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nlin88 levinlin88
关注数: 7 粉丝数: 80 发帖数: 1,788 关注贴吧数: 27
休一Z 8镜片选购总结 由于原厂透明镜片颜值,最近去车迷辰试了原厂镜片,找车友试了副厂,最后买了原厂浅茶,总结如下: 深茶色(原厂) 挡脸效果:四星,不贴的很近,基本看不到脸 白天效果:五星,遮阳效果好,相当于墨镜,阳光不刺眼 夜间效果:两星,有路灯的地方可以看清,但是没有灯光的地方看不清,有危险不建议。 电镀金(原厂) 挡脸效果:五星,基本完全看不见脸,贴近了已看不见 白天效果:五星,与沈茶色差不多 夜间效果:两星,有路灯的地方可以看清,但是没有灯光的地方根本看不见,极度危险极度不推荐 浅茶色(原厂) 挡脸效果:两星,比透明镜片好一些,稍微近点就能看到那张挤压变形的脸,只是没有透明镜片看的那么真切 白天效果:两星,与沈茶色差不多 夜间效果:四星,比透明镜片稍微暗一些,影响很小,可以保证安全 极光红(副厂一百多) 挡脸效果:三星,由于有反光效果,所以比浅茶色好一些,要更加近才能看见脸,看起来很酷 白天效果:一星,几乎没有遮阳效果,比浅茶还要差些,并且景物会发蓝 夜间效果:三星,可视度几乎跟透明镜片无异,完全没有影响,但是有反光,能看到鼻子 极光蓝(副厂一百多) 挡脸效果:三星,同极光红 白天效果:一星,同极光红,但是景物发黄,我非常不喜欢,就像刮起了沙尘暴一样 夜间效果:三星,同极光红 副厂镜片的缺点: 密封性有问题,市区通勤影响不大,但是速度起来有点漏风,怎么调节底座都不能完美解决。 开合不流畅,开关镜片段落感模糊。 建议: 如果只白天骑行,建议原厂电镀 如果夜晚骑行多,以实用为主,建议原厂浅茶 如果夜晚骑行多,以颜值为主,建议副厂极光红,据说七宝最好但是贵
热爱摩旅,分享一点经验 【改装】 风挡:减少胸口撞风,减少疲劳;冬季有保暖作用;夏季避免头盔上都是蚊虫尸体,影响视线。 备用油箱:不要大,3L足够,有了它,避免续航焦虑,虽然一般用不到里面的油,但是作用还是明显的。 手把挡风:冬季有用,否则再厚的手套还是会冷,特别是下雨。 射灯:一般车灯晚上都不太行,可以加装射灯,比改装总成便宜。 【装备】 头盔:最好带内置遮阳镜片的,晴天非常实用,特别隧道多的地方。 耳机:如果不是团队出现,买便宜的乐行或者v8s就好,听听歌,听听有声小说,长途不无聊。 骑行服:买带内胆的款式,四季可用,不经常冬季摩旅的不用买拉力款,又贵又笨。 电加热中层衣:这玩意儿很有用,加在骑行服里面,最好能直接接车辆USB接口的。 围脖:冬季买一个骑行围脖,对保暖很重要。 护腰:冬季如果不是拉力服,冷风容易从下面灌入,特别带大风挡的踏板,买一个冬季羊毛护腰,暖和很多。 钓鱼保暖手套:防水骑行手套长时间也不行,可以买哪种钓鱼用棉手套,很便宜,不透气,但真防水。 小米充气泵和补胎硫化胶条:不多讲了 口香糖:如果没有休息好,打瞌睡很危险,最好的办法是嚼口香糖,但头盔挤脸的话容易嚼到肉。 【住宿】 尽量不要住中心城市繁华地段,周边的县城最好,价格便宜,也不要住纯乡村,设施差。 尽量不要住几十块钱的酒店,建议至少120以上的,差价只有几十,但是舒服很多。 找连锁酒店,不要住那种底层饭店,上面住宿的那种农家旅馆,设施不专业。 冬季尽量住有中央空调的,暖和,挂机有时候功率不够,温度上不来,被子又薄,易感冒。 【线路】 按交规走右侧车道的右边,否则四轮看你不顺眼故意别你一下,吓一身汗。 可以的话尽量走机动车道,轮胎被扎的概率会小很多。 导航的时候,尽量避开市区,哪怕绕点路,红绿灯多不舒服。 可以分段导航,这样可以发现更多合适的线路。
高德润达MB和阿甘佐的使用感受 首先声明,如果要求是用不坏就行的话,那就别折腾了,本帖只适合机油控们。 本人用过不少机油,壳牌的有HX8、AX7,美孚的用过国行金美,摩特用过银绵羊、金绵羊、5100、7100、8100,还用过圣科、长城行、新日石、高德润达S1等。 机油主要是在震动控制、噪音控制、加速轻快感上有差别,其实差别并不大,但是能感觉出来,至于热衰、耐久性、油耗我基本感觉不出来。 最终我觉得没有完美的机油: 金美体感最好,震动控制最好,加速轻快,唯一的缺点就是发动机比较吵。 长城行声音控制最好,但是加速比较钝,缺点轻快感。 最后我用了高德润达S1,比较均衡一些,价格便宜,虽然也是加速缺点轻快感。 最近试了高德润达MB机油和阿甘佐黑风刃,结果发现了宝藏机油。 高德润达MB:行驶里程2000km,整体不错,没有惊艳的感觉,觉得跟高德润达S1没啥差别,低速震动明显一点,速度起来就很平顺,声音控制不错,加速还是缺点轻快感。 阿甘佐风刃:目前行驶了500km,非常惊艳,体感毫不孙色于金美孚,低速高速震动都完美,加速轻快,更可贵的是声音比金美小多了,而且声音听起来就感觉润,是我目前用过的最舒服的机油,还没有发现任何缺点,除了稍微有点贵。推荐机油控们试一试。
有关摩托车机油的一个疑问 我目前的一些认知,不是专业人士,就是个骑了2万公里的普通摩托佬,难免谬误。 1、干式离合器的摩托,可以使用同等粘度的普通汽机油,而湿式离合器的跨骑,小排量使用ma,中大排量使用ma2,小排量(200以下)也可以使用普通汽机油,因为扭矩小,达不到使得离合器打滑的程度。 2、踏板可以使用ma机油,ma虽然加了防止离合器打滑的成分,摩擦系数更大,但是对于曲轴活塞这种往复的剧烈摩擦运动,影响微乎其微,增大的阻力影响并不大。 3、API等级并不完全代表机油品质的好坏,更多的是环保指标,比如雅马哈全合成是SL,摩托瑞士全合成是SM。 4、日本的mb标准跟汽车中的mb标准不是一回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厂家或者专家站出来说过,普通汽机油都符合日本mb标准,或者说mb机油与普通汽机油一样,日本的mb标准本身就很模糊。 但是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摩托车机油大多是10w开头呢?哪怕是7100、雷神、摩托瑞士等高等级全合成也是如此。 我的猜测是,对于摩托车来说,并不是0w40>5w40>10w40,而机油满足低温,又要满足高温,一方面基础油等级要提高,另一方面要添加足够的粘指剂,而这种万金油是的全能机油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街车,兼顾仿赛的运动性,和巡航车的舒适性,但是往往运动性凑合,舒适性也凑合。 粘值剂有一个巨大的副作用,就是剪切稳定性下降,再加上摩托车运行工况相对恶劣(这里不提汽车涡轮,涡轮只是简单的轴旋转,润滑要求没那么高),对机油剪切性要求高,所以10w40这种低跨度机油添加的粘指剂少,剪切稳定性反而高,5w40要比0w40剪切稳定性更高,所以更稳一些,因此摩托车大多10w开头的机油。 不知道猜测的对不对,个人理解,不喜勿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