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紅 蓼紅
我什麼也不懂,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关注数: 30 粉丝数: 60 发帖数: 6,352 关注贴吧数: 27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七回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结钟宝玉题曰: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话说周瑞家的送了刘姥姥去后,便上来囬王夫人话。[不囬凤姐,却囬王夫人,不交代处,正交代得清楚。]谁知王夫人不在上房,问丫嬛们时,方知徃薛姨妈那边闲话去了。[文章只是随笔冩来,便有流离生动之妙。]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徃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嬛名金钏儿[金钏、宝钗互相映射。妙!]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莲卿别来无恙否?]站在台矶上顽。见周瑞家的来了,便知有话回,因向内努扌奴嘴儿。[画。]周瑞家的轻轻掀帘进去,只见王夫人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等语。周瑞家的不敢惊动,遂进里间来。[縂用双歧岔路之笔,令人估料不到之文。]只见薛宝钗[自入梨香院,至此方冩。]穿着家常衣服,[好!冩一人换一付笔墨,另出一花样。“家常爱着旧衣裳”是也。]头上只散挽着纂儿,坐在炕里边,伏在小炕几上同丫嬛莺儿正描花样子呢。[一幅《绣窻仕女图》,亏想得周到。]见他进来,宝钗便放下笔,转过身来,满面堆笑让:“周姐姐坐。”周瑞家的也忙陪笑问:“姑娘好?”一面炕沿上坐了,因说:“这有两三天也没见姑娘到那边俇俇去,只怕是你宝玉兄弟冲撞了你不成?”[一人不漏,一笔不板。]宝钗笑道:“那里的话。只因我那种病又发了,[“那种病”“那”字,与前二玉“不知因何”二“又”字,皆得天成地设之体;且省却多少闲文,所谓“惜墨如金”是也。]所以且静餋两日。”[得空便入。]周瑞家的道:“正是呢,姑娘到底有什麼病根儿,也该趂早儿请了大夫来,好生开个方子,认真吃几剂药,一势除了根才好。小小的年纪到作下个病根儿,也不是顽的。”宝钗听了便笑道:“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麼名医仙药,总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奇奇怪怪,真云龙作雨,忽隐忽见,使人逆料不到。]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幸而先天结壮,还不相干。[浑厚故也,假使颦、凤辈,不知又何如治之。]若吃凡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末药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到也奇怪,这到效验些。”[卿不知从那里弄来,余则深知是从放春山采来,以灌愁海水和成,烦广寒玉兔捣碎,在太虚幻境空灵殿上炮制配合者也。]周瑞家的因问:“不知是个什麼海上方儿?姑娘说了,我们也记着,说与人知道,倘遇见这样的病,也是行好的事。”宝钗见问,乃笑道:“不用这方儿还好,若问起这方儿,真真把人琐碎坏了。东西药料一概都有现易得的,只难得‘可巧’二字: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凡用“十二”字样,皆照应十二钗。]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蕊,於次年春分这日晒乾,和在末药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周瑞家的忙道:“嗳哟!这样说来,这就得三年的工夫。倘或这日雨水竟不下雨,又怎处呢?”宝钗笑道:“所以说那裏有这样可巧的雨,便没雨也只好再等罢了。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丸药,再加蜂蜜十二钱,白糖十二钱,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磁礶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末用黄柏更妙。可知“甘苦”二字,不独十二钗,世皆同有者。]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梨香”二字有着落,并未白白虚设。]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一字句。]这也是那癞和尚说下的。呌作‘冷香丸’。”[新雅奇甚。]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様?”宝钗道:“也不觉什麼,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下去也就罢了。”[以花为药,可是吃烟火人想得出者?诸公且不必问其事之有无,只据此新奇妙文悦我等心目,便当浮一大白。]周瑞家的还欲说话时,忽听王夫人问:“谁在房里头?”周瑞家的忙出去答应了,趂便回了刘姥姥之事。略待半刻,见王夫人无语,方欲退出,[行文原只在一二字,便有许多省力处。不得此窍者,便在窻下百般扭捏。]薛姨妈忽又笑道:[“忽”字“又”字与“方欲”二字对射。]“你且站住。我有一宗东西,你带了去罢。”说着便呌香菱。[二字仍从“莲”上起来。盖“英莲”者,“应怜”也,“香菱”者亦“相怜”之意。此是改名之“英莲”也。]只听帘栊响处,方才和金钏顽的那个小女孩子进来了,问:“奶奶呌我做什麼?”[这是英莲天生成的口气,妙甚!]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乃道:“这是宫裏头的新鲜样法,拿纱堆的花儿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旧了,何不给他们姊妹们带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五回 第五回 逰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却说薛家母子在荣府中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冩矣。[此等处实又非别部小说之熟套起法。] 如今且说林黛玉[不叙宝钗,反仍叙黛玉。盖前回只不过欲出宝钗,非实冩之文耳,此回若仍绪冩,则将二玉高搁矣,故急转笔仍归至黛玉,使荣府正文方不至于冷落也。今冩黛玉神妙之至,何也?因冩黛玉实是冩宝钗,非真有意去冩黛玉,几乎又被作者瞒过。]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妙极!所谓一击两鸣法,宝玉身份可知。]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到且靠后。[此句冩贾母。]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亦自较别个不同,[此句妙,细思有多少文章。]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縂是奇峻之笔,冩来健拔,似新出一人耳。此处如此冩宝钗,前回中略不一冩,可知前回迥非十二钗之正文也。欲出宝钗便不肯从宝钗身上冩来,却先款款叙出二玉,陡然转出宝钗,三人方可鼎立。行文之法又一变体。]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羙,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此句定评,想世人目中各有所取也。按黛玉宝钗二人,一如姣花,一如纤柳,各极其妙者,然世人性分甘苦不同之故耳。]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将两个行止摄縂一冩,实是难冩,亦实系千部小说中未敢说冩者。]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此一句是今古才人通病,如人人皆如我黛玉之为人,方许他妒。此是黛玉缺处。]宝钗却浑然不觉。[这还是天性,后文中则是又加学力了。]那宝玉亦在孩提之间,况自天性所禀来的一片愚拙偏僻,[四字是极不好,却是极妙。只不要被作者瞒过。]视姊妹弟兄皆出一体,并无亲踈远近之别。[如此反谓“愚痴”,正从世人意中冩也。]其中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八字定评,有趣。不独黛玉、宝玉二人,亦可为古今天下亲密人当头一喝。八字为二玉一生文字之纲。]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又”字妙极!补出近日无限垂泪之事矣,此仍淡淡冩来,使后文来得不突然。]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又”字妙极!凡用二“又”字,如双峰对峙,搃补二玉正文。]自悔语言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廻转来。 因东边寕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元春消息动矣。]贾珍之妻尤氏乃治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赏花。是日先携了贾蓉之妻,二人来面请。贾母等于早饭后过来,就在会芳园[随笔带出,妙!字义可思。]逰顽,先茶后酒,不过皆是寕荣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无别样新文趣事可记。[这是第一家宴,偏如此草草冩。此如晋人倒食甘蔗,渐入佳境一样。]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三回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餋[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林黛玉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盖言如鬼如蜮也,亦非正人正言。]者。他本系此地人,革职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画出心事。]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毕肖赶热灶者。]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舘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细。]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縁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废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雨村一面打躬,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奸险小人欺人语。]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全是假,全是诈。]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二名二字皆颂德而来,与子兴口中作证。]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梁轻薄仕宦之流,[复醒一笔。]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冩如海实冩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冩之冩是也。]雨村听了,心中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徃,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 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徃,无奈他外祖母致意教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餋,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盻之忧,何反云不徃?”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实冩黛玉。]遂同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老师依附门生,怪道今时以收纳门生为幸。] 有日到了都中,[繁中减笔。]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且按下黛玉以待细冩。今故先将雨村安置过一边,方起荣府中之正文也。]带了小童,[至此渐渐好看起来也。]拿着宗侄的名帖,[此帖妙极,可知雨村的品行矣。]至荣府的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语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济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君子可欺其方也,况雨村正在王莽谦恭下士之时,虽政老亦为所惑,在作者系指东说西也。]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春秋》字法。]了一个复职侯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春秋》字法。]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因宝钗故及之,一语过至下回。]不在话下。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这方是正文起头处。此后笔墨,与前两回不同。]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侯了。这林黛玉常听得[三字细。]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冩黛玉自幼之心机。]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便从纱窻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先从街市冩来。]又行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勅造寕国府”五个大字。[先冩宁府,这是由东向西而来。]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徃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超手逰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三间内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是雕梁画栋,两边穿山逰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嬛,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如见如闻,活现于纸上之笔。好看煞!]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拢,[真有是事,真有是事!]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此书得力处,全是此等地方,所谓“颊上三毫”也。]
一个悲剧 个人感觉我们的父辈一直都不喜欢看动画片。而我们这一代,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出来了一系列很好的动画片,个人还有印象的一些如『哈哈镜花缘』、『海尔兄弟』等。可是这些讲诉的东西真的不是十分适合学龄前孩子的。比如『哈哈镜花缘』里,单说主题歌:“人生能有多少难, 一辈子该有多少烦? 漂泊走过地北天南, 才知道抽刀断水水更欢! 人生能活多少年? 一辈子该有多少难? 心中无有天高地宽, 才知道借酒浇愁愁更烦! ”一句“心中无有天地宽”莫说孩子,多少成年人没有些阅历只怕也是不懂吧。还有『海尔兄弟』记忆中讲了很多科学知识,个人有很多自然科学常识最早都是从这个动画片知道的。更夸张的一件事儿是,其中有一集中讲逆风行驶帆船如何调整帆。当时没有看懂,不过,后来到了我高三快高考时,从同学的一本课外辅导书中看到了这个例子。可是我还是没看懂。问老师也没给我讲。顺便说一下本人在当地一所最差的普通高中里物理是拔尖的。还有小学时看过一个『蓝猫淘气三千问』当时觉得其中的技术就很不错了,好像还有很多天文图片在里面。不过『蓝猫系列好像后面的不像之前的那麼益智了。后来初中时也可能是刚上高中的时候,有一部『围棋少年』看了后非跟我爹一起玩围棋。当时家里有正好有一副,但是没有人会玩,还是我看了棋谱后再告诉我爹怎麼玩的。还煞有介事的做劫,引征。因为我们两人都只是单纯的玩有时两个人还跑到棋盘一面儿去。现在有时想想,这竟是我这几年最美好的回忆了。
变换的不应是衣服 变换的不应是衣服 民国时的军官大多爱留一种叫做八字牛角须的胡子。 那时的中国,怎一个乱字了得。而德国却是以一种咄咄逼人的势头威震欧洲。於是中国的军官们纷纷效仿起了德国。於是德国威廉二世的八字牛角须在中国的北洋军阀中传了开来。袁世凯、黎元洪、曹锟、冯国璋、段其瑞。。。。。。 年轻人多数在追求著西式的文明,我承认他们的物质文明比我们要好,这并不代表一切都好。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服饰、淡忘了自己的节日、格式化了自己的文化。 然而这一切真的让我们进步了吗?学习强者,学的就只是一件衣裳吗? 对於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无非是婚姻。我们的汉家女儿多少是穿著婚纱结婚的。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真实的凤冠霞帔。 哦,我们是现代人。 我无语,麻烦你们去查一下婚纱的来历。十六世纪,与凤冠霞帔是同时期的产物。 中国不折腾。 真的麼? 建国以来我们的公务员换了几回制服。英国的法官却是一件袍子穿了几个世纪。 呵呵。 躁动的时代,原因不在80后。 五千年文明,四千八百年领先於世界。那时,我们封闭,我们有套完整的章服礼仪制度。朝廷的体制在变。不变的是文化。几千年的交领右衽。不折腾。 有人说汉服运动者之所以要说汉服运动的重要性,是因为可以掩盖对其他文化的无知。诚然,衣服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因为和琴、围棋、太极。。。。。。比起来不十分重要,就可以广袤麼? 年轻人总是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头髪变了颜色。衣服,也只为了吸引别人的眼光。这样的个性究竟还有没有自我? 邯郸学步,我们一起爬回去吧。艰难的路程,总是有人要走的。 古老的典故。我们竟真的不如几千年前的古人麼?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