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火眼 轮回火眼
——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307 发帖数: 21,642 关注贴吧数: 180
【风起青阳】【作文】徒有浮华 已经努力把两千两百多压缩到一千五了...可是还是不合要求...压缩作文真是太痛苦惹... 徒有浮华 记不清前些天那场作文PK赛是第几次了,如今记忆里的场景也已多半被忘记,唯一记得的只是那些高低评分与针锋麦芒。虽然在这次竞赛中我并没有那个去扮演主角的幸运,但身为观众在其中收获的体验也算不赖。例如当初亮相的第一篇长文——给我勇气。 在我瞎谈自己对于这篇习作的感受之前...请先原谅我对作者的不敬。毕竟每篇能夺得高分与好评的文章肯定都不是像我这样提笔就写不通过大脑的产物,结构文笔之类的要素肯定也都把握得很棒,挑不出一点毛病。《给我勇气》就十分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感觉,文中的每一个词汇都让人找不到替代的字眼。但就算这篇文章已经好到了这种境界,可除了听不懂以外我对它没有别的感觉。换句话说,我完全不知道这在说些什么。 这话听起来挺像是井底之蛙的大放厥词。但我说一篇文章不好也并不代表我自身就能好到哪里去。事实上我以前写出来的作文也曾是那种闻名全年级的奇葩垃圾货色,某些不明产物别人读了以后只觉得和爆笑零分作文没有两样。但如果连我这种智伤低下的人都能有这种枯燥无味的基本反映,那远比我聪明的人们感受应该也就是以这为基础了吧...如有雷同,绝非巧合。 记得当时PK赛刚结束,就有人忍不住说了几句“有几篇文章简直让人头痛欲裂”这样的话。也许是抱怨得是不太尊重,可观众能有这样的评价,作者是否也就该想想自己文章的问题了呢?文字读出来本是要让人欣赏的,可如果听了让人深感头疼,那究竟还有什么地方值得称赞?对这样文章的评价,大概也就只能用“妙不可言”来形容了。说妙不知道这东西到底妙在那里,说理由也不知究竟有什么好说的,因为实在是...无力吐槽了。 举个例子吧。如果要说我对那篇《给我勇气》的第一感觉,那就是水。水得令人无法忍受以至于把文章变质得味同嚼蜡。说实话从文章开头到末尾我就压根没听懂她到底要表达说明些什么,至于那些精美的语言,抱歉我的大脑第一时间就已把它全部自动过滤掉了。虽然这么说很片面也很得罪人,可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铺垫太长,文字太虚,没有真实的实例,只有虚幻的感动。相比之下,我倒觉得李泽坤那篇写刘可一的文章要远比这来得更真挚更真实,虽然那篇李泽坤的文章在语言上是有许多不足之处,文章结构也没思考过,可至少...我们能听懂包含在其中不显眼却真实的情感,能从中找到生活里模糊却带着温度的影子。他所描述的那个人是如此真实,就像笔下那些不太听话的文字。虽然缺点不少,但他所讲述的是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伸手就可以触及到的真实故事。而不是从头到尾的云里雾里,与听不懂的优雅词句。 写文章需要很好的文笔么?需要么?不需要么?我想这个答案对每个人都不言而喻。没有足够细腻文笔的文章,就算它所讲的是真实的故事,读者看了也会毫无触动。但这就能代表文章只需要文笔么?比如上文提到的《给我勇气》,虽说作者对文字的精当把握让人无从挑剔,字数结构也都符合要求,但由于缺少真实的体验,很多人对其的评价也就是看起来很美罢了。它给人的感觉是“不明觉厉”,虽然听不懂这到底在讲什么...但似乎还是很厉害的样子,于是尽管不明白这在说什么,却依旧给了不低的分数。而少数文字优势不突出,却有着真实温度的文章,它们在更多时候却无法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语言的粗糙并不能代表文章的低劣,相反这样的文字浅切平易,更能让人好懂,而不是那些徒有浮华的语言,翻来覆去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写这些东西并不是想被误认为我与文章作者有什么深仇大恨,这也不过就是写了些平时现在都可以拿出来说的话罢了,如有冒犯实在是非常抱歉。用随笔这平台来不知天高地厚地随手瞎写,在也许什么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大放厥词,这的确是我管不住自己那张欠嘴所导致的可怕后果。可写这些东西我想表达的也只是一个想法罢了。总之,太过繁复的文字,我这样智伤低下的傻子着实听不太懂。只有那些简单平易的文章,才是我想要的纪实。
【风起青阳】【作文】交际的艺术 只是方便打印...好吧其实这篇里没有多少我的心里话,可以当成扯淡来看 国庆作文 交际的艺术 交际,这在许多人看来,或许并不能算是有多重要的一个人格要素。对于更多的目光而言,这个词汇所代表最多的,似乎就是市侩与流俗,虚假或应酬。但实际上许多时候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清高的人们总是自以为是。就好比任何一件事物都不可能只有负面的绝对,相比之下,如果一个人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在乎每一次事后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不对任何事物有任何主动或被动的关心,就算他原本心里并不是如此所想,估计很快,众矢之的的宝座也就会被他牢牢地占据在手心。 说到这个话题,很容易地我就联想到前些日子,国庆第一天里被我一口回绝的一个邀请。那天大概是由于读大学的表姐刚到家没有多久,起了些购物欲,又或者是母亲与小姨都想在国庆这一天出去逛逛,至少不要在这个注目的节日里窝家一整天。于是就在当天下午,他们邀请我与他们一同去国贸逛衣服,说是以放松心情为理由。但这件事在当时于我,却无异于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刚放假没多久作业都没完成到三分之一的分量,下午又早已经定好了要写各项作业的计划,一项都不能提前,也一门都不能推迟,这时忽然砸来一次可以占据整个下午乃至晚上时间的邀请...对于早已定下的格式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于是望望身旁的三位家长同志,又看看手头刚做了一半的数学题...我干笑两声,又表达了半天自己的不情愿...最终还是被母上的威压...或者说是自己的内心恐吓,给押上了战场。总之由于各种奇怪的因素,我在当时回绝的语气非常不善,再搭配上当时懒得动的无奈厌烦表情,看起来简直百般抱怨,导致给母亲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 其实要说恶劣大概也只是我心理因素使然,从小到大很多事情说到底我都有些自己吓自己的嫌疑,原本并没有多可怕甚至只能算是日常的一件小事,我却往往都能把自己给吓得不轻,怕黑怕鬼大概也算是这种性格留下的一些后遗症吧。母亲当时只是跟我说了句今后不能再这样用不耐烦的语气说话,就算原本并不想做这件事也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可当时我却一直处在很紧张的状态,并且总在心里嘟囔着这事有什么大不了,等到事情过去有了一个多小时,我才终于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是否真的是做得不对。 大概是不对的吧,不,肯定是不对的。就好像前文所提,一个人如果想要在社会上博取掌声,想要与周围的人处好关系,就算他有一颗再热烈的心,不知如何表达,却依旧只能是无法言说的念想。任何一个人,就算有着再大宽容的限度,可对方若总是只对某些特定的事感兴趣,其他的活动就一概不理,时间长了,自然也就会有隐约的避开吧。更何况我的态度还一直都是很差很恶劣的那种,四个字概括就是烦得不行。这里与之相处的都是家人还好,若是以后到了社会上还总是留着这样偶尔糟糕的个性,估计麻烦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虽然我一直都信奉不为他人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但这毕竟是一个随大流的世界。很多东西与想象中的并不一样,你改变不了,我改变不了。那既然无法改变,就唯有自己去适应,尽力去改掉自己一些表面上的不足,同时也守着自己内心的个性。我既然已经选择了负责制造作品,那当然也就要接着负责用户体验,售后服务之类的也不能全然无视。但也不能为此而改变太多内在的东西,例如最主要的个性就不会根据大家的口味来改进。在这里引用网上的一句话,你若喜欢,便是晴天;你若讨厌...也是晴天。 直到现在我仍旧要感谢,这么长时间以来每次遇到这种事件时母亲不厌其烦地教导,尽管其中所言大多数都是重复的内容,但我依旧总是很配合的屡教不改。以后应该还是会尽量改进自己说话的方式,少给自己惹麻烦,也少给他人带来不高兴的心情。但我毕竟不能伺候到所有的口味,世间万千种宠爱,无数种人心,得之我幸,不得我也没什么不幸。不过我依旧会认可一点,人性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的依旧是交际的技巧,与更多理解与宽容。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