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语界 密语界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关注数: 75 粉丝数: 2,561 发帖数: 23,871 关注贴吧数: 10
学佛从合掌皈依开始!!!为什么 学佛从合掌皈依开始!!! 为什么佛教徒要双手合掌?一只手掌代表佛的慈悲,一只手掌代表佛的智慧。双手合掌代表慈悲与智慧双运,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 双手合掌放在头顶,净化我们身体造作的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合掌放在嘴巴、喉咙,是忏悔语言造作的恶业:恶口、两舌、绮语、妄语;合掌放在心间,是忏悔由心造下的恶业:贪、嗔、痴。 学佛从合掌皈依开始,为什么要礼拜上师、礼拜佛菩萨?不是上师、佛菩萨需要你磕头,而是你自己需要有放下的心态,所以去礼拜。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是要用“心”去念“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当我们五体投地的时候,额头、两只手、两个膝盖,就是“五体”,代表五毒:贪嗔痴慢疑。五体投地去磕头,就是让你放下五毒,放下所有痛苦的根源。礼拜,也是让你学会谦虚,因为傲慢的时候很难净化业力,当你再次站起来的时候,要把佛的五种智慧,逐渐应用到身心,将烦恼转换成智慧。 法界体性智,是指在法界当中一切业力皆清净,如虚空一般,无雾无尘无云,我们阿赖耶识中的业力全部清净了,就叫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是指虚空虽空,却能容纳一切。清净当中,带着光明的智慧,就叫做大圆镜智,像镜子一样,被擦得干干净净后,能清清楚楚明明白地观照一切。 平等性智,是指镜子不会因为你长得丑而难过,也不会因为你长得美而开心;即不会对最肮脏的东西产生厌恶,也不会对最干净的东西感到欢喜。无论照的是石头或黄金,都无任何分别心,这就叫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是指镜子虽然平等,但不会将照见的石头变成黄金,不会照见坏人将其变为好人,丝毫不会混淆,这就是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是指佛不会因为你做恶梦而跟着难过,不会因为你做美梦而一起欢喜。通过妙观察智,佛陀清清楚楚知道你在做什么梦,而将你从梦中唤醒,才是他的目标。 佛要唤醒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八万四千法门针对众生的不同习气,用最适合你的方式善巧度化你,引导你走向究竟解脱之路,这就叫成所作智。 人们总是问,佛陀为什么要讲那么多佛法呢?佛教为什么有这么多宗派呢?就是因为众生的需求不同,习性不同。为什么餐厅那么多?因为大家想吃的东西不一样,有的喜欢吃中餐,有的喜欢西餐,而对应众生习气的不同,佛陀都有相应的教法全部满足。 放下粗糙的烦恼障和细微的所知障,为了利益天下所有苦难众生,我们对着佛的三身五智求皈依,对着佛的妙法求皈依,对着菩萨和罗汉们来求皈依,对着所有僧宝求皈依。愿我们净化过去所造的一切业力,早日成就佛陀的果位,脱离轮回苦海。
什么是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什么是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华严经》里面有说:“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最最主要的是普度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四生: 指三界六道有情出生的四种方式。《俱舍论》卷八载,四生为:一、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称为胎生。如人、象、牛、马,猪、羊、狗、猫等。二、卵生,由卵壳出生者,称为卵生。如鸡、鸭、孔雀、蛇、鱼、蚁等。三、湿生,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道、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等。四、化生,无所托而忽有,称为化生。如诸天、地狱、中有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 九有: (名数)又云九居。三界中有情乐住之地处有九所。名曰九有情居,又云九众生居。略云九有,又云九居:一欲界之人与六天,二初禅天,三二禅天,四三禅天,五四禅天中之无想天,六空处,七识处,八无所有处,九非想非非想处(此中除无想非想名七识住)。 八难: (一)梵语as!t!a^v aks!an!a^h!,巴利语at!t!hakkhan!a^。指不得遇佛、不闻正法之八种障难。又作八难处、八难解法、八无暇、八不闲、八非时、八恶、八不闻时节。据长阿含卷九‘十上经’、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难经’等载,八难即:(一) 在地狱难,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地狱,长夜冥冥而受苦无间,不得见佛闻法。 (二)在饿鬼难,饿鬼有三种: (1)业最重之饿鬼,长劫不闻浆水之名。 (2)业次重之饿鬼,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 (3)业轻之饿鬼,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 (三)在**难,**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 (四)在长寿天难,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之无想天。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而障于见佛闻法。 (五)在边地之郁单越难,郁单越,译为胜处,生此处者,其人寿千岁,命无中夭,贪着享乐而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 (六)盲聋喑哑难,此等人虽生中国(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国一带),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虽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闻法。 (七)世智辩聪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 (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三途: 血途,刀途 ,火途。 “三途”是讲**、饿鬼、地狱。**之死大多要流血,所以**叫血途,不是被人杀,就是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现在电视里头常常演《动物奇观》,这些动物互相残杀。鬼道叫刀途,鬼,胆子很小,坏事做多了,时时刻刻恐怖,怕有人伤害他,所以称为刀途。地狱是火途,纵然是寒冰地狱,也有一片火光,佛这说法,几乎世界上所有宗教,讲地狱都有一片火光。所以这三途就是血途、刀途、火途,这叫三途。 附:简易解释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四生: 是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1、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鸡、蛇、鱼、蚁等; 2、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马、牛、驴等; 3、湿生:由粪聚、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霉菌、蚊蚰等; 4、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诸天、地狱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 九有: 指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 欲界:五趣杂居地; 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因这九处地为有漏业因之果报,故称九有。 八难: 是指八种难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闻正法。 1、地狱难 2、饿鬼难 3、**难 此三难因受苦无间,故不得见佛闻法。 4、长寿天难:以其天寿极长,或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而障于见佛闻法。 5、不生佛世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6、不生中国难: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称中国,反之,边地即没有佛法传扬的地方。 7、六根不具难:此等人虽生中国,虽值佛出世,然以诸根不具,亦不能见佛闻法。 8、生邪见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 三途: 是指地狱、饿鬼、**三恶道。
为欲化度诸众生故,而于诸趣随类受生;实不生死,无所染著,无长 “善男子!如汝所问:‘从几时来,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如是之义,承佛神力,当为汝说。 “善男子!菩萨智轮远离一切分别境界,不可以生死中长短、染净、广狭、多少,如是诸劫分别显示。何以故?菩萨智轮本性清净,离一切分别网,超一切障碍山,随所应化而普照故。 “善男子!譬如日轮,无有昼夜;但出时名:昼,没时名:夜。菩萨智轮亦复如是,无有分别,亦无三世;但随心现,教化众生,言其止住前劫、后劫。 “善男子!譬如日轮,住阎浮空,其影悉现一切宝物及以河海诸净水中,一切众生莫不目见,而彼净日不来至此。菩萨智轮亦复如是,出诸有海,住佛实法,寂静空中无有所依,为欲化度诸众生故,而于诸趣随类受生;实不生死,无所染著,无长短劫诸想分别。何以故?菩萨究竟离心想,见一切颠倒,得真实见,见法实性,知一切世间如梦、如幻;无有众生,但以大悲大愿力故,现众生前教化调伏。 “佛子!譬如船师,常以大船,于河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著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虽无量劫修菩萨行,未曾分别劫数长短。 “佛子!如太虚空,一切世界于中成坏而无分别,本性清净,无染无乱,无碍无厌,非长非短,尽未来劫持一切刹。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等虚空界广大深心,起大愿风轮,摄诸众生,令离恶道,生诸善趣,悉令安住一切智地,灭诸烦恼生死苦缚,而无忧喜、疲厌之心。 “善男子!如幻化人,肢体虽具,而无入息及以出息、寒、热、饥、渴、忧、喜、生、死十种之事。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如幻智平等法身现众色相,于诸有趣住无量劫教化众生,于生死中一切境界,无欣无厌,无爱无恚,无苦无乐,无取无舍,无安无怖。 摘自佛门网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fomen123.com%2Ffo%2Fjingdian%2Fhuayanjing%2Fhuayanjing%2F5413.html&urlrefer=75c5e27a9725771e65d0795de2ab559e 华严经卷73
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   「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何以故?诸佛世尊,为诸众生,无智作恶,计我、我所,执著于身,颠倒疑惑,邪见分别,与诸结缚恒共相应,随生死流远如来道故,出兴于世。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如诸菩萨于他菩萨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故。何等为百万障? 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生不净世界障;生诸恶趣障;生诸难处障;多诸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顽钝诸趣障;坏失正念障;阙少智慧障;眼障;耳障;鼻障;舌障;身障;意障;恶知识障;恶伴党障;乐习小乘障;乐近凡庸障;不信乐大威德人障;乐与离正见人同住障;生外道家障;住魔境界障;离佛正教障;不见善友障;善根留难障;增不善法障;得下劣处障;生边地障;生恶人家障;生恶神中障;生恶龙、恶夜叉、恶乾闼婆、恶阿修罗、恶迦楼罗、恶紧那罗、恶摩睺罗伽、恶罗刹中障;不乐佛法障;习童蒙法障;乐著小乘障;不乐大乘障;性多惊怖障;心常忧恼障;爱著生死障;不专佛法障;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不得菩萨诸根障;不行菩萨净行障;退怯菩萨深心障;不生菩萨大愿障;不发一切智心障;于菩萨行懈怠障;不能净治诸业障;不能摄取大福障;智力不能明利障;断于广大智慧障;不护持菩萨诸行障;乐诽谤一切智语障;远离诸佛菩提障;乐住众魔境界障;不专修佛境界障;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不乐与菩萨同住障;不求菩萨善根障;性多见疑障;心常愚暗障;不能行菩萨平等施故,起不舍障;不能持如来戒故,起破戒障;不能入堪忍门故,起愚痴、恼害、瞋恚障;不能行菩萨大精进故,起懈怠垢障;不能得诸三昧故,起散乱障;不修治般若波罗蜜故,起恶慧障;于处、非处中无善巧障;于度众生中无方便障;于菩萨智慧中不能观察障;于菩萨出离法中不能了知障;不成就菩萨十种广大眼故,眼如生盲障;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不能辨了众生语言故,成就舌根障;轻贱众生故,成就身根障;心多狂乱故,成就意根障;不持三种律仪故,成就身业障;恒起四种过失故,成就语业障;多生贪、瞋、邪见故,成就意业障;贼心求法障;断绝菩萨境界障;于菩萨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于菩萨出离道中心生懒惰障;于菩萨智慧光明门中心生止息障;于菩萨念力中心生劣弱障;于如来教法中不能住持障;于菩萨离生道不能亲近障;于菩萨无失坏道不能修习障;随顺二乘正位障;远离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起一瞋心,则成就如是等百万障门。何以故?佛子!我不见有一法为大过恶,如诸菩萨于余菩萨起瞋心者。是故,诸菩萨摩诃萨欲疾满足诸菩萨行,应勤修十种法。何等为十?所谓:心不弃舍一切众生,于诸菩萨生如来想,永不诽谤一切佛法,知诸国土无有穷尽,于菩萨行深生信乐,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观察菩提入如来力,精勤修习无碍辩才,教化众生无有疲厌,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是为十。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疾成如来性者,当勤方便修习此经 “复次,善男子!如有国土城邑聚落有卖乳者,或持水杂欺诳他人而求财物,其贩乳者亦复如是,以水杂卖展转相欺,人买食之无有乳味。如是,善男子!我泥洹后正法未灭八十余年,此《摩诃衍般泥洹经》于阎浮提流行于世,诸恶比丘宽纵懈怠,众魔伴党坏乱正法,自造经论偈赞颂叹,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抄略增损,为利养故欲多畜积非法财物,坏乱正味令法薄淡;加复邪说文字不正,误受学者,亦不尊重供养恭敬,内怀邪谄,为利养故现乐法相;此《摩诃衍般泥洹经》,当于尔时为斯等辈之所毁辱。   “复次,迦叶!以斯义故,善男子善女人于《摩诃衍般泥洹经》,当勤方便立丈夫志。所以者何?如来性者丈夫法故,女人志者于一切法多生染着,力不堪任发摩诃衍深经妙味。善男子!譬如蚊蚋身出津泽,不能令此大地润洽,其女人法犹如大地多诸渴爱,譬如大海一切天雨百川众流皆归于海,而彼大海未曾满足,女人之法亦复如是,贪受五欲而无厌足。是故,迦叶!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方便离女人法,当勤修习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所以者何?此《摩诃衍般泥洹经》说如来性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有如来性,世间虽称名为男子,我说此辈是女人也。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有如来性,世间虽称名曰女人,我说此等为男子也。如是,善男子!此◎《摩诃衍般泥洹经》,无量无边功德积聚,广说众生有如来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疾成如来性者,当勤方便修习此经。”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