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步星空 凯迪拉克191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关注数: 102 粉丝数: 229 发帖数: 6,633 关注贴吧数: 105
《在微信上的闲聊》·养生 孙:古代科学如何认识人 《在微信上的闲聊》·养生 孙:古代科学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刘: 我国传统文化将科学分为慧观科学和智观科学,并认为: “慧观科学”是指具有超常智慧的人,超越五官感知和意识思维功能,通过心中慧识观察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事物而得出结论的系统化理论和方法。 “智观科学”是指不具有超常智慧的人,运用五官感知和意识思维功能,观察那些肉眼所能看到的事物后,通过实物求证和逻辑推理而得出结论的系统化理论和方法。《老子》中将慧观称为“玄览”。关于玄览之意,古代两位大贤曾有如下对话:“甲曰:今人意钝,玄览则难。乙对曰:以慧内照,故云玄览”。 《黄帝内经》和道家学说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精神系统(性体)和形体系统(命体)组成的复合体,统称“性命”。精神系统是一个由肉眼看不见、没有形态的精、气、神、魂、魄、志、意及经脉穴位等组成并与形体系统相对应的全信息系统,是人体中的客观存在和真正主人,也是人体生命的真谛。现在药店里出售的“安魂定魄丹、保婴镇惊丸、养心安神丸”等,就是专门治疗因精神系统造成疾病的中药丸。 精神系统也即现代“智观科学”所说的肉眼看不见的“暗物质”,如人体中“精气神魂魄志意”及其脏腑归属和经脉穴位的分布、走向与数量,现代中外科学家用“智观科学”的解剖学和先进仪器进行检测,一直以来是看不见、说不清的,而我国古代先贤早在22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己写得清清楚楚。 《黄帝内经》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其中所述归属五脏的部分精神功能是:心主神,脾主意,肝主魂,肺主气、魄,肾主精、志。 《黄帝内经》指出:“心为神脏,脑为神腑”,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就是说神藏于心中。道家学说认为:一般常人是通过心神指挥大脑皮层区思维,而产生“意识”;天资较高者有时能通过心神指挥大脑皮层以下的质层区思维,而产生“思识”,人们经常听说或大脑中偶尔闪现的文学艺术创作等“灵感”,以及慧识较高者深度有序的“灵感思维”,均来之于大脑质层区的“思识”范围;而拥有超常先天慧资且修养高深的人,则能将心神和脑部核层区连成一体,通过大脑顶部的囟门与外界大自然连通,并穿越太极弦线以观察到太极另一侧的“暗物质”,这就是“慧识”。“慧观科学”由此而产生。(注: 以上部分传统理论尚需科学验证,故仅作参考了解)。 婴儿的囟门一般在一岁半之前是敞开的,之后就会闭合。 婴儿下生后,心神通过大脑顶部的天囟与自然之气即“德炁(qì)”形成通道,由自然之气输送能量滋养人的精神系统,由地气中的五谷营养人的形体系统,这两种营养共同维系着人的生命。故古人曰:“天德养性,地谷养命”。《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意思是说:“(古人)自古以来就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与自然界相通的,生命的根本,来源于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凡是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地上划分的九州,还是人体中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互贯通的。” 这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古人提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原由。 孙: 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是什么? 刘: 宇宙中普遍存在、相互影响并运动变化的阴阳二气是宇宙万物生克化灭的根本规律。故《易经》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 《黄帝内经》又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这段话的意思是: 阴阳是宇宙间天地万物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神明(道)的所在之处,治病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去进行考查分析。 孙:《黄帝内经》认为人的致病因素有那些? 刘:关于人体致病的因素,亦称“病因”,《黄帝内经》论述的极为祥细,其中论及:“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意思是说: 凡邪气伤人而发生病变,或发生于阴的内脏,或发生于阳的体表。病生于阳经在体表的,都是感受了风雨寒暑邪气的侵袭;病生于阴经在内脏的,都是由于饮食不节、起居失常、纵欲过度、喜怒无常等所致。 《黄帝内经》中首先论述了两个重要的致病因素,即“七情六淫”。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六淫即风、寒、署、湿、燥、火这六种邪气。 《黄帝内经》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对外界环境各种刺激的生理反应,不会发病,但在突然、剧烈、长期的七情冲动或压抑超过人的生理适应范围时,就会引起体内阴阳、气血以及脏腑功能活动失调而产生疾病,故《黄帝内经·素问》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古代如“三气周瑜、范进中举、林黛玉”等典故人物,均是因七情所伤致病而亡。 六淫是由六气转化而来。六气是正常的季节气候,不是致病因素。但是,当六气出现剧烈或急骤的异常变化,超过人体正常适应能力时,就转化成六种侵害人体的致病因素。 其次,《黄帝内经》论述了另外两个致病因素,即饮食无节度和起居无规律。并提出: 1、饮食应依循地道。地道是指季节变化等自然规律。因为季节变化会对人体产生感应,所以饮食应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季节变化规律。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食饮有节”。2、起居要依循天道 。所谓“天道”,就是日升月落、昼夜变化等自然规律。因为昼夜变化对人体的感应,天亮后人就应起床,使自身阳气和天地阳气一起生发;天黑后人就应睡觉,使阳气得以潜藏,用阴气来养阳气。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起居有常”。 另外,《黄帝内经》还提出要“不妄作劳”。其意思是不要过度劳累、过度纵欲和过量运动,否则就成为致病的因素。 以上就是造成人们疾病的各种因素(不包括先天性疾病和意外事故致病的因素)。其中七情所伤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而在七情所伤之病中,大部分又来自于夫妻和家庭矛盾。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人类70%的疾病、50%的癌症,均来自于夫妻和家庭矛盾中的情感伤害。 孙:《黄帝内经》关于治病的基本理念主要有那些? 刘: 1、预防为主的理念。《黄帝内经》曰:“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就是说,医术最高明的医生是能够教世人提前做好养生保健、预防疾病的人,中等的医生是能够教世人调理欲发之病的人……。所以上医治病的大道是重在预防。 2、自我调理、“欲病”早治的理念。《黄帝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思是说人体中阴阳二气平衡,身体就会健康。但人体中阴阳二气此消彼长,经常会处于不平衡状态,并出现如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等小病,所以平常就需要通过调整心态情绪、饮食起居、运动劳作、不良嗜欲等生活方式和习惯,来调理体内阴阳二气的失衡;若不得法,亦应及时就医早治,以使小病消除于萌芽状态。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中医治欲病”。 3、平衡阴阳的理念。《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意思是说: 一切疾病都形成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失调,阴气偏胜则损伤阳气,反之亦同,由此便形成了寒性病和热性病两大类疾病。《黄帝内经》又指出了治疗这两大类疾病的总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即寒性病用温热方药治疗,热性病用寒凉方药治疗,并根据症状的表里虚实辨证施治,从而使阴阳二气恢复相对平衡,消除疾病。 4、“心病还需心药医”的思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 明代《本草经疏》说:“以识遣识,以理遣情,此即心病还将心药医之谓也。”清代《理瀹(yuè)骈文》说:“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 人的许多病都是气出来的,有了心病就应重点依靠心药来治。如有些因生气等七情伤害得了心脏病、乳腺癌、高血压及肿瘤癌症的患者,被医院告知己是不治之症,有的或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们放弃住院治疗,省下昂贵的治疗费而四处游览名山大川,看长空碧云漫舞、观大海长风激浪,欢歌笑语,心旷神怡。忘情之下,他们如梦初醒,顿感人生之渺小,将一切愤怒怨恨等心结抛于九霄云外,从此步入通达快乐之人生。随着时间流逝,他们的病情却神奇般地有了好转甚至痊愈,过了许多年依然健在。这就是现实中出现的“心病还需心药医”的许多典型实例。这些患者虽不通医之大道,但其所行却正合古人医之至理。 孙:《黄帝内经》认为养生应重点注意那几方面? 刘: 1、顺道养生。《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这是《黄帝内经》中的最精髓之处,意思是说:上古之人,那些懂得自然规律和养生之道者,依循阴阳的变化规律,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饮食有节度,起居有规律,不过度劳累和纵欲,所以能使身体与精神都充满活力,进而能够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以后才离开世间。 2、顺时养生,亦是顺道养生的一部分。《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春夏天暖,汗孔张开,阳气外散,体内阴盛阳衰,故应养阳;秋冬寒冷,汗孔闭合,阳气不得外散,体内阳盛阴衰,故应养阴。古人所说的“春捂秋冻”、“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大夫开药方”等谚语即顺应此理。 3、养神为主的原则。《黄帝内经》说:“养神为主,养形为辅。”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养生首先要养神,如保持心态平和乐观、睡眠充足、减少各种心理压力等,其次才考虑适当的饮食保健和运动锻炼等。 4、把握男女不同的生理、性格特点,顺情养生。男女生理周期变化的定律是“女七男八”。《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以上是说,女子14岁(二七)、男子16岁(二八)形成生育能力,女子49岁、男子64岁失去生育能力(个别身体素质特殊的除外)。 因男女生理特点不同,心理及性格特点也随之不同。如女子在”月经期”前后、“更年期”出现的烦燥易怒等特点。又如夫妻在争吵时,女性天生感性,争吵的不是对错输赢,而是重视男性对自己的态度和感情,且女性又天生好翻旧帐;男性天生强势阳刚,争吵时重视的是道理对错。因双方不在同一个关注焦点上争吵,于是经常会吵得纠缠不清、将小事吵成大事。基于以上生理及性格差异,夫妻之间平时就极易发生争执和口角,所以自古就有“夫妻是冤家”之说。 若世人通达此理,就会减少许多夫妻、家庭矛盾及各种心病的发生。 5、保持心态乐观是养生的重点。《黄帝内经》曰:“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现代亦有“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之说。时常保持心态乐观平和,豁达开朗,遇事不动肝火、少生闷气,学会及时疏泄垃圾情绪,七情不妄动,气血运行就会通畅,疾病就不易产生。 据中国老年学会调查,在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60%取决于老人自己的生活方式,其中排在第一位的长寿原因就是保持乐观心态。而“有说有笑,没心没肺”是保持乐观心态的前提。 6、“饿治百病”的理念。 许多病都是吃出来的。饭吃七分饱,不吃或少吃晚饭…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孙:今发去拙诗一首,望贤弟雅正之。另请贤弟谈谈对创作文学诗歌有何新的认识?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此为戏言,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潭, 漫云飘舞系山川, 疑是仙宫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阴阳之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破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古人云: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也。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也。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万道归一及智慧一词之意。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阴阳二气生成之前的太乙之气,无极本源,一化生阴阳太极二气,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于一。见《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数术……”又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浅论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二气精华相合所传,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诗词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时,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孔子有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文学诗词等艺术创作需要有强烈欲望,志、欲来自于心慧,慧得而心生志欲,志欲生而思学。《鬼谷子》有云:“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根据佛教和《圣经》理念,欲有恶欲和善欲之分……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孙:今发去拙诗一首,望贤弟雅正之。另请贤弟谈谈对创作文学诗歌有何新的认识?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此为戏言,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潭, 漫云飘舞系山川, 疑是仙宫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阴阳之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破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古人云: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也。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也。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万道归一及智慧一词之意。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阴阳二气生成之前的太乙之气,无极本源,一化生阴阳太极二气,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于一。见《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数术……”又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浅论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二气精华相合所传,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诗词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时,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孔子有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文学诗词等艺术创作需要有强烈欲望,志、欲来自于心慧,慧得而心生志欲,志欲生而思学。《鬼谷子》有云:“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根据佛教和《圣经》理念,欲有恶欲和善欲之分……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孙:今发去拙诗一首,望贤弟雅正之。另请贤弟谈谈对创作文学诗歌有何新的认识?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此为戏言,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潭, 漫云飘舞系山川, 疑是仙宫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阴阳之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破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古人云: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也。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也。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万道归一及智慧一词之意。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阴阳二气生成之前的太乙之气,无极本源,一化生阴阳太极二气,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于一。见《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数术……”又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浅论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二气精华相合所传,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诗词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时,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孔子有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文学诗词等艺术创作需要有强烈欲望,志、欲来自于心慧,慧得而心生志欲,志欲生而思学。《鬼谷子》有云:“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 根据佛教和《圣经》理念,欲有恶欲和善欲之分……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孙:发去拙诗一首望贤弟雅正指点之。同时请贤弟谈谈创作文学诗歌的体会和观点 ,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也。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戏言也,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盘, 漫云飘舞系山川, 对影相视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穿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也。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回思当年,以娱乐共勉。祝文x兄早日康复! 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对万道归一及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一即无极本源,儒道两家均称“一”为冲气,一化生阴阳太极,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一。见《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言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孙:发去拙诗一首望贤弟雅正指点之。同时请贤弟谈谈创作文学诗歌的体会和观点 ,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也。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戏言也,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盘, 漫云飘舞系山川, 对影相视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穿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也。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回思当年,以娱乐共勉。祝文x兄早日康复! 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对万道归一及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一即无极本源,儒道两家均称“一”为冲气,一化生阴阳太极,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一。见《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言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注: 因本文是在微信上的即兴聊天,其中部分赞赏用词有过,望谅解!)一一一一一一一 孙:请贤弟谈谈创作文学诗歌的体会和观点 ,同时发去拙诗一首望雅正指点之。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也。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戏言也,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盘, 漫云飘舞系山川, 对影相视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穿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也。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回思当年,以娱乐共勉。祝文x兄早日康复! 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对万道归一及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一即无极本源,儒道两家均称“一”为冲气,一化生阴阳太极,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一。见《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言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在微信上的闲聊一一浅议创作文学诗歌等艺术的心法和技法》 (注: 因本文是在微信上的即兴聊天,其中部分赞赏用词有过,望谅解!)一一一一一一一 孙:请贤弟谈谈创作文学诗歌的体会和观点 ,同时发去拙诗一首望雅正指点之。 《游范公亭公园记》: 范公亭外楸耸天, 顺河楼旁柳吹绵。 六角井亭照竹影, 一段残城遗旧砖。 西门楼废石基险, 滾水桥平古道弯。 野老独钓清波上, 白杨树头野鸟喧。 2014.11.23? 刘: 若再由景而感,更为上乘之作也。 此诗佳句满地,如索串珠,美景尽收,异彩纷呈。兄应趁壮年之际,思著诗集传世,以追李杜。愚弟望尘未及,悲也。戏言也,不可当真! 兄若言指点,岂不遗笑大方。物有自然,事有合离;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此诗己色彩斑然,若加感念,犹恐画蛇添足。故凡事皆因事而制,顺势而为,写诗亦如此,不可千篇一律,而求与天地合其道,与日月同其辉,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 兄亦不能自谦拙作。 一一 孙: 谢吾弟指点。再有拙作当予注意。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 一一一一 刘: 拙作荅兄雅兴,登青州九龙峪拴马山有感: 临峰远眺有玉盘, 漫云飘舞系山川, 对影相视曾梦幻, 眸然回首是人间。 孙: 吾弟好诗。有意境且富哲理。一一 孙: 立冬日同弟等友登拴马山: 野径盘桓霜叶间, 一峰直上白云端。 仙阶渐近凡尘远, 洞府遥看境地偏 。 返玩松谷诗思浅 , 远眺枫林眼界宽。 漫挥筇杖频指点, 山外依然是青山。 2014.11.6. 一一 刘: 细雨无声,情境交融。博雅柔婉,珠彩华章。改得很好。一一 刘: 所谓万道归一。兄若悟通于道,则必能集大成也。 无论创 作书画抑或诗赋文章,皆需心法与技法兼得,作品方能形神兼备,相得益彰。学唐诗宋词,重在得技法;修儒墨道释,《文心雕龙》,重在得心法。二者兼备,方能集大成于一身。 有些诗作若能引经据典,讽古喻今,肃谐成趣,张驰有度,更能跃然传神,似妙笔生花,而使人萍然心动。愚弟管见,望兄正之。 一一 刘: 愚弟不揣学浅,奢谈李杜,己如江郎,弄釜维艰,还望兄莫见笑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2014年11月18日与德升登青州劈山顶峰感: 炊烟拔山坳, 峰峦漫无边。 孤鸦声追远, 霞光穿云天。 孙:炊烟孤鸦峰峦云霞,形象生动如见。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近期未获兄之新作,甚念。 刘: 胸有成竹,方能落笔成章;目无全牛,方能游刃有余;匠心独运,方能下笔有神;心领而后神会,得心而后应手,心灵才能手巧。故古人早有“成事之妙,用乎一心”之断言,此所谓心法重于技法之所在也。大学学道,小学学艺,以道统艺,以艺循道,概莫能外。愚弟班门弄斧,不可当真。 刘: 95年3月9日晚在文x家等其回家时随笔戏谈原文: 文x兄,今日拜会,甚为失望,感念昔日促膝之交,偿日夜笑谈江山,激扬文字,虽项羽刘邦,亦不及于兄之宏图大 志。然近期兄日日伤感于花草之前,泪泣于蚊蝇之利,不忘于酒肉之间,实不足于与之共语尔。还望兄常思文王之道,多仰秦王之志,盖世之气,必将油然而生。夫丈夫者,其气凌然于九霄,呼啸于江海,震荡于山川,视天下之民尽为趋利之人,方为志得也。志得故难,而守志亦更难也。男儿者,当应顶天立地,目空四海,时时傲视环宇、壮怀激烈,方能经纬天下,治国安邦。日月悾惚,光阴苒荏,兄若再不思大举,必遗笑于天下也。愚弟XX谨书。2014年10月10日上午8时35分发现后抄发。回思当年,以娱乐共勉。祝文x兄早日康复! 闲来无事,回忆娱乐一下?2015-10-11?——— 孙: 过青州瀑水涧: 一一一一 一一一 昔日古涧水连天,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起楼榭, 又见沧海变桑田。 2015.10.31. 刘: 读至此诗前两句时,既感到与郦道元《水经注》中描写瀑水涧之精美词句好有一比,甚佳。特别是腾珠泻玉一词,与《水经注》之文笔如出一辙。《水经注》鬼斧神工、玉作天成,其描写水势之用词灿若星光、精妙绝伦,乃神来之笔,凡人不可企及也。 孙: 小改,再请正之。过瀑水涧 : 昔日古涧瀑冰帘, 腾珠泻玉入城垣。 如今涧底兴楼榭, 倏忽沧桑在眼前。 2015.10.31. 刘: 兄改后前两句犹如锦上添花,其美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后两句感伤又使人心情落地,似有婉惜,但回味无穷。愚弟管见。 孙: 谢吾弟之见。请吾弟谈一下对万道归一及对智慧一词的理解。一一一一一 刘: 阴阳乃天地万物生灭之本。所谓万道归一,一即无极本源,儒道两家均称“一”为冲气,一化生阴阳太极,阴阳二气变动而生天、地、人及万物,故曰万道归一。见《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刘: 再言智慧二字之意: 慧为先天所赐,受身于父母,根在阴阳,故有'先天聪慧'之语。智为后天所得,受于思学,根在天慧。慧得而心生,心生而思学,思学而智得,智得而艺成。故凡文学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大家或武术及百工杂艺之师,收徒传艺,必先看其有无慧根,而后再因才施教。以上均为管见,切未见笑。2016年1月18日。 2016年9月20日百川整理 !
【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忆中华英魂 || 原创 2017-04- 《忆中华英魂》 倭寇燃烽火, 西洋频逞强。 中原山河碎, 饥民遍离乡。 勇士怒拔剑, 巨人问苍茫。 浩气贯九天, 壮怀惊五洋。 千军过草地, 雄师渡寒江。 雪山吟红梅, 北国绘风光。 列强终俯首, 华夏立东方。 南京存血泪, 明园遗凄凉。 弹指己归去, 梅花犹自香。 2016.11.16日 《荡寇志》 凝目思国殇, 恨泪视东洋。 卅万罹金陵, 握剑断肝肠。 久志当复仇, 今誓灭倭狼。 来日燃烽火, 歃血慰炎黄。 2016年12月18日 《战士的思念》 长风激浪,东海一片苍茫,远处汽笛声响,思乡更断肠。 孑然坐石壁,伊人总在心上,怎能不想?参军几年,功名末立,回家如何讲。 莫流泪,只待来年,奋发争强,买新衣银钗,戴功章,诉衷肠! 《沁园春.中华》一一(新韵) 始立新国,满目疮痍,遍地残烟。 正峥嵘岁月,内忧外患;风云际会,多困犹难。 百舸争流,繁花斗艳,利禄功名若等闲。 曾如梦,历风云变幻,沧海桑田。 图强如此多艰,但总望神州更壮观。 忆列强凶暴,肆无忌惮;中原蒙虐,犹痛心间。 恰日妖娆,风光秀丽,再展宏图书巨篇。 期来日,筑巍峨华夏,壮美河山  作者简介:百川,男,1962年7月15日出生,回族,山东省青州市人,法学本科学历,自幼热爱文学,本人创作的诗歌《忆中华英魂》于2016年12月22日被中华诗词研究院有奖征选并在该院官网公开发表,《望万里晴空感》一诗于2016年10月被《文墨诗魂》诗集入选出版。 申请入书的作者请点击蓝色字看征文: 作家平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集》征稿启事 第一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启事 第一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自2017年1月11日起开展,体裁为散文、诗歌,内容不限,每篇文章字数在一万六千字内,每首诗在10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 1、来稿要求在文章后附有“作者简介+照片+微信号”。 来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所有来稿都默认为参赛,由编辑初审后进入比赛。不参赛的请注明。 来稿将在“作家平台(zjptzjpt)”,“一线作家(yxzj11)”,“文学前线(wxqx18)”,艺术荟萃(yshc11)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敬请所有作者查看。 3、本次大赛设散文、诗歌一、二、三等奖各一名,优秀奖各10名。获奖作品由作家平台邀请评委评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 一等奖奖金:人民币500元;二等奖奖金:人民币300元;三等奖奖金:人民币100元 4.阅读量200以上作品参与评奖。 来稿时间:2017年1月11日到2017年5月11日 获奖作品公布时间:2017年 6月初 所有参赛作品都可申请入选作家平台《当代优秀作家作品集》(暂定名)一书,由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 5、文章“赞赏”金额的1/2为作者稿费,1/2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低于十元不放发(包括),文章发表十天后结算,后续赞赏不再发放。自发稿之日起,一个月内不领取稿费视为放弃。 来稿及申请出书作者请加主编微信:wxfwxf3366。奖金和稿费以微信红包方式发放(加微信时注明你的名字)。 作家平台编委会 2017年1月11日 (1)作家平台(微信公众号:zjptzjpt)欢迎大家来稿,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题材内容不限,来稿请附200字内作者简介、相片、微信号。 请大家注意查看自己的邮箱,来稿如采用,会邮件通知。 来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2017年4月2日到2017年6月30日在作家平台发表的文章,自发表的30天内,如果文章阅读量达到1000的文章将奖励人民币10元作为稿费,作者可加微信wxfwxf3366领取。 扫二维码关注作家平台,更多美文等着你。  赞赏 阅读 402 投诉 广告 夜探小说 一个夜晚,一本小说 关注 写留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