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的刺在路上 微笑的刺在路上
关注数: 173 粉丝数: 251 发帖数: 5,811 关注贴吧数: 98
勐海茶区简介转的 勐海县,位居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怒江山脉向南延伸的余脉部;西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相连,西、南两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5公里;地跨东径99056’-100041’,北纬21028’-22028’之间。境内地势四周高峻,中部平缓,山峰、丘陵、平坝相互交错,大小河流众多,属澜沧江水系。土地总面积511平方公里,山地占93.5%。 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1℃,相对湿度82%,土壤属花岗岩母质发育而成的砖红壤性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呈微酸性,PH值4-5.5之间,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170-1800米之间的山地丘陵,气候温暖湿润,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 全县有傣、哈尼、汉、拉祜、布朗、彝、回、佤等8个世居民族。【图片】全县古茶树资源丰富,有栽培型、野生型和近缘植物。全县12个乡(镇)都有古茶树的分布,大部分是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海拔1300—2060米,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拥有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古茶园面积共46216亩,面积最大的勐混镇贺开有7240亩,集中连片,保护完整。 群众把茶树分为家茶、野茶之分,还有甜茶、苦茶、涩茶等区别。茶组植物3种,野生近缘种1种。栽培型古茶树主要是普洱茶种(C.assamlca);地方品种可称为勐海大叶茶、勐海苦茶、勐海大白茶等。【图片】大面积栽培型茶园中,以勐海大叶为主,当地群众长期以来自采自制习惯,制晒青品质均优。布朗山分布有苦茶变种(c.assamica.var.kucha),从叶型可分为长椭圆形和椭圆形两种;从芽叶色泽可分为绿芽和黄芽。 具有代表性的大茶树是:栽培型古茶树有南糯山800年茶王树,勐宋大茶树,勐混镇贺开大茶树、曼蚌大茶树,打洛镇曼夕大茶树、布朗山曼糯苦茶(C.assanllcavar.kucha),野生型茶树有巴达“茶树王”(C.taliensis大理茶种)。还有茶树近缘植物——厚短蕊茶,一些群众将其误认为是野茶,其主要区别是厚短蕊茶叶片无光泽,果实球形状,色绿或黄,多分布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密林中。【图片】以滋味浓、香气高、品质优而著称于世的勐海茶叶、多年稳居云南省的第一大产茶县之位。近年来,伴随着普洱茶消费热的兴起,勐海县紧紧抓住机遇,趁势而上,茶叶产业大放光彩,再度成为经济发展的闪光点和新增长要素。到2004年末,全县有茶园面积21.9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8.69万亩,产量8655吨;拥有精制茶厂40余家,加工普洱茶、红茶、绿茶、紧压茶4大类茶叶。 勐海茶厂“大益”牌普洱茶系列产品,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工艺独特和品质优良,亭誉国内外,长期占居国内国际普洱茶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所产各年代的阵年普洱茶成为市场争相收藏的名茶。
这个贴虽然水,大家看看吧,别忘了助攻下,谢谢 转基因识别指南 作者:海凝 (一)粮油篇 自古民以食为天, 膳食当以质为先。 转基毒品害国民, 悉心鉴别是关键。 购买食油看标识, 花生压榨是首选。 千万警惕金龙鱼, 转基因油乃祸端。 葵花籽油多非转, 价格便宜颇划算。 巴西豆油要警惕, 坚决不购绝隐患。 调和油里猫腻多, 吃出病来苦难言。 购买大米须牢记, 两湖两广不要选。 张启发稻繁衍地, 铺天盖地全种遍。 东北大米多非转, 口感香糯又安全。 三江平原黑土地, 有机稻米世代传。 河南小麦转基因, 坑害百姓真不浅。 高筋硬麦要警惕, 转基多为高筋面。 北方玉米转基因, 先玉各省全种遍。 先玉外观好分辨, 轴细粒长是特点。 棒轴呈现紫红色, 虫不光顾鼠不舔。 白玉米是老品种, 目前基因还未转。 您若想吃玉米饼, 白玉米面是首选。 玉米生虫非坏事, 非转基因可断言。 甜玉米和粘玉米, 水果玉米均防范。 以上都有转基因, 谨防误食细分辨。 转基谷子已普遍, 购买小米须筛选。 张杂谷是转基因, 目前国内大泛滥。 一亿亩地硬指标, 二零二零全种完。 尽管小米营养佳, 张杂谷米难分辨。 为您和家人健康, 追根朔源莫拖延。 紫薯乃是转基因, 千万不要当美餐。 切勿当做营养品, 吃出问题悔已晚。 转基粮油危害大, 朋友务必擦亮眼。 火眼金睛辨毒粮, 餐桌饭碗保平安。 (二)果蔬篇 非转番茄粉红色, 汁多味美好口感。 成熟柿蒂易脱落, 硬度适中沙又甜。 转基番茄硬度大, 放置多日不变软。 柿蒂坚固掰不掉, 果实红艳刺人眼。 口感偏涩味道差, 半生不熟诡异甜。 圣女果是转基因, 教育儿童莫贪恋。 尽管味美好口感, 毁灭健康罹病患。 非转大蒜很常见, 围着柱子坐一圈。 大家分手帷帐破, 蒜瓣差异不明显。 转基大蒜形态异, 蒜瓣松散不抱团。 个头差别异常大, 没有帷帐裹外面。 非转洋葱个一般, 切菜辣得泪涟涟。 转基洋葱个头大, 切开以后不辣眼。 非转土豆个头小, 切面很快就褐变。 转基土豆皆硕大, 皮色白皙洼儿浅。 切开以后细观察, 久置颜色不褐变。 彩椒全部转基因, 切勿被美色迷恋。 超大青椒不靠谱, 肯定基因已被转。 胡萝卜有转基因, 切莫大意细分辨。 非转胡萝卜锥形, 颜色并非特别艳。 尖端纤细顶端粗, 顶部平展不凹陷。 转基胡萝卜妖艳, 个头匀称令人羡。 上下粗度都一致, 顶部凹陷是关键。 非转茄子卵圆形, 外观浑圆色偏暗。 转基茄子体细长, 黑紫亮泽表皮艳。 非转大白菜叶碧, 外叶浓绿是特点。 梢部比根部略细, 内叶白绿颜色浅。 转基白菜好奇特, 叶色鲜黄颇扎眼。 梢部要比根部大, 头重脚轻根底浅。 形状酷似大头娃, 大家千万不要选。 转基蔬菜品种繁, 务必警惕紫甘蓝。 营养价值捧上天, 我们绝不信谗言。 国产木瓜身价高, 频频登上婚礼宴。 转基因率百分百, 惊人数字吓破胆。 劝君莫食番木瓜, 吃出问题肠悔断。
觉得不错就转来了,玩壶新手看看 说的不对,请指正 一、新手玩啥泥料好 ------建议紫泥,因为基础泥料,当然现在也很多用湖父、台西等地的紫泥做壶,没问题,唯一怕的就是因为色水没有黄龙山的发色好,然后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几吨的湖父台西调个百分之几的黄龙山紫泥,那算有良心的好泥料了 二、新手避免玩啥泥料 ------大红袍、朱泥、本绿、天青、民国绿、底槽青、段泥、降坡泥这种泥料尽量避免玩,这些属于非新手泥料。或许有些经验的会疑问大红袍、朱泥、本绿、天青、民国绿不玩也就算了,底槽青、段泥、降坡泥也算在里面,这不扯淡吗?打字挺折磨人,大致说一下感受吧。 ------底槽青,属于上等泥料,一般的工手不会有,如果是纯原矿的底槽青,那比金子还珍贵,市场上没纯底槽青流通了,精明的泥商,会用1吨的底槽青调5吨的本山紫泥,或者然后加那么点锰来增加色水,因为底槽青能受高温,这么点锰在1200度高温下早就完蛋了,这类“底槽青”算是比较厚道而精贵的了,没有关系的工手,真心买不到,所以,新手玩底槽青,遇到的基本都是紫泥调锰搞的,几百元的底槽青,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段泥、降坡,为啥不玩,基本段泥也是调的,神马老段民国留下的段,都是为了销售而已,段泥和降坡这类泥料很好调,调完了你还很难区分,很多新手觉得是那么回事,看看颜色差不多,也就是段泥了,其实我觉得段泥比朱泥更难区分,玩到现在对朱泥算是有点心得,但是段泥,乱七八糟的东西堆一块,我没那能力区分,所以放弃了,降坡也是如此; 三、新手应该避免玩哪种视觉的壶 ------颗粒感十分粗十分明显的壶不要玩(非正常段泥类的壶这种特别多),这种壶的颗粒多数是有很细腻的浆包围着。一般好泥做的壶,工手为了尽显泥料的特性,不会调这种粗砂,基本都是40-60目的砂,砂感分布均匀明显,不会有明显的浆包围着。 四、新手应该避免玩神马样的壶形 ------奇形怪状的壶尽量不要碰,玩些仿古西施瓢之类的先,我有几个朋友宜兴旅游买的神灯壶,一眼假,为啥买呢,“型”很特别好玩咯。 五、宜兴紫砂泥料的现状 1、本山原矿的泥料基本不流通,多数拿来调外山,一吨变5吨或者10吨,所以,一般的泥料都不会贵,如果用泥料的价钱来算壶,那么我也有点觉得不靠谱,真要是纯本山的泥料,你花钱,泥商也不会卖你。 2、最新的数据是宜兴有大约15万做壶人,这些工手绝大多数基本不研究泥料,因为他们知道研究了没有用,宜兴的泥料市场就是这个现状,你想买到纯本山的,不可能,这个要多谢浙江人(记性不好,是浙江吧),控制了泥料市场,让15万人有泥可用,最起码在宜兴做的的壶,都可以打上紫砂壶的名字,不管用的是不是宜兴的泥料了。 3、到底有多少丁山人屯有本山(黄龙山)原矿?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极少极少,50个?100个?我想也就这么些吧,那个时候本山的泥料很便宜,要用就买,没想到屯这么些石头干嘛,山在那里,难道会用的完?可是没想到今天有15万的紫砂从业人员! 六、说说淘宝。做淘宝不容易,怎么在淘宝里选壶,有几家老壶商,我就不说了,名什么紫什么。反正我是不买跑量的壶,一看几百个人买了,还是全手,我不信。现在我基本都是从熟悉的渠道入壶,如果再给骗,那也活该了,但肯定的是,药是吃少了。不吃药不成砂! 七、说说吃药 吃药是一个新手的必经之路,新手还是一开始就不要吃重要了,先玩玩半手,从大家都认可的工手,基本500左右的半手泥料,先过过紫砂瘾,多看看泥料的资料,别急着入壶,当然,当你对泥料有一定真实的认识了,为啥说真实呢,因为网络上很多“大师”会根据自己的囤货来发表一些软文,类似资料的感觉来糊弄新手,所以网络上的“资料”不可全信,呵呵,蒙了吧。要不怎么说紫砂水深呢。还是那句不吃药不成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