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雕像 山上的雕像
关注数: 2 粉丝数: 7 发帖数: 3,053 关注贴吧数: 9
【【 “长临高速”将于6月开工建设!!】】 3月27日下午,长临高速公路建设协调会召开。 长临高速公路沿线各相关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记者获悉,长临高速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 长临高速公路全长166公里,总投资103亿元,其中临汾市境内全长125公里,投资约87亿元。该工程是今年我省重点建设项目,采取BT模式建设,由山西路桥集团公司承建,计划于今年6月份开工,工期3年。起点位于长治市屯留县崔邵村,与太长、长邯高速公路相接,途经长治市屯留、长子和临汾市安泽、古县、洪洞、尧都区、襄汾,终点位于襄汾县北陈,与大运、临吉高速相接。 长临高速公路是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及我省“三纵十一横十一环”高速公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出海干线公路。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完善国家及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的建成,有利于山西中南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向华北、华中地区输送,并且将极大地提高长治、临汾两市的辐射功能,推进沿线经济带的形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长临高速在临汾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交通建设史上,是投资额较大、线路最长的一条高速公路。随着临吉、临汾北环等高速公路的通车,长临高速成为临汾市外环高速路网联结的最后一环,它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公路建成后,临汾市外环高速将全线闭合,对改善临汾市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强化临汾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临汾市经济增长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应县:120项重点工程和项目给力转型跨越 围绕打造全市新型工业创新区,该县今年续建、新建、筹建的项目有31个。重点是打造5大产业板块。即新能源产业板块,主要有晶都太阳能三期工程、30兆瓦光伏并网电站、白马石风电和天然气加气母站等4大项目,促进福润生物质能发电项目达产达效。采取入股或合作的模式,推进总投资116.4亿元、总装机容量590兆瓦的4个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农副产品加工板块,主要项目有梨花春黄芪养生酒,雅士利乳业扩建和包装等;新型建材化工产业板块。主要有总投资6.1亿元的石材加工、轻质隔墙板、穿线管等5个项目;高档陶瓷产业板块。完成8个续建项目,开工投资1亿元的两个新建项目;装备制造产业板块。确保赛特电梯和北方汽车产业园工业制造区两个项目建成投产,以万发炉业为龙头,整合县域内炉具生产企业,组建大集团,开发新产品,着力打造适应城镇集中供热的大锅炉生产基地。同时,推动投资30亿元的韩国电子工业园,投资6亿元的蓝宝石生产线和投资1.3亿元的高精光传感器三大项目落地。   积极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应县以“南菜北牧”破题,铺开了16个项目。“南菜”板块以南河种5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中心,突出打造“一轴五区百园”。即以朔州生态经济线为主轴,培育万亩高效观光农业、万亩设施农业、2万亩绿色有机蔬菜、8000亩生态循环农业、2000亩物流加工5个产业领先区,建设上百个百亩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形成“18公里不断线,特色园区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北牧”板块以万亩现代养殖园区为龙头,以育肥羊为主,重点建设肉羊养殖小区15个,屠宰加工企业2个,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1个,沼气生产工程1个,交易市场1处,万头和牛养殖场1个。年内力促投资15亿元的华联“两大基地两个交易市场”、世界乳业六强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5000头现代奶牛养殖等大项目落地。   全力推进全市文化旅游核心区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木塔申遗为抓手,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为战略,强力推进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应县。铺开的重点工程和项目有73个。在县城综合改造上,全面推进10多条道路改造,4000套保障房,投资30亿元的8个现代宜居小区等23个项目建设。在小城镇、新农村建设上,全面推进5大集镇和12个中心村建设。完成生态旅游观光线和5条县乡道路改造工程。在木塔申遗上,启动以“两街两寺”为主的塔东老城改造恢复工程,铺开明清街,世遗街改造、净土寺保护和南寺恢复4个项目。在民生事业方面,新建二中、职中教学楼实训楼和3所幼儿园,加快一中教学楼建设进度,完成县医院搬迁,确保卫生监督大楼投入使用,争取中医院改扩建和120急救中心开工,完成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推进社保一卡通。在城乡生态化建设上,主要是投资21.3亿元完善生态水系建设,投资2亿多元完成10大造林绿化工程。
河津市:将实施6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01.57亿元。 今年,河津市实施了总投资达101.57亿元的60个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调优提质现代农业、转型提升现代工业、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转型跨越发展。60个重点项目中,农业项目有10个,总投资6.19亿元;工业项目有20个,总投资84.44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30个,总投资10.94亿元。目前,60个重点项目在建的已有54个。 为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河津市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变“婆婆”为“保姆”,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引资工作,对重点招商项目全程跟踪落实。同时,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围绕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大力创优发展环境。 依托资源、产业优势,该市开展点对点专业招商,主动融入郑州、西安经济联动圈。“博翔铝业”和“晋都铝业”分别与西安“西飞铝业”和“西航铝业”实现技术、品牌、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已建成年产3.6万吨铝棒材、1.3万吨铝型材等3条生产线,成为生产各种铝合金棒、铝合金建筑型材、精品调色铝型材及工业型材的现代铝材加工企业。 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思路,该市发挥传统产业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提升竞争力。河津腾升钢帘线有限公司研发出强度高、结构复杂的工程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产品,满足了国内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行业的需要,并与附近的黑马炭黑有限公司形成了轮胎原材料供应的关联产业链。 调整思路,转变理念,该市综合利用资源,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做文章、要效益。目前,河津太工天成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国新能源混合燃料示范项目、华丽公司40万平方米新型建材项目已基本建成。与此同时,该市成功实施48个节能技改项目,使工业生产每年节约标准煤达57万吨。达康集团是一家以铁合金生产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该集团针对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投资5600万元不断扩大10万吨健身器材项目,生产的健身器材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孝义市:建成太原以南、临汾以北、全省一流的区域中心城市 漫步孝义市新城大街小巷,街道平整通畅、四通八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1992年撤县设市以来,孝义市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孝义市区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后新城区街道建设趋于规范、合理,到1983年开通了新义街、府前街、铁北街、大众路、府南路、三贤路、市东路、市西路和留义路9条道路,总长12.74公里,面积26万平方米。街道建设布局形成方格棋盘状,东西成街,南北为路。但道路狭窄、交通拥挤、设施陈旧,至90年代初县新城区面积仅有4平方公里。   撤县设市后,市区建设步伐加快。1994年借全省上下掀起的“三项建设”高潮,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拆迁改造建设,市区道路全部得到平整,路况得到较大改善,三贤路、府前西街、府前东街三条断头路全部开通。1995年完成城区7条主干道建设工程,铺装3条断头路,计新建或改建10条17.37公里,硬化道路20.16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形成方格网状结构。1996年实施了南二环路改造工程、建设东街道路建设工程、府西街铺装工程等6条主干道建设工程,总投资2801万元。城区道路总长32.47公里,油路总面积达55.7万平方米。城市框架基本搭就,一个向四周开放辐射的三纵三横双“井”字形现代城市交通框架已具雏形。园林建设紧随城市街道的拓展而兴起,先后完成了人民广场、崇义园、郑兴公园、胜溪公园的建设以及府前街、振兴街、永安路、迎宾路的绿化、美化工程。1997年新建、改建城市道路11条24公里,新筑油路面积36.3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由原属封闭型变为四通八达开放型棋盘式交通框架。后继续加快建设,截至2000年底,孝义市累计投资7个亿,打通了3条断头路,建成4条二环路,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1条,计24公里,接近过去20年所建道路总长的2倍,新增油路面积40万平方米,是过去20年油路总面积的3倍,市区10条主干道全部实现了亮化。市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突破10万人。同时加大配套建筑建设力度,做到一座建筑一个景致。大搞“拆墙拆房、透景还绿”工程,跨入了全省创建文明城市评比县级市中的第二名。新增绿地面积15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在全省居于领先水平。城市通信能力极大提高,城市公交车的开通使得这座城市的“市”味更浓。   “十五”期间,孝义完善和拓展城市市内和对外交通系统,先后新建和改造了崇文大街、府前街、迎宾路等11项道路建设工程,形成了“纵横成网、内外成环、对外辐射”七纵八横的城市主干道框架,城区道路总里程达到73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5.1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党政大楼、府前广场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以“郑兴奉母、义虎传说”为主题的城市标志性大型雕塑“孝”、“义”在府前广场落成。城市集中供气用户达18000余户、集中供热面积达255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街路,新装、更新路灯,在府前街、府南路、大众路安装灯光隧道,悬挂宝石灯、中国结、灯笼灯等,城市亮化实现了“一街一品,一路一色”,城区道路亮灯率达到100%。   “十一五”期间,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度拓展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布局。五年投入33.68亿元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启动实施了孝河生态综合治理、科教文体园区、孝西铁路南迁、胜溪湖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工程,完成府前步行街、迎宾路北延、崇文大街等道路建设工程,市区道路由原来四处断头的“封闭型”变成七纵八横棋盘式的“开放型”,形成了以永盛路、胜溪街、永安路、振兴街为主的内环线,以三皇路、北外环、汾介公路、孝午公路为主的外环线,东西以振兴街、府前街、新义街、胜溪街为主干,南北以三皇路、永盛路、大众路、迎宾路、永安路为重点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道路里程128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1万,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德尚国际、集贤花园、吉泰花园等一批高级商住区相继竣工,沃尔玛、肯德基、东来顺等国内外著名企业落户孝义。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运营,日处理城区生活污水2万立方米、垃圾300吨。公园绿地面积、园林绿地面积、绿化覆盖面积分别达到161.1公顷、706.9公顷、794.5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13平方米;市内循环公交运营线路达25条,辐射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受益群众达40余万人;供水普及率达100%。同时铺开以孝汾大道、府前街西延为框架,打造城西新区;以振兴街、府前街东延为框架,打造城东新区;以崇文大街、大众路北延为框架,打造城北新区;以南景观大道、城南大道及迎宾路、湖滨路为框架,打造城南新区及张家庄水库南文体园区;以孝西站南迁及大众路改造、府南路打通为契机,打造孝义中央商务区;以孝河综合治理为平台,打造城区生态景观带及辐射晋中盆地的新兴产业集群、小城镇发展载体,从而建成太原以南、临汾以北、辐射周边县市、全省一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2013年孝义市首个百亿元项目奠基开工 3月18日,孝义市楼东、楼俊集团500万吨焦钢一体化项目奠基开工,这也是今年该市“项目推进年”开工奠基的首个百亿元重大项目,也是全面开启“园区经济”发展时代又一标志性项目。 该项目是孝义市贯彻落实吕梁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四大一高六突破”战略,启动实施的“焦钢互补、化产延伸”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40亿元。项目主要分为焦化、焦化煤气利用、钢铁材料三大板块,其中,焦化项目总体规划建设200万吨级6.25捣固焦焦炉,焦煤煤气利用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PSA提纯工艺年产20万吨乙二醇,填补了国内焦炉煤气利用转化乙二醇产品的空白。在两大板块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建设500万吨级铁、钢材项目,构建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的开工,开启了该市焦钢化一体发展的新篇章,对于摆脱焦炭产业困局,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可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60多亿元,解决劳动就业岗位5000余人。同时也将成立该市转型跨越发展新的动力源泉,对于该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强化“以煤为基、多样发展”的产业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该市将紧紧围绕省、吕梁市“项目推进年”活动的要求,把园区建设和亿元项目攻坚作为转型跨越的重要抓手,以大园区承载大项目,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坚持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六位一体”,加快投产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一批转型引领项目,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确保今年实现项目储备2275亿元,签约215亿元,落地180亿元,开工225亿元,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85亿元,投产项目195亿元。
孝义市着力推进城镇化蓝图迈向现实 随着“八横九纵一环”立体交通框架以及“一河两岸、沿河环湖”滨河城市格局的初步形成,孝义市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今年,该市将按照“在太原都市圈南端‘孝汾平介灵城镇群’的发展中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定位,着力推进“1420”城镇化规划蓝图向现实迈进。 该市首先以“扩容提质”为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建设,完成《“一河一湖”两岸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评审,启动中央商务区(CBD)及新的市民服务中心和市民广场建设,铺开城市规划展览馆、国际商会大厦、会展中心建设;完成介西线孝义市区改线工程;铺开10个城中村和城区老旧街路改造;完成大众路、府前街景观装饰改造,规划实施建成区第一天际线工程,美化亮化孝义夜景。与此同时,加快推进中心镇村建设,支持梧桐新区打造全国一流新型社区,入住村民突破2万人,实质性推动大孝堡、高阳、下堡、兑镇中心集镇建设,启动振兴新区、崇文新区、胜溪湖新区建设;推进柱濮新区、胜溪新村、旧城10村连片保护性开发等新农村集中连片示范区建设。 为保障城镇化建设顺利进行,该市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足文章。今年将启动总投资3.4亿元的孝石线7公里改线、薛三线6.4公里改造、煤化工园区运煤大道下东线9.9公里建设;铺开汾平高速孝义东出口入境快速通道建设及新三街、安居街等11条城市骨干道路新改扩建工程,全线贯通时代大道;完成中阳楼新城排渠建设工程,完成中部引黄市域供水规划审批并开工建设,铺开总投资2.9亿元的城市供水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厂上半年调试运行,完成34公里天然气管线西延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80万平方米。
【山西要建“铁路”旅游专线了】!!! 未来几年,山西将兴建河边至五台山、风陵渡至吉县壶口、太行山一线、西安至华山至运城的旅游铁路。其中,河边至五台山铁路,在北同蒲铁路忻河支线的河边站接轨,沿东北方向至五台山,全长约100公里。该铁路线建成后,将以开行旅游列车为主,成为山西旅游客运专线。 根据《山西省铁路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我省将构建“一纵三横”铁路网。“一纵三横”铁路网将有效覆盖全省各地中心城市,使旅游铁路专线的开通成为可能。 根据此项规划,风陵渡至壶口铁路在南同蒲线风陵渡站接轨,沿黄河北上至吉县壶口,待中南部铁路出海通道建设时,可将该线延伸至隰县与出海通道相接。同时,根据晋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规划建设该地区沿太行山一线的旅游铁路。先期先建设王莽岭至太行大峡谷的线路。另外,还将规划建设西安至华山至运城旅游专线,线路自陕西西安经华山至运城,其中山西境内线路长100公里,总投资估算80亿元。 据介绍,“一纵三横”铁路网沿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不乏五台山、壶口瀑布、王莽岭、太行山大峡谷等著名旅游胜地。“铁路旅游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旅游节奏慢下来,让游客真正享受旅途畅游的快乐。”省内旅游业人士表示,交通不畅一直是制约山西旅游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即便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旅游业带来了诸多利好,但全省南北跨度大,游客在车上的时间仍然较长。“铁路网的建设,让城市空间距离缩短,沿线旅游经济带如果抱团打造,将给许多旅游企业带来商机。”谈起旅游列车对山西旅游未来的贡献,该人士信心十足。 铁路旅游专线的开通,会让大量资金涌向热门地区,有利于沿线开发各种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企业家眼中,这样的商机不容错过。闻讯,省城一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旅游业,铁路网还将带动沿线交通业、房地产业、物流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那些想在沿线区域发展的企业要提前布局了。”
绛县经济开发区全力抓项目建设 该区全力以赴,主动出击,多措并举,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山西新鑫食品公司是省农业产业化“513”工程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6000吨果品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亿元,于去年10月落户绛县经济开发区。在得知企业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后,开发区质监部门工作人员当即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培训技术人员,建立质量手册,并从生产车间规划布局、设备安装、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给予指导,力争使落地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中美合资亚新科国际铸造(山西)有限公司是国内技术力量最强、产能最大的柴油发动机专业铸造厂。为使企业5.5万吨大马力发动机铸件项目顺利通过省发改委审核,开发区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4次往返太原、运城,帮助企业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从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投产每个环节都积极帮扶,强力推进。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设备安装调试,预计今年4月即可正式投产。 该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保姆式”服务制度,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目前,鑫亚年产10万吨汽车配件铸造基地配套建设铸造炉项目、山西华盛源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2万吨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等已落地的项目正在争取尽快建设,亚新科大马力发动机铸件项目、鑫珑纸业再生纸项目等已完工的项目正在争取尽快达效。
百亿元打造临汾交通“新干线” 去年一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84.5亿元,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816公里,同比新增427公里,全省排位第一;高速公路里程达461公里,是全省增加里程最多的地区;公路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公里87.87公里,同比增加了2.1公里,此数据远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今年,我市道路交通将在去年的建设基础上更进一步,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00亿元,争取完成在建高速公路360公里中的129公里,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工程80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工程200公里。 2012年,我市的交通主要指标持续快速增长,整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度占到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1%,其中高速公路建设方面战果颇丰。去年一年,全市在建的高速公路达到了340公里,临汾北环、京昆与青兰高速联络线、临吉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并通车运营,霍永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全面完成,吉河高速公路、大运高速临汾土门连接线拓宽改造工程也按计划顺利推进。此外,市区滨河东路建设前期工作现已全面完成,路基清表结束,为进一步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年度,我市交通将继续加快省、市各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争取上半年内,霍永高速公路西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争取10月1日前,大运高速临汾土门连接线拓宽改造工程实现完工通车;争取年底前,霍永高速公路东 段和西段一期工程实现完工通车,吉河高速公路实现路基工程和桥梁下部结构的完成,长临高速和黎霍高速公路工程实现开工上马,同时还将积极争取长临高速临汾机场出口连接线的工程项目。
尧都区:六大板块齐奏转型跨越协奏曲 工业华丽转型 两大园区引领支撑 在工业发展方面,尧都区坚持园区化理念,确定了建设占地35平方公里的贾得工业园区和汾河煤电化工两大工业园区。目前,两大园区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将是未来尧都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该区重筑尧都工业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依托工业园区,该区引进了三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71亿元的中煤煤化工项目。 目前,环评工作已经启动,项目可研报告、焦化产能置换和土地规划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平面图已经确定;总投资22亿元的广秀实业公司贾得西里北铁矿年产30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前期勘探工作已经完成,建设期3年,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安排就业2000余人,实现利税5亿元;同世达公司和太原煤气化公司联合,建设300万吨焦化基地,目前基本达成合作意向。 作为尧都区经济重要支柱的煤炭产业,2012年仍然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区原煤产量达到598万吨,产量比2011年同期375万吨增长59.5%,比2011年全年增产48万吨。 第三产业崛起 提档晋级全新突破 在第三产业方面,尧都区立足于“三产”提档晋级,在抓一般商贸企业的同时,把引进知名品牌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 着力抓好大品牌引进工作。总投资15亿美元的奥特莱斯芭蕾雨现代服务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1500亩土地指标已经落实,近期将启动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江苏常熟国服集团山西临汾建材家居博览城项目,设计方案正在完善,近期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7亿元的山西大图置业仙洞沟旅游开发项目已正式签约,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百汇市场搬迁工作已结合尧庙城中村改造启动实施。 着力抓好现有企业资源整合。投资10亿元的生龙国际商贸城将整合明金、安达圣等企业,建设20万平方米大型商贸项目。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即将动工建设。百汇市场的搬迁工作启动实施,尧丰市场的搬迁工作正在协商之中。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总投资6557万元、32公里长的仙洞沟旅游公路建设。目前,工程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即将竣工通车。 城乡建设提速 东城亮点更加凸显 在城市建设方面,尧都区围绕东城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重点启动了一批配套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两园两校一院”工程。目前,总投资1.8亿元的尧都公园,已投入资金1.2亿元;总投资1200万元的东辰公园,已投资410万元;投资7175万元的东城学校,已投入资金5350万元,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餐厅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投资7300万元的职业技术学校,已完成投资4300万元,图书楼、实验楼、餐厅、实习工厂、办公楼、看台主体已完工;投资3.2亿元的东城医院,已完成投资6100万元,桩基工程已经完工。 该区还启动了“三路一街”拓宽改造工程。 其中,五一东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6.4亿元,长2888米,包括5个村联片改造,总拆迁面积11.6万平方米;二中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5.57亿元,长1738米,拆迁面积11.4万平方米;北外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5.45亿元,长1930米,包括10个村改造,拆迁面积12.3万平方米;枣林街北段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7658万元,长636米,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 实施涝洰河生态建设是尧都区建设魅力东城、活力东城、特色东城的重要举措。该工程总投资38亿元,西接汾河,北临空港,南倚东城,总占地面积22.4平方公里,涉及20个行政村。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投资2.57亿元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2亿元的景观建设工程,投资15.37亿元的城市路网工程,投资8亿元的跨河桥梁工程。从去年秋天开始,该区还启动了高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和108国道洰河节点工程。 在城中村改造上,去年该区确定了21个试点村,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总投资16亿元的尧庙镇郭村城中村改造已经铺开,建筑总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3座还迁楼主体已经完工,小学、老年公寓正在建设中。其余20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在市政府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批复后,将全面启动实施。
尧都区:六大板块齐奏转型跨越协奏曲!! 工业华丽转型 两大园区引领支撑 在工业发展方面,尧都区坚持园区化理念,确定了建设占地35平方公里的贾得工业园区和汾河煤电化工两大工业园区。目前,两大园区规划编制已经完成,将是未来尧都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该区重筑尧都工业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依托工业园区,该区引进了三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71亿元的中煤煤化工项目。 目前,环评工作已经启动,项目可研报告、焦化产能置换和土地规划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平面图已经确定;总投资22亿元的广秀实业公司贾得西里北铁矿年产300万吨铁矿开采项目,前期勘探工作已经完成,建设期3年,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安排就业2000余人,实现利税5亿元;同世达公司和太原煤气化公司联合,建设300万吨焦化基地,目前基本达成合作意向。 作为尧都区经济重要支柱的煤炭产业,2012年仍然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煤炭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区原煤产量达到598万吨,产量比2011年同期375万吨增长59.5%,比2011年全年增产48万吨。 第三产业崛起 提档晋级全新突破 在第三产业方面,尧都区立足于“三产”提档晋级,在抓一般商贸企业的同时,把引进知名品牌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来实施。 着力抓好大品牌引进工作。总投资15亿美元的奥特莱斯芭蕾雨现代服务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1500亩土地指标已经落实,近期将启动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江苏常熟国服集团山西临汾建材家居博览城项目,设计方案正在完善,近期将开工建设;总投资17亿元的山西大图置业仙洞沟旅游开发项目已正式签约,前期工作已经启动;百汇市场搬迁工作已结合尧庙城中村改造启动实施。 着力抓好现有企业资源整合。投资10亿元的生龙国际商贸城将整合明金、安达圣等企业,建设20万平方米大型商贸项目。目前,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即将动工建设。百汇市场的搬迁工作启动实施,尧丰市场的搬迁工作正在协商之中。 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了总投资6557万元、32公里长的仙洞沟旅游公路建设。目前,工程已经进入扫尾阶段,即将竣工通车。 城乡建设提速 东城亮点更加凸显 在城市建设方面,尧都区围绕东城功能完善和品位提升,重点启动了一批配套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两园两校一院”工程。目前,总投资1.8亿元的尧都公园,已投入资金1.2亿元;总投资1200万元的东辰公园,已投资410万元;投资7175万元的东城学校,已投入资金5350万元,教学楼、实验楼、公寓楼、餐厅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投资7300万元的职业技术学校,已完成投资4300万元,图书楼、实验楼、餐厅、实习工厂、办公楼、看台主体已完工;投资3.2亿元的东城医院,已完成投资6100万元,桩基工程已经完工。 该区还启动了“三路一街”拓宽改造工程。 其中,五一东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6.4亿元,长2888米,包括5个村联片改造,总拆迁面积11.6万平方米;二中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5.57亿元,长1738米,拆迁面积11.4万平方米;北外环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5.45亿元,长1930米,包括10个村改造,拆迁面积12.3万平方米;枣林街北段拓宽改造工程,总投资7658万元,长636米,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 实施涝洰河生态建设是尧都区建设魅力东城、活力东城、特色东城的重要举措。该工程总投资38亿元,西接汾河,北临空港,南倚东城,总占地面积22.4平方公里,涉及20个行政村。工程建设主要包括投资2.57亿元的河道治理工程,投资12亿元的景观建设工程,投资15.37亿元的城市路网工程,投资8亿元的跨河桥梁工程。从去年秋天开始,该区还启动了高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和108国道洰河节点工程。 在城中村改造上,去年该区确定了21个试点村,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总投资16亿元的尧庙镇郭村城中村改造已经铺开,建筑总面积50万平方米。目前,3座还迁楼主体已经完工,小学、老年公寓正在建设中。其余20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在市政府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批复后,将全面启动实施。
山西省2013年重点工程项目出炉!!!有侯马的项目!! 2013年重点工程项目出炉 本报2月17日讯(记者 戎紫冰)新开工建设28万套保障房(含农村危房改造)、新增7条高速公路、新添13项铁路工程、续建山西省高校新校区……今日上午,2013年度全省项目(重点工程)推进年动员会召开,年度总投资达4427亿元,包含9大类别603个省级重点式工程项目名单出炉。 作为拉动全省经济建设的“火车头”,我省非常重视关乎全省经济转型、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将今年定为重点工程“项目推进年”。今年全年工作目标为:储备项目总投资额动态保持10万亿元;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5万亿元;落地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5万亿元;开工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万亿元;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万亿元;投产项目总额达到1万亿元。 今年我省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包括9大类,分别为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基础设施,铁路项目,公路项目,文教、卫生、机场和公益建筑类,产业结构调整,电力,煤炭能源,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类。全年省级重点工程的年度计划投资额达到4427亿元,新增项目年度计划投资额为2015亿元。 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数达603个,包含372个新增项目。从投资规模来看,年度计划投资额最高的项目为产业结构调整类,投资额达1646亿元。而在11个市当中,太原市的省级重点工程年度投资额最高,达到了583亿元。 ■链接 省级重点工程新增项目部分名单 铁路 蒙西至华中铁路地区煤运通道 太原地区货运(物流)中心 介西线孝义市区改线工程 朔山联络线工程 太原南站生产设施配套工程 北同蒲线太原北至原平段扩能改造工程 石太线自闭改造及G网建设工程 太原铁路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工程 和邢铁路 大同至张家口铁路 太原轨道交通二号线一期工程 宁岢瓦线扩能改造工程 平舒七元铁路专用线工程 公路 侯马公路枢纽货运中心 霍永高速公路永和至永和关段 阳城至蟒河(省界)公路建设 黎城至霍州高速公路 省道大灵线水泊寺乡沙岭村至常庄堡段改建工程 国道108线下北泉至神堂堡改建工程 新增国道太克线方山界—克虎寨(晋陕界) 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类 太原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第一批标杆) 太原市城南污水处理厂 阳泉市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山西省通道绿化工程 文教、卫生、机场和公益建筑类 大同城市居住联合体项目 大同雁北广场建设项目 临汾图书馆、博物馆建设项目 山西晋剧艺术中心建设项目 太原市南中环西街道路工程 长治黎侯古城文化旅游项目 太原市蒙山大街道路工程 朔州大医院建设项目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