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blex
最爱blex
关注数: 14
粉丝数: 406
发帖数: 9,897
关注贴吧数: 54
说个漂流的话题 刚看到个帖子,那哥们说他身边的人都漂流,被一堆人鄙视圈子太差,说自己认识的人都不漂流,这个帖子不讨论漂流这种行为是不是烂,单纯问下大家觉得漂流的人多吗?我是中年人了,也算见多识广,觉得蛮多的。你要知道你了解的只是人家的表层,了解到漂流的那肯定是漂流了,了解到不漂流的却未必欧,他只是没让你知道,毕竟主流观念对这种行为是鄙视的,没必要自爆家丑
非常有意思,我想知道是谁给他们起了歧视性称呼 江北是瘦波,苏南是肥波,那么这个称呼是谁起的,上海租借的本地人吗?
这次测试的内容,如果是人驾,能通过多少项目? 假设是普通水平驾驶员开车,碰到测试的这些突发路况,表现会怎么样?能完美通关,还是跟智驾水平差不多?
尊界其实可以走代工模式 华为笃定不造车,但尊界这种豪车如果挂华为的标,估计会更好卖而且提升华为的逼格,那为什么不走代工模式?华为提需求,全程参与设计品控,最后产品打华为标,江淮赚个高端代工钱,这没有违背不造车的前提。后续的保养维修同样由华为出面接车,交给专业的江淮4S店作业,华为负责品控,我觉得这个模式更合理
普通驾驶者能操控的功率300千瓦足够了吧 驾驶其实也是看天分的,大部分人也就能开的水平,开的好的占比很小的,汽车是台猛兽,动力越大越难控制,300千瓦已经是纯油时代的3.0甚至4.0的动力了,都是性能车的标准了,再往上的话,普通人开很容易失误的,能把动力全发挥出来的都是精英驾驶员了
#城市GDP#这季度gdp热度真的低啊,发个预测热闹下收收砖 一季度大概率苏反超粤,粤去年四季度单季是负增长的,主要是因为普查,季度数据乱了,导致前三季度多报了,最强的四季度只能负增长来对冲。 今年的终核数据必然要对去年的季度数据做调整,从前三季度各抽一部分出来放到四季度去,抽个三四百亿都是保守的了。 而去年的季度差距也就五六百亿,这样一算,剩下的两三百亿只要名义差个1%就超过去了。 纯属无聊找乐子,大家别太上头,可能这也是我苏的执念了
明朝南北榜案 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但不了解真实情况,我简单列数字,共录取51人,江西十八,浙江17,福建九人,南直隶就淮西录了一个,其他包括苏南上海在内被剃了光头!从这点来说,苏南人骂老朱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油车空调的问题 问下,油车空调是只能制冷,还是制冷制热都行?
#城市GDP#普查的增量上限看来就是魔都了 从四普五普来看,魔都的调整数据就是调整上限了,以后再有普查,魔都数据就是标杆,其他省市就别预估更高的了,不然肯定失望
判定是哪儿人的依据是什么? 1.身份证号码? 2.户口? 3.语言? 我支持身份证号码,户口有我这种新上海人之类的,估计很难被认同。语言也有争议,语言天份强的,能切换无数方言
江南四大名城 搬运投票结果,GDP吧的,和城市吧的,两个都是比较大的吧,参与者会分布较广,整体比较可信
江的南和两折翘楚,你们这种臭脚也捧 那哥们发的借钱不还的抱怨贴,我感慨也碰到这类人,我大学同学,无锡人,借我一万块钱快二十年也没还,人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麒麟臂吗,和我早就互相拉黑了,却老是喜欢背后诋毁别人,懒得跟他计较。但是你们两个,你们了解真实情况吗,跟着瞎起哄,随意构陷别人,都什么素质,借别人钱不还也就算了,他的老乡们不了解情况,就跑过来断言苏北人穷所以是假的,你们两个真是读书读到狗肚子里了
谈个先发展和后发展谁占谁便宜的问题 当年提了让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先富的帮扶后进区域,争执颇多都说对方占便宜,我们通过数学计算来算算。 我大概画了个图,横坐标是时间线,纵坐标理解成GDP或者收入都行,射线AE2是先进区域原本的增长曲线,AC1是让一本分人先发展起来吃了加成,那么增速必然提高。而C1E1是开始帮扶后要出资源提供给后进者,增速会降低点。同理下面的那条线就是后进者的增速线了,那么计算来了梯形AE2KH的面积就是原本先进区域正常发张到2024年的所有收入总和,梯形BF1KH是后进者正常发展的所有收入总和,经过调整发展模式,先进者多了一个多边形的收入AC1E1E2,后进者少了一个BF1F2D2,谁占了谁便宜够清楚了吧
大家觉得现在江南文化还存在吗? 我理解的江南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农耕文化,当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江南文化整体上就已经消失了,可能会有些余韵,但改变不了她以消失的事实。 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可能更明显,古代人的江南特色我就不重复了,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工业化产品,衣服除了质量档次和价格有点差别,款式上全国都差不多,住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建的水泥楼,出行靠的是柏油马路和汽车,吃的可能还有点各地特色,你说能提现江南文化的因素在哪儿呐?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大家觉得现在还有江南文化吗? 我理解的江南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一种农耕文化,当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江南文化整体上就已经消失了,可能会有些余韵,但改变不了她以消失的事实。 从衣食住行的角度可能更明显,古代人的江南特色我就不重复了,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基本都是工业化产品,衣服除了质量档次和价格有点差别,款式上全国都差不多,住的都是钢筋混凝土搭建的水泥楼,出行靠的是柏油马路和汽车,吃的可能还有点各地特色,你说能提现江南文化的因素在哪儿呐? 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城市GDP#万亿城市总共会有多少? 这两年大家也都看到了,没那么乐观,不会一直增长下去,会慢慢回归到微增长甚至分群,有的增长,有的萎缩。 那么问题来了,有多少城市能够迈入万亿门槛?个人觉得,70已经是乐观的估计了
#城市GDP#看到别人的图片,转载下,挺有意思的 只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提出个建议吧 普通的驾驶员,尤其是新手,最好别碰大功率车,零百五秒内的性能机器,对驾驶技术要求极高,一旦碰到突发状况,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会短很多,很容易改变人生。 就是看到最近的小米27事故有点感慨,要是普通的1.5油车,就算猜错了速度上不去,烈度会小很多。普通人驾驭大功率车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伤人伤己
#城市GDP#讨论下城投债和企业债这两者关系 之前看到个帖子,讲江浙城投债高启,而广东极低,说什么江浙借贷发展,广东最健康之类的。觉得有点好笑,就此讨论下。 借债发展的具体经济活动无外乎建房修桥造路几种,主体就是建房规模最大,广东有大量房地产公司,不需要城投出面,房地产公司直接出面投标把活干了,由此产生的债务计入企业债。江浙没有上规模的房地产企业,肯定也不愿意外省的房地产公司进来分一杯羹,只能城投出面操作,由此产生的债务计入城投债。本质上一样的事情,因为操作马甲不同,分别归入企业债和城投债。那广东的城投债肯定比江浙差很多。 当然,房地产企业债不能全算广东的,他的业务遍及各地,但大头肯定是广东的。从结果来看,江浙的城投还撑得住,广东的企业债已经频繁暴雷,正常来说应该是我们嘲笑广东,但现实就是很魔幻,反过来的
看到秀自建房的,突然想到点历史 最早秀自建房的是非珠,前几年有个江西嫁到徐州的媳妇,发图嘲笑了下徐州的自建房,后面也引起了苏北江西对喷,江西那时也是狂秀自建房,现在轮到湖南秀自建房了! 江苏对自建房罐崆极其严格,当地人思维也是尽量买商品房,毕竟商品房配套的教育远强于自建房配套的农村小学,同样的钱买商品房在婚恋市场更有竞争力。所以江苏的自建房可说是一泡污,确实是倒数的层次 这些选择秀自建房的基本都是穷地方,因为其他比不过,只能比自建房了,这个吧里浙江人多,你看他们秀自建房吗?能拿出来秀的东西多的是,税收,资金总量,房车消费数据,旅游数据,进出口数据等等,怎么数也轮不到自建房啊
之前发了个帖子,从回复想到个功耗问题 普通轿车在高速行驶时,平均功耗大概多少?就以125速度跑,假设共两个人,我觉得20到25kw,大家觉得呐
混动和增城搞大发动机其实很浪费 你看看纯电车电耗,高速开的正常也就20到顶,开的猛地可能到25,也就是说平均功率肯定到不了30kw,目前的发动机1.5l的怎么也有80kw,按这样算,其实搞个1l的发动机家用绝对够用了,配合好电动机搞好平衡,轻松达到8s左右的加速。 如果要在降低成本,我觉得甚至可以用摩托车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维护成本更低
看看什么素质,能正常说话吗 ****,和人讨论问题基本的修养也没有,提醒了没任何用,估计还会说我就会拉黑
江南的解读 江南这两个字说的挺明白的,首先江,你得跟长江沾边,沾边怎么解读大家自己想吧。其次南,沾边了是前提,然后还得是南面(这条我觉得有点争议,文化会扩散,没规定说不能往北扩散啊)
谈个区域划分的问题 大多数的地理区域划分都是通过江河或山脉来分,像省份里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我江苏内部被长江淮河分成三份,最南面的是江南,中间的江北或者讲江淮,北面的淮北或者黄淮地区,这是纯粹的地理划分,浙江人对浙南浙北很反感,可能是钱塘江在浙江境内是斜着流的,所以他们习惯按浙东浙西分,这一点我苏也有例子,南京到安徽段也有点斜,所以也有江东的说法
谈个区域划分的问题 大多数的地理区域划分都是通过江河或山脉来分,像省份里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我江苏内部被长江淮河分成三份,最南面的是江南,中间的江北或者讲江淮,北面的淮北或者黄淮地区,这是纯粹的地理划分,浙江人对浙南浙北很反感,可能是钱塘江在浙江境内是斜着流的,所以他们习惯按浙东浙西分,这一点我苏也有例子,南京到安徽段也有点斜,所以也有江东的说法
发个帖,看看江河南北文化差异问题 扬州地处长江北,主体是江淮文化,同时具有江南文化特色,我一直认为扬州包括北沿江都应该是江南文化的外围区。浙江的诸位一定要把扬州开除,说扬州是江淮就不能是江南,我就好奇了,一条江真有这么大能量,能使两岸文化完全不同? 这个话题,要考量同长江类似的其他江河,从北向南,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这五条都是规模较大的河流,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南北文化差异大吗,好像除了长江,其他四个两岸都在一个文化区啊,那为什么长江这么特殊?
圈出最正统的江南区域 把历朝江南命名的叠下图,不就知道谁最正宗了
#城市GDP#前三季度数据基本出来了, 自己给我苏打个分 满分十分的话,可以给个八分,增量第一挺好,保持住和粤同步就是胜利,静待苏北发育。三季度比粤少了一百多亿,肯定有点沮丧,目前省内市级数据还没出全,也搞不清是苏南不理想还是苏北不理想,不过苏北尾部连宿数据还行,整体来说群狼战术贯彻的很成功,和粤依靠深超常发挥模式完全不同,今年就剩下最后一个季度,谁能笑到最后还不好说。 2023年是个标杆年,2019之前几年是粤越战越勇,2020到2022三年疫情年,考验的是一手经济一首防空的平衡手段,今年是彻底放开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今年的数据大概就是今后几年的预演 个人判断,今年粤应改会多个两百左右,后面几年就看江苏尾部补的快还是粤的头部涨得快
感觉增程式车应该强制减小发动机功率 增程式就是电车,只不过电池成本太高,折中方案加个发动机提高续航,目前的发动机功率太高了,很多人直接当油车开了,违背了绿牌的初衷,应该降低发动机功率,让它只能勉强够应急用,不充电就会体验感降低,这样才能体现出给增程车绿牌减排放的意义
笔记本和台式机显卡有什么区别? 我买个带独显和集显得笔记本,能把上面的独显拆下来放台式机上用吗?接口和散热需要做什么改造? 主要是最近的笔记本价格真不错,很多配4050和4060也就五六千,R7840的集显也足够笔记本用的,完全可以把独显拆下来,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这么操作?
关于铁穹的 以色列那边据说又开始了,铁穹拦截蛋比火箭弹贵多了,突然想到最近我兔刚出的625高射炮车,本来定位是拦无人机的,但好像比铁穹更适合目前以色列的拦截火箭弹需求,高效而且成本极低
#城市GDP#期待明年一月份第四季度或者是全年数据了 楼主江苏人,对粤苏间差值极感兴趣,这个数据过去三年一直保持在初核8000波动,我关心的是今年还能维持住吗? 贴吧玩了这几年, 粤有一个很明显的改变, 四季度占比越来越高!表现在过去几年,苏一到三季度单季度都是追进500亿左右,粤四季度再拉开1500亿左右,维持全年差距不变。 今年正常的1和3季度还是这个趋势,苏拉近500亿,我想验证的是粤今年还能重现过去几年的趋势,再次4季度拉开1500吗?
放大使用里程对比下DMI和增程两种混动模式谁更优 对比DMI和增程模式,采用放大使用里程的方式来观察对各组件的使用压力,工作场景设定为从江苏宿迁到上海之间的一辆长途大巴,每天两地间跑一个来回 假定大巴分别采用DMI模式和增程模式,计算一年使用里程,来对比两个模式下发动机, 发电机, 驱动电机的使用状态,看看两个模式优劣,方便计算,两个模式下,电池容量都设定为纯电约200KM大小
08-17【江苏咨讯】今年资金看来真不足 我苏受疫情波及,并没有获得减免,还是要足额上交!
来扯个蛋,看看我的思路对不对 所谓含税率的对比,江苏数据对比浙江广东低很多,获得了水苏的称号,因为苏北这个数据最差,好像都把责任归在苏北的头上。 我说说我的思路,应该王对王,将对将,兵对兵,来对比,看看这几组里那个部分差距最大,那责任应该由这部分城市来背才是正常的思维吧 头部城市,苏锡宁对杭甬嘉。中间部分通常徐扬泰镇对温绍湖金华等。后面盐淮宿连对余下的衢州舟山等,看看他们哪屋差值更大,则该组才应该被问责 我这思路讲得通吗?
来个头脑风暴,看看我说的有道理吗 什么都有分类,手机里小米系和华为系就相互不顺眼,吧里油车电车也喷的厉害。说实话我不理解小米系和油车党。 手机来说,华为的存在拉着厂商一起卷,芯片每年更新,你不喜欢华为不买就是了,但高通小米也被迫跟着升级,那么小米党不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吗!现在,华为基本退场,高通摆烂,芯片跟两年前没差别,大家安卓系手机用的爽吗? 汽车也是,电车的出现,逼油车要么提高配置,要么加大优惠才能稳住客源,同样,电车多了后,烧油的车变少,马德油价也许就不会这么恶心了,油车的使用成本也能大大降低!所以多推荐新用户买电车啊,这些油车死忠思维绕不过来吗?算不上来账啊!
开贴问问大家会作何选择 之前在别的吧碰到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开现代的全责碰了劳斯莱斯,抱怨不公平,凭啥豪车碰普通车陪个几万,而同样的违法行为反过来,现代就得赔劳斯莱斯几百万! 今天不讨论这个争论话题,我想的是豪车越来越贵,主流的三者险已经快罩不住了,劳斯莱斯新出了限量车,单价1.5亿人民币,这种车别说撞了,刮擦一下,三者险估计就超了,引申出一个话题 紧急情况下,要撞了,前面一个鼠人,一个劳斯莱斯,你方向盘怎么打?
八卦一下很少碰到苏州吧友啊 刚刚看个帖子,突然想起来,贴吧也玩了好几年了,好像很少碰到苏州吧友,唯一一个天蝎兔好像被扒出来是个新苏州人。几个数据吧,还有华吧,以及苏吧,好像都没碰到过!按说苏州人口大市,经济强市,应该是各类数据吧常客,是苏州人不喜欢玩贴吧吗?
老米,帮我解个惑 发了个江浙两省与沪间经济角色的帖子,先发在s吧,被删帖加封号,我自己看了觉得没什么不妥的言论,又发到GDP吧,然后再次领了套餐! 老米,你站在吧主角度帮我看看,我的帖子有什么不妥吗?我感觉没说什么冒犯的言辞啊
沿海外来人口增减趋势 大家看增还是看减?长期我是看减的,这波疫情更是推进了减的进度,出省甚至出市风险和难度大大增加,相对于本地打工多出来的那点钱拿起来越来越烫手。
讨论个含金量指标 之前的含金量指标:GDP含税量。有个问题就是大家对GDP统计尺度有争议,质疑我苏的数据,既然如此,我们不看GDP,直接拿预算内税收/常住人口好了,也就是人均预税作为含金量指标 我个人理解高质量经济区,人均创造的价值会更高,同样税制下人均税收自然变高,同时人均收入也必须高。 用预算内税收做分子,主要是国税有代收等乱七八糟的,地税更能反应真实经济情况;非税则是没统一规则,一个摄像头几千万创收无厘头 不知道大家认同不?😀欢迎讨论
#城市GDP#8000亿差距是粤苏默契的取值吗? 2019差距8000亿 2020差距8000亿 2021还是8000亿 难道真的这么巧吗?
#城市GDP#解释下通泰老龄化的问题 看到很多人质疑南通老龄化比例最高,为何发展还这么快?给大家解解惑
#城市GDP#浦东的GDP 1.45左右
#城市GDP#今年年度大戏估计会提前 往年都要到20号之后,今年补涨了一波,各省市数据都吃饱了,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大概率很早就秀出来了
#城市GDP#评价下今年几个大省的防疫表现 四大省粤苏鲁浙,除了鲁,今年都有疫情,粤二季度,苏三季度,浙四季度 大家评评看,这三个省谁表现最好,谁最差?
1030相当于什么档次? 怎么都去淘旧卡?
#城市GDP#无聊,讨论下每个省内全部市GDP过万时间 大概看下,如果架构不调整,江苏基本上是最早能完成的,老十三我宿迁目前三千多,大概2035年左右完成过万
固态M2的问题,用PE装系统后重启, 怎么主板那儿显示M2SATA没设备,主板和固态都是七彩虹的,H510M-TM,固态256的
坐等今年的十一旅游人数和消费数据 今年控制严格,跨省占比不大,主要是省内流动,今年的数据基本反应各省经济消费水平,是相当好的民富数据!不知道消费总额哪个省会登顶? 个人看好江浙两省,浙的可能性更大点
问个解释 不知道我这个帖子为什么被吧务删了?是因为怕引起争议吗?稍微沾点就删,难怪s吧人气越来越差,我辛辛苦苦打了半天字,啪就没了,下次我吃饱了撑的还来发帖
怎么总有贴吧经济学家用税收推GDP! 说这个水,说那个水!一个个乐此不疲的,大上海税收和浙江都差不多了,难道上海GDP要调到7万亿?要说上海特殊有代收,那深圳广州不也同样有区域总部代收功能,那包含广深的粤在用税收反推时是不是要主动减掉个几千亿税收基数? 还有对比时能注意基本的公平吗?城市级别至少要一个层级吧!老看到珠海去比普通地级市,含金量最高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怎么好意思的?珠海的对比对象怎么也应该是省会计单吧!
谈下决定城市发展上限的因素组成 个人见解啊,不喜勿怪! 从三个方面讲,也就是老祖宗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讲的就是势,国际国内形势等,还有各类政策定位。 地利,自身的地理条件,包含区位,交通,资源三个。区位,简单说就是地理位置,背靠大树好乘凉;交通,水陆空,江河湖泊海洋为水运,铁路公路为陆运,机场为空运。资源包括就多了,可以是矿产,也可以是旅游文化资源,更可以是水资源充足的平原,这是一二三产业主体农工商都需要的最佳配置。 人和,人的因素,包含教育,人文等。基本上看几个方面,当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也就是高考成绩和高校数量;第二当地人的思维模式和道德水平,可以是工匠精神,重商传统,契约精神,吃苦耐劳。简单一句话这人有存在的价值 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城市的上下线,基本上想成为前十的城市,三方面最少不能有短板!某个因素如果特别有优势,同样可以拔高城市上限
在汽车吧发的第一个帖子,讲讲DMI吧 DMI工程原理不复杂,从工程学上讲很容易理解,也不难实现,个人认为大家等第一批测试完成,完成找BUG后就可以入手了 几个优点, 1,去掉复杂的变速箱,变速箱是国内汽车行业最大弱项,发动机还有几个厂家有所突破,变速箱完全处于买和仿制阶段,DMI避过了变速箱,传动效率也提高了 2,大部分用车速度电机驱动,整体接近电车驾驶体验,工程可靠性也高,电动机是成熟的不能在成熟的工业品了,DMI的电池起蓄水池作用,就算衰减掉一半系统照样运转,油耗也不会有明显变化,电机上来全扭矩加上动能回收,油耗自然优于纯油车 3,发动机可靠性提升,传统发动机转速区间大,负载波动大不稳定,DMI发动机更多在固定转速工作,且负载波动小,同样频率保养,理论上使用寿命更长 至于担心换电池之类的,至少对DMI没必要,看看两本电池多小,再衰减也比两本的容量大,五十公里变25公里对于完全不充电全用油的使用模式,油耗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照样是混动驾驶,只是发动机启停频率增加
07-17【江苏咨讯】怎么老是刷到这个吧!老家宿迁的,也来扯个蛋吧 80年代,江苏平均肯定超过浙江的,经过这四十年的发展,现在肯定比不过浙江了。那么到底是谁该为这个结果背锅?苏南还是江北八市?谁没有完成既定的任务!
搞不懂数据吧为何对我苏北有这么大的恶意 似乎都喜欢嘲笑苏北含税量低,我承认苏北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靠固投和一些被经济较好地区淘汰出来的落后工业发展,但这不就是普通城市正常的发展路径吗! 拿珠三浙江的普通地级市比苏北,其实也是不公平的!苏北背了大量耕地红线,这也就算了,毕竟平原多,余下的土地还是够用!关键是定位,当年的那个盛伟书籍说的原话:苏北把地种好就行了,其他的交给苏南代劳。大家都在社会上滚过,这种指示基本上就宣告苏北工商业的死刑了!2000年之前苏北整体沉沦,2000年之后明显感觉放开了限制,虽然红线还是没变,但工商业明显发展快多了。 同时期浙江和珠三的普通地级市没这个限制吧!虽然同样吃不到肉喝不到汤,但至少没限制你们手脚!这个跑道苏北比你们晚入场10年。如果要公平比较,建议至少和五年后的苏北比。 如果不理解,简单来说同样一个城市,十年前的和现在的,比税比,谁能胜出?
讨论个状元单科成绩的问题 借着这次八省联考,江苏目前爆出来的状元,语文单科109!突然想到个问题,省状元任意一门单科成绩,与该科省内最高成绩,最大可能差距能有几分? 个人觉得15分就是极限了,毕竟前100名都是超级学霸,15分的差距靠其余四门追回来,每门要拉接近4分,相当困难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有人超级偏科,总分排名中上,但单科特别优秀,大比分领先第二名,这种可能性有,但极低!
马上七月了 各位大佬,可以开始推算各省二季度产值了 感觉s走了后,这个吧热度降了很多啊
#城市GDP#七谱数据都出来了 七谱差不多20年十月份十一月份完成统计,也就是说20年四季度和21年一季度各省常住人口就是公布的数据,看了下这两个季度的GDP,广东1.26亿人口的战斗力和江苏0.85亿人口的战斗力基本持平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