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一片🍁 zy467298140
关注数: 1 粉丝数: 5 发帖数: 381 关注贴吧数: 4
养生之道:八种状态,是身体在喊“救命”! 现代人,体质为何越来越差?生病次数越来越多?肿瘤出现越来越频发? 或许是因为很多人的身体,长时间处于下面的这些状态。 1、“虚”的感觉是怎么样? “虚”的体质是“觉得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体虚最大的两个原因就是我们生活习惯不好与工作压力大而引起。 比如一个人生活习惯经常晚上很晚睡觉,或者说睡眠不好,则第二天就容易疲劳;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经常很烦恼,情绪不好,就容易让身体疲劳;而让身体经常处于这种疲劳中,我们器官的机能就开始下降,我们体质就是这样开始变“虚”。 2、“寒”的感觉是怎么样?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当一个体虚的人,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穿衣,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子,经常吹空调,冲凉水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女性平时穿衣少,更容易让身体受“寒”。 3、“湿”气的感觉怎么样? 当身体“寒”气越来越重时,身体慢慢更容易进入“湿”气,一个身体“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特别注意:寒湿气容易进入我们身体的5个主要通道是: ① 颈部的“大椎穴”。 ② 前胸的“膻中穴”。 ③ 肚脐部位的“神阙穴”。 ④ 腰部的“命门穴”。 ⑤ 脚底的“涌泉穴”。 “寒湿体质”是万病之源,体质“虚弱”的人,寒湿气就更容易进入我们身体;所以当人体因各种原因感觉疲劳时,就可以通过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不要让身体器官在疲劳中变“虚”;从而导致寒气进入我们体内。 4、“凝”的感觉怎么样?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身体不舒服。 5、“瘀”的感觉怎么样? “瘀”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还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6、“堵”的感觉怎么样? 堵比瘀进一个层次,就是完全阻塞了,想一想,一口气如果堵在胸口出不来,是不是很难受? 更别说各种垃圾毒素,堵在身体里,就是疾病的老窝啊。时间长了容易生病。 7、“瘤”的感觉怎么样? 长“瘤”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 8、“癌”的感觉怎么样? 人人都知道,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最好不要有,万一发现也不要拖。 以上八种状态,正是疾病的最喜欢的状态。 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别让自己走进这个循环。
养生之道:男靠吃,女靠睡:十要、十忌、十伤! 男女有别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国民间有句古话叫:男靠吃女靠睡,强调的就是男女养生各有侧重点。 中医解释,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不过,中医指出,男靠吃女靠睡讲的是一个侧重点,实际上,男女养生在吃和睡两方面上都应有讲究。 对于男性来说,吃主要为了养肾精,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可以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如枸杞、淮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 对于女性来说,虽然吃不如睡更重要,但也要吃对才行。女性需要养肝血,因此要多吃补血养阴的食物,如当归、红枣、阿胶、羊肉汤等。 在睡眠上,男女每天睡眠时间都最好维持在8小时左右。晚上连续睡眠不要少于6小时,白天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过,睡眠还要把握最佳休息时间。 人休息的最好时间段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有些人从凌晨1点睡到早上9点,虽然时间是足够了,但因为没有把握好睡眠的最佳时间,睡眠质量也会较差。此外,女性在经期因为失血过多,可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在男性养精、女性养血方面,不要过度依赖吃以上食物,还必须坚持营养平衡和体育锻炼。睡觉方面也应注意过犹不及,睡眠时间过长反而不利于健康。 养生十要十忌十伤十多十少十要 头要常梳面要常擦目要常转耳要常揉 齿要常叩津要常咽腹要常摩腰要常动 足要常搓性要常动 十忌 忌晨裸头忌湿地久坐忌汗出扇风忌冷着汗衣 忌憋尿便忌烫澡忌蹲便忌独脚穿裤 忌头部急转忌熬夜不眠 十伤 久视伤眼久行伤筋久坐伤腰久卧伤气 忧极伤心多食伤胃久立伤骨遇悲伤肺 暴怒伤肝久听伤神 十多十少 少肉多菜少说多做少盐多醋少糖多果 少衣多浴少酒多水少食多嚼少车多行 少虑多笑少药多练
多走路、多喝水……这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你中招了没? 五谷杂粮粉 吃出糖尿病!  “多吃五谷,不生杂病!”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  很多人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杂粮粉吃多了会伤身。五谷杂粮最重要就是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磨成粉后膳食纤维反而被破坏了,只剩下淀粉和糖类。 吃了这样的五谷杂粮,反倒让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经常这样吃,还会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糖尿病。 每天2万步 毁了膝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于是,“晒步数”成了朋友圈的一种潮流,很多人每天都走1~2万步。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天都这么走,膝盖却废了! 每天一万五,走出滑膜炎 前不久,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5000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日行2万步,膝关节积液 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 没想到,这种养生方式给她带来了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日走3万步,伤了大腿骨 一位60多岁的病人,这位病人体重60公斤,身高1.6米,从一个半个月前开始,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每天接近3万步。 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撑着没到医院。后来,越来越疼,病人才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断了...... 正常人每天应该走6000~10000步,里程3~5公里比较合适。如果天天都走2万步,很有可能会伤了膝盖。 乱补维生素吃出结石! 很多人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每天吃几片,觉得有益身体健康。 其实,如果身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 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其实只有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 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乱补钙当心高钙血症、肾结石!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很多老年人觉得钙补得越多,吸收得越多,骨骼也就越强壮,于是大把大把地吃钙片。 然而,钙并非补得越多越好。 我国营养协会推荐,体重在50~70公斤的老年人每日需钙量约为1000毫克,除了在饮食中获得外,额外补充的钙量为300~700毫克。 过量补钙会影响到人体对铁和锌的吸收,还容易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等并发症。 其实,健康均衡的饮食即可提供足够的钙。好的钙源包括牛奶,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辟谷养生 毁了肠胃! 近些年来,“辟谷养生”越来越受追捧,不吃谷物、肉、蛋等,仅依靠喝水、打葡萄糖来代替三餐,称能“清理肠胃”。 你以为这种“辟谷”方法真能养生? 专家表示,辟谷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运行、肠道的通透性、消化液的分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等,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每天8杯水 伤了肾! 经常听到人说“多喝水好,每天都要喝够8杯水才健康。” 其实,人每天对水的需求大概在2000~3000毫升,也就是比喻的“8杯水”。 但我们的三餐中,饭菜和汤也含有“水”,所以正常饮食下,每天只需要额外补充10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而且每一次喝水应少于300毫升。 如果过量饮水,会加重肾脏负担,中毒又伤肾。 过量饮水还会导致血液中钠含量过低而引发“低钠血症”,出现昏睡、恶心、抽搐甚至昏迷。 趁热吃吃出食道癌! 我们国人有着“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嘴的欲望是满足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则加重了。 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 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因此,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应该尽量控制在60℃以下。 胡乱进补 吃出了癌! 很多人都觉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没病能保健。但其实乱吃保健品吃出病,吃出癌症的例子还真不少。 一个朋友毕业后进了一家电视台,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决定给爸妈准备一点礼物。经人推荐,买了鹿茸、鹿筋和鹿胎,鹿茸泡酒,鹿筋熬汤,鹿胎制膏,拎回家送给爸妈。 儿女买的补品,父母自然会放心吃。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朋友的爸爸鼻血不止,而妈妈在马桶上坐了足有40分钟,最后把爸妈折腾进了医院。 现在很多人注重养生,但殊不知其实是在养病。比如他们去吃大量补药,导致脉搏又沉又紧,气血不流通,还有人吃补药吃出了癌症。而子女因为孝顺父母,给患了癌症的父母买人参和黄芪补身体,结果加速癌症转移。 这些补品,尤其是含有中药成分的产品,千万不要自己乱吃:中药必须要经专业中医师严格辨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才能服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