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英雄泪 九五英雄泪
新浪微博认证:本地资讯博主(石家庄)@石家庄赞皇资讯
关注数: 117 粉丝数: 188 发帖数: 5,451 关注贴吧数: 37
媒体报道:中华寿桃没销路 急坏赞皇老农 石家庄赞皇资讯 发百姓之声 强时代之音! 中华寿桃没销路 急坏赞皇老农 2015-09-26 23:31 阅读 29 桃子已经全部成熟了,就是没人收购。本报记者张海强摄 燕赵晚报讯(记者李兵)近日,赞皇县果农张爱朝联系到本报记者,讲述了他的烦心事。原来,张爱朝在自家的果园里种植了三亩地的中华寿桃,今年获得了不错的收成。但苦于没有销路,他只能看着成熟的桃子干着急。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赞皇县土门乡黄连沟村。在张爱朝的带领下,沿着他家门口的一段土路缓缓爬上了山上的果园。记者看到,果园中的桃子已经全部成熟,挂满了枝头。这些桃子直径都在七八厘米左右,称一称,每个桃子的平均重量都在一斤左右,真是喜人。 张爱朝随手摘下一个桃子,用小刀将其切开,果肉立即露了出来。记者尝了一口,又脆又甜,十分爽口。 “桃子是好桃子,就是没有销路啊!”62岁的张爱朝拎着刚刚摘下来的一塑料桶桃子,满脸的无奈。 记者了解到,张爱朝在8年前引进了中华寿桃这个品种,将它们种在了自家山上的地里。辛苦培育三年后,三亩地的桃树全都挂了果,结出丰硕的桃子。为了能把这些桃子种好,张爱朝独自一人在山上打了水井,并修建了水池用来浇灌。由于上山的路太难走,张爱朝又专门开辟了一条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的小路,方便从家里就近上山。 虽说已经种了多年的中华寿桃,但每次到了挂果的时候,张爱朝都有点郁闷。由于从来没有收购商来收桃子,张爱朝只能在摘下桃子后,带着女儿把桃子拉到三十多公里外的赞皇县县城售卖。很多时候,摘下来的桃子还没卖完,果园里的桃子就开始烂了。 今年,张爱朝的桃子又获得了大丰收。由于这几年张爱朝的双腿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行动越来越困难。无奈,前几天张爱朝把在外地打工的女婿叫回家里,帮助他一起摘桃子,即便如此,还是有些来不及摘下来的桃子烂在地里。 “爸爸对这几亩桃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张爱朝的女儿张慧娟说,如何把成熟的桃子卖出去已经成了老人的心病。根据估算,如果最近十来天里不把桃子都摘下来,那么成熟的桃子就会掉落到地上,腐烂坏掉。 张爱朝告诉记者,目前他的果园里大约有5000斤成熟的中华寿桃,急需找到销路。如果您对这些桃子感兴趣,可以拨打张爱朝的手机13831142807或是张慧娟的手机18332027569联系。
我是小小报童 为赞皇留守儿童献爱心 9月13日上午,晚报小记者受石家庄市青少年科技文化活动中心邀请,参加义卖《燕赵晚报》活动,为赞皇县阳光小学的孩子献爱心,真正体验了一把“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卖报时该怎么说?被人拒绝怎么办?一份也卖不出去怎么办?13日8时许,赶到活动现场的小记者有些忐忑,也有很多疑问。很快,活动中心的老师一一做了说明,小记者分别编入各个分好的组后,活动在水上公园开始了。 为表明自己卖报纸的意义,小记者李安然拿出自带的白纸、彩笔,画了一个漂亮的爱心,并写道:“您的一份爱心,铸就一个孩子”。 “阿姨,买份报纸吧,我们是《燕赵晚报》小记者,正在义卖。”李安然拿着爱心报纸和刘一凡搭档,很快遇到一位爱心女士,卖出一份《燕赵晚报》。 太阳升高了,热辣辣的。为寻找爱心人,小记者个个走得满头大汗。孙佳乐顺利卖出了两份报纸,卖第三份时,遇到的行人根本没理他,原来想卖出五份报纸的孙佳乐,遇到挫折了。 晚报老师告诉孙佳乐,遇到一次挫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振作起来。为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标,下次再遇到行人,还要大声询问。还好,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妈妈爽快地买了份报纸,献出爱心,让孙佳乐朝自己的目标逐渐接近。 在集合点,不少卖完报纸的孩子已经集合。柳博雅和赵真好都有不错的收获,她们从未卖过报,尤其是赵真好,第一次参加小记者活动。“真没想到,孩子们很有礼貌,表述得很清楚,被拒绝了也说谢谢,表现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两个小记者家长都如此表示。 于朴田和瞿睿在一组,很快卖出报纸,于朴田卖了六份,还觉得意犹未尽。许静轩在寻找爱心人过程中,不小心跑岔气,肚子都有些疼了。 宋思齐、张天泽、杨佳音和一位同学有窍门,他们专门找男士卖晚报。后来他们还遇到一名老兵,老爷爷给他们讲了当年的革命故事,收获不小。 小记者们回到活动中心,了解到这次献爱心的对象是赞皇县阳光小学的留守儿童。大家一起看了一部短片,很受触动。“我流泪了,这次卖报纸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我很欣慰。妈妈也说我长大了,我过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周末。”柳博雅说。 最后,小记者捐出当日义卖晚报得来的善款。“帮助了别人,锻炼了自己,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赵真好说。
赞皇阳光小学曹增利教师节感言 看到群里的各位家人对老师的祝福,感动之余我也十分欣慰,教师节我为自己写几句话:二十年了,二十年我一直从事一件工作——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照我的身份——一个山区代课教师,既没保险,又没各项福利,更没有退休金。二十年期间,我有好多次转行的机会,可是,我都放弃了,二十年——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我把我的青春完全奉献给了山区教育。二十年的教育坚守,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我已离不开中国教育。如果现在让我去干别的工作,我肯定不会做。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教育更是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也许中国教育根本就不需要曹增利,可是曹增利离不开中国教育。我愿在生命的旅途上,用心灵去歌唱。我愿做一株草,扎根在大地上,活出自己的坚强;更如一朵夏花,优雅独芳华,在人生的舞台上,用无可替代的姿态,舞出不一样的精彩。有人欣赏也好,无人喝彩也罢,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地盛开。 “百字颂师魂”——写给自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故为师,皆承为国为民培才育人之诺。富真学实才,传有经,授有资,解有方,不误人子弟。怀母慈父严之心,理解人善管人,爱生如子师生结友。精传授艺术,多方策划,分类指导,启蒙治愚,获综合教益。甘做人梯多奉献,喜看桃李遍神州!
赞皇野草湾女孩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捐款达七万 石家庄赞皇女孩仍未脱离生命 危险,爱心捐款达7万余元 燕赵都市网 2015-08-14 10:55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李珂 实习生闫佳美 )7月31日,赞皇县土门乡野草渡村的13岁 女孩王颖在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 已接受了3次手术,双脚均被截肢,一直昏 迷不醒。王颖家境贫困,无力支付高额的 医药费用。本报对此事进行报道后,许多 爱心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对王颖进行了救助 目前各界捐助的善款数额已达7万多元。 , 8月13日上午,王颖的母亲李景梅告 诉记者,本报报道刊发后,有20多名好心 人来医院探望,有人送来捐款,还有人给 他们送吃的。李景梅特别提到,有一个小 女孩跟着妈妈一起来到医院,"小姑娘大约 十四五岁吧,来的时候把她的500元压岁 钱都捐给了我们,还说让王颖好好治病, 问她们娘俩的名字,都不愿意说。""特别 感谢大家,要不孩子和我都挺不过来。"李 景梅多次表达一家人的谢意。 小王颖现在还在河北医大三院的重症 监护室内,一直没有苏醒。李景梅告诉记 者,8月11日下午做完第三次手术后,主 治医生估计王颖会昏迷3天,孩子肺部和内 脏都有感染,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据负责该起事故的赞皇县交通大队的 于警官介绍,因为事发地没有监控, 只能先等王颖苏醒过来后,做完笔录再为 事故定责。 据了解,根据2008年2月1日后执行的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规 医疗费用赔偿限额最高为1万元人民币 定, ,包括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 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 整容费、营养费。 ■求助 目前王颖的后期治疗费用仍有很大缺 口,如果你愿意帮助王颖一家渡过难关, 可以汇款至6228480638991085777(李景 龙,中国农业银行),或拨打本报热线8862 0000。
脆弱的童心 无力的祈求--救救我妈 蝶舞秋夜凉 温柔的坚持,脆弱的要求! 救救我妈妈 2015-07-22 20:14 求求好心的人救救我的妈妈吧,好人会 有好报的。 我叫王润娴,今年13岁,河北省石家 庄市赞皇县土门乡鲍家滩村人,现在赞 皇县第二中学初一就读。全家5口人, 家庭虽贫困但相亲相爱,2010年无情的 病魔侵蚀了妈妈(郝三花)的身体。妈 妈在2010和2012年分别因子宫肌瘤和 乳腺癌动了两次大手术,因妈妈多病, 父亲(王新书)只能一边在家务农,一 边照顾妈妈和双目失明的八十多岁的奶 奶。家庭虽贫困,但母亲的慈爱,父亲 的勤劳,我和弟弟(王垚博)的听话懂 事也使家庭平添几分欢乐,但这仅有的 欢声笑语也被2015年7月17日的一场更 大的灾难彻底淹没了。我不能忘记也不 愿回忆那一天,我失去了我的父亲。那 一天,爸爸妈妈在用农用三轮车往地里 拉粪途中,突发事故,爸爸经县医院抢 救无效死亡,妈妈重伤造成腰椎体骨折 伴截瘫,多发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 液,伴右下肺挫裂伤,双腿瘫痪毫无直 觉。 以致原本贫困的家庭面临灭顶之灾, 听到这个噩耗的我,许久不能从震惊中 回过神,我不敢相信这样的事会降临在 我身上,我多希望这是一场噩梦,当我 知道这是现实的时候,我的眼泪早已决 堤了。此时的我觉得我13岁弱小的身躯 和心灵根本无力承受这些变故。但我知 道我不得不坚强,因为我还有8岁的弟 弟和八十多岁双目失明的奶奶需要照 顾,更加迫在眉睫的是我的妈妈还躺在 医院的病床上等着巨额的医药费,我们 亲戚朋友能借的钱都已经借了,热心的 村民也为我们捐了钱。但这些钱对于妈 妈的医药费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现在每 天妈妈的医疗费还在猛烈的增长,我已 经永远失去了父亲,我不想再失去妈 妈。看着躺在病床上妈妈那无助绝望的 眼神,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救 救妈妈,但我深深的知道,以我一己之 力能做的对于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来说微 不足道。我需要好心人的帮助,帮我救 救我的妈妈,我才13岁,我还是个孩 子,我想要爸爸妈妈温暖的拥抱。但我 知道这已是奢求了,我不得不长大,我 被迫成熟。但我依然渴望温暖,可不可 以伸出你的双手给我一个拥抱,给我的 妈妈一些帮助。我需要您们,我已经失 去了小家,我想要一个大家。求求你们 帮帮我的妈妈吧,您可以去看看我的妈 妈吗? 住院地址:省三院骨科西楼12楼1病室3 病床郝三花 联系电话:15130659060 汇款邮政账号:601231002260640786 开户名:郝三花 开户行:赞皇县槐泉路营业所 本文作者:新浪微博 蝶舞秋夜凉
石家庄赞皇:田村小学公益书法大讲堂 再掀少儿书法热 石家庄赞皇:田村小学书法公益大讲堂 再掀少儿书法热 “王老师,你最近忙什么呢?”“你怎么不来看我们?”5月1日下午,在赞皇县许亭乡田村小学筱山书社驻地一群孩子围着书社秘书长王凯旋不停地询问着。二十多岁的王凯旋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拉拉那个孩子的手格外亲热!让孩子们高兴的是,由田村小学和筱山书社一同举办的山村少儿书法大课堂下午又要开讲啦! 田村小学推进山村文化教育 田村小学校长王彦良先生激动的说,田村村是赞皇县远近闻名的文化大村,我从小生在长在这个地方,小时候是听着田村村民自办的四大戏班子的戏曲,看着郑老师他们这些老书家的春联长大的,几年前,我在家乡任校长的时候就有了为田村文化复兴再尽一把力的想法,13年筱山书社在田村小学成立了,首先就把我村的学校当做了第一个书法教育试点,今天天气很闷热,郑老师不顾年龄大,在课堂上一站就是大半天,感谢这些老师们” 筱山书社郑庆义社长说,我们一直在落实“书法要从娃娃抓起”的书社宗旨。这几年,我们筱山书社选派书法精英前往赞皇凯星小学、白鹿金立小学等学校义务为留守儿童传授书法知识。并带领部分学生同元氏常山书法院进行学习交流。这次应家长们的要求,在田村小学举办的跨校园讲座也是第一次,得到了田村小学的大力支持提供笔墨和场地,感谢校方领导! 筱山书社精英走进书法课堂 主要授课的两位老师有郑庆义,筱山书社社长,葡香斋主人。郑老师有数十年在山区支教的经历,教务至于修习书法,不时学参佛道,妙悟医理,数十年如一日,谈笑风声,言辞时而激励,时而幽默,别具一格,给筱山同仁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在郑老师退休的这几年中,鼓励家乡同仁学习书画,在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家乡王全英重拾画笔,家乡王小强楷书日渐成熟。家乡王凯旋走上了专业之路。王凯旋92年生于赞皇许亭乡田村,自幼喜爱书法,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书法大展并获奖,在08年即在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上获金奖,后修业于清华大学书法工作室,在此期间,入展陶渊明全国书法大赛,金吴针杯全国书法大赛,河北省第三届隶书书法作品展,河北省首届群众书法大赛等诸多展览。 在第一节课堂中,郑老师,幽默的引入一些书法励志故事,勾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第二节课中,王凯旋继续巩固学生的学习笔法训练,并形象的用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来阐述书法的笔法,使学生能较快的领悟基本的书法学习方法。 据悉,这次书法公益讲堂,吸引的县城及周边学校,家长和学生慕名前来学习书法,特别是家住县城的樊彦海不顾工作繁忙,特意在中午将9岁的儿子送来学习书法,他说:“现在很多孩子大都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次专程把孩子送来就是为了让他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氛围,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来自赞皇二中的安康博同学说:“今天学生们太多了,我只能和几个同学当旁听生,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也能多有这种课堂,丰富我们这些孩子的课外生活”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有在教育中多想多做,才会尽可能的给祖国的未来不留遗憾,据悉,筱山书社书法讲堂将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办下去,书社领导表示,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以点带面,真正的为全县乃至全国的书法普及贡献出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编写:新浪微博石家庄赞皇资讯郑国江 感谢筱山书社王凯旋提供书社文档资料!
石家庄赞皇:田村小学书法公益大讲堂 再掀少儿书法热 石家庄赞皇:田村小学书法公益大讲堂 再掀少儿书法热 “王老师,你最近忙什么呢?”“你怎么不来看我们?”5月1日下午,在赞皇县许亭乡田村小学筱山书社驻地一群孩子围着书社秘书长王凯旋不停地询问着。二十多岁的王凯旋看着可爱的孩子们,摸摸这个孩子的头,拉拉那个孩子的手格外亲热!让孩子们高兴的是,由田村小学和筱山书社一同举办的山村少儿书法大课堂下午又要开讲啦! 田村小学推进山村文化教育 田村小学校长王彦良先生激动的说,田村村是赞皇县远近闻名的文化大村,我从小生在长在这个地方,小时候是听着田村村民自办的四大戏班子的戏曲,看着郑老师他们这些老书家的春联长大的,几年前,我在家乡任校长的时候就有了为田村文化复兴再尽一把力的想法,13年筱山书社在田村小学成立了,首先就把我村的学校当做了第一个书法教育试点,今天天气很闷热,郑老师不顾年龄大,在课堂上一站就是大半天,感谢这些老师们” 筱山书社郑庆义社长说,我们一直在落实“书法要从娃娃抓起”的书社宗旨。这几年,我们筱山书社选派书法精英前往赞皇凯星小学、白鹿金立小学等学校义务为留守儿童传授书法知识。并带领部分学生同元氏常山书法院进行学习交流。这次应家长们的要求,在田村小学举办的跨校园讲座也是第一次,得到了田村小学的大力支持提供笔墨和场地,感谢校方领导! 筱山书社精英走进书法课堂 主要授课的两位老师有郑庆义,筱山书社社长,葡香斋主人。郑老师有数十年在山区支教的经历,教务至于修习书法,不时学参佛道,妙悟医理,数十年如一日,谈笑风声,言辞时而激励,时而幽默,别具一格,给筱山同仁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在郑老师退休的这几年中,鼓励家乡同仁学习书画,在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家乡王全英重拾画笔,家乡王小强楷书日渐成熟。家乡王凯旋走上了专业之路。王凯旋92年生于赞皇许亭乡田村,自幼喜爱书法,书法作品多次入展国家级书法大展并获奖,在08年即在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上获金奖,后修业于清华大学书法工作室,在此期间,入展陶渊明全国书法大赛,金吴针杯全国书法大赛,河北省第三届隶书书法作品展,河北省首届群众书法大赛等诸多展览。 在第一节课堂中,郑老师,幽默的引入一些书法励志故事,勾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兴趣,第二节课中,王凯旋继续巩固学生的学习笔法训练,并形象的用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来阐述书法的笔法,使学生能较快的领悟基本的书法学习方法。 据悉,这次书法公益讲堂,吸引的县城及周边学校,家长和学生慕名前来学习书法,特别是家住县城的樊彦海不顾工作繁忙,特意在中午将9岁的儿子送来学习书法,他说:“现在很多孩子大都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次专程把孩子送来就是为了让他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氛围,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为孩子的未来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来自赞皇二中的安康博同学说:“今天学生们太多了,我只能和几个同学当旁听生,也希望我们学校以后也能多有这种课堂,丰富我们这些孩子的课外生活”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只有在教育中多想多做,才会尽可能的给祖国的未来不留遗憾,据悉,筱山书社书法讲堂将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办下去,书社领导表示,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以点带面,真正的为全县乃至全国的书法普及贡献出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编写:新浪微博石家庄赞皇资讯郑国江 感谢筱山书社王凯旋提供书社文档资料!
赞皇老汉照料病妻严重烧伤 14岁外孙接力孝亲 赞皇老汉照料病妻严重烧伤 14岁外孙接力孝亲 2015-02-27 09:29:54燕赵都市网   留守老人郜录平在医院治疗。  燕赵都市报记者黄国清   郜录平和楮继爱是赞皇县许亭乡岭根底村一对62岁的留守夫妻。楮继爱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躺倒在床,2月3日,平时从不下厨的郜录平用柴油点柴火生火时,意外引发火灾,全身55%深度烧伤。现在两个女儿女婿整日在石家庄第一医院照顾郜录平,照顾楮继爱的任务落在了14岁的外孙高帆的头上。  六旬老汉严重烧伤  郜录平曾是许亭乡岭根底村的骄傲,他1973年入伍,1977年退伍,曾在山西省某步兵团服役,1976年入党,曾获一次营级奖,两次连级奖。退伍后回到农村,一直生活至今。  许亭乡岭根底村并不富裕,在这里夏天人们用柴火做饭,冬天用煤泥做饭、取暖。如果火灭了,村里的人一般都选用柴火引燃,因为冬天的柴火比较湿,人们生火时会在柴火上洒些柴油。郜录平2月3日这天就是因为柴油不小心倒多了,才导致了这场意外火灾。  郜录平的大女儿郜瑞巧对记者说,着火以后,父亲第一反应是找水灭火,但是家里的水管水流太小了,只把头上的火弄灭了,因为没有存水,身上的火继续着,老伴强撑着爬起来,给他泼了点泔水,勉强起了点作用。他跑出家门去求救,等邻居赶来人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郜录平很快被亲属送到县医院,因为烧伤过于严重,又被转送到石家庄第一医院。  自从2月3日到现在,郜录平一直住在石家庄第一医院。医生奋力抢救,他已经度过了最危重的时期,但后续治疗仍有危险存在,两只脚恐怕很难保住,一只手的4个手指也可能难以存活。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