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yw05
zhuyw05
关注数: 4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10,248
关注贴吧数: 56
哈哈 原来太空探索的陨石是有动画的 和火箭货仓着陆差不多,也有动画和阴影。玩了这么久,第一次见陨石砸在脸上的,。。而且离得足够近的话似乎会自动规划一个拆除,然后铀就自动进背包了..
化虚为实~ 我制作的量化mod的小外挂 众所周知,helmod是个很方便的量化工具,可以综合考虑各种机器,各种配方,计算上挂上各种插件情况的产能,并精确的考虑所有副产物,是制作各种量化模块的起点!但是这么精妙的一个计算mod,只能帮我们在纸上做规划,不能一键出图,未免有些美中不足 当然,规划好直接出完整能用的蓝图要求太高。我制造的helmod补完脚本(这算啥,mod的mod?)也做不到。但是可以帮你画个“草稿蓝图”,包含按照蓝图设计的每种机器的正确数量,并且设置好配方。接下来你要做的,无非就是通过管道,传送带把他们连接起来而已。 下面上图
自用的改版无人车 链接: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x3cOV2gue8O4QKV5ORApYQ%3Fpwd%3Dmvlq+&urlrefer=e01799be78a94b3c2d74e462f158b7ca 提取码:mvlq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8的分享 修改了以下几点,略微imba,但是方便很多
问下预选赛 中国那几个队是至少能有一个名额吗。还是说全凭本事?能出线一个的概率大概几成?两个呢?
lgd强归强,采访起来就不太会好好说话的样子 尤其是1,5号位。。甚至感觉大鞭哥的英语应答采访都比ame和y队中文说的好。
谁给我推荐一个好用的火车铁路格子网络 交叉口的蓝图啊 4车道的?我下载的一个,路口排满了连锁信号灯,经常无缘无故就锁死,几乎没法用。。
给英雄,给战队,给选手起外号/昵称,是中国特有的还是国外也如 国外解说/玩家讨论时有用外号称呼吗。比如苏跳跳,马桶哥,雪碧战队这种
nullius的这个智能机器人功能,啊,挺独特的。。。 可以解锁一个很后期的科技后,花费挺多资源制造一个智能机器人。 按mod设定,你本身也是个冯诺依曼机器人。你的制造体和你本体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一旦你放下另一个机器人,你本身无非就只是一个容器而已。放下的机器人不能被右键回收(不知道火车撞死怎么复活?这个mod里没虫子)。你可以按ctrl U夺舍另一个。 可以在不同的载体之间自由切换控制哪个。可以给任何一个载体的背包里装东西,可以让每个载体慢慢手搓你需要的东西。不控制它的时候它除了慢慢手搓不会干别的。虽然玩到这么后期了手搓那点产能应该可以忽略了。 一旦解锁了这个,很快就会陷入我是谁,我在哪的迷思。。。。。
不会只有我是玩了几百小时才知道,背包里的格子是可以指定筛选的吧 可以鼠标滚轮点击背包的空格子,指定一种物品 只要出现在背包里就一定在这个位置。如果4行快捷栏还不够用的话有点用。
兄弟们 怎么看这个,空间太阳能电站 基建狂魔走向太空!3个月后,我们将看到…原创 陈蓝 观察者网 2022-07-24 16:47 发表于上海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蓝 航天爱好者,英文电子杂志“Go Taikonauts”创办人之一 今天下午14时22分,中国低轨发射能力最大的火箭 - 长征五号B再次拔地而起,将重量超过23吨(含1.55吨推进剂)的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送入轨道,创造了中国低轨发射重量和单体航天器重量记录。问天舱的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了建设高潮。未来三个月,我们将见证人类历史上模块化空间站建造的最高速度——从核心舱发射到空间站建成耗时仅一年半。观察者网,赞968 刚刚,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搭载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图源:CCTV)问天舱入轨后,其末端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将部分展开。这块单板完全展开后长23米的三结砷化镓柔性电池板是中国迄今为止研发的最大航天器太阳帆板。发射13小时后,问天号将对接到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前向对接口。这将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状态下进行的对接,也是空间站建造史上最快的舱段交会过程。问天实验舱发射前在测试厂房(图源:CMS/互联网)如果一切顺利,接下去神舟14号机组将执行中国载人航天史上最具挑战性的任务。空间站将进行复杂的三次转向,将问天舱调整到垂直地面位置,同时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形成“翼展”超过55米、仅次于国际空间站的巨型太阳翼。航天员将操纵专用的转位机械臂(转位机构)抓住问天舱,在问天和天和核心舱解除对接锁定后,通过上翻、旋转、下翻三个动作将问天舱转动90度,再重新对接到核心舱侧向泊接口,完成组装工作。最后,空间站将再进行三次转向,恢复到正常飞行姿态。问天舱转位组装示意图(图源:CMS/互联网)三个月后,另一个20吨级的梦天号实验舱也将发射上天。航天员将重复上述一系列操作。我们将在年内看到一个70吨级模块化空间站的横空出世。问天舱的转位和再对接是中国首次在太空进行的大型空间结构在轨装配实践。由于运载火箭发射能力限制,超重超大的航天器只能通过在轨组装技术来实现。在中国空间站之前,只有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加拿大)完成过这样的任务。中国即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超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能力的国家。1986年,前苏联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1987至1996年,苏联陆续发射了量子号、量子二号、晶体号、光谱号、对接舱、自然号等六个舱段并对接到和平号核心舱。它们当中有四个采用前述转位方式重新对接到了核心舱侧面。苏联用十年时间建成了总重130吨的世界第一个模块化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图源:NASA)1998年,俄罗斯质子号火箭把国际空间站曙光舱送入轨道,拉开了其长达12年的建造历程。至2010年,经15国通力合作,终于建成由15个加压舱段(曙光、团结、星辰、命运、寻求、码头、和谐、哥伦布、希望、希望后勤舱、搜寻、宁静、穹顶舱、黎明、莱昂纳多)、长达94米的桁架和4对“翼展”达73米的电池板,以及散热辐射板、机械臂等外部构件构成的大型空间站。建造中的国际空间站(2006年)(图源:NASA)2011年至2021年,国际空间站又增加了比格罗充气舱、主教气闸舱、科学号实验舱等三个扩展舱段、替换了码头号节点舱,使它成为人类历史上建造的最大(109x73米)、最重(420吨)的组合航天器。人类进入航天时代60多年来,除了以上三个空间站,再无在轨组装建造大型航天器的案例。中小型航天器的在轨装配技术探索了数十年,至今也无实用先例。在轨组装在太空恶劣环境下进行,建造过程中航天器系统需要不断进行重构,模块化航天器的总体和子系统设计需要全面考虑诸多因素。模块化舱段或构件的建造测试、地面模拟、发射和对接、在轨组装和系统重构需要重型火箭、对接机构、空间机械臂、舱外活动等各种技术能力的支持。事实证明,在轨组装绝非易事。只有少数航天强国才能胜任。中国空间站两个实验舱段都采用和平号开创的轴向对接、机械臂转位的组装方式。为了减少电池板相互遮挡,中国空间站还计划在适当时候将天和号核心舱的两块电池板移位到两个实验舱末段并实现供电系统的重构,其移位距离远超实验舱转位操作,将更具挑战性。这使得中国空间站的建造难度和技术要求都超过了和平号。完成状态的中国空间站(图源:CMS/互联网)国际空间站建造中实施了更多复杂的操作,例如使用机械臂从航天飞机货舱“吊装”大型舱段并安装到空间站、桁架的拼接安装、大型电池板收拢后移位及重新展开等。由于舱段数量多、美俄舱段设计差异很大,空间站舱段间、子系统间的接口和动态重构因此也变得相当复杂。但实事求是地说,国际空间站的复杂性很大程度上是美俄不同设计理念和两种不同标准带来的无奈结果,而非先进性的体现。中国空间站更为简单的建造程序不仅是因为规模小,也是借鉴了以往空间站经验教训后优化设计的结果。而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机械臂 - 在轨组装的关键设施 - 和国际空间站的“加拿大臂二号”相比一点也不逊色,同样具有在空间站外部长距离“爬行”的功能。它完全能胜任国际空间站执行过的复杂操作以及现在可能还无法想象的各种未来任务。航天器在轨建造是人类长期以来一直梦想和追求的目标。它不仅是建造超大规模航天器的唯一手段,也是未来太空资源原位利用的重要技术。在轨建造分为三个层次:大型航天器在轨组装、单体航天器在轨装配、构件级太空制造。目前已经实现的空间站在轨组装属于第一层次。后两个层次目前各国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多次在轨维修已经实现了航天器零部件的更换和升级,其实已经为在轨装配单体航天器打下了基础。而在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国际空间站上进行的3D打印实验,则是构件级太空制造的成功探索。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上的3D打印实验(图源:CCTV)航天器在轨建造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人类探索太空规模的扩大,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它也将成为主要航天国家展开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大规模航天器和地面基础设施有着不少共性。中国号称“基建狂魔”,它理应成为我国发挥优势的领域。中国航天曾长期落后于苏美等航天先行国家。通过几十年积累,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不懈努力,现在终于后来居上,进入了第一阵营行列。问天号的发射、对接和安装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大型航天器在轨建造技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这可能是中国成为“太空基建狂魔”的第一步。按计划,中国空间站在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后,还将发射更多扩展舱段,在轨建造技术将进一步成熟。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月球。中俄已经签约建设月面科研站。月球空间站也是合乎逻辑的下一步。月球距离遥远,发射成本十分昂贵,月面资源原位利用将极大地降低建造成本并加快进度。我们已经开始相关技术的预研。近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以月壤为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月面基地的项目便是一个有益的探索。3D打印月面基地示意图(图源:华科大)与此同时,我国还在预研在轨装配式大口径太空望远镜。长春光机所发布的方案显示,太空机器人将在太空中用预制镜片拼装出一面十米口径的反射镜。同样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在轨组装大容量通信卫星和雷达卫星所需的大直径抛物面天线或超大型平面相控阵天线,实用价值巨大。长光所10米口径在轨装配式太空望远镜方案(图源:CCTV)不过,无论空间站、月面科研站还是太空望远镜,规模仍然有限。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基建狂魔的优势,需要超大规模的项目。所幸的是,我国已经紧锣密鼓地预研这样的一个项目。这就是空间太阳能电站。这个电站的国家级论证早在2014年就已开始,目前正在进行关键技术验证。在空间太阳能电站的竞赛中,中国是唯一进入工程验证阶段的国家。在重庆璧山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两个能量传输地面实验基地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2028-2030年,将发射在轨试验航天器。2035年,将建成兆瓦级实验电站。2050年,将建成吉瓦级商业电站。西电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图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太阳能商业电站想象图(图源:互联网)空间太阳能电站规模巨大。吉瓦级电站仅传输天线直径就达一公里,整体尺度将达十公里级,质量近万吨。兆瓦级电站也会有大几百吨至千吨。电站构件需要通过数百次发射送到轨道。大量的装配工作则需要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来完成。这个项目不仅有巨大的技术挑战,巨额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像高铁等地面基础设施一样,能担负起如此规模的太空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可能只有中国,因为只有中国才具备资金、技术、政治意愿和长期执行能力等必要条件。只要中国保持稳定,经济继续发展,我们一定能率先建成世界上首个实用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大规模太空基建项目的重要性在于,政府投资巨型项目所创造出来的需求将有力地支撑商业航天这个新产业,加速可复用运载工具、在轨建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成熟和航天成本的大幅降低。这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使我们在未来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展望更远的未来,空间太阳能电站可能只是个开端。人员大规模进入太空才是太空经济的高潮。如果将空间站和道路桥梁、水电煤、通信网络等地面基础设施同等看待,那么政府就有理由以公益方式投资建造“太空城市”并以极低价格甚至免费提供给商业航天公司。而天地往返交通和太空生活服务则可由商业公司来提供。由于政府承担了基础设施成本,太空旅行的费用将大大减低。这有可能催生出一个规模巨大的太空旅游产业。这种政府投资、通过补贴牵引需求、通过规模化降低成本、刺激市场扩张后进一步规模化的良性循环模式非常适合中国国情,多年来屡试不爽,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要以为“太空城市”仍然是科幻小说题材。国外已经出现了将“太空酒店”作为创业目标的商业航天公司。巨型太空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小规模的太空酒店会是起点,然后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一步一步才能达到目标。我们有制度优势,有基建狂魔的实力加持,现在又有了空间站在轨建造经验,没有理由落后于人。美国OAC公司计划的太空酒店(图源:OAC)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在地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的“巨额”基建法案都虎头蛇尾。它们即使通过,由于资金利用率低于中国数十倍,情况估计也不会有太大改观。NASA的情况也类似。这些年SLS重型火箭和重返月球计划步履艰难,显示问题已积重难返。马斯克的商业航天帝国是中国真正的对手。他目前在可复用火箭等技术上领先中国。他也在实施星链、星舰等巨型项目。但如果是空间太阳能电站和太空城市这种规模高一等级的项目,恐怕也会力不从心。至于前面提到的太空酒店公司,目前还在PPT阶段,后面的路还很长。只要中国能在规模化上发力突破,胜出的机会更大。太空再现“基建狂魔”不是梦。未来的某一天,当一个中国制造、璀璨夺目的“天空之城”从星空中划过的时候,人们也许会想起2022年的那个夏秋,他们的前辈们是怎样迈出太空基建第一步的。
玩过那个nullius mod的大佬请问一下 就是那个到没有生命的星球播种生命那个mod。这个mod的通关胜利条件是啥?发射火箭?点亮某个科技?还是达成什么东西?我在上帝模式里看到一堆套娃的配方和科技,没找着到底什么算通关
有没有人做过SE里轨道基地上用飞船瞬移做物流的? 最近研究飞船的信号,我发现一个能塞上百格子货物的小飞船在行星轨道上,起飞一次只消耗8k的火箭燃料,换成离子发动机应该更便宜。 那么用信号控制飞船起飞然后马上在另一个anchor上着陆,不就可以实现太空基地里无限距离的瞬移了吗 、、物流通量超大,没有路线限制,起落点可任意编程。。关键是瞬移很帅啊 有人试着做过吗?
冰女怎么突然上场率这么高 改过?
村姑在吗报个bug 打牌,发了两张石头人(但是只能上一个)
有人知道团本下一次啥时候么 一年多没玩了,最近回坑。话说团本难度是不是动态提升很多?370多级的号还有机会拿全部奖励么
我就想知道这是什么操作 安葬过数位圣人,怎么安葬的。。
一年多没玩 现在回坑 新出的大概三十多个不认识的英雄。哪些值得做啊?
下一波有中国队的正经比赛是啥时候啊
萌新再问一下 生存模式,走半天找不到钴,是不是只能换个图重开了?
萌新问一下 怎么直接造2级岗哨塔 还有高级的其它建筑 是必须造1级然后手动升级吗 还是有办法直接造高级的
再看一遍LGD对Aster第三把 三代肉山团一波团战,其实LGD是3打5,只是先手给的好,羊、洪流、缴械都给到了TA,结果打出了1换2的成果。其实算是相当的兵行险着了,但凡TABKB开出来,大概率0换3,对面拿A拿盾一波推回来,大有可能翻盘或者至少把局势翻成55开。 那么问题来了 3打5去果断先手对面,是怎么决定出来的,是真的对对面视野和反应判断的那么准?还是只是像萧瑟采访的时候说的那样,觉得自己优势非常大(但是上帝视角看其实没那么大,经济拉开的差距不大 对面双核MKB,sdn说"打不过对面"不是全无道理),又恰好赢下来了呢。
云玩家问一句 猴子猴孙幻象能在虚空大里输出吗 如题
莫言是不是很久没玩TK了 是这英雄被砍了还是咋?
modmash这个mod有人玩吗 看起来也是个下载量十几万 内容很多的大型mod,有战斗机器人,打母巢,新矿物,空气净化器等等新内容,怎么不见有吧友讨论下的?
不懂就问 RNG的一号位也在SAG打吗? 那这两个队对打的时候这个fishman在哪边?
py模组要通关只要3种瓶子吗 只要自动化 环境 信息就能解锁到火箭了?是bug了还是什么错觉?
抛砖引玉——解读SE中的终极科技:扭曲驱动 有多少小伙伴和我一样,看见这个科幻的名字很欣喜,以为解锁了终极科技可以瞬间移动的,结果发现只是个通关的名词失望不已? 但是我在翻se的代码,发现本来作者真的想实装空间扭曲的,激活之后可以缩地成寸,只是代码还没有实装,写在注释的TODO里了。所以开个贴,抛砖引玉的解读一下我的发现。
最新版的K2+SE把飞船胜利取消了? 似乎最新版的K2把飞船胜利那个科技取消了,改成了深空3解锁K2的星际收发器,充满60TW的电胜利~也没看见脚本在哪里可以改回来?有哪个大佬了解吗?辛辛苦苦搭到深空4,辛苦造飞船被告知这些和通关无关了,还是有点蛋疼的
下一波有中国队的比赛是啥时候啊 问问各位老哥
水人应该是本来上场率不低的大哥英雄里加强最大的吧 那个大招偷属性偷特效感觉很强 而且打团一定会用得上
SE里那个耗巨多电的那个次元锚干啥的? 没搜到说明好像。。
一个优化想法 当机器和传送带非常多时,cpu的开销很大会降低逻辑帧,这是降低画质,飞到无人区,关掉各种渲染,提升gpu等等都无法解决的。能否增加一个黑盒选项:玩家可以手动框选一片建筑或整个星球设为黑盒,设定时,计算这个黑盒运行足够长时间的输入和输出速度。然后当玩家不看它时,整个黑盒视作一个机器来计算。甚至如果不顾观感生硬,也可以直接把它转化成一个机器。
更新后的启动画面很帅啊
不懂就问 这个攻击力咋回事 DPC加塞RNG对茶最后一把 这个有圣剑有双倍的26级6神骷髅王攻击力怎么才这么一点点
讲个故事乐呵一下 媳妇是某高校教师。有一年招研究生面试。一个学生答完知识问题后,一个老教授问,你这个人有什么优点?这哥们说,我很有团队精神,善于拧绳。教授问,比如说呢。学生说,我爱打dota。打dota是很讲究团队配合的... 几个老教授面面相觑,不知道dota是啥。然后一个人问说,你是不是发错音了,是delta?(他以为是以前的一个射击游戏 三角洲特种部队)。。
不懂就问 这波DPC结束后,下一个比较大的比赛是啥时候? 看主播对黑没啥意思,还是比赛比较好玩
开个脑洞 假如让你在全世界范围内选一只队或者组一只队 去打一个比如说,太阳系的dota总决赛,和火星人水星人去打,需要你组出地球最强战力。你会怎么选?假设你可以不受国籍,俱乐部,奖金的限制组队,你是挑现有的战队还是重新组个新队?更重要的,你会只看最新一次TI,还是会参考历次TI成绩,还是会平均的看最近所有职业比赛的平均成绩?
艹到底是为啥啊 ame和maybe的满装备船长看着装备也差不多啊 为什么一个肉得要死,一个感觉边缘ob一会儿也就死了呢
这次更新 npc文件夹里的文件消失了 npc_abilities.txt,npc_heroes.txt,npc_units.txt这三个文件没了。本来通过简单修改这个就可以随便改人物技能和属性单机玩,现在是不让改了吗 还是地方换了
DPC赛程就打完了是么?排名在哪里看?
为什么没造成实质损失的醉驾要判实刑 因为我们没办法把撞伤撞死人的醉驾司机判无期甚至死刑。因为我们认为所有醉驾司机主观过失是一样的至少是接近的。所以那些造成重大损失的司机的罪与罚要百万普通醉驾司机共同承担。这就是最简单的逻辑。
萌新问个问题 选机器人加催化加工 选机器人,食物耗尽没有任何负面debuff,催化加工是让食物变成合金,如果我不造农业玩命造工业,是不是等于可以虚空变合金?然后科研只需要发电就行,矿也只需要一点点够造建筑就可以了?
萌新遇到个奇怪的问题,戴森球抢不回来了 我造了个戴森球,然后被一个失落帝国打了,然后我没在意,舰队和陆军把失落彻底扬了,这个时候那个戴森球变成无主的。按说点一下造个恒星站就能拿回来。但是,戴森球的模型完全罩在恒星上,工程船点造恒星哨站死活点不上,一点就点在戴森球上.,.....
像腾讯baidu这种队,五打四 lgd或者vg,有的打吗 职业队只能上四个但是上哪四个自己说了算
问几个问题,懂得老哥说一下 1 所谓战队训练是怎么练,两个战队对打?这种训练比赛是不是无法看到 2 2线队比如lbzs,magma这种队伍打lgd,小象这些队员水平的天梯单排,胜负如何?比如magma能打的过vg ig lgd 小象这些人里随便拉五个凑的开黑队吗 3 如果能打的有来有回,是不是这种二线队应该不停的组队排天梯?为什么很少看到这样的对决呢。
如果我是V社我这么搞 理论上 电竞应该靠粉丝经济,靠广告的商业价值盈利。但是很遗憾,现在事实上似乎绝大部分商业价值在菠菜上。而战队从中分得的蛋糕小且不可控,还有很多假赛的因素在破坏电竞长远价值。 长远来说 应该官方出面管起来。如果我是V社 不如就大大方方的自己做或者联合大公司做官方菠菜,明示每场比赛的赔率,抽水率,并将抽水的固定比例分给参与战队。如果和菠菜公司合作,就官方公开菠菜公司网站为其引流背书。事后严格审核每场比赛,和国际上其它大厂联合,一旦出现假赛丑闻,拉黑整个俱乐部。比如一个俱乐部dota2出事,它旗下的CS和LOL也被禁赛。 无能禁绝的东西,不如光明正大的承认它管理它。装鸵鸟,不会让事情更好。
OMG里女拳大加拍拍的被动一起拿到 是不是直接胡了? 如果还有远程模型。
云玩家问各位老哥一个问题 猛犸的长脚抛物更了多久了,应该很久了吧?为啥最近几个月的比赛里好像一次用过的印象都没有?esl,pit,往前的1-2届major,国内的i联赛,有谁有印象用过这招吗,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不应该啊
好久没玩 发现连个人物流系统都被搞出来了吗 玩过异星工厂的都知道 异星工厂的物流系统有个功能,就是呼叫机器人给工程师以最高优先级给自己送来需求的物品或者拿走不要的东西进物流网络。 而且这个功能在异星工厂里出现在真正的物流网络系统之前解锁。现在这个功能也被Mod搞出来了? PersonalLogistics | Thunderstore - The Dyson Sphere Program Mod Database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dsp.thunderstore.io%2Fpackage%2FSemar%2FPersonalLogistics%2F&urlrefer=08f88fdede37b120f79922cca0bdb950
当争论假赛与否的时候我们在争什么,我们的共识又是什么 在好好说话,而不是张嘴水军闭嘴司马的大前提下,我们讨论下我们争议的点是啥,我们共识的点又有什么。 我猜肯定会有刷屏举报vpgame或者xiao8,rotk等人的帖子。据我所知,vpgame年初已经被审过一轮了,现在看到的vpgame是个从良的版本,押的东西无法提现,本质上和欢乐豆没啥区别。举报vpgame本身不太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 这些不在本帖讨论范围内 --- 我总结了下 以下几点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1)假赛的可能性。这一点我想大部分人是有共识的,假赛是可能的,人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是禁不起考验的,dota2选手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 (2)怀疑假赛的正当性。很多比赛操作存在明显的失误,这是公开的。至于是否能判定为假赛,大家各自有个主观概率。 我们争议的点是什么 (1)如果有假赛,最可能的假赛方式是什么 按程度划分为以下几类观点 (吃的含义包含自己单方面下注,下注并串通庄家,不下注和庄家串谋直接拿钱,和庄家串谋并做其它利益交换 几种) (a)小八独吃 (b)六人一起吃 (c)lgd在吃 (d)雪碧和所有雪碧对战过的战队都在吃 (e)全部ti战队都有份 (2)盘口到底有多大 是否大到庄家操盘有利可图 在没有具体数据时,如何估计这个大小是合理的,以及对事实上存在的很多个庄家他们之间的行动如何假设是合理的(庄家之间黑吃黑;庄家之间利益协调一致;最大的庄家之一单方面行动)
你们都说举报的vpgame,他到底是杜博网站,还是赌饰品网站? 没上过,没概念。他是可以直接入金出金的赌现金?还是只能赌游戏内的代币,饰品?还是之前能赌钱现在改的只能赌饰品了?还是之前能赌饰品现在啥也不能了?哪种情况? 如果只是赌饰品,恐怕按法条文不算违法吧 那么多网游里实质性的赌博,公安局接到过无数报案,但是拿它们没啥办法。严格来说,原神的抽卡,淘宝的盲盒也算了
八王ROTK吃菠菜犯法吗 看重点 以营利为目的 xiao8和ROTK不是职业毒狗,也谈不上聚众和开设。因此我理解以刑法文本来说,买菠菜不构成犯罪。
演艺圈有广电总局,体育赛事有体育总局 电子竞技现在缺这样一个有强制力的监管机构。当然大家会自嘲臭打游戏的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但是事实上没有监管,各种烂事就是会更多。最后一定发展的越发不健康 不值得大家看,不值得有天赋的少年从业。
盘一下菠菜公司操纵假赛的逻辑 菠菜公司从知道lgd进总决赛到开打只有一天,知道打雪碧到开打只有一小时。如果说他们操纵,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这段很短的时间内下单非常非常不平衡,不平衡到动态调赔率都修正不过来的地步。 要想查清这事那,查一下那段时间价格变动情况,估算下大概总决赛两边押了多少。我估计这么短的时间攒的盘口偏离应该不够收买的。 如果说是菠菜公司不知情,lgd自己吃了,那就看下那段时间内有没有大笔下单雪碧的就好了。lgd在败决之前不知道对面是谁,不太可能秘密雪碧双押。相对赔率变化是公开信息,历史数据应该有地方查。
都在聊大鞭哥没换中立装备 jt神偷吃奶酪。怎么皮鞋验货先刷后bkb就没人说他吃了,你们是有多看不起皮鞋啊
总决赛之前,看到TS 2:1秘密后,多少人认为LGD有84%以上概率赢下 LGD的赔率是1赔0.2 。只有认为LGD BO5胜率大于84% 才值得下注 这样的钱全球会有十多亿吗 还要扣掉3.5-4倍对手盘下TS的。 阴谋论觉得是八师傅一人,或者全队 或者全俱乐部 吃了 或者菠菜公司自己操盘,归根结底,韭菜都是下LGD赢的人-赔率*下TS的。 考虑到他给的这个赔率,我不认为这个盘会特别不平衡。想想两天前的风向,大部分人觉得LGD哪怕强,也就是七三开,八二开。认为九一开或更高的人不多。
决赛前LGD胜率到底多少 兄弟们,先把情绪放一放,咱们讨论几个纯粹的数学问题 第一个问题 LGD对战秘密,或略强于秘密相同的强队,bo1胜率几成? 此前秘密和LGD交手4把,LGD赢了3把。但最后一把逆境翻盘有运气成分,姑且认为LGD单场胜率65-70%。 最乐观的的LXO(认为胜决第二把体现的完全是硬实力,LGD赢得无惊无险),理性的前提下,也没有理由认为LGD单场胜率超过75%。 第二个问题 单场胜率和BO3/BO5的胜率关系是什么? 估计大家数学没有好到直接报答案的地步,我直接写结果了(我TOP2本科,这点简单的计算,你们就信我的好了) 所以如果你认为LGD打秘密这个级别的队伍单场胜率70-75%,那么BO5的胜率是83-89%。 第三个问题 总决赛两边的赔率是多少 我印象中是LGD一赔0.2,TS一赔3.5(如果错了请指正) 也就是说庄家认为LGD的胜率大概是77%左右 和我们普遍估计的单场LGD胜率65-70%是接近的。 第四个问题 你认为LGD胜率要有多高,才值得在1赔0.2的盘口上下注? 自己小钱玩玩,支持下喜欢的队没问题。如果是大注,必须考虑胜率。这是简单的算术问题,只有你认为LGD BO5胜率超过84%,才值得下注。只有你认为LGD胜率远远超过这个数,才可以下大注。 第五个问题 庄家什么时候才有动机操盘? 别忘了雪碧赢,庄家要给所有押雪碧的兑付的。只有在庄家给出的LGD的胜率显著低于大家认为的LGD应有的胜率时,操盘比赛才有意义。 你认为全球赌狗有几亿刀资金玩TI,没问题。但是你认为这几亿都是比中国dota贴吧还铁血的LXO,认为LGD胜率必定在84%以上? 会是这样吗?LGD最大的粉丝群体就在中国了 你见过多少人给LGD下大注的?
还在纠结ban猛犸的兄弟们,说个数字参考一下 整场ti下来,猛犸确实是很火的英雄但总体胜率排28,56%左右。考虑到bp次数确实是版本强力英雄,但是唯一无解版本漏洞还谈不上。 ts的崩坏哥就是强罢了。
lgd是不是有一种冠军心态 不承认世界上有无解的绝活,必须用自己的英雄池和战术碾压一切对手,不然心意难平。既然这么有种,那就输一输吧,代价不惨烈,怎么体现有种的可贵呢
5号位大圣到底是什么说法? 云玩家求问。好像选取率不低,但是没装备的大圣真的有用吗 1、3、4技能没装备不都是抓痒?2技能一个跳跟装备没关系但是跳进去一般人就没了啊。难道就玩一个板的控制和一个上树的机动性和视野?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