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 二重周展
关注数: 335 粉丝数: 445 发帖数: 24,692 关注贴吧数: 15
【典论】柳残阳小说与众不同的特点 在港台武侠作家中,大凡比较出名的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对于武侠迷来说,这就像是贴在他们身上的一个无形标签,让人一看就知道小说的作者是谁。柳残阳以“杀”闻名武侠小说界,他的作品特点更是突出,甚至有些风格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下面我就来谈谈柳书的作品风格与其他作家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第一:柳书中的主角有很多都称不上是正义的化身。柳残阳小说多描写江湖黑道生涯中的争夺纠纷,而江湖黑道自有他们那一套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因此柳书中的主角人物之行为,有很多就脱离了行侠仗义的范畴,而是为自己私人、朋友或者组合谋取利益,如鬼手秋离与黄衫会联手上天山夺宝(算得上强取豪夺了),黄龙项真帮助无双派清剿黑手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干涉婚姻自由)等等,出于此种动机的行动,以现在的道德标准来看,根本就是非正义的,甚至是非法的。这一点与其他武侠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人的武侠小说多是以匡扶正义、惩治邪恶为主线,主角人物很多都是那种“高大全”式的侠客,甚至挽救武林浩劫的救星。只要是武侠小说看得较多的读者,相信对这点都应该有感触。 第二:柳书中的男主角有很多都是一帮之主。诸如此类的情况相当多,如《修罗七绝》中的玉面修罗濮阳维为冷云帮帮主;《大龙头》中魔刃鬼剑紫千豪是孤竹帮帮主;《劫后恩仇》、《金雕盟》中浪子楚云是金雕盟盟主;《枭中雄》、《枭霸》中枭霸燕铁衣为青龙社魁首;《星魂》、《血斧》中的闪星魂铃寒山重为浩穆院院主;《生死锤》、《雷之魄》中的银雷卫浪云是勿回岛少主;《断肠花》中的魔尊君惟明为铁卫府魁首。有些主角人物虽然不是一帮之主,但也与某些江湖帮会关系亲密,是为同盟。如秋离与飞狐帮、项真与无双派、江青与长离岛、展若尘与金家楼、龙尊吾与樊家帮,厉绝铃与中条山盟会等。这种情况可说是柳书的独有特色,在其他作家作品的描述中,很难得看到。相当多的男主角都是少年英雄,自己手下没有势力,背后也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支撑,很多时候都是单打独斗。柳书这个特点极其突出,和他人之作迥然不同。 第三:柳书中的武林高手对金银财宝的欲望非常强烈,这点与现实比较接近,毕竟人是有物质需要的,武林中人也不可能超脱于外,不搞钱的话,他们吃什么呢?很多书中,柳残阳将此作为着墨重点,为了争夺金珠宝玉不惜大打出手的场面层出不穷,这也是柳书与他人著作最为显著的区别。 第四:柳书中的主角人物年龄都偏大,普遍都在25岁以上,30多岁的也比比皆是。其他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少年侠士,多为17、8岁,15、6岁的也大有人在。两者对照相差悬殊。下面列出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柳书主人公年龄,供大家评赏: 火云邪者江青:    23            鬼手秋离:        25左右         黄龙项真:        24、5岁左右    枭霸燕铁衣:      32、3岁左右    剑之魂南幻岳:    30出头         魔尊君惟明:      27、8岁左右    魔刃鬼剑紫千豪:28、9岁左右    天魁星仇忍:      27、8岁左右    生死执魂宫笠 : 30上下         屠手展若尘:      30多岁         果报神关孤:      28、9岁左右   
太白文艺版柳残阳伪作考证! 对于国内武侠爱好者来说,最熟悉的柳残阳书籍大概就是90年代太白文艺出版社所出的版本了,这也是市面上最流行的柳残阳小说专辑。一般人通常认为此中包含的小说都是柳残阳亲笔所著,但实际上却不然。由本人长期看柳书心得,再经细心甄别,现将太白文艺版的柳残阳伪作列出如下: 1.麟角雄风                             主角:宗元甲 2.眨眼剑                               主角:邵真 3.江湖之狼                             主角:关山月 4.阎王梭                               主角:金小山 5.铁面夫心                             主角:阮莫叹 6.忠义江湖 7.屠龙手                               主角:狄洵 8.追魂贴                               主角:凌震宇 9.洪门传奇                             主角:度小月 10.怒剑狂火                            主角:君不豪 11.索命鞭                              主角:铁无情 12.青龙在天                            主角:劳爱 13.血魄忠魂困蛟龙                      主角:依承天 14.铁剑丹心                            主角:杨森 15.魔箫                                主角:敖子青 16.金家楼(霜月刀续集)                主角:展若尘
希特勒为什么没有进攻瑞士?     瑞士,一个奉行永久中立的国度,具有重要战略位置,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期间它都未受到战火的洗劫。令人疑惑的是,德国人占领了与它交界的除瑞士之外的七个国家,唯独瑞士幸免,这实在是一个难解之谜。                                               下 一 个 目 标 : 瑞 士     希特勒从来对国际法不屑一顾,二战爆发后,与德国交界的另外七个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均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波攻击中倒下,可见,仅仅是奉行中立并不是瑞士避过二战的主要原因。面对嘴边的这块肥肉,希特勒又怎会轻言放弃?     从1940年起,希特勒的反情报机构已经为进攻瑞士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德国人进出瑞士十分便捷,因此德国间谍在瑞士的数目远比在其他国家的间谍数目要多得多。一个名为福兰克大叔的头目掌管着德国在瑞士的间谍网,其人数竟然超过1000人,这些间谍多配备有精良的电台、照相机、假身份证明等。当这些间谍掌握了一些情报之后,盖世太保进入了这个国家,他们的任务是挑起事端,为德国入侵瑞士寻找借口。     针对这些情况,瑞士情报机构的梅森上校制订了反间谍措施,抓捕了相当多的德国间谍,并努力遏制盖世太保制造破坏行动。至1941年,德国间谍机构对瑞士实施人海战术,即每失踪一个间谍就补派五名间谍去代替他,在国际城市巴塞尔,许多德国间谍化装成铁路工人混过边界潜入瑞士。一次,两个瑞士反间谍人员在巴塞尔车站连着守了三个晚上,竟然数出了约350名认得出的德国间谍。德国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潜入瑞士,显然,这并不是闹着玩的。1941年7月中旬,希特勒控制了几乎整个西欧之后,曾制订了名为“冷杉行动”的计划,开始打算进攻小国瑞士。梅森上校得到情报,德军在瑞士边境集结了6个师的兵力随时准备向瑞士发动进攻。他们只等元首的一句话,这块肥肉立马就会进入嘴里。                                                    难 测 的 事 实 真 相     究竟打不打瑞士,希特勒本人肯定也颇费了一番脑筋。虽说在他眼里永久中立国的门槛并非越不过去,但关键在于这个小小的瑞士无论从军事位置以及经济上都是他强而有力的支柱。譬如,德国与盟友意大利的唯一通道就在瑞士的圣哥达和辛晋隆隧道,德军必须借此隧道才能把物资运往意大利。据德国情报部门告知,瑞士已经在隧道附近埋下了大量地雷,一旦德军入侵瑞士,瑞士人会立即把它炸毁,这样,德军和意大利的唯一联系将会中断,那可不是希特勒所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瑞士历来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二战中瑞士一直都维持着同德国的经贸、金融关系。由于瑞士银行为任何存款者保密的性质,纳粹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巨额财产,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瑞士银行。在瑞士银行的“帮助”下,希特勒得到了宝贵的外汇,由此才能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到维持战争的重要物资。纳粹德国帝国银行副行长索性露骨地说:“瑞士允许自由的外汇交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们至今仍让它保持独立的一个基本原因。”     最重要的,让希特勒顾虑最多的并不是上述原因,而是瑞士奉行的“对外和平中立,对内全民皆兵、武装中立”的政策。为了防备纳粹的突然袭击,全国进行了三次大动员。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在1939年7月的某天,几小时之内,在一个当时只有500万人口的国家里竟动员了50万人的大军。同时,纳粹德国的情报机构向希特勒汇报说,瑞士不仅在地下有许多民防工事,地上还有许多伪装成山丘的飞机坦克洞库,加上全民武装,如果德军入侵,至少要付出100万精锐兵力的代价,得不偿失。在权衡入侵的利弊得失后,正当两线战事吃紧的希特勒最终放弃了入侵瑞士的计划。
谁打响了二战的第一枪     战争是一群政治家和野心家发动的游戏,卷入其中并付出代价的是期盼和平的人们。在希特勒掀起的二战中,打响第一枪的竟然是一个为纳粹卖命的反纳粹者,或许这就是非正义者必败的预兆。                                   纳 粹 阵 营 里 的 反 纳 粹 者     作为一场非正义战争,德国纳粹主义是军队的精神支柱。这种极端的种族歧视引领着整个德国步入邪恶的境地,许多德国人在希特勒的号召下成为疯狂的纳粹拥护者。难道二战时期的德国人民不渴望和平吗?不,仍有不少心怀正直感的人是清醒的,在疯狂的战争时期,他们与纳粹进行着暗地里的较量,在科学界、情报界乃至德国高层军官里面,反纳粹者参与到了各种秘密的、希望能阻止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活动中。     二战最初的那场战役,快速击溃波兰,使“闪电战”三个字从此闻名于世。威海姆・卡拉瑞斯上将的阿勃韦尔情报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他们在战役进行之前就破坏了波兰的桥梁、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以至于波兰甚至还没来得及集结好军队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1939年4月底,德国与邻国波兰还处于表面上的和平时期,希特勒已经开始了入侵波兰的准备活动。卡拉瑞斯上将从德国最高统帅部接到一个特殊使命,要求阿勃韦尔立即成立16个战斗小分队,为德国进攻波兰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最高统帅部特别赋予阿勃韦尔战斗小分队一项权力,即对波兰宣战前的12小时可以对其实行挑衅行动,以便为战争的发动寻找借口。     8月24日中午,卡拉瑞斯接到最高统帅部赫塞哥中校的通知:元首决定在8月26日凌晨4点15分进攻波兰。8小时之后,赫塞哥中校再次通知卡拉瑞斯的小分队必须在第二天早上8点开始行动。卡拉瑞斯立即对他手下的战斗小分队发出了向波兰行动的命令。几小时后,也就是8月25日晚上,赫塞哥再次紧急通知卡拉瑞斯,元首因为政治原因推迟了进攻波兰的时间,要求卡拉瑞斯尽一切可能阻止阿勃韦尔战斗小分队的行动。可是,卡拉瑞斯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要立即收回成命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卡拉瑞斯及其助手通过电台通知小分队回到德国境内,经过大量的努力,除一支小分队未得到通知外,其他所有小分队都被卡拉瑞斯阻止了。而这支未接到通知的小分队由阿波特・海涅中尉指挥,当时正在执行占领波兰一条名叫加仑克夫的火车通道的任务。                                            打 响 二 战 第 一 枪     如同很多德国下层军官一样,海涅中尉对这场由元首发动的战争感到困惑。虽说他只是军队中一个小小的卒子,但对于是非黑白仍有着自己的见解。目睹纳粹在国内进行的种族歧视行径,他从心里觉得憎恨。作为一名反纳粹者,就在几周前,他还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讨论希特勒打算进攻波兰的事情。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行动是毫无顾忌地把德国推上一条不归路。除非有人推翻希特勒的政权,但对小人物而言,这个目标似乎太过遥远。在德国军队中,像海涅中尉这样的人为数极少。     正当这个时候,海涅中尉被选中指挥战斗小分队来为他反对的这场战争铺平道路。身不由己的海涅只好硬着头皮上阵了。因为没有接到改变命令的通知,他带领着他的小分队按原计划开始了行动。8月26日凌晨,海涅指挥小分队向波兰的火车通道开火,守护铁路的波兰**猝不及防,很快就被打跑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海涅的小分队占领了邻近的火车站。任务完成了,海涅带领小分队在那里等待着自己人的装甲车开来。可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就是不见有德国装甲部队来。出了什么问题?海涅寻思着,难道是他们的行动搞错了地方?以为战争已经打响的他问一个被俘的波兰人:“怎么了?德国和波兰的战争?”波兰人耸了耸肩,说道:“我想没有发生。”海涅拿起火车站的电话向德国情报机关询问,电话那头以一种抓狂的口气回答他:立即扔掉所有的东西,回到德国的边境线去。     可是,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海涅及其小分队已经打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波兰人开始对德国有所提防,6天之后,也就是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战争终于爆发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