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攻夜习3
关注数: 11
粉丝数: 48
发帖数: 9,211
关注贴吧数: 11
步兵直瞄射击武器都能间喵射击 例如步枪、机枪、反坦克枪、高射机枪、步兵炮、反坦克炮、火箭筒、无坐力炮……只要无法直瞄射击,就得用间喵射击。 间喵射击分为很多种,步兵直瞄武器可以直接换简易间喵射击。 要知道机枪都有间喵射击方式,一战堑壕战,重机枪采用大仰角射击,射击距离高达4500米。 更不用说步兵炮了,更可以直接从直瞄射击转为间喵射击,否则92式、Lig18,它们高达70-73度仰角是做什么用的? 还有通常人们认为的直瞄射击为主的反坦克炮无坐力炮,最大射程都是间喵射击时候的射程。 例如75Pak40,Ap射程1800米,He射程7680米,后者就肯定是间喵射击射程。 还有105LG40,最大射程6800米,也肯定是间喵射击射程。
也淡光辉兼谈三哥造战斗机的正确思路 对于光辉就是一句话总结,好高骛远,画饼充饥!
甲午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区别 总结就是一句话,甲午战争存在带清打赢倭奴的可能性,这和中法战争完全不一样。
也谈一下两栖攻击舰 看见小沧龙的帖子,有感而发
也谈一下航母 觉得大小航母差不多或者大航母更优秀理论者,估计都是缺乏航母常识的人! 他们眼里原来航母就是个铁坨子! 他们知道航母需要动力系统吗?知道航母动力系统占造价比例多少吗? 知道航母尺寸大小直接决定能造船台船坞数量多少吗? 知道大小航母工期不一样吗?知道基辅号工期5年,库兹涅佐夫工期9年吗?
倾甲虎与黑豹对决结果 倾甲虎除了速度,火力防护都是强于黑豹的
二战美的飞机坦克产量 一句话总结:二战美的不是神仙,它的飞机坦克产量也有上限!
说说为何晚清可以架空海军舰队加强不能架空陆军加强? 原因很简单,陆军可以直接决定一个证券的兴亡,而海军没有那么大的危险。
1850-1914欧洲强国和别的地区国家工业和军事差距有多大? 很多网友对于这个巨大差距没有直观认识,尤其是很多网络写手更是对于这个巨大差距没有直观认识,动辄架空19世纪和20世纪初本国证券按着欧洲列强打的剧情,纯属笑话。 本帖就具体说一下这个巨大差距!
建设新型欧式陆军和能够对抗罗刹太平洋舰队的海军需要多少钱? 很多网友谈这个话题得时候,连这些都不知道,就敢拍脑袋下结论,所以说在这个帖子里面说一下。
也谈法舰载机 首先,因为法航母数量少,吨位小,所以法舰载机数量量很少。 也就啊是40-80架的装备数量,历史上军旗买了90,超军旗买了71,F8买了42,阵风M最初计划采购86, 所以没有必要把舰载机放进空军战斗机研制中,尤其是会影响空军战斗机性能,更不能因为舰载机牺牲空军战斗机性能。 其次是怎么选择舰载机。 实际上法三代舰载机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外购美的舰载机,也就是F18,因为之前就买了F8,舰载预警机也是买的美的E2,买F18有啥不可以的? 德以携带木亥武器为名都买了几十架超级虫,法有啥不能买的? 而买F18之外,自研的解决方案有好几个,现在的阵风是下策。 上策就是用幻影F1,改舰载机型号,因为这个飞机起降距离短,重量适中。 而且幻影F1,有换发型号F1M53,在这个基础上改舰载机,航发雷达武备都能和2000/4000通用,大大降低成本。 另外就是服役时间早,舰载机型号最晚80年代也能服役。 中策就是在2000基础上改舰载机,也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就是直接改,这个也是可能的,毕竟类似气动布局的光辉都有舰载机型号,更别说2000了。 而且法航母是弹弓类型,拦阻着陆。所以起降性能不看起降距离而是看起降重量。 第二个选择就是改进2000,用加了全动鸭翼的三代半2000大改上舰,这个改进能大大改善2000的起降性能。这个也有光辉1到光辉2的现成例子。 而下策才是研制一种全新的战斗机取代空军2000和海军舰载战斗机, 而现实中,因为舰载型号影响了空军型性能的阵风更是下下策,为了舰载付出的代价完全不值得。
80年代豹2基础上研制一款缩水豹2是德外贸坦克的最好选择 把豹2车体长度从7.72米缩短为6.9米,改用6负重轮3托带轮就行了。 初始型号重量从55吨降低到45吨,发展型号50-54吨。 主炮先用105L51,豹2换120L55之后,缩水豹2换120L44。 防护性能瞄着同期T72就行了, 发动机用Mb871,也就是Mb873的V8版本,初始型号功率1000Hp,发展型号1200Hp。 最大速度65Km/h足够。 这样的外贸坦克,性能比豹1强,比豹2弱,价格便宜得多,和豹2又通用大部分子系统,可以降低成本,还不受背约出口限制,可以出口大量非背约国家。
物业与业主的矛盾 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举几个例子: 1.物业服务与物业费不匹配。这个是很多人拒缴物业费的主要原因。动不动就起诉到法院,然后调解,十分内耗。不如统一直接强制要求物业每天公示按照物业合同服务的情况,到时候一查就知道哪些天,哪些服务不到位,直接减免对应物业费,谁也别废话。 2.更换物业困难。原来要求成立业主委员会才能更换物业。对于现在动辄上千户的小区,有的入住率还不到一半,你试试就知道成立业主委员会有多困难了。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劣质物业服务差,也没法更换。 3.业主委员会经常混入牟利为目的的人,后果可想而知,无法代表业主权益。不如取消业主委员会,直接要求一定比例的业主投票通过来决定小区重大问题。比如更换物业,维修基金。 4.有的人没有入住,不想缴纳物业费。这种情况一分钱不缴纳不合理,全额缴纳明显也不合理。物业费应该分成业主室内与公共区域。这样没入住的业主也要缴纳公共区域的物业费。山东某些地区有类似的做法,比较合理。 5.其实倒不如gj统一管理各小区,物业费分成几个档,业主投票选择对应档次的物业,这样矛盾可能会大大减少。欢迎补充
说说北洋舰队的战斗意志 之前的帖子说过,2000年之久,网络上对北洋舰队的评价180度大转弯,这其中就包括对于北洋舰队的战斗意志的评价。 今天这个帖子转载一下,北洋舰队和带清自己对于大东沟海战过程的奏报,以及洋员对于威海卫投降的描述。让我们看看北洋舰队的战斗意志有多强。
二战阴帝坦克设计优化 二战阴帝车辆性能和子系统性能不匹配,第一大问题是垂甲到底! 当然除了垂甲,第二个大问题就是火炮不给力。 28吨克伦威尔竟然还在用6磅炮和75养胃炮! 在此,就对二战阴帝坦克做一些优化: 一、巡逻坦克, 39-42年的十字军既然能换57炮,也能换75养胃炮,这样就能压制长3。 而42-44年的克伦威尔换77Hv,能压制长4, 44-45年的彗星换倾甲,即使继续用77Hv、也能和M4-76,T34-85相提并论。 75养胃炮因为弹药关系可以用,但是和6磅炮一样、不能用在克伦威尔上,这是对于28吨平台的浪费。 实际上十字军就能搭载6磅炮,也肯定能搭载75养胃炮,十字军作为75养胃炮的主要搭载平台更合适。这样对长3有一定优势。 而克伦威尔的吨位肯定能搭载77Hv,最低估计也能搭载3吋高射炮,所以克伦威尔最差换用3吋高射炮,可能的话直接搭载77Hv。这样对长4有一定优势。 彗星则不需要换炮,因为77Hv和红毛85,美的76性能差不多。重点是改善防护,垂甲换倾甲,作为44年服役的坦克,继续用垂甲也太丢人了。 车体首上直接换64/57度倾甲,炮塔和防盾维持102厚度不变。 这样彗星就和Vk3002Db性能接近,比T34-85,M4-76,性能略强。 而搭载17磅炮的挑战者则和历史上一样,少量生产作为坦克歼击车使用就行了。 二,步兵坦克。 玛蒂尔达作为重防护坦克,39-41年足够使用,就不更改了。 瓦伦丁作为应急坦克,也不需要更改。 需要更改的是41年服役的丘吉尔,至少42年就可以上3吋高射炮,或者77Hv。 而配备17磅炮的黑太子,最晚44年也应该搞出来了。 如果可以垂甲换倾甲,首上改为102/57度最好。 而32磅炮版本的黑太子改型也可以搞,45年服役。 还有80吨级土龟在44-45年服役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晚清如果想组建新型欧式陆军 想仿照德军办新式陆军,得和派大批留学生留英回来作为新型海军骨干一样,派出大批学生去德国军校学习,回来之后以他们为骨干组建新型欧式陆军。 而且绝对不能参杂旧军高管或者骨干,就是最初派文官管理,也不能把旧军军官派过去。 另外国内成立新型陆军学堂,招收新人,聘请德国顾问授课,类似于福建船政学堂一样。 也就是历史上天津武备学堂和清末新军的创建方式。而且新型欧式陆军创建时间还不能很快,形成规模和有战斗力估计最少需要10年时间,如果从派出留学生算起,估计得20年时间。
有关北洋舰队炮术的神话 目前网络上,有关北洋舰队的评价,从2000年前的贬低又改为吹捧,有一系列的翻案文,从给炮口晾衣服洗地开始到海战表现,不一而足。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北洋舰队的炮术了,目前网络上基本上都是说强于倭奴联合舰队的。 但是仔细看这些论点提供的命中率证据,明显是问题的。主要是这两个。 第一,北洋舰队命中率,用北洋统计发射炮弹数量和命中倭舰炮弹数量,直接玩除法, 问题是,北洋舰队参战12艘,沉了5艘,这些沉没舰艇上发射炮弹数量肯定没有统计。 第二,联合舰队命中数,用联合舰队发射数量和命中北洋战舰数量,直接玩除法。 问题是,北洋舰队参战12艘,沉了5艘,这些沉没舰艇被倭舰命中炮弹数量也肯定没有统计。 所以说,因为北洋舰队5艘沉没舰艇,即没有发射数量统计,也没有被命中数量的统计,所以网络上目前的北洋舰队命中率是被高估,而联合舰队命中率是被低估的。 当然目前也有比较肯定的两个舰炮命中率比较。 这个就是定镇的305和三景舰的320命中率是可以统计的。 305发射217发,命中11发,320发射13发,无一命中。305命中率优于320。 因为5艘战舰均未沉没,被305命中的倭奴舰艇也无一沉没,这样305的发射数量和命中数量都是清晰的。而320倭奴自身观测无一命中,这样320的发射量和命中量也是清晰的。
抗战架空系列(八)化工业的架空 化工和军工相关的产品是三酸两碱,之后才是其他产品。 和架空重工一样,架空民国化工产品产量的上限还是历史上52年的同类产品产量。
用定镇主炮305L25轻为主炮的岸防铁甲舰对应的吨位 1,单管305L25,1000-2000吨。 2,首尾单管305L25,2000-3000吨, 3,1座双联305L25,2000-3000吨, 4,首尾双联30L25,4000-5000吨。 以上说的都是定镇的德32吨305L25轻,不是英46-47吨的305L25。 另外305L25轻能直接一对一置换下列火炮, 架退炮254L30,260L35, 速射炮234L40, 240L40,
阿姆斯特朗巡洋舰 以下部分内容为转帖
截至1895年,速射炮很少使用双联炮,基本上都是单装炮塔 舰首尾使用2门主炮的时候,经常采用的是2门单装炮而非1座双联炮。
晚清海防人才最大的悲剧就是沈葆桢的早逝 和后来的那些地方督抚不同,沈葆桢是既有资历,也有能力,又有影响力,还有见识,更无私心,堪称为晚清海防建设最有希望的人选。 晚清办理海防, 第一人,李中堂是有资历,有影响力,有能力,但是见识缺乏一些,私心太重。 左宗棠曾国荃是有资历影响力,但是没有精力, 而张之洞刘坤一虽然有能力,但是对海防是没有见识,或者无心海防。 而张佩纶,何如璋,裴荫森,卞宝地等人则是没有资历,没有影响力。 但是沈葆桢去世的太早了,1879年海防刚刚开始就撒手人寰,可谓是晚清海防建设人才的最大损失。
如果按照某人逻辑,美的霸权是19年 那么板鸭霸权是8年,马车夫霸权是0年,大阴帝国霸权是15年! 如果按照某人逻辑,美的霸权是95-14年,从广场协议到螺丝吞并克里木。 那么板鸭霸权是1580-1588年,80年才吞并了葡萄,88年就被不列颠揍了。 马车夫0年,因为从来没有支配过世界! 大阴帝国是1815-1830年,15年击败拿破仑,30年法就推翻了维也纳体系确立的波旁王朝!
民国特殊钢冶炼能力和设备 网友李成梁曾经发过一部分,现在补全剩下的
电炉一天能练几炉钢的答案有了,实锤了是2炉 这个从抗战果脯的重庆电力炼钢厂(24)厂的炼钢纪录可以看出来。 2座3吨电弧炉,同时运转,最高年产量是3745吨,按照果脯一年312个工作日计算,平均每天正好是12吨,每天2炉。
抗战架空系列(七)重工业的建设 本帖谈一下,抗战前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建设
那啥那啥! 股蓝经原文
历史统计:193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产品产量 一楼
也谈民国工业化和军工重工化工建设(二) 再次谈一下个人以为架空民国工业化和军工重工化工建设的上限,就是历史上本国1952年工业和军工重工化工的规模和产量。
民国时期建设西北炼钢厂(太钢)各项费用 建厂所需各种设备及费用预算如下: 1934年3月,两批出国考察的技术人员先后 返回太原。返并后,阎锡山召集炼钢筹备委员会 成员,根据本省情形,参考国内外钢铁厂的设施, 提出了西北炼钢厂的建设计划。钢厂拟分为五个部分。即:炼焦部、炼铁部、炼钢部、辗钢部、厂本部。拟建36孔焦炉一座,40吨和120吨炼铁炉各一座,30吨平炉2座,中型轧机一套。 建厂所需各种设备及费用预算如下: 1.炼焦部的设备及设备费预计 (1)炼焦炉设备,包括炼焦炉36孔推焦机用电力引线一道,焦炭炉门起重机一部,装煤车12 辆,36孔焦炉应用煤气管及一切精细零件,电气卷扬机一部,推焦机一部,各种计器仪表等,共 343480元; (2)副产收集设备,包括煤气循环设备,肥料制造设备,煤焦油蒸馏设备,汽油蒸馏设备,洗煤设备等,共357458.9元; (3)锅炉设备35664.1元;(4)工作器具费24907元;(5)厂房建筑费20240元; (6)制造费及安装费164888元;(7)运费及其它杂费101450元。 炼焦部设备费用预算总计1048090元。 2.炼铁部的设备及设备费预计 (1)厂房及建筑,包括机器房25间,炉前铁棚140间,60米烟窗座,共65000元: (2)炼铁炉及机件,包括120吨(287立方米)高炉一座,40吨(103立方米)高炉一座,装炉装置2部,送风装置2部,冷却装置2套,装炉天车2部、泥封机2个,吊钟开闭机2部,各种测验仪表、水管水门、渣车等,共560600元, (3)热风炉7座,402600元;(4)清灰器四座,40000元; (5)鼓风设备,55000元;(6)煤气洗涤机2部,30000元, (7)修理及安装用机件,包括卷板机、剪钢条机、电钻机、倒链、钢丝绳及起重机等,共51500元。 (8)机器安装费及运费146900元: 炼铁部设备费用预算总计1421600元。 3.炼钢部的设备及设备费预计 (1)厂房及建筑。包括长84.5米,宽18米的平炉厂房两排,长44.8米,宽5.6米的二层煤气房1所,长12.2米、宽12米白云石炉厂房1 所,办公室化验室库房共18间,40米高烟窗2 座,共计314000元; (2)平炉及零件。包括30吨马丁炉二座,50 吨铸钢用悬梁起重机1架,5吨装料悬梁起重机1 架,5吨提废料用悬梁起重机1架,25吨铁水车两部,35吨钢水包4个,废料箱70个,绞车6个以及变向开关开闭机等28项,共计678500元; (3)煤气炉及机件。包括12吨煤气炉6座,煤气炉至马丁炉间煤气管,立式锅炉3部,水泵 3部,以及3吨电气倒练和压力温度表等8项,共 140550元; (4)白云石炉及机件。包括10吨白云石炉一座,旋转碎石机1部以及研石机等7项,共65450 元, (5)安设机件杂料及运费121500元。炼钢部设备费用预算总计1320000元。 4.钢部的设备及设备费预计 (1)建筑物。包括高18米长162米宽26米厂房,办公室及库房35间,共计80000元; (2)轧钢机。包括高能力齿轮变速机及三重齿辊一具,三重轧机三架,650毫米辊子9个,以及考柏林等6项,共计190350元; (3)轧钢机前后设备:包括起落辊桌一套,扶锭及移锭设备1具,有顶起落杠杆架1个,地辊全套,底板1部,平板1部,司机台2座,升起辊道铁架2个,拉电机2套等9项,共计198220 元, (4)各附属机件。包括剪锭机一部,定位机一具,推锭机、拉锭机各一部,以及热铁滑锯机、轧辊车床等9项,共计102500元; (5)整理出品机件。包括复式偏心压直机、复式钢轧圆锯机及钻眼机,共计34000元 (6)电机及起重机。包括14吨屋顶起重机一部,三相交流马达27部,电机零件,补购电动机及机械零件等,共计149930元。 (7)烘钢炉、风扇及烟窗共计25000元;(8)冷床和热床各一部,共计10000元; (9)安装所需水泥砂石等土建材料共计 35000元, (10)设备由天津到太原运费共计65000元。 辗钢部设备费用预算总计890000元。 5.厂本部的设备及设备费预计 厂本部包括:修理厂62000元,电灯电话设备20000元;运输设备100000元,铁管设备 80000元。引水设备70000元,300亩地皮费 13000元,300间房屋建筑费43600元,化验设备 16000元,厂医疗所设备3000元,安装运费50000 元。厂本部设备费用预算,总计457600元。
二战各国中间威力枪弹为何用截短全威力枪弹? 也就是7.62-7.92口径,就是因为这种中间威力枪弹和全威力枪弹口径一样或者接近,可以直接使用生产全威力枪弹的机器制造弹头,这在战时是一个最大优势。 而用6.5-7口径,就算是弹道性能更好,但是需要制造新口径弹药的机器,直接会影响弹药产量。 例如美的7X51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否决的。
也谈1875-1905年海军舰船和武备体系 时间期限为30年,分为1875,1885,1895,1905,这四个时间点,具体叙述东亚某国的理想化海军舰艇和武备体系。
谈一下南美Abc三国订造的舰艇的武备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南美Abc三国订购的舰艇很多都是武备超强,相对于自己的吨位可谓是无敌,但是,这个并不是正常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甲午海战胜负的关键就是三个东西 速射炮,开花弹,火药(发射药+装填药),舰船平台反而不是特别重要。
甲午战争倭奴所得 除了赔款,还有战争中从清军手中俘获德战利品,以及对于本国领土上资源的掠夺
带清赔款中的磅亏 看看盎撒有多黑!也明白盎撒父子为何要紧握世界通行货币权利,打压一切挑战英镑美元世界通行货币地位的尝试了。 因为这个权利是真的太有用了,太来财了!
抗战前果脯建立军师级山野炮兵是抗战最起码的要求 很多网友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忽视抗战时期,军师级炮兵的作用,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实际上抗战中,军师级炮兵才是炮兵的中坚力量,直接决定很多战役和战斗的胜负。 很多网友甚至不了解现代战争,一支部队的基础战斗力就是火力,而火力的主要投射者,就是身管火炮。 所以说,一支由最基础合格战力的现代部队,军师级师属炮兵,军级一个营到一个团,(12-36门山野榴炮),师级一个营(12门)是最起码的要求。 低于这个档次的部队,会因为缺乏炮兵火力支援、根本发挥不出人员的战斗力,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缺乏火力导致战斗力差,不得不用更多的部队单位弥补火力差距,而因为更多部队单位,更无法为其配备基础火力,直接导致单位火力更弱,战力更差。 所以说,抗战后期果脯一个师打不过鬼子一个大队的战例就是这么恶性循环来的。 可以明确的说,某些网友提出的师级单位不配备炮兵,就是直接废掉了师级单位存在的意义,因为现代师级单位的出现,就是诸兵种合成作战单位的结果。没有了师级炮兵,师级单位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 更不用说另外一些网友极端的观点,以鬼子有飞机为理由,连军属炮兵,独立炮兵都不要了,就要迫击炮,直接把正规军搞成民兵,游击队了! 像这些观点都是明显错误的观点,既不了解现代军队的战斗力本质,更不了解抗战实质,的结果。 另外就是反对果脯炮兵化的那些人,老调重弹的几种理由。 第一是果脯缺骡马,没有足够骡马机动炮兵,这个我已经发过很多帖子驳斥过了。 果脯不是缺骡马,而是连自己通知区的骡马都用不好。 第二是果脯缺乏炮兵人才,我也发过很多帖子驳斥过,炮兵人才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训练出来的,这个从27-45的果脯,27-53的🐰都是现成的证据。 但是按照那些火炮抗战无用论者的观点,不生产身管火炮,少生产弹药,你没有火炮和弹药,拿啥训练炮兵? 第三是果脯缺火炮,这个我的新帖就专门说这个问题,合适的外购加上自造足够解决历史上果脯缺火炮的问题。 第四是果脯缺火炮弹药,这个我的新帖也会细说,缺乏火炮弹药,建立更多弹药生产线,提高弹药产量就行了。 第五,是果脯炮兵躲不过鬼子飞机轰炸,这个借口对于抗战果脯火炮战损有多少是鬼子飞机造成的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有多可笑。 第六,果脯炮兵抗战无用论,这个对于抗战果脯炮兵实战战例熟悉的人,就会对于这种说法付之一笑!
抗战架空系列(五)武器装备的自造 主要说一下,抗战前果脯怎么解决该系列架空的军队的武器装备规模和数量问题。 自然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路是外购,另外一条路是自造。 本帖谈及的就是抗战前果脯自造武器装备。
抗战架空系列(四)武器装备的外购 主要说一下,抗战前果脯怎么解决该系列架空的军队的武器装备规模和数量问题。 自然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路是外购,另外一条路是自造。 本帖谈及的就是抗战前果脯外购武器装备。
也谈民国工业化和军工重工化工建设 目前网络上谈及民国工业化,有两种极致想法, 一类是乐观派,大嘴一张,民国就有了堪比49-60年的工业化成就,钢产量动辄500万甚至1000万吨! 另外一类则是悲观派,认为民国工业化不可能实现,注定了是一个和亚洲酋长、非洲部落一样落后的国度。 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都是一叶障目导致的错误。 本帖就在此分析一下,民国工业化的几种可能性,以及需要的条件。
有关甲午海战和晚清海军/海防建设的架空帖子链接 类似内容帖子写的够多了,提供一个总的链接,网友对于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自取
谈晚清海军建设不要说没有钱 看一个网友写的文字,重点强调1874-1894晚清如何缺钱,所以搞不成海军建设,这个明显是误区! 因为即使是历史上的晚清,也有足够的钱用于海军建设,只是不用而已! 这个看带清在1895-1899年,5年赔完倭奴的2.5亿两马关赔款,从1901-1911年,每年赔偿庚子赔款1600多万两,就可以知道带清有多巨大的财政承压能力了! 有网友会说,5年付清马关赔款2.5亿两,那是因为1895-1898年从英法德俄借了3笔总计3亿两的外债。 那就更简单了,甲午前发展海军也借款不就行了?借款搞海军建设打赢了甲午总比甲午打输了借款赔倭奴强的多吧?
带清1888-1894年自造舰船的上限 闽厂造船上限: 1892年前,能造75米长,2000吨级岸防铁甲舰,无防护巡洋舰,防护巡洋舰, 1892年后,能造90米长,3000吨级岸防铁甲舰,装甲巡洋舰,防护巡洋舰。 闽厂自己除了山寨1700吨黄泉号岸防铁甲舰计划,还有山寨1900吨福尔班防护巡洋舰计划,只不过前者成了1艘,后者因为缺乏资金没有成型 舰船子系统,截止1894年, 闽厂能自造自然通风功率2400Hp,强压通风功率3000Hp的主机和锅炉。 沪厂能自造12吋/305口径后膛炮和120/152口径速射炮。 唯独装甲不行,还得完全进口,这和带清冶金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有关系。 依托闽厂和沪厂自造子系统,1894年可以自造舰船上限: 3000吨级岸防铁甲舰/装甲巡洋舰, 2000(1500-2500)吨级防护巡洋舰, 1000/750吨级鱼雷巡洋舰, 350/400吨级鱼雷猎舰, 108/120吨级大型鱼雷艇。
南琛南瑞排水量到底是多少吨? 1905吨还是2200吨?
克虏伯舰炮也曾经有过重弹时期而非一直的高速轻弹 各种口径舰炮的重弹重量: 305,445Kg, 280,350Kg, 260,275Kg, 240,215Kg, 150,51Kg, 120,26Kg,
当年美的计划提供给本国的战机是F16/79,不是F14 网络上传闻美的售卖F14给本国,纯属地摊,那就是格鲁曼单方面的公司行为,根本就没有走过官方流程。
架空1874-1894晚清外购舰艇 以下架空基于历史上的晚清
阵风是标准的空优战斗机,和战斗轰炸机没有一点关系 不要因为人家机头火控雷达直径小,载荷大就说它是战斗轰炸机。
二战为何搞全履带步兵战车不可行? 就是因为性价比,而不是技术限制。 全履带步兵战车可以一比一置换为相同底盘的坦克自行火炮,而相同底盘的坦克自行火炮战力明显高于步兵战车。 要知道二战各国可都是连轻型坦克底盘都要最大限度利用的,例如德国2号,38T,红毛的T60,T70,美的的M3/5。 怎么可能拿出来坦克自行火炮产能生产步兵战车。 这也是二战各国装甲输送车不是半履带就是轮式的根本原因,因为以上两种主要是挤占汽车产能而非坦克装甲车产能。 有网友会问,那么用全履带汽车改步兵战车行嘛?这样不占用坦克自行火炮产能了。 答案还是不行,因为二战各国全履带汽车产能不高。而且已有的产能也通常给了炮兵牵引车,同样底盘,炮兵牵引车发挥的能力同样比步兵战车大得多。
真的很奇怪有人竟然觉得北洋舰队战力和素质比板鸭海军强? 看了萌迷的发言,有感而发!
事后诸葛亮观点看Atf/Jsf的最理想中标机型组合 就是Yf23搭配减肥版X35。 为何是这样? 因为Atf是争夺空优,所以应该使用最新技术,Yf22这种沉默鹰保守设计明显是不如Yf23这样的气动前卫设计的。比发展潜力,Yf22相比较Yf23就更差了,升级空间就更小了。面对57/20,也不会像F22这样窘迫。 而Jsf则是便宜量大管饱、所以Yf22基础上的保守设计,就更符合这个计划的定位,所以X35这样的缩水版Yf22,就更合适。 而Jsf如果在研制过程中,不坚持内置2枚2000磅弹药设计,而是用肥电B的内置2枚1000磅弹药设计的小弹舱, 同时Jsf的S/Vtol型号不用传动轴+升力风扇设计,而是沿用雅克41的升力发动机设计,这样即使三军联合研制战斗机,整合进肥电B,也就不会影响肥电A/C的机身宽度和横截面积,进而影响整个Jsf的空优性能了。 而且这么做,还不需要另外研制F135,直接用F119就行了,这样Atf/Jsf就能共用一种航发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Atf和Jsf,各自由一个公司负责生产,二者存在竞争。 这样就不会出现现实中,洛马为了卖肥电,急急忙忙关闭和拆毁猛禽生产线的极品笑话!,
也谈带清海岸防御和海防炮台建设 从1860-1900,带清对于岸防和海防要塞炮台的投入可谓是巨大,但是效果极其不佳,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清岸防和海防要塞实战表现可谓是一次比一次惨,堪称为最失败的投入了! 本帖就分析一下,带清岸防和炮台的问题。
最适合螺丝使用的低挡战斗机还是单发大推战斗机 最现实的也就是苏霍伊的S55/56计划。 最适合螺丝的还是单发Al31F动力战斗机,可以和苏27/30/34/35通用航发。 而且单发Al31F动力战斗机可以直接用米格29/35的航电和火控雷达,二者机头直径应该接近。 这样不论是气动布局(沿用苏27/30/35),航发(用Al31F),航电(沿用米格29/35),都是现成的,很快就能攒一架战斗机出来。
螺丝的野望——自不量力的代表——空军装备(一)战斗机 可以肯定地说,螺丝现在的窘境,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受挫,根源就在于自不量力,武器更新换代总是以红毛时期的标准对标。 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现实,不论是国力还是财力最多就是英法这样的中等强国,根本支持不起红毛时期陆海空天战略火箭武器装备的全面更新换代。 所以螺丝要想实现自己的野望,只有最大限度精简和缩水武器装备类型之后才能完成最基础的武器装备更新换代。
架空2000年后螺丝图22M后继型号 70-80年代,红毛曾经研发过苏24的大改项目T6Bm,后来因为苏34的研制而放弃,之后不断研发新型号,T54,T60等等,计划代替图22M。 其实91后螺丝最好的选择,还是在T6Bm基础上直接把T6Bm放大到60吨级,代替图22M,类似于Fb111的定位。 而不是研发T54,T60等花里胡哨设计,这些新项目花钱多,工程量太大,完全不适合91后钱包紧张的螺丝。 放大后的T6BmPlus版,继续使用Al31F,但是因为定位是中轰而非战轰,所以不需要更高推重比,0.4推重比足够。 这样双发Al31,合计推力25吨,就够支持最大起飞重量60-65吨,(图22M3就是50吨推力130吨最大起飞重量)。 因为图22M相比较他的航程和载荷,尺寸太大,机体太重了,尺寸达到了B1级别,重量达到了120吨级,航发推力也太大了,达到了25吨级。 所以使用成本非常高,还不如用60吨级的T6Bm放大型号代替。 这样可以极大降低中轰使用成本,并且螺丝的中轰可以和重战通用航发,也能减少航发种类,降低维护保养经费。 这样的中轰,螺丝买得起也用得起,就可以在2000-2022年,攒出来100架左右的T6Bm(现实中苏34的数量)。 这样图22M机队陈旧就不用担心了,2022开始面对鸟克兰和邶约,60吨级的T6Bm也足够使用。
架空2000年后螺丝空军航发型号简化 90年代的条件下,螺丝研发苏34代替苏24,同时T6Bm不放弃,也放大后继续发展,代替图22M,这样同时有了战轰和中轰。 60吨级T6Bm结合D30/D90涡扇版图95,就类似于美的70年代战略空军,B52搭配Fb111的选择。 有了阿三当小白鼠,经过苏30Mki试水之后,2010年后螺丝装备双座版苏30Sm,同样机体再搞一个单座版苏30Sm。可以同时代替苏34/35,这样现实中的苏34和二代苏35都可以下马,不用搞了。 这样螺丝空军就保留5种新战机D30/90版换发图95,60吨级T6Bm,苏30Sm单座/双座版本。S55/56单发大推轻战,雅克130强击机版, 其中三种飞机T6Bm,苏30Sm,S55/56,都通用Al31F,涡扇版图95和伊尔76机队通用航发雅克130和小型公务机通用航发。螺丝空军只需要保持3-5种航发,D30,D90,D18T,Al31,Ai222-25就行了。 图160不用复产,老旧图95,图22M,苏24,苏25可以逐步退役。米格29/35实际上也被废弃,保持外销就行了。 而目前,螺丝空军维持多少种航发呢?算上边缘化的Rd33系列。共有,Nk12,Nk25,Nk321,D30,D90,D18T,Al31,Rd33,Al21,R95/195,Ai25,Ai222,至少12种航发! 如果架空实现,螺丝只需要维持下列航发。D18T,D90,D30,Al31,Ai222,5种航发,长时间发展,甚至可以压缩到3种,D90,Al31,Ai222 伊尔76和涡扇版图95全换装D90,安124也可以考虑用6台D90代替4台D18T。
闽洋狂想曲之铁甲舰 这个架空是在粤洋狂想曲之后,南洋狂想曲之前,订购铁甲舰时间为1886-1889年。
也谈红毛重战 小沧龙发帖问红毛三代重战服役时间能否提前?提前是可以的,但是最早只能到1980年,也就是比历史上苏27S提前5年左右。 要想更早,例如服役时间提前到1975年,三代重战用啥气动布局都来不及了,因为红毛三代战斗机的子系统,包括航发航电武备最早只能到1980年。 就只能是二代半重战,也就是用米格23/25的航发航电武备等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双发重战。
也谈涡扇版图95 以下说辞时间只限于1991-2010年,在这个时间段合作研制涡扇版图95确实是⏰🔩两国发展战略轰炸机最好的选择,比各自的做法,手搓图160,魔改图16都好一些。 图95涡扇版和图95相比,除了换发后可以提高航速和升限,起飞重量和载荷,主要优势还是图95航发可以和伊尔76机队通用,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而且还可以停产Nk12,减少航发生产线。 有网友认为🔩有图22M/160,不需要涡扇版图95,实际上导弹平台用的时候,图22M/160和图95没有本质区别,反而造价和使用成本都高很多。 美的B1快退役了,还在继续改进B52,就是最明确的证据。 有网友说对于⏰可以直接用Y20改导弹卡车,这个肯定可以改。 问题是运输机和轰炸机结构不太一样,不是直接可以更换的,需要大改才行,这样看性价比未必比联合研制涡扇版图95高。 特别说明一下,图95换装涡扇后航程下降的问题。图95目前作战航程是1.5万Km,一般的说法换D30这样的低涵道比涡扇,作战航程回缩水1/3,也就是1万Km。用这个当作不能换发的理由是有问题的。 原因有三,第一,目前空射武器的射程大大增加,足可以抵消航程的减少。例如目前空射巡航导弹射程已经从80年代的2500增加到了最低5000Km,这2500Km射程增加,足够抵消D30涡扇版图95,作战航程减少5000,作战半径减少2500, 第二,涡扇版可以换装比D30耗油量更低的高涵道比涡扇,例如🔩的D90,⏰的Ws20。这样航程应该能从1万重新提高到1.2-1.25万。 第三,不论是🔩还是⏰,目前的作战需求和作战地域都距离有限,不需要过大的航程。🔩在鸟克兰,⏰在第一第二岛链,就算是D30版图95航程也足够
闽洋狂想曲之船政雄风 之前架空过1888-1894年晚清造舰,这一次专门架空一下闽厂造舰,因为这个帖子是基于新发表的粤洋狂想曲,南洋狂想曲的基础上架空的,所以本帖内容和上一个架空或许会有稍许不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