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鸟摄影◎◎ 青岛小小鸟摄影
关注数: 227 粉丝数: 1,045 发帖数: 16,342 关注贴吧数: 22
最短的全尺寸屋脊镜——悦目青云8.5×43ED 前些日子刚体验完了最短的32屋脊——长度108mm的Avantar32ED…这又来了最短的全尺寸屋脊——长度122mm的悦目青云8.5×43ED。 其实我今年7月底就看过这个规格的工程样机,当时就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这次拿到的全品的试制机……这个镜子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短,小胖墩一个,要不是43口径的粗壮感,还真像个832,长度比很多832都短点,只比我手里的蒙塔娜1025长了一点点……这对于很多户外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镜体用的是金属材质,裸机重量765克,对于全尺寸的屋脊来说,这个重量正也算是常水平。镜子采用的是中调加右目镜视差补偿调节的常规结构,外观铠装了颗粒面灰绿色包胶,纹理、颜色和青云832保持了风格一致,简约大气!包胶严丝合缝,中轴、眼杯也无阻尼脂外溢,做工很到位。调焦阻尼柔顺、均匀、无空程,双目调焦同步性非常好;三段式旋升眼罩,卡位清晰,升降顺滑;眼杯直径大、厚度也不错,升到最高抵目舒适无黑影。中轴和视差补偿环紧而不涩,调节自如,调好后轻易不会改变。 外观、机械、做工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个镜子除了短,最大的亮点其实还是在光学上,在看过工程样机的时候我就被它的中心解析力给惊到了……这么短的尺寸,光学调教到这个水平,悦目算是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上眼的舒适度非常好,合圆合像精准,双筒光轴一致性完美,眼睛毫无不适,非常放松。 其次,中心的锐度高、解析力强,看百米外的草丛毫厘毕现、丝丝入扣!这种感觉我只有在海白菜这类顶级保罗的8倍镜子上有过类似的感受。可能跟它多了0.5倍有一定关系。同时,远距离的解析力也很强,特意对600米、2000米距离上的目标进行了观测,可以有很好的分辨力。晚上看星点也比较扎实,几乎看不到芒刺。 远距离解析力,场景1,距离600米。场景2,距离2000米。场景1镜后图场景1局部截图场景2镜后图场景2局部截图第三,调焦精准,双轴同步性强,合焦感很清晰,合焦行程比青云832略宽,焦锋很容易找到。目前我过手的国产镜子里,只有艾斯基阿贝、青龙56和青云8.5×43有这样的感觉! 第四,色差控制出乎意外,这么短的镜子一般来说色差控制不好做,但是这个镜子的色差控制做的还是不错的,大部分情况下不易察觉到色边;对高反差物体观测时,中心6成以内的区域无可见色边,只有到了边缘才能察觉到色边。但是这个镜子在非最佳眼点距、眼睛偏离出瞳光斑中心的时候,中心4成区域外能察觉色边。第五,良像率比较大,目视良像差不多达到7成,大约占了45度的表观视场,对于非焦前平场的镜子来说,这个水平不算低,边缘劣化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且过度还算平缓。
稳定!舒适!超大视场!观穹宸海525使用体验 本尊之前总有镜友跟我提到过一个视角达到15度的视界王525屋脊镜,这个规格想想也感觉能非常爽,后来在淘宝搜了一下,发现外观、做工都很一般,又在帖吧看了镜友拍的镜后图,感觉这个镜子除了视场大,其它很一般,尤其是良像范围太小了…也就对此类镜子失去了兴趣。最近观穹却推出了同规格的宸海525,那浅灰色的外观、以及精美的做工,还听说用了更好的镀膜、目镜结构也做了优化,一下子又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就找老徐借来样机玩了几天,同时搞了视界王525进行了对比……下面就宸海525(以下简称:宸海)的使用体验以及和视界王525(以下简称:视界王)的对比做个简单分享。 含物镜盖573克与视界王同框对比图首先,拿到镜子的那一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银灰色外包胶铠装,表面磨砂处理,银色的调焦轮和视差补偿调节环闪烁着锃亮的金属光泽,做工精美、时尚秀气,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让人顿生把玩的欲望!外观与做工优秀!相比之下,视界王的外观很low,塑料感很浓,一眼的淘品牌特质。 其次,目镜盖摘取顺畅,盖上也比较严实;物镜盖是类似宾得ZD那种固定在中轴上,不会丢失,装卸也非常方便。配件合理、匹配度高。 第三,中轴紧致且柔顺,瞳距调节很舒服!眼杯三级旋升,卡位清晰,阻尼轻柔,抵目舒适无黑影。中远距离调焦阻尼顺滑轻柔,到近距离阻尼略变大,双筒调焦同步性好,无空程;视差补偿调节紧但不涩,定位清晰。机械方面优秀!视界王的眼杯旋升只有一级,且毫无阻尼感,升到顶也没有卡位。 第四,上眼望去,第一次感受视角竟然可以如此之大!因为这几天一直在玩青龙1256、1556,vixen1650稳像……等高倍镜子,突然换成宸海525,那感觉就是用惯600mm长焦镜头后突然换成16mm超广角…视野豁然开朗!15°的绝对视角,感觉是在看50寸21:9的超宽显示器。视界王的绝对视场略大,为15.8° 第五,在这么大的视角下,目视依然还可以有接近5成(约33度的表观视场)的良像范围,镜后图也有4成的良像。由于视角太大,边缘劣化比较明显,但是因为视角超大,眼睛有效观测范围根本到不了那么靠边,所以边缘的劣化对目视干扰不大。相比之下视界王的目视良像大约有三成半,且边缘劣化比宸海严重,目视已经能明显感觉到边缘模糊。 宸海825视界王525局部对比图第六,5mm的大出瞳上眼舒适明亮,即使在晚上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观测效果,而且晚上使用时由于边缘的像质衰竭不易察觉,反而感觉良像范围更大了。从镀膜上可以看出宸海的膜色更加高级丰富,所以宸海在亮度上比视界王略高也是情理之中了。 第七,色彩还原基本准确,几乎察觉不到偏色,加上有更好的亮度,相比亮度略低、色彩略偏黄的视界王显得更加通透。 第八,双筒合像合圆都比较好,精度很高,高精度是双眼目视锐度的保障,所以宸海的中心锐度还是蛮高的!晚上观星星点也比较扎实,这点视界王做的也不错,两个镜子的中心锐度都不低。 第九,犹豫镜筒比较短,倾斜射入的光比较容易传递到目镜,所以这个镜子消光方面一般,夜晚灯光复杂环境下,会有炫光,偶尔出现一到两个鬼影,但是比视界王还是略有优势。 第十,5倍手持稳定性极高,单手持镜毫无压力,就像开了稳像……不升眼杯悬空看非常爽!这种高稳定性其实也会获得不错的细节辨识度。 综上,宸海525体积不大、重量也不是很重,使用起来即稳定又舒服,很适合观剧、看比赛、观景、巡天……也很适合把玩。现在正在搞预售,估计价格会很给力! 特别说明: 1、 可能是我手机摄像头的第一片镜片和宸海525目镜最外面的镜片匹配度太差,导致这个镜子镜后图非常不好拍,拍出来的良像、视场圈边界的锋利度、畸变都比目视差很多…目视视场圈边界还算干净,畸变也没有那么明显。所以,镜后图仅作参考。 2、 以上是本人对手中的这台宸海525和视界王525的实际使用体验,不代表其它人手里的同款镜子有相同体验。
国产新镜,渐入佳境!青龙1256、1556使用体验 博冠青龙系列从年初的42系列,到后面的50系列,一直到现在的56系列,我是一路见证了青龙系列从最初42系列的各种问题,到50系列的日臻完善……再到今天56系列的完美呈现……当初拿到42系列样机的时候,我就对其机械、精度不太满意,尤其是调焦拖泥带水,很难找到焦锋……为此我向博冠方面做了反馈……后来拿到50系列的时候,我发现这些问题已经改进了很多,机械不那么生涩了,调焦也柔顺了很多,调焦比42系列也好了不少,但是依然存在两个规格在调焦、合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使用体验有所不同;而当我听说青龙将要推出56高倍系列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担心精度能否满足要求……我们都知道,口径越大、倍率越高,对加工、装配等精度要求越高,高倍会放大精度上的不足……但是当我拿到56系列的时候,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我感觉新推出的56系列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状态……我想,青龙全系列都按照这个水平去做的话,那真是镜友的福音了。下面就我对青龙1256、1556的使用体验做个简单分享: 首先,眼杯旋升不像以前那么生涩了,调焦阻尼也很柔顺……调焦非常到位,合锋感非常强,焦锋很清晰,干脆利索,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一下就合焦,合焦即锋利! 其次,精度非常高,合像合圆都几乎于完美,通过目镜看出去,反复闭眼再睁眼多次,眼睛毫无不适,非常放松… 第三,色彩还原接近真实且饱满艳丽,略轻微的偏青冷使得画面清澈通透。 第四,双筒的高精度一致加完美的合像,使得双眼目视呈现了极高的锐度。 第五,高锐度加饱满厚重的色彩,使得看啥都感觉很细腻、很精致,画面充满高级感,这种感觉只有在顶级镜子中才有过。 第六,良像范围居中度高,双筒的良像范围完全重合,这点非常的难能可贵!加上焦前平场的加持,让目视真正达到了满场清、锐到边!配合70多度的大视场显得格外高级! 1256良像图:1556良像图:第七,反差高,对比度强,即便是阴天、轻微雾霾也能实现不错的远景辨识力。特别是1556这样的高倍,看远景雾感也比很多10倍镜子轻。 第八,消光也做得不错,逆光观测大部分情况下看不到炫光,依然可以保持不错的辨识力,个别角度会有月牙炫光,但是通过调节眼点距可以有很好的改善。夜晚灯光复杂环境也未见鬼影。 第九,视场依然保持着青龙一贯的大表观风格,1256表观在70°左右,和842、1050大致相当;1556表观差不多74°,和1042、1250大致相当。青龙全系列表观视场由小到大依次为1050、1256、842、1250、1042、1556。 第十,1256倍率十足12倍;1556略虚,实测14.8倍(在标准范围内),镜友实测的施华NL1452实际倍率是14.5,SLC1556实际倍率为14.7,所以1556的14.8已经非常不错了。 其它未涉及的方面和42、50基本一致,可以参考之前关于42、50的体验帖,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1256畸变和视场展示图1556畸变和视场展示图最后聊一下56系列手持稳定性的感受: 对于长度200mm、重量1200克的手持双筒镜来说已经算巨无霸了,我持镜的方法采用左手略靠镜筒前端一点,右手靠后一点,同时右手食指能顺利的搭在调焦轮上,这样可以比较稳定的使用1256持续看个一、两分钟;使用1556的时候,我会戴个棒球帽,左手食指搭在帽檐上,其它手指握持镜筒……右手食指搭在调焦轮上,其它手指握持镜筒……也可以获得不错的稳定性。当然,对于1556来说,最好的稳定办法就是上三脚架,然后你会惊喜的发现望远镜原来可以这么清晰…… 总结,博冠这次拿出的这两款56系列双筒,我个人认为可以算是顶级精品了,无论是机械、精度、还是光学素质……完全可以看齐国外顶级镜的水平……可喜可贺! 以上体验仅针对我手里的青龙1256APO和青龙1556APO的真实感受,不代表其他人和其它的青龙双筒望远镜。特此说明。
Vixen ATERAⅡ ED H1650WP简测 今年赛特龙、威信、西格绍尔都推出了各自的50口径高倍率ED稳像系统,看外观感觉是同一模具的产品,不过各自推出的倍率又有错位........而且一些细微功能也有差异,价格也是相差较大,下面就威信这款ATERAⅡ ED H1650WP(以下简称1650)的使用感受做个简单的分享。 这款1650外部铠装采用的工程塑料材质,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防滑效果还可以,但是手感不如包胶那么舒服,且防护性不太让人放心;好处嘛就是重量比较轻,裸机重量才840克,这在此规格的稳像镜子里算是优秀了。外型上镜体中部有一定的收腰处理,握在手里比较舒服,而且这个收腰的位置恰好在镜体重心的中间点,重量平衡非常好,拿在手里感觉重量根本没有800多克。握持感远好于佳能1850。 瞳距调整比较紧,但阻尼均匀。眼杯三级旋升,有一定卡位感,到顶无旷量;眼杯高度对我来说不够高,无法做到抵目无黑影,好在稳像系统比较强大,悬空看也可以获得不错的舒适感。调焦阻尼柔顺无空程,正反调整阻尼一致,手感不错,焦锋清晰,合焦迅速,调焦系统不错。 拨杆式稳像开关,使用方便,开启稳像后手指可以解放,不像有些按键式稳像开关需要一直按着。稳像级别是±2°,实际使用中这个级别就这个倍率来说已经很好!另外威信近期推出的几款稳像望远镜都加了一个很人性化的功能:就是稳像开启后,把镜子往左侧一下就开启小振幅高频率抖动消除模式,往右侧一下就开启大振幅低频抖动消除模式,这个功能非常实用。 电源是用两节7号AA电池,可以连续使用大约16小时,实际使用时长可能会因防抖模式、电池等因素而有一定出入。 另外,这款1650稳像镜体做到了IPX7级防水,电池仓的防水等级是IPX4级,由于电池仓在镜体下部,实际使用时如遇到下雨天也不会有妨碍。 光学方面 表观视场标注54.7°,实测≥55°,不虚标。 良像范围大约30°表观视场,边缘劣化不算重,过度也比较平缓,边缘画质的下降对目视没有影响。 中心锐度中等偏上,但是有稳像加持,目视细节辨识力还是好过大部分同倍率普通镜子。 畸变控制中等水平,镜后图看有比较明显枕型畸变,目视感觉还可以,没有什么不适之感。(本人对畸变不敏感)。 色差控制不错,目视中心区域70%范围内无明显色边,边缘区域不刻意观察也不易察觉色边,眼睛偏离出瞳光斑时会察觉到色边,对于这样一个高倍率镜子来说已经很好了,看来用的ED玻璃等级不低。 色彩还原基本准确,色彩风格比较明快、艳丽。 反差对比度相比我之前玩过的几个同等倍率的镜子要好不少,可以达到千元级842的水平。 夜晚灯光复杂环境基本看不到杂光,消光做的不错。 这个镜子有个不太让我满意的地方就是物镜端的外延是个弧形的,我日常习惯于看完的镜子物镜朝下竖着放,这个弧形的外延不容易放稳,很容易倒.......加上塑料的外壳放置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对我手上的这支镜子的使用感受,特此说明!
此镜在手,P7下课——肯高UEXC32ED初体验兼与P7 830的对比分享 肯高UEXC32系列以其370克的重量、108mm的长度、以及亮丽通透的成像,在广大镜友圈子里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两年之后,肯高又推出了UEXC32的ED版,在体验了5天样机后,我的感觉是P7 830可以下课了…这几天一直对UEXC832ED(以下简称UEXC)和P7830(以下简称P7)两款镜子进行了反复对比,对比结果如下: 首先,32口径的UEXC体积非常小巧,乍一看就是25口径的加粗版,比30口径的P7小很多,长度108mm,比P7短了15mm,重量406克,比P7轻了71克,镜筒直径40mm,也比P7细了8mm。在这么小的体积里,做出了主要光学指标都不次于、甚至超过P7的光学素质,这点非常难能可贵! 其次,色差控制明显好于P7,在P7能察觉色边的区域,UEXC无任何色边,只有观看高对比度的物体时接近边缘的区域能察觉色边。 第三,良像范围明显大于P7,在P7彻底丧失细节的区域,UEXC依然可以辨识一定细节,边缘画质也好于P7。 第四,中心锐度也略强于P7,看远处大楼上的窗户UEXC看到的线条很精细,细节刻画更丰富,P7看到的线条就相对粗犷一点,少了一点精致感。 第五,色彩艳丽度、通透度、还原度都不次于P7,亮度略高于P7。 第六,畸变控制基本不相上下,都属于比较好的水平,目视基本横平竖直,刻意观察边缘会有轻微的枕型畸变,扫视楼体不易察觉滚球效应。 第七,消光比P7略差,夜晚灯光复杂环境下,炫光比P7更明显。这是唯一一项不如P7的主要光学指标。
望远镜吧吧规 望远镜吧是广大望远镜爱好者交流、分享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观鸟镜、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体验、新品发布、玩镜趣事等的快乐园地。在这里无论是无论是新手还是老玩家都可以就望远镜的话题畅所欲言。 为了大家能更好的在这个平台上愉快交流,特制定此吧规,所有望远镜吧吧友都应自觉遵守本吧规,不得以不了解吧规为由逃避责任。 一、违禁话题 1、禁止发布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话题。 2、禁止发布煽动民族仇恨和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话题。 3、禁止发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话题。 4、禁止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违法内容。 违反此项吧规者,删帖+长期封ID 二、违规行为 1、禁止使用不雅或不恰当的ID和昵称。 2、禁止从事非法商业活动。 3、禁止模仿贴吧管理人员ID或者他人ID,用以假冒管理人员或破坏管理人员形象。 4、禁止任何本吧吧友对吧务团队禁言。 5、禁止使用带有产品宣传性质的ID。 违反此项吧规者,长期封ID,直至改正 三、违规内容 1、禁止发表包含谩骂、侮辱、人身攻击等内容的帖子。 2、禁止发表不符合本吧主题,或者无内容的灌水帖子。 3、禁止同一内容或者相似度很高的内容多次发表。 4、禁止文章内容或个人签名会包含有影响吧友浏览的、误导吧友判断、引导吧友消费的内容或格式。 5、严禁为个人而盖楼帖,恶意灌水,抢楼。 6、严禁发表所有企图挑战吧规和吧务团队权威的擦边球帖。 7、严谨发表只有开箱图、开箱视频等没有任何对镜友有参考意义的帖子。 8、涉及横向对比的帖子,请说明具体优劣明细,最好有事实依据(镜后图、镜后图局部截图、镜后图的数值对比…..),禁止毫无根据的张口就XXX好。 违反此项吧规者,删帖、删帖+封ID(1-10天),情节严重的长期封ID 四、违规挖坟 1、坟帖定义: *一个月以上的无任何技术含量、无任何参考价值的帖子。 *一年以上的纯镜后图、镜后视频分享帖。 *一年以上的售后问题、二手交易问题讨论帖。 *两年以上的咨询帖、话题讨论帖。 *五年以上的评测、体验分享帖。 2、挖坟就是在上述第一项罗列的帖子里跟帖、顶帖的行为。 3、上述第一项罗列的帖子,吧友可以浏览,但不得跟帖、顶贴。 违反此项吧规者,删帖、删帖+封ID(1-10天) 五、散布广告 1、禁止发表带有店铺名称、联系方式、店铺地址等信息的帖子。 2、禁止发表宣传价高质劣、假冒伪劣产品的帖子。 3、针对那些价高质劣、假冒伪劣的产品,吧务团队会对其全面封杀,杜绝这类产品在本吧出现。 违反此项吧规者,删帖、删帖+封ID(1-10天),屡教不改者,长期封ID 六、不正当宣传 1、本吧允许商家宣传自家出品的产品,但必须声明自己的商家身份。 2、禁止在宣传自家产品的同时踩踏别家产品。 3、在回复涉及多个产品购买的选择问题时,禁止只拿自家产品优势做文章。 4、禁止商家以镜友的名义宣传自家产品。 违反此吧规者,删帖、删帖+封ID(1-10天),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长期封ID 七、虚假宣传欺诈镜友 1、商家在宣传自己产品时,只能涉及镜友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不得以用了XXX玻璃、XXX镀膜等镜友无法考量的内容拿来宣传。 2、凡是有国际、国家统一标准的技术指标,一律用国际或者国家统一标准,不得用商家自己制定的标准来混淆视听。 3、禁止发表虚假用料的宣传内容。 4、禁止发表标注参数不达标的宣传内容。 5、在电商平台的宣传页里有大量虚假内容的产品,不得在本吧发帖宣传,即使在本吧发帖没有涉及虚假内容。 6、吧友不得发表涉及虚假宣传的产品体验帖,或有可能对其他镜友产生误导的体验帖。 违反此吧规者,删帖+封ID(1-10天),情节严重、屡教不改者,长期ID 本吧规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会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特别说明:吧务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过手几十个、上百个以上各类望远镜的高级发烧友,对望远镜的优劣、用料、各项技术参数…..都了如指掌,对一个望远镜存在的问题都是一看就知道…… 所以奉劝那些不良商家收起你的小心思,不要想着利用本吧去宣传你的那些破烂来欺骗镜友,踏踏实实的做好产品才是正道! 对于不良商家本吧绝不会手软!
天虎85APO观鸟镜简单使用感受 入手天虎85APO鸟镜也快一年了,时间真快,一直想写点关于这个镜子的使用体验,然而中间体验了一堆各种成品、样机就把这个搁置了,今天有点时间抓紧写写。当初入观鸟镜的目的就是为了拍鸟的时候轻装上阵,一个架子、一支鸟镜、一个手机OK!为此先入手一支相对便宜点的博冠惊鸿观鸟镜试试水,感觉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拍摄需求,所以就入手了号称国产鸟镜天花板的天虎85APO......到手后,带着它上山下海的拍了很多鸟,大家可以搜一下我的帖子,这么长时间用下来我对这支观鸟镜非常满意!主要优点有: 1、低倍到高倍全程恒定66度大广角!接手机拍视频可以拍出完整的9:16像场。 2、低倍到高倍全程畸变控制很到位! 3、色彩还原比较准确。 4、高倍色差抑制也不错,60倍的时候眼睛没对准中心会察觉到色差。 5、高倍的时候锐度、亮度都超出我的预期。 6、消光处理很出色! 7、眼杯高度很好,抵目无黑影。 8、通过转接环可以用天文目镜。 9、平场目镜,低倍到高倍全程满场清。 10、做工精良!品控出色! 但是镜子没有完美的,这个鸟镜也有一些小缺点: 1、30倍时候目视没啥问题,但是拍镜后很容易出黑影,不容易找到手机与目镜的最佳距离,边缘容易拍糊。 2、调焦环式的调焦方式不如那种双速调焦轮那么精准方便。调焦很灵敏,有时候需要反复调整才能找到焦点。 3、眼杯旋升没有段位,如果不需要全升眼杯的时候,眼杯容易下滑... 4、物镜盖装卸不太方便。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总之,我对这支镜子的综合表现非常满意,高倍画质也能满足我手机4K视频的拍摄。 下面是相同拍摄参数、同一时间段拍摄的同一场景。依次是30倍、40倍、50倍、60倍
时隔四年半再玩博冠X——博冠X32系列体验分享 2019年在我刚入坑几个月的时候,博冠发布了新品X832ED,当时就被它的外观所吸引,然后就在当年的双十二入手了这个款镜子,因为那时候刚入坑,对镜子的优劣也没有太深的认识,所以仅仅是发了几张镜后图……另外,我当时这个镜子存在着良像不居中的问题,博冠给我另外发了五个让我从中挑选一个满意的,挑选过程又发现了很多其它方面的品控问题,对此,博冠非常重视,让我把每具镜子存在的问题一一写出来附在包装盒子里寄回去,以便他们和工厂沟通强化品控,杜绝后面再次发生类似的问题…后期据我了解这些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024年博冠又推出了X1032这个规格,同时X832也做了升级改进,并且包装配件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所以就向博冠申请了X系列这俩规格的体验机………一、X832相对于老款的改进升级 1、首先包装盒子改成了和青龙、瑞鹤一样的那种包装盒(以前是黑色带塑封的包装盒),并且附赠了收纳包(早期的X系列配件没有手拿包)。2、其次,眼杯仿碳纤维纹理由原来的光面改成了压光面,外观相比老款显得更有档次。 3、良像范围更大,畸变控制略有提升。新款832目镜估计加了非球面镜片,良像范围比老款大了不少,边缘劣化也比老款轻很多(老款的边缘模糊有点干扰观测了,新款没这个感觉);同时,畸变也比老款轻一些。由于畸变矫正的改进,边缘图像的拉扯轻了,视场略有缩小(不对比察觉不到)。4、色彩还原相比老款更纯正。新款832的目镜镀膜和老款不同,膜色更加丰富,所以新款的色彩还原非常纯正,几乎看不出偏色。 5、眼杯高度相比老款更合理,抵目舒适度有明显改善。老款我无法抵目,新款可以轻抵。 二、832和1032的使用体验 1、色彩。832的色彩还原几乎不偏色,1032略偏暖黄。 2、视场。832表观视场大约64度,1032的表观视场大约62.5 3、良像。目视832的良像接近大约41度的表观视场,边缘劣化也不算严重,1032可以达到47度的表观视场,边缘劣化很轻,接近满场清…1032那良像一上眼有点焦前平场的感觉……(注:我的手机摄像头和大部分望远镜的目镜匹配度不好,拍出来的镜后图良像都比目视小) 4、中心锐度。两个规格的中心锐度都非常好,解析力也很高,感觉1032比832锐度还要高一点点(也有可能是倍率高带来的错觉)。 5、亮度。两个规格都可以达到国产同规格里比较高的水平。832的通透感更好,1032因为偏暖黄,亮度也不如832,显得通透感略差。 6、色差控制。色差控制这块这俩镜子基本差不多,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说不上好,但也不差,中心40%区域基本也看不出色边,边缘色边都比较明显……观看光比大的物体,中心20%区域外都会偶尔飘出点轻微紫边。 7、消光。光线复杂环境下有炫光,特别是离轴角30度区域有强光的时候,视场圈有明显炫光。 8、机械精度与操作手感。眼杯三级旋升,阻尼和卡位都非常好;眼杯高度不错,我可以轻抵无黑影。中轴阻尼适中,瞳距调节柔顺。调焦阻尼适中略有阻尼不均匀……两个镜子的调焦合锋感都不强,1032的合锋感略好点……两个镜子都能轻松合圆…… 注:以上体验仅针对我手里的这两台X系列镜子,由于每台镜子的个体差异以及每个人的眼窝、视力、大脑对视觉的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会对相同系列的镜子有不同的体验感受。特此说明!
博冠青龙50APO系列使用体验 青龙50APO系列已经到手20天了,对这个系列两个型号的特性也大致有个比较深层的认识,可以发表一下我个人对这俩型号的使用体验了。青龙42系列刚上市的时候,就这个系列的使用体验已经发过帖子,在那个帖子里就青龙的一些特点也做了详细的分享,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不足之处,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那个帖子。今天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50系列与首批次的42系列之间的变化和改进;1050、1250之间的差异以及50系列的一些使用体验做一个分享。 第一部分,50系列(以下简称50)相比首批次的42系列(以下简称42)有所改善的地方: 1、 调焦阻尼顺滑了许多,正反两个方向的调焦阻尼基本均匀一致。 2、 合焦行程更长一些,找焦点更容易,合锋感更强。 3、 合像精度大幅度提升,画面扎实度更高,更锐利。 4、 上眼的舒适度更好,眼睛更放松。 5、 色彩还原更趋于真实,通透感更强。 6、 眼杯旋升手感略有改进,不像42的那么生涩了。 在首批次42系列中存在的不足可以说在50系列中基本得以改善,估计后批次的42系列应该也会有相应的改善。 第二部分,1050和1250的横向比较: 1、 实测表观视场1050是70度,1250是74度,1250是青龙四个规格里表观视场最大的,表观视场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1250(≈74)、1042(≤73)、842(≈70)、1050(≤70)。2、 1050的锐度扎实度略高于1250。 3、 色彩还原度1250最好,色彩纯正,1050略微有偏绿,但是比42系列有所改进。 4、 远景解析力1250因为倍数优势,非常给力;1050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5、 对比度方面1050略好于1250,反差更高,显得更加通透;1250相比1050会显得有非常轻微的雾感(不对比看察觉不到)。 6、 调焦方面,1050更容易找到焦点,合锋感更强;1250相对于1050来说合焦行程略窄了点。 7、 1250的调焦阻尼更丝滑,1050的调焦阻尼相对1250来说略紧,不过调焦都很顺滑。 8、 两台50规格的镜子镜体都是180mm,长镜体的重量分布不会那么集中,所以手持也没觉得比42的重多少,但是50的重心更靠前,在观看的时候需要左手靠前握持,右手靠后握持,才能比较好的控制平衡的同时,右手食指也能够顺畅的完成调焦…… 其它方面和42系列基本都一样,可以参考42的体验帖。 通过对博冠青龙50系列两个规格的充分体验,可以说国产镜子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如果后批次的42系列能做到我手里这两台50系列的水准,那么国产镜子追上三大就不是梦了……就目前我手里这台1050的综合素质已经完全可以超越蔡司徕卡的顶级1042,看齐施华的顶级1042,也毫无问题!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