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使者666 和谐使者666
你好我好都好,你帮我帮互相帮!
关注数: 288 粉丝数: 223 发帖数: 6,960 关注贴吧数: 17
欢欢喜喜过个年 春节马上就到了,劳做了一年的人们也包括我们吧友开始准备年货:鸡鸭鱼肉、烟酒饮料、烟花鞭炮、糖果零食;一年来我们辛勤朴实的商河人,凭着良心、凭着智慧、凭着劳动一定是小有收获。看看街上的轿车、脸上写着笑意的人们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我多次走访关注农村、农民,也了解了他们的一些情况,得到的结论是只要能受累、不懒不造,干啥收入也不错,建筑工、技工、小工、勤杂工。。。。。多的一天收入三百元左右,少的也收入百儿八十的,更有年收入十万二十万的小工头或技术官僚,年终了,算账了,手里提着现金插上门悄悄地交给在家等待一年的媳妇,两人清点着一年的收获,倒叙着一年的花销、人情往还,布置着来年的计划。。。。。心中一定比密还甜。。。。。 捉襟见肘的倒是工薪阶层,一个月两千多块,人情分子又多,除去生活费、电费水费燃气费,一年到头能剩一两万块就不错了,再有房贷、车贷啥的更是入不敷出,有的甚至到农村家里拿钱救急。。。。。。 我个人今年还算稳当,身体也不错,退职后又打工,生活挺充实的,打算放了假备点年货,一家七口人过个好年,享受天伦之乐。 在新年到来之际,盼人们欢欢喜喜、顺顺利利,俺自己不盼发财,但盼一家人和和睦睦、顺顺利利! 在此向辛勤善良的人们及广大吧友拜个早年!
鲁迅辛辣的杂文《友邦惊诧论》赏析 “友邦惊诧”论 作者简介 : 原文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 周樟寿,后改名 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正式用笔名“鲁迅”。被誉为 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 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 东北大学逃散, 冯庸大学逃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 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 国将不国”了!   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   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 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即予紧急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   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军政当局”呀?   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 南京专电云:“考试院部员 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