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男声 第一男声
关注数: 20 粉丝数: 193 发帖数: 2,354 关注贴吧数: 7
最后的呐喊——艾美能特MS18 科瑞(cree),一位带来光明和震撼的使者,从一枚小直能照亮整个房间的缘起,到10万流明终极追求的满足,是我10余年玩儿筒历程的缩写。Q5,T6,XML2,XHP50,XHP70……一路跟随,一路忠诚;月亮湖,毛裤,开拓者,流星,ACE,菲尼克斯,艾美能特……一路陪伴,一路支持。CREE灯珠至纯至白,至远至泛的风格实属是我的钟爱!但,CREE灯珠却行将就木,意味着XHP70(2)就是Cree的绝唱,现在一款叫流明纳斯的灯珠势头正劲,但个人并不喜欢,不否认它远射威猛,但低亮绿、光效低的缺点让人爱不起来,似乎在Cree面前就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弟,从而更加怀念带来感动的Cree,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样,就抓紧入手一只唯一现产的能给你震撼,欣喜和虚荣的MS18吧! 最后的震撼—— 追求白亮,冷白1A是我的永远的菜。从初始到现在,带来强烈震撼的只有三只电筒,月亮湖C8、流星M43,现在就是MS18了。骑行在漆黑的小路,C8(XML2)那一道利剑一样的光束让人记忆犹新;M43拉开的那道爆裂银河般的光幕令我心潮澎湃;但玩儿的筒子多了,胃口大了,眼睛衰了,亟需流明更高,更加震撼的电筒来满足胃口。“觊觎”过能恒流的6万流明X70,但还不到天花板,亮度的极致和完美应该是每个真正发烧友的真诚追求。还有关键的一点,M18从第一只到现在,没有翻车的先例,这一诚意之作让广大筒友收获了踏实和放心,那还要啥自行车呢?称呼M18为艾美能特的“挽尊”筒不足为过。当1 2万流明的电筒早已不能满足我们日渐提高的亮骚的要求的时候,M18也是为电筒挽回了亮度的尊严。3万,是震撼的序曲;6万是震撼的渐进;10万,是震撼的高潮!!小时梦想着手电也有汽车氙气灯的纯白震撼亮度,今天,M18给到了!我曾经说过,“不要怪手电不够亮,只因周围有光芒”,是的,即使几千流明的手电在漆黑的环境也是**满满,但现在城市里光污染很严重,如何再找到震撼的快感?有且仅有——10万流明,能抵挡住光污染的压制,战胜黑暗不难,难的是打破暧昧的杂暗光,撕裂,挣脱,迸发出强大的光之力量!准备着吧!在cree即将辉煌的走完一生的时候,享受震撼的侵袭吧!! 悦心的欣喜—— 发现一个能凸显极亮的方法,就是找一个稍低的档位,时间开的长一些,尽可能的让自己适应,适应后再猛然开极亮,洪水猛兽般咆哮怒吼的光芒如三峡泄洪,倾泻汹涌而出,亮得极致,亮得干脆,亮得让人感动。很喜欢MS18多档位照明的设计,满足不同需求的同时还能方便的形成亮度对比,极亮的祭出方式也很简单,就喜欢这样干净利落的档位设计!其实这个方法当然也适用于中小筒,可以找寻到各自极亮的价值。之所以说它悦心呢,因为MS18的设计深得我心,一直追寻的,想要的,就是MS18给我的。记得N年前,正在单位吃着泡面值班,R90C还有MS12刚面世,我顺手量了量碗面碗的直径,恰好和筒头一样,艾美能特“碗面”的雅号正是我第一个取的。当时入手了90C,嫌弃夸张硕大的外形没玩几天就出了,现在又怀起旧来,收集下装备cree灯珠的远射筒,就又在咸鱼收了装配cree35HI灯珠的R90C,二进宫觉得没之前夸张,也越来越适应它碗面的造型了,没成想,它的直径和MS18一模一样,玩儿起MS18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18颗XHP70像黄宝石一样静静地镶嵌在微橘,深邃的光杯正中,不拥挤,不分离,恰到好处,尽显高端,微奢的排列矩阵扫尽了狂堆灯珠的山寨筒风。排风扇式的散热自不必多说,MS18较R90C更加的简约,成熟,它取消了冗余的氛围灯,筒头散热鳍片也没那么夸张,艾美新筒一脉相承的数显(知心地显示流明和电压)真的很人性化;金属按键手感真的很好,**真的很高;桶身压花低调,手感真的很好;可拧开充电的不锈钢尾帽真的很方便,真的很有档次和设计感,这点比BT的要拧开电池棒充电的R90C要好得多。这样说来,MS18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你的需要,它知道,让我们常怀感动和欣喜。 圆满的梦想—— MS18刚出来的时候价格最昂贵,一些大佬在贴吧发表开箱贴,基本都是受到了广大筒友的定理膜拜,当时一没魄力,二没资金,只能隔着屏幕眼馋的份儿,现在随着玩筒阅历的增加,MS18价格的下降,经常告诫自己——做一个真正资深的爱筒之人,如果不入MS18是不完美的,是有缺憾的。虽然MS18不适合所有人,但绝对适合绝大多数人,筒头虽然大,但和筒身配合的非常协调,八节电池的电池棒长了,握持也比较舒服(还能当小杠铃使用),不像比例失调头重脚轻的R90C,如果用专用包包装起来,还是挺方便出行的。我一般都是拿着MS18或者R90C在小区里转悠,“哟!你的手电真大!”“这是什么手电啊,可真亮!”当听到别人这么说还是挺有优越感的,毕竟把高流明手电当玩具当宝贝的“神经病”少之又少,有了一些虚荣心;但与其说玩儿手电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如说是在圆梦,我们男人长大玩儿的玩具大多是由小时的情结生发而成的,这是骨子里亘古不变的东西,这份爱好在儿时仅仅是一簇火焰,长大后必将升腾,而爱好手电,MS18恰恰能满足你的终极愿望——光正白亮,均匀出光,远泛皆有,锻炼臂膀。人机友好,圆了梦想,震撼流明,电筒之王!
“四好小镜子”——悦目超级ED10 50望远镜 “镜友都是墙头草,哪家镜好就往哪家跑”,这句话一丁点儿都没说错,镜商逐利不假,但要追逐利益最大化,必须与时俱进,经常拿出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产品以飨镜友。也可以说,用户的胃口倒逼着镜商挖空心思,面面俱到地去推出新品。所以,望远镜是一块“试金石”,从中可体察出镜商努力与否;望远镜也是一条“验孕棒”,是否让眼睛怀孕可以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从一开始的包胶老屋脊,到后来的合金屋脊,再到魔改,再到10 50APO,一直到现在的超级ED,可以看出不安分,勤升级的悦目倔强的性格,每一系列中的某一款几乎总能带给人极大的观镜愉悦,本人也一直秉持有了感觉,自发,公平,客观的原则去写一些个人浅见,上一篇帖子《论低倍的魅力—悦目望远镜魔改732ED》,有将近3000的读者,对732赞誉绝佳,闲鱼无有售卖,以上表述仅作为本水贴客观性的证明吧~ 四好之—光学好:自然、扎实 这款镜子我是看过样机的,当时拿到手里就感觉很小巧,包胶紧致,做工不错,接目观看很舒适,当时臻瑞10 42ED3正好在手里,立马PK,第一印象觉得超级ED样机锐度,通透,反差很不错,这几项指标比臻瑞略强,但亮度,色彩觉得比相对白亮的臻瑞稍差,显得轻微发黄,色调偏重。后来听闻量产版对亮度,通透做了有针对的提升,现在拿到了量产版,的确,上眼已没有了发暗黄的感受,观感非常的自然,可以肯定,量产版已经达到了镜片最少屋脊镜的亮度(国产),但实事求是的讲,和魔改这类保罗比,透过率还是差一些,不过超级ED的色彩对比,明暗反差做得真不错,镜后呈现的色彩非常的鲜艳,显得略有活力了;锐度,通透,解析力统统在线……多说无益,镜后的呈现反正就是一种自然,扎实的感受。 四好之—价格好:实惠、亲民 50口径的10倍镜,不同与42口径,开模的花费,口径增大的用料都要算进去,况且并非塑钢镜身,而是用了镁合金镜体,内部部分光学件采用的高端光学材料,以上种种,结合良好的光学表现,价格至少应该在2000元左右,但这个配置却给到了1350的价格,上次听悦目老板在直播间说,这款超级ED国外订单很多,我们沾了这个光,其实顾客最关心的还是性价比,盼着高性能的镜子卖个最低价才好,而悦目超级ED10 50做到了。 四好之—体验好:舒服、养眼 镜子都是要上眼接目去看,大大的出瞳,优良的握持,舒服的眼罩尤为重要,屋脊做到了10 50的规格,达到了5MM的出瞳,同时对比,舒适度肯定在10*42之上;10*50的镜体虽然不长,但握持点比较好找,双手牢牢抓住物镜筒的最粗处就可以保证稳当;眼罩做得也不错,轻松抵目,无压力观景。就我个人来说,还是习惯屋脊紧凑的感觉,手臂不用像保罗那样张得很开,眼睛随着镜子移动,指哪儿打哪儿,毫不拖泥带水。 四好之—体型好:小巧、不重 这是第一次接触10 50规格镜子,印象中屋脊镜子都是几乎一个直筒下来,而10 50由于物镜片增大,变成了上细下粗的体型,一开始还看不太习惯,但越看越能接受了,特别是下端增粗的镜身,握持起来觉得比较厚重敦实,就像一个喇叭,可以收束更多的光线;中等偏上的表观视野,50的通光口径也可以带来临场感觉。虽然是50的物镜,但镜身并不长,重量也维持到了900多G,几乎和一些重点的42口径的屋脊差不多,用“小巧”来形容,并不为过。 50口径霸气的眼睛,提高了透光率;10倍率强悍的拉近,保证了解析力;千元左右亲民的价格,拉近了与镜友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四好”小镜子,叫我们怎能不爱它?
论低倍的魅力——悦目望远镜魔改7 32ED 一直以为,望远镜,顾名思义,必须望得远才过瘾,远处的目标拉得越近,越有快感。从第一只熊猫10 50CT开始,随后的镜子要么10,要么12,很快就光荣的加入了“高倍党”。后来接触了屋脊,也是选择10 42规格居多,虽然也尝试过8 32和8 42,或许是镜子档次原因,或许人云亦云的只是简单的认为8倍舒服,但对良好的光学的品鉴远未登堂入室。直到遇到了赏月反保罗7 20,上眼后惊艳的感觉是我玩儿镜生涯中的第一次震撼,和手里几只千元屋脊比,一眼可见的明亮,鲜活,通透把我惊讶到了,镜中的精彩让我全然忘却了拉近的不足,头脑一热把那几只发黄发虚发暗的屋脊一股脑的都出掉了。但随后的日子,可能是7 20的做工有些low,根本原因是心中对高倍的追求又死灰复燃,7 20总是觉得拉近不过瘾,转而又主攻10倍,最后得出老悦目10 42和臻瑞10 43素质最好,嘿嘿……直到确认魔改的视力补偿足够用,视野可以达到将近70度,外形经典,可爱,玲珑后,果断入手,由此引发了我玩儿镜生涯中第二次强烈的震撼—— 魔改7 32和8.5 42同时对比了一番,7 32视野比8.5 42是大一些,但也没有大很多,7 32开阔感更多一些;拉近上,一眼可见还是8.5 42强一些,解析也强一些,单独看8.5光学已经很牛了,但7 32光学更细腻,更犀利,更锐,更透,更耐看,虽然解析力差,但可以给目标画出划重点来,引发你去关注,画面显得更加突出,清晰,锐利,有层次,这就是低倍的功劳。对于8 10倍来说,画面是整体的放大,力道比较平均,解析力是有提高,但整个画质就稍显“平庸”了一些,而7 32是精细,扎眼,清锐,绝对顶级镜的既视感。面对720,有两种可能,如果光学好,就不会在乎倍率的不足,可以忘掉倍率,体会细腻,犀利;如果光学不惊艳,就会把精力转到拉近上,觉得拉近不足。最终7 32的光学战胜了拉近不足,在好光学下,也觉得拉近足够用,和肉眼比,肉眼看不到,看不清的,看不美的一般的景物,在7 32目镜下也会变得拉近十足,美感十足! 或许随着镜龄的增加,某一个自己会归沉寂和平淡,返璞归真,对倍率不太那么狂热单一追求了,拉近和光学不可兼得,现在学会了沉下心来欣赏精致,细腻,清晰,色彩,亮度……沉浸进去,就会忘却一切。另一个选择7 32的原因,就是心中有个三大梦,梦想得到三大的光学,但苦于资金不足,只能从国产里面淘,现在国产镜中,唯有低倍高配置的悦目魔改保罗7 32ED能满足这个要求,(因得到了有顶级镜的镜友证实,魔改8.5 42有slc或el同倍率8-9成实力),那低倍的7 32自然还会逼近顶级镜。为了画质,牺牲一些倍率也值得的。 一些镜友犹豫7倍,倍率这么低拉近,解析会不会太差?我这里可以给出两个解决方案:1.看7 32的时候,脑海里别和10倍比拉近,要和肉眼比,如此比较的话,拉近足够,其实看7 32的时候你早就沉浸在扎眼的光学里了;2.再入魔改8.5 42或者10 50甚至13 50搭配使用,我就搭配了老悦目10 42ed,光学和拉近可以互相衬托,这样会显得10倍拉近十足,7倍光学爆表。 如此这般,千元内,精致做工,极优光学,价格亲民的7 32悦目魔改保罗,是不是可以考虑入一只呢?
优秀的探路者——优觉15 70望远镜 大双,毫无疑问会带来铺面而来的拉近,震撼,直击心灵;小双,不言而喻会带来心旷神怡的享受,美感,撞击眼球。但,高倍率的大双要上架,少了一份灵活;地倍率的小双拉近差,缺了一丝澎湃,所以,手持高倍率也是必须要有的镜子之一。多少倍算高?20?晃吧~12?低吧?15倍?嗯,差不多了,正好;口径小了光学弱,亮度差,得益于前些年在老道店里看到了15*70这个规格,正好上次和优觉愉快地合作过一次3080,这次搞他的15*70(加固版): 亮点一:低廉的价格。市面上1516倍70口径往往是双调全金属,动辄2000元以上,被大双伤了元气的我,是没精力顾盼了;况且本人不习惯双调,臂力也有限,沉重的70口径全金属不能胜举(权且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吧~)关键是价格,才400的价格,70的口径,15的倍率,是人家的零头,还要啥自行车? 亮点二:易握的身形。看到真身后,70的外形还是挺喜欢的,霸气大口径下有一分2080没有的小巧,如果手持2080稍有些夸张的话,1570应该是恰到好处的,可以很轻松第放进随镜赠送的挎包里,隐蔽自然,拿取自如。另外,由于除了固定光轴关键部分是金属外,镜筒是塑钢的,不沉,不压手,手持时间得以适当的延长(握住物镜端,稳定性比睿丽1556强)。 亮点三:可以的光学。看到有在优觉家入双调1570的评论,说光学和此款相差无几,对我来说,因为有了3080的前车之鉴(褒义),对1570的光学还是放心的,虽然倍率高,但口径大,规格优势是先天的;亮度,通透,色彩,锐度在这个倍率可以算作优良,色差有,但不刻意注意并不明显;特意说下视场,一开始眼罩没翻折,视野也就50来度,未免有些郁闷,后来发现眼罩上有一圈凹线,就沿着线翻了下去,上眼再观,视野足足有差不多65度!非常之兴奋啊!记住,不要全部翻折,按提示操作会有惊喜哦! 亮点四:强劲的拉近。说到这点,哨所,大双该不服气了,区区15倍有啥可嘚瑟的?不要忘了,它是手持的15倍,和经常用的8倍10倍相比,差不多是质变了。特别是晚上,它能提供4.6的出瞳直径,看月,看景灯火通明,一片亮堂;白天如果嫌大双上架麻烦的话,它可以作为轻骑兵和替补,大致看好目标后,让大双再重点突破,作为大双的探路者,应该是可以胜任的。 最后再提一点,虽然只有400块,1570也是做了加固处理的,如何加固,这里就不再啰嗦了。中调的,400块的1570,现在我对它喜爱有加,希望这份热情一直持续下去。
平场镜的优缺点 优点: 1.配置高端高端。平场镜往往是屋脊镜的高端配置,只要配置了平场,它的附属设施也跟着上来了,比如,镜身无一例外的采用了镁铝合金,结构牢固,可靠。采用高端镀膜,甚至还有镧系玻璃等等。 以下仅指8 42规格 2.视场开阔。8 42的平场镜一般都在60度以上,比一般的8 42大一些,开阔的视野配上平整的像面,爽歪歪。 3.像面平整。整个视场圆看上去,清晰度没有锐减的趋势,几乎是满场清,配上开阔的视野,肉眼目视,特别是拍照炫耀,爽歪歪~ 4.锐度不错。看过的所有平场镜,8 42锐度还是很棒的,成像扎实,锐利,扎眼。 5.通透还行。虽然亮度和色彩值得商榷,但和一般的低档镜有本质的区别,清透感还算优秀。 6.反差优秀。明暗对比,色彩反差这项做得不错。当其他镜中的砖瓦目标都糊成一片时,平场镜中的瓦片有想数一数的冲动。这可能和神秘的沉郁色调有关。 4 5 6三点可能和其高配置的镀膜,介质膜,研磨,材质等有关。 缺点: 1.可有可无。虽然说了很多“平场”的优点,但有的镜友楞是专注于中心,有平场和没平场压根儿没啥区别,平时又不拍照,这平场配置就可有可无了。 2.轻微滚球。这个缺点看镜子,也看人。有滚球的10 42严重,8 42轻微。有的平场镜子没有滚球,有的人不当一回事,有的人比较敏感,不能一概而论了。 3.亮度稍弱。亮度这个指标和色彩形影不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或许是色彩浓重的原因,让亮度看起来不高,但我所看过的三只平场镜无一例外,亮度这项指标不占优,这点平场迷不用逃避,可以用本系列的非平场一比就见知晓。 4.色彩沉郁。这里用了一个很神秘的词语“沉郁”,应该说是中性词语吧,它不是低端镜廉价的暗沉,晦暗,也不是高端镜灵性的清丽,清润,而是在低亮度下形成的能让反差和对比,锐度,通透指标提升的一种色彩呈现。色彩的沉郁和浓厚就像电影中调低亮度后故意加深的色调一样。 亮度和色彩,可以看出有些描述是重合的,这就恰恰说明它们同气连枝,互相调和影响,把它们放到缺点里,代表我本人不太喜欢这种亮度和色调,还是一晚看上去自然,透亮,锐利的镜子感觉舒服。当然,这一点见仁见智了。 5.分量沉重。平场镜要加入平场镜片,其他调和的镜片也多,包胶也厚实,所以总体分量较之于一般的同规格屋脊重一些,有的甚至达到了800多克。能接受的不算缺点。 6.价格稍贵。一般价位在2500左右,最低的也要1200。对于不差钱的镜友们也不算缺点。
只比施华少只鹰——记臻锐10*43 施华洛世奇,三大之一,世界名镜,万人敬仰;南阳臻锐,小众品牌,不见经传,无人知晓。小小臻锐,岂能与施华共争辉?不过,每一只镜子里的小猫都是一头威武的狮子,每一只国镜也怀揣着成为世界名镜的梦想,即使路途再遥远;臻锐,也不例外,ED4的外形高仿了施华洛世奇,但是少了一只鹰,这只鹰代表了世界顶级镜的光学,短时间与之比肩堪比登天,不过并不妨碍它成为国镜中的佼佼者—— 初识臻锐,源自贴吧,一些廉价的镜子还颇有好评,玩乐的兴致所致,跑到了臻锐的淘宝店闲逛,得知它原来是生产镜片和给国外望远镜代工的企业,后来因为看到生产镜子有利可图,就制造了一些廉价的入门镜。自定义500块左右没好镜,就不太感兴趣。后来仅仅是想购入一只廉价的,光学一般的镜子和手里的优秀千元镜进行对比,以此彰显“好镜”们的优越感,就花了388买了一只臻锐10 32当粗用镜。正值暑期去烟台海边游玩儿,这只臻锐1032就常伴身边,印象中此类镜子必须黄浑糊肉暗,没成想除了偏黄一些,视野一般以外,通透,锐度还不错!廉价的10倍镜能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又去网站了解,这款小镜子竟然还是全金属的,真是赚啦!此时好感油然而生——肯定是镜片厂知道哪种材质好,对装配也比较专业,能保证精度,才有如此锐度。特别是和咸鱼入的某千元10*32对比,锐度,解析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是对它喜爱有加。 有了兴趣,关注度就提高了,在淘宝店又看到了43口径ED4的拆解图,贴吧还有望远镜完整,细致的装配图,这是从来没见识过的,这足以证明商家有足够的专业自信和工匠精神,它们主要是再搞个臻锐玩玩吧,廉价的没意思,要玩就玩最好的,搞它!沉浸在10倍拉近中,当然要搞10*43,选定,付款,一气呵成,发货前卖家还特意拍摄了用光轴仪检测镜子光轴的图片,这下放心不少。包装扎实自不必多说,拆开看,修长,漂亮,这不是山寨施华嘛,仅仅是少只鹰~~好的人机工程能分担重量,给的数据是将近800G,拿起来不算重;包胶外裸露的是全金属镜身,结构敦实;金属调焦轮属于偏紧涩型,合焦尖峰也比较好找;眼罩稍微短了一点点,不过接目也挺舒适;表观视场不算小,粗略估计在64—65度左右;亮度屋脊镜中算不错,没有暗闷感;色彩比较正,有些轻微偏黄暖;锐度,通透度在10倍屋脊镜中属于上乘,与同门小弟10*32上眼比较,差距一眼可见,10*43明显要清亮,10*32就显得暗黄一些了。至于良像多少,我个人不敏感,不敢妄加推断。 恰巧此时辽宁的“潇潇暮雨”给我寄来了刀锋10*42体验,正好和臻锐10*43比较,在我看来,刀锋的机械手感要强于臻锐,但色彩亮度(亮度会影响到色彩)这一块臻锐要好于刀锋,总之,个人认为臻锐的光学是强于刀锋的。由此还庆幸当时没入刀锋,感谢暮雨让我省了一笔~~随后和暮雨谈起臻锐,但百闻不如一见,给他寄过去吧,在暮雨专业的测量下,得知臻锐视野就是在64度左右(和刀锋相当),良像有5 6成,对于光学的评价也不错;暮雨看完又发给了湖北周军,他和手里的平场镜对比后,觉得此款10*43属于亮透型,光学不错,但它指出了做工有待改进的看法,做工见仁见智,再精致一些更好。镜子从山东到辽宁,再从湖北到山东,绕了一圈回来,光轴丝毫没跑偏,给金属镜身,扎实做工点个赞! 一个品牌同口径的镜子,8倍的光学比10倍好,这是毋庸置疑的,10倍玩儿拉近,8倍看光学,要得到某价格区间的极致的光学还得是全口径的7 8倍,恰巧臻锐有款7*36.这款镜子实力不俗,看过三大的镜友对它都赞誉有加,但7倍还是小了一点,纠结中又搞了外形更加俊朗中空8*43ED3,正在路上…… 在路上,为了那只鹰;在路上,为了最美丽的风景,在路上,为了镜友的热情…… 正所谓:南阳臻锐起阡陌,要知好事需多磨。良心制镜口碑立,坚持自我前途阔!
8与10的交响——记悦目合金8 42及中空10 42 曾几何时,我一直笃信,白天出瞳距离4MM足足够,8*42规格纯属多余,8*32既能满足光学,又能满足外带的需求,对8*42不屑一顾。但许多资深镜友却对42规格推崇有加,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入8*42悦目合金版—— 外形就是合金8*32的拉长版,这个没啥好说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出瞳直径真的大,同时比较8 25,8 32,透镜比较平直,光学容易做好,大出瞳会带来不错的舒适感。外观唯一的缺点是镜筒两侧包胶有点松,贴合的不太紧密,不过也无伤大雅。年后的这一批是经过严格质检的,样机空程的问题得到纠正,调焦很顺滑,并且太阳做到了补偿1000度近视的承诺。 光学这一块先谈谈色彩的进阶。第一代老悦目我看过,素质不错,但稍微偏绿冷一些,这都是物目镜镀单一酒红膜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膜,但以酒红为主),以前看完悦目后,再看其他镜子都是暖色调。但这次新镜子给我一个意外惊喜,它不再有明显的偏色了,色彩和手里的一个保罗镜差不多,这就说明新悦目在色彩调教上下了一番功夫,原来,新镜子物镜在红膜的基础上加了紫(或是蓝)膜,棱镜多层绿膜,目镜也加入了蓝绿膜,这一系列下来,就纠正了悦目偏色的老毛病,色彩看起来更加逼真,生动,为新悦目的色彩点赞! 做为一个老“新人”,经验还是不足,现在对边缘,畸变,良像还是不怎么敏感,但对于亮度,锐度,色彩,通透度要求比较苛刻。在下午两点半,11层楼顶,晴,微雾,太阳偏南,看东边远处楼房,8*42呈现出的画质扎实,锐度高,仿古建筑上的瓦片都有想数一数的冲动;转而向南,在逆光下,8*42画质干净清爽,第一次体验到了画质的立体和凸显;当天晚上,在家二楼南阳台看远处的房子和楼下的车牌号,42口径在晚上的表现很优秀,我想到了“晶莹剔透”这个词,所看目标仿佛都变成了一颗颗崭新的散发着光芒的珠宝,眼睛很是享受和舒服;目视夜间还是大出瞳有威力,在暗处的车牌号42口径很轻松就可分辨。 总体而言,悦目8*42和悦目合金8*32相比,像质的扎实度和锐利度比较高,有种生动鲜活,立体凸显、晶莹剔透、干净清爽、像面扎实、通透锐利的较高品质。 因为我只关注亮,锐,透,色等指标,再看其他权威镜友的评价,这几个关键指标要比鸿鹄强,所以,如果不太在乎良像(悦目8*42做得也不错了),1200的价格真是明智之选。 可能是骨子里的10倍情结在作祟,总感觉手里拿着8倍,还没到手持极限,心有不甘,又苦于囊肿羞涩,就在国内镜坛苦苦寻觅10倍镜。我看过光辉,朗锋中空,睿丽,鲨鱼W1,以及悦目合金的10*42,感觉在锐度,通透上都比8倍差口气,特别要提下悦目合金10*42,我认为合金10 42和合金10 32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品,看上去发黄闷,锐度差,解析力差,雾感重,10 42甚至还不如10 32,可能是有平场镜让亮度不高,再加上装配精度不佳的原因导致的吧!遂退掉合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搞了中空。没想到中空一上眼真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亮度和悦目平场系列不是一个数量级,再看锐度和通透,没有一般10 42的常见的雾感,有稍偏清冷的色调让我想起了看过的施华15 56,让人从感觉上感觉清透,锐利,清亮,仿佛镜子有种“破雾”的能力。上眼观看,带给我的是“白亮透”。我自认为,悦目中空10*42是国内比较好的10 42。这款镜子我在悦目聊吧里经常提起,后也有镜友看过,和我的观点差不多。要说它和合金8 42的区别,就是视野的大小,亮度的差别,色调的不同。在锐度,通透度上差不多(8倍锐度还是要强一些)。中空10 42,由于使用的是长焦比,视野明显要小点;8*42,视野看上去比较舒服,比中空大;亮度一眼可见之区别,中空要比合金亮;色彩合金显得比较沉郁,显得反差不错,看花草讨喜;中空清冷,呈现锐利。再加上合金有平场镜片,良像应该比中空大。(恕我眼拙,看不出良像大小,呵呵)。再说下中空的外形,体型修长,外观时尚,握持舒适,但是塑钢镜身,重量较轻。 就我个人而言,是推荐悦目8*42和中空10*42的。
让人眼馋的小镜子——新悦目8*32 何为美?美是一种愉悦的感动,是每个人内心期待与大千世界最大的默契。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把从远古到现代的美给读者做了大致的呈现;望远镜,爱镜人认为它也是展现美的工具,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美。 从《美的历程》得到启发,也简单谈下个人“镜的历程”:从09年开始接触望远镜,追求高倍,大保罗,到现在青睐于低倍,小屋脊,两个大相径庭的节点,都带给了我美的冲击和享受。高倍,大保罗,无疑能给人带来震撼和冲击。10*50或12*50粗壮伟岸的身躯定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的拉近无愧于“望远镜”这个名号,远处的目标瞬间拉到眼前怎能不为之激动呢? 低倍,小屋脊,也的确能给我带来动容和享受。42口径屋脊镜无论8倍和10倍还是稍显沉重,唯有8倍32口径的小屋脊最小巧可爱,没有口袋镜的幼稚也没有大口径的笨拙,剩下的只有灵巧便携和不俗的画质,虽然夜晚亮度不如大口径,但白天使用足够,低倍的锐度,稳定,还有大视野的广阔,足以让人感动和享受。 纵观国内望远镜市场,好的8*32屋脊凤毛麟角,占领市场是第一步,不俗的光学才能稳住脚跟,悦目新屋脊升级了镀膜,采用了高精度棱镜,FMC镀膜,介质膜,ED,还有平场,特别是镜体采用了铝镁合金材料……这一系列配置自然让人垂涎三尺,幸好把手里的存留镜都出了,进了一台悦目新屋脊8 32.下面简单介绍下它的外观,操控和光学: 1、外观细处 是老悦目的缩小版,整体更简约,镜身包胶没有拖泥带水的设计,外观几乎没有明显瑕疵。防滑饰皮包裹金属镜体,中轴铰链简约处理,牢固又新潮,硕大的金属转轮方便观看时舒适调焦,低调的“pleasing”铭牌印在了左目镜基座上,可谓点睛之笔。总体而言,新悦目外形设计符合大部分人对镜子的时尚美学追求 2、膜色 这款屋脊的膜色很漂亮,镜子物镜在红膜的基础上加了紫(或是蓝)膜,棱镜多层绿膜,目镜也加入了蓝绿膜,保证了高保真的色彩还原。 3、操控手感 新镜子的原因中央调焦轮有些生涩,空程问题没有发现,如果有,也是很轻微;旋升眼罩稍微紧涩一点,当然也属顺滑。 4、光学表现 (1)第一印象 第一眼看上去表观视场比较大,有开阔的感觉,第一眼亮度感觉虽然不如保罗,但也没有保罗成像的白雾感,色调风格比较浓郁,成像很清晰,扎实,锐度不错;无明显偏色,像面平坦,通透感不错。 (2)锐度 得益于高档的镜片材质,锐度非常棒,在顺光环境下,目标还原性比较高,能够凸显目标的丝丝细节。 (3)色差 这项指标不是太敏感,所有的镜子看远处的烟筒中心色差都可忽略不计,但在向近视场边缘处移动时会看到轻微的色差。 (4)边缘像质 习惯性地把注意力都投向视场中心,良像充足这个优点恕我眼拙,看不出;但通过拍照和手里的保罗对比,边缘也有好的像质。 (5)亮度表现 虽然亮度感觉不如保罗镜,但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下亮度也足够,和保罗亮度差距不大,关键是屋脊不白亮,没有雾感,天气好的时候有晶莹剔透的观感。 (6)色彩表现 非常棒,杜绝了一代悦目偏蓝的冷色调,色彩还原真实,逼真。 (7)表观视场 新屋脊采用了大目镜设计,在8倍32口径表观都不算太大的现状下做到了65度左右的表观,很享受。 5、观看舒适度 32口径的新屋脊535G,有压手的厚重感,随意握持拿在手里很舒服,让低倍小口径也能克服抖动,增加舒适度;专门设计了硕大的调焦论,单手握持调教也很方便、舒服、顺手。 6、总结 亮度够用、色彩浓郁、锐度尽显、通透无碍、像质扎实是对这款小屋脊的有优点总结;亮度还可以再提升(悦目屋脊已到国产镜很高的水平,期待技术的进步,再更上一层楼吧!),调焦手感,眼罩手感还可以轻松升级。这是对此镜小小缺点的总结。 经历过才能有体会,有真知,有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无论碰壁还是彷徨,过程就是财富。从众多规格望远镜中终于找到了欣赏的,常用的,8*32无疑在体积,重量,和效果上取得了均衡,感谢悦目新屋脊8*32,我知道,是它让我们离美越来越近了。
让人眼馋的小镜子——新悦目8*32 何为美?美是一种愉悦的感动,是每个人内心期待与大千世界最大的默契。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把从远古到现代的美给读者做了大致的呈现;望远镜,爱镜人认为它也是展现美的工具,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美。 从《美的历程》得到启发,也简单谈下个人“镜的历程”:从09年开始接触望远镜,追求高倍,大保罗,到现在青睐于低倍,小屋脊,两个大相径庭的节点,都带给了我美的冲击和享受。高倍,大保罗,无疑能给人带来震撼和冲击。10*50或12*50粗壮伟岸的身躯定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的拉近无愧于“望远镜”这个名号,远处的目标瞬间拉到眼前怎能不为之激动呢? 低倍,小屋脊,也的确能给我带来动容和享受。42口径屋脊镜无论8倍和10倍还是稍显沉重,唯有8倍32口径的小屋脊最小巧可爱,没有口袋镜的幼稚也没有大口径的笨拙,剩下的只有灵巧便携和不俗的画质,虽然夜晚亮度不如大口径,但白天使用足够,低倍的锐度,稳定,还有大视野的广阔,足以让人感动和享受。 纵观国内望远镜市场,好的8*32屋脊凤毛麟角,占领市场是第一步,不俗的光学才能稳住脚跟,悦目新屋脊升级了镀膜,采用了高精度棱镜,FMC镀膜,介质膜,ED,还有平场,特别是镜体采用了铝镁合金材料……这一系列配置自然让人垂涎三尺,幸好把手里的存留镜都出了,进了一台悦目新屋脊8 32.下面简单介绍下它的外观,操控和光学: 1、外观细处 是老悦目的缩小版,整体更简约,镜身包胶没有拖泥带水的设计,外观几乎没有明显瑕疵。防滑饰皮包裹金属镜体,中轴铰链简约处理,牢固又新潮,硕大的金属转轮方便观看时舒适调焦,低调的“pleasing”铭牌印在了左目镜基座上,可谓点睛之笔。总体而言,新悦目外形设计符合大部分人对镜子的时尚美学追求 2、膜色 这款屋脊的膜色很漂亮,镜子物镜在红膜的基础上加了紫(或是蓝)膜,棱镜多层绿膜,目镜也加入了蓝绿膜,保证了高保真的色彩还原。 3、操控手感 新镜子的原因中央调焦轮有些生涩,空程问题没有发现,如果有,也是很轻微;旋升眼罩稍微紧涩一点,当然也属顺滑。 4、光学表现 (1)第一印象 第一眼看上去表观视场比较大,有开阔的感觉,第一眼亮度感觉虽然不如保罗,但也没有保罗成像的白雾感,色调风格比较浓郁,成像很清晰,扎实,锐度不错;无明显偏色,像面平坦,通透感不错。 (2)锐度 得益于高档的镜片材质,锐度非常棒,在顺光环境下,目标还原性比较高,能够凸显目标的丝丝细节。 (3)色差 这项指标不是太敏感,所有的镜子看远处的烟筒中心色差都可忽略不计,但在向近视场边缘处移动时会看到轻微的色差。 (4)边缘像质 习惯性地把注意力都投向视场中心,良像充足这个优点恕我眼拙,看不出;但通过拍照和手里的保罗对比,边缘也有好的像质。 (5)亮度表现 虽然亮度感觉不如保罗镜,但在光线充足的前提下亮度也足够,和保罗亮度差距不大,关键是屋脊不白亮,没有雾感,天气好的时候有晶莹剔透的观感。 (6)色彩表现 非常棒,杜绝了一代悦目偏蓝的冷色调,色彩还原真实,逼真。 (7)表观视场 新屋脊采用了大目镜设计,在8倍32口径表观都不算太大的现状下做到了65度左右的表观,很享受。 5、观看舒适度 32口径的新屋脊535G,有压手的厚重感,随意握持拿在手里很舒服,让低倍小口径也能克服抖动,增加舒适度;专门设计了硕大的调焦论,单手握持调教也很方便、舒服、顺手。 6、总结 亮度够用、色彩浓郁、锐度尽显、通透无碍、像质扎实是对这款小屋脊的有优点总结;亮度还可以再提升(悦目屋脊已到国产镜很高的水平,期待技术的进步,再更上一层楼吧!),调焦手感,眼罩手感还可以轻松升级。这是对此镜小小缺点的总结。 经历过才能有体会,有真知,有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无论碰壁还是彷徨,过程就是财富。从众多规格望远镜中终于找到了欣赏的,常用的,8*32无疑在体积,重量,和效果上取得了均衡,感谢悦目新屋脊8*32,我知道,是它让我们离美越来越近了。
巨碗之光——艾美能特R90C 艾美能特推出的R70C,R90C还有M12这三款大杀器,最能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口径了,当时是我第一个用钢卷尺比了一下泡面筒的直径,还评价了一句——“这口径让我望而生畏”,呵呵,其实每个人都是“王境泽”吧,这也无可厚非,认识总是发展的嘛,如果今天的自己断定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那也就问心无愧了。究竟是什么让我“剁手”呢?那就是“夸张”。因为口径的夸张必然会带来效果的夸张,玩儿嘛,无所不用其极,玩儿就要玩儿变态,玩儿极限。 现在市面上主流远射筒光强大概在40万左右,但2000流明的亮度多少有些低,完美的筒子应该是光通大,光强高的。35HI小灯芯配合9个直径3.6CM的灯杯,既可以迸发出20000流明+的光通,又可以射出70万坎德拉的光强,所以纠结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偏向了震撼的效果那一边。 外形: 外形这东西见仁见智,从刚发布的几张谍照来看,“科技感”是给我的第一感觉,怀疑设计师科幻电影看多了,除了R70外,R90c还有M12筒头设计很新颖别致,一个巨大的喇叭型上面开了多个极具个性的散热槽,不说繁复,就说设计感挺强,看到外形,不由自主想起一句广告词“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反正在一众筒中一眼就能认出它来,除了个头,个性的外形设计的是最夺人眼球的。因为电池用的是四节20700,不长,不粗,4锂的90也是专门有别于8锂的M12,因为12的高个头也会有人不喜欢。许多人说R90c头重脚轻,我试着还好吧,只要握持部位不要太往下就好。 操控: 除了无极调光,这种极亮隐藏,长按换挡的调光方式是我最喜欢的,长按换挡省去了啪啪摁一下,摁两下的麻烦,也有档位的进阶感,当别人感觉5000流明,8000流明足够亮时殊不知你还有个压箱底的20000流明,它不参与循环,双击两次也表明了它的地位和特殊性。关闭长按打开夜灯,并且夜灯也有三个档位,这个设计也非常的人性化;三击是锁定(开锁)手电,可以说功能上比较很好操作,很容易上手;我个人是非常喜欢金属按键的,R90c的金属按键手感很棒,不生涩,非常顺滑,给操控加分不少。 效果: 贴吧里R90c的效果图满天飞,有上三脚架的,有航拍的,非常专业,效果自然、真实。特别是朱大啵筒友的效果图,我也是看了他的效果图才忍不住买滴;我玩儿过TK75,K60,可以说R90C是它们的加强版,光柱粗壮有力,没有纯远射筒那种局促感,发现这类多灯头的光柱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一根粗粗的光柱出去,在末端也没有明显的发散,就像如意金箍棒的膨胀状态,嘿嘿,泛光区虽然没有12的大,亮,但也足够,因为关注点都在大又亮的中心光斑上了嘛,我想,即使同样是在5000流明,像K65这类筒子的气场也远没有R90c的大。 改进: 俗话说,金无足赤,筒无完筒。对于爱筒之人来说,当然希望R90C好上加好,比如:可以像TK75那样加入电压检测;可以在尾盖那里加充电头,这样就不用每次拧开充电了;还可以研发与12通用的电池棒,毕竟有的筒有会嫌90电量不够用,换用也符合当下大工业生产主流,这一点可以像迈特明酷学习。最后一点,发现个别35HI灯珠有点歪,虽然丝毫不影响效果,但看起来多少有点点的不舒服,在装配环节上还要精益求精啊! 总结: 外形壮硕气场大,浑身充满科技感;操控顺滑不生涩,一圈副灯有彩蛋;光束震撼粗又亮,怒射之后人惊叹;希望精益又求精,艾美明天更灿烂!
便携远射小杀器——夜巡者NI01lite 现在遇到一只好筒想写点东西,总是能唤起一些情结和思绪,话语未免有些絮叨,但真正的爱筒人士总是有些美丽的缘起的,我也不例外—— 我的入坑筒是某小直,第一次惊叹LED的白光,但骑行时发现它的射程太有限,不远处的前方依旧黑咕隆咚的一片,那时对于远射的渴求正式提上日程。这里插一句,除了讲究实用外,远射可能是每个男性桐油本性的追求,对前方,对未来,对未知有与生俱来的要求,总想看得更远,射得更远,再说那道坚定有力耀眼的光束划破黑夜也会有莫大的快感……再回来,当时把目光固定在了和小直同一家的C8上,再插一句,筒子的威力完全是由环境的亮度衬托出来的,越黑就会显得越亮,得益于挑选了一个全黑的胡同,一个小小的冷白C8竟然能怒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柱,我会永远记得几个村民惊叹的话语:“啥灯啊,这么亮?!”听到此,感到**爆棚……为了追求极致远射,还就结于C8的光面与橘皮,一个T6(U2)的灯珠配C8橘皮也就是1 2百米的射程,7 8百流明的亮度,可这就是我当初追求的理想“远射”之一。C8情节可能由此缘起。 入坑烧筒和热衷远射并驾齐驱,体会过了K60和TK75的远泛兼顾,也尝试了Mt 35的正宗远射,相互比较,还是喜欢远泛兼顾的风格,(啰嗦下MT35哈,请见谅~~)35虽然光强高,光柱细,受制于流明数低,光柱亮度不高,另外泛光区小,做为玩具玩玩儿还可以,但35太沉,出掉了,最后我留下了TK75做为杀器远射筒。但日常总不能挎着4锂的TK75外出吧,手边还得有个便携远射小杀器才好。 初识夜巡者还是在贴吧,当时它叫“守夜人”,记得店主说要转行造手电筒,阐释了自己的设计理念,何种外形有利于散热等等,当时和其他雄心勃勃的DIY厂家一样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兴趣,观望下生产出了第一代守夜人手电,稚拙的外形稍显丑陋,这种带有浓浓山寨风,还有恐怖的名字的“守夜人”让我退避三舍。接下来,说他锐意进取也可以,说想挣大钱也可以,新一代“手榴弹”诞生,独家秘方40灯珠的远射成了最大的亮点,到手后除了光色稍有些黄绿,光斑有杂光外,不大的筒身,合格的射程让我比较满意。那段时间,一个“手榴弹”让手电吧里炸开了锅,一个筒子能制造这么大的话题就说明产品可圈可点,现在的NA40的火热又让那位幕后的“夜巡者”王老板在DIY商家中变得独树一帜,话题不断。NA40的火热可能让店主无暇顾及稍边缘化的手榴弹,但我错了,那天无意看到了不锈钢头新版手榴弹卖家夜射图,咦?光色怎么不太绿了?再看介绍,原来有了些改进,忍不住,把老版出了,入手一只新版本:光斑外圈杂光消失了,色调不这么绿了,光斑比原来大了,点亮后可以轻按换挡了,档位增加了,也有爆闪了……唯一不满足的是光斑变大,暗自思忖,光斑大了,远射不就弱了吗?和王老板交流了下,新版本流明增加了10%—15%,光强还比老版本多一万,晚上试了下,的确是这样,光柱依旧有力,完全达到了自己预计和想要的效果!一个不大的筒子,竟然能怒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柱,以孔武有力的光强撕破黑暗,直抵未知的前方,这就是自己中意的便携远射筒!相似的光斑,相同的震撼,像不像三个C8合璧?一筒顶三筒,手榴弹做到了同等筒头远射第一,我经常戏称它为C8PULS,能唤起情结的筒子。 说他努力改进也可以,说想挣大钱也可以,仔细看下,夜巡者不锈钢头版换了光杯垫片让光斑更完美,果冻去的也更加平整,彻底,玻璃也镀上了绿膜,让光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手榴弹外形不可谓不经典,它拥有男人式粗犷外形还拥有热兵器的性感,它正逐步告别大大咧咧和粗枝大叶,正大踏步向正规化,模式化,产业化进军。 经典之筒——夜巡者NI01lite。 附:1.个人并不喜欢不锈钢头,觉得和筒身颜色材质很不协调,故要求店家安装的老头。 2.更多夜射图可以搜索贴吧或看买家发的图片。
重拾感动——记骇客MT09R手电 从我初谙筒事,早年间自月亮湖C8,高流明的M43之后,很长时间内没有接触到能让我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想把感受付诸笔端的筒子了,很多都是入了玩不了多久就出掉,变成匆匆的过客,筒子不能说雨露均沾,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认为:玩儿筒之人手电没必要过多,玩具筒必须要有,一个泛光,一个远射;袖珍筒两把,EDC、把玩足够;再加两个实用就差不多了。看了许多远射视频,断定纯远射不是我的菜,选择了TK75,还比较满意;泛光筒一直纠结,到手的都不是趁手的兵器,在手电群桐油那里了解到了骇客新筒09R即将上市,起初没有在意,骇客在我心里一直是外形拙笨,做工一般,不入主流的边缘品牌,但看到空空筒友的对比实拍视频,特别是包括品牌筒在内大兴虚标的今天,09R 5000色温版上积分球表现优秀,竟然达到了12500流明,想必6500K版亮度更高,这时刚把手里一高流明纯泛光筒出掉,发现09R的效果也正就是我想要的!想到此,就再也拔不动腿了,也不顾假期时间,也不管原价销售,几乎一天一次电话催促发货,筒子最后以顺丰空运昨发今至的神速到了手中。马上把玩,下面讲下我为之惊喜的原因: 1. 外形硬朗 审美这东西见仁见智,可能更多的人会认为骇客外形山寨感气息浓厚,对头,骇客手电的外形有统一的风格,无论大小,外形设计一脉相承。刚接触骇客感觉它充斥着不不羁豪放,不修边幅的彪形莽汉的气质,但看久了有几款筒子还是比较耐看的,比如我手里的SC02,外形俊朗;SC01也很不错,MT02也算可以,其他外形就不敢恭维了(个人看法而已)。说回今天的主角09R,它也属于第二眼美筒,初看一般,但到手后把玩几番还是蛮喜欢的,关键是和性能结合起来,溢美偏见之词可以给它:粗犷、有力、遒劲。由此而知,人和筒之间也要培养感情的,如果有缘分,它就是你的一道硬菜。 2. 色温很高 本人比较极端,玩儿筒就是为了纯亮骚,我从来不接触黄光,日亚,高显色那些幺蛾子,色温越高越好,09R专门要了冷白版本,如我所愿,目测色温不低,6500K以上,总体不绿不黄,实乃亮骚利器。 3. 射程可以、亮度惊艳、泛光适中 前文说过,远射筒我放弃了MT35,K70,虽然射程不错,亮度也可以,但光束太过集中,泛光太小,玩儿这种筒子还不如烧激光呢;但话说回来,不要射程也不行,脚下眼前亮一片,即使亮度很高,大泛光之下亮度难付,况且前方也一片漆黑。射程,亮度,泛光是一个手电和核心性能,无特殊需求,诸项指标达到中庸的调和就可以一筒走天下了,看,09R 有15000流明的亮度,再加上11万的光强,光束还是很有力的,人眼看起来会比流明数比它高的泛光筒震撼的多,再加上多灯杯的设计,泛光也说的过去。在亮骚的同时,也实乃实用利器。 4. 做工尚好 说到做工,可能有很多筒友会喷骇客,说实话,骇客在做工上属于发展中的状态,就这只筒来看,灯杯里面除了有品牌筒也有的灰尘外,还发现灯杯上有些类似油雾的雾气,不过这些都不伤大雅,按键手感可以,其他方面也没见明显硬伤,也希望骇客在品控上再精益求精,好上更好吧! 5. 价格可议 我是以758的原价入的,此筒活动价是588,但恢复原价后个人认为600—700元左右会更有市场。但即使客服在不议价的前提下以原价购入,我也觉得赚到了,因为喜欢嘛,我是卖掉前一个品牌筒入的09R,买完09R还剩钱,我就很满足了。看,品牌筒价格比骇客高很多,但不喜欢了,什么都别谈了。 6. 口碑提升 骇客有自己的工厂,应该不属于DIY阵营,但实事求是的讲,比一线品牌筒还差一些距离,但筒子风格还算突出,指向性也较明显,还是那句话,骇客还需要从设计,精细上下功夫,骇客客服也很客气,服务态度很好,经过努力,希望骇客的销量有更大的提升。 ——注:以上是基于我在晕轮效应下,对09R报以浓厚热情下写的一篇癫狂的自发的类似枪文的帖子,看官们可以捧腹大笑,也可以嗤之以鼻,完全只代表我个人一时的真实想法,对您购筒有无参考自我掂量,除了问题,我概不负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