如重庆湖南但总量还是第二 浙江即使全部不玩五大学科竞赛也是全国第一 浙江非五大学科国集保送数量 95-33=62
浙江各市近五年清北录取人数,嘉湖不如衢丽 中国古代读书几乎只学语文,农业发达的地方读书人基数更大,不能体现哪里人更聪明 现在全民普及教育了,就不要谈什么读书天赋了
户籍人口大县春节期间电影票房都非常牛
24年各省新增电影院数量,粤浙苏新增前三 绝世好贴
部分大城市电影院数量 电影院的背后反应的购物中心的数量 大家认同吗?极少数电影院能单独运营,至少也要在一个商圈内
部分省份春节票房占全年占比 广东省:5.96/52.66=0.1131789 浙江省:4.51/30.63=0.1472413 四川省:3.8/24.12=0.1575456 湖北省:3.12/18.14=0.1719956 江苏省:7.71/39.19=0.1967339 安徽省:3.48/16.7=0.2083832 山东省:5.52/23.88=0.2311558 河南省:4.63/19.85=0.2332494
从微信朋友圈来看感觉大年初五的地位不亚于除夕 中国人都在为钱活着 一堆迎财神的
浙江投资环境真的好吗?我感觉比外地差远了 以东阳为例 同样的企业,在老家没多少产值,但一去外地做了龙头级企业,直接把当地工业产值带起飞了
拜年短信越来越越少了,群里发红包的也越来越少了 谁发这种我还觉得是骚扰 尤其是那种明显群发的信息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我觉得现在的人越来越活得真实 虚情假意的越来越少了 都学会取悦自己 攀比心也没有以前重了
天天盯着规划、定位、区位的不妨想想国足 国足踢得不好难道是中国人体质差?难道是钱花少了?难道是中国人不重视?难道是教练水平太菜了? 天天吹一堆985、211 什么文化底蕴的… 什么国家战略的… 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你有人才,也有钱,也很“重视”,但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你的人才不能被重用?人才都没法静下心工作去研究人情关系去了 再拿造车来说,比亚迪吉利相比于一汽、东风、广汽是有人才优势还是更被重视?
蛇年小杭赢麻了,春晚宇树机器人都跳舞了
宇树机器人跳舞上春晚了 蛇年小杭赢麻了…
估计再过个二十年就不会再有春运了 80后90后可能还有家乡观念,出生成长在农村的多,很多还在农村或者乡镇读的中小学 00后很多不会说方言,在城市里完成度过自己的童年 现在房价也降了,年轻人断亲现象越来越突出 走不走亲戚也无所谓了,久而久之也不知道回老家干嘛,老家山清水秀倒可以当旅游度假,但大多数农村都在凋零,等60后离世,估计回老家的更少了
2024年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前后20名 1—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较好的前20个城市依次是拉萨、海口、厦门、贵阳、福州、舟山、黄山、惠州、丽水、深圳、昆明、张家口、珠海、中山、台州、肇庆、南宁、温州、东莞和雅安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后20位城市依次是兰州、新乡、咸阳、安阳、鹤壁、太原、临汾、焦作、淄博、阳泉、石家庄、平顶山、西安、聊城、德州、渭南、许昌、邢台、洛阳和郑州市。 1—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位城市依次是德阳、成都、乌鲁木齐、贵阳、运城、宜宾、厦门、泸州、锦州、眉山、昆明、葫芦岛、沧州、临汾、武汉、遂宁、绵阳、内江、唐山和自贡市;空气质量变化程度较差的后20位城市依次是兰州、驻马店、哈尔滨、平顶山、许昌、商丘、长沙、漯河、阜阳、益阳、亳州、湘潭、忻州、洛阳、淮南、南阳、郑州、新乡、焦作和淮北市。 1—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PM2.5浓度较低的前20位城市依次是拉萨、海口、深圳、舟山、惠州、珠海、福州、厦门、张家口、贵阳、昆明、中山、东莞、黄山、丽水、广州、肇庆、佛山、江门和承德市;PM2.5浓度较高的后20位城市依次是安阳、鹤壁、漯河、许昌、商丘、平顶山、新乡、焦作、洛阳、周口、咸阳、兰州、濮阳、开封、邯郸、石家庄、郑州、襄阳、邢台和菏泽市。 1—12月,168个重点城市中:PM2.5浓度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位城市依次是德阳、成都、贵阳、临汾、昆明、宜宾、广安、眉山、运城、渭南、锦州、遂宁、乌鲁木齐、葫芦岛、西安、达州、黄石、新余、绵阳和雅安市;PM2.5浓度变化程度较差的后20位城市依次是兰州、忻州、哈尔滨、平顶山、驻马店、湘潭、焦作、阜阳、漯河、长沙、商丘、许昌、阳泉、郑州、宿州、石家庄、鹤壁、洛阳、淮南和淮安市。
城市之间比较没必要过于看重985/211之类的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最大区别并不在于城市道路不够宽,而且很多城市市区不允许大货车通行,但速度仍然快不起来,主因还是红绿灯太多,阻碍你踩油门的因素太多… 同理,很多动不动就211/985挂嘴边的网友,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味道…也不否认这些优质高校招到了不少人才,但你的城市能不能让这些人才发挥到自己的才能,能不能留得住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一些只知道崇尚权栗的能搞出啥玩意来?有能力的可能被埋没了…很显然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小浙明明增长排前几位为啥有些阿浙网友高兴不起来? 丽水愿自愿挤水1500亿换150亿资金支持
这图在自媒体相互转发说明老百姓反诈意识非常薄弱 就这么个搞笑的表格居然能让一部分人相信其“权威性”
广东部分城市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退休人员 截至2023年末,中山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为42.89万人。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际领取待遇人员共2851人 这城市化率真是高
双非大学牛大录取人数,上海北京是真强 上海遥遥领先,北京屈居第二
2024年年底浙江行政区划,丽水乡镇数量最多 好贴
中国大学更多的只是在筛选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 水哥认为,中国的高考也只是在筛选人,读大学之后,由于在中学阶段的“压迫”,很多大学生开始放飞自我,一个学期才考一两次试,而且周末双休,一天都上不满6节课,也没有人强迫晚自习,普通本科的能保持高中阶段的学习刻苦程度,考研难度其实是小于高中阶段考本科的,连网红郑强教授都说考入浙大研究生前几名的大部分都是普通本科的学生!大学毕业生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从事的职业跟自己专业并没有关系,尤其是一些入体制内的,即使工作后,专业不对口的干的也未必比对口的差太多,但是用人单位还是会看学历看学校,我认为这个还是合理的,用人单位并不知道你的过去,学历和学校至少能证明你在学生时代要么聪明要么勤奋,是可以筛选出潜在的苗子的,企业不允许有太大的试错成本,所以不能全面了解你就看你毕业证书的含金量,真正的培养还是在工作之后 有些网友过于看重大学的头衔,如211和双非的区别,有很多双非院校分数其实是普通211差不多甚至高于的,既然是筛选人,那么本质上高分的双非就业竞争力并不弱于普通211,一样会产生大佬,如深圳大学的马化腾,杭州师大的杰克马,宇树老板本科也是浙理工的,华为一样会在优秀的双非招聘
杭州、南京、合肥近年保险数据变化 2023年年末,南京工伤保险人数391万,比2022年减少7.63万,2024年6月降到368.8万,下降高达22.2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从23年末的375.41万人降到24年6月份的368.8万,减少6.61万 23年末杭州工伤保险人716.01万,24年11月上升到731.42万,提高了15.41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人数从846.07万人升到856.77万,提高10.07万 23年年末合肥工伤保险人数285.27万,24年11月上升到297.24万,提高了接近12万,职工养老保险数据不详,失业保险2023年238.41万提高到24年11月的241.92万,提高了3.51万
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就一定能同化本地人吗? 美国德裔占比最多,美国人讲德语的多吗? 湖州因长毛土著大量减少,现在的湖州有不少北方移民,湖州有没有讲中原官话 上海外来人口中,目前排名第一位的是安徽人,安徽人对上海语言能有多少影响?即使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官方讲英语,年轻人也是受西式教育 我有一个外省籍同学,在金华工作,现在跟他说话他一口一个哇哇哇的(金华人普通话,比如说好的,就变成好的哇),走在温州街头,你会经常被人叫做老师(年纪大的叫老师伯老师母),外地人也这么称呼你,外地人称呼另一个陌生外地人也叫老师,很多外地人呆了几年以后的普通话后缀喜欢+莫(么),种种迹象表明更多的都是被本地人同化,也有人说豫杭,说杭州儿化音从北方带来的,因为古代从河南来的很多都是达官贵人,他们能把部分他们的方言带过来,有多少影响力不在于人多,而在于你的经济实力、文化影响力、话语权,如果老家发展的好,老家能给自己带来自豪感,那么哪怕去了外地生的孩子都愿意继承老家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这是人性!
2024年1-9月各省市区土地出让情况(附部分省地市情况) 浙江土地出让金全国最高,江苏第二,江苏城投拿地超六成,广东城投拿地占比较低
后亚运时代,杭州发展越来越好了 1、零跑极氪新势力前五且快速增长 2、绿城滨江全国前十,滨江销售额第一的民企 3、全国地产下行,很多城市城投兜底,双手互搏,杭州前十仅一家城投,杭州依旧是开发商认为的投资福地
2024浙江各市卖地收入,丽水逆势上扬 绝世好贴
华东三省一市地级市水资源分布,丽水最水 丽水到处都是水
汽车市场的巨变,人为干预是非常重要因素 1、购置税:电车3万以内购置税免交,油车10% 2、限牌城市的限牌放松,非限牌城市对限牌地居民的放松,以杭州为例,以前杭州人上浙A油车是需要花不少代价的,如果杭州人想上浙江其他城市车牌,其他城市大多数也是封杀的,结果出现上外省牌,尤其是沪C,而现在杭州油车上浙A不难,找黄牛花不了多少钱,包括外地人上浙A油车,同样杭州人上浙江其他城市车牌已经不封杀了,直接上 3、外地居民上牌以前是需要居住证,还要求三个月以上,现在无任何居住记录都可以上,管你哪里人 4、金融政策放宽,由于这两年地产不紧气,银行贷款任务重,所以车贷条件比十年前宽松许多,几乎只要没有严重逾期,银行都会想办法批复,除了银行还有各汽车厂商自己的金融,贷款额度不高的情况下直接连银行流水都不用提供,十年前则苛刻很多,尤其是对于外地居民 5、各级zf的消费补贴,这一项影响很大,同一款车,不同的省份补贴力度不一样,当然这种影响会小一些,影响最大的是城市补贴,甚至区县一级补贴,买一辆电车,可能杭州可以补贴8000,周边的可能就0,而且一个区一个区的玩,存在富裕大城市欺负小城市的“消费霸凌” 6、汽车直播扰乱了销售市场,老百姓获得全国各地的价格很容易,女主播为了销量流量很多都直接报很低的价格 造成这个现象的主因:经济下行,各地都缺钱了!!!! 以前财大气粗时,杭州上海可以对留出去的车购税增值税不削一顾…现在会力争,拿钱去抢客户 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汽车行业价格内卷更严重,经销商大量倒闭,外资撤离,汽车质量隐患更频繁,汽车品牌大量的死亡和也不断有新品牌冒出
杭州的人才战略已经起效了 大学同学,现在就职杭州极氪,通过了高级工程师认证,有望申请E类人才,之前已经拿到各种补贴,他来自外省农村,曾考虑过回老家省会,但最终因为待遇相差太大留在杭州 极氪和零跑最近两年都发展不错,这只是一个缩影 那些说杭州只有电商的真的实在太无知了
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理论在我国内部能不能呈现? 抛开港澳台不说
超搞笑的帖子,本外币存款增速1.27%的笑4.0%的在挤水 忍不住分享一下
我希望丽水GDP调减 那样有损浙江共富省形象,加大扶持力度 国家也要表示表示 毕竟老区山多,发展水平即使不好也可以赖地理环境
其实网友并不关系GDP增量,更关心的是名次 全国增加3万亿,平均都有1000亿,所以几乎都是调增的,对自己而言,增加了应该都开心,但网友更关心谁增加得多,信不信,如果全国调减(虽然不可能),网友也不失落,只要自己减的比别人少也开心 学生时代如果被老师叫去罚站,如果全班就你一个人罚站,自己会感觉很丢脸很委屈,如果五个同学被叫去罚站,被罚的几个人还会相视一笑,仿佛自己是被表彰了 其实中国老百姓生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八九十年代,只有少数家庭吃肉自由,所以能吃上肉的感觉幸福,现在穷人也能吃上肉了但自己并不觉得多幸福,因为所有人都吃得上,以前有个车子很了不得,桑塔纳都做过婚车,而现在几万块的车都远比当年的桑塔纳高级漂亮,但开个几万的车还被人嘲笑车太差,中国传统文化导致很多人的幸福感和不幸都来自攀比,当你过得不好的时候别人会用大家都苦或者别人更苦来安慰你,其实别人苦或者大家都苦并没有改变你的生活 反而一些人口稀少的偏远山区的老人幸福感强,因为人少了,攀比对象没了,都和自己过去比就幸福了
拼多多版水哥 这货IP地址浙江,江苏人
小杭未来可期,会不断冒出宇树和云深处这样的企业
全国GDP数据百分之百上调,就是调多少的问题了 盲猜2万亿 毕竟花了这么多时间精力
2024年1-11月汽车销量50强城市 好贴
台州机场新航站楼建好了
小浙的幸福城市只不过是侏儒里个子相对高点的 其实大多数国人都谈不上多幸福,但一定要排个名次,小浙优势还是明显的 有些网友说得很有道理,有钱有权在哪里都幸福,所以经济是主要因素,每个地方都有一定数量的富人,所以比富人的幸福感没什么意义,富人想去哪里玩去哪里买房定居很容易,就不存在地域因素,富裕的外地人即使去了你的家乡一样比你们本地居民过的更好,更多的还是普通人和穷人,所以要比较的就是普通人和穷人的幸福感
2024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估计小浙塞钱了 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浙江2席):成都、杭州、宁波、南京、长沙、青岛、广州、沈阳、西宁、大连、石家庄 “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 浙江3席):苏州、泰州、温州、宜宾、台州、湖州、攀枝花、威海、营口、嘉峪关 “2024最具幸福感城区”(区级,浙江6席);宁波市鄞州区、广州市天河区、成都市双流区、杭州市拱墅区、绍兴市越城区、杭州市临安区、温州市鹿城区、杭州市富阳区、日照市东港区 “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 浙江6席):江苏省太仓市、浙江省瑞安市、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浙江省乐清市、湖南省长沙县、浙江省余姚市、湖南省宁乡市、浙江省慈溪市、山东省荣成市、湖南省浏阳市、浙江省宁海县、浙江省安吉县
房价低宜居,为啥杭州湾新区没让水深火热的浙江人趋之若鹜 杭州湾新区的房子均价不到1万,杭州湾新区现在的房价也就中西部地级市水平,按照房价低就宜居的理论,杭州湾新区不是一般都宜居 房价低,城建整齐,配套齐全,收入还高于中西部,未来也会通地铁,交通四通八达,这么宜居的好地方怎么没让处在水深火热的浙江人趋之若鹜
为什么在抖音的世界里,几乎每个沿海城市人口越来越少了 抖音苏锡常篇
部分城市捷安特自行车专卖店数量(来自官网) 杭州70家 宁波28家 温州22家 绍兴19家 金华11家 嘉兴11家 湖州9家 丽水8家 台州8家 衢州7家 舟山4家
洞头农村之行感悟:渔民致富速度比平原务农的农民快多了 这个岛是可以开车直达的
前天和曾在义乌卖文具的台州商人聊天,过去十年商人财富发生大变化 这个老板感慨现在钱太难赚了,说自己以前开奔驰ML,现在开小鹏,ML也还在开,他感慨以前的钱好赚,现在自己不行了,前几年生意一落千丈,他说自己文化不高,不会搞电商,说他们大学生太厉害了…其实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很多传统商帮都在走下坡路,尤其是那种草根出生的,文化程度不高的,小老板们被电商洗牌,有点知名度的大老板现在也都在吃老本的,以前那种草根商帮之类的大佬在商界地位远远不如当年了,很多都快销声匿迹了…
浙江以外的县城住宅外立面是不是几乎看不到玻璃幕墙甚至铝板? 类似于这种的好像几乎看不到
425米,浙江第一高楼地块即将出让,土温要超波波了 量身定做
丽水山区县(桃谷六仙中的三仙)体育馆 松阳体育馆
2023各省平均就诊次数
前两天抖音发现江南直播间里听到一山东网友太像贴吧里的人了 应该是来自德州的一个哥们 好像还是体质内的 被说破防了 说山东GDP曾经直逼广东 有很多很多企业因为环保因素迁移到江浙了 最后被几个浙江江苏网友反驳到破防了 那山东网友后来还提起所谓的南方系 说南方媒体故意唱衰抹黑山东,抢他们的资源 最后还提起了营商环境 说山东的营商环境很好,是江浙营商环境很差 还说他们生态好,说连云港苏州的污水很多 本以为贴吧里网友拌拌嘴 但是生活中他们真有一些人这么认为 他还说江浙这么做下去(引进污染企业)迟早会付出代价的,最后一个浙江网友说自己去过山东,感觉那边灰蒙蒙毫无生机,最后山东网友破防了 说那是冬季,地下藏了巨大能量,等开春会迸发出来,那个网友非常激动,说江浙网友围攻他
衢江区和磐安县我感觉是装穷骗扶贫款的 尤其是衢江区,原来叫衢县 地势非常平坦,还是衢州市区一部分 人是会流动的,产业也会流动 衢江离金华市区很近,离义乌也不算远 而磐安离东阳和义乌永康都很近,横店到磐安县城和横店到东阳市区距离也差不多 相比于庆元、景宁、开化等远离浙江发达区域的边缘县城,衢江磐安没有理由更差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