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十 乡下老十
关注数: 27 粉丝数: 65 发帖数: 2,149 关注贴吧数: 19
金喇叭 | 读过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讽刺小小说《金喇叭》,现在想起来甚觉有趣。故事发生在一个叫雅普的岛上,统治该岛的国王喜欢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让臣民们采用吹金喇叭的方式。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都要吹响金喇叭,然后依照吹得最响亮的那一边的意思来做决定,他认为这是最为公平的了。 一天,全体岛民再次聚集到了民主广场上,就房地产涨价的法规进行表决。国王宣读完法律条文之后,大声说:“赞成该法规的请吹金喇叭。”在人群前列,有650只金喇叭同时响起,那些人都是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还有那些手中拥有多套房产等待涨价抛售的富人。 接着国王说道:“反对该法规的请吹金喇叭。”那些后排没钱买金喇叭的穷人们议论纷纷,不少胆大者大声高呼:“我们反对。”紧接着,那些胆小的人也跟着喊了起来,广场上的喊声震耳欲聋。国王一看生气了,拿起手边那个巨大的金喇叭吹了起来,金喇叭顿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那些穷人们吓得马上安静了下来。 国王严肃地对岛民们说:“我们是一个讲求民主和法制的国家,一切都得依法办事,不允许你们胡来。瞎喊乱嚷是不合法的,你们谁再乱吼,我们就依法办事。我再重申一遍,反对该法的请吹金喇叭,不许发出杂音。”穷人们期盼着,终于有人吹响了金喇叭,那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律师。 随后国王宣布:“650票赞成,1票反对,89213票弃权,该法规通过。” 雅普岛决定事情的方式真是“太民主”了,因为规定每个人都可以有权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过意见的表达一定要通过吹“金喇叭”,而拥有金喇叭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政府官员、房地产开发商、拥有多套房产的富人,简言之,或是有权者,或是有钱者。换言之,只有有权者和有钱者才买得起金喇叭,从而获得了话语权。那些买不起金喇叭的穷人以为自己人多,“喊声震耳欲聋”能够代表自己的意见,殊不知,国王那硕大的“金喇叭”一吹、软中带硬的话一说,穷人们就被“吓得安静下来”,足见国王有多厉害。 而讲求法治和民主的国王绝对是“依法办事”,既然法律规定只有“吹金喇叭”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权利,那么除了“吹金喇叭”,“瞎喊乱嚷”就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只能被视为“弃权”。虽然最终有个正义的律师吹响了反对的“金喇叭”,但此时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这1只金喇叭和650只金喇叭比起来,只能算1:650。就这样,国王宣布通过了房地产涨价的法规。 诚如小小说中所言,在所谓的“金喇叭民主”旗号下,话语权只属于那些有权有钱之人,只有他们的民主做出的决定才能算数,即便这样的决定并不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但只要符合少数人的利益就好。看来,只能叹一声:“谁让自己买不起‘金喇叭’了呢?”
当权者不喜欢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清末,法国使臣罗杰斯对中国皇帝说:“你们的太监制度将健康人变成残疾,很不人道。”没等皇帝回话,贴身太监姚勋抢嘴道——“这是陛下的恩赐,奴才们心甘情愿。怎可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我大清内政!?” 评论:大清国人人有病。 什么病? 做了奴隶而不知道自己是奴隶,还以为自由着的病。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中国有一类人,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有着统治阶级的思想。第二个故事: 十八个世纪,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曾在波茨坦建立了一座行宫。一次,他住进了行宫,登高远眺波茨坦市的全景,但他的视线却被一座磨坊挡住了。皇帝大为扫兴。这座磨坊“有碍观瞻”。他派人与磨坊主去协商,打算买下这座磨坊,以便拆除。不想,磨坊主坚决不卖,理由很简单:这是我祖上世代留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无论多少钱都不卖!皇帝大怒,派出卫队,强行将磨房拆了。  倔犟的磨坊主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让人惊讶的是,法院居然判皇帝败诉。并判决皇帝在原地按原貌重建这座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经济损失。皇帝服从地执行了法院的判决,重建了这座磨坊。  数十年后,威廉一世与磨坊主都相继去世。磨坊主的儿子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他写信给当时的皇帝威廉二世,自愿将磨坊出卖给他。威廉二世接到这封信后,感慨万千。他认为磨坊之事关系到国家的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的形象。它是一座丰碑,成为德国司法独立和裁判公正的象征,应当永远保留。便亲笔回信,劝其保留这座磨坊,以传子孙。并赠给了他6000马克,以偿还其所欠债务。小磨坊主收到回信后,十分感动。决定不再出售这座磨坊,以铭记这段往事。  正如十八世纪中叶英国首相威廉•皮特所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评论:人最自由、自主、安全和独立的时候是在被称为家的房子里,如果连这一栖身之地都不是自己所有的,人到哪里去寻求和确保自己的独立自主安全和幸福了?财政权是其它权利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人类自由和尊严的根基。财政权使个人权利具体化,从而在根本上限制了政府对个人权利的侵犯。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柏林墙倒塌之后的德国。1991年9月,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举世瞩目的柏林围墙守卫案将要开庭宣判。这次接受审判的是4个年轻人,30岁都不到,他们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  两年前一个冬夜里,刚满20岁的克利斯和一个好朋友,名叫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声响,一颗子弹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脚踝被另一颗子弹击中。克利斯很快就断了气。他不知道,他是这堵墙下最后一个遇难者。那个射杀他的东德卫兵,叫英格•亨里奇。当然他也绝没想到,短短九个月之后,围墙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最终会站在法庭上因为杀人罪而接受审判。  柏林法庭最终的判决是:判处开枪射杀克利斯的卫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法官当庭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XX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明知他无辜而杀他,就是有罪。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评论:在这个世界上,良知是最高的准则,是不允许用任何借口来无视的。自然法永远高于社会法。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以为学生的成绩就是学生的一切。我会告诉他们,人生其实很长,每个阶段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使现在成绩不好,只要你能好好作一个人,你就会获得很多。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看见学生没有按照自己的意图办,就“恨铁不成钢”。我会告诉自己:铁就是铁,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变成钢?除了钢和铁之外,还有金、银、铜、锡、铅,只要他们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这世界就会精彩。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除了教材教参之外几乎不看别的书,除了上班上课之外几乎找不到其他的事情做。我会告诉自己,想学写诗的人,诗歌之外的工夫其实更重要,我还会告诉自己,世界其实很精彩,不要让自己的世界变成灰色。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以为教材就是真理的代表,更不允许学生对课本提出疑问。我会告诉孩子们,鲁迅尽管深刻,但是我不喜欢他的刻薄;莫泊桑的《项链》其实并不是要揭露某某阶级的虚伪,只是想告诉我们人生中充满了偶然。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以为老师的价值所在就是一贯正确。当学生在课堂上当面指出我的错误时,我会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向他表示感谢,然后下课之后告诉他不是每个人或者每个老师都能接受他的做法,所以以后要慎重一些,但是我仍然十分感谢他。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不顾一切地占用学生的时间,恨不得他们睡觉都梦到上我的课。我会告诉自己,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我教的专业对于学生来说都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他们需要的是整个世界,我应该给他们开一扇窗户。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以为教育可以替带一切,以为自己可以做到所有。我会承认:有很多我没有教好的学生,更有很多我教不好的学生。个人的力量总是很微弱的,只要我无愧于心,就可以坦然面对了。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当要被迫传达来自上层的不合理的要求的时候,违心地替这些不公平做解释。我会如实地告诉学生,我抗争过,但是我的力量很有限。我还会告诉他们,生活中的确有很多的不公和无奈,但是我们仍然要尽量去作个好人。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以为老师就是“奉献”的代名词。我知道我的工作需要付出爱和努力,但是教师的工作本质上与其他的工作并无不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也要挣钱吃饭、养家糊口。我拥有神圣的法律赋予我的权利,正如我同样拥有法律赋予我的义务,我有权拒绝来自权威的任何额外的说教和要求,即使最后我无法抗拒,但是至少我抗拒过。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面对工作的时候就毅然放弃家庭。为了学生而置自己的孩子于不顾。我会告诉自己,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的人,他的爱实际上是虚伪的。我不能一边是桃李满天下,一边是使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亲人受到伤害,我知道我是老师,但是我也知道在这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   我不愿意作这样的老师,为了工作就毅然放弃自己,任意糟蹋父母留给自己的身体,为了工作无原则地戕害自己,最后之只留下个“英年早逝”的遗憾和亲人无尽的悲哀。我会告诉自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此的珍贵、如此的多彩,在多彩的生命中,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要走出工作的牢笼,走入多彩的生活,人生本来已经有很多无奈,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   虽然很多时候,我仍然自觉不自觉地去做这些我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我想,即使我不能完全抗拒,但是,只要我和我的朋友们曾经这样做过,哪怕几次,中国的教育也许会有更民主、更科学、更光明的未来。 (作者:夏昆 摘自《我不愿做这样的老师》)
房价下跌成全国性现象 房价连续涨了二十多年了!中国房价是世界历史最高是不争的事实!泡沫之大可想而知! 日本房价跌了二十年到现在都还没回稳!中国的调整那么几个月就可以说止跌了??A股熊市七年了!楼市的价值回归早着呢,三十年一拆的东西何来保值? 目前中国房地产的低迷行情不是08年的金融风暴的影响,也不是10年政策性干预性的影响结果,而是自作孽的结果!是房子过剩、房价远超其应有的价值和国民收入所能承受的消费问题!问题比日本、香港当年日本美国的崩盘前还严重!日本、香港当年的楼盘崩盘是因为房价畸形的奇高!目前中国的房价不但奇高,还是严重的过剩!结果会如何等着市场去揭晓! 中国房地产已经寅时吃卯时粮了!已经透支了未来二十年的购买力了一线城市透支地价上涨空间,二三线城市透支未来购买力,年轻人透支未来消费!能买的都买了,能忽悠去买的都忽悠了!能搞到首付的都买了!有的毕业证没到手房产证先到手了!甚至孩子没出生已经为孩子读书买好学区房了。剩下的都是买不起的,付不起首付的!80、90后都很多有房子了,独生子女421家庭的很多祖辈都留几套的了!农村进城的农村一栋、城市几套的多得是!房子买来炒的多住的少!何来不过剩?你要相信中国人的生产力!大的行业钢铁、有色、煤炭、家电电器、光伏,小的生猪、水果农产品、酒类等等就这么几年就过剩了!最近几年所有的企业都抢着去搞房地产赚快钱不搞实业了!你说还能不过剩吗???
美国最大的民间智库兰德公司对中国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小狗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