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脸酱🙀 sjyffbksd
只为买正经猫粮
关注数: 26 粉丝数: 3 发帖数: 695 关注贴吧数: 13
按时吃饭的推荐时间表 早餐和午餐的间隔时间约为4-6小时,午餐和晚餐的间隔时间为6小时左右;扣除睡眠时间,晚餐到第二天早餐的时间大约是5-6小时。   “4-6小时”的间隔期符合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时间需要。这不是营养学专家规定的,而是人的胃肠道和生理代谢反应规律决定的。   早餐:7-8点   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在消化吸收晚餐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   如果吃早餐太早,势必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扰乱肠胃的蠕动节奏。   所以,能在7点左右起床后20-30分钟再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另外,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5小时为好,也就是说,早餐在7-8点之间为好。   午餐:12点   午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它提供的能量占一个人全天消耗能量的40%。   现在很多上班族的午休时间短,总是匆匆花十几、二十分钟吃午饭,中间还要接电话、发短信、刷微博、看朋友圈,吃完连吃的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我们提倡午饭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出一种“境界”。   什么境界?午饭的半小时一定是专属于你自己的,它不属于工作、不属于纠结的心境或是失衡的心态,它只属于你和你的食物。   晚餐:5-7点   晚上8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东西,饮水除外。并且,晚餐后尽量在4个小时内不要就寝,以便让食物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化。
如何做到少油? 1.家庭用油推荐有意识时常更换油的品种   食用油并非等级越高越好,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差异很大,建议不要长期只摄入一种油。家里采购食用油时常换品种为我们提供脂肪和和营养平衡保障。鱼油、亚麻籽油、紫苏油适合凉拌;黄油、牛油、猪油、椰子油、棕榈油和可可脂适合煎、炸;橄榄油、茶油、菜籽油适合炖、煮、炒。   2.菜肴用油外,注意计算其他食物的含油量   家庭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做到烹饪定量用油。在家烹饪时应考虑成人、孩子、老人的差别;除了菜肴用油之外,还应包括做面点用油、沙拉酱、油炸油酥食物等和在外就餐的含油量。   所以,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水滑、熘、凉拌等方式,尽量少用煎炸的方法。   3.分清“吸油食材”和“不吸油食材”   第一,少吃油炸食品,如炸莲藕、炸茄盒等,不仅脂肪高、能量高,还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   第二,优选不吸油食材,典型的不吸油食物有木耳、芹菜等;而茄子等吸油的食材要少吃。   第三,需要注意的是,油大多存在于菜肴的汤汁中,不喝汤汁、不用汤汁拌饭吃。   第四,少吃动物油脂、加工的零食和油炸香脆食品,如饼干、薯条、加工肉制品等。日常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脂肪摄入量的10%以下。   第五,警惕高温烹调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高温烹调油、植物奶油、奶精、起酥油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克。
如何做到少盐? 人的淡口味是可以逐步养成的,婴幼儿期是口味偏好形成的关键时期,建议家长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喜欢清淡饮食,有助于其形成终生健康的饮食习惯。   1.巧用限盐工具   烹调菜肴时加糖会掩盖咸味,品尝不能判断食盐是否过量。建议最好使用有刻度的限盐勺、盐罐等工具,有效且精准地控制每天食盐摄入量。   2.少放高盐调味品   建议炒菜时少放酱油、酱、味精、鸡精等含盐多的调味品,利用天然食物本身浓郁的风味提味增香,推荐使用如葱、姜、蒜、花椒、香菇等香料和自身香味比较大的食物。   3.选用低钠盐、碘盐   选用低钠盐等含钠相对较低的调味品,不仅可以满足对咸味的要求,还可以减少钠的摄入。事实上,除高水碘地区外,所有地区都应推荐食用碘盐,尤其有儿童少年、孕妇、乳母的家庭,更应食用碘盐,预防碘缺乏。   4.出锅前再放盐   许多人做饭时没有这个意识,甚至把放盐这个步骤放在做饭前几步。正确的做法是:在菜肴出锅前或关火时再放盐,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吃起来口味也不会损失。   5.阅读营养标签   钠是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强制标示的项目,购买时应注意食品钠的含量。   6.注意隐形盐,控制好总量   有些食物如饼干、面包、果脯、冰激凌等,吃起来不咸,甚至还有点甜,其实加了很多盐。在家烹饪时不应按照每人每天5克计算,应考虑成人、孩子、老人的差别;除了烹饪用盐之外,还应包括零食、即食食品等食物和在外就餐的含盐量。减少在外就餐,在外就餐时应要求餐馆少放盐。   7.冲洗高盐食物,多选新鲜食材   用凉白开水冲洗咸菜、罐头里的鱼等,可以减少盐含量。大部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食盐,尽量选购新鲜食材,少选加工食品。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