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红移16 引力红移16
关注数: 56 粉丝数: 161 发帖数: 14,187 关注贴吧数: 22
江夏刘琦部分,归属的分析。 问题的来源: 赤壁之战前,刘琦据有部分江夏领土,可能所剩不多,只是治所及周边地区,但是治所临江,是长江水道上的重要据点。后来史料没有交待,刘琦占有的江夏土地,不知道后来是怎么处理的。不过基本可以确认,这部分土地后期为东吴所有。 江夏刘琦部分是什么时间变成东吴的?这就成了一个问题,本贴我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推断。 ……………… 1、可能性69.89%:平荆南时 赤壁之战后,周瑜打江陵,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用刘琦名义收降荆南。很可能就在这时,刘琦让出江夏给东吴,随刘备去荆南。 这个时机最好,对双方都有好处。 江夏是长江水道上的重地,刘琦卡在那里,虽然是同盟,肯定还是不如东吴自己拿到手。 周瑜打江陵一年左右,众多补给物资都要从江东用船运到前线,都要经过江夏。 从东吴角度,应当会提出索要刘琦的江夏。 从刘备和刘琦角度,顶在江夏还要防范曹魏的文聘,孤悬一小块土地在江夏的意义不大,给东吴去守,换来两家和睦,刘琦来荆南,用荆州刺史的名头,同刘备一起全力拿荆南,是合理的做法。对于招降工作,刘琦亲至荆南,比在江夏作用更大。 ……………… 2、可能性5%:赤壁战前 赤壁战前,联军在樊口合兵,然后经过江夏南下赤壁。这时,刘琦顺势把江夏给东吴,刘琦同刘备一起离开江夏加入联军作战,也是一种可能性。但是,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太大,主要是刘备当时并不信任周瑜,史料中有刘备留后手的描写,刘备和刘琦当时就江夏这一个据点,刘备不太可能在赤壁之战胜负未知的情况下,在没有找到下一个落脚点之前,让出江夏。 ……………… 3、可能性15%:收荆南后至借荆州前 另一种可能,是从刘备收降荆南之后,到刘备去见孙权谈借荆州之前,可能在这段时间里的某一个时候,刘备刘琦觉得荆南已经稳定了,江夏不再重要,江夏孤悬在魏吴之间也很危险,转给东吴,全力经营荆南也好。东吴方面也视江夏为重地,也希望得到。 ……………… 4、可能性10%:借荆州时 一些蜀汉粉丝持此观点,认为南郡不全是借的,是用江夏换的,在刘备”借荆州“时(也就是借江陵或南郡),刘琦的部分江夏土地,成为了交换筹码。但是,我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太大,借荆州之事见于史书,如果当时有关江夏的事,可能会留下相关记录,一点没记录的可能性就小了。 ……………… 5、可能性0.1%:湘水划界或关羽失荆州时 这是极个别人的观点,他们说史书没写江夏转手给东吴,那就一直没转,没记就是无。刘备(关羽)一直保有部分江夏的控制权。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小到不能再小,那么重要的地方,东吴肯定早早商谈拿下来,不然东吴两边的水路联系都不稳。而且东吴有关于江夏守将的任免记录,蜀汉却没有。再者,湘水划界提到的几个郡中,也没提江夏。 ……………… 6、可能性0.01%:江夏被曹魏夺走 这是一名吧友的说法。 他认为,赤壁之战前,联军从樊口到江夏前,刘琦自己跑了或被魏军打跑了,联军后来又从曹魏手中复夺江夏。 所以江夏完全是东吴的,与刘琦没关系。 我认为这种说法及其没谱,纯粹是既定立场后,单方面的想法。 江夏作为重要的江上据点,卡着长江水道。如果被曹魏所取,联军再复夺,那就是一次重要的战斗,史料肯定记得清清楚楚。事实上,曹魏和东吴双方的史料,都没有关于此事的丁点记录。 ……………… 后边的感想: 相比其他朝代,三国史料很少,很多事情都没有记录。没有直接记的事情,我提倡来分析推断。 本楼,就是我对史料未记的江夏归属问题的相关分析推断。 研究历史,不就是根据已有的史料,对史料记录加以分析吗? 否则那不叫研究历史,那叫背史书。 不过有些吧友,总是给别人扣“脑补”的帽子,不让别人分析,我觉得这部分吧友是没道理的。历史需要分析推断,别人的分析推断,不对的地方也可以批评,但是,不能不让别人分析推断。 同时,分析推断时要客观,各种可能性,正反两个方向,都要考虑到位。 结果呢,也只能是概率,毕竟史料没记的事,不能100%去认定。 ……………… 分析推断的标准讨论: 最后要强调一下,分析推断要有原则,不然就真是“脑补”了。史料没记的事,具体发生的概率怎么估测呢? 一个基本的原理,就是看事件的大小和重要性。 一件大事或重要的事,比如我上边提到的,如果孙刘联系同曹军在江夏发生战斗,江夏重地发了易主,那就是一件极大的事,史料大概率会记,没记则发生概率极小。 相反,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比如皇帝哪天吃没吃饭,史料没记,也要认为极大概率是吃饭了。 不大不小的事,记了也正常,不记也可能的事,概率就居中。
AI对围棋的影响,其实和AI出现前的定式书是类似的。 今天看一本很古老的定式书,突然有了一点感悟,来交流一下。 1、定式是围棋先辈的经验总结,棋手应当背。 2、AI出现后,让定式变得大型化,同时修正了一些错误的定式。 3、以前,背前辈们的定式。 4、现在,背AI大型定式。 5、AI对围棋的影响,与以前的定式书是类似的。 6、所以,AI毁围棋的说法站不住脚。 ……………… 不过反过来,AI对围棋比赛的影响也是有的,主要表现在。 1、假设古老定式有50分水平的,AI定式要高于50分,比如80分。 2、以前比赛,大家站在老定式上比赛 ,比的是50分的变化里,谁强。 3、现在比赛,大家是站在AI定式上比赛,比的是20分的变化里谁强。 4、AI,让棋手之间的差距变小了。 5、另一个影响,是每个人不同,有人善于用AI训练,有人不善于。 6、个体上,有人受益有人受害,但群体上,肯定是益处多。 7、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以前,能发现老定式错误的天才棋手有大优势。 8、现在AI天下,没有老定式的错误给棋手去纠正了,对天才棋手是有负面影响。 ……………… 总结: 1、AI出现有利有弊。 2、总体上,利大于弊。 3、做为低水平的围棋爱好者,更是好处多多。 4、举例看直播棋,以前低端棋友根本看不懂。 5、现在有AI,就能看懂了。 6、AI对棋手也是有利有弊。 7、抱怨AI没用,适应AI才是应当做的事情。 ……………… 最后,再举个例子,假设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子里,一群围棋菜鸟都是入门水平,没人懂定式,但他们天天还杀得很开心。突然有一天,一个棋手高手,带着一堆围棋定式书出现在村子里。 村子里的围棋界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单纯的菜鸟乱杀的快乐没了,想赢,就要用心去学习高手带来的《围棋书》,就要辛苦背定式,于是,有人说,围棋高手的出现,毁了快乐的村子围棋,大家觉得这说法合理吗? (这个例子,和AI的出现,是一个道理。)
研究三国历史,如何应用“孤证不立”? 1、孤证不立,原来就不是历史学界的东西,是司法界的。 2、司法讲求疑罪从无,孤证不立与疑罪从无,意思相近。 3、也就是说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为真的事,司法也不用,不100%就不定罪。 4、但是,史学不是司法,史学借鉴司法界的“孤证不立”后,用法也不同。 5、早期史料哪有那么多100%的事?百分之八九十的概率为真的事,史学界就应当信了。 6、早期史料多为孤证,如果孤证不立,中华历史直接从几千年变成一千年。 7、所以,孤证不立只能应当用存世史料比较多的年代。 8、孤证能不能信,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不能孤证统统不信。 ……………… A、举例,宋史 老赵被皇袍加身时,记录有辽军入侵。 B、但是同时的辽史,没有记录辽军行动。 C、鉴于辽军入侵是大事,辽史不可能不记。 C、无法与辽史相反印证,此处说宋史这段记录,孤证不立! ……………… 为什么聊这个话题呢? 因为吧友们关于这个问题的错误太大了,一些吧友,在讨论三国历史时,面对对方的史料证据时,输了不认错,一口咬定“孤证不立”! 事实上,三国史料存世较少,很多都是孤证,如果“孤证不立”,那三国历史也不用研究了。 对方史料对不对 ,应当加以更多的分析,而不是一刀切,统统说孤证就不可信。
电影剧本《大魏的星空》 公元263年。 邓艾偷渡阴平,疲惫不堪的魏军,与诸葛瞻对阵。 蜀军补给充足,有地利,士气高。 魏军士气低,将败。 就在这关键时候。 邓艾大喊,“我大魏必胜,大家看看这位是谁?” ………… 只见军中一人穿龙袍而出,正是大魏皇帝。 曹髦! 曹髦驾车冲向蜀军。 魏军见皇帝亲到,士气大振。 诸葛瞻则大惊! 蜀军傻了! 曹髦不是被杀了?怎么突然出现在这里? ………… 结果,因为魏军出其不意,大胜,势如破竹。 可是,没想到诸葛瞻死战不退。 利用连弩,射中了曹髦。 不过诸葛瞻也很快被邓艾杀死,魏军打通了向成都的道理。 ………… 邓艾得胜,来到曹髦身边。 曹髦快要死了,不过他的脸上都是笑,眼中是星空。 曹髦开始回忆……………… ………… 公元260年,曹髦召见司马昭。 曹髦说:“司马公,太医已查出 ,朕只有几年的命了。” 司马昭听后痛哭。 曹髦劝到:“卿勿悲,我死后可立曹奂为帝,只是吴蜀未灭,朕心不安。” 司马昭问:“陛下有何想法?” 曹髦说:“邓艾献偷渡阴平之计,可行,然偷渡后,需出其不意,才能得胜,朕决定随邓艾亲征。” 曹髦又说:“为了出其不意,朕想到假死之计。” ………… 于是,曹髦详细说出计划。 为了出其不意,需要制造司马昭与曹髦不和的风声。 司马昭觉得不够。 司马昭认为,最好造成当街弑君的戏,才能掩盖计划。 才能造足出其不意的效果! 曹髦感动地说:“如此,卿要担负弑君的千古骂名呀。” 司马昭无畏地说:“为了灭蜀,臣担太多的骂名也不在乎!” ………… 曹髦满眼是泪,上前握住了司马昭的手。 两个大魏的真男人,这一夜定下了大计。 ………… 继而,曹髦让人假扮自己上街,司马昭让成济杀了假扮者。 随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曹髦秘密和邓艾一起筹划伐蜀。 三年的准备。 终于在这一天成功! ………… 曹髦与司马昭心心相惜。 不在乎世人的误解。 他们是大魏星空中,最亮的两颗。 司马昭则是古代忠臣中。 被误会最深的那一个。 ………… 对了,司马昭也有一条狗。
是九品制造成门阀士族出现?还是士族崛起造成了九品制出现? 我以前认为,陈群非搞九品制,曹丕非要答应他,才造成了中国古代门阀士族的崛起,陈群和曹丕错了,没有他们,就不会出现魏晋门阀士族。 ……………… 但是,后来随着我对九品制深入了解,我的看法更深入后,我认为因果关系上,正好是相反的,我以前的理解错了,应当是士族崛起在魏晋时代已不可避免,士族崛起造成了九品制。 ……………… 先看一段资料:“魏文帝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逃用不尽人オ,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那皆置中正,以定其,择州邓之贤有识基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1、资料很明显,陈群的制度很明白,评定主要看的是才能,不是出身! 2、后来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不是制度本身的问题,是制度执行上出了问题! 3、魏晋以后中,宗族外戚失势,造成士族崛起,最终造成了九品制。 4、假设没有陈群和九品制,一直用察举制,但制度执行,门阀士族决定谁是孝廉,那结果是一样的。 5、或者出现另一种制度,也是不考试只评定,还是士族阶层来评定,结果还一样。 6、所以九品制不背锅,制度本身没问题。 7、士族崛起拿到了评定权,评定时歪了,才造成了上品无寒门。 8、所以,不是九品制造成门阀士族出现,而是士族崛起造成了“九品制”。
读书要尊重作者本意!(诸葛赵云外貌讨论有感) 昨天在贴吧讨论问题时,说到诸葛和赵云的长相,有几个黑子,有的把诸葛说成长得不好看,反而长得很奇异。有的把赵云说成大胖脸双下巴,说成岳云鹏长相。 这几个黑子,反复扣字眼,把史料和演义中的文字,强行按他们的意思来解释。我惊呆了! ……………… 我就问,书是不是作者写的,书要表达什么意思,是不是以作者意思为准,字扣眼强行解释出来的意思与作者本意相反时,是不是代表解释错了? 细说下例子。 ……………… 0、史料原文: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1、史书惜墨如金,特别是年代早的史料,很少记录人物长相,三国志记下长相的仅十几人。 2、史料记录的,要么是长得好看的,要么是长得丑的,大众脸不会写。 3、三国志少数记录长相的人中有诸葛亮,而且形容词都是褒义。 4、重点!!!史官一定是想表达诸葛亮外表好看,外表出众,好于普通人。 5、黑子扣“伟”多个意思中,有一解是奇异,加上时人异焉,强行解释诸葛亮不好看,反而长得很奇怪! 6、黑子的解释注定就错了,因为作者本意是夸诸葛亮才写这话。 7、如果长得不好,史书作者 为传主讳,就不会写诸葛亮的长相。 8、读书的基本逻辑,要体会作者想表达啥! ……………… 0、演义原文: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1、演义是小说,是文学作品,所以更是作者想表达啥是啥,人家小说人家有权定义。 2、史料也有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的记录,演义成书前,赵云外形早就深入人心了。 3、回原文,浓眉大眼,阔面,威风凛凛,都是褒义词,只有“重颐”有争议。 4、从文学写作的角度,不可能一堆褒义词中,夹杂一个贬义词,这样语句就不通顺。 5、从作者本意上,老罗是蜀汉吹,这段明显是吹赵云,不是黑赵云! 6、前后呼应,演义赵范嫁嫂章节也有:樊氏要求,相貌堂堂,威仪出众,赵范说赵云符合。 7、所以老罗写的“重颐”一定是褒义,是长相好的表现,不是长得差! 8、因为在当代,双下巴是丑的代表,用当代审美把重颐解释成双下巴,说赵云丑肯定就错了。 9、颐,不只有下巴一个意思,还有面颊和腮的意思。 10、形容女生害羞,也常有“双颐泛红”的描写,你总不能说下巴红了吧? 11、所以演义此处的“重颐”,解释 成 “浓重的面颊轮廓”更合理。 12、结合阔面,阔面重颐,肯定是四方大脸,面部棱角分明的意思,硬汉形象无疑! 13、也有吧友说,双下巴是富贵像,也是褒义,老罗是想写赵云为双下巴,对此我不同意。 14、记得要体会作者的意图,老罗不是在写员外郎,富贵像肯定不是老罗想表达的。 15、老罗在写强力武将!一定是四方大脸,棱角分明,才符合后边的威风凛凛。 16、否则,写一个人很胖,很肥的大圆脸双下巴,满脸富贵,这种人是威风凛凛? 17、四大名著的作者老罗,是人格分裂吗?他能前句写一人,圆润富贵,后边突然威风凛凛? 18、每个汉字都有多种意思,当你用其中一种意思去解释,发现与作者意思不符时,那一定是你错了。 19、再次强调,结合前后文,结合整部小说,作者老罗树立赵云硬汉的强力武将形象无疑。 20、老罗不可能把赵云树立成双下巴,圆润富贵的员外郞形象。 21、当然,赵云肯定也不是那种白净奶帅的样子,一些游戏等形象是不对的。 22、类比明星,赵云就算不是朱世茂那样,至少跟张涵予段奕宏相近,至少要浓眉大眼。 23、说赵云象郭德纲岳云鹏的,说成那种大脸小眼的,要心黑成什么样能说出这话? 24、退一万步讲,细节上无论你怎么解读,总体上,你要承认,老罗一定不是想表达赵云外形差。 25、罗贯中一定想表达的是,赵云处形好! …………………………………… 最后总结几句: A、诸葛赵云具体长相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讨论,强调一个原则: B、原则!读书,要以作者意思为准,不要强行曲解出与作者不同的表达。 C、我知道亮黑和云黑很多,他们会来本贴发挥强行曲解的本事,对此我提前在这里表示,我会无视他们。 D、我只想看到有原则的人的发声,有原则的人请回贴,我想看下。 E、我想知道,在吧里有多少人能尊重作者本意!
详解“软实力” 先看软实力的定义。 百度百科说,软实力是一国通过吸引和说服别国服从你的目标从而使你得到自己想要东西的能力。分为政治价值观(当这个国家在国内外努力实现这种价值观时)、文化(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及外交政策(当政策被认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时)。 ………………………… 总体上讲: 1、软实力最初指国家层面。 2、本贴讨论城市的软实力。 3、重点!软实力通过吸引说服,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4、对于城市,表现在人才吸引力和经济吸引力。 5、说白了,软实力要能让城市变得更好才叫软实力。 6、否则,那就不叫软实力,叫自我欣赏。 ………………………… 具体涵盖: 7、包括:城市价值观,城市文化,城市政策。 8、说白了,都是看不到的,无实体的东西。 9、大学、医院、研究所、名胜古迹这些看得见。 10、故大学医院等,本身都是硬实力,不是软实力。 11、大学、古迹等对软实力是间接影响。 12、通过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可间接提升城市软实力。 ……………………………… 分项详解: 13、城市政策,是常被人忽视的软实力。 14、营商环璋和人才安置好不好,才是最强软实力。 15、城市价值观包括市政府的价值引导,还有市民价值观。 16、城市价值观不太好表达,我举个例子吧。 17、某城办事都要找熟人,宴请成风,就是价值观不好。 18、城市文化也不好表达,我也举个例子。 19、某城市民休息时,打麻将,洗澡按摩,文化就不好。 20、某城市民休息时,逛图书馆听音乐会,户外活动,文化就好。 21、具体价值观和文化请大家补充吧。 ……………………………… 总结: 22、软实力,首先要“软”。 23、软实力,重要的是“实力”。 24、看得见的事物是“硬”,不是“软”。 25、没有吸引力的事物不是“实力”。
评价下易中天 我先说下我的评价,吧友们再说下你们的。 ……………………………… 《百家讲坛》易中天 总评:7.5分 是非:七分是,三分非 好评1、《品三国》带动了三国人气。 好评2、科普了很多正史与演义的不同。 好评3、提出一些新颖的角度,如阶级地位,派系等。 差评1、矫枉过正,易中天去除演义人物美化时,有点过了。 差评2、标新立异也过了,开创不好的先河。 ……………………………… 总评:《百家讲坛》的易中天,我还是很喜欢的,我也从他作品中学到不少知识,比如门阀发展的一些事情等等,总体是正面优良的评价。要批评的例1,矫枉过正。易中天在纠正演义错误时,有些矫枉过正了,比如评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时,演义写两人不分彼此,那肯定是过了,但易中天纠正这种错误时,用诸葛亮不反对攻吴,指出葛亮不被信任,这就过了。事实是君臣有别,君主一点也不防臣子,但刘备与诸葛亮相比其他君臣,已是非常好了。要批评的例2,标新立异。比如唯官职论, 正史没有五武将,但正史五将一起列传,明显意思是赵云与另四人同档,至少与黄忠同档。 易中天大嘴巴说了一句,没有五虎,只有前后左右将军,赵云杂号! 网上从此赵云黑遍天,唯官职论,天下全是杂号将军。易中天的这些标新立异,让他的节目吸引了眼球。但也开创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后来的自媒体,在“矫枉过正”和“标新立异”的路上走的太远了,完全是反转人物,白的喷成黑的,黑的洗成白的。当然,这错不在易中天本人,但大半的根源在易中天。
公交占比预测客流的方法,说几句。 0、今天和一个吧友聊到这个话题,展开单发一贴聊几句。 1、在预测某城未来客流时,有地铁公交占比的分析方法。 2、谁最先提出的,我不知道,我最早是看重庆吧友提到。 3、简单说就是公交占比高的,未来地铁客流增长更多。 4、我的观点,总体上认同此方法,但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此方法有一个假设性的前提,地铁客流的增长,主要抢夺公交。 6、在地铁建设初期,覆盖率慢慢从低到高的过程中,此方法是对的。 7、但地铁覆盖率很高后,此方法可能完全不适用,或只部分适用。 8、主要原因,还是那个假设性的前提。 9、事实上,地铁客流增长,还有部分是自然增长。 10、地铁覆盖率高的城市里,地铁能抢公交的,早就抢完了,再增长要看自然增长。 11、见下图,以深圳近几年数据为例,公交基本稳定,地铁大涨,就说明了问题。 12、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不是说地铁覆盖率高的城,地铁就抢不了公交客流了。 13、新线开通时,应当还会有这种效益,只是比早期弱很多。 14、没新线开通时,就是纯比自然增长,看公交客流没什么用了。 15、因为里程前10的各城中,地铁覆盖率都不小了,没覆盖到的热力图红区很少了。 16、预测地铁未来客流时,公交客流作用不大了。 17、要预测未来客流,还应当更多地关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等因素。
谈谈客强,谈谈里程客强和站数客强 这内容本来准备回复到别人贴里的,但那个关于站数客强的贴,等我写完发现原贴没了,那我就发个主题贴吧。抛开城市比拼的立场,理性的想问题,我讲讲我的思考,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1、客流强度不是重要的指标,看看就好了,客强强不一定代表城市强。 2、目前谁强也没什么了不起,特别是里程很短的城市,客强高很正常。 3、以往京沪广里程短时,客强超高,香港现在也高,对比历史,现在没太多意义。 4、客流强度真正有用的地方,是体现地铁建设的利用率,说白了花这么多钱建的地铁,看值不值。 5、按4条的逻辑,如果用 日均客流比例 / 地铁建设投入资金,得出一个客强,才是最完美的。 6、但是地铁建设资金不直观,不过建设资金与里程长短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常用里程客强,合理。 7、另一个角度,车站多投入资金也多,很早就有人提过站数客强,我觉也是一个角度,可以统计下。 8、如果有人愿意每天统计,我建议里程客强和站数客强都统计一下,比对观看。 9、但是,如果非要比较两种客强,哪个的统计口径更合理,肯定是里程客强。 10、里程和站数2个指标,里程是主要的,规划建设地铁时,确认从哪到哪,里程多少,然后才设站。 11、设站则不是灵活的,要看人口密度的,人少的地方就少设站,甚至机场线很长距离都不设站。 12、进一步说,里程对客流影响更大,没有里程,没有地铁线路,乘客是有与无的区别。 13、站距对客流影响小,站距变大或变小时,乘客是多与少的区别。 14、对比上边两条,有与无的区别,多与少的区别,不在一个层级上。 15、进一步举例,站距从1公里变成1.5公里时,乘客会少,但也少不了太多,还有人肯走或单车。 16、反过来,站距从1公里变成800米时,也增加不了几个乘客,800米就走,1000米就不走的人太少了。 17、如果设站标准统一,正常来说,里程客强和站数客强应当是殊途同归。 18、说白了,无论你用 里程客强排名,还是站数客强排名,排名结果差不太多。 19、以上我讲的都是,正常来说,标准统一,这些情况。有一例外是广州,广州确实不正常。 20、广州不知道是不是规划太早的原因,主城的站距是过大了,所以超出我上边说的正常讨论。 21、所以一些广州人觉得里程客强的统计方法,广州吃亏了,确实是这样,吃亏。 22、反过来,用站数客强统计,广州肯定是占便宜。 23、所以对于广州,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标准都统计下,两个标准都看看。 24、少点拉扯,多做点实事吧,我强烈呼唤有人每天做一份客强数据,2方法都统计发吧里。 25、有人统计的话,还可以看看广州这种特殊城市还有几个。 26、除去几个特别的城市,还是那句话,殊途同归,里程客强和站数客强的排名,不会差太多。
觉醒猎人板子,一点玩家感受。 1、有些人拿到觉醒猎人,喜欢主导比赛。他第一天就跳出来拿警微,归票自己首日出局,巡猎后分出站边,他又帮真预安排警微流,帮女巫安排毒口。 这种打法有利有弊,有输有赢,具体胜率如何,因为场次少,还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个别吧友说觉醒猎人巡获后是必赢局,这就错到离谱,当笑话看就行了。) 2、觉醒猎人想发挥最大的效果,还是要晚上被刀,但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事,狼人抿出觉猎,都不会刀。 3、觉醒猎人这牌,很拼运气,上限极高,下限也低。运气好时,信息量极多,狼人很难玩了。运气不好时,视角被扰乱的话,好人几乎输了。 4、这板子信息多,头绪也多,小狼和平民的参与性差,几乎都是被神牌带着走。 5、觉醒猎人能巡到几张有用的金水? 观察下来,0,1,2三种情况最多,平均下来应当1张有用的金水。3张以上有用金的可能性很少,真的出现,狼人基本崩了。(注意,我说有用金,已明牌不算) 6、屠民局的比例高,很多狼人胜的局都是屠民胜。分析下来,有两个原因,第一、抿出觉猎也不敢刀,只要觉猎不是白天被票出局,狼人一般选择屠民。第二、可能因为这板子好人信息太多,又有守卫,狼刀连着两晚砍真预不划算,所幸留着真预打明牌,屠民局守卫不好守,被连也守不住。 7、胜负关键,狼美的发挥非常重要,一三晚连人,还是二四晚连人,连谁,这些发挥好不好,直接影响结果。 8、十人的板子中,是4神3民3狼(预女猎守),对比标准十人场3神3狼4民(预女猎),多1守卫可以看出,狼美对轮次的影响太大,不加守卫十人局好人不好赢。 (新板子,打法等还不成熟,只是目前的一点感觉,欢迎讨论。)
#城市GDP# 城市综合实力各项指标战比,我的看法。 城市综合实力包括很多方面,哪方面更重要,哪方面不重要?各项占比几乎每人的看法都不同,我说说我的看法: 1、经济基础(60%)(经济质量40%,经济总量20%)经济最最重要,没钱一切都是空谈。但经济里,经济质量更重要,何为经济质量不用细说吧? 2、城市规模(8%)(人口规模4.5%,建成区规模3.5%)再细化一些,人口总量3%,人口质量1.5%(质量指年轻和高学历等);建成区质量2.5%,建成区面积1%。 3、交通设施(6%)(市内交通4%,对外交通2%) 4、城建质量(10%)(商业楼宇及住宅5%,街区细节1.5%,城市卫生1.5%,城市绿化2%) 5、科技(1.5%)(高校及研究所科技0.5%,企业科技1%) 6、文化(1.5%)比较虚化的指标,不好具象化,很多文化内容已被其他指标涵盖了。比如文化产业体现在经济里,再比如精神文化体现在人口质量里,这里1%单指名胜古迹(人文性质的),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 7、教育(5%)(大学以上1.5%,幼小初高基础教育3.5%)有此人可能认为大学更重要,我看法不同。大学录取和就业都是全国(全省)统一的,本城大学少对本地学生升学完全没影响,对本城吸引大学毕业生也影响不大。 8、医疗(5%) 9、其它(3%)有些遗漏指标,用这个其它兜个底。
说下Hikaru关于广州换乘系数贴的错误。 呼叫两位 @贴吧用户_7AMbNbV @Twilight7149 那贴内容看到没有? 哈哈哈,我在那个 @ Hikaru 贴内的发言,被删除了,这人错了不认,就知道删除别人的言论,真是服了。我再简单说下给你们两个人看。 0、Hikaru 开贴说什么换乘系统,说广州被高估计,最后他算出个数,但用眼一看,就知道逻辑说不通,和他交流就删贴,只好简单重说下。 1、Hikaru 总是扯皮新线开通后, 如何清分,工作日休息日等细节,但看出他有错,不是因为细节,是大逻辑错了。 所以为了不让他再扯皮,我就用他的数据,用他观点再验证一次,结果他仍是错到离谱。 2、Hikaru说:“广州(含运营的部分佛山线路)开新线前真实的平均换乘系数绝不是交通部月报显示的1.86,而是大约1.82~1.83左右。” 我就用他这条来验证。 3、先清分,清分就按Hikaru方法,他要把广佛线佛山段和其他类似线路进站和客流,都调到广州。 如何怎么调都行,他爱怎么调怎么调,这个清分完全他说了算。然后,佛山总还余下2号和3号线,两线客流还是有一定的量,不可以忽略的。 4、然后佛山2号3号单算系数,就两根线系数应当还是1.3左右。 1.3与Hikaru说的1.82-1.83合并计算,得出广佛合计系数应当是多少? 不管是多少,总归应当远低于1.82对吧? 5、但是,按11月交通部月报,广州与佛山进站和客流合并计算,可得出换乘系数1.824。 1.3与1.82-1.83之间的数合并统计,怎可能得出1.824?应当远远小于1.82才对呀。 所以 ,Hikaru算的1.82-1.83之间,是错误的。
从深圳28换乘,说下标题党不懂的进站量和客流量。 1、香港及国外地铁,公布数据多为进站量。 2、进站量是全网服务的总人数。 3、进站量更合适城市之间总体比较。 4、但是,单线数据对地铁公司内部也很重要。 5、进站量没法反应单线服务乘客多少。 6、所以才有了清分模型,算出单线数。 7、清分出来的单线人数,才是客流量。 8、所以,先有进站量,才有客流量。 9、进站量是根本,客流量是衍生物。 10、客流量意义在单线,全网意义不及进站量。 11、地铁公司运营,核算等需要单线数据。 12、深8为例,后改方案,单独审批,单独建设。 13、公司内部统计,需要将2与8分开。 14、但2与8明显刷客流,合理吗? 15、全网统计时,28极不合理。 16、单线统计需要,28分开又是必要。 17、28原计划分开跑,如分开跑合理吗? 18、如分开跑,也只是看似合理,但刷客流总数不变。 19、分开跑,乘客多换一次,从服务角度极不合理。 20、大家乘坐2和8,你希望28连跑还是分开? 21、其他城还有深28这种路线路,但是需换乘。 22、所以从服务乘客角度,你说哪个好? 20、是不是很矛盾?好象怎么都不合理? 21、其实问题出在哪里? 22、问题在于,全网比较时,用错了指标。 23、全网比较,你用客流量,就有深28的事。 24、用进站量比较时,就有没深28的事情。 25、地铁公司没让你们拿客流量汇总去各城之间比较。 26、但风气使然,从上到上,确实都在比较客流量。 27、没办法,因为进站量也不公开。 28、所以大家只能比较客流量。 29、所以你说看重客流量,我也不反对。 30、进站量和客流量都是重要数据,各有侧重。 31、但有人说客流量有用,进站量完全没用,那就是标题党。 32、不是标题党,就是屁股决定脑子的人。 33、最后呼吁,多关注客流本事,搞懂客流统计背后的机制,理性发言,不要对本城有利就支持,对本城不利就反对。更不要做标题党,误导客流吧的新人。
刘邦和韩信是相互比评的对象?现在网上的人都怎么? 最近看到,有些人把刘邦和韩信放在一起,相互比评,然后喷一个,再黑一个,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我很不理解。 我来评几句。 1、刘邦主要是一个政治家,刘邦最后取得天下,主要是他政治家的才能体现的结果。 2、刘邦也是一个军事统帅,统帅才能虽不及韩信,但也不弱,也是当时优秀的军事统帅。 3、正面战场抗住项羽,在战役方面,是刘邦的军事成就,不能只看单次战斗的败绩。 4、正面战场抗住项羽,是汉军最终胜利的基石。 5、韩信潍水之战得胜,是楚汉战争的转折点,韩信北线战役胜利,意义重大。 6、上边4与5并不矛盾,4与5共同成就了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 7、网上的争吵的人,非要在第4条和第5条中,取一个,否一个,这我难以理解。 8、总之,我认为刘邦和韩信就不是一类人,不应当放一起比评! 再进行几个历史假设,假设没有定论,只是说说。 1、假设没有韩信,刘邦最终得天下的可能性仍然有,而且可能性不小。 但过程可能很艰辛,可能是多次败于项羽,龟缩关中;也可能代替韩信打北线的战将不顺,进展缓慢。但最后,因项羽后院起火,刘邦反击得手取天下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2、韩信刚做齐王时,项羽派人游说,要三分天下时,如果韩信自立,情况就非常复杂,最终结果,一切都有可能。 3、项羽灭了之后,韩信仍为齐王有大兵在手上时,韩信造反与刘邦对敌,最终韩信得天下可能性极小,还是刘邦平定韩信可能性更大。 过程可以参考刘邦对项羽,战斗或战役上,刘邦可能输多次,但最后靠政治力量,收买人心,稳定的后方统治和补给等,这些决定刘邦强于韩信,刘邦胜。
我给游戏划个阶段,方便理解信息神和轮次神 最近一些吧友的贴中,发现部分吧友,在分析某张神牌的作用时,是信息神还是轮次神略有混乱。所以我给游戏划个阶段,方便理解信息神和轮次神。 ---------- 先提前说一点,这里的“轮次”和“轮次神”,是我个人定义,与某些吧友是不同的。那些吧友的定义,我认为你们对,你们是有道理的。但你们不要用你们的定义来说我错,因为我这套内容,建立在我的定义之上,与你们说的不是一回事,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大家搁置争议,多说没意义。 ---------- 我把游戏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1、信息交流阶段: 这主要指玩家之间的发言交流,预言家报查验,女巫报银水等等。 2、行动决策阶段: 这主要指通过系统按键进行操作,主要有投票,开毒,下刀等等。这阶段已不能发言。 3、结果结算阶段: 这主要指系统(面杀就是法官)按规则,得出谁出局等结果,以及游戏下一步进入什么环节等。这阶段玩家不能进行任何操作。 ------------- 然后,是根据上边的阶段划分,定义信息神与轮次神。 1、单独的信息神: 是信息交流阶段与行动决策阶段,体现技能作用; 结果结算阶段,不直接 体现技能作用的神。 2、单独的轮次神: 是信息交流阶段与行动决策价段,不体现技能作用;结果结算阶段,直接 体现技能作用,并可能影响胜负。(注意“直接”两个字) 3、即是信息神又是轮次神: 以上1和2兼有,或者结果结算阶段,也可能影响胜负,也提供信息。很多神都即是信息神,又是轮次神。 ----------- 细说开来,为了严谨,上边的定义还要有一些详细的说明的。比如猎人开枪是单独的一个结算阶段,要与投票那个结算阶段分开,等等。但写多了没人爱看。可以后边回复中再交流。
女巫首夜救人的10大理由 以下,只针对普通板子,只针对能力普通的女巫而言,自认为是高手的女巫请随意。 1、首夜救下自刀狼 与 救下好人,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好人一点也不亏。(只要女巫不报银水,让真预和悍跳自己表演,就非自刀狼局一模一样。) 2、狼人首夜自刀比例较小,首夜不救人,大概率好人开局就小亏。 3、首夜不救人,万一猎人等关键神被刀,猎人又带错人,好人则大亏,这种情况开局就输了九成。 4、首夜没救自刀狼,大概率狼人也不亏。因为狼人倒牌后,真预大概率不会被认下,真预会被好人打成走双边,还是1狼换1预的局面。 (间接结果还可能扰乱好人视角,让好人站错边。) 5、首夜救到自刀狼好人不亏,但如果第二夜,第三夜,救到自刀狼,可能视角就变了,好人大亏。 6、首夜用掉解药,女巫就灵活机动,随时可以起跳,没有顾虑,可以为好人多做事 7、首夜没有用掉解药,女巫被抗推,或有对跳女巫等情况,女巫就要跳出来,解药白白浪费。 8、第二夜以后,女巫不能自救,女巫被刀的风险一天比一天大,解药浪费风险同步。 9、每天白天对女巫也有风险,被票出局浪费解药的可能性也存在。 10、首夜不救人存下解药,最大的好处就是多救一次真预,多报一次查验。但实际对局中,形成真预明显被认下,悍跳明显不被认,这种情况较少。真假预不明时,狼人经常外置位刀人,不刀真预。所以存解药的这个好处,实际被用到的可能性也不大。(真预首日被票出局可能性也不小,就算女巫站边正确,晚上想救真预,也没机会。) 结论: 首夜救人好处多多,坏处几乎没有。 首夜不救人,坏处多多,好处可以发挥出来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除了能准确站边的高手女巫,普通人当女巫还是首夜救人为好,这样对好人来说,好处大于坏处。 (也不是说要每次都救,多数时候救,偶尔不救是一个好方法。) 实际对局中,常常有菜鸟女巫,迷一样的自信, 铁站边狼人,两瓶药都用反,让好人大败。 女巫是一个重要的神,女巫发挥的好坏,对好人胜率影响很大。
对于单价,我的观点是根本就不存在单价 最近讨论单价的贴子很多,总体讨论下来,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是,单价与书的读者阅读深度相关。 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但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些关于单价的思考,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 第一、平台根本就没有单价一说,官方说的很明白,作者收入是广告分成,之字没提收入与阅读量有关。 第二、我多年前做过网店运营,知道广告的结果,分为展示,点击,成交几种,每种价格差别很大,成交一次广告费可能几元钱,点一次可能几角钱,而展示则非常非常低。 第三、就是结合第二点展开说,一本书同样一个阅读量,可能读者进来看一眼就走了,根本没看广告;也可能看了很久,但广告都跳过了;还可能不只看很久,还把广告点进去了,甚至从广告中下载了APP,或到购物网站上买东西。 所以一个流量带来的收入,最高和最低可能差相千百倍,用流量去计算单价,非常不合适。 第四、新流量和老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差别很大,新流量可能看你50章十万字,肯定看了很长时间,看了很多广告,而老流量只追更了一二章4千字,收入自然有很大差别。另外,同理,爆更,渣更,断更,几种不同的更新情况,肯定让老流量带来的收入也不相同。 第五、我在平台用小号也测试过,看一眼就走,五六个流量也没有1分钱收入,而认真的多看广告,一个流量就可以有1分钱以上的收入。 总结: 1、对于单价,我的观点是根本就不存在单价。(特定情况可以说单价,见结论4) 2、首秀前,以及首秀的第二三四五天等,这种流量起伏很大,没有稳定的情况,因为流量数量和性质都不相同,讨论单价没有意任何意义,这时候每天的单价算下来可能差别很大。 3、首秀第一天(首秀前已飞那种除外),单价可以稍加关注,因为这一天所有流量都是新量,这一天的单价,可以一定程度反应读者对你书的阅读深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你书的质量。但记住,这个单价肯定与你以后书起飞稳定后的单价有差别,没有代表性。 4、唯一我认为合适讨论单价的情况,就是书已起飞,总字数也不少了,你每天更新章节也非常稳定,这时书每天的新量和旧量,以及读者性质等等都基本稳定了,这时算下来,你的单价每天都会差不多,有代表性,可以拿来说一说。
关于文笔之争,就像餐厅吃饭。 关于文笔之争,这两天吧里讨论的很多,我想打两个比方,说下我的两个观点。 第一个比方: 一本网络小说,就象一个餐厅,小说文笔是餐具,小说故事是菜品。 一家用快餐盒装饭菜的餐厅,生意火爆,另一家用高档餐具卖猪食的,生意惨淡。 然后,高档餐具餐厅老板说,我生意不好是因为食客素质低,不懂高档餐具,想生意好难到要让我也改用快餐盒吗? 结论是:显然,这个老板错了,他失败在于猪食难吃,不在于高档餐具,如果他用高档餐具卖可口饭菜,生意应当比用快餐盒那家更好。 反驳对象:吧友 “不知道起啥名,额” 反驳原文:我不是说这么写不好,但如果真要在番茄混,文笔要退化成和那些书一样吗。 一句话总结:放心,绝对没有人因为文笔好失败,如果你失败,也请别标榜自己文笔好当理由。 第二个比方: 番茄小说,就象一所高中。 高中作文及格的水平,足可以讲明白一个故事,也足可以在番茄写出爆款小说。 所以高中作文60分虽然一点也称不上好,但真的不能说非常差。 一个大学中文教授空降学校,以中文研究生标准,给原本高中作文60分打成30分, 然后还把这名同学拉到校场,当着全校同学批评,这样不合适。 结论: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哪怕你是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平,到高中也请按高中标准打作文分。 反驳对象:吧友 “国乒大闹剧” 反驳原因:把一本50多万在读的小说,评论成“真是烂透的文笔”。 一句话总结:番茄小说和很多网络小说站都是爽文市场,高中作文水平足够了,请入乡随俗,你文笔评定的标准真的高了。 PS:以前贴吧用文笔高标准,把别人文笔评得一无是处,来彰显自己文笔水平高的太多了,实际上他们很多是装B,文笔也就那么回事,这些人让人很反感。通过对“国乒大闹剧”言论的分析,我认为他不是这样的人,但不排除其他吧友把他当成这样的人,所以如果他被喷的话,也是非常正常的,也不冤枉。
S2防匪经验 觉得S2和S3关于侠客军的规则,定的对侠客军太有利,对正规军不友好。 我这区现在一片火海,谈一点自己S2防匪经验,和大家交流下。 1、首先放平心态,落匪的一般都是战力高又比较肝的玩家,我们做为普通的正规军,打不过匪很正常。但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找到合适的方法,也能和匪抗争一下。 2、前提做一些防匪准备,城墙越高越好,适度的升一些城防军和校尉府,利用地型修一点拒马和箭塔,平时存多点预备兵。这些准备里城防高可多撑一些回合,城防军主要是看下对方部分阵容,以及让对方器械兵不要太少,我们卡器械时,让他损失大一点。拒马和箭塔就更多地是象征意义了。 3、较多的在线时间是防匪最重要的一点,不在线高战也会被掏,常在线平民也能自保。 4、及时发现附近的土匪,匪向自己铺路时,斯巴达干扰,延缓土匪推进,并向土匪表明自己在线,部分土匪会知难而退。 5、匪铺到城下时,放空各队主将,藏兵,或部队悬停城上,不与对方主力交手。如果能在匪没视野的地方藏一队奇兵,拦土匪器械更好。 6、土匪攻城后,通过城防军的战报,分析土匪主力和二三队及器械的阵容。能利用兵种克制打得过,肯定就战,不能就让过主力,卡器械。如果土匪手撕城防,就让过主力卡二三四五队,总之觉得主力能打过敌哪队,就卡哪队。 7、卡器械的要领就是找到攻城部队的触城顺序,我们把部队从悬停城上改为驻守时,会先和后触城的敌队交手。正常敌人都是先上主力,再上器械,这样我们让过对方主力再驻守部队,就卡掉了对方器械。 8、有些精明的匪会用主力来护器械,主要做法就是主力先攻,器械后边上来后,主力停止攻城回撤,再上一次,再上时计算时间,在器械触城后的一秒主力到。碰到这种情况,就要时时盯着,在他主力回撤时,就驻守,从前边卡器械。 9、边战边谈,劝匪放弃掏自己。除非有仇,不然死掏在线活人,拒绝沟通的匪也很少。 10、如果以上一切防守都失效了,那在土匪最后一轮攻城的5分钟里,计算下现有资源总量,找个合适的城建科技建下去,剩下的部分,用贸易按征兵铁木粮1:1:2分好,全部征兵。 土匪掏城后,取消城建返回百分之八十,取消征兵返还百分之百,这样下来,损失不大,还得到24小时的一个免掏保护。 被充说明1、以上经验主要针对防守单匪,碰到组团的土匪,或象阵地战一样推进的土匪军势,那以上当我没说。 被充说明2、如果经常不在线,那基本被掏难免,建议每次被掏免24小时快到期前定好闹钟,上来藏下兵,尽可能多用资料。把损失减小。 被充说明3、还有最好的防匪方法,就是和自己邻近的盟友多交流,达成共同防匪的共识,相互协防,事半功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