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剑宅男 御剑宅男
年少追梦,看不清千般迷雾,独寻世间真我。
关注数: 10 粉丝数: 249 发帖数: 13,041 关注贴吧数: 8
其实吾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体育的轻视 天朝的教育被人诟病甚多,其中中枪最多的无外乎“应试教育”一词。 应试教育固然有其缺陷,但并非像某些媒体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其实有些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并不差,差的是高等教育。以我看来,这话大致上对了一半,高等教育确实不大好,但是更差的是教人怎么做“人”的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实际上是在没教好怎么做人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人成才,这样教育出来的才,出了校园以后往往会露出原型,未成人才,却成废才。 对于教育一个人成人,除了德育之外,体育也是很重要的。体育对于一个人的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有很大的作用,而我们的教育由于对升学率的追求,加上心理上本来就轻视体育(知识经济时代嘛……还有几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因此很大程度上我们的体育是荒废着的。轻体育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了大量以下的几种人: 好逸恶劳想着法子偷懒的懒学生;欺软怕硬的小混混;文弱胆小的"好学生"......就算考试分数看起来还不错,但是人格不健全,精神缺钙.竞争力不足.就算靠填鸭教学让他们高分毕了业,到了社会上还是会露原型的.相对来说一些少数民族至少保留了不少朴素的野性,而经历了漫长文明的汉族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文明病的泛滥是显而易见的. 很多人往往将涉外婚姻中大批女性外嫁归结于崇洋媚外和经济原因,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未尝与我们的教育无关。体育教育的缺失,培养出的大批的好逸恶劳的懒学生;欺软怕硬的小混混;文弱胆小的"好学生"“乖孩子”,再加上黄种人本身体格就不强,与人家老外比起来确实魅力差了不少。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强势,加上男女群体的观念的差异,于是本就男女性别比失衡的堂堂中华大国,外嫁的比外娶的多了好几倍…… 大学里很多学生成天打游戏睡觉颓废堕落,他们不知道这样做对自己的影响么?显然不是,只是从小体育锻炼的缺乏使得他们缺乏健全人格,缺乏自制力和毅力。今天看到乌克兰留学生写的文章,说在乌克兰的学校里面,中国留学生成天就是魔兽、DOTA,组团下副本玩游戏,西亚留学生喜欢到处把妹。相比起来,我觉得成天玩游戏的中国留学生恐怕还不如西亚的淫学生——把妹的白天起码还可以好好上课,而且还多多少少为咱祖国的爷们出了口气,玩游戏顶个P用。就算天天玩游戏,你要玩的是极度逼真的第一人称驾驶射击类游戏说不定以后还能被招进军队里面控制无人战机无人战车,玩网游有个球用? 我们现在的体育已经走入了歧途。我们的全民体育一塌糊涂,虽然拿了一大堆的奥运金牌,但是这些东西有多大的用?阿根廷拿十次世界杯,我也不认为阿根廷比从来没有进过世界杯,奥运会也打酱油的印度三哥强,潘帕斯雄鹰绿茵场上飞再高对他们在国际社会里的分量的提高也比不上三哥放的一朵小蘑菇。尼日利亚人得意洋洋打出“我们跳水不行,我们乒乓球不行,但是我们足球行”的横幅得瑟,我想说,你们足球行顶个蛋用,我们有洲际弹道导弹,有卫星,有核潜艇,有歼20。 我们若想要书写辉煌,就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格健全的新一代,让他们从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对付物质丰富的条件下人的腐化病变最有效的办法。 PS:顺便吐槽,提高国民素质,幼儿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幼教,应该从培养新一代良好素质入手,如果在幼教就养成的了良好的素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他们的学习成才会事半功倍。至于现在的人热衷的什么外语教学,什么双语幼儿园,有个毛线P用?
【怀旧属性】整理: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当我一觉睡醒,我发现我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温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 一直在看海桐的《轮回1984》,这本书的主角重生是回到了他刚出生的时候,然后从八九十年代重新开始成长。曾经计划写一本同类型的小说,小说未能写出来,但却唤醒了对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加上最近工作带来的鸭梨比较大,上班和居住的地点又在郊区,远离我曾经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终于开始怀旧了…… 虽然小说主角的家乡在山东,和我的家乡相隔很遥远,但仍然勾起了我对上个世纪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孩童时小城里没有瓷砖和玻璃幕墙,用云石装饰外墙的朴素的楼房;狭窄的车道,还有路边的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中间种植玉兰树和万年青的花坛;居民住房里朴素的水磨地面;那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甜津津地让我们吃完以后还忍不住要把冰棍的包装纸都嚼一番;外婆家那只被我追赶以后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的猫...... 还有我记忆里有点模糊的整天嬉戏的玩伴们,还有似乎青梅竹马过的小女孩,还有我曾经从楼梯上滚下去摔得头破血流的旧瓦房,还有机关大院里那个曾经有很多小盆友嬉戏的时候掉下去唯有我没掉下去过的池塘... 街上"突突突"喷着黑烟跑动着的神牛25拖拉机(貌似是这个牌子吧?)我们曾经以为它很慢,结果发现无论是用我们的腿赛跑还是用自行车,都跑不过它......
【怀旧属性】整理: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当我一觉睡醒,我发现我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重温我的童年和学生时代....... 一直在看海桐的《轮回1984》,这本书的主角重生是回到了他刚出生的时候,然后从八九十年代重新开始成长。曾经计划写一本同类型的小说,小说未能写出来,但却唤醒了对童年时代的那些回忆。加上最近工作带来的鸭梨比较大,上班和居住的地点又在郊区,远离我曾经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终于开始怀旧了…… 虽然小说主角的家乡在山东,和我的家乡相隔很遥远,但仍然勾起了我对上个世纪的回忆.让我想起了孩童时小城里没有瓷砖和玻璃幕墙,用云石装饰外墙的朴素的楼房;狭窄的车道,还有路边的自行车道,机动车道和自行车道中间种植玉兰树和万年青的花坛;居民住房里朴素的水磨地面;那一毛钱一根的冰棍,甜津津地让我们吃完以后还忍不住要把冰棍的包装纸都嚼一番;外婆家那只被我追赶以后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的猫...... 还有我记忆里有点模糊的整天嬉戏的玩伴们,还有似乎青梅竹马过的小女孩,还有我曾经从楼梯上滚下去摔得头破血流的旧瓦房,还有机关大院里那个曾经有很多小盆友嬉戏的时候掉下去唯有我没掉下去过的池塘... 街上"突突突"喷着黑烟跑动着的神牛25拖拉机(貌似是这个牌子吧?)我们曾经以为它很慢,结果发现无论是用我们的腿赛跑还是用自行车,都跑不过它......
本人流传最广的一篇文章 青云打架(孔乙己版) 诛仙里打架的格局,和别的游戏是不一样的,刺客的血比战士多,顶着状态开着浮光气势汹汹地冲上去秒人;医生看起来很温柔,但是发起飙来被他们睡杀的人也不在少数;还有新来的一种叫鬼道的玩意儿,打起架来手段非常龌龊,各种下流的法子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喜欢打架寻衅的人,每每冲几张点卡,买上一堆完璧,砸个真散仙装备穿着死了也不爆,配合自己强悍的实力也没几个人敢于迎击,于是就敢于经常开红了。我从前也喜欢在14线打架的地方凑热闹,前辈们说,操作不好,怕打不赢那些牛叉的人物,就在安全区里看热闹玩决斗学习下经验,顺便杀杀那些敢于开黄开红的小号罢。安全区里喜欢乱转悠的小号们虽然没什么实力,却也颇有些缺德的家伙拿小号骗红。幸亏我反应足够快,每次被骗红了都及时开明王逃回去了,后来就变成专门在安全区里决斗观战的无聊事情了。 我从此便整天呆在安全区里,专找些人决斗着玩,虽然赢的次数不少,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红名们也没什么好脸色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来了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孔乙己是个玩青云而且大红名的人物。名字虽然是暗红色,可是杀的多数都是些小号,没什么难度系数。孔乙己每次出城,总是光彩夺目,气势高昂,开天仙护体,开大道无形,跳出去就是神剑御雷,开口闭口就是华闪秒人,自爆群杀,教人半懂不懂的。孔乙己一来打架,大家便都看了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昨天又被合欢秒了!”孔乙己不回答,对小号的天音鬼王说:“加个血,加个防,加个攻。”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出去肯定又要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道:“你们怎的这么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昨天明明看见你和一个鬼道打架,中了他的天选道怨,你一个自爆没炸死他你自己气血涣散挂了!”孔乙己涨红了脸,青筋跟跟凸出,争辩道:“偶尔挂了那是我没注意,再说我不是还有真元华闪和七劫天诛么?”接着便是吹嘘的话,什么“帮战杀人最多”,什么“抢BOSS功劳最大”,什么“天尊加强自爆”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安全区内外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听人家私下里谈论,青云也曾经牛叉过,但终究是没有无敌,又缺乏控制力,又被完美越改越弱,弄到快要不能自保了。幸而有几个在大帮派里混的青云,便到帮战城战里充当炮灰,撑快遮羞布。 孔乙己加完攻防后,涨红的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旁人就问道:“孔乙己,你当真杀死过同级的人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么每次出去都被人家放倒在地呢?孔乙己立刻显示出颓唐不安的模样,嘴里说话,这回可全是刚开三界天书的时候我华闪无视明王之类的,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安全区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队友是决不嘲笑的。而且队友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我说话。有一回问我道,你打过野战么?我略略一点头。他说,野战,我便考你一考,青云杀人的两大招牌技能都是什么?我想,垃圾一样的职业,也配问我么?他等了半天,见我不吭声,便恳切地道:“不知道罢?我教给你,记着以后有用,便是——”我暗想我都只在里面凑热闹,再说你一出去还不是被人给秒回城,觉得好气又好笑,便懒洋洋地答道:“谁要你教?不就是真元华闪和天尊加自爆么?”孔乙己显出极为高兴的样子,说,对呀对呀,你知道自爆配合天尊法身能多爆多少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打开技能表准备告诉我,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回一个天音听到真元华闪,也过来挡住孔乙己,孔乙己便凑上去给他闪了一下,打在大梵般若上没掉血,被天音睡了,睡了一会儿大道无形消失了,就一个雷音法谕把他放倒在地上。孔乙己着了慌,发个小猪的哭脸说到:没秒死,我放自爆没秒死。快回城之前又看了一眼天音,自己摇头说,“自爆秒人?秒不掉。”于是这个天音在笑声中踏着飞剑离开了。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野战也是一样打。 有一天,大概是晚上人多的时候,有人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这野外是清静多了。我也觉得他好久没来了。一个合欢说:“怎么会来?大道能被清,华闪破不了无敌。何况他杀那么多小号都是有大号的,还不找他麻烦?”“哦,那他现在在干嘛?”“听说他洗了天书,学了五雷交轰,开始走扒皮路线了。”“后来呢?”“后期打架别人都是无敌开着,他能扒得了谁?何况那五雷轰顶还要两秒施放”我们也不再问,专心致志准备和人决斗。 更新后的日子,是越来越无聊。一天晚上,我正和人决斗完,听到一个生音:“加一个攻。”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仔细一找,那孔乙己正带着个只剩一丝血的宠物站着,见了我,又道:“加一个攻。”众人便一齐嘲笑起来,说:“孔乙己,听说你只能去流波杀外挂了!”孔乙己很颓唐地说:“反正我要去练新号了,这次练合欢,鬼王鬼道也行,天音也不错。”我们又问他:“青云不是很厉害吗?”他这回却不分辨,只说:“不要取笑,,,”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合欢天音鬼道,便一起笑了,我给他加了攻,他便开着逍遥游跑出去放了个神剑,然后在其他人的哄笑声中死回城了。 自此以后,便长久没有看到孔乙己,我终于确信,孔乙己确实是玩新号去了。
脑残们最爱的做的事情(欢迎补充) 1.一个本身就比较复杂的问题,根本不是简简单单能说清楚的。脑残们开口两三句话,没拿依据没讲道理,句句都是嘴炮。别人指出他们是在胡说是在放嘴炮,他们立即要求别人“讲道理”:“你有多厉害倒是说啊”、“你讲得有道理我们当然接受啊” 点评:本身这个问题就不是简简单单能说清楚的,你特么自己就没讲道理,就凭你三言两语的几句狗屁不通的嘴炮,别人就要费时间费功夫去给你慢慢解释?自己信口雌黄随便放一通无道理无依据的嘴炮,却要别人因为你的嘴炮去找证据去细细讲道理? 2.本来是要讲道理讲事实讲依据,脑残们讲不出道理来,于是就大声唱那些假大空的道德高调,把自己拼命往道德制高点上放。他们不讲道理,他们用他们自己认为的“道德”来作为标尺来对对方进行评价并给出负面评价。 点评:唱道德高调,把自己往道德制高点上摆,来造成对方“不道德”的表象,这事实上就是变相的扣帽子。天大地大道理最大,道理跟道德虽然同姓但是有区别,跟他们认为的“道德”更是天差地别。 3.脑残跑到学术性的贴吧、论坛里面放嘴炮发月经贴,结果被人打脸打得鼻青脸肿。往往学术贴吧、论坛里面的人也对时常出现在自己眼前的这些脑残月经贴极为厌烦,所以说话的时候往往极不客气,在批驳脑残们的脑残谬论的同时往往从贬低对方的智商出发附带各种难听话。脑残们讲不出道理,就一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的模样,叫嚷:“你们骂人”“你们这群没素质的人”“我从来不跟没素质的人交流” 点评:天大地大,道理最大。辩论是讨论问题讲道理的,不是比哪个更有道德素质的。“多智近妖张翼德”筒子以前在宋朝吧抽脑残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就很经典:“你有放嘴炮的权利,我就有打脸的权利;你有出言有据的义务,我就有尊重发言的义务。”
对宋代江南稻米亩产及总产的估计 对宋代江南稻米亩产及总产的估计 作者方健 载《江南社会经济研究·宋元卷》 对于中国古代而言,反映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应是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关于对宋代江南稻米的亩产量的估测,我倾向于同意海内外多数学者的意见[1],即宋代江南的亩产为2石。这绝非从众,而是在上二节论述的基础上及表给出数据综合分析的结果。而且在折计为今量的问题上与迄今的学者估测数相比要高许多,主要是采纳了新的计量史研究成果为折计标准,当然其中也有我自己检得的史料为佐证。对于环太湖流域的核心区而言,亩产2石则为比较保守的数字,如苏、湖、秀州应在2.5石左右。而对于严州、婺州及镇江等地,即东西部的丘陵山区而言,则又似乎偏高。这些地区似以1.5石的平均亩产为宜。江东圩田区亦在2石左右,故全区以平均2石为妥。如果说上表所列15条中的12条仅是具有抽样意义的不同时点的亩产量,那么第(1)、(9)两条分别为苏州全部簿载垦田及绍兴75%左右农田的亩产量,第(15)条可视为嘉兴的亩产量;就更不是什么“选精”或“集粹”的结果,而无疑分别是浙西和浙东的平均亩产量。这2石的平均亩产如何折计成今量,言人人殊;兼之对宋代粮食亩产的估测,历来众说纷纭,故宋代亩产折计今量,从200~450市斤者多有之[2]。似有必要重加折计。 已故宋史学者郭正忠先生对中国古代计量史颇有研究,其据出土权衡结合文献对宋代度量衡制与今制的换算,提出了一系列和前人炯然不同的新说。惜李伯重教授未注意到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而只是沿用旧说[3],这是导致他对宋代亩产估计偏低的原因之一。 郭正忠先生的新说为:1宋斤约为640克[4];其关于斛、石通用于两宋的辨析尤为重要。他认为:两宋仍然石、硕与斛通用,说斛自宋(或南宋末)改为五斗,不符史实。作为量制,未形成两个层次的定制,只在使用特殊的斛时,才有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两宋三百年间的斛制还不象明清时代那样,以五斗为一斛。他还指出: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世祖忽必烈才下令全国颁行五斗斛(《元典章》21《户部》卷7《仓库》)[5]。虽郭先生未直接指出宋代1石的斤重,但《事林广记·别集》卷六(中华书局影印本,1963)已明确指出1石为120宋斤。另外,郭先生也未直接指明宋亩与市亩间的折率,但据其《尺度长短考订表》,则可推计出1市亩约等于0.861宋亩=0.677浙亩=0.976淮亩[6]。但郭正忠先生将两宋全国的亩产稻米估计为二石,已未免失之于过高了些。他又将这每亩二石米(稻谷四石),折今每市亩产米455斤左右,就更未免失之于过高折计了[7]。我认为:宋代江南每亩产米2石,折计今量,应为357市斤,如以稻谷计则为714市斤[8]。据笔者对苏州吴江县的实地调查,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稻谷产量仍在600~800斤上下徘徊,仅少数高产田块达到1000斤以上[9]。也就是说,宋代江南的亩产量延续了近千年仍未有重大实破,其略超过明清的亩产量,更是并非什么不经之谈。 估测江南稻米总产量,最简便的方法莫过于求得其比较可信的垦田数。通常认为,垦田数的峰值似应在南宋末,但南宋无任何按州郡或路分统计的全国同时期垦田数据存世。不得已而求其次,只能使用迄今唯一存世的毕仲衍《中书备对》中关于两浙、江东路的垦田数[10]。江东凡10州郡,纳入本卷考察的仅江宁府、宣州、歙州、太平州4郡,如以江东垦田总额42944878亩的40%计,为17177951亩,当与这4郡的合计数相去未远。据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五、卷六合计这四州府的户数为468248户,占江东路总户数1127311户的41.5%,户均占田37亩,仅比江东路户均占田38亩略少。令人费解的是:南宋这4郡的合计田数却远少于此数,仅11656733亩[11],比北宋少550余万亩;即使建康府(即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改用乾道年间的数字7772863亩,也仅15087953亩,也比北宋数少了200余万亩。这就启示我们:就江东路这四郡而言,北宋中期的垦田未必比南宋末少;江东路乃至东南各路的情况如何,尚有待于更多的微观研究。南宋末江南垦田数最多的时论,也须重加审视。
[张邦炜]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 - 引言 时下学界每探讨历史课题,必首先论述其地位,内中往往又不乏过甚之词。如果我们沿袭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先生当年的说法,将宋代艳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并认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早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几百年,只怕有哄抬历史地位之嫌。宫崎氏同时又说: 中国的文化,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渐渐扭转了这种落后局面,追上了西亚;到了宋代便超过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1] 宋代以前的中国文化是否果真落后于西亚?这里姑且置而不论。但他认为宋代文化“居于世界最前列”,显然属于平实之论。 早在北宋熙宁年间,国史编修官李清臣就说:“朝廷文明,不愧三代汉唐”。[2]南宋末年,蒙古国信使郝经则把宋朝连同先前的汉朝、唐朝盛赞为“后三代”。他上书宋理宗说: 汉似乎夏,唐似乎商,而贵朝则似乎周,可以为后三代。[3] 陈寅恪先生在四十多年前,进一步认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4] 邓广铭先生最近又指出: 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5] 估计之高,无以复加。 宋代文化横比当时世界各国,超过世界各国,处于领先地位;纵比前代,超越前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又一个新高峰。对宋代文化的这两个基本估计,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不过,把握宋代文化的时代特征或许比揭示其历史地位更重要。钱穆先生说得对: 就宋代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6] 他认为,在宋代文化史上有三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即“宗教思想之再澄清”、“民族之再融合”、“社会文化之再普及与再深入”。[7]钱氏的阐述未必处处精当,但颇有启发性。 宋代文化最为明显的特征,恐怕莫过于相对普及。它同时又象征着宋代文化的繁荣。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表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这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一、“奇童出盛时”,“妇女多能诗” 有宋一代神童多、才女多、儒将多。这三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或许即反映了宋代文化的相对普及在年龄上不分长幼、在性别上不分男女、在行业上不分文武。 所谓神童,众所周知,无非是指智力超常的儿童而已。在宋代,诸如王禹偁九岁、丘浚十岁、孔文仲七岁、蒋堂六岁、黄庭坚七岁会写诗、能作文一类的记载,比比皆是。特别叫人吃惊的是,杨亿“数岁不能言”,突然吟咏《登楼》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8] 朝廷为选拔超常儿童,从宋太宗时起,设立童子科。[9]宋绶、晏殊、姜盖、李淑、蔡伯俙等在宋真宗时,先后被赐予同进士或学究出身。其中福建蔡伯俙年龄最小,只有三岁,宋真宗欣然赐诗一首: 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 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得老成姿。[10] 此后,从宋仁宗朝到宋徽宗时,赐出身者20人;宋高宗朝,求试者36人,授官者6人;宋孝宗朝,求试者74人,授官者7人;宋光宗朝,求试者17人。嘉熙元年(1237),女童林幼玉应试合格,宋理宗下诏,特封孺人。这些智力超常儿童,有的后来受到重用。宋孝宗时,礼部在奏疏中说: 本朝童子以文称者,杨亿、宋绶、晏殊、李淑,后皆为贤宰相、名侍从。[11] 宋代神童较多,与当时不少人主张“教子当在幼” [12]有关。欧阳修说: 教育之法,始于童子,谓之小学,君子重焉。[13] 宋代的中央官办小学创设于元丰年间,崇宁元年(1102)十月又命令州县普遍建立小学,负责教育8到12岁的儿童。政和四年(1114)二月,中书省上奏: 小学生见近一千人,入学者尚未已。[14] 可见,当时官办小学之兴盛。民办小学与官办小学相比,不仅数量多,而且兴办早,并深入到乡村。民办小学的情景多次出现于诗人笔下,如宋伯仁《村学纠》:
今天早上无意间做了几分钟的清明梦…… 本来是做梦梦见晚上去睡觉,睡前我先上厕所,因为外面亮着灯,我就没开卫生间的灯,结果外边灯一下就熄了,不知道是关灯还是停电,四周一片黑暗,有点恐怖。我想了想,就拿出手机想照明,没想到手机不发光,我想到估计手机关机了,于是摁了开机,结果只发了一点萤火虫一样的光又没光线了,我心里想手机的光怎么会这样,太反常,然后就突然惊觉自己是在做梦…… 想站起身来,但是站不起来,我甚至感觉不到自己脚和地面的接触,我就用两只手交互握着,然后慢慢感觉到两手的触感,还有手上温热的温度。这时候脚也有感觉了,我就站起身来,动作很缓慢(梦境里似乎想要动作快都快不起来,就像整个人都在水里阻力巨大)。 我突然想起,这样黑暗恐怖的地方,应该有鬼啊,以前做噩梦被鬼吓了多次,今天应该趁机狠狠打鬼。于是旁边跑出来一个鬼,我一拳还是一掌来着,把那个鬼打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从卫生间出来,走到邻街的房间,发现外面的路灯很亮,我在路灯里练拳(乱舞一气),居然动作很敏捷,这时候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梦游走到这个地方然后醒了(清明梦里面梦游)……接着走回里面的房间,跟人说话,醒来…… 大体上说,在梦境里我也不是完全清醒,只是觉得手机不发光很反常而知道自己在做梦而已,因此后面我走出卫生间以后才会以为我是在梦游……
【ZT】《中国不高兴》作者刘仰对阵SC阉党嫖相 @imzxz:请问嫖相此书如何?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imzxz:一本作者是只通过二手甚至三手文献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研究”了一下宋代之后再拉出来的书,你觉得和“历史”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这年头,不是说你拍马屁,就能做好五毛的。马匹拍到马蹄上去了的,多得是。研究宋代史,四把钥匙一把都没有,那写的叫什么狗屁玩意~ @董子弼:球科普四把钥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董子弼:现代宋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先生提出的治史(他所指主要是唐宋时期)四把钥匙:职官、年代、历史地理、目录。他最强悍的学生之一,另一位泰山北斗一般的历史学家王曾瑜先生说过年轻时他也想绕开职官制度,后来发现没法绕,你不找它它反来找你 @经略幽燕我童贯:搞宋代史,无论是对比研究,还是断代研究,四把钥匙一把都没有,那就等于在书封面上写上”扯淡“两个字。直接撕了塞灶台去。咱家这话可是认真说的,绝非夸张。 @刘仰:邓的很多观点不对,王比邓好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刘仰:他个观点对还是不对,由时间来检验。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四把钥匙这个观点,在中国古代史领域,那就是金科铁律,就算是王老先生,也得说他师父讲得有道理。 @刘仰:回复@经略幽燕我童贯:邓自己反复。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刘仰:哪里反复?什么问题反复?来,说~ @经略幽燕我童贯:不怕你装,就怕你不装。说句不好听得,不是咱家托大,无论是你比掌故,还是比史料,在网络世界,除开党人碑和飞云(这两位是宋代史专业出身的)以外,坦白说,咱家还真不觉得有谁比咱家强一个档次,敢在咱家面前丢这种话的。 @刘仰:回复@经略幽燕我童贯:50年代,70年代,21世纪,邓三写王安石。查查港媒报道。岳飞也一样。 @经略幽燕我童贯:不必查什么港媒报道,现成有《邓广铭学术自选集》还有《邓广铭全集》十卷本就在这里,你直接来说他哪里反复了?何必去查港媒呢?你说”港媒”这两个字,就漏了怯~ @刘仰:回复@经略幽燕我童贯:吵架的,就算了。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刘仰:根本就没读过的就算了。你要真想说邓广铭写王安石,咱家可以把话丢在这里,邓广铭对王安石的基本看法,根本就没有动摇过。 @经略幽燕我童贯:刘仰,咱家教你一个乖。以后要做指点天下状,让人觉得你有料,记得一定不要让人去找人家一把就能揭穿的所谓证据,否则遇见咱家这种手边有料直接挑起来就一肛棍捅下去的,这场子找不回来。懂了不?再奉送一个乖,以后不要随便掺和自己不懂的话题,否则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刘仰:我不和耍流氓的人对话。 @经略幽燕我童贯:回复@刘仰:那是因为你没有自信,你的自信已经被打垮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