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lzy
dtclzy
关注数: 21
粉丝数: 461
发帖数: 28,268
关注贴吧数: 9
从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民科)的角度探讨知识 从一个普通人(或者说民科)的角度探讨知识,长期不定时补充。 本人是一名逻辑民科,(而非 逻辑学民科)。 作为一名民科,我从来也没觉得做研究不需要看书学习。 因为不管你如何的自信,历史上的天才都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组团。 很简单的例子,拿玩游戏来说,人家是在组团研究、做数据试验,互相共享经验。 你一个人不看攻略玩的话,再怎么厉害,也只是闭门造车,难以跟上主流。除非是你原意享受独自开发的乐趣。 虽然我没有学过什么理论知识,只是不时的做一些逻辑题目,但是也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比如我发现很多逻辑题目,往往都可以简化为 图形上的点和线,也就是【图论】。 图论起源于【七桥问题】,事实上很多知识,都是起源于一些【实例】问题,比如【真空中炮弹以多少度角发射,射程最远?】,而【概率】的起源,也是在赌场之上的一些决策问题。 我个人也在网上,不断收集一些(作为一个普通人能看懂题目的)有意思的问题【西潘塔猜想】【最速曲线】【旅行推销员问题】【赠券收集问题】【圆周率的“合取性”与“正规性”】。 然而,除了思而不学则殆,我也相信 学而不思则罔,此贴旨在探讨知识与理解,即按照我的逻辑理论,试着将知识和理解分类(确切的说,是分成两个方向),而这个分类,即与我上面提到的【实例】息息相关。
请教一下,为什么发自己的理论也要被删帖? 想不通,我就准备自己长期更新自己的理论,这也要被删帖?我没招谁惹谁吧。。。。给个理由吧 谢谢。
回应 阿撤托斯吧友 首先,我要郑重道歉,确实是我误解他了,禁言是真的,但恰好在禁言后,系统抽了帖子删了,导致我误解他了。 其次,我还要道歉,我没有看清他的【清晰表达1】,导致我举出了一个错误的反例。 所以我的污蔑,你让我删我就删。你不想让我删,留着当证据,也行。 最后,先粘贴他原贴的1楼: —————————————————————— 原题: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已知其中一个是女孩,在生男生女概率相同的情况下,求另一个是男孩的概率。 清晰表达版本1:一个家庭打算要2个孩子,目前都没有出声。在生男生女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已知其中一个是女孩求另一个是男孩的概率。——2/3 清晰表达版本2:一个家庭打算要2个孩子,1个已经出声1个尚未出生,已知已经出生的孩子是女孩(这个是多余条件),在生男生女概率相同的情况下,求未出生的孩子是男孩的概率。------1/2
【逻辑断水流】来这个贴吧,是想要一个答案 其实我上学时候,还算比较擅长理科,考的是大学物理专业。 但由于个人原因,没有完成学业,现在数理化知识基本已经忘光了,知识储备几近于0,属于武功尽失的状态。但是原始的理科思维【知识是逐层递推出来的】以及那个很多人都会思考的【如果是递推出来的,知识的根基是什么】,依然深深烙印在脑海。 一开始混迹于辩论贴吧,后来觉得辩论(赛)实在是文字游戏,我希望有一种正确的辩论与与分析方法,那就是【逻辑】,所以后来混迹于逻辑贴吧,长年参与各种稀奇古怪的逻辑问题。 虽然我不具备专业知识,但我真的觉得自己的逻辑水平还可以。
一个有点难度的逻辑题目 原题:请求出一个映射f:A→B,使得在n=4的条件下,满足以下条件: (1)card(B)=2n+1,n∈N+ (2)A={x|x包含于B且card(x)=n}, (3)对于任意的x,f(x)∉x (4)对于任意的x1,x2,若card(x1∩x2)=3,则f(x1)≠f(x2) 若不存在,请证明之。 ---- 我按我的理解翻译一下: 从{1,2,3,4,5,6,7,8,9}中 任选4个数字,一共有126种组合可能。 对于这126个集合(组合)x,每个上面都贴上一个数字标签(数字为{1,2,3,4,5,6,7,8,9} 的任一个)。 贴标签有2个规则: 1、贴的数字,不能属于x。 2、任意一对有3个相同元素的集合,贴的数字都不能相同。 问:是存在这样的方法?请证明
求教什么叫做功? 看到了地球永动机的讨论,深受启发。 人提着水桶静止不动,对水桶没做功, 人提着水桶 往前走,对水桶做功了。 那人在电梯里提着水桶不动,电梯上升,人对水桶做功了吗? 运动(位移)是有相对性的,那做功里面的位移,是谁相对于谁的位移呢
【硬币+报警器】模型,纠正概率思维 男孩、女孩的概率题目,从出题角度说,等价于【投掷2枚硬币】,看不清这一点的、还纠结在生物上的,可以退散了。 就用【硬币+报警器】,来做3个模型,说清这个问题: 现在有某个机器,按下按钮后,它会投掷2枚硬币,且有微型摄像头。1个微型摄像头只可以捕捉一枚硬币,是正触发报警器,是反则报警器不响。 ------------------- 1、机器设定:按下按钮后,投掷2枚硬币,仅有的1个摄像头【随机】捕捉1枚,是正报警器响,是反报警器不响。 情景:你按下按钮,报警器响了,其中一枚硬币(为正)触发了报警器,另一枚是正/反概率 各50% ----------------- 2、机器设定:按下按钮后,投掷2枚硬币,仅有的1个摄像头【按照程序,优先捕捉1枚正面硬币】,是正报警器响,是反报警器不响。 情景:你按下按钮,报警器响了,其中一枚硬币(为正)触发了报警器,另一枚是反概率2/3。 备注:这种【特殊规则】,类似于【三门问题中主持人的规则一样】,必须要说清 ----------------- 3、机器设定:按下按钮后,投掷2枚硬币, 摄像头有2个,分别对应一枚硬币。 情景:你按下按钮,报警器响了。此时没有什么【其中一枚】和【另一枚】,就是【正面硬币数量为1或2】 没有具体的情景规则,就谈不上概率,只是在争论着不知所谓的东西。
【如果2+2=5,那么雪是白的】谁敢说自己弄懂了? 上一次的男孩、女孩概率题目,我敢说大部分2/3党都不理解。 因为你理解的前提,是你知道今后遇到什么情景,跟题目是等效的,你能举出至少一种,再说你理解题目。 很多人只是陷入在自己的思维怪圈中了,对题目的理解方式是【五花八门】的。 在逻辑学学习中,有很多这样的【怪圈】。 在2+2=4的前提下,【如果2+2=5,那么雪是白的】,大家都认为它是真的。 理由呢?【前件为假,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恒真。】 每个人张口就来。 背书我也会。问题是,你真的理解这个知识吗?还是把它当成一种强行规定来【死记硬背】? 如果这个知识不是书上的,而是你的朋友提出的,你如何判断它是否正确? 可以说,大多数人并不理解这个知识,只是在背书。 不信的话,我问一个问题,【学会这个知识,能让你(或者别人)解决什么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
极限写法的历史 数学诡异同意 ①n→∞,1/n→0 但是不同意 ②lim( n→∞) 1/n=0。 我觉得只能从历史的角度说一下,我了解有限,不保证没错误。 ①是最早的写法,建立在一种【动态】的观念上,也就是随着n向着∞不断趋近,1/n【相对应】的向着0不断趋近。 后来,人们对极限的认识(定义)有了一些改变,建立了更严谨的【静态】定义上(ε-δ语言),写法也相应的转变为了②,而抛弃了①。 但是,从理解的角度,因为①②近似相同,还是可以放到一起说明的。 现在对数学诡异,放出一个问题【n→∞,1/n→?】 请你求一下【?】应该等于多少,你肯定会回答【?】=0 -------------------------------- 现在为【?】取一个【中文名字】,叫做【极限】。 我们说【极限】=0, 有错吗? ②中的【lim( n→∞) 1/n】,求的就是①中的【?】(也就是【极限】)
关于数学诡异吧友争论的原因 我数学不好,我也不确定完全理解他的观点,我就说我的看法: 其实最关键的应该是他这句话了: ************* lim(n→∞)的含义是什么?给解释解释。我给你个引子:lim(x→2)8/x=4,这里的lim(x→2)的数学含义是:x=2。 ************* 他理解成了【lim(x→2)】的数学含义是先给【自变量取极限:x=2】,然后再把x=2代入函数式求函数式的值。 所以他同意lim(x→2)8/x=4 然而,对于lim(n→∞)1/n,他依葫芦画瓢,但是他的观念中,无论n=多少,函数式1/n都不能=0。 所以他不同意lim(n→∞)1/n=0。 其实lim(x→2)8/x是一个整体,并不是先给自变量x取极限,不能割裂开来看。
【逻辑断水流】澄清争议问题(一)男孩、女孩概率题
【逻辑断水流】不是我理解能力不行,是你没有通俗的解释清楚 ①不是我理解能力不行,是你没有通俗的解释清楚。如果你能用最通俗的概念解释清楚,我就能判断对错。 大多数人对这个观念都难以接受,觉得它是一种极为【不讲理】的观点。 但是,当你反过来,把它当成一种自律的准则时,它就会变成一种极为【谦逊】的学习精神: ②不是你理解能力有问题,是我理解的不够深入。如果我能更加深入且通俗的解释这个观点,你就可以知道它的对错。 其实这就是【费曼技巧】,它的意义是:尽量摆脱语言概念(包括一些专业术语)理解上的不一致,用大家理解起来更为统一、直观的通俗概念,来解释清一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很多人在解释一个争议问题时,脑中会形成一种【自洽】式的理解,顺着这种理解,自己怎么想怎么觉得有道理。如果不能脱离这种【怪圈】,从更【根基】的部位去思考,很多时候是无法解释清楚的。 如果不同意我的观点,举2个争议问题的小例子,大家可以试一下,看看如何做出最好的解释:
【逻辑断水流】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乐色 为了尽快荣登【民科吧见闻录】的殿堂,我决定要开启嘲讽模式了。 因为我的思维方法太过超前,导致很多人理解不了,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不停的劝我多看书,甚至出言嘲讽。 这种天才的孤独感,大家能理解吗? 所以,我决定加入【民科大家庭】,自封为逻辑界的【断水流大师兄】。 但是我发现,这里的势力分布很不明朗,有很多隐藏的敌对势力,俗称【看猴戏的】。 我这一炮,是开给这些看猴戏的。民科兄弟请收起手中大刀,不要误伤自己人。 我先放一个视频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bilibili.com%2Fvideo%2Fav6925001&urlrefer=24305f5a5f7883d4b99c61a3ac626f16 【大杯】【中杯】很好笑,很讽刺是吧? 但是在我看来,各位每天都在重复这个桥段。 遇到一些问题,只会不断重复一些看起来高深的【专业术语】,然后用蔑视的眼光说道【先去学学XXX吧】 你真的有能耐,应该能很通俗的讲给对方听,而不是用这些专业术语和理论来做挡箭牌。 所以呢,大部分人,都缺乏【从根源上解决与澄清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 时刻都要记住,你们在看猴戏的同时,也在被人当猴看。 对我来说,这样的猴戏,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今天开始做民科! 作为一个天才,是孤独的,能看出很多人看不出的东西。 想要帮他们脱离误区,却往往总是不被理解,遭受指责和嘲讽。 毕竟思维层次跟我差的太远,没有办法。 所以,今天开始做民科! 有时间的话,我会慢慢普及我的《逻辑思维和认知理论》。 先放上我做的一个逻辑题目镇楼 http://tieba.baidu.com/p/5712751853
转个帖子【推翻数学体系大厦】 你怎么看。
第一次过大米70给太古。 我擦
真相只有一个,我来解决【睡美人悖论】! 很多疑难问题的纠结之处,都在于大部分人都自认为不可置疑的想通了(解决了)它。 所以虽然标题起的拉风,但欢迎质疑。 我的思考未必一定是对的,但感觉至少会有帮助。 注明【完工】前,先不要插楼,谢谢!
睡美人悖论 我对争议问题有兴趣,看到 @DarrenGhoul 吧友曾发过一个睡美人悖论,引用如下: ---------------------- 假设你参加了这样一个实验。你先睡去,然后一个科学家根据抛硬币的结果来决定叫醒你几次。如果是正面就叫醒一次,反面就两次。在两次叫醒之间科学家会抹除你第一次醒来的记忆。现在你在实验中醒来了,那么请问硬币落在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假设这时科学家告诉你这是你第一次被叫醒,那么此时正面的概率又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在2000年被亚当埃尔加发表在一篇论文里以后就争议不断。目前在philpaper上也有超过一百篇的相关论文。作者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派认为醒来时概率是1/2,一派认为醒来时概率是1/3。两排都不能说服对方,目前还没有定论。
自己改编的一个吃鸡游戏问题,求教 有人问吃鸡游戏的概率问题,但我感觉吃鸡游戏的胜率不是严谨的模型,所以进行了一定的改编。 游戏基础知识:吃鸡游戏 【单排】:100个人最后剩1个胜利者。 【双排】:50个双人队伍,最后剩下1个胜利队伍 【四排】:25个4人队伍,最后剩下1个胜利队伍。 假设:每个人玩吃鸡游戏的能力值,可以量化为具体数值。 单排中,能力值最高的玩家一定获胜。 多排中,总能力值最高的队伍一定获胜。 100万个玩家聚集在一起玩吃鸡游戏,随机匹配。 假设主人公能力值为M,在100w个玩家中随机抽99个作对手,主人公胜利(也即99个对手能力值均低于M)的概率为20% 问题①:在100w个玩家中,主人公能力M的排名为多少? 问题②:队伍全部随机匹配,主人公【双排】和【四排】,胜率各为多少?
请教下组队打boss的事情 1、boss的仇恨机制是什么样的? 2、boss有aoe吗?三个人有站位一说么?就是比如像其他游戏一样,分开站,避免aoe什么的?
我要崩溃了! 我记得6星张辽特别难合出来,所以我现在还用着5、6星,就是为了合6星张辽开天命
逻辑学的本质 每次,发表一些不同意见。 总是有人说,我不懂逻辑学。 其实,我比大多数初学者都明白【逻辑学的本质】。 它的本质就是为了某种目的(或者说解决某个问题)而想出的一种(或多种)【方案】。 看看大师在书中是怎么说的(格雷厄姆·普里斯特《简明逻辑学》) 作者简介:格雷厄姆•普里斯特 墨尔本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哲学教授,圣安德鲁斯大学定期访问学者,毕业于剑桥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要从事逻辑悖论、弗协调逻辑和元哲学研究。主要著作有《非经典逻辑学简述》。
关于存在谬误 外面的【耐火房屋】的问题,核心分歧在于【存在谬误】 意思大概是: 【全称命题】并不预设【存在】 【特称命题】是预设【存在】的。 所以【所有s都是p】不能推出【有些s是p】 如即使不存在刹车失灵的火车,但“所有刹车失灵的火车都是危险的”仍然可以是真的,但此时不能说【有些刹车失灵的火车是危险的】 ----------------------------- 而我觉得,并不一定是这样。
与人争论的一道概率题,求解惑。 对方说,这是练习册上的题目: 已知中国男孩出生率是51%,女孩是49%,你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同性双胞胎的概率是异性双胞胎概率的三倍,其中一个是男孩,问另一个也是男孩的概率有多大? ------------------------------------------ 【其中一个是男孩。问另一个也是男孩的概率有多大?】这显然是有歧义的问法,先不考虑这个提问。 单看【已知中国男孩出生率是51%,女孩是49%,你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同性双胞胎的概率是异性双胞胎概率的三倍】这个已知 我认为很难理解这个机制,所以我要求对方用【硬币】来出一个等效的题目。 ------------------ 对方回复如下: 强行构造也不是不行,硬币(硬币不均匀)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1%,一次抛两枚(这两枚是相同的)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是不同结果概率的三倍,已知第一枚是正面朝上,问第二枚也正面朝上的概率。和生孩子有什么区别?生孩子看不懂硬币就看懂了?
论流放之路与阿尔法狗 其实退坑挺长时间了,但是经常见到,有人对于【流放的套路很多】这种观点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最终强力的bd其实也就那么几套而已,这也不能不说没有道理。 发表下个人观点,最后会提及一下对于阿尔法狗的看法。
从游戏角度,看阿尔法狗与围棋。 经常玩【暗黑类】的游戏,重点的享受在于人物的【bd】, 从五花八门的技能、装备、天赋中,不停的试验、筛选,搭配出一套自己满意的【方案】。 玩家拥有庞大的选择空间,如果当成单机游戏只靠自己探索,花几年时间也许只能悟出冰山一角。
建议仓库里的装备不能熔炼,或者加上锁定功能 建议仓库里的装备不能熔炼,或者加上单体装备的锁定功能。 有时候仓库和背包看混了,不小心点 熔炼所有,就完了。。
我用突进位移,经常原地闪 没有变位置 打完怪的跑动过程,用突进基本都能动, 但打怪时 用突进,经常原地闪 没有变位置,你们有这种情况吗?
以后会出安卓、ios混服吗?
抄的理直气壮,只有一个创新还不错。 有一个创新还不错,就是这个六芒星。 进去之后,灰线是可连,2个宝石如果变成黄线,说明辅助宝石起作用了,否则是没起作用,很直观。
3句易混淆的自然语言的逻辑翻译。 1、我能在任何通用围棋规则下打败任何其他对手。 2、至少有一种通用的围棋规则,在这个规则下我能打败任何人 3、对于任何其他对手,都能找出至少一种通用围棋规则,我在这种规则下能打败他。(与2不同的是,对于不同的对手,要使我能打赢 所采取的规则可能不同)
求教三反地狱火,配刺蛇有用吗? 刺蛇的技能除了对魔法攻击加成,还给什么加成吗?比如反弹?
我就问那个官方平台的【熊哥哥】,我玩推推 地道怎么了? 1波村长蛋壳 漏1 10波我庇护推推,你科技7-4 你自己打的很好? 对面古龙、大哥,骨龙很肥。 我们木头也不是特别多,我觉得就打19吧。 我们2楼不太会,3楼在飞。 没想到对面在17没漏的情况下,18就打了,关键是运气太背2个tb都给我了。 我打半天基本就剩2个tb 下不去。 他没吃到tb,下去了2个车,就开始bb我了。 我玩推推 地道怎么了?这么爱bb别人? 咱俩换下,我没吃到tb,你吃双tb,试试?
求教 斧王开局怎么尽量转到更多怪 我玩的局也不少了,水平也算中等了。 就是斧王开局不熟练,经常性的 ,怪没完全包住斧王,他就开始转,这样转出的总伤害很低。 如果吃到51,更完了。 不知道有什么诀窍没,怎样能转出最大伤害? 跟斧王的位置有关吗?跟后面的 小兵种 位置有关么?
囚车为什么满蓝不放技能啊? 比如新版囚车的禁锢,还有 树人的缠绕,为啥很多时候满蓝不放技能? 能不能提高点兵种的智商啊。。不一定要放到boss身上,但是至少满蓝要放技能啊。 现在,完全没搞懂放技能的规律。。。
辨析【鸟不一定会飞】 鸟不一定会飞,黄鹂是鸟,所以黄鹂不一定会飞。 这个三段论是否正确? 有人说我【误人子弟】,那么详细分析一下。
收集一些【有歧义】的题目 当我们对一个【题目】的答案产生【分歧】时, 首先要确定,分歧双方对【题目】的【理解是否一致】,这是必须的前提。 不管是出于题目【语言不严谨】造成歧义性理解,还是【对方的理解出现偏差】。 假如对方理解的题目真的跟你不一样,你不断强调自己的解题思路,又有何意义呢? 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可是大多数人并不注重这一点,我在对很多题目的澄清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所以,把一些我认为的【有歧义的】题目收集在一起。希望能激发大家的辩证思考。 也欢迎不同意见。
求大神,有类似的bgm吗?诡异、空灵的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xiami.com%2Fsong%2F1773681182&urlrefer=28ceb05ba696a197bd6c90b8f9bcb9cd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9ku.com%2Fplay%2F553919.htm++&urlrefer=016e5705e5098d4cb7f430bcce657b8a 类似于这种,诡异、空灵的
我终于想明白了【酒鬼悖论】! 注意,我说的和你们讨论的不太一样。 我暂时认同,酒鬼去3家酒店【概率相同】时,答案是【3/4】。 我要讨论的是,【酒鬼去3家酒店 概率不等时】,答案是否依然是【3/4】 这是一个大大的悖论,很容易让人越想越迷糊,最终我发现这个问题是有【歧义】的。 甚至是很多文字概率题目,都可能出现这个问题。 我会用一个最简单的【硬币】例子来说明。
把【关闭战役】按钮去掉行吗? 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先别讨论酒鬼概率,我问个更简单的。 有一个装置,里面的小球可能落到A、B、C任意一扇门的后面,且落到三处的概率不等。 现在装置启动,玩家随便猜了某一扇门,问猜对的概率? 我给出2种答案: 1、无法计算,因为他猜的那扇门,概率未知。 2、猜对的概率是1/3,因为可以看成【随机】选取,即使3个门概率不等,但是选到概率高、中、低的概率,分别都是1/3,加权来看,猜对的概率依然是1/3。 当然,允许任何回答,比如题目有毛病等等。 -------------------------- 如果对于这个问题,都有分歧争议,我觉得很可能,我们大家对于概率的本质,还是不够了解。
先不要说酒鬼概率,我问个更简单的。 有一个装置,里面的小球可能落到A、B、C任意一扇门的后面,且落到三处的概率不等。 现在装置启动,玩家随便猜了某一扇门,问猜对的概率? 我给出2种答案: 1、无法计算,因为他猜的那扇门,概率未知。 2、猜对的概率是1/3,因为可以看成【随机】选取,即使3个门概率不等,但是选到概率高、中、低的概率,分别都是1/3,加权来看,猜对的概率依然是1/3。 当然,允许任何回答,比如题目有毛病等等。 -------------------------- 如果对于这个问题,都有分歧争议,我觉得很可能,我们大家对于概率的本质,还是不够了解。
作为一个准备先三突子义的新手,我有话要说。 目前子义已经二突。 子义不加强就算了,但下面的情况,是正常的还是bug啊?。。。感觉好无奈啊。 1、援兵 弓箭手和方式能看到 影子。。。 2、武将技能很多都能打到影子,我说的不是aoe躺枪,而是瞄准影子,比如张辽、刘备的技能,又比如弓主公技能等等。 不要这样啊,一混战影子就死了 这2突效果还有啥用啊。
这种题目有意义吗? 知乎上看到,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题目: 【标题】钱颖一的这道批判思维题为什么选A?用排除法排除了BCD,仍然不知A为什么是对的? 【内容】 对Longport镇居民的调查发现在过去的12个月中,在上继续教育的人中,修文学课的人数比修艺术课的人数要多。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是有一些人修了多门艺术课,因为课程注册的数据显示,注册艺术课的人数超过注册文学课的人数。 问题:以上的推理取决于下面的哪一个假定? (A)非Longport镇的居民中没有很多人注册艺术课。 (B)文学课堂数不多于艺术课堂数。 (C)在过去的12个月中,很少Longport镇的居民既选了艺术课又选了文学课。 (D)在过去的12个月中,多数Longport镇的居民选了至少一门艺术课
电影打钱大法
求问,720p高码率,和1080p低码率,下哪个好? 一个是720p 4gb ,一个是1080p 1.7gb 大家一般选哪个。。
一个例子,各抒己见。
哪些地方最容易手滑 花元宝? 我觉得是城防,升级提示框 跟 缺钱提示框 太像了。按钮位置也差不多。。。。 下面是资源够时候的提示下面是 资源不够时候的提示点的起劲,一不小心几百元宝就没了。。。。
国战奖励好爽,秀一下将印好吧 我们团很弱,不过刚开国战都不会玩,我们还算积极,拿了个第二。 抽将印有点爽,秀一下。
有大佬知道【appstore高清】和【ios高清】的区别吗?
cad最大线宽2.11mm,怎么改成5mm? cad最大线宽2.11mm,怎么改成5mm? 图已经画完了,不想用PL命令。。。
这2个命题的否定是什么? ①如果x是哺乳动物 ,那么x有尾巴。 ②如果英国队赢了这场比赛,那么英国队会进入决赛。
这是个有故事的军团 弃坑了一年多,重新开始。
玩游戏遇到的数学问题 材料类型分为:A材料,B材料, 有2个武将:X武将和Y武将 A材料 让X武将升1级的概率是7.5%,让Y武将升1级的概率是15% B材料让X武将升1级的概率是15%,让Y武将升1级的概率是30% 现在有一些A、B材料,想让X、Y升级同样的级数(比如都升50级) 对于X、Y的材料分配问题,是不是如何分配都一样,没有最效率的分配方法?
许褚反伤,进攻时好用吗? 没用过,求问,许褚配1-2个奶?进攻好用吗?
辉耀水人,这个出装咋样? 3楼是宙斯,图标有错误。
不要再说【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这是一种误导 只有p才q,表必要条件,应该是从中学数理逻辑学习开始,就被灌输的思想。 一直以来,我都跟大家一样,把【只有p才q】当做p是q的必要条件来识记。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经常隐隐觉得哪里别扭。 不过,出于对知识的信任,我没有去细想,反而还经常以此来教育别人。 现在,考虑这几句话: 只有你道歉,我才会原谅你。 只有留下买路钱,你才能过去。 只有这次你考了年级前10,我才给你买电脑。 不要机械的代入书本定义,好好的回想平时的交流语感。 它们表示的仅仅是【必要条件】吗? 非要用【必要、充分条件】来说明,我更认为它们表示的是【充要条件】,可以翻译为: 【有且只有你道歉(这种方法),我才会原谅你】 【只有当你道歉后,我才会原谅你】 你道歉后,我没原谅你,那么更像是我在骗人(说假话) 你留下买路钱,我没让你过(或者说要杀你),那么也像是我在骗人(说假话)
如果我每次要离开鹦鹉的时候,都说再见 如果我每次要离开鹦鹉的时候,都说再见。 再后来,我不说了。而每次离开时,鹦鹉也知道说再见了。 那么,鹦鹉算理解这个词吗? 如果说因为是条件反射,所以不算。 那么小孩子学话的过程,难道不是么?
分析【和先生、积先生】的题目 【题目】 有两个不相等的整数 x,y ,它们都大于 1 且和小于100 ,数学家“和先生”知道这两个数的和,数学家“积先生”知道这两个数的积,他们进行了如下对话: 积先生:我不知道 x 和 y 分别是啥。 和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 积先生:我现在知道了。 和先生:如果你知道了,那我也知道了。 那么,x 和 y 各是多少?
打开打印机电源的瞬间,显示器会灭几秒,什么原因? 打开打印机电源的瞬间,显示器会灭几秒,什么原因? 有没有懂的大神。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