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茌平 大茌平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06 发帖数: 5,939 关注贴吧数: 10
山东商报:信发集团2012年盈利100个亿,偶也,中铝亏损60来个亿 与信发铝版图的突飞猛进相比,信发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信低调得多。此前,本报在制作山东富豪榜时,一直将其视为冲击山东首富宝座的潜在重量级人物。今年两会期间,他首次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2012年信发的净利润已达到“100来个亿”,“我成本是最低的,产量最大的,消耗最低的,这个谁也没法跟我竞争。”而资料显示,中国铝业(601600,股吧)去年前三季度既已巨亏43.35亿元。  规模已与中铝相当  《山东商报》:继2009年之后,中国铝业去年再次大幅亏损,前三季度就已经亏掉43.35亿元,信发的情况怎么样?  张学信:力拓也亏了,中铝也亏了,我还能盈利,还能趟过去。《山东商报》:央企中铝的效率为何不如民营的信发?  张学信:因为我是民营机制,不是说中铝干的不行,而是它受体制、机制的制约,熊维平啊(中铝总经理)、肖亚庆啊(中铝上一任总经理)都是人才,但他们受方方面面的制约,他跟我是没法比。《山东商报》:现在,信发在全球是个怎样的规模?  张学信:头几天,熊维平老总讲了嘛,我们同样的规模,他的人员比我高十倍,他根本没有竞争力了,其他管理层说实在的也不好处理。  去年挣了100来亿  《山东商报》:你说信发是盈利的,利润有多大?  张学信:去年一百来个亿吧。《山东商报》:你怎么看待电铝过剩的问题?  张学信:电铝过剩的问题,我认为,有亏损的行业,没有亏损的企业。中铝亏损,我盈利,但说实在的,在咱们国家,如果没有大国有企业的支撑,民营企业也不好干,国营和民营是相互抵补的,国营有国营的优势,民营有民营的优势。《山东商报》:山东缺乏铝土资源,所需矿藏都通过进口解决,信发在海外的铝土矿储备如何?  张学信:我们很早就走出国门,在印尼、斐济、澳大利亚收购矿产,相对而言,我的矿藏还是比较多的,质量也是比较好的。  兼并重组不适用铝业  《山东商报》:你怎么看待铝价未来的走势?  张学信:电铝的价格要想稳住,我认为咱们国家必须要优胜劣汰,采取其他措施是不可行的,谁成本低、排碳低、能耗低,谁活下来。《山东商报》:也就是说要按市场规律办事?  张学信:对啊,必须优胜劣汰,靠实力说话,兼并啊、重组啊、收购啊,我认为都不可行。  比如说中铝,2008年前后,中铝陆续收购兰铝、河南中迈、山东铝业、包头铝业……一大批地方铝厂,国外则动用大量资金试图收购力拓。兼并了这么多就好吗?2008-2009年中铝亏损累计达120亿。现在来看,兼并错了,因为兼并,规模越来越大,包袱也越来越大。  信发不会轻易收购其他企业,所以我现在在国际上成本最低,价格有优势,敢竞争。我这个成本低,有强大的生命力。我绝对在世界上是杠杠的。  我绝对不搞房地产  《山东商报》:我们注意到,在聊城茌平,信发除了大型的氧化铝、电解铝工厂,还有板材厂、味精厂。对于非铝产业,你是如何考虑的?  张学信:对待非铝产业,我们的原则是,凡是有利于我铝业循环经济的,属于产业链条的,我就搞。如果我的产品用不上,我绝对不搞。你比如说,房地产业、虚拟经济,我绝对不会搞。  这是为什么呢?干企业,干一样就要干精、干好、干大。我的非铝产业,都是跟主业配套的,纳入循环经济的。我的循环经济,一年光节约下来的就有63个亿。我的循环经济是十几个企业连在一块,把营养吃干榨净。我的用水滴水不排,并且城里的污水我也吃了,这才叫真正的循环。《山东商报》:信发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呢?  张学信:设备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大、消耗最低,这个谁也没法和我竞争。《山东商报》:信发有没有考虑过上市问题?  张学信:没考虑过。  特派记者 陈川 梁赓 陈学超 孙晓伟
邯济铁路聊城段新线争取6月建成 年底达到双线通行 本网讯 邯济铁路是由原铁道部、山东省和河北省共同出资兴建的一条合资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总投资将近70亿元,其中聊城段投资约33.3亿元。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争取聊城段6月份新线建成,既有线开始改造,年底达到双线通行的总体目标。 从当前进展情况看,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聊城段涉及的三县两区,已有两县两区完成了拆迁清表,仅剩茌平4家企业正在协调解决中,完成拆迁里程达99%以上。工程建设方面,共完成路基土方658万方,占设计量的96.85%;完成涵洞6660.7横延米,占设计量的98.64%;完成桥梁折合7511.89延长米,占设计量的93.85%;完成铺轨142.7公里,占设计量的58.9%;已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 截至目前,我市支铁系统已经累计发放征地拆迁款30154万元,尽管没有发现截留、挪用等违规违纪问题,但在工程收尾阶段,基层单位仍存在较大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同时,积极协调邯济建指,解决好征地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地、夹角地补偿问题;督促理清来往账款。 下一步,将加快完成我市征地拆迁及其后续工作,顺利实现工程剩余投资6亿元,努力争取聊城段6月份新线建成,既有线开始改造,年底达到双线通行的总体目标。 此外,抓住此次邯济铁路扩能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聊城农产品粮油铁路专用线和聊城物流园区千千佳铁路专用线建设,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
铝业陷困顿 亏损致铝企谋求联合减产   中铝网讯:记者获悉,在4月10日,行业内的大佬们低调地从各地赶至北京赴会,各方商讨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联合减产。但考虑到关停成本,以及地方压力,各方并未就减产达成一致。“下一步减产的力度说不好,价格的反弹让很多企业又开始观望,但不减产的话供应就下不来,铝价上方阻力还是很大。”4月1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称。   受到国内铝业不振影响,时隔15个月后,中国氧化铝单月进口量再次滑落至20万吨。中国海关数据显示,1~3月中国累计进口氧化铝总量为104万吨,同比减少10.3%,3月进口氧化铝总量为20万吨,同比大幅下降54.5%。   减产博弈   中国有色金属[0.00%]工业协会披露,2012年中国电解铝行业亏损面已达93%。根据近期已经披露的年报,中国铝业[0.24%]、中孚实业[0.00%]、常铝股份[0.00%]、东阳光铝[-1.72%]等铝企的去年业绩均出现亏损或利润锐减情况。   就在4月10日,这些行业内的大佬低调地从各地赶至北京,共同应对铝业困局,其中之一就是商讨减产事宜。   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此次碰头会,国内铝业大佬悉数到场,其中包括中国铝业(601600.SH)、中孚实业(600595.SH)、神火股份[-0.45%](000933.SZ)、焦作万方[0.00%](000612.SZ)、南山铝业[-1.55%](600219.SH)、云铝股份[0.00%](000807.SZ)等上市公司,另外,信发铝业、中电投集团等电解铝企业也有参与。   不过,此次碰面并未达成实质性成果。“虽然没达成什么结果,但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本身就是一种成果,具体减多少也不是一次会议就能决定的。”有消息人士如是称。   实际上,铝企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考虑减产度日,因为电解铝关停成本高昂,而且企业面临地方政府压力。   一位接近此次讨论的企业人士反映称,现在企业的日子非常艰难,一些盈利好的企业,扣掉各种地方扶持后利润也是下降的。这样的企业即便有意,减产也不是每个地方政府希望看到的。   前述行业人士分析,在一些地区电解铝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企业减产后,当地的GDP、税收等都会受到影响,再就是人员就业造成的社会稳定问题也是政府要考虑的,“政府不会像企业那样仅考虑盈亏,还要顾及社会层面的问题。”   针对铝企遇到的困难,多个省份此前出台电价补贴政策。比如,河南等省份目前甚至直接给予企业财政补贴,其中,焦作万方近日预计一季度盈利6500万元至7500万元,其中有3852万元直接来自政府补贴。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本来有些企业是亏损的,但是拿到政府补贴后,就赚钱了,所以多年来产能在过剩,但产能仍在不断扩大。”一位有色金属行业权威人士近日向媒体称。   不过,上述行业人士也有自己的理解:这么做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困境,毕竟这些企业是支柱性产业,“这确实跟以前的电价补贴不一样,这是政府对普通企业给的帮扶,如果被市场曲解了,又要对铝价形成打压,铝企的日子更不好过”。   氧化铝进口量直降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的氧化铝进口量基本维持去年以来的单月进口水平,进口量减少主要出现在3月份,“这是2011年12月以来,氧化铝进口量首次降至20万吨附近”。   铝业分析师于超认为,3月份氧化铝的进口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外盘氧化铝价格太高,而国内铝价比较低迷,比前者更具有价格优势,“前期外盘价格涨得比较厉害,使得国内企业的采购意愿下降,(他们)觉得还不如直接从国内采购,因为国内价格也很合适”。   数据显示,3月份,进口氧化铝价格在2700元/吨左右,而国内氧化铝价格在2500~2600元/吨,南方市场的价格甚至低到2400元/吨附近。   价格因素并非进口量迫降唯一影响因素。“去年,在内蒙古、山东等地都有部分新增产能不断投放,导致氧化铝供应也出现过剩,虽然后面有减产的,但整体氧化铝的供应还是不愁的。”于超说,这种情况下,企业只是看价格合适的时候进一些。   除了上述因素,铝行业分析师范艳霞表示,作为原材料的氧化铝进口下降也跟国内电解铝企业减产有直接关系,“以山东地区为例,目前氧化铝的开工率回落到七成左右,价格也低至2550元/吨”。   据统计,截至3月份,国内铝企减产规模共计53.5万吨,后期计划减产规模为62.5万吨,涉及河南、湖北、江苏、云南等多个省份的十余家企业。“后期,电解铝企业减产力度再大点,氧化铝进口趋势可能会延续下滑。”分析师徐萍对记者说。 (中铝网新闻中心)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