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道西风客 侠道西风客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35 发帖数: 13,644 关注贴吧数: 38
《明十七帝疑案》(三)朱元璋国号之谜   毛佩琦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长;北京大学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郑和下西洋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吴晗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郑成功评传》、《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国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国明代军事史》(合著);主编有:《岁月河山—图说中国历史》、《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十大后妃》、《百卷本中国通史••明史10卷》、《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中国状元大典》、《四库全书大辞典•史部》等。   内容简介:   明朝,它的国号叫做“大明”。这个“大明”怎么来的?很显然和小明王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最初是参加了红巾军的起义,红巾军他们奉的主韩林儿,后来他们又建了“大明”,这两个“明”是一个“明”。所以“大明”的“明”来源于小明王的“明”。小明王的“明”又是哪儿来的?小明王的“明”来源于明教。明教什么时候传到中国来的呢?那么为什么红巾军要奉小明王为主呢?为什么朱元璋投入红巾军奉小明王为主,和小明王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明教这个“明”字结下了不了之缘?   有一次朱元璋和刘基在讨论,说治理天下应该怎么做呢?刘基跟他说,要宽仁。朱元璋说,宽仁就够了吗?不够,他说“不能施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仁必当阜民之财而惜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无以遂其生,如是而曰宽仁,是徒有其名,而民不被其泽也。”   朱元璋把法制教育也教育到基层,让民知礼,让民知道法律的规定,不违法。打击贪官,澄清吏治。同时他还使用严刑重法,严刑到什么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   (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什莫时候才开始播出《明十七帝疑案》啊? 《百家讲坛》2006年将继续播出系列节目《明十七帝疑案》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2日 09:49) 主讲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    大明王朝二百七十七年兴衰荣辱 荡气回肠十七位皇帝人生离奇 命运跌宕当清朝296年的恢弘与黯淡渐次的成为遥远的记忆,当大清王朝十二位皇帝的人生命运在历史的舞台上逐一谢幕,《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也已画上圆满的句号。但自古“清承明制”、“明清不分家”,大明王朝的277年更是充满了征战的烽烟、宫廷的阴谋、权力的角逐以及命运的诡异,明王朝17位皇帝,或文治、或武功、或被俘、或悄然失踪、或被谋害,他们的人生跌宕而奇异。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大明王朝不仅有着17位帝王的奇异人生,更有着277年的江山社稷,有着幅员辽阔的国土,有着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有着天下无敌的庞大舰队……明王朝曾经的强盛与辉煌从未逊色于清朝。然而,因为历史年代的久远,因为清王朝的抹煞,大明王朝的光芒许久都沉埋在历史的沙尘中。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它的兴衰与荣辱、它的谜团与疑案终究是要大白于天下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将与我们一同开始一段新的历史之旅,拨开大明的历史迷雾,寻找事实真相。《百家讲坛》2006年将继续播出大型系列节目《明十七帝疑案》,敬请关注!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