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梓煜♂
儒雅的亮迷
何迦若姐姐好
关注数: 125
粉丝数: 259
发帖数: 18,787
关注贴吧数: 44
新人报道 如题
《诸葛亮兵法》 01章 兵权 夫兵权者,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
【转】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转】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秦汉时期,北方的匈奴一直对中原王朝构成巨大的威胁。
【转】汉字,汉史,汉文化 一楼敬我泱泱大汉!
【视频】成语里的韩信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tv.cntv.cn%2Fvideo%2FC25534%2Ffefed4e5c001431c879ec0734a148e08&urlrefer=04b449cdb8dc3e05759041e6c7feedd9
7级了 全靠签到不容易啊。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吧务】签到活动 签到不仅是一个按钮。每日签到贴,说晚安说早安。吧友距离更近。 签到目的 每日签到贴,氛围温馨
【柳叶万岁】接生 丞相镇楼
【历史公交】前言 历史离我们很远其实又贴得我们很近。每一个人天生就有一种好奇,很想真的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爷爷奶奶的爷爷奶奶,是怎么走过来的;我的家乡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居住,百年前怎样,千年前又怎样?每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向你讲述他们的往事,家乡的往事,拿出他们的老照片,用过的旧家具,由此敞开的是一个你以前不知道的世界,你实际也正在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历史的兴味。因为陌生,好奇心会使你不断地追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这时候,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实际已开始扮演历史学家的角色了。因为你正以后来人的身份,在审视过去的历史、解读过去的历史,想从那些成年往事中找到你所感兴趣的内容,你想竭力理解的东西
140828【其他咨询】我为什么得不到T豆 这几天我吧能得T豆的方法都试过了,可还是得不了T豆。
【农业】种植业 1.种植业的概念 种植业就是植物栽培业,栽培各种作物来取得农业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种植业是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外交贴】 历史公交车吧诚邀吧友们加入,四海之内皆兄弟,历史公交车吧欢迎诸位,在这那我们一起畅谈历史。欢迎诸位参加。[呵呵] [开心] 在此给所有成员给这个吧送上最真诚得祝福!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变金木土爻神算卦,水面偏能火攻。
【词条】孔门十哲 1楼给度娘
【隋唐英雄】新人报道 内容:这里新人亮亮,大家快眼熟我!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变金木土爻神算卦,水面偏能火攻。
【大汉雄风】外交贴 历史公交车吧诚邀吧友们加入,四海之内皆兄弟,历史公交车吧欢迎诸位,在这那我们一起畅谈历史。欢迎诸位参加。在此给所有成员给这个吧送上最真诚得祝福!
【视频】真三国无双5 刘备传 动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MjkyNjM2NzY4.html%3Ffrom%3Dy1.2-1-99.3.2-1.1-1-1-1&urlrefer=6f7d69551a2f7d88e7b9dad4e83382fe
【视频】真三国无双5 诸葛亮传 CG动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show%2Fid_XNDQ1MTk3MzI0.html%3Ftpa%3D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urlrefer=95551a996fac14aa882edfc621363552
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今中东地区),起初在尼罗河流域,直到国力强盛时候,才达到目前的埃及领土。它北临地中海,东濒红海,南邻努比亚(今埃塞俄比亚和苏丹),西接利比亚。从地理上看,埃及的东西两面均为沙漠,大南边有几个大险滩,同外界交往甚难,只有通过东北端的西奈半岛与西亚来往较为方便。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较大的孤立性。 纵贯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埃及人曾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埃及的地理位置使得埃及多雨。从古代埃及留下来的大量雕刻和绘画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的特征是:高身材,黑头发,低额头,密睫毛,黑眼珠,直鼻子,宽脸型,阔肩膀,黑皮肤,体魄健壮。他们的体形、外貌与古代的利比亚人和努比亚人不同,也与古代的亚细亚人不同,而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视频】诸葛亮之死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aipai.com%2Fc11%2FOjg6JCAlJmgnai8g.html&urlrefer=b521bb68f1030a0a5ff3669228094f70
【视频】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ecyMJh5W9ug%2F&urlrefer=a36ba2ecdc4d01f110a16ae3011f0a01
【丞相万岁】梦回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ku6.com%2Fshow%2F05wafulm4RzXe3VHo6viQw...html%3Fst%3D1_9_2_1%26nr%3D1&urlrefer=39656498542377eba70af3203c9cd53c
【历史人物】孔子 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著作有《易传》和《春秋》。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于2005年8月在青岛“易学与儒学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孔子老而好《易》,建立了仁、义,礼、智阴阳对举的哲学范畴和博大精深的易经哲学体系。大易医国。我们的治国方略——如求同存异出自于“君子以同而异”、与时俱进出自于“与时偕行”、“和平共处”出自于“保和太和、万国咸宁”思想,人道主义思想发轫于易经,“性善论思想”来自于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的继善成性论(“性善论”是法治的人文原点;“性恶论”是人治的源头),这些都是易经的思想精髓。孔子的思想精华在易经。一般认为,孔子是“万人师表”,是中国儒教的创始人。
【历史】光绪蹊跷惨死之谜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letv.com%2Fptv%2Fvplay%2F20501354.html&urlrefer=26c9299428a98598c7034f2b4500ee32
【专用水】 今天我是第一个
【人物】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东汉末期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青年时耕读于南阳郡,地方上称其卧龙、伏龙。后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促成孙刘联盟和建立蜀汉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刘备死后,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辅佐刘禅,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的实际领导者。先后五次率军北伐曹魏,在第五次北伐时病逝于五丈原,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武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历史】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富豪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辅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史记》中载“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但他仗义疏财,他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理应推荐为“中国十大富豪”之首。
【历史】秦始皇并未彻底统一天下 前209年7月,秦二世元年,也就是秦始皇死后第二年,各地农民起义一触即发,靠不光彩手段登上皇位的秦二世胡亥招来亲信赵高,二人合谋决定干两件大事给那些大臣们看看。 第一件事是诛杀自己的亲兄弟,这对于血雨腥风的封建王朝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二是出兵统一天下。这件事则让人产生疑问。根据我们熟悉的历史,秦二世的爸爸秦始皇在前221年就已经扫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晚唐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提到的“六王毕,四海一”,更是深入人心。那么,胡亥又何来“统一天下”呢?
贴吧的等头衔 贴吧的等级头衔换成什么好?来讨论下吧
【汤圆爱通】外交 历史公交车吧诚邀吧友们加入,四海之内皆兄弟,历史公交车吧欢迎诸位,在这那我们一起畅谈历史。欢迎诸位参加。在此给所有成员给这个吧送上最真诚得祝福!
驳胡觉照 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教育部昨天(16日,下同)对此回应,尚没有收到这一建议信。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正在修订,其语文组修订负责人称,该建议不会影响标准制定。 胡觉照自称研究三国历史已十五六年。他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一种愚忠,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这篇文章基本观点完全错误,会让中学生形成‘愚忠’思想。 为什么要学习一篇错误的文章呢?” 胡觉照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大多数人都批评这一建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学术炒作”。胡觉照对此反驳道:“我已经65岁了,也没什么再想要的东西,没什么可炒作的,我就是出于道义提出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重大命题提出来,就是让社会讨论。不管教育部是否采纳我的建议,大家关注讨论就是一个进步。” 在4月初上书教育部后,两天前,胡觉照再次给教育部寄信表达这一观点。他向记者透露,之后还将向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删除《隆中对》,称该文是“分裂华夏”。
【丞相万岁】驳胡觉照 西安市委党校65岁的教授胡觉照上书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课本撤销《出师表》,教育部昨天(16日,下同)对此回应,尚没有收到这一建议信。目前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正在修订,其语文组修订负责人称,该建议不会影响标准制定。 胡觉照自称研究三国历史已十五六年。他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发动战争的原因是一种愚忠,没有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这篇文章基本观点完全错误,会让中学生形成‘愚忠’思想。 为什么要学习一篇错误的文章呢?” 胡觉照的建议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大多数人都批评这一建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学术炒作”。胡觉照对此反驳道:“我已经65岁了,也没什么再想要的东西,没什么可炒作的,我就是出于道义提出这个问题。我把这个重大命题提出来,就是让社会讨论。不管教育部是否采纳我的建议,大家关注讨论就是一个进步。” 在4月初上书教育部后,两天前,胡觉照再次给教育部寄信表达这一观点。他向记者透露,之后还将向教育部建议中学语文删除《隆中对》,称该文是“分裂华夏”。
【历史】八阵图 《三国·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作为古代战争中一种战斗队形及兵力部署图,诸葛亮的原“图”今虽不见,然有传说为诸葛亮练兵遗址的所谓“八阵图垒”。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云,这种“图垒”皆垒细石为之。共有三处:一在陕西沔县;一在重庆奉节;一在四川新繁,尤以在奉节者最为著名。奉节原为古鱼复县,治所在今奉节东白帝城,三 八阵图 国时刘备改名永安,唐改称奉节。 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根据唐代李鉴《太白阴经》、李靖《问对》等记载,以及当代学者的推演(见《孙子学刊》1994年第9期封底),现将诸葛亮的“八阵图”示意如下: 据《三国志_蜀志_诸葛亮传》 后天洛书八阵图 载:“(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后人考其遗迹绘成图形,见《武备志》。据记载,八阵图遗迹有三处:《水经_沔水注》及《汉中府志》说在陕西沔县(今勉县)东南诸葛亮墓东;《太平寰宇记》说在四川夔州(今奉节县)南江边,《明一统志》说在四川新都区北三十里的牟弥镇。 最近,河南省密县发现一套我国最早的《风后八阵兵法图》。该图共分九幅,一幅为八阵正图,其它八幅为八个阵式,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图旁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每个阵式在特殊环境下进攻退守的战术应用。据《史记》载,风后为轩辕黄帝的一员将帅。密县云岩官遗存的唐朝军事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的《云岩官风后八阵图》碑,详细记载了黄帝和风后研创《八阵图》的事迹。此图的发现,把我国八阵兵法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五百年。
【历史】成语里的韩信 韩信(前226年-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在跟随刘邦的戎马生涯中,韩信从未打过败仗,被后人誉为中国历史上的“战神”有意思的是,在中国诸多成语中,有近70个成语和韩信相关。韩信也因此也号称“成语第一人”
【音乐mv】蜀相 视频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www.tudou.com%2Fprograms%2Fview%2FljtBUAKWwJk%2F&urlrefer=03ebf68b5e0f39e45a7b48804e912e2c
【历史】十五站 隋朝(公元581—618年)共统治中国三十八年,前后仅文帝、炀帝两代,是我国历史上存在较短的朝代之一。
【历史】第十四站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18年)是我国历史上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了北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但与南朝不同的是,北朝诸国的建立者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而并非汉族。
【外交】历史公交车吧诚邀吧友们加入 在此给所有成员给这个吧送上最真诚得祝福! 祝吧里的每位朋友天天都有个好心情,并预祝吧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更大的发展!希望我们两家友谊长存,永结友好,在吧里共同进退,互相帮助!同时也欢迎大家常来我们吧做客。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先行感谢!
【历史】第四站 东周时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形成的时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东迁,建立了东周王朝。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利也是名存实亡。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发纣的战争,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姊归县)。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号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方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以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此十五乡即为农乡,乡中之人在 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齐国以称霸北方。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之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 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前五零六年,吴国打举进攻楚国。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两百年经营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资。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后吴王夫差任又用吴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七三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秦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溪,使秦国强盛一时。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历史】第一站: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记载。)另外,从一些古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夏朝已经采用干支纪年,并且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夏时”,这都是当时科学文化水平的见证。 夏朝共经历十三世、十六王,他们分别是: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发—夏桀,前后约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个古老的王朝,虽然距我们已经四千年,但关于夏的一些传说至今还广为流传。由此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须知 申精】本吧吧规 欢迎来到历史公交车吧 以下是吧规: 1.水贴只能在指定的水贴发,在其他地方发现水贴,严重的封。 2.一个帖子内若出现漫骂、人身攻击等有损本吧名誉的回帖,吧务组将立刻处理。 3 不得发布捣乱、攻击、辱骂类的帖子。 4.本吧没有历史时间限制(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可以发) 额,本人是第一次写吧规,写的不好或有要补充的请大胆的提出来
【意见箱】本吧意见箱 对本吧或吧务不满,可以在这里提出来。
招人贴 @卜乙子
【历史】廖化(材料选自网上) 人物简介: 初为前将军关羽主簿,关羽战败后,曾诈降东吴,后诈死,带着母亲回到蜀国。在途中遇到刘备攻打东吴(见夷陵之战)。刘备很高兴见廖化忠於蜀国廖化,便封于廖化为宜都太守,后提升右车骑大将军,兼任并州(今太原)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著称,官位与张翼齐,而在宗预之右。公元264年(咸熙元年)蜀国灭亡后廖化与宗亲欲迁徙河南洛阳安家,当年途中病故。严颜、黄忠,廖化共称为蜀汉三老将。 人物生平: 【219年】,蜀将前将军关羽兵败被杀,当时廖化任关羽主簿,也被吴国捕获。廖化思念蜀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人都相信了。廖化则带着老母昼夜西行,奔赴蜀国。 【223年】,伐吴失败,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廖化升任丞相参军,后来为广武督,又当过阴平太守,多次参与北伐行动。 【238年】,廖化攻守善羌侯宕蕈营,魏雍州刺史郭淮派兵救援,廖化击破南安太守游奕,射杀广魏太守王赟。 【248年】,凉州羌胡叛魏来降,廖化随姜维率军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进攻,迎回胡王治无戴等部落。 【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262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果然,姜维为邓艾所破,还驻沓中。 【263年】,魏将邓艾、钟会伐蜀,廖化同张翼、董厥等人率军前去抵抗。廖化前往沓中增援姜维,继而与姜维一同退守剑阁。后来,诸葛瞻被邓艾破于绵竹,廖化等人随姜维绕道退向成都,但在半路上就得到了后主刘禅投降的敕令。 【264年】,廖化被徙往洛阳,于半道病逝。
我的花。。。。可恶的古井弘人
有谁知道七爷的钢琴过几级了 ……
诸葛亮是借刀杀人谋害关羽的凶手吗? 本文伊始,就将国学大师章太炎搬了出来,提到章太炎曾经“提出过一个惊人的看法,说是由于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所以诸葛亮决定要借吴人之手除掉关羽!‘诸葛借刀杀关羽’于是被炒得沸沸扬扬。”那么章大师真的认为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吗? 章太炎这一观点,主要见于《訄书》第三十六《正葛》(后《检论》改篇名为《思葛》)一节。这本书主要是借用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思想,通过解读中国传统经典等方式撰写的一批论文,阐发了章本人的一些见解,在当时影响颇大。这本书学术价值很高,但由于章写此书时批判的意图较强,思想受到一定制约,也曾被评价为“时见奇怪之论”。 《正葛》中提到,诸葛亮未曾救关羽,在历史上常有人批评他没有预见到关羽可能会失败,也有人为诸葛亮开脱,说是消息不通,关羽战败一事没有及时传递到成都。章太炎则认为诸葛亮是法家,用类似萧何除韩信的方法,假借吴国之手除掉关羽,以免刘备过世之后无法驾驭此人。因关羽“世之虎臣”、“功多而无罪状”,无法轻易除去,因此诸葛亮“不惜以荆州全土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 可见,章太炎之所以说“诸葛亮借刀杀关羽”,根本不是因为他认为关羽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方针,因而诸葛亮要杀他。章太炎撰写此文,既没有提出任何新的有力证据,也未对“诸葛亮借刀杀关羽”这一假说进行充分论证,而是把诸葛亮意欲加害关羽当做了既成事实,并以法家的思想分析了这种行为的逻辑。这段文字根本不是为了证明关羽是被诸葛亮害死的,而只是借题发挥,以这种假设为依据,继续阐述他尊法批儒的思想。若以此观之,“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也可算作《訄书》中的“奇怪之论”了。如果读书不读仔细,只是断章取义、而不能理解作者写作的真实目的和意图,则难免要闹出“章太炎断言关羽是诸葛亮害死的”这样的笑话。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章太炎此后并未深入论证,面对其他学者表示的质疑,也没有坚持和辩解,想必自己也觉得这一观点并不靠谱,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