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的力量 海风的力量
关注数: 124 粉丝数: 282 发帖数: 11,549 关注贴吧数: 45
论足球明星和娱乐明星的区别 娱乐圈年收入过亿的有几百人,过千万的估计上万人,但是娱乐圈明星除非出违反法律道德的大事,平时没人管特们挣多少,私生活多乱,挥金如土,娱乐明星不被喷原因有三 1.社会大众认为娱乐明星收入为纯商业市场性收入,与国家无关 ,人家挣自己的钱,可以去仇富,但表面确实找不到什么槽点 2.娱乐明星只有个人标签,没有国家标签 ,歌唱得好不好,戏演的好不好,跟国家无关,你不喜欢可以不看,没有喷点 3.娱乐明星有自己的粉丝文化与强大的舆论控制能力经验,普通大众掀不起波澜 。中国娱乐圈一年的公关费估计比整个中超收入都多,这就是钱的力量 4.足球收入的点点滴滴都被曝光,娱乐明星的保姆,保镖,豪宅,股票无人问津 。中国像足球一样的行业多了去,别的行业普罗大众接触不到,一辈子也不会了解而已。 足球的原罪是什么 1.菜是足球世界原罪,强如巴西,意大利踢在世界杯的不好时也挨喷。国足不被喷才是奇怪的事,但这些喷的人中,有多少是借机发泄,有多少是恨铁不成钢,有多少是朋友圈跟风,有多少是爱过痛过。在骂的同时,别忘了去支持女足和青训,女足夺冠已经结束一段时间了,别忘了。 2.有国家属性是原罪,理论上没进过国家队的职业球员跟那些娱乐明星没有任何区别,就是个人从业者,拿着自己的社会工资,只是跟着进国家队的那些人倒霉,被绑架而已。中国足球从业者不等于国家对,这个道理要理清楚。 3.有些东西是社会问题,而当下足球,成为了这个问题最好的载体。几个男人一起喝点酒吹吹牛 ,在网络上宣泄一下生活中的情绪,在公司和社会上为了生活忍气吞声,这就是当下中国足球所包裹的东西。。。
现在野球场几乎见不到孩子 说青训咱也不是专业的,说说草根足球 青岛应该是国内草根足球发展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直到今年还有800多支草根球队,每年四项全市业余足球锦标赛事,30多年历史的市长杯中小学生联赛。 但足球人才出的越来越少了 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青岛的业余草根球队数量是多,但根据统计平均年龄将近40岁。回看10多年前,在青岛的野球场上,从10几岁到40几岁大家一起踢,中学学生能占一半。如今青岛各大院校的足球场都免费开放,再也见不到中小学生的影子。 20年前,青岛的中小学校队选拔极为严格,从完整的各校内联赛中挑选人才,专业队再从市长杯选拔人才。 今年,很多小学都凑不齐一只完整球队,家长更不愿意让孩子浪费时间。 看足球和踢足球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现在的孩子在有限的学业和特长教育的挤压之下,是不会把宝贵的时间去踢球的。况且,在中小学踢球不够篮球帅,也没有现场观感。游戏和抖音是不是比去踢球有意思。 说到底这是社会的问题,谁也没办法,中国经济最近20年发展太快,人得生活水平提高太快,生活内容极大丰富,踢足球这件事需要很长时间去建立兴趣,这很难,现在是快餐时代。 有人说为什么乒乓球,射击,跳水平时也不见得全民普及,成绩好。我只想说,中国这些传统项目专业运动员的数量可能都比其他国家业余爱好者都多,这还需要全民普及吗。 中国足球会改变,也随着社会而变。对了,日本教育,在很多年前,社会已经认同了有一半的人不了大学的现实。我们的超高速经济发展也在降温,大家静下心来,足球也就好起来了。
关于青岛球场的内场设计问题 青春足球场内场设计确实没有那么惊艳,这也是目前这批球场的共性问题。大家期待了那么年,太期待一个完美的作品了。 其实从奥体中心到专业球场已经是巨大的跨越,有多少人在几年前还对虹口羡慕不已。进步需要过程,回头看看日韩世界杯球场,现在大部分更看不上眼了。欧洲专业球场历史悠久,也是不断演化成现在这样 国内建一个专业球场,外形,容量,灯光秀是前三位的要素,能给你保证边线距离,看台c值这类已经谢天谢地了,座席布局,包厢设计这类纯视觉效果类的工作就不能强求了。 因为设计工作者和方案拍板者的身份不一定是专业足球场迷,就好像让我们去设计歌剧院座席一样,我们懂歌剧迷的需求?各城市的大剧院有多少人真的在意里面的座席布局,那个每个座席的位置可比足球场严谨科学多了。 而且不是所有欧洲超级球场,都能完美契合国情,新白鹿巷在我们这连里规划都过不了,安菲尔德扩建个屁,英超90%的球场会因为疏散问题被禁止使用。别忘了在我们这里,建筑的安全隐患才是最基础的命门。 最后,一个国家同时兴建这么多同属性建筑,哪有那么多的创意,来哪个设计院都不行。纵观最近全球的足球场设计,国内这批是不是综合评价都还不错?大兴机场的设计厉害不,还是跟青岛胶东机场变成孪生,有时候愿景是好的,要现实,也要有耐心。
世界杯申办球场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虽然中国整体申办世界杯的优势很明显,但是每个城市的竞争并非只是国内竞争,每个城市都是要作为中国复兴的的样板展现到世界面前。 从08奥运会来看,中国要举办世界杯主要会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城市筛选。 国际交通的发达程度(航班,游轮为主),城市大型国际活动接待能力(市内交通,外事酒店接待能力外事服务,餐饮接待),城市大型外事活动组织经验及安保(非常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风貌及空气质量(不可描述),球市及球场建设。 从之前的一些国际大型活动来看,国内除了北上广深各项条件先天具备,其他城市如果没有此类大型外事活动先例,800-1500亿的城市建设开发投入是必不可少,而豪华球场的费用通常30-50亿就可以,因此球场只是一个城市举办世界杯投入的5%左右的成本。 再看深圳的4万人改造球场,浦东的3.5万人,青岛的4万升5万人,这几个球场肯定不是为世界杯准备的。只能说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越来越实际,平时国内比赛这些容量绰绰有余。 再看俄罗斯世界杯,3.5万两座,4.5万4座,超过一半的球场4.5万以下,国际足联对五星球场的认定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3万以上就可以,座位多不如坐的满。世界杯扩军在即,一场价值500人民币的世界3流球队的比赛能吸引多少现场观众? 决赛大概率会放上海,半决赛北京和广州概率大,其他比赛球场容量关系不大,所以,把球场品质做好,远大于对容量的追求,50亿的7万人四星球场远不如4.5万人的五星球场。
头条是打不起来了 1.方向盘无论是哪几方集资的号,代表的都是老李苟延残喘并想东山再起的想法,刷的也是实实在在的钱。老季用多年惨败的经验得出来这一系列对付老毕蛇打七寸的策略,必须要说在智商和魄力上有进步,懂得举一反三,学会壮士断腕赔钱了(大哥要了画面,自己出血) 。 2.如果三到四年前的老毕,要么会脱层皮,要么会低落许久。但是,老季自以为比以前聪明的同时,缺忘了别人也在成长,所以只能打在棉花上。让我们来看看老毕这些年有哪些成长 1.要钱不要脸了,除了含着金汤匙出生,这个社会所有的富人都是这样发达起来的。 2.一但人开始脸皮厚了,就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决定和判断。 3.从发奖来看,老毕最看重的是这批老粉,而如今这批老毕家军早就过了血气方刚的时候,一个个成家立业,看透了社会的现实与人心的险恶。这批人不再那么容易被动摇,除非老毕自己出幺蛾子,以老季这种手段还没法影响到这个团体的核心凝聚力。 大家平时一年总有一段时间忙的没时间看直播,不想看了就停一阵,仅此而已。 4.7038的发展让老毕更加有底气来对抗这种外部的侵袭,无论从收入还是yy地位,这也就是与黑暗无边时期的区别,想把老毕孤立,根本不可能。 对于老季来说,这次放的血也不是针对老毕,众所周知的,无论如何这个钱老季是一定要赔的,显然用来打老毕效果是最佳的,现在应该是到了这次策略的中后期了。老季也是给自己设了一个赔钱的限额,而且刷的原来越经济而不是画面。相信方向盘这个号以后也会一直用下去。 至于头条,会吸引最后一波热度,但老毕和老季大概率会避开,毕竟成年人都是贪钱的人,这次事件也就进入了尾声。
足协同意建业可以延用,球队就不卖给洛阳了? 按建业方面的所传达出的意思,因为要改中性名,所以把球队卖到了洛阳,当然这没有任何官方的表达 ,而且通过各种非官方渠道的发声,这也是一种不置可否的方式,也很高级,因为官方啥都没说。 那现在有个问题,如果足协同意建业可以延用,是不是球队就不会卖到洛阳了? 国安和申花我觉得作为一个理智球迷都应该明白,这两个几乎就是与商业脱钩的名称,中信根本用不着国安这个品牌去打广告,有几个球迷知道中信国安干嘛的,国安也在做股权的转让。申花更是现代中国职业足球的代名词之一,已经是一个完全的足球品牌,无论从股权还是实际现状。 与建业更接近的是亚泰,同样是本地性房地产企业,同样是靠着足球拿地拿政策的运营方式,根据消息亚泰可能会以成立时间为球队名称,长春球迷也没有多大的怨言。 说到底河南球迷在意的是河南二字还是建业二字,从河南建业变成洛阳龙门,足协的中性名政策到底起到了多少决定性的作用,只能说足协被借坡下驴了,建业只是一个本地开发上,在河南政商界和球迷心中影响力已经巨大,如今只是冲冠一怒为改名??性情中人! 现在很多有传承的球队都是举国体制时各省队的延续(职业化之前,只有省和直辖市队),建业队也是如此,而对河南球迷来说,河南龙口与洛阳建业,哪个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 中国人喜欢讲情怀,我们可以骂足协的一些无脑操作,但是洛阳龙口只是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根据市场和企业自身发展做出的决定。山东鲁能宣布,改名山东泰山,我们可以理解,如果改名潍坊风筝呢??
真正意义上的直播时代已经过去了 神豪时代,公会时代,资本时代,主播时代 ,主播公会现在垄断了yy60%以上的资源,人气和营收,yy作为一个平台的运营者正在主导权,更重要的是和其他平台不同,yy走向衰弱是不争的事实,从直播收入的增长幅度就看的出来,要转型,就要摆脱这些老帮菜们的制约。 利哲毕这十万八万的铁粉在大的网络直播行业来看不值一提,而且这种铁粉也不利于yy往带货与短视频方向转型,大主播公会更是yy平台现在最大的眼中钉。简单说快手和抖音已经脱离了我们一直以来对网络直播的认知,就是眼球经济,但毕竟挣钱,yy这个公司存在的意义不是情怀,是营收,是员工们要给老板好看的业绩报表,主播在yy哪怕一个普通员工眼里更多是社会的渣子,踩到狗屎运的定位。老毕也说过,你好了,对别人来说就想你过不好。 相关直播规定的出台,是压死yy这些大主播的最后一跟稻草,靠土豪刷钱主播上供来营收是不可能了。平台广告收入,线下带货合同,制造网红明星经济,主播真正的成为了平台的员工,平台拿绝对的大头,这些老帮菜们,你们的时代也就这样了,你们卖不了货也拍不出有热点的短视频,所以你们被时代淘汰了。企业不需要情怀,10年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已经很长了,最惨的是过去几年黄金时期没有把钱挣到手的,今年yy想捞你们最后一笔,但是利哲毕基本都没上套,这样一想,老毕你应该微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