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鸟摄影◎◎
青岛小小鸟摄影
关注数: 227
粉丝数: 1,045
发帖数: 16,350
关注贴吧数: 22
昨晚的月亮。观鸟镜60倍+后期裁切,相等于大约100倍的效果
红隼捉到一只小鸟回窝——距离120米,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珍稀鸟种——彩鹮,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天虎85APO鸟镜近期拍的鸟 白头翁乌鸫北红尾鸲雕鸮红隼
望远镜吧吧主竞选:NO.0004号候选人
这只红隼快成了我的御用模特了,早上给我表演了一番,下午继续更精彩。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早上红隼梳理羽毛——距离100多米,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冷酷威猛的雕鸮,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最轻巧便携的稳像望远镜之一,赛特龙FESTA12x21STABI 3适用体验 入望远镜坑快5年了,这期间出于对小口径舒适度的担心,几乎未涉足出瞳低于2.5mm的镜子,甚至1025这种规格都很少碰……前几天赛特龙的总代老徐同学问我想不想看看赛特龙新出的1221稳像望远镜,我说好啊,看看就看看,但是心里却在嘀咕:那么小的口径和出瞳直径亮度、锐度、通透感、舒适度都不用包什么希望………然而,现实却是我太草率了! 收到镜子当天已经是傍晚6点半了,天色已经开始昏暗了,打开包装拿出镜子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镜子真是小巧,比观穹24还要小巧,重量也很轻,完全没有稳像望远镜的那种臃肿感!上眼一看,我被惊艳到了,无论是亮度、通透感、色彩、锐度都大大出乎我的预料,甚至抵目舒适度还不错!视野也很开阔!上眼完全不是小镜子的那种感觉!看了一下说明书,尺寸:128×107×63毫米,重量:353克,装上两节7号电池的重量也从378克,妥妥的世界最轻稳像望远镜了。镜子采用中调+右目镜视差补偿调焦的反保罗结构,通过目镜组调节瞳距,调焦轮在物镜端,可能大部分人一上手会不习惯,好在我最近用胜途825(调焦轮也是在物镜端)比较多,用起来还算顺手。镜子做工精致,用料讲究!瞳距调节柔顺且具一定阻尼感,眼杯一级旋升,到顶有一轻柔的卡位,不会轻易滑下,高度足够,抵目无黑影;眼杯接目舒适度虽然没有大镜子的那种舒适感,但已经好过大部分25口径的小镜子,这是这个镜子给我的第一个意外;调焦阻尼轻柔均匀无空程,手感非常舒服!调焦迅速、精准,合锋感很强,但是峰值焦程很窄(很多小镜子都有这个问题);拨杆式稳像开关,设计的位置也不错,操作起来从容方便。玩过稳像望远镜的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稳像一开,都是顶级!这个镜子也一样,稳像打开后,世界一下子静止了,看啥都是清清楚楚,毫发毕现!这种感觉一下子就会给你带来一种高级感!这个镜子的防抖级别也不低,搭载了±3°防抖角的2轴万向节式光学抖动修正机构。防抖效果远远超过佳能液态棱镜防抖模式。防抖开启后也没见焦点漂移问题。 官方标注的绝对视场4.8度,理论表观视场57.6,实测表观视场57.6——57.9度(聚焦距离不同略有差异),视场标注真实!视场在小镜子里也是可以排前几位的!上眼开阔感很好,这是这个镜子给我的第二个意外。 色彩轻微偏冷,鲜艳通透,没想到出瞳直径1.75mm的小镜子竟然还可以做到这样通透,这是这个镜子给我的第三个惊喜。得益于反保罗的结构,这个镜子亮度也是令我印象深刻!反复对比观穹824、胜途825后也没觉得比那俩明显暗,亮度是这镜子给我的第四个意外。但是太阳落下以后,出瞳直径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和胜途825、BL820相比都是明显处于下风。 通过对300米外空调机聚焦后双眼离开目镜20cm观看,空调机完美合像,光轴精度极高,视场圈边缘干净利落,察觉不到任何变暗的晕影,合圆精准,视场圈外漆黑无变亮晕影,所以目视眼睛极度放松,画面满满的高级感,这种感觉我只有看徕卡镜子的时候有过。 由于精准的光轴精度,使得画面中心锐度非常好、扎实度也很高,完全没想到这个规格可以有这样的锐度,这是这个镜子给我的第五个意外! 良像可以达到40度的表观视场,且边缘劣化较轻,目视接近满场清了,这是这个镜子给我的第六个意外。 色差控制这块也可以达到合格水平,眼睛对准出瞳光斑中心时,30度表观视场的中心范围内基本无可见色边,斜眼看边缘有可见色差。对直线物体观测时,刻意观察边缘有可见的枕型畸变,正常观测这个畸变水平可以忽略。 白天逆光观鸟,有非常轻微的炫光,对观测几乎没有影响;晚上对灯光复杂环境观测,视场圈边缘偶有鬼影,中心偶有一处很弱的鬼影,消光水平还不错。 不足有二:1、调焦轮位置太靠前。2、调焦峰值行程太窄。第一个问题估计是因为防抖镜组、防抖电路占据了后部空间,导致调焦系统只能前置。第二个问题也是因为这种规格的镜腔太小,无法置入更长的调焦杆………… 总之,这款镜子给我带来的惊喜一个接着一个,体积、重量是我非常喜欢的,光学素质也是我比较满意的,特别适合观鸟、细节观测、登山观景等户外使用场景。根据总代老徐的说法,要争取到一个非常低的价位,能不能再给我们一个惊喜就看老徐啦!我们相信你!老徐加油! 详细参数: ・倍率:12倍 ・物镜:21mm・ ・棱镜:达哈棱镜 ・镜片涂层:全面多层涂层(相位差校正涂层、HR涂层)・ ・实视场:4.8° ・1000m前方视野:83.8m ・瞳孔直径:1.75mm ・亮度:3 ・眼点距:11mm ・最短对焦距离:2.7m ・重量:353g ・尺寸(mm):128×107×63 ・电池:2节7号碱性干电池(另售) ・电池寿命:约34小时 ・自动关闭功能:90分钟 ・附属品:专用软件外壳、挂件
雕鸮雌雄同框,距离接近200米,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小区里的乌鸫——观鸟镜接手机拍摄[br]
珠颈斑鸠梳理羽毛——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斑鸠的爱情故事,请看到最后..........
白头翁——观鸟镜60倍接手机拍摄
小区里的红隼——观鸟镜拍摄
单反相机+500mm长焦拍小翠的画质,相比之下观鸟镜+手机拍出来太渣了
60倍观鸟镜拍斑鸠
观鸟镜60倍、距离大约60米拍的珠颈斑鸠
继续赏花玩镜——悦目青云832
喜鹊登枝——天虎85APO观鸟镜镜后视频
胜途新款825继续拍花
观穹624、824小区拍花草
青龙下江南——青龙1042诸暨一游
悦目新品青云832初体验 因为收到镜子没几天就出发去了外地,条件有限,只能简单的描述一下对这个镜子的使用体验: 首先,这是一款精度非常高的双筒望远镜,无论是合圆合像都很完美! 其次,这是一款机械做工优良的望远镜,中袖、视差补偿、眼杯旋升、调焦手感都很到位!中轴阻尼大但不涩,掰动镜筒需要用点力,瞳距调好后很难改变,视差补偿调节阻尼感也是如此,眼杯两级旋升,旋升过程柔顺段位感强且不生硬!整机操作手感令人满意!眼杯升起高度基本可以完美抵目无黑影。 第三,这是一款调焦迅速合焦精准的望远镜,调焦既有一定阻尼感又很丝滑,随调随停,食指毫不费力,调焦过程合峰感在8倍镜里算是上乘。顺时针转动由近至远,和大部分镜子一样,用起来比较顺手,调焦行程450度,略短。 第四,这是一款光学素质不低的望远镜, 视场8.5°,实测表观视场64度,上眼有不错的开阔感; 看过这个镜子的透过率图,整机透过率在90%以上,部分色光超过91%,目视透亮,通透感不错! 目视色彩还原基本准确,且色彩凝重不轻飘,个别色彩会呈现偏暖趋向,根据透过率图可以看出略偏黄绿,但是人眼在白天对绿色不敏感,所以大部分时候目视不易察觉偏色。 大部分情况下视场圈内不易察觉色边,对于一些高反差的场景,视场圈中心70%范围内无明显色边,边缘可以看到较轻的色边。 目视良像可以达到6成,边缘也有一定辨识度,中心到边缘过度比较平缓,粗看良像范围非常大。 中心画质扎实、锐度高!解析力超过我看过的大部分832望远镜。 视场圈边缘部分有轻微枕形畸变,粗看不易察觉,看建筑基本可以达到横平竖直。 逆光时,视场圈内与光源对应方向会有炫光,但是通过调节眼点距可以有不错的改善,相对这个镜子其他方面的优异表现,消光问题可能是这个镜子的唯一明显槽点,但是也绝对在及格线以上。 总结,这是一款做工精良,光学素质不低,大视场、大良像、高精度、的轻便型双筒望远镜。很适合旅游户外徒步观景。希望悦目的这款产品能保持这样的做工,打造国产望远镜的又一个精品。
龙年将至,龙来了——博冠新镜青龙系列体验分享 穹反保罗、悦目青云……后面还有朗锋光辉、观穹光芒………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特别是博冠青龙和天虎旗云,以70°以上的表观视场+满场清的平场设计,号称可以平替施华NL的光学,让广大镜友们很是期待,尤其是那亲民的价格,完全出乎镜友们的意料,国产可以用这么低的价格做出近乎顶级的光学素质,真的是镜友们的福音。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博冠青龙APO的两个规格(842、1042)的使用体验。 这俩镜子到手后我用了一周时间尽量选择比较多的不同环境来体验这两款镜子,所以体验分享晚了几天。 一、外观方面 1、 镜体结构是常规的中调+右目镜视差补偿调节设计,外面是灰绿色橡胶铠装;调焦轮、视差补偿轮依然是博冠固有的金属格栅,格栅空隙是凸起的橡胶条,调焦和视差补偿调节都有不错的摩檫力。 2、 镜子中桥和物镜镜筒的凸起纹理组成了一个简化的龙头外形,镜筒两侧的防滑纹理也是龙鳞状纹理,镜子整体都充满了龙的元素,满满的设计感!实物外观也远比图片看着硬朗大气。 3、 硕大的目镜,在不同的光照角度下,泛出迷人的膜色,暗红、琥珀、暗绿……非常销魂。物镜镀膜主要以暗暗的黄绿为主。无论目镜还是物镜,镀膜都很高级。 4、 镜腔内部干净通透、一尘不染,五金加工精致细腻。 5、 镜体长度160mm,裸镜重量937克。体积重量在42规格里算是比较大块头了。二、机械方面,两个规格表现出的机械性能基本一样 1、中轴和视差补偿轮都偏紧,瞳距和视差补偿调节到位后不会轻易改变。 2、调焦轮阻尼有点大、略带生涩,大范围调焦时食指比较累,调焦合锋感不错,但是焦锋比较敏感。略带生涩的调焦阻尼加上敏感的焦锋,使得调焦不那么轻易到位,需要几天的时间去适应后,才能顺畅的调焦到位。逆时针转动由近到远,顺时针转动由远到近;调焦过程调焦轮铭牌不转,整个调焦行程一圈半。 3、眼杯5级旋升,高度足够,眼杯直径大且宽厚,抵目舒适度很好,偶有非常轻微黑影;眼杯旋升过程略带生涩,阻尼感不明显,段位还算清晰。眼杯旋升到顶后,继续逆时针旋转可以拧下眼杯悬空观看,体验美妙的无镜感。 三、 博冠这次在配件方面也是诚意满满,物镜盖设计非常高大上,有点徕卡NOC物镜盖的味道;除了以往常规的配件,这次还加了十字背带和全新设计的拍照夹,尤其是拍照夹,装卸非常方便;但是可能会因为手机厚薄不同而出现出瞳距离不匹配的问题。
观穹624样机初体验 因为是样机,所以这里对重量、外观、机械等方面就不做评价了,这里仅仅是光学方面的简单分享: 1、因为是保罗结构,加上4mm的出瞳直径,使得这个镜子的亮度方面毫无问题,一上眼就是通透亮丽。 2、色彩还原很准,和裸眼直接观察所体现的色彩几乎无差异,大部分色光都能很好的呈现,色彩对比也和裸眼观察没啥明显区别。 3、中心锐度表现优良,画面扎实、干净。 4、视场圈边界犀利,没有糊边和失光现象,视场圈内画面有很好的高级感。 5、良像范围4成左右,过度非常平缓,目视良像范围接近7成的,边缘能察觉轻度劣化,画面平整度不错。 6、观测楼群等物体时,四周能察觉一定畸变,注意力放在视场中心,畸变就不太容易察觉。 7、正对太阳方向,某些角度会看到炫光,将左手搭在物镜前端会有很好的改善。 8、对于我这种浅眼窝的人来说,眼杯升到最高可以抵目无黑影,抵目舒适度也不错。 9、近焦距离两米,且可以合圆,对焦系统是真正的内对焦的,估计成品是充淡防水的,而不是一般的防水。 10、到手几天一直放在窗台这也没有盖子,镜片表面干净如初,估计镀了疏水膜。 11、镜子标注的视场是9°,简易算法下表观视场54°,实测50°多点,中规中矩,目视也不会有憋屈感。 总之,这个镜子的色彩、亮度、锐度、通透感都有着优异的表现,对比度、反差都超过了自家的721......缺点是畸变略明显,消光处理一般,目前预售已经开始,价格是398,这样的价格拿到这等光学表现,且带有疏水膜、并且充氮防水的镜子,还是比较超值的。
给观鸟镜加装一个寻找目标辅助工具 有了这玩意可以轻松找到想看的目标
青岛唐岛湾观鸟镜拍野鸭
博冠惊鸿观鸟镜60倍拍月球
各种鸭........烧鸭、烤鸭、盐水鸭......... 裕众天虎85APO观鸟镜观鸟随拍
博冠蜂虎系列试用体验分享 蜂虎系列是博冠近期推出的低价位产品系列,主要针对的客户群为找蜂寻蜂用户,所以该系列没有推出8倍的镜子,三个规格分别是1042、1050、1250,下面就几天的试用体验给大家做个简单分享: 一、外观 镜子结构为中调+右目镜视差补偿的常规屋脊,充氮防水设计;调焦轮和视差补偿环秉承了博冠一贯的金属格栅风格,品牌特征非常明显;外部铠装了灰绿色包胶,镜筒两侧增加了蜂巢状网纹防滑处理,既增加了手感又突出了产品属性,包胶平整、严丝合缝。外型简洁、线条流畅。二、操作 非常令人惊讶的一点是,三个镜子的调焦、视差调节、瞳距调节、眼杯旋升…手感几乎完全一样,阻尼感都恰到好处,机械、五金这块应该说控制的非常不错,这点难能可贵! 眼杯两级旋升,高度较低,本人眼窝较浅,无法抵目观看,个人感觉再高5mm才能完美抵目。 三个镜子的调焦都比较迅速,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距离变化,食指只需轻轻一搓调焦轮就可以,合锋感也不错,这点便于更好的寻蜂、追蜂,但是合锋焦程都比较窄,尤其是1250,需要用力很细腻,甚至需要来回调节确认……这个问题用个几天后找到合适的手感就会改善很多。 三个镜子合圆、合像都不错,但是本人瞳距略窄,两个50规格的镜子合圆后物镜已经完全靠在一起了,这时候的瞳距大约是62,如果有瞳距小于62的镜友估计无法合圆了。 三、光学 三个镜子的发色几乎一样,都是略偏黄,观看暖色系的景物色彩鲜活饱满,同时冷暖对比也不错。仔细对比下来,1042偏黄最轻,1050偏黄最明显。 视场方面,1042和1250略大,表观都在63度左右,1050差不多61度。都达到了广角的标准;无论是镜后图还是目视视场圈边界模糊明显,不够犀利,多少有点影响观看。 三个镜子的通透感都属于中等偏上,其中1042最好,1050因为偏黄,色彩显得没有1042透,1250略差,但是1050呈现了更高的对比度与反差。 三个镜子中心锐度都不错,观看100米距离的物体边缘都可以清晰可辨,切成像较扎实,其中1042和1050差不多,1250略差一点;但是1250对细节的呈现略好于两个10倍的。 良像方面最好的是1050,大约视场圈5成左右,1042大约4成多点,1250良像范围小点,也差不多4成;但是视场圈边缘10%区域有明显劣化的现象,其中最严重的是1250。 亮度方面三个镜子都可以,考虑到寻蜂主要白天用,亮度绰绰有余,其中1050最亮,明显高于1042和1250,1042和1250差不多,但是色彩上出现的差异,1042和1250显得更白亮…… 三个镜子虽然有ED加持,但是色差控制一般,目视中心区域20%区域有可见色边,离开中心区域20%后色差开始逐渐明显,眼睛偏离出瞳光斑,中心区域也会察觉色边…… 畸变控制方面三个镜子中等偏上,目视基本不易察觉,镜后图边缘有枕型畸变。 白天阳光照射到物镜的时候,三个镜子的视场圈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炫光,消光水平一般。 总结,蜂虎系列总体上符合这个价位的光学素质,中心锐度、解析力都可以达到优良水平,虽然有一些不仅人意的地方,但是以找蜂寻蜂为目标客户的话,还是可以轻松满足客户需求的。
天虎85APO观鸟镜到手阳台试镜拍几张镜后
皓月当空——高倍望远镜拍摄的月亮,月海、月坑、环形山
肯高阿凡达二代825使用体验 今天天气不错,小区里植被的颜色也变得丰富起来,带上阿凡达2楼下拍了一些图分享一下,顺便聊聊这个镜子的使用体验。外观上和上一代没啥区别,只是一些标识位置有所变化;眼杯依然是一级旋升,旋升到顶也没有明显卡位,但是用力压一下也不会滑落(这点比尼康EX25好),出瞳距离还是10mm,不适合眼镜党,抵目观看睫毛很容易扫到目镜,好在二代加了拒油防水镀膜,目镜不太容易搞脏。我手上这台的铰链阻尼不大,是我用过的双轴里阻尼最小的,单手轻易就可以把双筒分开至合适的瞳距。视差补偿环和一代一样,有一个突起的按钮,调整视差补偿比较方便,阻尼感不错。调焦行程很短,大约370度;由于景深比较大,合锋感不是很明显,而且合焦焦程很窄,调焦非常容易调过,需要非常细腻的用力进行微调,好在调焦手轮阻尼顺滑,调焦操作还不算难受…….. 上眼的第一感觉就是色彩纯正、鲜艳,亮度也有一定提升,通透感明显好于上一代。 视场和上一代一样,还是8.2度,实测表观大约60度,表观视野在小镜子里是最大的之一。但是视场圈边界不够犀利、有糊边问题,这点相比上一代有退步,好在视场比较大,目视不太容易注意到。 中心锐度中等水平,相比上一代基本一样,好于尼康EX825;良像范围大约6成,相比上一代有所提升,边缘劣化不算重,过度比较自然,目视良像显得更大一些。 大部分场景中心无可见色差,边缘色差也很轻微;目视黑白分明的物体,中心能感觉到轻微色边,小口径色差控制还是有一定保障的。早晨8点到9点,逆光观测时视场圈会出现炫光,对观测有一定影响,不过小镜子单手持镜观看也不累,空出左手可以搭在物镜前也可以改善炫光问题。 对楼体观看,无明显畸变,基本横平竖直,镜后图能看出四周有轻微枕型畸变。对远处目标合焦后,双眼离开目镜20cm看,左右图像完全重合,无高低差和水平发散,光轴精度很不错、合像完美。 总之,这个镜子最大的优点是视场大、亮度高、色彩鲜艳,不足之处主要是眼点距短、调焦不容易找到焦峰…….但是综合素质相比尼康EX25、Vixen APEX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以上分享仅限于对我手上这台肯高阿凡达二代825的主观体验,和其他人买到的阿凡达2代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和其他人的观看体验也存在个体差异,特此说明!
国庆黄金周玩镜子——艾斯基乾野850
艾斯基乾野850镜后图(都是近期不同时间拍的)
艾斯基新品——捕手1556ED初步印象 首先,在拿到这个镜子之前看过这个镜子的外观及镀膜的图片,对这个价位(闲鱼全新的才1600)、这个规格的屋脊镜子就没抱什么希望,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不会太好:色差控制、画面扎实度、亮度、色彩、通透感等几个方面。 拿到后感觉外观做工方面没啥问题,艾斯基的做工一直都是可以的…….外型也比之前的捕手1056、1256好看的多,中轴、调焦、视差补偿阻尼都不错,但是焦峰非常敏感,很容易调过头,而且合锋感不是很强,需要仔细调节;刚开始非常不适应,经过几天的磨合,慢慢的找到了调焦手感,才开始能够快速准确的调焦;眼杯虽然只有两级旋升,但是高度很好,可以抵目无黑影。 镜体长度180mm,重量1030克,重心略靠前一些,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左手握持略靠前一点,右手略靠后一点,这样既可以保持不错的平衡和稳定,右手食指还可以轻松搭在调焦轮上。 在眼杯抵住眼眶的情况下,手持观测的稳定性还可以,没有细微观测要求的话,可以手持观看。 光学方面,色彩、亮度、对比度都让我挺意外的,色彩鲜艳还原相对准确,亮度也超出我的预期,甚至要比天骄1556还要亮一点……对比度反差也不错,但是空气中略有薄雾,对比度会急剧下降,这也是很多低端高倍镜的通病吧。 中心锐度还不错,比我想象的好,画面还算扎实,但是良像范围不大,大约占视场圈的3成,好在中心6成区域的画质劣化还算比较轻、过度也比较舒缓,目视感觉良像要大的多……..畸变矫正一般,对直线物体观测时,在视场圈中心外6成区域开始能察觉枕型畸变,镜后图畸变明显。 正对阳光方向,太阳离轴30度左右,没有可见炫光。 最后来说一下这个镜子的色差,这个镜子自大的槽点就是色差,我这个对色差不敏感的都能感觉到比较明显的色边,在眼睛绝对对准出瞳光斑中心的时候,视场圈中心2成区域无可见色边,离开此区域色边开始逐渐明显……如果眼睛没对准出瞳光斑中心,色边会很明显………好在这个镜子眼杯高度很好,可以抵目,观测时眼杯抵住眼睛,能较好的控制住眼睛和出瞳光斑的相对位置不易变动………. 总之,还是那句话:抛开价格谈性能就是在耍流氓!做为一款低价入门级的高倍屋脊镜,虽然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还是有它存在的价值的,对一些预算低、又想体验一下高倍、对光学要求不那么高的镜友来说,或者做为寻蜂、电力巡线………这个镜子还是可以胜任的。
蔡司征服者832使用体验 首先感谢镜友…..提供了这个镜子,让我有幸体验了一下蔡司著名的征服者832。虽然之前没看过征服者系列,但是从用过征服者的镜友中反馈的信息也多多少少的了解了这个镜子的一些性能,尤其是对832规格褒奖有加。下面就聊聊我对这个镜子的使用感受。 外观方面,蔡司的中低端做工确实不符合它的品牌形象,外观看着很粗糙,缺乏高级感,和国产的胜途、艾斯基、博冠等品牌的外观做工相比显得很低端。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一过称623克,对于832规格来说可不算轻。眼杯的形状不像我们常见的圆柱状,而是顶端明显弧线收缩的外形,这种设计应该是和西方人的深眼窝很贴切,但是不太适合亚洲人的眼窝外形。 三级旋升的眼杯,卡位非常生硬,以至于我在升起两级以后以为到头了,后来经镜友告知是三级,这才敢用力再旋升一级………全额升起后我依然感觉高度不够,抵目黑影频繁,好在我备有各种尺寸的眼罩,找了一对套上后可以完美抵目了。中轴很紧,瞳距调好后轻易不会变动,这点不错。调焦轮阻尼和SF差不多,调焦手感非常棒,调焦阻尼均匀,调焦反馈很清晰,合锋感不错。视差补偿调节需要稍许用点力,但是很柔滑。
徕卡顶级NOCTIVID842随拍 发图之前先随便聊几句: 做为三大之一的徕卡顶级系列,当你有机会把它带到适合的场景中,它的表现绝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也就这么回事,徕卡NOCTIVID确实有其独到之处的。 1、就是它的色彩,很多镜友觉得NOCTIVID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神,其实你要明白它适合看什么,用它去看花花草草,用它去看红瓦绿树.......你就知道它的色彩多牛了。 2、中心锐度真不是一般的高!虽然没有直接对比,但是凭我之前保留的大量的SF、EL、NL镜后图相比锐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3、视场圈边界极度锋利,是我用过的所有镜子里最锋利的。 4、视场圈外漆黑漆黑的,显得画面通透亮丽。 5、消光绝对顶级素质,逆光毫无雾感,色彩表现依然丰富饱满。 6、工艺品一般的做工,精致耐看,爱不释手.... 现在真的理解为啥很多镜友玩了一圈三大,最后都在玩徕卡了........做为玩具它真的很合适........
望远镜镜片脏了咋办
宾得微距望远镜——虫虫镜拍锦鲤
讨论:为啥很多人却觉得虫镜远景不锐.......是我眼睛有问题吗? 如题:我一直觉得虫镜远近景锐度都很好,可是也有部分镜友觉得虫镜远景不够锐,问题到底出在哪?是我眼睛有问题吗?以上镜后图的中心截图,大家觉得这样的中心锐度算不算很锐?
难得的大视场7倍便携反保罗——观穹721 之前已经发过观穹521的详细体验帖子,除了倍率的区别,这里只说一下721与521其他不同的地方: 1、外观由亚光会改成光面白,其实我觉得521白的,721灰的或许更合理 2、眼杯高度比521好,抵目更加完美 3、镀膜有所不同,目镜镀膜区别很明显 4、表观视场更大,达到了55度,7倍低端镜子里这个表观视场已经不多见了 5、色彩更加纯正,521略偏暖,721更冷艳,看着感觉721更白亮 6、反差比521略低一点,但是不明显 其他方面基本一致,可以参考521的体验帖
艾斯基新品850ED——再次颠覆了我的认知 前几天艾斯基的新品阿贝1042颠覆了我对国产镜子调焦精准度的认知,让我体验到了国产镜子从未有过的、合锋感极度清晰的调焦精准度…….没过几天又一个新品:850ED,以6.25的出瞳直径+8.2度的视场+143mm的长度+很不错的色差控制+优秀的色彩还原+非常爽的抵目舒适度,再次颠覆了我对国产镜子的认知!说实话,在拿到这个镜子之前,我对这个镜子的表现还是比较忐忑的,主要是以下几个问题在我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 1、850这个规格长度才143,明显的短焦比,色差控制能行? 2、850这个规格143的长度、却又8.2度的广角视场,目镜容错度咋样? 3、色彩还原不知道会是咋样?但是根据图片显示的镀膜颜色,我预判这个镜子色彩不会差。 4、良像咋样?大口径、大视场、大良像…….光路设计难度不是一般的高,所以怀疑良像会不会一般? 今天上午收到这个镜子急匆匆打开包装,一上眼………哇塞!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顾虑都是多余的! 1、最担心的色差控制远比我想象的好,目视视场圈中心5成范围内无可见色边,5成到7成范围在高对比度物体上略有色边,7成以外才能察觉到色边,但是因为视场较大,正常观测下眼睛基本顾及不到那么边缘的区域。我的担心看来是多余了。 2、视场按照标注换算是8.2度,实测表观视场60.3-60.7(距离不同),对于一款出瞳直径6.25的镜子,有这等的视场,实属罕见!这也是这个镜子的最大亮点! 3、眼杯又粗又厚实,三级旋升后抵目舒适度非常爽,既可以看全视场,又能感受到视场圈的硕大;眼球随便转动几下基本无黑影,就算没有完全对准出瞳光斑,也不会有不适,容错度非常好,舒适度爆表! 4、光轴精度精准,合像合圆都是完美,抬手就看无需任何调整。 5、机械、做工精良,各项调节舒适柔顺,调节过程处处都感受到了一种高级感;调焦阻尼柔顺丝滑,合锋精准、干净利索! 6、良好的精度+大口径,促成了这个镜子的极高锐度和解析力,看几百米远的树干末梢,细节分明、丝丝入扣。 7良像范围远比我想象的好,目视起码6成范围绝对清晰,且直到边缘过度舒缓,边缘部分劣化也不算明显,目视毫无干扰。 8、色彩还原既准确又饱满,无论是红色、绿色、蓝色、还是黄色………都有着鲜活的色彩呈现,难得国产镜子有这样的色彩表现,这点在国产镜子里绝对可以名列前茅。 9、镜后图有可见畸变,目视基本不易察觉,扫视也无滚球效应,畸变控制恰到好处! 10、对着太阳方向看楼体背阴面(阳光直接投射到物镜上),基本没有雾感,在反复对比消光水平不错的徕卡复刻840后感觉消光水平要略好于徕卡。(夜晚灯光复杂环境的表现后续补充) 总之,这是一款颠覆性的镜子,它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和特色,6.25出瞳+8.2度的视场是它最大的亮点!使得这个镜子给我带来了极好的舒适性。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短板,或许在以后的使用中会发现,再行补充! 以上是我个人的纯主观感受,不代表任何人和任何商家,由此产生的交易与本人无关。
郑重提醒! 最近很多小号,采用咨询、一问一答、开箱图.....等各种方式宣传一些2、300的所谓ED、FMC、性价比.......或者诱导大家去直播间买镜子.............. 这里提醒大家: 1、两三百的镜子别指望有ED和FMC 2、所谓性价比是相对的 3、直播间的价格基本都高于正常价格 4、大家如果选国产可以考虑正规点的品牌,价位二三百到几千都有,完全可以满足大家不同的预算要求。 附:国产部分正规点的品牌有胜途、博冠、裕众(天虎)、悦目、森林人、西光、朗峰、艾斯基、观穹 此贴仅为提醒贴,无需回复!
悦目新品——带有旋升眼杯+中调的832保罗
Vixen APEX J HR1042WP体验分享 说起Vixen(中文名:威信)这个牌子,可能很多初玩的镜友都不是太了解,它是成立于1949年的日本著名光学设备制造商,产品涵盖了小双、大双、观鸟、天文………近些年在日本的望远镜销量一直处于第二(第一是肯高),其阿特斯双筒系列、天文系列…..在一些资深镜友圈里口碑还是很不错的;其天文系列是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日本东京国家天文台等知名机构的采购品牌之一。 APEX J HR42是威信新推出的一个由日本原产的中端系列,之前体验过这个系列的842,做工、操作手感、光学素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次我就把目标瞄向了表观视场更大的1042。经过一个多月的不同场景、不同天气、不同时间的使用体验,我想对这个镜子可以做个大致的主观定论了。 一、 外观做工 1、APEX J HR1042WP外观做工精致、包胶处理严丝合缝;镜腔干净通透,一尘不染,处处体现出日系的风格。 2、镜体长度145mm、重量614g,属于1042规格里比较小巧的。这样的体积重量对长时间户外携带、使用还是非常友好的。当然,这个重量估计镜体主要部分用料不是金属。 3、整体结构采用中央调焦+右目视差补偿调节的常规设计,外部采用橡胶铠装,表面是非常细腻的磨砂面,这种处理方式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握在手里既饱满又不生硬,有很强的亲肤感,而且还具备一定摩擦力。 4、中轴调节柔顺、阻尼感不松不紧,恰到好处;视差补偿调节比较紧,阻尼感比较生硬,好在这个调节不会经常用到。 5、眼杯三级旋升,段位感强且不生硬,眼杯升降操作非常舒服;眼杯直径宽大,升到最高抵目舒服无黑影。但是15mm的眼点距对于戴眼镜使用来说可能不太友好。 6、调焦柔顺无空程,合锋感明确清晰,不拖泥带水,整个调焦行程大约500°,实测近焦距离2.5米,合圆率50%左右,具备一定近距离观测能力。 7、左手握住物镜筒,右手握住镜桥前部,右手食指可以轻松搭在调焦轮上,人机设计不错。 个角度展示长度重量近焦
宾得微距望远镜拍知了
即将上市的艾斯基阿贝棱镜新品1042ED屋脊 先上外观图首先,这是一款阿贝棱镜的1042ED镜,外观简洁大方,包胶硬度适宜,不易粘灰,外形不像一般阿贝棱镜的镜子那样物镜筒有一定外漂,而几乎是直的,长度173mm,重量感觉不到800克,拿在手里感觉明显比国产平场轻。 眼杯三级旋升,段位清晰,阻尼柔顺,且抵目舒适无黑影。 调焦顺滑、合锋感强,且迅速。 中轴和视差补偿阻尼感非常棒,调好后既不会轻易改变,调整时又不用费力,这点必须表扬!
5.1青州玩宾得AD732ED 5.1小长假去了趟青州,正好带上刚到手的宾得新品AD732ED,另外还带了徕卡BL820
蔡司SFL840使用体验以及与徕卡复刻TRINOVID 840的简单对比 首先说明一下:这是纯使用体验,不是评测,以我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对一支望远镜做客观评测。 SFL840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巧、轻便,做为一支全尺寸的双筒望远镜,144mm的长度、640g的重量,对于长期户外使用非常友好;外观秉承了蔡司胜利的很多元素,有点像缩小版的胜利HT,但是视差补偿放到了右目镜上。这次蔡司竟然放弃了之前的酒红膜,目镜物镜不同角度呈现出了绿色、黄色、金黄色、红色。。。。等颜色的镀膜。中轴阻尼略紧涩,调节瞳距用力小了调不动,用力大了容易调过头。。。。眼杯三级旋升,阻尼均匀柔顺、段位感清洗柔和,抵目舒适无黑影;调焦轮位置恰到好处,握住镜筒食指轻松搭上,调焦顺滑合峰感强,干脆利落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 光学方面,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比度高!反差强!同时蔡司这次一改往日风格,竟然把色彩做的非常准,加上较高的对比度,所以目视通透感极高!在色彩还原准确的基础上,观看绿色植物却还能呈现非常高的饱和度,后来通过拍摄白墙发现绿色透过率的确偏高,只是眼睛白天对绿色不敏感;中心区域呈现了顶级镜子的解析力,成像扎实锐利,边缘有一定劣化,但过渡很舒缓,良像范围没有顶级那么极致,但是也足够大;实测表观虽然只有60.5度,但是目视却呈现了很大的视盘,视场圈又细又锐,视场圈外漆黑一片、视场圈内干干净净,消光水平优秀;目视楼群,基本横平竖直,畸变控制优良;色差控制虽然不如SF,但是起码和EL、NL一个水平,甚至略好。 总之,这是一只非常成功的手持双筒望远镜。假如它和SF卖一样的价格,我会毫不犹豫的选SFL,何况它还比SF便宜。
天虎2080使用感受 最近朋友看我悦目APO大保罗玩的不亦乐乎,便把他的天虎MS2080发给我体验了一把,下面就我个人此镜子的一些使用感受做个分享。 拿到镜子的第一感觉就是没有想象的那么重、那么大,查询了一下资料重量是2.4kg,比悦目1770APO多了100克,长度和1770APO也差不多,2080的镜子和1770的长度重量竟然差不多,出乎意料。外观上,除了包胶是麻面仿饰皮铠装,其它方面基本和1770一样。 举起镜子上眼一看,嚯!感觉满场清啊!赶紧上架子仔细调焦看看,果然,良像非常大,近乎于满场清了,而且解析力非常高,180米外楼体墙壁的上颗粒细节清请楚楚,画面扎实度绝对达到优秀的水平,赶紧拿出手机随手朝对面楼体拍了一张镜后图,拍完一看吓一跳,文件达到了27M,这是我玩过的镜子里镜后图文件最大的一张,然后对着不同的主体又拍了若干张镜后图,文件都在23M-26M之间,1770APO之前最大拍到23M,足见这个2080的解析力是非常惊人的,可能也有倍率优势吧,但是之前用拉玛70APO大双接14mm目镜,28倍也没拍出这么大的文件。。。。镜后图在电脑上放大细看,视场圈中心表现出了极高的画质,物体边缘刀削般犀利! 而且在镜后图回看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近距离的视场大(大约66.5度),远距离视场小(大约64.8度),大约差1.7度的样子,保守估算表观视场在65左右,也算是大表观了。。。。。这么大的视场再有20倍、80口径加持,上眼的感觉确实震撼,眼睛得到了很好的视觉享受。夜幕降临看着对面楼的厨房红红火火忙活着做饭的场景,仿佛我已置身于他人家中。。。。。。随着街灯的亮起,会发现有一定的炫光干扰,但是调整一下眼点距炫光会减轻很多。。 色彩还原方面,略微偏暖,但也基本能够达到真实还原。亮度虽然比1770APO略暗(目视感觉不明显,镜后图对比才能感觉到)但也达到了通透明亮的水平。目视楼体横平竖直,畸变控制很不错,由于倍率高,纳入视场的画面有限,扫视楼体也察觉不到滚球。 个人认为这个镜子不足的地方两点: 1、对比度相比1770APO略差。 2、只能安装普通的中轴三脚架适配器,导致整体重心太靠前,不如悦目APO那种可以前后调节重心的适配器好用(当然这也算不上啥问题)。总之,这款镜子对于高倍党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用于居高临下远距离观景、赏星观月都是很给力的。 以上仅为本人对此镜子的使用感受,不代表任何人任何商家,由此产生的任何商业行为与本人无关!
海边玩镜子——奥林巴斯STD 天气慢慢的暖和了,在户外手也不用一直插在口袋里了,突然想起找老徐要来体验的几个保罗还没好好看看呢,于是带上奥林巴斯STD840、1050去海边溜达了一圈,欣赏一下熟悉却又久违的海景,也顺便拍了点镜后图。
2023新年买的第一个镜子——1770APO 入坑的第一个镜子就是博冠猎手2大保罗,从那时开始一直对保罗的体积不太感冒,在体验过FMT750后,对双调大保罗更是不想再碰,所以玩了三年多镜子,也就入手过两款体积相对较小的保罗镜:海白菜830和悦目魔改732。对口碑不错的悦目1050APO也从没想过搞个看看,所以老五有新的APO出来也从来不会问我要不要看看。。。。。。直到1256APO出来后,看到好评如潮,我想要不搞个放阳台上架玩玩?于是就找老五说了想买个1256APO,谁知老五直接来了一句:不是你的菜。。。。。哈哈哈!我说我上架看,不带出去。他说1770APO马上就下线了,你既然上架子看,那你还不如搞个1770APO呢。。。然后交钱,等了20来天后收到了编号为220001的1770APO。镜子的做工、外观、渊源在这里就不说了,和悦目APO其它规格一脉传承,在这里直奔光学感受! 第一感受,大广角!标注的绝对视场4.3度,实测表观视场足足72度,加上大口径及17倍的倍率,目视确实很惊艳!非常奇怪的是,我看NL1042、拉玛70APO大双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第二感受,锐度高!中心锐度是我之前看过的镜子里锐度最高的。 第三,良像大!目视几乎满场清!起码有57度以上的视场范围可以辨识细节,良像范围足足的8成,边缘劣化也很轻、过度非常自然,最边缘也具备一定的细节辨识程度。 第四,色彩真实自然!1770APO的色彩还原在大部分场合下非常出色,只有观看冷色调的时候,略感偏暖一点。 第五,畸变控制良好,目视不易察觉明显畸变,只有最边缘的区域才能感受到枕型畸变,但由于视场巨大,边缘的畸变也很难引起眼睛余光的注意。 第六,消光不错,这是我用过的消光最好的国产镜子,逆光几乎看不到炫光,晚上灯光复杂时也没见鬼影,对着黑暗区域视场圈外有强光的时候,能察觉轻微炫光。 第七,色差控制优良,既然是APO,那色差控制就是其强项了,也可能是我对色差不敏感,大部分情况下视场圈内无可见色差,只有在晴天阳光下对高反差物体观看,能察觉到一点红、绿色边。 第八,使用感受: 1、体积与重量。700px的长度、2300克重量,比我想象的要友好很多,比我的相机+长焦要轻了1000多克(经常手持这个套设备拍鸟),所以我可以短暂手持几十秒无压力(这个因人而异吧)。 2、抵目舒适度。悦目的APO全系列配置了两套高度不同的眼罩,以适用不同人群,我用高眼罩可以完美抵目无黑影,而且因为大目镜大眼罩,眼睛可以完全沉浸于眼杯中,观看非常舒服。 3、镜体包胶设计的条楞,加上保罗的粗镜筒,握着非常饱满,握持手感很到位。 4、调节手感,1770APO各项调节都不错,阻尼感很好,柔顺丝滑。 第九,不足:物镜端外部是裸露的金属,没有包胶包裹,因为用惯了物镜端有包胶的镜子,所以用完放下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咣”的一声。。。。。 综合评价,悦目1770APO,是一支光学素质顶级,价格亲民的大口径高倍率镜子,综合特点是:亮度高、大视场、大良像、色彩正、畸变色差控制都不错的镜子,光学表现绝对达到顶级镜子的素质!虽然双调镜子用起来不是太方便,但是上三脚架后可以腾出双手进行同步调焦,还算方便;手持看的话,最好是己住大约距离的刻度,用的时候大体估算一下距离预先调到合适的刻度再举起来看。鉴于1770APO优良的表现,我立刻又下单买了1256APO,在发表这个贴子的时候,1256APO已经到手,表现依然优秀。 以上纯属个人对此镜子的主观感受分享,从而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与任何人任何商家无关!看了此贴的镜友买不买都与我毫不相干!也麻烦您不用在这里告诉我你买或者不买!
830的对决——Nikon P7vsM7 自从尼康今年更新了尊望和帝王两个系列的双筒望远镜之后,很多镜友一直比较关心P7和M7的两支830到底哪个更值得拥有,在此我对这两个镜子做个简单的对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外观二者都是中调加右目镜视差补偿调节的常规屋脊设计,体积上M7更小巧,P7相对比较粗壮;拿在手里M7更压手一点,包胶M7比较硬,P7比较柔软,但是P7的包胶可以轻易的划出划痕。 配件上两者差不多,P7的物镜盖是分离式的,不如M7的方便。(图中P7的物镜盖是我后配的) M7的镜桥相对较窄,镜筒有比较大的空间便于握持,且食指可以轻易的搭在调焦轮上,相比之下P7在这方面不如M7那么自如。 二、机械二者眼杯都是三级旋升,P7段位感非常强,阻尼感也很好(也有镜友反应手里的P7眼杯旋升阻尼很小),M7的段位感相对比较柔和,但是M7的眼杯高度和升起高度都非常低。P7的眼杯直径非常大且宽厚,加上足够的旋升高度,P7抵目非常舒服且无黑影,M7抵目有黑影,且舒适度大不如P7。 两个镜子都有视差补偿锁定,都是拉起视差补偿环调视差,按下便可锁定,但是M7的视差补偿环拉起后很容易回落。。。。。P7拉起后有明显的卡位,不易回落。 二者的调焦阻尼都不错,调焦很柔顺,调焦同步性非常好,无空程。调焦合峰感P7更好。 二者的物镜目镜表面都加了疏水膜,脏了比较容易打理,冬天使用目镜也不易起雾。 二者的中轴阻尼都很好,紧而不涩,瞳距调整很顺手。 二者的光轴精度都很好,目视眼睛无需调整,不易疲劳。 三、光学 1、视场,M7绝对视场8.3度,P7绝对视场8.7度,因为P7的畸变矫正更好,所以视场圈边缘部分不像M7那样有拉扯状畸变,所以P7虽然纳入视野的范围更大,但是二者的实际表观视场几乎一样。 2、锐度,中心20%区域P7锐度略好,此范围之外,M7锐度更好。2、良像,M7好于P7,目视M7良像范围可以达到40度的表观视场,P7有30度的表观视场。3、亮度,P7明显透亮,估计M7为了保证更大的良像范围,用了更加复杂的目镜结构,所以亮度上不如P7。4、通透感,P7上眼更加通透亮丽。 5、色彩,M7色彩还原略有偏黄但更接近原色,P7色彩更加鲜艳靓丽,冷中带粉,色彩对比更加强烈。 6、边缘,M7更好,P7边缘劣化严重,但是二者视场都不小,大部分情况下眼睛不太会注意到边缘的劣化,所以目视没啥不适的感觉。7、畸变,P7畸变控制好于M7,P7目视基本不易察觉畸变,M7在边缘出现直线物体时能够感觉到明显枕型畸变。 8、色差,M7有ED加持,色差控制明显好于P7,但是P7中心的色差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9、消光,P7消光明显好于M7,M7在逆光情况下有明显炫光,P7炫光很轻微。 10、芒线,二者都有比较明显芒线,芒线控制基本一个水平。
我心目中的X832 这是按照我个人的喜好P的X832,如果这样的外观,在目前X832的基础上,改善一下偏黄和消光问题,并配合优秀的品控,我会毫不犹豫的再买一支这样的X832plus
宾得彩蝶微距望远镜拍菊展
博冠新品瑞鹤1042ED体验分享 国庆假期收到了博冠发来的新品:瑞鹤1042ED样机。镜子的做工、包装、配件、附件满满的高级感,包装盒模仿了施华洛世奇的盒子,显得很高档!一句话:卖相不错! 镜子采用常规的中调加右目镜视差补偿调节设计,外表采用莫兰蒂灰绿色橡胶铠装,软硬适中,两侧特意设计了磨砂面来提高握持摩擦力;调焦轮、视差补偿环采用了博冠一贯的金属格栅包裹,辨识度非常高,一眼就可以认出是博冠的产品! 拿在手里,重量轻、体积小、握持手感不错,做为一款1042规格的镜子,这样的体积重量,很适合长时间户外携带使用。 眼杯三级旋升,段位感清晰、阻尼感强,眼杯高度与出瞳距离匹配合理,完美抵目无黑影,眼杯直径大且厚实、边缘圆滑,抵目非常舒服!目镜盖太紧,无法快速装卸。 瞳距调整柔顺阻尼适中,调整手感很好;视差补偿调整顺滑、调节很轻松,个人认为阻尼感稍微轻了点;调焦轮手感舒适,调焦阻尼均匀无空程,但是需要快速调焦的时候感觉略紧;调焦合峰感强,焦锋略敏感,调焦行程偏短,从最近合焦距离到无限远调焦行程大约450度,千米至无限远调焦行程只有90度。 上眼第一感觉就是这个镜子相比博冠之前的产品色彩更纯正、通透感更强!而且依然保持了博冠畸变控制好的优良传统,画面干净平整! 硕大的视野圈看着舒适明亮,虽然相比标注的7.2度略有缩水,但是表观视场差不多有65度,属于大广角的范畴了。 经过反复的闭眼、睁眼观测,眼睛无需任何调整,没有什么不适,光轴同步性非常好! 中心锐度不错,画质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从中心40%以外画质开始逐渐下降,但是衰竭非常舒缓,以至于专注于观测目标时不易察觉四周的劣化,目视毫无不适之感。 在观测高对比景物时,中心外30%——60%的区域能够察觉一定色边,60%至边缘色差相对明显,虽然用了ED镜片,但是色差控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白天逆光时候,视场圈底部偶有轻微白色雾状光斑,夜晚灯光处于视场圈边缘时,会出现环状炫光,调整眼睛和目镜的距离可以稍有改善;正对点状光源可以看到较长的芒线。 综合评价,博冠这次没有采用平场结构,虽然良像范围不如鸿鹄,但是换来了更好的色彩还原,更加明亮的通透感,个人认为观感比鸿鹄略好;做为博冠定位于仅次于鸿鹄的次顶级产品,我们看到了很多改进之处,但是也有一些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 感谢博冠给了我这次新品体验机会,让我阅镜经历又多了一个新品——瑞鹤1042ED! 注:上述观点纯属个人的主观体验!
海洋生物标本博物馆——虫虫镜的主场 带着宾得6.5虫虫镜参观青岛海洋生物标本博物馆,是虫虫镜大显神通的地方,不过全程都是隔着玻璃,画质略有下降
青岛水族馆——宾得虫虫望远镜镜后视频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