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dangmenhu shangdangmenhu
关注数: 623 粉丝数: 310 发帖数: 6,118 关注贴吧数: 6
开行红色旅游专列 河南信阳将开行红色旅游专列 21日开往井冈山 2011-06-14    来源:大河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移动用户发KX至10658300,订阅新华快讯。新华快讯,迅闻天下,每天7分钱           新华网河南频道6月14日讯   大河网报道:记者今日从武汉铁路局信阳火车站获悉,为庆祝建党90周年,方便市民接受传统爱国主义教育,铁路部门将增开信阳至井冈山红色旅游专列一趟,市民可以搭乘这趟列车前往井冈山参观红色旅游景区。      信阳地处大别山区,是一座革命红城,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拥有9处国家级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和47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历史遗址,红色旅游收入占据了信阳旅游的“半壁江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的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此趟次专列的开通,将有力的促进两市旅游业的发展。      据信阳火车站相关负责人接介绍,这趟红色旅游专列将于6月21日至6月24日期间开行,具体时间为6月21日16:30信阳站发车,6月22日7:16抵达井冈山;6月23日19:10井冈山站发车,6月24日9:59抵达信阳站。目前,信阳火车站已与相关部门联手,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出发,量身定制了最安全、最可靠、最经济的红色旅游方案。      “我们针对旅游专列组织了专班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工布置,制订专项运输组织方案。从引导出站、进站候车、举牌乘车和客车上水等方面细致安排,做到干部把关、专人负责。进一步提高了车站整体服务水平,并形成服务方式多元、交叉、互补、立体的整体模式。”信阳火车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 潘再军 张因祥)
长子人,要好好看看长治县再好好看看晋城市。 “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即将在山西长治县开幕 2011-05-31 15:41:45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冷奇丰):“以促进经济转型、造福长治民生”为宗旨的“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省长治县举行。日前,活动组委会在北京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推介这一以祈福文化为主打品牌的老区旅游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并向国内外推介老区、宣传老区。 近两年来,全国百强产煤县之一的长治县面对“煤炭越挖越少”的现状,紧紧抓住省市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山西省被列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先行先试、敢行敢试,大力挖掘整合太行老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建设“幸福黎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办福满天下网,将位于境内城隍文化历史最悠久的天下都城隍,以及黎都园、五凤楼、玉皇观、荫城铁艺、雄山仙境等资源全面开发,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旅游强县。去年6月,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创办首届长治县文化旅游节,广受赞誉。今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 活动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支持、民间运作”的方式,届时将举办中华祈福文化旅游节大会、中原五省十市民建经济转型发展恳谈会、福满天下网全球启动仪式、长治一日游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尤其是活动期间正是举国上下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特举办“红旗?红星?红土地”摄影展,热情讴歌老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幸福安康和谐的新生活和新风貌。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
天下人参尽出太行尽出上党,我国最早人参产地是太行山,是上党。 为什么上党人参会失踪:被誉为百草之王的珍贵药材———人参,最早产在什么地方?或许有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东北。 是啊,谁都知道,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事实上,我国最早人参产地是太行山系,大致在现在的山西、陕西、河北和山东等地的古老森林中。 参出太行参出上党,古代史书、药书和诗文中多有记载: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写道:“人参味甘,微寒”,并指出“上党人参”供不应求。上党,位于今山西省东南部。唐代诗人周繇在《以人参遗段成式》一诗中写道:“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紫团,就是太行山的高峰紫团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 到了明代,太行山系的人参濒于灭绝,长白山区人参才逐渐开发。 至今,参产长白已为世人所知。那么,为什么太行山系人参销声匿迹踪影皆无呢?大体不外乎两个原因: 一是对人参无情地采挖,又无人工栽植,使之日日减少,乃至断了“香烟”; 二是对人参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无情破坏,使之失去了生命繁殖和延续的条件。 太行山系上党大地,古代曾有繁茂的森林,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育沛,适于人参生长。但后来由于扩大耕地,滥伐林木,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威胁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上党人参也就此失踪了。
殷承宗联袂关栋天再奏现代京剧《红灯记》 联袂关栋天等京剧名家 殷承宗再奏《红灯记》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2011年04月01日09:03晨报记者 高磊      将现代京剧《红灯记》与钢琴演奏相结合——四十多年前,钢琴家殷承宗的大胆尝试,赋予了红色经典耳目一新的面貌。今年,久违的旋律将再度响起。昨日,记者获悉,7月7日、8日,殷承宗将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为沪上观众带来钢琴伴唱《红灯记》及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洪湖水浪打浪》等作品,沪上京剧名家关栋天、史依弘、胡璇将助阵,演唱李玉和、李铁梅和李奶奶的十二段整本精彩唱段。      京剧“嫁接”钢琴创经典      提及京剧《红灯记》,上了年纪的观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60年代,这部根据电影改编的作品,由京剧演员李少春、高玉倩、刘长瑜、袁世海担任主演,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其中,刘长瑜凭借“李铁梅”这个经典形象而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而殷承宗版的钢琴伴唱《红灯记》,则诞生于1968年的北京民族宫剧院,演出现场,殷承宗与京剧打击乐队合作,为《红灯记》中12个著名唱段伴奏,包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浑身是胆雄赳赳》《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雄心壮志冲云天》、《光辉照儿永向前》、《仇恨入心要发芽》等。      当年,将京剧与钢琴两门中西艺术进行“嫁接”,实在需要有些勇气。身为创作者的殷承宗透露,小时候在家乡厦门鼓浪屿,就对西洋古典音乐产生了兴趣,后来又赴前苏联专业学习,由此打下了扎实基础。上世纪60年代初,刚回国的殷承宗受毛主席“洋为中用”的鼓励,动念想把现代京剧《红灯记》精彩唱段,以钢琴伴唱的形式呈现,可当时的特殊年代,钢琴几乎是被遗弃的乐器,但殷承宗还是坚持中西结合的艺术实践。      为了找准钢琴与京剧结合的感觉,殷承宗曾经连续听了200多张京剧老唱片,并向京剧院老师学习京剧鼓点。尽管难度极大,但殷承宗“嫁接”的结果受到了观众的欢迎,钢琴伴唱《红灯记》除了当年风靡中国音乐舞台外,还于1969年8月1日正式发行了邮票。      沪上京剧名家来助阵      出于钢琴演奏与京剧演唱的特殊关系,钢琴伴唱《红灯记》相比其他民族音乐改编,在演奏难度和内涵方面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演奏家对钢琴有深厚的功底,同时还需要对京剧有精辟的了解。记者了解到,钢琴伴唱《红灯记》问世快50年了,可是能够完全演奏的至今仍然仅有殷承宗本人,年近七旬的他,非常担心钢琴伴唱《红灯记》的传承。      此次来沪重温经典,对殷承宗来说,意义非同一般。上海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十二岁首次离开出生地厦门鼓浪屿,他就是赴上海求学,度过了中学、大学的青春时光。为此,回到上海的他,这次特别请来了沪上京剧界的三位名家关栋天、史依弘、胡璇,到场演唱李玉和、李铁梅和李奶奶的十二段精彩唱段。      除此之外,演出上半场,殷承宗还将带来钢琴组曲《红色娘子军》,包括《娘子军操练》、《清华参军》、《军民一家亲》、《快乐的女战士》、《常青就义》等五段,这些经典的旋律将带回几代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汉苏武》向“山楂树”学习纯爱艺术 京剧《汉苏武》向“山楂树”学习纯爱艺术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牛春梅 2011年04月06日10:05我来说两句 (0) 复制链接打印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         国家京剧院新编京剧《汉苏武》将于4月22日至24日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日前,该剧在京剧院畅和园响排。新颖的唱腔、独特的编排,让“苏武牧羊”的古老故事焕发出新的光彩。      京剧《苏武牧羊》是马派名作,对于《汉苏武》的主创来说,如何攀越这座高峰无疑是个巨大难题。该剧导演高牧坤和主演张建国都表示,自己是出于对苏武这个人物的敬佩,想通过这样一部全新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高牧坤说,这个剧本他早在6年前就开始酝酿创作,曾和几位剧作家谈过他的构想。有一位剧作家已经和他谈到剧本结构的细节了,没想到却突然病倒。无法割舍“苏武”情结的高牧坤,最后干脆自己来写这个剧本。他一度天天跑图书馆,从《古文观止》到《汉书》,几乎把与苏武有关的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看了个遍。      虽然都是基于“苏武牧羊”的故事而创作,但这部新编京剧和此前的经典名作有许多不同之处。比如在此前的“苏武戏”里,李陵都是绝对的反面人物;而《汉苏武》里,则用了很多笔墨来表现李陵内心的痛苦与矛盾。这部戏里甚至还采用了现今时髦的“穿越”情节,让苏武和李陵在两个时空里展开对话。      而在情感方面,以往的“苏武戏”都是一带而过;但在《汉苏武》中,却以浓墨重彩来渲染苏武和胡阿云的情感。剧中借用胡阿云伏在苏武背上的一场戏,表达两人之间的纯真爱恋。高牧坤坦言,这场戏的灵感来自于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京剧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京剧表演中真正的时尚不是加入LED等多媒体手段,而是要与现代人的情感相通。”      有前辈的经典珠玉在前,该剧作曲朱绍玉的创作压力也很大,为此他独辟蹊径,与演员反复磨合,创作了很多全新的唱腔。不但充分发扬了张建国的奚派风格,还吸收了马派、杨派的唱腔精华。“苏武轰羊”一节,既有昆曲,又有京剧音乐,还有梆子腔,这种用法在京剧里还是第一次。 (责任编辑:炊烟)
《苏武牧羊》上座率九成 京剧院擂台赛拉开帷幕 《苏武牧羊》上座率九成     昨晚,经过两个月筹划准备的北京京剧院“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终于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拉开帷幕。首场演出是京剧院一团演员宋昊宇主演的传统剧目《苏武牧羊》。      3月16日,北京京剧院主办的“魅力春天”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正式启动,两个月以来,演员精心地排练,京剧院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5场参赛剧目终于全部排演完毕。      首场演出剧目为京剧院一团青年演员宋昊宇主演的《苏武牧羊》。《苏武牧羊》是京剧传统剧目,汉朝中郎将苏武宁死不从降的故事被世人吟咏传颂,而妻子胡阿云为夫殉情更是感动至今。      昨日现场,虽然演员的表演略显青涩,但观众看得还算是津津有味。苏武流放牧羊一场,两个穿着“羊装”的演员从场上爬过,虽然显得和边上一身古装的苏武并不太协调,但给悲情剧添了几分笑料,也算是调动起了观众的兴趣,叫好声也跟着多了起来。据记者现场观察,昨晚观众的上座率达到了90%。在这次的“魅力春天”擂台赛中,票房收益成为评比项目里相当重要的一项,而90%的上座率对青年演员来说应该算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从昨天开始到6月10日,长安大戏院连演25天,每天都将上演一出由京剧院青年演员主演的京剧曲目,而这些剧目也都是《白蛇传》、《秦香莲》、《霸王别姬》、《凤还巢》、《将相和》等这样的经典曲目。此前,京剧院相关领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魅力春天”将是一个开端,北京京剧院在不断地努力求索,希望把青年演员擂台赛打造成京剧大师诞生的温床,成为其独有的品牌。
郑州日报:青年戏剧演员竞技 本报讯(记者 秦华 实习生 宋琴)河南省第六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正在省豫剧一团香玉大舞台如火如荼地进行。大赛12日拉开序幕,将持续至25日,两场决赛分别于18日、25日在《梨园春》栏目现场直播。 12日下午,记者走进香玉大舞台,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来自郑州、开封、洛阳、许昌等地的32位青年演员带来了《鸳鸯戏水》《香魂女》《打金砖》《洛阳桥》等选段,观众席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河南省青年戏剧演员大赛是我省戏剧演艺界的专业赛事,旨在发掘戏剧新人,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先后推出了金不换、范静、杨红霞、申小梅等众多优秀青年演员,有的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等殊荣。 本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由省文化厅主办、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经过认真选拔,全省共有147名35岁以下的青年演员进入大赛,大赛分为复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本次参赛剧目涵盖豫剧、曲剧、越调、京剧、四平调、宛梆、蒲剧等多个剧种,既有常演不衰的经典名剧《大祭桩》《抬花轿》《诸葛亮吊孝》等折子戏选段,还有近些年获得全国、全省大奖的优秀新创剧目《香魂女》《铡刀下的红梅》《村官李天成》《红菊》等选段,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各领风骚,各路好手粉墨登场,展现绝技绝活儿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