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xl369 hjxl369
关注数: 3 粉丝数: 58 发帖数: 1,065 关注贴吧数: 14
西安地铁3号线外电源博文路变电站两台主变压器吊装成功 时间:2016-05-18 13:50:05 作者:梁国君 崔志铁  5月18日,由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四分公司西安地铁外电源项目部施工的西安地铁三号线外电源博文路变电站工程,两台主变压器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策划、周密准备,两天的紧张吊装后,顺利完成,为大体积、重设备吊装划上了圆满句号。该吊装工作创下了中铁一局电务公司发展历史上的两项纪录:首次吊装大吨位变压器进入地下变电站,首次采用大吨位吊车作业。 西安地铁三号线外电源采用分区供电方式,各分区之间可以跨区域供电。为第六、七、八分区供电的务庄变电站已于2015年底送电,为第四、五分区供电的金花变电站已扩建完成,为第一、二、三分区供电的博文路变电站的电气设备安装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室内GIS开关柜、SVG、站用变、交直流屏柜、保护屏柜、接地电阻柜等设备吊装结束后,项目部进入到主变压器吊装这一关键环节。   主变压器吊装是变电站安装最核心、最危险,也是责任最重大的一项工作。主变压器是变电站运行的“心脏”,是变电站内最“金贵”的设备,单台价值达到六百多万元,这个“巨无霸”重达50多吨,高达5.38米。为了顺利吊装,主变压器出厂时只装80%的绝缘油,并将散热器、油枕及附件与本体分离运输,以减轻重量,主变压器本体“裸重”也达到47吨多,34个车轮的大件运输车只能在夜间运输到位。根据吊装口的距离及起吊重量,项目部租用了350吨吊车。据悉,该台吊车价值2700多万元,在西安市仅有一台,起重臂全长70米,支撑臂长共9米,旋转半径11米,配重达到90吨。 3月底,项目部就开始策划主变压器吊装工作,先后与吊装公司八次勘察现场,制定吊装方案,上报西安地铁公司、华铁监理公司和电务公司审批。4月初,项目部积极与西安市政部门联系,办理占用人行通道手续事宜。租用200根枕木、7块钢板夯实吊车承重基础,经过中铁一局集团试验检测中心承载力试验,满足吊装要求。在吊装现场,西安地铁公司派出2人到场指导,华铁监理公司西安地铁项目部也派出2名监理现场监督。四公司党支部书记危兵星、副经理肖雍金现场指挥,作业队投入20多人全力配合。在经过两天的努力后,最终顺利吊装到位,标志着变电站的主体结构安装暂告一段落,进入到一、二次电缆施工阶段。
全国首例地铁装配式车站施工进入新阶段 日期:2016-05-19 来源: 作者:王家福 孙开才 李仕兵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承建的 全国首例地铁装配式车站施工进入新阶段全国首例明挖式地铁装配式车站——长春地铁二号线 袁家店站正在吊装预制构件 中国铁路工程建设网特邀通讯员(王家福 孙开才 李仕兵)由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承建的全国首例明挖式地铁装配式车站——长春地铁二号线袁家店站,在完成60%的预制构件拼装后,目前已进入中板现浇阶段。 地铁装配式车站是将车站框架外墙主体按纵向分成2米一环,一环分七段进行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连接,站内上下层之间中板采用混凝土现浇,上层两头设出入口。基坑围护结构采用桩、锚结构,浇筑完垫层混凝土形成拼装作业面后,采用专用拼装台车进行结构构件拼装,车站顶部土方压实回填。 在袁家店车站预制混凝土构件拼装现场,龙门吊正在将重达55吨的构件,平稳顺畅地吊到安装位置,并通过精轧螺纹钢将每环七个构件牢牢地固定在一起,每一个构件内都设有球形阀门,这是用来注入环氧树脂对构件缝隙进行密封,同时,在每环顶板用非固化沥青、玻璃纤维布等材料进行防水处理,整个施工程序简洁清楚,施工现场干净利索。袁家店站设计拼装88环预制构件,目前,已拼装完成53环,已拼装部分的站体内已经开始进行中板支架摸板搭设,为现浇中板做准备。 车站进行装配式建设,将传统的地铁车站施工中的钢筋加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在厂内形成流水线作业模式,构件成品生产后并在厂区内存放,根据地铁车站施工需求,随时外运至车站施工现场进行拼接,使现场部分施工实现工厂化生产。三年来,施工单位通过两个阶段的试验环生产、两代现场拼装设备的改良,实施创新创造,成功攻克了构件精度、构件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技术、厂内窑内蒸养技术,以及拼装定位、纠偏、基面精平处理等系列难题,形成了预制构件的施工新工艺,实现了预制件生产和拼装速度快、精度高、安全可靠等目标。 相比传统工艺,装配式车站建设有诸多优点,车站节能环保,与传统工艺相比,周转材料有大量的节约,仅木材节省量就达800立方米;施工现场材料占地减少,作业空间变大;建筑垃圾减少80%;现场施工劳动力节省50%以上;工期缩短1至2个月,施工噪音小,对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影响降低。同时,工期缩短,保证我国北方地区地铁标准站建设在一年内完工, 消除因开展冬季施工带来的火灾隐患。 装配式车站预制构件以环为单位,每环预制结构包括7片预制构件,分别是1块A块、2块B块、2块C块、1块D块、1块E块,去年预制构件试生产时,每天生产不足一环,期间,施工单位认真研究预制构件的生产技术,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多次改进钢筋胎具和混凝土配合比,确保了预制构件内实外美。目前,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已形成规模,达到日产1.5环的批量生产目标。这些生产出来的成环预制构件,通过平板运输车运送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以“搭积木”的方式建造地铁,这项技术在全国属首例,也是国内外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结构体系最独特的地铁车站。该施工工艺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技术达到新的高度。项目经理陈久恒(中)与领导班子成员在工地研究方案六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长春地铁1号线02标段项目经理部张志刚在工地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工人们在预制构件工厂紧张施工预制构件场地
二十局西安大机段软件联锁换装封锁施工圆满结束 日期:2016-05-13 作者:刘红刚 钱政君 本站讯(通讯员刘红刚 钱政君)5月11日10时30分,随着调度命令的下达,由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公司西安大机段项目施工的铁路动车段“软件联锁换装施工”正式拉开序幕,各施工点迅速掀起了集中会战的施工高潮,18时30分封锁会展正点开通。属于Ⅰ级封锁施工。 面对诸多困难,该项目成立了以经理、书记、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和各部室负责人、协作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软件换装施工”集中会战现场工作领导小组。 既有动车所信号、接触网改造以及整体软件大换装、信号室内拆配线、配合站前完成岔道改线、配套信号设备调整及接触网线路调整等开通事项。 在会战前期,他们及时召开“软件换装施工”动员部署会,对加强执行力和落实责任制问题及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明确施工要点和防护重点,做到分工明晰、责任到人,明确封锁施工中每个人员作业内容,施工中安全注意事项,开通范围等内容。 同时,他们从劳动力、工器具配备,到每个作业点工作任务的划分以及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认真细化,并形成书面计划,按计划控制施工节奏。施工整个施工过程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封锁会战的顺利正点开通。接触网施工
中铁二十局集团蒙华铁路7标项目姚店综合楼主体施工提前12天封顶 日期:2016-04-30 作者:李海明 马琎 本站延安讯(通讯员李海明 马琎)4月29日,革命圣地延安---晴空万里,春风和畅。随着一阵鞭炮声的响起,由中铁二十局集团蒙华铁路7标项目五工区(六公司)承建的姚店综合楼主体施工顺利封顶了,这标志着该项目综合楼主体施工比原计划节点工期提前了12天。 该项目姚店综合楼主体建设工程由一栋办公楼、两栋宿舍楼和一栋职工生活楼组成,总建筑面积11158.94㎡, 综合楼建成后,将作为蒙(西)华(中)铁路蒙陕指挥部的永久性的办公所在地,按照业主对工期的要求,2016年10月必须交付使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压力大等重重困难,在该项目五工区(经理)景韬的组织带领下,全体参建员工克服重重困难,集体放弃春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顶着冬季零下22度严寒,加班加点地组织昼夜桩基施工。开春后,仅用了37天的时间,就将四栋楼主体(含承台基础及仿古屋面)施工顺利完成封顶,为姚店综合楼下一步水暖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内外墙装饰装修及按期交付蒙陕指使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蒙陕指挥部和监理单位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这不仅实现了业主大力推行的“履行主体责任,创建诚信单位”目标,而且做到了“讲诚信,守规矩,做规范”的九字方针。”图为参建员工现场合影图为封顶现场(1)图为封顶现场(2)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三款公路铁路两用车下线上市 2015-11-20 17:57:45 来源:中新网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公路铁路两用车揭开神秘面纱。 胡耀杰 摄中国国内首创车型——ICON-10高空作业公路铁路两用车进行现场功能展示。 胡耀杰 摄   由中国中车旗下的四方车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三款跨界公路铁路两用车(简称“公铁车”)系列产品11月20日在青岛正式下线上市。其中,ICON-10高空作业公路铁路两用车属中国国内首创车型,现已通过欧洲CE认证,并出口英国13辆。   公路铁路两用车是一种既能公路行走又能轨道运行的专用特种车辆。可用于轨道牵引、调车作业,也可在新线建设和后期维保时作为轨道工程机械使用,是一种适用于公路和铁路的跨界产品。其机动灵活是公铁车与传统轨道工程机械相比的最大优势,全寿命周期成本远低于传统轨道车辆,更适应现代化节能环保的主题。   据四方车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从1991年开始开发研制铁路公路两用车、铁道运输机械等系列产品。1994年,研制出第一台公铁车。二十多年来,随着国家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公司公铁车产品的型谱化、系列化、模块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近两年,各型工程用、牵引用公铁车的研发设计及投入使用,进一步奠定了公司行业内技术领先地位。   该负责人表示,本次发布的三款最新产品分别是ICON-10高空作业公路铁路两用车、公路铁路两用清扫车、公路铁路两用放线车。其中,ICON-10高空作业公路铁路两用车最为引人关注,它主要用于铁路电气化线路接触网检修、维护,信号安装等高空作业场合。ICON系列高空作业公铁车属中国国内首创车型,采用液压钢轮驱动方式,快速垂直上下道,电气采用CAN-BUS总线控制,钳盘式制动,混合臂式高空作业,现已通过欧洲CE认证,并出口英国13辆,受到欧洲市场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时速1200km超级高铁将成真:技术无障碍 2015-08-25 08:34:14 来源:驱动之家 作者:   HTT计划在明年搭建全球首条“超级高铁轨道”,位于加利福尼亚地区的Quay山谷(码头谷)地区,沿着5号洲际公路,绵延8公里进行测试。   这家通过Jump Start Fund众筹组建的公司吸引了上百名来自波音、思科以及Space X的专业工程师投入研究。来自TechNews、PRNewsWire等报道称,又新加入了三家关键合作伙伴,分别是真空技术大厂欧瑞康莱宝(Oerlikon Leybold Vacuum)、全球知名建筑工程顾问公司AECOM,以及建筑设计公司Hodgetts+Fung。   欧瑞康莱宝从事真空事业领域超过百年,更曾参与欧洲原子研究组织(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LHC)项目。而打造真空管道所需的技术,对他们而言并不难掌握,只是需考虑到能耗与成本问题,还得多方研究解决。   回到超级高铁本身,其核心是将列车舱体置于一段几近真空的管道之中,并通过磁铁来提供动力加速。因为管道中接近真空,因而空气阻力——高速列车加速的最大障碍——将不复存在,进而借助空气压缩机提供升力、磁铁提供推力的超级高铁列车理论上能接近音速(1200+km/h),秒杀一切路面交通工具。   如果1200km/h的速度成真,那就意味着北京到上海只要一小时,比飞机还快。当然对于实验轨道来说,最高时速会控制在400km。
铁路将山西接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2015-04-21 18:33:12 来源:山西新闻网   3月28日,备受关注的“一带一路”最终版规划终于亮相。在最终版规划中,“一带一路”重点圈定了18个省,这些省份包括西北、东北、西南和沿海的大部分地区。而山西省在此次规划中似乎“又一次”成为一点儿没提到的“三不沾”省份。   “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名称不难看出,与之相关的地区大都为西部省份或东部沿海省份。山西由于地处中部,未能涉足其中也符合常理。但我们不禁想问:难道“一带一路”的春风就真的不能吹进三晋大地吗?其实不然,只要运用好铁路这个法宝,山西是完全可以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旨是什么?是欧亚大陆上欧洲、中亚、中国间商品的自由贸易。而这样的自由贸易除了需要降低关税的政策外,更离不开硬件的支持。这个硬件,也就是丝绸之路的那个“路”。什么路?从现代的眼光看来只能是铁路。因为从中国到欧洲距离约一万公里,要运输大宗货物走如此遥远的路程只有铁路一种运输方式能够实现。这也就是中国正在中亚各国主导新建铁路的原因。如果一条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发、经中亚各国入土耳其穿越海峡,进入欧洲大陆的泛欧亚铁路大通道建成,那么一条崭新的“新丝绸之路”随之打通,将为所有途径国家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与市场前景。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其商品通过这条“新丝路”销往欧洲,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我们现在知道重庆市已经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受益最大的城市,它源源不断的收益来自于一列货运列车——“渝新欧”班列。这趟班列自2013年常态化运输以来,源源不断地将重庆生产的电子产品经俄罗斯运往欧洲,而班列从欧洲带回的进口汽车零配件又及时满足了重庆汽车制造业需要,助力重庆的制造业持续升级。   再回望山西省,其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相关的产业也在茁壮成长中。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制造,以太原重机为代表的重型装备制造,还有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新材料、新能源工业,将太原城市圈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到了新的层级,这些产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各各国家都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山西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与外界的高效连接,利用好大西高铁、太中银铁路、南同蒲铁路等向西的重要铁路通道,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城市(如西安、兰州等)建立便捷的铁路运输连接。在时机成熟后,像重庆那样适时开通中欧集装箱班列,将山西制造的优秀产品销往国外,靠一条“黄金通道”让新丝绸之路的巨大利益涌入三晋大地。   这样的设想绝非空谈,今年5月1日起,山西将正式成为“丝路经济带”海关一体化通关省份。太原海关将加入“十关如一关,关通全区域”的行列。为山西依靠铁路实现进出口商品提供了最有效的政策支持。现在山西要做的,就是做好制造业与铁路运输之间的衔接服务,将铁路集装箱港口和新兴工业园区更加紧密地结合,搞出类似“渝新欧”、“汉新欧”这样的固定班列。早日将“山西制造”通过“太新欧”销往国际市场。   有了铁路助力,“新丝绸之路”上将会出现山西美丽而矫健的身影。【张强】
红眼”高铁助力破解春运难题 “2015-01-20 16:25:58   据1月15日《武汉晚报》报道,今年春节前,广州至武汉将加开12趟“红眼高铁”。这些列车将全部采取一站直达的方式直奔武汉,车票明天起开售。   一年一度的春运,“一票难求”是最大的难题。为了解开这道难题,各部门各显神通,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运能,铁路作为运输系统的一员,更是积极挖掘潜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最大限度的增加运能运力,让更多的人能够踏上回家的团圆之路。   由于铁路安全、便捷、全天候运行的特点,再加上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铁路网的布局越来越完善,因而铁路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出行的首选。春运期间更是如此,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铁路春运的情况,就是全国春运的晴雨表,面对每年春运人流如潮的情况,铁路以旅客的需要为己任,始终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不断的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开行临客、延长图定列车的运行区段,实行动车组重联等方法,增加运输旅客的能力。2015年的春运也是如此,根据旅客购票的情况,在客流大的车站和地区,除了采取平常的方法增加运力外,还开行夕发朝至的高铁动卧及“红眼”高铁,来缓解这些地区客流大的压力,广州至武汉“红眼”高铁的开行,就是增加了运力,极大的缓解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红眼”高铁的开行,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在夜间多加开几趟高铁动车组,能有多复杂。实际上,铁路是一个大的联动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加开高铁动车组,必然会打乱既有的列车运行计划、行车设备的维修计划,同时还会有很多的铁路工作人员,为了“红眼”高铁的开行,牺牲掉休息时间。但是铁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圆春节团圆之梦,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在客流大的地区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和“红眼”高铁,不仅保证旅客走得了,而且还要保证旅客走得好,做到服务旅客贴心到位不打折,让旅客的旅程安全、便捷,一路温馨、舒适。   春运是一道复杂的综合体,它需要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社会的各部门、各单位,共同努力来解这道难题。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一员,面对春运这道难题,面对汹涌的客流,不等不靠,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未雨绸缪,及早动手,及早铺排春运的事情,从售票组织到客流的分析,再到根据客流的去向及变化,通过加快临客等方式,合理安排运能运力,让春运这道难题,在确实有效的具体操作中越解越清晰。那么,“红眼”高铁的开行,就是铁路用具体的行动,来助力破解春运这道难题的具体体现。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在春运的大潮中,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和梦想。铁路为了让更多人团圆的梦想变为现实,正在不遗余力的采取各种措施,为出门在外的人,打造着一条安全、便捷、舒适的春节团圆之路,尽量让更多的人不被春运这道难题难倒,不让一票难求成为回家团圆的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高铁卧铺车票今起发售 部分设施看齐飞机头等舱 时间:2014-12-20 08:25:3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高铁卧铺车厢内饰陈设。新华网图 比机票贵比飞机慢高铁动卧“贵”在哪里? 广州至京沪高铁卧铺车票今起发售 “土豪”一族又有了新成员——高铁动卧的“卧客”。他们可能为了比普通卧铺宽10厘米的床、独立液晶电视和电源、可调空调和一顿免费晚餐,付出比乘坐飞机更多的金钱和时间,有钱就是任性!而大家最关心的免费WIFI、更贵双人包厢和独立洗手间,目前即便给出“天价”也无法享用。广州至京沪高铁动卧车票今天起发售。 动卧暂无双人包厢 昨日,新快报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自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铁路部门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今天起发售,预售期跟普通车票尚不同,暂定为30天。 高铁动卧实行三种票价:周一至周四、周六实行平日票价。周五、周日实行周末票价。节假日和客运高峰期实行节假日票价,春节高峰日为2月11日至17日、2月23日至28日,北京-广州票价为1780元和2000元(上、下铺),上海-广州的票价为1200元和1350元,而北京-深圳票价为1990和2200元。   如此高昂的票价,已与飞机全价经济舱相近。据悉,高铁动卧部分设施舒适度已向航班头等舱看齐,但目前暂无双人包房、免费WIFI。有受访市民认为,高铁虽然夕发朝至,但耗时依然是飞机的约4倍,“价格和时间上已无优势,动卧如果能提供高质量的WIFI,则是飞机难以比拟的”。 票价贵在哪些地方? 据介绍,高铁动卧的24小时值班餐车、独立液晶电视、独立调节空调、独立220V插座、按钮呼叫服务等软硬件服务升级,已经直逼甚至超过飞机头等舱。 元旦首开的动卧,2车至15车为软卧,一节车厢共设有10个包房,全部四人包厢,一扇推拉门将包厢与走廊隔开,每个包厢四个铺位,核算下来一节车厢定员为40人。目前的4人间的动卧车厢,铺位较普通卧铺宽10厘米,床板的软硬度也进行了升级,比普通卧铺更舒适。列车在8号车厢设有一节餐车,24小时开放,并免费为卧铺旅客供应晚餐,但目前仅以冷餐为主。 车厢内,每个铺位除了热水壶等共用设备外,都配有一个液晶显示屏,可以观看事先录制好的节目,包括影视信息、旅游信息、娱乐等内容。此外,车厢恒温24℃~26℃,且出风量大小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自行调节。每个床铺靠近车窗处都配有阅读灯,提供挂衣服的衣架、一次性拖鞋和听音乐的耳机。而比飞机上更多的是床铺内侧车厢壁上还设有220V两孔插座。 乘务员会15分钟一巡视,整夜值班。   广州至南宁桂林,深圳至厦门泉州   开行8对以卧代座高铁动卧列车 新快报讯记者许力夫通讯员聂宗耀报道记者从广铁集团获悉,自明年1月2日起,广州南至南宁东、桂林北,深圳北至厦门北、泉州间将增开8对以卧(不含高级软卧)代座高铁动卧列车,以卧代座就是用卧铺当座位,每个下铺当三个二等座发售,上铺不使用。 一句话讲完动卧 与K、Z字头的软卧相比,动卧优势在于乘坐舒适性全面升级、独立的服务及设施更多、耗时短了9小时、车票相对易买;缺点在于票价贵了很多,如“广州-北京”就起码贵1000元(与一张同地折扣机票价钱相当)。   广州至京沪动卧时刻表 车次运行区段始发时间终到时间 D921 北京西-广州南20:00 7:05 D922 广州南-北京西20:00 7:08 D923 北京西-广州南20:05 7:10 D924 广州南-北京西20:06 7:13 D931/4 上海虹桥-广州南19:56 7:08 D933/2 广州南-上海虹桥19:23 7:26 D935/8 上海虹桥-广州南20:02 7:18 D937/6 广州南-上海虹桥19:30 7:32
中国造出“高铁之心” 高铁列车实现百分百中国创造 2014-11-25 14:11:12 来源:中国证券网   高铁列车最核心的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百分百的“中国创造”。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的最后阶段。这是国内首列实现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创新的高速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夯实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底气。   牵引电传动系统就是“高铁之心”,宛若人的心脏,是列车的动力之源,决定高铁列车能否高性能高舒适地运行;网络控制系统则是“高铁之脑”,决定和指挥着列车的一举一动。因此,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是高铁列车最核心的部分,能否实现这两大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是衡量高铁列车制造企业是否具备核心创造能力的根本性指标。   为突破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技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原铁道部确立了“动车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深化研究项目”的重大课题。中国北车进行的CRH5A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自主创新就是这一课题的组成部分,旨在创造出具有中国血统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   这一肩负着中国高铁列车实现核心创造使命的行动由中国北车统筹所属的长客股份公司、永济电机公司、四方所公司、大连电牵公司、大连所公司合力攻关。   这是一场挑战科技尖峰的“大会战”。比如“高铁之心”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具备“实时响应”能力,要求运行中的列车对其身处的永恒变化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做出极速而精准的反应——其发达而敏锐的触角需要将不断变化的数据采集反馈到“大脑”中,大脑做出判断,指挥着列车飞驰。这样分析、判断和指挥的间隔几乎无法用“立刻”、“随即”、“马上”等词汇描述,而要以微秒(0.001秒)、纳秒(0.000001秒)为单位超高速反应。要实现这一功能,就要仰仗高铁列车的设计师们编制出一套超级软件控制系统,使其具有超乎想象的计算能力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再如要保证列车以最短的时间启动加速到时速250公里,同时又要保证乘客获得最大的舒适感,就需要“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时刻高智能地捕捉最高加速度和最舒适乘坐之间的最佳临界点。这同样需要高铁列车的设计师们探索出最佳的程序。在“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的研发中,诸如此类的“高精尖”、看不见摸不着的科技难关不计其数。   历经七年的探索,中国第一代高铁人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批“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在看得见的器件上,实现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和中国材料;在看不见的控制软件中,则奔腾着中国语言、中国逻辑和中国思维。   2014年4月3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牵引电传动系统(“高铁之心”)通过了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行业专家评审;2014年10月22日,完全自主化的中国北车CRH5型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高铁之脑”)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技术评审,获准批量装车,成为国内首个获准批量装车运行的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随后,装载中国北车自主化牵引系统的CRH5A型动车组在哈尔滨铁路局开展正线试验。   实现高速动车组核心部件的自主创新是中国高铁产业的战略选择,正在进行的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研发就要求实现核心部件的完全自主化。   更为重要的是,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下,只有具备核心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中国北车“高铁之心”和“高铁之脑”成功植入高速动车组,将有利于中国标准化动车组的推动和中国高铁走出去。
豫晋2地上报郑太高铁方案 2014-10-25 09:16:30 来源:东方今报 【郑太高铁】   线路走向协商一致已分段建设   实际上,除了郑万铁路的批复,河南其他几条高铁也进展加速。其中,郑太高铁项目引人关注,这条线北起晋中市祁县(接大西线),经长治、晋城、焦作三市至郑州,全长约420公里。建成后,郑州到太原将不再绕行。   山西方面对此非常重视,据山西媒体上周报道,8月13日,经山西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将太原-郑州客运专线建设列为全省铁路路网建设重点推进目标,要求全面加速推进专线项目建设。   “长治、晋城的铁路部门归郑州铁路局管辖,协商起来相对容易。经过河南、山西两省的协商,线路走向问题已经达成一致。”郑州铁路局副总工程师李万臣介绍,目前,郑州铁路局已将郑州至太原客运专线项目排序由第五位前移至第二位,将焦作-晋城-长治段列入交通部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十三五”规划,并完成了《规划报告》和《可研报告》。   实际上,在河南境内,已经修建郑州到焦作城际铁路,这是河南省政府和原铁道部的合作项目,这条线2009年开工,今年年底将通车。   “近期,郑州铁路局决定将郑州到太原客运专线建设提前,并确定先期建设焦作-晋城-长治段。”李万臣介绍,“郑太高铁实行的是分段施工,5月16日,郑焦黄河铁路大桥开通运行,实际上成为郑州至太原高铁的一部分。而郑州到焦作的城际铁路也是为了郑州到太原的客运专线做准备的,待国家批准郑太高速后,这些线路一段一段一对接就行了。”   河南省发改委和山西省发改委已将该线方案上报国家铁路总公司。“这个项目得到了国家铁路总公司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也同意适时将郑州至太原路线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河南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估计年内会有突破性进展。
太原—郑州客运专线建设有望加速 2014-10-22 15:36:26 来源:晋城在线 备受关注的太原—郑州客运专线建设再传重大利好。8月13日,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太焦线扩容改造暂时放置,将太原—郑州客运专线建设列为全省铁路路网建设重点推进目标,要求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同国家交通部和铁路总公司对接,实现专线项目建设全面加速。   太原—郑州客运专线拟北起晋中市祁县(接大西线),经长治、晋城、焦作三市至郑州,预计山西境内总里程287公里,预计总投资约400亿元。日前,省发改委已将该线方案上报国家铁路总公司。   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太原—郑州客运专线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九萍、市长刘润民多次与上级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项目筹备处,多途径争取该项目尽快立项并开工建设。市发改委先后多次赴河南省发改委、郑州铁路局和我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以及长治、焦作兄弟地市,进行项目前期对接协调。统筹各方面情况,郑州铁路局已将郑州至太原客运专线项目排序由第五位前移至第二位,将焦作—晋城、长治段列入国家交通部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十三五”规划,并完成了《规划报告》和《可研报告》。   此次省政府的决策将对该项目推进产生重大影响,太原—郑州客运专线将成为联系山西、河南两省和太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经济纽带,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郑西高铁实施分号运行图 32趟列车运行有调整时间 :2014-10-13 07:48:18 来源:东方今报(郑州) 昨日,东方今报记者从郑州火车站获悉,国庆长假过后,郑西高铁将实施分号运行图,32趟列车运行方案有变。具体来说:   5趟列车运行区间调整   1.北京西-西安北G661次运行区段缩短为北京西-洛阳龙门;   2.西安北-深圳北G828/5、G826/7次缩短为西安北-武汉,G826/7次取消郑州东站,改经由郑州站;   3.北京西-西安北G657、G668次缩短为北京西-洛阳龙门。   8趟列车始发终到站有变   1.郑州-西安北G2001次改为郑州东始发(不进郑州站),郑州东-西安北G2009次改为郑州始发;   2.郑州-西安北G2003次改为郑州东始发(不进郑州站);   3.西安北-郑州G2006、G2007次,G2012、G2013次均改为郑州东始发终到,其中G2006、G2007次进郑州站,G2012、G2013次不进郑州站;   4.北京西-郑州G569次改为郑州东终到。   3趟列车停靠站变化   1.西安北-深圳北G818/9次取消郑州站,改经由郑州东站;   2.北京西-宝鸡南G671次取消郑州站;   3.西安北-北京西G656次增加郑州停站。   高峰线开行改日常开行1列   北京西-西安北G667次改为日常线。   停运列车15趟   1.西安北-北京西G658、G660、G664次;   2.西安北-武汉G858/5、G856/7次;   3.西安北-广州南G834/1、G96/7次,G842/39、G840/1次;   4.郑州-西安北D1003/4次;   5.西安北-郑州G2014、G2005次,G2010、G2011次;   6.北京西-西安北G2617次。
成昆铁路复线2020年前建成 成都将5小时飙昆明 时间:2014-10-13 07:46:21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记者从环保部网站获悉,《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已获批复。成昆铁路复线全长737公里,计划2020年前建成。本次获批的峨眉至米易段新建正线384公里,占整个复线一半以上。   成昆铁路峨米段设车站19座,除改建既有成昆铁路西昌南站、新线燕岗站和冕宁站外,还要在新建的复线上新建16个车站。按照16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目标值计算,从成都坐火车5小时就能跑拢昆明。   成昆铁路复线2020年前建成   和老成昆线相比,成昆铁路复线走向基本一致,但部分路段截弯取直,全线由老线的1098公里减为737公里。成昆铁路复线分为成都至峨眉段、峨眉至米易段、米易至攀枝花(微博)段、永仁至广通段、广通至昆明段。   本次获批的峨眉至米易段新建正线384公里,起于乐山市所辖的峨眉山市,途经乐山市市中区、沙湾区、峨边县、金河口区,凉山州(微博)甘洛县、越西县、喜德县、冕宁县、西昌市、德昌县,止于攀枝花市米易县境内。   峨眉至米易段建成后,铁路将形成新双线加既有单线的格局。新线将主要承担客运功能,老成昆线今后将主要承担货运功能。按照16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目标值计算,成昆铁路复线2020年前建成后,从成都坐火车5小时就能飙拢昆明。   峨米段19个车站中16个新建   记者查询环评文件发现,成昆铁路峨米段共设19个车站,其中包括在新线上新建沙湾南、范店子、峨边南、金口河南、特克、甘洛南、曼滩、越西南、安洛、喜德西、月华西、西昌西、佑君、黄水塘南、德昌西、永郎西共16个车站,改建新线涉及的燕岗和冕宁站,此外还包括改建老线上的西昌南站。   同时,正线设桥梁143座、长76.03公里,占线路总长19.82%,联络线设桥梁5座、长4.37公里;正线设隧道43座、长203.82公里,占线路总长的53.14%,联络线无隧道。  
有了这8张火车票,你才算见识过中国最美的风景 来源:网络 作者:  旅行是什么?   真正的旅行,是用双脚去行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用头脑去思考,用余生去回忆的旅行。中国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收藏起这8张火车票吧,如同收藏自己的理想。总有一天,让我们沿着铁轨,去未知的远方流浪。   1.南北之旅:从最北到最南   ★列车:K1124 哈尔滨-海口   它连接了中国最南与最北的两个城市,从冰雪时间哈尔滨到热带王国海口,中国南北的风土人情、自然地理变化让你领略一路的风光无限。   线路:哈尔滨-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海口   距离:4420公里   时间:64小时07分   沿途风光:大雪纷飞,刚落地的雪片也会被飞驰的列车带起,在车身周围扬起一圈雪雾。以日出日落为背景,火车的色彩在白茫茫中格外醒目。   铁路线如长龙般蜿蜒于林区间,感受东北独有的“铁道秋色”。华东梯田美景,铁道沿线随处可见。 南方的油菜花海。 2.天路之旅:从喧嚣到宁静   ★列车:T264 广州-拉萨   从广州从发,经过中部省份,再到壮观圣洁的青藏高原,这是一条远离喧嚣、净化心灵的路线。经历繁华,回归自然。   线路:4980公里   时间:54小时24分   沿途风光:   岭南群山到湘江、郴州一带,京广铁路、粤汉铁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古驿道齐聚山间,如同一座“路”的博物馆。辽阔的江汉平原。进入青藏线,屏息远望。纳木错。3.壮美天路:从雪山到草原   ★列车:K9811 西宁-拉萨   驶过蓝的无边际的青海湖,翻过皑皑雪山,穿过可可西里的无人区,从唐古拉山进入藏北草原,这一路所见的奇景壮美神秘,想必早已刻在脑中。   线路:西宁-德令哈-格木尔-那曲-当雄-拉萨   距离:1960公里   时间:22小时42分   沿途风光:   坐火车出西宁1小时,隔窗而望,就是青海湖。真正意义上的“天路之旅”应该从格尔木开始,火车出格尔木,一路与青藏公路并行。穿行可可西里,时而可见藏羚羊三五成群的活动。那曲、当雄等藏北重镇,雪山之麓、水草丰美、牛羊肥壮。 4.西南动脉:从秀美到磅礴   ★列车:K113 成都-昆明   这是大西南的动脉,这里汇聚了眉山的秀美景色,峨眉山顶的雄浑壮丽,还有大渡河的磅礴气势。   线路:成都-峨眉-西昌-攀枝花-昆明   距离:1100公里   时间:18小时08分   沿途风光:峨眉金顶雪景很美。在广袤的滇中高原上,红色的土壤随处可见。云南的梯田,每年都会迎来无数摄影师驻足。 5.北纬30:中国的神秘风情线   ★列车:T381 上海-昆明   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在这条纬线附近有神秘的百慕大三角,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传说中沉没的大西洲,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   搭上这趟列车,就能让你看见它在中国留下的神秘美。   线路:上海-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   距离:2899公里   时间:42小时29分   沿途风光:浙江一带的山青水秀。广西的平原与丘陵。经过罗平,可以好好的欣赏一下油菜花海。 6.大丽铁路:苍山洱海之行   ★列车:K9625 大理-丽江   近观苍山洱海,远眺玉龙雪山。从蓝天到碧水,从日出到黄昏,尽是云南浪漫之美。   线路:大理-鹤庆-丽江   距离:159公里   时间:2小时07分   沿途风光:看洱海的最好角度是在塔山隧道出口。从下关至上官,苍山洱海,尽收眼底。  玉龙雪山静静的守护着丽江。 7.丝绸之路:跟着历史走   ★列车:K2629 西安-乌鲁木齐   过丝绸之路(列车:旅游专线)   从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到以莫高窟而文明的敦煌,这是一段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旅程。   线路:西安-天水-兰州-武威-张掖-吐鲁番-乌鲁木齐   距离:2624多公里   时间:40小时36分   沿途风光:河西走廊塞外江南。 张掖色彩艳丽的丹霞地貌。 月光下的月牙泉,神秘又绮丽。嘉峪关外的河谷,美丽又苍凉。 8.西部风光:从古都到山城   ★列车:K1032 西安-贵阳   千年古都西安,天府之国四川,山国之都贵阳,这三大著名的西部景点都连在了这条线中,大饱西部之美的眼福。   线路:陕西西安-四川-重庆-贵州贵阳   距离:1234公里   时间:22小时25分   沿途风光:  四川一带的景色。进入贵州后,分布在各个山头之间的苗寨也是铁路沿线的一大风景。
高速铁路为什么多数建在桥上 时间:2014-08-25 09:59:32 来源:人民铁道网 作者:高铁见闻 好多人会问,中国的高铁建在桥上的比例为什么会那么高?这样会不会大大增加高铁的建设成本?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比例高,有多方面因素包括技术层面,也包括经济层面,但归根结底是技术标准问题,目的就是为了高速列车的平稳高速运行提供保障。 第一,是为了线路的平直和平顺。所谓平直就是,尽量采用直线或者大半径的圆曲线,不能有太多太急的弯道。如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要求线路的曲线半径不小 7000米。很多时候为了截弯取直,所以采用桥梁建设。所谓平顺就是,不能有太多太大的起伏,主要涉及到一个坡度的问题。 第二,为了线路不能有太大的沉降。这是很多伪专家攻击中国高铁比较集中的一个问题。他们会说国外10年20年建一条高铁铁路,你们3年5年建一条,连让线路沉降的时间都不够,你们这是为了速度牺牲安全。其实这纯粹是一种无知的胡搅蛮缠,用屁股想想,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为了早几年连安全都不要了?自己的脑袋还要不要?安全始终是中国铁路的最高法则,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我国高铁之所以建设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线路采用桥梁多。普通的填方路基是由特定的填料(粘土、碎石土等)填筑而成的,这些填料填筑时是较为松散的,需要依靠机具压实到一定程度。但是由于填料本身的固有性质,即便是机具压实后,填土也会继续发生一定程度的固结沉降。而在软土路基上填筑的路堤,还会附加有软土层的沉降。而桥梁则不是,桥梁是建立在桩基之上的。根据地质情况不同,桩基的深度也不一样,一般要打到岩石层,有些深度达六七十米深。这样基本就不会产生什么沉降。你那普通的填方路基与桥梁进行比较,本身就是不科学,除非你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四五年前,中国南车牵头竞标沙特阿拉伯的一条高铁项目,团队里面包括西门子等一系列成员。但最后在技术标准的谈判上出了问题,中国南车考虑到当地沙漠特征,要求以桥梁为主,而对方坚持以填土路基为主,最后中国南车觉得风险太大,果断退出。后来项目给了卡福,据说现在还八字没一撇。 第三,节省土地。这个我不多说,只说一个数据,京沪高铁桥梁占比达到80%,与传统路基相比少用土地3万亩。虽然桥梁建设的成本比较高,但是考虑到拆迁的成本节约,其实高出的数量非常有限。当年京沪高铁建设成本一公里只有1.3个亿,现在想想简直太便宜了,现在再建至少翻番。不得不说,当年决策之英明,后人难以企及。  第四,其他一些原因。如减少养护成本,提高线路的安全性;解决 行人过道问题,减少管理风险等等吧。
1 下一页