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天的风🌱 fly卡卡159
关注数: 223 粉丝数: 2,066 发帖数: 12,857 关注贴吧数: 10
那个夏天的风体检惊魂记。。。 早几天,我发小肩膀肿胀一个星期,不见好转。多次见面,感觉不太妙,我建议去医院看看。他有点不太上心,我摸了摸他颈部淋巴结,没有肿大现象,但还是有点担心肺部或其余肿瘤直接侵犯压迫以及分泌异位激素引起。他听我一说,有点心动,于是吃完饭立马生拽硬拉带他去了医院,就查出了5mm磨玻璃肺结节和肾囊肿。医生建议三个月复查,我觉得没啥大问题,也就宽慰宽慰他,我知道问题肯定不严重,改干嘛就干嘛即可。现想想挺可笑,自己吓自己,也吓别人。分享一下自己这几年体检的经历: 2020年10月觉得下半身腹部胀痛,就去医院CT体检,没啥大问题,就是一个小小的肾结石,其余都好; 2020年12月23号,去医院胸部CT体检,发现磨玻璃,三年复查,主任说最多原位,安安心心复查即可。主任怕增加我的经济负担,让我两年复查一次,我怕死,就一年一次; 2021年6月份,发现自己腰痛、背痛、腹痛加剧,去医院做了全身彩超、血检,原来是轻微腰椎盘凸出; 2021年7月份,吃了药发现自己腹痛不减轻,疑心疑鬼得了肠癌,叫我老婆把我下腹部全身用力压按,看有没有肿包,第二天立刻去医院做了胃镜、肠镜体检,均未发现问题;不想不久后腹痛竟然神奇消失; 2021年10月,喉咙不舒服,又怀疑是咽喉癌,又跑去做了喉镜,结果只是轻度慢性咽炎而已; 2023年6月发现尿血,网上一查没可能是膀胱癌,吓得屁滚尿流,第二日就去医院做体检,经CT扫描,弄了半天是肾结石长大了,肾出血而已。吃药就没事了,肾结石手术择机做就行。 同期医院测量血压过高,隔天测量正常。原来是血尿检查怕膀胱癌,所以心跳一直很高,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所以人经常小毛小病肯定有的,只要顶住不出大病就行。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即可。我现在是吓多了,皮糙肉厚,人哪有这样脆弱啊?劝吧友不要对号入座,好多病都是吓出来的哦。
复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肺结节患者无论术前、术后一般情况下医生都是反复叮嘱,一定要按时复查。时间间隔不定、长短不一,一般是根据影像诊断、术后大病理等。很多患者提出疑问,既然我的大病理是原位癌、微浸润、早期,特别是原位癌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不会复发,为何还要复查这样麻烦?根据我粗浅的经验具体来说说: ①观察肺结节的生长情况来辨别良恶性---很多肺结节患者初次发现肺结节一般情况下医生不建议立刻手术,除非恶性特征极其明显。这种情况下医生往往是根据肺结节状态来决定复查时间,以便排除肺结节良恶性。比如尺寸小、密度低的肺结节,很多医生一般建议半年或一年复查一次,假如肺结节不缩小消失或者有增大、密实趋势,基本可以断定此肺结节为恶性。尺寸较大、密度较高的肺结节,很多医生一般建议不超过三个月抗炎复查一次,假如肺结节不缩小消失或者有增大、密实趋势,基本可以断定此肺结节为恶性,反之亦然。 ②延迟手术时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很多肺结节患者初次发现肺结节,基本处于良性阶段。按时复查,可以将肺结节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择机手术。手术毕竟是万不得已的治疗手段,术后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并非不存在。假如既可以保证生命安全,又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何乐不为呢? ③提防新发或者漏诊病灶---肺结节患者手术后复查,一定不能大意,这绝对是血的教训。贴吧里术后漏诊、新发肺结节的,绝不是个例,至少是偶尔看到。有些医院受制于医疗、器械、医生水平,漏诊的确实存在,术后新发的也偶有存在。假如不按时复查,就会导致新发和漏诊的肺结节再次威胁到患者的生命,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恶果。 ④提防那些万分之一的概率---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位肺结节患者初次体检发现了10mm磨玻璃,经医生诊断,怀疑良性概率较大,让患者三个月后复查。患者服药抗炎三个月后,肺结节明显缩小,且密度变淡,医生告诉患者良性的,每年复查体检即可。患者没有听从医生建议,偶尔想到了三年才复查。这次复查不得了,同样位置的磨玻璃已经长到了2.4cm左右,经手术诊断为恶性。经医生反复对比原来的ct影像,肺结节确实是同一个位置。但原来磨玻璃确实治疗有效果,尺寸小了,密度也小了,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问题就出在肺结节本身。这个肺结节是恶性+炎症的结合体。治疗后,医生没有细看,患者也没有按时复查,有疗效以为就是普通的炎症灶。谁知这个肺结节就是一个迷惑体,单次复查根本不能解开它恶性的本质。 ⑤肺结节手术绕不开复发这个主题,很多患者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既然复发就是中晚期了,即使复查知晓了,那又有什么意义?我想说意义大着呢,因为复发了也不是意味着立马判死刑了。现在手术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即使复发,只要是复发初期,也有很多办法可想,运气好的话经化疗、放疗、靶向药、免疫治疗轮番上阵,可以大大延长患者的寿命。只有生命在,就有可能等到医学奇迹的那一天,而不是放任不管,一发不可收拾无药可医。 除了以上的情况,还有一种复发情况可以治愈,那就是单发转移灶,也就是虽然复发转移了,但病灶就一个。有个患者尽管她25岁时就查出宫颈癌(鳞癌)。这是女性常见的癌症,她不是早期。手术后做了规范治疗(2017年), 但两年后还是发生了肺转移。幸运的是,复发的癌细胞只建立了一个碉堡,全面检查身体其他地方都没有,可以端掉!患者再次手术切除,辅助术后治疗后,现在已经快三年了,今复查肺部CT,恢复很好。虽然她还需要再跟踪几年,但风险已经解除一大半了。有些癌症复发后的寡转移,依然有根治机会,属于少数幸运儿! 只要你复查,少数幸运儿你就有机会,假如自暴自弃,放任自我,少数的机会你都得不到!!!
不典型肺结节的“终结者-戴主任” 这是一位吧友在本帖发的帖子,请看下图:具体链接为:https://tieba.baidu.com/p/7771815288 首先声明,我发这个帖子绝不是攻击这位吧友,也不是立刻跳出来替主任进行所谓的“辩解”,只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尽我所见所闻,分析一下患者遇见不典型肺结节应该如何处理,以下均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一、所谓的不典型肺结节,通常理解就是相对于典型肺结节来说,短时间内难以从形态、密度、位置、症状等来判断良恶性的肺结节。比如一个恶性特征明显的肺结节,患者找10个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一看,就会告诉患者这个肺结节恶性概率很大,随访尺寸不缩小或者密度不减少应该立刻手术;但假如是一个不典型的肺结节,患者再找10个有经验的胸外科医生看,答案就会五花八门,有说良性的,有说恶性的,叫患者无所适从; 二、就拿本例来说,不典型肺结节良恶性判断难一直是医学生的难题,主任第一次诊断不排除20%的可能性良性。早期的恶性肺结节普遍为磨玻璃肺结节,目前最佳的发现手段为胸部CT。肺结节术前具体诊断良恶性,主要手段有普通CT图像诊断、增强CT图像诊断、靶扫描、穿刺、PETCT等,这些诊断手段各有优缺点,并非一劳永逸。比如:穿刺对于早期磨玻璃肺结节不够准确,确诊率只有约80%左右;PETCT价格昂贵,但是对极早期小尺寸恶性肺结节敏感度不够。因为早期恶性肺结节癌细胞代谢活跃度不高,相反一些感染性炎症肺结节内各类细胞代谢程度高,反而有可能误诊为恶性肺结节等。因此,患者最好要对肺结节检测手段有充分的认知,向主治医生咨询,做到心中有数,免得临行慌乱。 三、目前来说,肺结节术后唯一治疗金标准就是大病理。也就是说,哪怕医生术前诊断肺结节分类阶段为原位癌的概率99.99%,术后治疗也要以大病理为唯一标准。我见过本帖吧一个6岁孩童发现磨玻璃肺结节,尺寸才6mm。当时我目估应该最多微浸润的A期,结果大病理发现各类高危因素,被分类为B期。A期和B期治疗手段和预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天壤之别。我们经常可见主任在贴吧回复患者,类似于“原位癌”“微浸润”“早期肺癌”等等,这只是主任针对肺结节影像的一个最大概率诊断,绝不是等同于大病理。 四、戴主任肺结节诊断概率如何?就我在贴吧一年多来说,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几乎百分之百。在本贴吧2021年3月份起,有证据显示戴主任明确诊断的良恶性与大病理不一致,我所知道的不会超过5例,吧友不信可以翻贴查找,收集。相比每年几万问诊患者,误诊概率可以忽略不计。面对各种大咖的不确定诊断,戴主任往往是那个最后一锤定音的掌门人,也可以称主任为肺结节“终结者”。 五、万一患者不幸遇到不典型肺结节了,那应该怎么应对呢?其实很简单,具体来说就是四板斧: ①通过随访来观察肺结节的尺寸、形态、密度等,前后对比,恶性肺结节往往会缓慢或者较快速度的变换; ②对于达到手术指标的不典型肺结节,不宜长时间随访观察或者随访有恶性风险的,可以按主治医生的要求通过穿刺、PETCT等多手段来确诊,提高诊断概率; ③对于不典型肺结节,有条件的患者应该尽量问诊多个医学造诣较高的胸外科医生。普通的胸外科医生的诊断经验往往比 不上大咖胸外科医生,虽然大咖价格贵了一点。 ④假如多个大咖医生诊断不一致,那就应该看这个肺结节的诊断趋势。假如一个患者问了5个胸外科医生,3个说恶性,2个说良性,那这个肺结节大体是趋向恶性的,患者就要做好这个肺结节是恶性的心理准备。可以这样直白的说吧,凡是戴主任、蒋磊、傅钢泽等均判断为恶性肺结节的,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大病理为良性的,虽然不敢说百分百,但误诊概率微乎其微。还有凡是戴主任一个人判断为恶性的,那么这个肺结节99.99%的恶性,不然怎么叫“戴神”呢? 六、不要拿极小概率的事件当成普遍化。不断怎么样,凭图像肉眼来诊断肺结节,肯定会有误差,这也是医学好玩的地方,非专业术语就是:“医学无绝对”。只要医生对患者认真负责,那误诊的0.01%也是可以原谅的。我记得有一个患者体检发现肺结节,典型的良性微小肺结节。这位患者咨询医生无数,逼着蒋磊一定要给他的肺结节一个诊断的概率。蒋磊被逼得没有办法,只能回复:“您的肺结节肯定是良性的,如果一定要给你一个概率的话,那就是99.99%”。
肺结节最佳手术时期 关于恶性肺结节手术最佳时期到底是什么时候,其实主任多次科普文章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那就是原位癌末期或微浸润阶段。 关于最佳手术时机,个人总结主任科普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点。 第一:肺结节手术肯定是越早越好,具体在哪个阶段呢?肯定是原位或微浸润最佳,而不是等到浸润阶段,这个就需要医生高超的识别能力和长久的诊治经验。但具有这种经验医生不多,很多患者往往被拖到了浸润阶段。 第二:肺结节患者一定要动态观察和找对医生,二者缺一不可。很多肺结节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忽视了按时复查或者医生判断失误,导致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这种例子在贴吧数不胜数,数量多的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第三:手术的最佳时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单发肺结节患者还好,对于多发肺结节患者来说就不一样了。人体就五个肺叶,且肺组织切除了就不可再生长,因此不可能随随便便一切了之。一但切除主要病灶,微小病灶又不能一网打尽,后期微病灶又长大了怎么办?又新发了肺结节怎么办?这都是患者和医生都要考虑的问题,正所谓两害取其轻,没有百分百的完美。主任从来都是建议患者尽早手术,但不是盲目赶早,在考虑尽量不影响正常寿命的前提下,所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第四: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医生如何精准判断肺结节啥时候处于原位癌末期或者微浸润阶段呢?我自己的肺结节在网上看过很多医生的病诊,可谓是黄土打灶,各有各师。同一个肺结节良恶性判断都不一样,更何况肺结节发展阶段。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医生是要么帮你治愈,要么把你送到可以治愈的医生那里。可现实中有几个医生能像戴主任那样给患者安全感呢?同行相轻,不耽搁患者的病情就不错了。
这个帖子也叫定心丸收集贴,担心术后复发转移的都来看看。。。 对于很多肺结节患者来说,发现过程、手术过程可能问题都不大,基本上人人都熬得住。但术后最担心的问题可不是人人都熬得住了,其中最纠结的莫过于术后复发的问题,毕竟再小的老虎也咬人。百度一下、论坛、微心群、QQ群里全是各种复发的消息,吓得磨友们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包括在本贴吧,也充斥着各种疑似复发的消息。这种帖子我及其留意,来贴吧也才半年,但类似帖子收集了不少。但目前看起来,都是虚惊一场。总结起来莫过于如下问题归纳:①患者过于紧张,新增一些实性炎症灶就认为是复发,吓得魂不附体②术后有些症状仅仅有一点点像疑似复发,但仅仅是疑似,患者就以为是复发了③很多患者存在漏诊的肺结节,术后又检查出来了,以为是复发。据我目估统计,90%以上的都是漏诊的,不是新发肺结节。即使新发,也都不是复发转移的。④手术检查出的其余身体异常,患者高度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认为是复发了。 小总结:目前来贴吧整整半年了,疑似复发的帖子看过无数,但目前能确认复发的没有。 我说的没有见过复发的前提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必须是磨玻璃或者混磨,不包含实性肺结节②分期必须是1A2之前的,不能包含1A3或1A3之后的。③磨玻璃尺寸不大于25mm。当然包含1A3和尺寸大于25mm的复发例子虽然贴吧没有见过,但网络上见过,不知道算不算,所以我还是将条件罗列苛刻一点。虽然不是说满足①②③的条件一定不会复发,但起码概率很低很低了,大可不必惶惶不可终日。主任治疗肺结节在全国名气数一数二,真要是大把大把复发,贴吧早就挤满了复发求救的帖子了。 案例1:惊心动魄天啦噜,基本确认复发了,结果被主任翻盘了;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194969528?red_tag=1006555640 案例2:心急如焚!肺磨玻璃结节一年增大4mm,结果是测量误差,虚惊一场。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534208172?red_tag=2126070663案例3:术后三个月复查又出现新发结节影,结果是手术瘢痕;帖子链接: https://tieba.baidu.com/p/7319507598?pn=1 案例4:术后新增实性结节0.6*0.4cm,主任回复:没事,肯定良性的,口服夏枯草口服液1-2个月,慢慢会缩小。 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320628857?pn=2 案例5:报告出来了,虽然出现了钙化,怎么感觉比之前严重了呢?报告看了吓死人,其实没啥事。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473961088?red_tag=0334363004 案例6:微浸润术后6个月复查骨扫描,下颌骨放射性浓聚增高,转移了吗?结果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480236176?pn=2 案例7:术后四个月就食管转移了吗?结果是静脉曲张。 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495786276?pn=2 案例8:真的恳求戴主任帮忙看看,真的很无助,求求主任帮忙看一下。高度怀疑是转移,结果是“脂肪肝内的正常肝岛”。帖子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7541280771?fid=26823563&pid=141319480812&red_tag=3042480018#141319480812 后续有帖子再补齐。。。
我胆小,又要麻烦贪玩了;再次收集7天以上主任未回复贴,快速来 说实在的,让主任一次性回复这样多帖子,我真心有点怕,所以不敢私信主任,怕给主任添乱。幸好每次都有贪玩为吧友挺身而出,主动和主任说,才能让大家心急如焚的心平静下来,我代表此贴收益的吧友大大点赞可爱漂亮的贪玩。 这种类似帖子目的有两个:①收集主任可能漏诊的帖子,以免吧友得不到回复病急乱投医,错过最佳诊断和治疗时机。也让吧友明白,主任的爱是无私的,一视同仁的。②完善部分吧友发帖的资料,主任没有回复可能是资料不齐全无法诊断所致,所以对帖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让主任一目了然,节约主任宝贵的义诊时间。 上次收集了十多个超过10天没有回复的帖子,大部分都是资料不齐全。比如:缺少CT报告、缺少肺结节图片、肺结节图片不清晰、用视频或二维码代替图片、发帖资料杂乱无法而看得一头雾水等等,大家一定要规范发帖哦。。。 大家速速来此贴留言[一定要留下需要主任回复的帖子链接],我会一一核实,确实超过7天而没有回复的,我会在下个星期四之前整理完毕。没有超过7天的,不会单独收集。然后在另外的帖子统一分别发链接,因为主任太忙,我不能保证所有帖子主任都会看到,但希望主任可以尽快看到哦,有需要的吧友快来吧!!! 如何规范发帖了解贴,里面还有发帖模板:https://tieba.baidu.com/p/7478140108?pid=140631121393&cid=0&red_tag=1674884626#140631121393
经验浅谈之:贴吧发帖求诊哪些因素会对主任诊断造成干扰? 最近有几个肺结节患者私信我,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帖主任的诊断有偏差,甚至个别判断的性质前后不一样,让他们有点焦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虽然这种情况只是极少数,但为了防止耽搁患者病情和影响主任判断,有必要独立发帖说明一下发帖应该注意的事项及哪些因素会干扰主任对肺结节的判断,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排除一些对主任诊断干扰的因数,具体说明如下: 一、CT因素 ①主任对肺结节判断最精准当属0.6~1mm厚的高清薄层CT,这种情况下主任判断最精准。因为CT越薄,对肺结节扫描断面越多,肺结节内部结构看的越清楚,越有利于肺结节的诊断。大家可以留意,这种厚度的CT,主任往往不仅可以精准肺结节的良恶性,还可以判断出肺结节究竟到了增生瘤,原位中末期、微浸润等等哪个阶段!据我看过的主任对几千例贴吧患者诊断的经验统计[仅仅是经验统计,没有严格的分类列表统计],这种情况下主任良恶性判断准确率约99.99%,分期判断准确率99%②1~2mm厚薄层高清CT诊断精确度次于0.6~1mm厚的,基本不影响主任对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但具体肺结节的分期可能稍有偏差,比如判断原位末期,大病理可能是微浸润;判断增生瘤,大病理可能是原位早期。不过极少出现大的偏差,比如判断原位直接跳到浸润级别,至少目前我没有见过。这种情况下主任良恶性判断准确率约99.9%,分期判断准确率约95%③2~3mm层厚CT,判断精度最差的。有些吧友就会怀疑了,不是还有3~5mm的厚层CT嘛?怎么说精度最差呢?看了本条④就明白了!这种2~3mm厚层CT主任一般只能确定良恶性,不过凭看过的好几十万例肺结节患者的经验来判断大概的分期。除非恶性特征及其明显的肺结节,主任对给出的分期确实有少量的偏差。这种情况下主任良恶性判断准确率约99%,分期判断准确率90%。④对于3mm以上的厚层CT,一般没有诊断意义,我也不会帮吧友截图。这不是偷懒,而是这种CT个人觉得仅仅有发现意义,而没有诊断意义,这是对患者负责!⑤很多吧友初次或者复查是照的薄层CT,但却是低剂量螺旋CT。虽然低剂量螺旋CT对身体辐射伤害有所降低,但导致清晰度下降,其实这是得不偿失的。对于超过一年复查的CT,建议还是照高清薄层CT。首先CT辐射没有那样吓人,只要不是短时间频繁照射CT,就基本没事,万一因为低剂量CT清晰度而错过肺结节的最佳诊断时机就亏大发了。 二、截图因素 主任诊断肺结节的截图来源一般有五种。①第一种是主任亲自看的电子版并截图,当然这种极少极少,患者不用担心受截图不当的影响;②第二种是贴吧戴纪刚助手截图,非常非常专业。当主任看不清患者截图时,会通知助手协助截图,这种情况患者也不用担心受截图不当的影响;③第三种情况是好大夫APP胸外科医生截图,这种情况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干扰因素。因为好大夫APP胸外科医生是以诊断肺结节为主,截图为次要。这种胸外科医生一般会截取自认为最有代表性的肺结节断面图给患者。要注意,这里是自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图片,而不是戴主任认为。或许同一个肺结节戴主任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图片是另外一个断面层呢?所以建议患者去好大夫APP问诊时,一个肺结节一定要多截几张图才是上策哦!④贴吧里患者自己截图的也不少,甚至有很多初次截图的患者。有软件截图的,有链接截图的,有医院放射科电脑那里拍视频和照片的。说实话,没有其它的意思,这种患者建议还是谨慎为好。不熟悉肺结节截图的话有可能造成如下后果:肺结节漏诊,现实中这种概率绝对不低,;肺结节截图没有截到点子上,也就是最重要的断面;肺结节截图不全,CT报告有4个肺结节,因为不熟悉肺结节特征找错位置,把血管啥的当成肺结节,造成严重误诊。所以对肺结节寻找不熟悉的吧友自己截图应该特别谨慎!!! ⑤小吧主截图。我和贪玩的截图水平肯定不如主任和主任助手,而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不会比一般的胸外科医生相差特别大。并非我们的专业水平比他们高,而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截图这个很窄的面和责任心强来弥补。我们不仅会为患者找出CT报告单的肺结节,而且会发现不少漏诊肺结节。我在找出报告单上肺结节同时,起码会反复看CT三遍以上,确定没有漏诊大的肺结节才结束阅片。限于专业水平,我们不能保证百分百不会漏诊,但可以保证大的、危险的肺结节尽量不遗漏。目前我和贪玩就发现了大量漏诊的肺结节,并且有一部分属于高危肺结节,假如可以帮助和拯救患者,我们其实心里也美滋滋的。我们的宗旨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找不到或者不知道找的肺结节也会如实告知吧友,对吧友生命负责! 三、发帖因素 就拿我帮患者截图举例来说:①每个肺结节的图片一定要发全,千万不要自作主张,选择性发图。你觉得这张图无关要紧,但主任要是不这样认为呢?②发帖里最重要的就是肺结节图片。要有序发图,千万不要杂乱无章。有些患者图片发的很乱,不同的肺结节图片混在一起,斩不断理还乱,一看就没有诊断的欲望。标准发帖模板链接,发帖前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看一看:https://tieba.baidu.com/p/7385307653 四、总结:我可以负责人的讲,主任贴吧义诊诊断已经足够精确。我来贴吧半年了,目前见过的主任明显判断偏差的就2例。你没有看错,真的就2例!!!极少部分出了较大偏差的都与上面我说的因素有关,而并非主任水平问题,希望吧友在发帖义诊的时候尽量注意哦!!!
那个夏天的搞笑事情。。。 自从去年年底发现肺结节以来,心情随着时间的延续起起伏伏,总体来说现在已经趋于平静了。其中既有不明病情的提心吊胆,也有深入了解肺结节之后的轻松坦然。但无论如何,得了肺结节总之是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情。有时候苦闷之余,却碰到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希望大家可以放松哪怕一秒钟。 事一:经常接到贷款的骚扰电话,男男女女打电话来的都有。以前去银行办一张3000额度的信用卡都不肯,现在随随便便可以贷款好几万,好像天下掉了馅饼一样。某日,又来电话了。 业务员:“XX先生,您的信用良好,根据XX,我们最高可以贷款10万给您开展业务” 我:请问我最多可以贷款多少钱啊? 业务员:最多可以贷款20万。 我:太少了,不借了。 业务员:那你要借多少啊? 我:我欠了几千万,每月利息都要几百万。起码要借个几百万嘛,你这20万还不够我塞牙缝呢。 业务员:“神经病一个”嘟嘟嘟。。。就挂了电话。 事二:休息日无聊逛街至房地产售楼部,无聊中进去看了看。即刻有热情的售楼小姐迎了上来: “先生,来看房子啊,您真有眼光,这种江景房不多了” 我:胡说,以为我没有读过书啊,这哪里是江景房啊? “哪里胡说了,这不是江景房,离江多近” 我:首先要有江才叫江景房,对面明明就一条几十米宽的河,硬生生被你们叫成江景房,当我傻子啊。 “。。。。。”售楼小姐顿时无语了 事三:某日深夜,我骑着我的小摩托在十字路口等绿灯,后面跟来了一辆小车紧靠我后面停着。我一看,四处无人无车,熟练的打火,一溜烟闯红灯跑了。后面的小车不明所以,以为绿灯了,也跟我一起走,到路口中央才发现闯了红灯。小车司机怒火中烧,摇开了车门,扯开嗓门骂:“XXX,眼瞎了,XXX”。我加快了骑车速度,小车司机也加快了速度,边追边骂。 我哈哈大笑,我眼瞎了,那你呢?心情瞬间愉悦了。。。
转发:手术切缘距离:你真的切够了么?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在各式各样的手术方案中,肺叶切除尽管能保证根治,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对于早期肺癌尤其是不足2cm的小肺癌而言,其应用争议越来越大。相比较而言,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尽管能以较小的创伤完整切除肿瘤,但是其切除的彻底性也屡屡被人质疑、受人诟病。 手术切缘作为一个长久以来使用的临床指标, 仅仅以切缘阴性并不能代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基于此,手术切缘距离(margin distance)的概念则应用而生。 既然“微创”和“根治”这个互成矛盾的议题成了热门,那么如何确保切缘距离的讨论也就随之热门起来了。在本期帖子中,郑医生将在和您一起聊聊这个有趣、也有争议的“切缘距离”。 一、背景介绍。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实现切缘阴性仅仅是最基本的手术要求,但是并不足以保证根治性与手术疗效。其中,最重要的支持该论点临床证据,来自2003年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其中纳入41名接受楔形切除冰冻确定为非小细胞肺癌,而后又补充做了肺叶切除的患者,通过分析术后肺叶切除的标本却发现,仍有14名(45%)患者在残存的肺叶标本中存在着肿瘤残余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绝大多数的患者符合目前的小肺癌标准,其肿瘤最大径波动于14-27mm,中位最大径20.9mm。在这篇单篇引用率高达56次的重磅研究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切除瘤体似乎不足以确保完全移除肿瘤,而为了保证根治性,要确保一定的切缘距离。 切缘距离(margin distance),其定义为切缘与肿块的最短间距。在目前的指南中指出,可以对≤2cm且术前检查排除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肺癌患者施行亚肺叶切除,但是前提是 切缘距离(>2cm或>肿瘤最大径)。 二、切缘距离对预后的影响。 在2016年发表在<World Journal of Surgery>的研究中,作者纳入了91例接受亚肺叶切除的≤3cm且临床N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对于GGO表现为主型的患者中,手术切缘距离并不会对肿瘤预后造成显著影响(下图group A vs group B); 而对于实性成分为主型的患者中,则表现为随着切缘距离加大而明显延长的无疾病生存期,相比切缘距离>5mm的患者,手术切缘距离≤5mm的人群的复发风险显著升高(校正HR,3.868,95%CI,1.177-12.714,p=0.026),(下图group C vs group D)。在2006年发表在<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的研究中,作者纳入了81名接受亚肺叶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发现,手术切缘距离会对肿瘤复发产生影响,其中在41名切缘距离不足1cm的患者中,出现复发的病人数有6名,复发率14.6%,而在40名切缘≥1cm的患者中,出现复发的病人数仅仅3名,复发率7.5%(p=0.04)。 在以上这两项研究中,作者均观察到了手术切缘距离对于手术疗效的影响,简单说来,手术切缘离肿瘤边缘越远,手术疗效越好。这个结果毋庸置疑。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究竟多少的距离才叫“足够而安全的手术切缘距离”呢? 三、何为最佳切缘距离。 “何为最佳切缘距离”?通过检索,郑医生发现了两篇样本量较大,且对于此问题开展针对性分析的研究。 第一篇是2014年发表在<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上的一项研究。在这个研究中,作者纳入≤2cm且接受楔形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排除了多发病灶、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不适合楔形切除的病例及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最终纳入患者367名。为了分析了解最佳的切缘距离,作者以5mm切缘距离的患者预后为标准,计算出不同切缘距离的复发/死亡风险(HR),并以此拟合曲线。如上图所示(A复发风险,B复发+死亡风险),切缘距离不足5mm的患者罹患复发/死亡的风险要大于切缘距离5mm的患者,而切缘距离超过5mm的患者罹患复发/死亡的风险则要小于切缘距离5mm的患者。随着切缘距离的增加,风险逐步下降,但是到了15mm以后,扩大切缘距离并不会进一步的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作者提出可将15mm视为安全的手术距离。 另一篇则是新近发表在<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的研究。作者则基于2个医疗中心的数据开展回顾性研究,纳入≤2cm的病理证实I期非小细胞肺癌且接受楔形切除的患者。最终纳入患者138名。通过分析发现,增加的手术切缘距离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的复发风险(HR=0.9,95%CI,0.83-0.98)及死亡风险(HR=0.94,95%CI,0.90-0.98)。为了确定最佳的切缘距离,作者以mm为单位,以Cox模型计算每一个划分节点的的显著性,并以获得最大卡方值(即最大差异显著性)的节点为最佳分界点。如上图,作者发现,9mm及11mm分别是无疾病生存时间(上图左)及总生存时间(上图右)的最佳分界点。基于此,作者指出应以1cm为最佳分界点划分安全距离。 就此这个问题上,郑医生秉持不同态度,因为在<ATS>的研究中,作者仅仅以“临床意义最显著”这个评价标准进行选择,选择到的也只能是“最佳的预后分界点”而已。但是,既然是安全距离,那么前提是确保“足够安全”,而不是“临床意义显著性”,由此说来,2014年发表在<JTCS>上的研究,逻辑更加合理、分析也更有针对性,自然结果也更加可靠了。 四、关于切缘距离的其他争议。 其实,关于安全距离的争议还有很多,诸如: 1. 检测标准方面的争议。目前发表的大部分临床研究均以大体标本的宏观测量进行,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对于部分恶性肿瘤,尤其是高分化腺癌,其乳头外侵的程度可能远高于临床检测水平。 2. 检测手段方面的争议。一次性切割器的普及会造成肺实质皱缩,从而导致检测到的切缘距离不能代表真正的情况。 3. 检测时肺实质条件的争议。因为同样的肺实质,膨胀状态和萎陷状态下的体积是不一样的,因此肺的膨胀水平不一必然导致检测条件不一致,进而可能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就此问题,郑医生本人也请教了包括上海中山医院谭黎杰教授、蒋伟教授及林宗武教授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却无法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共识。 五、希冀与展望。 总体而言,如何在兼顾微创的同时确保根治,即如何能让病人又不痛、又不伤身、又能把肿瘤治好,是一个矛盾又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将在未来数十年间持续摸索的问题,手术切缘距离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方面。希望随着医疗的进步、证据的积累,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让患者免除不必要的伤痛。
新吧友高频率疑问汇总浅答 1、想要主任面诊有哪些途径? 答:正规挂号渠道有三个:1、“重庆新桥医院”公众号,提前一周周日晚八点。2、好大夫app、提前十三天下午一点钟。3、微医app,提前一周周日晚八点。 目前加号有两个渠道:1、好大夫app提前十三天申请加号,名额十位。 2、贴吧实名制申请加号,发帖需要附上结节和报告情况,或者既往发帖主任回贴截图,以便于主任判断需不需要加号面诊。 除了以上途径,凡是私信可以帮您加到号或者收费的都是骗子哦! 2、主任贴吧回答患者的话怎么理解? 答:(1)“还安全,还可以安心随访,不长大就安全”。意思是说明您的肺结节还是安全的,可以按专业医生的叮嘱复查,不长大就安全的,不必急着手术。 (2)“目前来看肯定良性的,非典型增生,安心随访即可,一年一次”。意思是说您的肺结节已经明确帮您诊断性质了,按1年复查就可以了。 (3)“看不太清楚,感觉高危结节”。意思是肺结节图片不清楚,但您需要尽快弄到电子版或清晰的肺结节图片进一步确诊,不过通过模糊的图片来看您的肺结节可能属于高危结节。 (4)“没啥事”“没啥事,不长大就不管它”意思是您的肺结节还是良性的,可以按正常体检关注,一年或者两年一次。 (5)“有图才有真相”意思是您的资料没有发全,无肺结节清晰图片,无法诊断。 (6)“看不清楚”意思是您的资料没有发全,肺结节图片不够清晰,无法诊断。 (7)“多发磨玻璃结节,主病灶不到8-10mm,不需要手术,不耽误的”意思是您的肺结节还安全,按具体情况听医生嘱咐,半年~一年复查一次,即密切关注的意思。 (8)“初次发现磨玻璃可以按指南消炎,三个月再复查,不耽搁的”意思是恶性特征不是很明显,可以排除炎症后再进一步确诊,万一手术切出来是炎症灶就亏大发了。 (9)“原或者微,小手术,契切即可”意思是手术不必叶切或者段切,契切即可。理想切缘,50px以上。妥协性切缘,至少大于结节直径。也有文献报道:小的磨玻璃肺癌,切缘大于5mm,也可以基本保证安全。 (10)“至少微浸润,手术不犹豫”意思是已经明确诊断了,应该速速手速不犹豫,千万别错过手术最佳时机! 3、为何吧务删了我的问诊帖子? 答: 贴吧问诊帖子(大病理、非病情问诊贴除外)一定要满足有CT报告+清晰的肺结节图片,缺一不可。主任时间极其宝贵,小吧主对无法诊断的帖子经引导正确发帖后是要坚决删除的。很多患者急急忙忙问诊,资料不全,导致主任无法诊断。某种意义来说,删除您不合格的帖子是为了患者好。主任不回复您,怕您着急,回复您看不清,您更加着急。到头来还是要回过头去重新寻找资料问诊,还不如耐心收集好资料,把所有问题罗列出来,重新发帖,一次性问诊清楚! 4、肺癌转移成中晚期或者复发怎么办? 答: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但为了防止患者被不良医生骗得倾家荡产,又不得不说!主任金言牢记:肺腺癌一旦多处转移或者复发,意味着至少中晚期了。任何晚期肿瘤的治疗,最后结局都是人财两空,这是普遍的规律,程度不同而已,患者或者家人应量力而行。 5、主任什么时候来贴吧问诊? 答:正常情况下星期一~五是晚上九点左右,星期六、星期天白天或者晚上都随机性在的。 6、主任为何不回复我的帖子? 答: 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要有CT报告+清晰的肺结节图片,正常情况下主任三天内会回复的。没有回复的,一般是资料不全或者图片不够清晰。 7、主任在帖子回复我后再次追问为何又不回复我了? 答:主任一旦在您发的帖子里回复后,再次回复您追问的问题,概率极低。原因很简单:主任很忙,没时间! 8、入微信群或者QQ群太多,导致问诊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答:个人建议不要加入太多微信群、QQ群,一个正能量群足够了。很多群混乱不堪,群里每天发布的消息除了广告,就是各种术后复发的消息,真真假假无从辨别。即使健康人呆久了都吓个半死,何况我们肺结节患者? 9、初次发现肺结节一般吃什么消炎药? 答:一般情况下消炎药主任推荐拜复乐口服液;另外还有夏草枯口服液具有散结作用。不过是药三分毒,千万不可私自乱服药物和随便延长或缩短服药疗程,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药哦。 10、肺癌复发的例子您见得多嘛? 答: 来戴纪刚吧和肺结节吧差不多五个月了, 1A期明确复发的目前为止还未见过,其余阶段都见过复发的了。但不是说1A期百分百一定不复发,只是概率很低暂时没有遇见或没有看到帖子而已! 11、wq和戴主任谁厉害? 答:这个无从回答,但主任既然现在就被无数患者称“神”了,肯定他最厉害了。
此贴长期有效:需要应急寻找肺结节图片进行发帖问诊的吧友请进。 假如您新进贴吧,不知道如何寻找肺结节,但又急切想通过主任贴吧义诊来发帖诊断自己肺结节的情况,请仔细阅读以下简略内容: 一、有光盘或者U盘在医院拷贝了电子版的,即DICOM格式。可以将DICOM文件打包发我邮箱哦([email protected])。DICOM格式是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的通用格式,普通看图软件无法打开,需要专门的DICOM阅读器,并且还需要一定的少许读片技巧。假如吧友有需要,可以压缩打包发我邮箱,并加我QQ,我会截图标注后发给您。 二、很多医院现在提供CT电子版二维码,通过微信扫描产生云链接可以阅片,链接也可以在普通浏览器直接打开,这种可以私信我们小吧主,如贪玩134小吧主; 三、也有医院直接提供电子版云链接,通过普通浏览器直接打开阅片,但可能需要手机验证码或者密码。这种可以私信我们小吧主,如贪玩134小吧主; 由于我平时工作也忙,可能不能随时回复吧友,不过请放心,我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答复您的。还有就是CT报告单通过AI机器人读出来的未详细标注位置的微小肺结节我就一般不截图寻找了(我们这边医院3mm以下肺结节一般不写报告单的),太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找的全。因为我不是专业放射科的医生,暂时也没有AI机器人阅片软件,但CT报告单具体标注的肺结节我一定帮您找全,所以还请吧友见谅。
世人皆苦,惟有自渡!!! 最近一位吧友私信我,她被诊断为原位癌末期,心烦意乱,问我是不是可以立刻手术?这种问题我一般不敢乱说,主要是怕影响了患者。一来自己只是跟着主任科普略知一二,二来这样的大事不敢替患者出主意,生怕误导了患者。因此只能回复:一切听专业医生的指导,实在不行可以抢号去重庆面诊。后来这位患者加了我微信,足足和我语音聊天一个半小时,这是我私聊最久的肺结节患者了。一开始这位患者表达了对主任的敬意,非常感谢主任义诊,也绝对相信主任的诊断。她潜伏贴吧二个月,才鼓起勇气加我聊聊心里话。为了和我聊天,她做足了功课:她这个肺结节是双发,为了防止遗漏,找了不下六个大咖看过了,生怕遗漏。最大的6mm原位癌,最小的3mm实性肺结节。也明白原位癌末期基本不用抱特别大的希望了,虽然概率还是有的。她开始最大的矛盾在于她想切,但又不抱着一丝一辈子不变化的希望。最后贴吧看久了,与其担惊受怕,还不如趁着安全时期来个了段!她离婚四年了,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生活很不容易。早点了段,也卸去了心里最大的负担,不用担心以后复发的问题。她爸妈早就不管她了,为了两个小孩,她没有不继续坚强活下去的理由。我本来想照着主任科普,和她说说不必急着手术,但此刻除了内心悲凉,竟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如主任所说,有些患者的心结只能手术治疗好,别无他法,哪怕切出来明知是良性,也兴高采烈!也许这是“切除的不是肺结节,而是心魔”这句话最好的解释。回想自己得了肺结节这四个月以来的心里历程,与这位患者颇有几分相似。于是,我问道:你打算在哪里手术?她说本地一家三甲医院,医术还很好的医生。本来想去重庆面诊主任,但可能排队很久,就干脆本地了。我问她,肺结节手术费不便宜,挺昂贵的,准备好了吗?她说十万左右,保险报销2万。我问她为何这样贵,她说可能会用到机器人。这下我就坚决反对,这种小手术根本用不了机器人,位置很好很好切。手术费最多六万左右。这下她一听比较欣喜,那就不用卖房子颠沛流离了。我给她推荐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和湖南省人民医院,据本地去过的患者说主任医生都比较仁慈和人性化,可以立刻安排手术。后来她查了这两家医院,选择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应该就要准备手术了。我虽然从头至尾没说支持她立刻手术,但内心还是出卖了自己。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桥头下的乞丐很羡慕那些开着豪车飞驰而过的人,心想:我要是像他们这样衣食无忧多好;此刻坐在豪车里的人却这样想:假如上天能再借我20年的寿保佑我不复发,我宁愿睡桥洞无忧无虑多好!!!我记得很清楚,我三个月前去本地医院复查,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中医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小伙子,你记住一句话:战争年代最重要的是国与家,和平年代最重要的是生与死!也许是这位老中医他经历太多,才能说出这种含义很深很深的话吧!啰嗦了这样多,我想对我自己和所有肺结节患者说:尽人事,听天命!!!我能遇见戴主任,我觉得我已经尽人事了;至于天命,多积德多做善事,交给上天吧!!!
潜伏贴吧三个月之后个人理解的二三事和戴神科普小抄 事1:主任说过磨玻璃肺结节不可怕,一般属于肺癌的早早期,早诊断早治疗才是王道; 事2:主任具有天然吸粉的魅力。我老婆也是医院工作者。一开始她极力反对我去重庆检查,让我去湘雅,并对戴主任不屑一顾。去了重庆后没有和戴主任说过一句话,现在反而极力反对我去湘雅医院,让我下次复查一定要去重庆,说戴主任复查放心一些,你说怪不怪; 事3:原位癌通俗来讲是上皮的恶性肿瘤局限在了皮肤或粘膜内,还没有通过皮肤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状态。因此,原位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完整手术后治愈率百分之分百,你没有看错,是百分之分百; 事4:主任科普:非典型性增生瘤癌变的概率大约是5~10%; 事5:增生-非典型性增生-原位-微浸润这几个阶段绝大部分情况发展缓慢,甚至十年以上;到了浸润阶段发展很快,所以早发现早期治疗是根治的关键因素;肺癌发展节点大体如下:事6:CT诊断报告上字母代表意思:AAH代表不典型留样增生、AIS代表原位癌、MIA代表微浸润腺癌、IAC代表浸润性腺癌; 事7:CT值事诊断肺结节一个很重要的参数,CT值与肺结节密度大体关系如下:事8:目前一般CT辐射比较低,属于低剂量辐射。我们临床检查CT的辐射剂量都是人体可接受的安全范围。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年接受的辐射不要超过5mSv (毫希伏)即可。一般的体检做CT检查的胸片辐射大约在0.1 mSv (毫希伏),而做一次低剂量的CT平扫辐射更低。所以真的不必过分担忧做一次CT检查就会对身体很大的伤害,并且检查机房内多有铅衣等,检查时用来保护非检查部位的重要脏器(比如甲状腺、睾丸等)。乔贵宾主任医师对CT辐射有过详细的视频科普,一般危害极少,不必过于担心。但短时间频繁和大剂量照射CT,肯定有一定的辐射危害! 事9:多发磨玻璃肺结节手术必须谨慎,可以先观察最大或最危险的肺结节的情况,再评估其余肺结节,争取一网打尽。很多患者一发现磨玻璃肺结节就急忙手术,结果一或二年不到,又发现了其余漏诊或者长大了的肺结节没有摘除,又要手术。花钱不说,身体还遭罪。 事10:微侵润肺腺癌是很多医生认为的最佳手术阶段,根治率几乎百分之百。微浸润腺癌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结节(≤3 cm) ②主要以贴壁方式生长 ③病灶中任一浸润灶的最大直径≤5 mm ④不伴有浸润胸膜、小血管、小淋巴管或肿瘤性坏死 事11:戴主任对肺结节看得准不准,也没有传说的那样神? ①自己手术的微浸润肺结节患者没有一例复发过; ②5mm以下的肺结节患者无论是在贴吧义诊还是去重庆面诊,目前未见过或听过一例明显误诊的; ③5mm以上肺结节在贴吧义诊的我亲眼见过2例出了偏差。一例为6mm肺结节诊断为大概率良性,结果半年后复查为微浸润癌;一例最近的诊断为早期浸润癌的大肺结节结果大病理为癌前病变,比主任估计的轻了很多。 ④亲自去重庆面诊的肺结节患者目前还没有听过误诊的;可以提供三个月至半年内详细CT对比的贴吧义诊患 者目前还有听过误诊的; ⑤很多很多诊断还是戴主任在患者仅提供CT报告、几张不太清楚的照片的前提下诊断的,出错概率几乎为0 综上所述,相比很多只会打太极、滴水不漏的医生来说,主任的诊断已经是神一般的存在,几乎算无遗漏。“戴神”称谓名副其实!!! 事12:戴主任对资料不详细、不清楚的贴吧患者如何回复 实在看不清楚,主任一般回复:“看不清啊”,“好像是。。。”,“应该问题不大。。。”,“最好复查薄层CT。。。”等等;
“西游记”之拜访戴神小白引路篇 文章总概述:我在2020年12月26日体检时无意发现了7mm磨玻璃肺结节,之后服用了一个星期的消炎药迫不及待的去本地人民医院呼吸科复诊了。结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扫描的是厚层CT,被诊断为少许肺炎。我突然想到了好大夫,于是询问好大夫里的肺结节专家,一共询问了7位,6位回答均为肺炎或者良性肉芽肿,安心半年或者一年随访就可以了。然而2月18日,同是新桥医院的李医生建议我这个肺结节立刻手术或者三个月后复查,而戴神也说我的图片不够清楚。于是我坚定的今天2月18日从湖南出发,去找戴神加号面诊了。由于戴神说CT太厚,看不清,所以我又在新桥医院复诊了薄层CT,前天戴神贴吧终于回复我了:实性结节良性的。磨玻璃结节都介于非典型腺瘤增生到原位之间,非常安全,安心随访即可,半年或一年一次,不明显长大没必要手术。 我终于松了口气,我的磨玻璃肺结节还不是原位或者微浸润了,至少我目前是安全的。只要我密切关注,一有变化就可以立马手术,就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真的太感谢戴神了,不仅给了我疾病上的精准确诊,而且给了我心理上的巨大安慰。以下我就会结合我这几个月以来经历的点点滴滴,详细描述我的看病历程、心态变化、及外地网友去新桥医院加号的详细流程,让磨友少走弯路。有兴趣的磨友可以看看,老司机当然可以无视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