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虎师壹号 驯虎师壹号
关注数: 93 粉丝数: 96 发帖数: 5,563 关注贴吧数: 74
一杯酒在人体的旅行(水) 一杯酒在人体的旅行 我是一杯酒,很多人离不开我,郁闷时他们会求助于我,高兴时也会叫上我。然而,我进入人体后,并不像传说中的“酒肉穿肠过”那样简单,而要经过一个复杂的代谢过程。今天,你就跟着我,在人体内做一个短暂的旅行吧。 我先进入胃和小肠。我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其中,酒精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它不需要经过消化酶的分解,进入人体后,大约20%在胃内被吸收。我在胃内的吸收受3种因素的影响:空腹时吸收快,胃内有食物时吸收慢;啤酒比白酒吸收慢;胃内酒精浓度低时吸收快,浓度过高,胃黏膜遭到破坏,吸收慢。其余的80%会进入小肠,过量的酒精也会损伤肠黏膜,影响小肠对维生素B1等营养素的吸收。   随后我被吸收进入血液,在全身运行。饮酒后你的反应不仅取决于你对酒精的耐受量,还取决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饮酒后1~1.5小时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05%时,你表现为兴奋,感到欣快;达到0.1%时,你会失去自控能力,开始“酒后吐真言”,有时则表现为大吵大闹,说话含糊,走路不稳;如果浓度继续增大到0.2%时,你就会酩酊大醉;达到0.3%时,你会醉成“一摊烂泥”;达到0.4%时,则容易让你失去知觉,昏迷不醒,甚至危及生命。   血液中的我会进入各个器官。进入血液的我会跟你体内的水分一起被分配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例如,几分钟后我就已经进入你大脑。因此,当你空腹或快速喝酒超过肝脏处理负荷时,大脑会受到高浓度酒精刺激,更容易醉酒。   最后,我在肝脏内被代谢。肝脏内的氧化酶以每小时处理6~7克的速度把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因此,如果饮酒的量与肝脏处理酒精的速度保持平衡,你是不会醉的。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场所,因而长期饮酒对它的伤害最大,如引发酒精性脂肪肝等问题。   了解到我在体内的旅行过程后,你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我和同伴们对身体的危害。最关键是要做到少喝。 在不得不喝的情况下,首先,喝酒前要吃点饼干或面包、牛奶垫垫底。其次,黄酒和白酒要温着喝,啤酒也尽量喝常温的,减少对肠胃刺激。 再次,在喝酒时,要注意多喝白开水,最好是能喝碱性小分子水,这样能将酒精稀释,减少肝脏负担。 第三,喝酒要慢些,小口喝。 第四,在喝酒间隙,不妨点个有萝卜的凉拌菜。萝卜能解毒,可减少对肝的损伤。 第五,经常喝酒者,日常可食用膳食营养补充品,如复合维生素素B族,奶蓟提取物、卵磷脂等,可帮助酒精在肝脏的代谢,同时保护肝脏,最大限度降低酒精的伤害。
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我们常把旅游与旅行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可谓差之一字,谬之千里啊。旅游的核心是一个游字,游逛、游玩、游乐、游荡,游山玩水。可是旅行呢?旅行的核心是一个行字。行走、行旅、远行、独行、苦行,还有环保行、绿色行,这都是突出一个行字。 旅游是一种消遣和消费的过程,花钱享受异地的风光、风情、美食和服务。有人说旅游就是从你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去。讲究什么呢?讲究走的顺利,住得舒适,玩得开心,食得美味,购得称心如意。讲究这些时,一遇到飞机误点,旅馆脏乱,景区拥挤或者是刮风下雨,购物挨宰等等,便会怒气冲冲,怨天尤人,觉得十分扫兴倒霉。 旅行则是一种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体验自然,感悟人生,不惧怕遭遇雨雪风霜和艰难险阻,把一切都视为人生的一种经历,一种体验,随遇而安,始终保持着平和的心态,沉着应对,这就是旅行。 旅游就像快餐一样,将景区、景点作为集中目标,恨不得省略一切过程快速到达,以了却此生到此一游的心愿。所以我们国家才出现了什么N日N国游,只有在浮华的社会,这样的项目才会大受欢迎。 旅行如品美酒,要调整心态,放慢脚步,更注重的是漫漫旅途中的细细品位和观察,以获取新知。所以也可以说旅行没有终点,行者永远在路上,正因为如此有别于旅游者酷爱的高档、奢华、星级标准、服务设施和世界知名人头攒动的旅游胜地。旅行者钟情于人迹罕至的荒野荒原,深山大川,天涯海角。尽管旅游者和旅行者也常常狭路相逢,但从外表、装束、音容相貌到精神气质,心理心态都差别甚大。 旅游之所以是从你自己活腻味的跑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那是因为心被功利和物欲所束缚,所以不管跑到哪儿终究是一个腻味,高兴不起来。只有当心是自由的,才能走到哪儿都有美的发现,都有行者的快乐。有一个旅行者,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快乐》说的是心被欲望禁锢就不会有快乐,心永远在探索新知,生活才会充满奇趣与快乐。 旅行在一个人独行的时候,会有独特的眼光和思索。相伴而行时,可以彼此分享与交流,而令人身心愉悦的自然风光和异域环境,又使行者容易敞开被城市禁闭的心扉,彼此深入沟通了解。因此,伴旅往往能够成为长久的知音、知己。这和旅游中的所谓一夜情和艳遇也是完全不同的。 旅游者选择的旅伴常是昙花一现,游过之后各奔东西,彼此忘却。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认为把读书和旅行结合起来可谓理想和完美的人生,实际上旅行如人生,人生也是一次长途旅行,有一位叫马赛•普罗斯特的学者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的领域,而在于拥有新的目光。我们也可以说真正有价值的人生之旅不在于拥有权势或金钱,而在于拥有精神、智慧和道德的力量,让我们少去旅游,多去旅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